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品生产 > 抗肿瘤产品的需求量现在什么趋势

抗肿瘤产品的需求量现在什么趋势

发布时间:2022-12-29 20:54:52

‘壹’ 肿瘤生物治疗,在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肿瘤生物疗法是一种新的自身免疫抗癌治疗方法。通过提取患者身体的抗肿瘤生物疗法是一种利用生物制剂(如细胞、核酸和蛋白质)和调节生物反应的小分子药物治疗肿瘤的方法,与细胞毒性化疗的本质区别从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等角度分析了肿瘤生物治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肿瘤拮抗剂的应急反应和个体化治疗。

8月18日,在2019年中国肿瘤大会现场,肿瘤生物治疗是USAR现代生物技术及其产品通过调节宿主免疫预防和治疗肿瘤的一种新方法。从理论上讲,每个肿瘤患者都可以从免疫治疗中受益,术后生物免疫治疗可以消除更多的残留肿瘤和癌细胞,延缓或消除复发,并为该方法在不久的将来的发展提供指导。Ngs作为个体化治疗的诊断工具和筛查手段也有很大的前景。

‘贰’ 求解恒瑞医药公司的新方向发展趋势是什么

抗肿瘤药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抗肿瘤药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复星医药(600196)、恒瑞医药(600276)、海正药业(600267)、上海谊众(688091)、四环生物(000518)等。

本文核心数据:业务收入占比,营收规模,毛利率

1、中国抗肿瘤药行业龙头企业全方位对比

抗肿瘤药是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对抗和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恒瑞医药和复星医药均为我国抗肿瘤药行业的龙头企业。经营业绩方面,恒瑞医药抗肿瘤药业务较复星医药具有明显优势,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52.68亿元,毛利率高达93.35%;技术研发方面,恒瑞医药研发投入略低于复星医药,2021年上半年,恒瑞医药研发投入为25.81亿元,但研发强度高于复星医药,为19.41%。

2、恒瑞医药:抗肿瘤药业务的布局历程

1970年,恒瑞医药前身连云港制药厂成立,2000年,公司上市并成立上海研发中心。2012-2021年,公司抗肿瘤药产品陆续获批上市。2021年,恒瑞医药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抗肿瘤药、手术用药和影像介入产品的供应商,在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中,连续3年上榜,排名逐年攀升至第38位。

3、恒瑞医药:抗肿瘤药业务布局及运营现状

——抗肿瘤药业务产品布局

目前,恒瑞医药抗肿瘤药产品主要有卡培他滨片、来曲唑片等;具体内容如下:

——抗肿瘤药研发情况:稳步有序进行

2021年,公司在国内外共开展240多个临床项目,其中包括国际多中心临床23个。2021年上半年,恒瑞医药取得创新药制剂生产批件5个、仿制药制剂生产批件9个,取得药品临床批件41个,取得10个品种的一致性评价批件,完成2种产品的一致性评价申报工作。公司抗肿瘤药重要产品研发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8-2020年,公司的研发投入、研发强度呈上升趋势。目前,恒瑞医药在创新药研发上,已基本形成了上市一批、临床一批、开发一批的良性循环,构筑起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为25.81亿元,研发强度为19.41%。

——抗肿瘤药业务营收情况:为公司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

2020年,恒瑞医药抗肿瘤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2.68亿元,同比上涨44.37%,其营收占比最高,为55.29%。

——抗肿瘤药业务区域布局:主要布局于国内

2020年,恒瑞医药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国内,国内实现销售收入268.55亿元,占比为97.26%。

4、恒瑞医药:抗肿瘤药业务经营业绩

2018-2020年,恒瑞医药抗肿瘤药业务收入呈上升趋势,由42.49%上升至55.29%。
2020年,恒瑞医药抗肿瘤药业务收入为152.68亿元,毛利率为93.35%。

5、恒瑞医药:抗肿瘤药业务发展规划

2021年,公司积极与国外企业开展战略合作,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具体内容如下: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抗肿瘤药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叁’ 求论文.论述中国肿瘤的临床用药发展趋势,并对地区性用药的特点做分析

1.传统抗肿瘤药物[2]
根据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理,可以大致将其分
为四类:直接作用于 DNA,破坏其结构和功能的药物;干扰 DNA 合成
的药物;抗有丝分裂的药物;基于肿瘤生物学机制的药物。
1.1 直接作用于 DNA 的药物
1.1.1 烷化剂类
作用机制。 从有机化学的角度看,烷化剂和 DNA 之间的反应,实
质是亲核取代反应。 烷化剂上有较好的离去集团,能在体内形成缺电
子的活泼中间体或其他具有活泼亲电性集团的化合物 ,DNA 中含有
富电子的集团(如氨基、巯基、羟基、羧基、磷酸基等),在和 DNA 反 应
时,烷化剂或通过生成正碳离子的途径与 DNA 发生 SN2 反应,或直接
和 DNA 按 SN1 的方式进行烷基化,从而影响或破坏 DNA 的结构和功
能,使 DNA 在细胞增殖过程中不能发挥作用。
1.1.2 金属铂络合物
作用机制。 顺铂络合物进入肿瘤细胞后水解成水合物,该水合物
在体内与 DNA 的两个鸟嘌呤碱基 N7 位络合成一个封闭的五元螯合
环, 从而破坏了两条多聚核苷酸链上嘌呤基和胞嘧啶之间的氢键,扰
乱了 DNA 的正常双螺旋结构,使其局部变性失活而丧失复制能力。 反
式铂络合物则无此作用。
1.1.3 博来霉素类
作用机制。 博来霉素类抗肿瘤药物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糖肽类抗肿
瘤抗生素,它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的 DNA,使 DNA 链断裂和裂解,最
终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1.2 干扰 DNA 合成的药物
1.2.1 作用机制
干扰 DNA 合成的药物又称为抗代谢抗肿瘤药物,通过抑制 DNA
合成中所需的叶酸、嘌呤、嘧啶及嘧啶核苷代谢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细
胞的生存和复制,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1.2.2 药物分类
叶酸拮抗物、嘧啶拮抗物、嘌呤拮抗物
1.3 抗有丝分裂的药物
作用机制:
药物干扰细胞周期的有丝分裂阶段 (M 期), 抑制细胞分裂和增
殖。 在有丝分裂的中期细胞质中形成纺锤体,复制后的染色体排列在
中间的赤道板上,到有丝分裂的后期,这两套染色体靠纺锤体中的微
管及马达蛋白的相互作用向两极的中心体移动。 抗有丝分裂药物作用
于细胞中的微管,从而阻止了染色体向两极中心体的移动,抑制肿瘤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3]。
有丝分裂抑制剂与微管蛋白有很强的亲和力,这些抑制剂大多数
是从高等植物提取的天然产物及衍生物。
2.新型抗肿瘤药物
传统抗肿瘤药物都是通过影响 DNA 合成和细胞有丝分裂而发挥
作用的,这些肿瘤药物的作用比较强,但缺乏选择性,毒副作用也比较
大。 人们希望能提高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性,高度选择地打击肿瘤细胞
而不伤害正常组织。
随着生命科学学科的发展,有关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生物学机制逐
渐被人们所认识,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始走向靶向合理药物设计的研
究途径,产生了一些新的高选择性药物。
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靶向药物。 从抗肿瘤药物靶向治疗的角度看,可将其分为三个层
次:
第一层次:把药物定向地输入到肿瘤发生的部位,如临床上已采
用的介入治疗,这是器官水平的靶向治疗,亦称为被动靶向治疗。
第二个层次:利用肿瘤细胞摄取或代谢等生物学上的特点,将药
物定位到要杀伤的肿瘤细胞上,即细胞靶向,它带有主动定向的性质。
如利用瘤细胞抗原性质的差异,制备单克隆抗体(单抗[4])与毒素、核素
或抗癌物的偶联物,定向地积聚在肿瘤细胞上,进行杀伤,效果较好[6]。
第三个层次:分子靶向,利用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生物学
上的差异,包括基因、酶、信号传导、细胞周期、细胞融合、吞饮及代谢
上的不同特性, 将抗癌药定位到靶细胞的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上,抑
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最后使其死亡。
血管抑制剂药物的发展。 肿瘤生长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在癌
发展和转移的过程中新的血管生长是必要的条件[3]。 新的血管生成涉
及到多种环节, 例如在血管内皮基底膜降解时金属蛋白酶活性增加。
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重建新生血管及形成新的基底膜时有许多生长调
节 因 子 参 与 , 包 括 纤 维 生 成 因 子 (FGF)、 血 管 内 皮 细 胞 生 长 因 子
(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及转化
生长因子(TGF)。 它们能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使 DNA 合成增加。 另有
一些调节因子能抑制血管内皮的生长,如血管抑素、 内皮抑素、干扰
素 α 和干扰素 γ 等。 针对上述不同的环节及有关靶点,已研发出多种
血管生成抑制剂,例如对金属蛋白酶有抑制作用的 Marimastat,抑制血
管内皮生长的内皮抑素 Endostatin,抑制整合蛋白识别的 Vitaxin 抗体
及非特异性抑制剂反应停等。 此类新药进入临床试用的已有数十种,
对多种肿瘤及肿瘤转移显示出治疗效果,它们与常用抗癌药合用时能
提高疗效,但其确切疗效仍需临床验证的最后报告。
3.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前景
3.1 靶向抗肿瘤药物将继续不断发展
3.2MDR(多药耐药)逆转剂
MDR(耐药性)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肿瘤化疗
的一大难点,因此寻找发展 MDR(多药耐药)逆转剂是非常必要的,或
者加用两种或更多种抗肿瘤靶向药物可能会进一步提高传统细胞毒
化疗方案的抗肿瘤效果[4]。
3.3 抗肿瘤转移药物
临床诊断的肿瘤患者大约有 50%以上的已经发生了转移,而大部
分癌症患者最后都死于转移,因此研究开发抗肿瘤转移药,如肿瘤转
移多肽抑制剂、肿瘤细胞水解酶抑制剂也是必须的。 吕彦恩等人通过
对 IL-2 基因修饰的细胞毒 T 淋巴细胞抗肿瘤效应的研究得出如下结
论:IL-2 基因转染的 CTL 过继回输,可直接杀伤和诱导激活机体特异
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使体内抗肿瘤效果显着增强,有效抑制实验性肺
转移瘤的生长[5]。
3.4 基因治疗
2002 年 10 月 7 日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的发现项目是:“细胞
程序性死亡”是由基因控制的。 这项发现使得人们认识到,随着基因导
入系统、基因表达的可控性的深入研究以及更好更多的治疗基因的发
现,人们可以通过导入野生型抑癌基因、自杀基因、抗耐药基因及反义
寡核苷酸、肿瘤基因工程瘤菌等来治疗癌症[3]。 基因治疗将会成为综合
治疗恶性肿瘤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
4.总结
传统抗肿瘤药物虽然作用比较强,但是特异性较差,毒副作用较
大, 因此, 它在今后的抗肿瘤药物市场中所占比列将会日益下降;同
时,具有靶向功能的抗肿瘤药物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占据市场很
大的份额;而基因治疗手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肆’ 如果抗癌药,抗糖尿病的药,抗后遗症的药全部上市,那将会意味着什么

根据中国癌症新发病例预测数据,2021年预计我们国家癌症新发病一共达到了460万人,占全球癌症新发病例的23%、癌症患病人数的增加无疑是推动了我们国家抗肿瘤药物市场的高速发展,那么我们来看看抗肿瘤药物市场的规模,我国抗肿瘤药物的市场近年来一直是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16年到2020年抗肿瘤药物的市场规模从1200多亿增长到2000多亿。市场份额也从9.4%增长到12%,可以说市场是比较大的,未来几年我国抗肿瘤药物将呈现快速上升态势,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会达到2400亿,抗肿瘤药物的市场份额将达到13.2%这是为何呢?除了上面讲到的癌症患者人数增加,抗肿瘤药物需求不断增长,另外还有几个推动抗肿瘤药物市场发展的逻辑,一、政策利好抗肿瘤药物行业的发展,包括缩短创新药物临床申请和上市申请的审批时间,加快有潜力的新药进入市场。二、临床需求增加,促进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增长。三、医保目录扩增推动抗肿瘤药物行业的发展,医保目录更新纳入了更多的抗肿瘤药物,这些都将推动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发展。

‘伍’ “宇宙大药厂”辉瑞增长新引擎——抗癌药

随着癌症发病率不断上升,抗癌类药物正在成为全球医药领域一大风口,成为药企厮杀最为激烈的细分领域之一。

过去主打保健品和心血管药物的“宇宙第一大药厂”辉瑞也已强势杀入抗肿瘤药物这一炙手可热的市场。目前,辉瑞在售的抗肿瘤药物有17种;而20年前,辉瑞还没有任何一款针对癌症的药物。

2018年,共有59款新药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其中4款新药属于辉瑞,分别为Dacomitinib(Vizimpro)、Talazoparib (Talzenna)、Lorlatinib (Lorbrena)、Glasdegib (Daurismo),且四款新药均为抗肿瘤类药物。不少媒体将辉瑞称为去年的“最大赢家”。医药市场分析机构EvaluatePharma预计,辉瑞新药今年的销售额将达到83亿美元。

辉瑞预计,到2019年,该公司肿瘤类产品的销量将首次超过心脏病药品和其他初级保健药品。

2016年8月,辉瑞击败众多竞标企业,以140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抗癌药生产商Mepation,一举成就了辉瑞在肿瘤领域的领先地位。

路透曾评论称,收购Mepation的交易,表明辉瑞并购策略从降低税负变为强化品牌药物的产品线,尤其是颇具利润的癌症治疗药品。

多家研究机构认为,未来几年肿瘤治疗药物前景广阔,市场规模将很快达到2000亿美元左右。

目前,全球药企均在加大对肿瘤创新药领域的投入。

1月3日,美国老牌药企百时美施贵宝(BMS)以现金和股票作价合计740亿美元收购新基制药。新基医药是一家主要从事研发、设计和研制治疗癌症和炎症和免疫疾病有关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合并后的新公司年收入超过340亿美元,为全球第四大药企,仅次于辉瑞、诺华和罗氏。

据北京商报,此次收购被业界认为是BMS押注肿瘤药领域之举。BMS在全球拥有包括PD-1明星产品欧狄沃(O药)等在内的肿瘤药物,新基旗下拥有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明星产品瑞复美。业内人士认为,肿瘤药领域是目前医药行业最大研究方向,收购新基能够完善BMS产品线,增加竞争优势。

1月8日,美国制药公司礼来(Eli Lilly&Co)和Loxo Oncology联合宣布,双方达成并购协议。礼来将以约80亿美元的现金收购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Loxo Oncology。

后者在抗癌药领域是一家明星企业,专注于为基因组定义的癌症患者开发和商业化高选择性药物。曾在2018年11月底获得了美国FDA批准的首个TRK抑制剂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商品名称Vitrakvi),该药物被证明对由罕见病基因突变引发的癌症有疗效,由Loxo Oncology与拜耳公司(Bayer)共同研发并合作销售。

市场普遍预计,新的一年,并购仍将是全球医药行业的主流趋势之一,而围绕肿瘤领域的并购案将令辉瑞面临更严峻的竞争环境。

此外,核心肿瘤类药物专利到期也是未来辉瑞面临的营收风险之一。

去年三季报公布后,辉瑞收窄了全年收入和利润目标区间,称由于某些专利到期,加上产品难以提价,都将限制公司未来收入增长空间。

1月23日,瑞银将辉瑞的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并将12个月目标价从48.5美元下调至46美元,称未来几年该公司关键产品的“专利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将大大抵消掉收入的增长。瑞银分析师Navin Jacob称,Xeljanz Ibrance Xtandi,Eliquis Tafamidis等药品的销售额总计约200亿美元(大约占2015年总收入的30%),它们将在2025年到2029年期间失去专利保护。

其中,Ibrance是2015年获批上市的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药物,销售势头十分强劲,在上市第三年(2017年)销售收入就突破了30亿美元,并成为2018年前三季度辉瑞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据EvaluatePharma去年6月预测,Ibrance在2024年的全球销售额将达到82.84亿美元,成为全球最畅销的乳腺癌靶向药物。

未来Ibrance等药物的专利保护一旦过期,可能会对辉瑞的盈利产生较大影响。

(更多精彩 财经 资讯,请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陆’ 口服抗癌药物 癌症治疗新趋势

77岁的吴女士,2年前诊断出罹患乳癌,手术后诊断为三期乳癌,而且分类上属于复发率高的三阴性乳癌。医师建议应接受化学治疗,减低复发率,但患者本人因为年事已高,担忧化疗的副作用,因此拒绝化疗。新竹马偕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郑弘毅表示,传统化疗可能对长者的身体较无法负荷,因此改采口服抗癌药物治疗,成为兼顾疗效和副作用的选择。 吴女士在例行检查中被诊断出有乳癌合并恶性胸腹水转移,出现胸水、腹水的情况,在利用超音波导引引流后,医师仍建议以化学治疗控制。但因吴女士担心化疗将造成骨髓抑制、落发、心脏毒性等副作用,因此,转往血液肿瘤科评估,改以口服抗癌药物治疗,在用药1个月后,胸腹水已获得明显控制。郑弘毅表示,目前的抗癌药物中,传统的注射型化学治疗仍为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也可能带来其他副作用,对长者而言,口服抗癌药物成为新选择。 目前的口服抗癌药物可分为口服化学治疗、口服贺尔蒙治疗与口服标靶治疗等。以乳癌而言,口服化学治疗和口服标靶治疗都具有不错疗效。郑弘毅指出,口服化学治疗优点是能有效控制病情,且通常较无明显的落发、白血球低下、严重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口服标靶治疗也具有相当疗效,人类表皮生长因子第二型接受体抑制剂(HER2 inhibitor)以及mTOR抑制剂可治疗乳癌,但需要依乳癌的受体分型来评估是否适用,而且目前健保不给付,病人需自费。 郑弘毅主任强调,抗癌药物可以使病情获得明显控制,缓和疼痛、胸水、腹水以及肿块等症状。使用口服抗癌药物治疗,必须和医师进行讨论,依个案不同,选择最适合个人的治疗用药。 订阅【健康爱乐活】影音频道,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 加入【】,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 : /cancer/article/16702/口服抗癌药物癌症治疗新趋势 关键字:癌症, 口服抗癌药物, 郑弘毅, 马偕医院, 血液肿瘤科, H

‘柒’ 医药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中国医药市场将继续高速发展:

1、转型创新。这一定是最好的路径,创新一定是未来的大趋势,但因为创新药本身研发周期是5-8年,需要布局研发团队,支出比较大的研发投入,不是今年想布局明年就能做出来,所以转型创新虽然是一条最好的赛道,但需要时间。

2、如果创新对他而言有一定难度,不妨考虑第二条路径,发展难仿药,比如说呼吸剂,产品专利已经过期了,但由于本身剂型上的难点,可能还是具备一些生产壁垒,这块可能是第二条路径,假设创新不行,可以考虑发展难仿品种,比较典型的健康元等公司都做得非常好。

3、如果第二也比较难,第三条路径是延伸产品线,上市一款仿制药短期会面临集采,一款不行就生产10款、20款,最后总有产品能进入集采,带来增量,只要每年保证产品上市的梯队,未来也可以实现现金流、实现盈利,这也是一条路径,当期也有部分公司往这方面布局。

4、对于仿制药企业我们总结来看,现有管线大家更多考虑集采未来的影响,未来是什么稳态的情况,我们会更多考虑未来新的管线、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方向,是化学仿制药大概的特点和研究方式。

5、中药处方药也是当期整个市场关注相对没有那么高的细分领域,我们认为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中药企业大部分在研产品相对偏少,可能更多是分析现有产品线的梯队,这块跟当下大家关注创新的方向有一些脱离,所以导致中药现在当期关注度不是那么高。

一方面我们需要去关注它现有的产品大的品类是什么,大品类的领域是不是大的领域,产品价格会不会有压力,往后看竞争格局怎样,是不是会进入医保,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点。

‘捌’ 同种药不同剂型药品的销售情况

药品销售数据的分析,一方面是通过销售数据表现当前药品市场规模、趋势,同时根据特定的预测模型来测算药品潜在市场规模;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比同类竞品(如同靶点;同适应症;同品种)的销售数据,掌握当前竞争格局,帮助进行产品战略、销售策略等的调整。

下面将以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如何进行药品销售数据分析

1.市场规模分析
2020年,我国抗肿瘤及免疫机能调节药市场销售额为1312.19亿元,由于疫情影响,相比2019年,略有下降;而聚焦到蛋白激酶抑制剂类,则发现从2016年到2019年,都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即使在2020疫情影响下,在抗肿瘤药总体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蛋白激酶抑制剂类药物仍然呈正向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医院销售数据库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医院销售数据库
以上两个例子,一个从一级ATC分类进行整个领域的药品销售分析,而第二个则进一步聚焦到同一类药品。这将有助于了解不同层级市场的规模,体现细分市场在整个市场中的份额以及是否与上级市场或者大环境的趋势保持一致,并分析原因,帮助预估药品未来市场前景

除此以外,还可以从全国药品市场规模、趋势进行分析(大环境);也可进一步锁定单个活性成分、单个品种等进行更细节的分析。

2.潜在市场规模测算
此处以肺癌用药市场为例,通过研究国内肺癌人群和真实用药的情况,以此估算国内肺癌用药市场容量。

影响国内肺癌用药市场容量的主要参数有:总人口(G)、患病率(Pr)、发病率(Ir)、长期住院治疗率(Tr)和次均住院治疗药费(D)。

阅读全文

与抗肿瘤产品的需求量现在什么趋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个人信息泄露被判刑的有哪些 浏览:179
义乌狗市场狗多少一只 浏览:650
如何解除移动数据限流的方法 浏览:174
郴州市活禽交易市场什么时候休市 浏览:456
四川空间信息产业发展怎么样 浏览:284
宏基笔记本怎么样关闭程序 浏览:522
邯郸有哪些铁板市场 浏览:850
问道如何查询账号信息 浏览:323
工商银行交易4204是什么意思 浏览:454
食品产品标准号怎么解读 浏览:536
我爱我家链家为什么退出北京市场 浏览:648
男生如何缩小脸部毛孔产品 浏览:199
数据线方头卡扣怎么卸 浏览:668
宫颈代理怎么做 浏览:815
想做食品代理商怎么样 浏览:366
农资加盟店需多少钱代理商 浏览:492
信息验证码如何设置 浏览:296
设计时必要准备的数据有哪些 浏览:886
采取的程序是有什么优势 浏览:115
伪中币交易网站有哪些 浏览: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