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什么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和之相对应的是中间产品,值得是用于在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简单举个例子,制衣厂制造一件上衣需要经历种棉、纺纱、织布、制衣、销售5个过程。假设棉花价值15美元,纺成纱售价20美元,纺纱厂生产的价值为5美元;纱织成布售价30美元,织布厂生产的价值为10美元;布制成衣服卖给售衣商45美元,制衣厂生产的价值为15美元;售衣商出售价格为50美元,增值5美元。可见上衣在整个过程中增值15+5+10+15+5=50美元,正好等于上衣的最后售价。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棉花、纱、布等就称为中间产品,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增值将变为15+20+30+45+50=160美元。50美元才是上衣生产中真正被创造出来的价值。
B. 什么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
物质需要。
物质需要主要指个体对衣、食、住、行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个体这种需要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且以占有这些产品来获得满足。并以占有这些产品而获得满足,如对工作和劳动条件的需要。对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对住房和交通条件的需要等。
社会,即是由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人类的生产、消费娱乐、政治、教育等,都属于社会活动范畴。动物或其他生物的社会行为也属于社会范畴。
C. 传统物质商品是指什么
传统的物质商品指各种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商品.
现在我国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即以精神文化消费旅游,金融,通讯等一系列的无形商品.
D. 什么是数学文化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
数学文化是指人类在数学行为活动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物质产品指数学命题、数学方法、数学问题和数学语言等知识性成分;而精神产品是指数学思想、数学意识、数学精神和数学美学等观念性成分。观念性成分是一种“默会知识”,主要具有“文化素质教育”的功能;知识性成分是一种“显性知识”,主要具有“科学技术交育”的功能。
E. 信息产品与物质产品
信息产品是指在信息化社会中产生的以传播信息为目的的服务性产品。;物质信息是生产活动的结果,创造了新的实物形态和使用价值的产品。。例:新闻产品、媒体产品、广告、软件产品、网站产品等是信息产品;
F. “物质产品的人化”与“人的人化”的含义是什么
在哲学上,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为“客观实在性”,它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唯一特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
G. 1065. 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都包括什么东西主要是各种产品吗
物质财富主要是指经生产过程创造并积累起来的固定资产和库存,此外包括土地和少量的自然资源.
传统产业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都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产品的知识含量较低故称为物质产品.
物质财富包含物质产品,物质产品包含各种工农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