㈠ 璟泽名字有什么含义
璟泽 名字寓意好。璟的意思是玉的光彩。在名字中是希望他如同玉的光彩一般,温尔儒雅。泽:泽字的本义是指水汇聚或水草丛生的地方,又引申指恩德或恩泽。 《说文解字》释云:光润也。从水睾声。
㈡ 126家药企中期成绩单!最高净利增幅超80000%,中药板块亮眼
医药生物企业的中期成绩单正在浮出水面。根据巨潮资讯网披露的数据,截至7月24日,共有126家A股医药生物企业预告2021年中期业绩情况。
具体来看,业绩预增的企业达到86家,占比接近7成,其中54家企业预计业绩大幅上升,净利润增幅上限最高的是热景生物,达到81808.47%,而太安堂、金石亚药、哈三联这3家企业的净利润增幅上限亦超过1800%。净利润增幅上限在200%-1000%区间的企业有17家,在100%-200%区间的企业为19家,哈药股份、康希诺、未名医药、东阿阿胶等15家企业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扭亏为盈。
值得注意的是,业绩预降的企业仍有15家,其中海翔药业、誉衡药业、宝特莱、亿帆医药、九安医疗这5家企业的净利降幅下限都超过70%。业绩预亏的企业亦有17家,四环生物以538.33%的净利降幅排在首位,赛诺医疗则以360.02%的净利降幅紧随其后,南华生物、海南海药、广生堂等企业也预计将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亏损。此外,美年 健康 、创新医疗、亚太药业、紫鑫药业、天智航等7家企业预计减亏。
化药
市场恢复性增长提振业绩
原料药价格下行重创海外业务
在目前已预告中期业绩的126家医药生物企业中,有32家企业属于化学制药板块,数量居六大子板块第二位。整体上来看,业绩预增的企业占据了主导位置,达到20家。其中哈三联和金石亚药两家企业的净利润涨幅惊人。不过,驱动两者业绩增长的原因全然不同,值得业界共同思考。
为拓宽自身在医疗器械及化妆品板块的发展路径,哈三联在今年2月以全资子公司北星药业100%股权向敷尔佳 科技 增资,取得这家国内医用透明质酸钠面部敷料市场开拓者5%的股权。这笔眼光独到的对外投资直接为哈三联带来5.66亿元的投资收益,显然也是此番引起中期业绩变化的最大因素。在现有业务板块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跨界投资或并购成为企业突破业绩增长瓶颈的通俗做法。净利增幅位居第六的赛隆药业也披露,期中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880万元,主要系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所致。
而金石亚药实现净利大幅增长则倚靠的是当家拳头产品所做出的业绩贡献。在新冠疫情下,公众采取包括佩戴口罩、勤洗手在内的积极主动防护措施使得感冒的发生频次骤降,感冒药市场需求大幅减少,产品销量严重下滑。但今年以来,感冒药市场逐步复苏,加上受去年感冒药限购政策影响,购药不便的担忧亦让公众有意囤积一定数量的感冒类药品。与此同时,市场需求的明显回升也让下游的经销商和连锁药店加大备货量,这些都让金石亚药的“快克”牌成人感冒药、“小快克”牌儿童感冒药的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产销工作如常,除金石亚药外,广济药业、科伦药业等企业的主要产品销量也都出现恢复性增长,从而在去年较低基数上实现业绩同比的大幅增长。不过部分药企在找回市场确定性的同时,也在开拓更多可能性。比如逐步下沉第三终端的振东制药,持续加大CDMO业务板块布局的九洲药业,完善销售渠道、开拓增量市场的华仁药业等。而在硬币的另一面,原料药价格、海外业务利润双降的亿帆医药和天宇股份,主营产品牛磺酸利润下降的永安药业等5家药企均出现业绩跳水,净利降幅超过50%;而投资收益下降的海南海药,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的广生堂、前沿生物、泽璟制药等5家药企均预告业绩亏损。
中药
剥离医药电商、投资获利超7亿
非主业带来净利前二增幅
系列利好政策给中药板块注入了强心剂,迎来发展高光。在20家已预告中期业绩的中药企业中,业绩预增的企业达到14家,其中太安堂、太极集团、奇正藏药等12家药企业绩均出现大幅上升。而如果算上嘉应制药、东阿阿胶、陇神戎发和龙津药业4家扭亏为盈的药企,中药板块可以说是全面开花,9成企业实现业绩同比增长,亮眼业绩领跑整个医药生物板块。
翻看这份中药板块中期业绩预告净利增幅TOP10名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净利超过5亿元、同比增长接近20倍的太安堂。不过,引起太安堂业绩变动如此之巨的原因却异常简单明晰:转让持有子公司康爱多47.35%的股权。对于此次交易,太安堂表示是为了快速取得现金,缓解上市公司运营资金压力,通过出售医药电商业务,预计将收到现金支付对价7.48亿元。在处方药网售风口将至之际,太安堂剥离医药电商板块似乎并不合乎时宜,回笼资金能否缓解其流动性压力仍有待观察,独挑大梁的中成药制造业务或将令其面临新的业绩挑战。
净利增长上限超过10亿元的奇正藏药在这份名单中同样是鹤立鸡群。与化药板块的哈三联、赛隆药业等药企类似,奇正藏药的净利贡献点也是来源于对外的投资收益。今年6月,奇正藏药通过参与设立并购基金间接持股的 健康 品牌商业化平台百洋医药正式登陆创业板。经过核算,该项投资按照协议约定将增加奇正藏药2021年半年度净利润超过7亿元。不过,投资的高回报总是与高风险相伴相生,因炒股导致今年一季度净利下滑40%的中药龙头云南白药便是前车之鉴,奇正藏药亦在业绩预告中提醒,这笔投资会导致其业绩存在一定的波动。
对比太安堂、奇正藏药两家药企的业绩变动缘由,聚焦主业、深耕产业的中药企业们显然更务实些。净利增幅排在第二位的太极集团便表示其业绩主要是受主营业务影响,因为聚焦主业发展,实施主品战略,加大了规模型大品种销售力度,并带动其他产品销售增长,销售收入和毛利额均实现了增长;坚持“稳自营、强招商”营销策略的佐力药业,在加强市场投入和终端医疗机构的开发和覆盖下,核心产品乌灵系列、百令片销售收入呈现稳步增长趋势;而预计扭亏的东阿阿胶则是通过坚定数字化转型,丰富产品矩阵,以新增长逻辑实现市场良性增长。
生物制品
整体业绩喜忧参半
管线丰富、进入医保也发愁
当小分子化药这棵科学之树上的低矮处果子被采摘殆尽,大分子生物药领域成为药企近些年纷纷切入的新赛道。在18家已公布中期业绩预告的生物制药企业中,业绩预增与预降的药企数量几乎各占了半壁江山。加上康希诺、未名医药和双成药业这3家预计扭亏的药企,才刚好凑足这份净利增幅TOP10的名单。
具体来看,派林生物以200%的净利增幅上限居于首位,业绩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得益于其持续推动经营变革,内生与外延并举。在不断优化产品销售结构,积极调整产品销售策略的同时,派林生物的外延扩张效果也开始显现:与新疆德源生物战略合作贡献让其财务收益同比大幅增加;完成哈尔滨派斯菲科生物制药的战略重组,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也在进一步助力派林生物整体的业绩增长。
而持续加强市场推广工作、完善销售渠道的安科生物亦让其主营产品重组人生长激素产品同比实现大幅增长,从而带动其合并净利润指标的增长。在业内看来,随着近期注射用人生长激素新适应症获批,未来仍将是安科生物的主要利润点。不过,广东牵头组建的超级集采联盟拟纳入重组人生长激素的消息曾一度拉低长春高新、安科生物等相关企业的股价,这项悬而未决的挑战是否会给安科生物带来较大的业绩冲击,仍有待后续观察。
基于生物医药领域研发固有技术风险高、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的特点,拥有丰富生物药产品管线,但仅阿达木单抗这款药品上市的百奥泰依旧给出了业绩预亏的判断。而给出相同业绩预告的三生国健则认为,随着纳入医保范围的竞品数量增多、竞品价格下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其重点产品益赛普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赛普汀进入医保目录后表现存在不确定性等风险。
医疗器械
外贸订单爆发式增长
耗材带量采购显现威力
医疗器械领域是目前披露中期业绩预告的主力军,企业数量多达39家,同时也是分别诞生净利和净利增幅最高企业的细分板块。整体来看,包括利德曼、透景生命两家预计扭亏的企业在内,共有热景生物、昊海生科、九强生物等28家企业业绩实现正向增长,数量占比超过7成;仍有赛诺医疗、九安医疗、宝莱特等10家企业预告业绩大幅下降或是预亏、减亏。
其中热景生物以高达81808.47%的预计利润最高增幅傲视群雄。受上半年欧洲及全球新冠疫情持续发展的影响,热景生物旗下两款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产品的外贸订单出现爆发式增长,促使其上半年经营业绩呈现大幅度增长,最终产生净利增幅超80000%的喜人结果。无独有偶,净利增幅上限超过500%、增长上限高达35.3亿元的东方生物,同样凭借的也是旗下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纸(胶体金)继续投入到全球新冠疫情防控事业中的缘故。
除驰援海外抗疫实现业绩爆发性增长的因素以外,国内市场需求得到恢复、企业调整经营策略主动作为亦是主要原因,昊海生科、奥精医疗、利德曼、惠泰医疗等皆是通过持续开展各类市场和营销活动,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实现产品销量上的较大提升;而在打法创新上,迪安诊断坚定医学诊断整体化解决方案的独特竞争优势,大力推进以精准中心为据点的特检业务和以合作共建为增值的普检业务;万孚生物则是顺应以病种和应用场景为业务驱动的行业趋势,对国内营销事业部进行了组织化改革,通过人员整合、渠道复用带动各业务条线的协同发展。
而随着现阶段防护产品价量回归常态,相较于去年同期由于防疫物资需求激增导致较大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基数,九安医疗、奥美医疗、阳普医疗等企业均给出了业绩大幅下降的预告。此外,从药品领域呼啸而来的带量采购政策正在颠覆高值耗材领域的竞争格局。由于未中选国采冠脉支架,赛诺医疗的产品较上年同期销量大幅下降85.61%,收入减少1.24亿元,同比下降90.01%。在解释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时,赛诺医疗表示,由于冠脉支架产品销量大幅下降,其生产产品的规模效应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未能与之同比例下降。
结语
㈢ 科创板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博科生物有望成河北首家
党中央、国务院同意, 2019年1月28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2019年3月1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两个文件明确了科创板改革的相关内容,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实施意见》指出,科创板根据板块定位和科创企业特点,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允许尚未盈利企业上市是科创板重要特点之一,泽璟制药也是科创板申报企业中首家选用第五套科创板上市标准上市的企业,具有里程碑意义。这项标准是五套上市标准中唯一一套未牵涉到业绩情况的标准,也一直被业内认为是给未盈利生物 科技 类企业量身定做的标准。
除尚未盈利外,泽璟制药还是科创板申报企业中首家选用第五套科创板上市标准上市的企业。根据相关规则,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该项标准是五套上市标准中唯一一套未牵涉到业绩情况的标准。
事实上,在科创板上市标准出台之初,有分析人士曾指出,第五套标准的设立或专门面向未盈利的生物医药类企业。
2020年1月23日,泽璟制药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正式登陆科创板。是首家未盈利企业登陆科创板的上市公司。 泽璟制药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胆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驱动型化学及生物新药研发企业。核心产品多纳非尼是针对肝细胞癌、结直肠癌、分化型甲状腺癌等多种癌症的一类创新药,也是我国首个开展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III期临床试验的国产靶向新药。
目前,泽璟制药已经建立了两大核心技术平台:精准小分子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复杂重组蛋白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依托这两个技术平台,公司开发了丰富的小分子新药与重组蛋白新药的产品管线,覆盖肝癌、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鼻咽癌、骨髓增殖性疾病等多种癌症和血液肿瘤以及出血、肝胆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专注于自身研发管线开发的同时,公司正与国内知名药企积极推进其小分子靶向新药与抗 PD-1/PD-L1 抗体对肿瘤的联合治疗研究。
公司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 -2018 年度及 2019 年 1-6 月,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12826.79 万元、-14646.84 万元、-44008.90 万元和-34114.84 万元。
泽璟制药也坦言,未来一段时间内, 公司预期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并将持续亏损。
经过数轮融资后,泽璟制药的股东榜也是机构云集。民生人寿、北极光创投、分享投资、深创投等数十家知名PE/VC扎堆,同时还有上市公司的身影。其中,东吴证券(10.580, -0.15, -1.40%)全资子公司东吴创新持股近1.1%,中色股份(4.860, -0.03, -0.61%)、联想控股、新希望(39.690, -0.49, -1.22%)通过民生人寿持有公司2.8%股权。
科创板的推出,打破了A股市场“必须盈利”的藩篱。给需要研发投入、创新技术的生物医疗企业打开了大门。
8月31日上交所发文称,今年上半年已经有14家未盈利企业登陆科创板,这些企业发展势头向好,共计实现营业收入172.34亿元,同比增加24.75%;共计减亏11.82亿元。14家未盈利企业中,10家公司营收同比实现增长,近半数公司盈利情况改善,2家公司扭亏为盈。14家企业上半年研发投入增加6.12亿元,同比增长14%。盈利质量改善的5家公司持续加大了研发投入,如泽璟制药的研发投入由0.76亿元增加到1.29亿元,增幅达到69.73%,企业仍减亏2.12亿元。
在此,我们向投资界推荐河北博科生物“肿瘤靶向新药。有可能成为河北未盈利企业登陆科创板第一名。
附2河北博科生物“肿瘤靶向新药研发实现革命性突破
项目名称:河北博科生物“肿瘤靶向新药”
-项目亮点:
1.MCTL技术在肺癌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MCTL靶向药肿瘤控制率60%,是常规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控制率的2-4倍,且副作用小,多靶点,不易出现耐药性。相比现有的CAR-T技术针对病种更多,靶点更多,可转化多种新药产品;相比DC/CIK/CTL技术,高特异性抗原诱导。
2.“靶标库”——涵盖19种高发实体瘤, 322个靶点,系列产品。20家医院同步开展临床科研合作;19个病种,38个品种新药陆续启动。检测产品已经获得注册证和物价,细胞制品以自体免疫细胞注射液(肺癌)为第一个申报产品,在IND临床试验阶段。
3.已经获得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和多家投资机构参股。
-财务预测:2020年营业收入0.3亿元,2023年2亿元左右。
-融资需求:本轮融资1亿元,2023年前预计融资10亿元,用于新药申报,研发与科研。
-估值测算:当前估值3亿元,未来估值30-50亿元。
㈣ 苏州泽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苏州泽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昆山国家高新区,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设有研发中心。公司主营业务是创新药物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使命是在中国研发高质量的生物新药以满足中国和其它国家患者的临床需求,改善其生活质量,延长其寿命。公司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生物制药领域的领军企业,拥有领先的技术、优秀的技术团队、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充实的产品线和良好的盈利状况。
公司正在研发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拥有发明专利授权1.1类新药产品,并正实现产业化,这些药物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具有创新性强、为国内市场所急需、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特点,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并将打破跨国制药企业的垄断地位,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拥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公司团队60%以上为硕士学历,在生物新药研发、临床试验、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企业管理等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对国内外医药市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并拥有成功的创业经验。
因公司发展需要,现招聘符合要求的有志之士加盟苏州泽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公司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发展机遇、薪资福利,以及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请应聘者在个人简历上注明应聘职位、期望工资、联系方式等,通过网络投递简历。
法定代表人:ZELIN SHENG(盛泽林)
成立日期:2009-03-18
注册资本:597.3226万美元
所属地区:江苏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583685894616H
经营状态:在业
所属行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
英文名:Suzhou Zejing Bio-pharmaceutical Co.,Ltd.
人员规模:100-499人
企业地址: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晨丰路209号
经营范围:从事新药的研究开发,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从事制剂生产设备的制造;药品生产,销售自产产品(按相关许可证核定范围经营)。(国家限制类、禁止类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㈤ 4年投出60个生物医药项目,这家资产管理公司亮出“底牌”
“2018完美收官!”在领投上海捍宇医疗1亿元B轮融资的消息正式发出后,盈科资本创始人、董事长钱明飞在朋友圈这样写道。
过去一年,在创投市场整体并不乐观的环境下,盈科资本在募、投、退三端都保持了不错成绩:新增募资80亿元,投资将近60个项目,退出项目14个,IRR达42.27%。相比2017年,盈科不仅在募投总量上占有优势,在项目质量上也有极大飞跃,所投具有战略意义的明星项目占比超过90%。
而在钱明飞引以为傲的医疗大 健康 领域,也迎来爆发。截止2018年12月,盈科资本四期医疗基金近50亿规模,共计投出超60个生物医药项目,仅2018年退出IRR就达80%。康华生物、泽璟生物、三友医疗、微康生物、嘉和生物、普蕊斯......这些在生物医药行业重量级项目悉数纳入盈科版图。其中,2018年泽璟生物和普蕊斯实现部分退出,IRR分别为58.92%和157.51%。
医疗基金的亮眼表现,令钱明飞对2019年的投资更有信心。“在中国主投生物医药的同类基金中,盈科成绩算是排在前面,当然这是一个不完全的统计。但是行业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量级项目,我们应该都布局了,甚至有些项目盈科都拿到了重要股东的位置。”钱明飞对投资界说道。
盈科资本创始人、董事长钱明飞
亮“ 底牌 ”
狂飙猛进,用于形容2018年医疗 健康 领域的投资毫不为过。
根据动脉网报告,去年全球共发生1410起投融资事件,在2016-2017年投融资事件数连续下滑的情况下触底反弹,并超过 历史 高点;投融资总额388.01亿美元,同比增长70.79%,保持了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态势。
入局者众,折戟者也多。而盈科资本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抓住各细分赛道头部项目的机构之一。
盈科资本对于医疗 健康 领域的投资始于2014年。彼时,中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比例仅为5.56%,在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123位,增长空间巨大。看准机会,盈科资本打破最初的混合业态经营模式逐渐聚焦,将医疗 健康 纳入重点布局领域之一,但也只是投了少量且分散的项目。
2015年,泰格医药成为盈科资本基石股东,这家国内知名CRO企业既投入资金,也带来了大量资源,盈科开始进行全方位、产业链布局。据了解,盈科资本把握泰格在生物医药行业的入口优势,已经设立多期近50亿的生物医药基金,累计投出超60个项目,仅2018年就出手超20个项目。而在盈科资本押注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三大赛道中,已经诞生了一些头部公司。
康华生物是全球第二家、中国唯一的二倍体人用狂犬疫苗生产商,钱明飞形容为“掌握核心技术的医疗企业,是一个造福人类 健康 的项目,也是一个好的投资”。盈科资本2016年8月投资2.3亿元成为重要股东,当年公司利润仅600万元,2018年净利润近2亿元,2019年或将突破翻番。
盈科资本2016年4月投资泽璟生物,泽璟生物专注于治疗肿瘤和出血及血液疾病的8个新药的研究和产业化,目前已成功创建了两大特色核心技术平台,先后承担3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获得了美国、欧盟和中国等国家的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
专业从事益生菌及衍生物的研究、开发、生产、应用与产品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微康生物拥有3000余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特色益生菌种资源库。
建 “ 入口 ”
对于如今的盈科资本来说,挖掘这些优质项目基于布局了入口。在钱明飞看来,在医疗这一专业性极强的领域做投资,掌握“最佳入口”十分关键。有了入口优势,自然也就有了渠道、信息优势。
众所周知,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上市时间漫长、过程繁杂,必须要经历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临床试验、审批上市三个阶段,盈科在生物医药行业的入口优势,正是通过投资布局了临床CRO、SMO(临床试验基地管理组织)、数据统计及注册三大入口。盈科通过长达五年的布局,引进了中国最大临床CRO企业泰格医药成为盈科的基石投资人,战略入股了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SMO(临床试验)企业普蕊斯,并控股了在生物医药数据统计及注册处于头部地位的普瑞盛医疗 科技 公司。
泰格医药是中国知名临床CRO公司,泰格主要是为中国创新药企做临床研究外包工作,在全球拥有600多个客户,占据国内创新药企CRO 80%的市场份额,当仁不让成为临床研究阶段的“最大入口”。通过泰格,盈科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哪些药研发出来了,效果如何,然后伺机出手。
药品研发中至关重要也是耗费最大的一环临床试验阶段,基于占据“入口”逻辑,盈科2015年底战略投资的国内SMO(临床试验基地管理组织)企业普蕊斯。“普蕊斯是国内从事SMO比较优秀的一家。”钱明飞介绍,这家服务于临床试验的公司与跨国药企辉瑞、诺华、罗氏、阿斯利康,及国际CRO公司昆泰、Covance、Parexel、PPD、Icon等都有深入合作。盈科入股普蕊斯后,就掌握了在研生物医药品种的疗效、副作用、不良反应等一手数据,让盈科在生物医药行业精准投资。
最后,在药品审批上市环节,企业必须委托第三方数据统计与药品注册机构来执行,普瑞盛是该行业的头部机构,盈科资本更是斥巨资控股了普瑞盛公司。“通过战略投资、参股、控股三种方式,把药品研发(CRO)、药品临床研究(SMO)、数据统计和注册环节的三家头部机构紧密的关联协同,盈科开启了全产业链投资模式,生物医药投资圈层日益成熟,成就了盈科成为生物医药投资头部机构”他补充。
“我们不会泛泛去投,有了入口的信息优势,盈科可以非常专注在医药行业做精准投资。”钱明飞提到,过去四年里,国内的创新医药企业盈科投了60个,拥有近50%的市场占有率。“三个入口牢牢把握住,那我就会早于市场得到信息,同时也有渠道投进去。”钱明飞认为,这是盈科资本医疗投资成绩突出的核心原因。
投“ 创新 ”
电影《我不是药神》给钱明飞带来的触动很大。
“我们投的一个公司治疗肺癌的药,同类药物如果是进口大概一个疗程需要六万多块钱,但是同等药效下国内的产品不到四分之一的价格,这对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是一个巨大贡献。”他认为,引导更多的资本进入创新药的研究中,除了带来可观的商业回报外,更是在改善国民的整体 健康 水平。
这种信念催生盈科在医疗 健康 领域投资的逻辑,将“人”放在首要位置,即实现与老百姓用药相关的某些创新药以及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降低成本。
盈科1亿元领投医疗器械企业捍宇医疗,这家公司的核心产品是二尖瓣介入器械ValveClamp,用于对二尖瓣返流疾病进行微创介入治疗。目前全球唯一经批准上市的成熟二尖瓣返流微创治疗器械只有雅培的MitraClip,国内尚未出现。而捍宇医疗的ValveClamp于2018年7月,在上海中山医院成功实施全球首例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技术临床手术,并在年底前完成了最后一例 探索 性临床试验。
“该产品已在手术中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发二尖瓣器械的重大突破,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二尖瓣介入治疗器械。”钱明飞强调,“盈科选择投资,首先技术非常先进,第二,价格与国外相比便宜很多。”
谋“未来”
从民营背景的投资机构,成长为国资、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争相入股,并共同参与投资事业的头部资产管理机构,盈科用了八年。目前盈科已成为国有资本、金融机构参股达30%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2015年,盈科资本就获得泰格医药、永太 科技 、百润股份和东富龙四家上市公司(实控人/股东)的入股。2016年,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成为盈科的LP,其中泰格医药与其共同设立的医药基金就有三支。2017年,浦发银行、金水集团、海瀛集团等银行和大型国企战略入股盈科资本,2018年盈科再次得到资本的青睐,青岛城投集团、青岛全球财富中心战略入股盈科资本,而两轮的增资,泰格医药均再次增持。
据了解,工商银行、国家电投、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杭州银行、甘肃银行、上海信托、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多家地方金控平台、政府平台公司等都是盈科资本的LP。
钱明飞曾对投资界提到,盈科现在已经没有资金募集部门,只有资金管理中心,负责资金归集和基金设立。不容置疑的是,盈科资本已经打通广泛的机构资金来源渠道。
而接下来,医疗 健康 仍然会是盈科投资的重点,包含募资和投资。“正在募集的新基金不仅有泰格继续加入,还会引入银行、险资、国企参与。2019年累计生物医药基金的规模可能会做到四支,保底规模可以做到五十个亿。”钱明飞很笃定,“这些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此外,盈科未来的核心战略是国际化,引导更多的国际一流投资人参与中国优秀产业的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现阶段在积极拓展海外LP。“美元基金也会马上设立起来,我们最近有一个两亿美元的生物医药基金马上完成募集,目前来看,海外大型机构LP、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都参与资金认购。”
之所以如此自信,钱明飞坦言,“一是这几年好项目都布在我们手上;二从退出情况看,仅2018年退出IRR就达80%。,这个成绩还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