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四川的特色小吃
成都好吃的主要是小吃.
龙抄手
钟水饺
担担面
麻婆豆腐
夫妻肺片
韩包子
赖汤圆
担担面
铜井巷素面
海味煨面
豆花面
红油素面
杂酱面
酸菜肉丝面
红油面疙瘩
蛋花面
甜水面
奶汤面
奶汤羊肉面
三鲜子耳面
牌坊面
鸡汤银丝面
沙罐煨面
脆臊面
牛肉毛面
什锦烩面
宋嫂面
酸菜肉片旗子面
豌豆扯面
口蘑面
原汤炖鸡面
红烧牛肉面
三坛菌面
稀卤面
鳝鱼面
排骨面
宜宾燃面
三丝凉面
牛肉荞面
查渣面
龙抄手
钟水饺
奶汤菠饺
郭汤圆
赖汤圆
醪糟小汤圆
肠旺粉
酸辣粉
豆花水粉
川北凉粉
双流白家肥肠粉
米凉粉
旋子凉粉
石磨豆花
冰汁豆花
菜豆花
鸡丝豆腐脑
跷脚牛肉
粽子
冰汁绿豆羹
油茶
酸共米块
荷哲粉
......
--------------------------------------------------------------------------------------------------
http://www.bashu.net/custom/dish/snack.htm
成都名小吃
日斜戏散归何处?宴乐居同六合居,
三大钱儿买好花,切糕鬼腿闹喳喳。
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菜汤又面茶。
凉糕炸糕聒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
叉子火烧刚买得,又听硬面叫饽饽,
稍(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团。
《都门竹枝词》
成都风味独特、品类繁多的小吃,与其肴馔一样脍炙人口。从各色小面到抄手、饺子,从腌卤到凉拌冷食,从锅煎蜜饯到糕点汤元,从蒸煮烘烤到油酥油炸,琳琅满目,各味俱全,种类不下200种。成都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小吃店。这些名小吃,多半是早年由小商小贩肩挑手提,沿街摆摊设铺经营起家的。成都小吃往往由小商贩的姓氏和设店开业的街道为名,招牌丰富多彩,且扣着行业特点和店址风光,如总府街的赖汤元,荔枝巷的钟水饺,长顺街治德号的小笼蒸牛肉,耗子洞张鸭子,洞子口张老五凉粉,铜井巷素面等等,今天,有的名小吃已迁新址,但依然沿用旧名。
小吃中的面食有担担面、枕头嫂面、钟水饺、龙抄手。担担面用红油、花椒、咸酱油、芽菜末、葱花、味精、醋等作调米,加上碎肉,十分可口,常常是吃一碗担担面,引出许多孩时的梦。宋嫂面是一种鲜美鱼羹面,以鱼肉、芽菜、香菌制成鱼羹,以其入面,鲜美无比,因是[南宋]东京人宋五嫂所发明,故有此温馨的名字。钟水饺皮薄馅嫩,红油水饺以甜红酱油作佐料,突出甜咸鲜味和红油蒜泥香味;清汤水饺清鲜味美,细嫩化渣。成都的着名小吃餐厅当属“龙抄手”。以抄手为龙头,聚成都所有名小吃于一店。龙抄手制作精美,皮薄馅嫩,滋润化渣,汤味浑香,名不虚传。如果再来一份白蜂糕、叶儿粑、玻璃烧麦、蛋烘糕、牛肉焦饼、川北凉粉、珍珠元子,会感到很惬意。不过请您记住,它可不是龙姓开设。创办人是“浓花茶社”的几个伙计,取其谐音及龙凤成祥之意。成都的汤元远近闻名。赖汤元有近百年的历史,皮薄心香,有三不沾的特点:不沾碗,不沾筷子,不沾牙齿。黑芝麻鸡油酥洗沙心子最为有名,吃时加上小碟白糖芝麻酱更是有滋有味,好香甜哦!许多年青的朋友是否从中尝到了生活的甜蜜!郭汤元的心子加进各种蜜饯,一碗四个汤元,个个味道不同。嗯,还有香甜可口、油而不腻的“古月胡”三合泥,肉馅饱满、鲜香无比的韩包子,酥脆香甜的鲜花饼,色白晶莹的珍珠圆子,油茶、馓子、蒸蒸糕、麻花,发糕、马蹄糕、糖油果子、“三大炮”、酸辣粉、凉粉、凉面、碗豆糕、肥肠粉、小笼包子……,还有成都的怪味鸡块、怪味兔丁、凉拦肚条,夫妻肺片。腌卤制品有成都的“王胖鸭”、耗子洞的挂炉鸡,……如今,成都的美食节名扬国内外,成都人爱吃,会吃,吃的精美,成都人与成都小吃一起,可为誉满天下啦!
担担面
因最早是由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其配料有红酱油、化猪油、麻油、芝麻酱、蒜泥、葱花、红油辣椒、花椒面、醋、芽莱、味精等十多种。特点是面细无汤,麻辣味鲜。店址:后子门。
蛋烘糕
相传清道光年间,成都文庙街石室书院旁一位姓师的老汉从小孩办“姑姑筵”中得到启发,遂用鸡蛋、发酵过的面粉加适量红糖调匀,在平锅上烘煎而成。因吃起来酥嫩爽口,口感特别好,遂成为名小吃。现在的蛋烘糕有白糖、红糖拌和的,有蜂蜜调制的。烘烤时有的加进芝麻、核桃、花生仁、樱桃等不同馅心;有的还夹进肉馅、莱馅,烘出咸鲜味,蛋烘糕的品种愈加丰富。
夫妻肺片
创始人郭朝华,夫妻俩推着小车沿街叫卖凉拌牛肉片,因调制得法,味道鲜美,被赞誉为“车行半边路,肉香一条街”。夫妻肺片的成分里并没有肺,而是牛肉、牛舌、牛心和牛头皮,切成很薄的片杂荟在一起,人们称之为“荟片”。据说是好事的学生用硬纸板写个招牌接在车上,把“荟”宇写成了“肺”宇,因此“夫妻肺片”就慢慢出名了。它的特色是:肉料精选,香料精配,厚薄均匀,搅拌入味。肉料加工要达到牛肉粑、牛舌嫩、牛肚脆、头皮薄。配料要选上等的卤水、红油、香莱,加上芹菜、葱节等,现拌现吃,精香可口。
店址:总府街53号。
古月胡三合泥
由成都九眼桥董树山创制,后由古月胡甜食店经营。主要原料是糯米、大米、黑豆、芝麻,炒熟后磨成粉,然后将混合粉放人沸水锅搅拌成糊状坯料。吃时将三合泥坯料放人铜锅内加化猪油、芝麻、花生仁粒、核桃仁粒、白糖等炒至酥香起锅即成。其特点是香酥油润、味甜不腻、滋润爽口。若配红、白茶佐食,则别有风味。
店址:顺城街口。
郭汤圆
是成都与赖汤圆并驾齐驱的着名小吃,店铺开业于本世纪40年代,其汤圆粉制作精细,酥香爽口;馅心品种丰富,尤以黑芝麻、洗沙等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
店址:北大街。
韩包子
创始人韩文华。其特色是:花纹清晰,皮薄馅饱,松软细嫩。制作要领是:发面加少许白糖和化猪油揉匀,使之细嫩松泡;肉馅取净猪腿肉按肥四瘦六的比例剁成小颗粒,加上剁成茸的虾仁和酱油、胡椒粉、花椒粉、鸡汁等搅拌而成。包子上笼后用大火蒸至皱皮、有弹力时即可食用。老店店址:红星南路(因扩宽道路,现暂已搬迁)。
赖汤圆
始创于1894年,一位名叫赖源鑫的小贩在成都沿街卖汤元为生,所做汤元皮薄,且细腻滋润,心子有黑芝麻、白芝麻、花生仁、核桃、冰桔、洗沙(即豆沙)等10多种,香甜可口,日久而出名。后开店营业,并以“赖汤圆”为名。赖汤圆于1988年荣获中自饮食行业优质产品“金鼎奖”,成为成都人最喜爱的名小吃。
店址:总府街25号。
龙抄手
创始于本世纪40年代,当时春熙路“浓花茶社”的张光武等几位伙计商量合资开一个抄手店,取店名时就谐“浓”宇音,也取“龙凤呈样”之意,定名为“龙抄手”。龙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馅嫩、汤鲜。抄手皮用的是特级面粉加少许配料,细搓慢揉,擀制成“薄如纸、细如绸”的半透明状。肉馅细嫩滑爽,香醇可口。龙抄手的原汤是用鸡、鸭和猪身上几个部位肉,经猛炖慢煨而成。原汤又白、又浓、又香。(注:抄手即是北方的“馄饨”,广东、广西人叫“云吞”)
店址:春熙路南段。
珍珠圆子
一种糯米点心。创始人张光礼,原是成都名餐馆“荣乐园”的白案厨师。他制作的一种糯米蒸馍,表面安上一粒樱桃,好似一颗彩色珍珠,因称“珍珠圆子”。但现在的珍珠园子外皮上是一层大圆糯米粒或西米粒,好似颗颗白色的珍珠。珍珠圆子的心子有豆沙、鲜肉、黑芝麻等多个品种。其特点是入口滋润、糯米不粘牙、香甜不腻。
店址:东风路一段。
钟水饺
创始人钟少自,原店名叫“协森茂”,20年代初设于荔枝巷,招牌名钟水饺,又称荔枝巷水饺。创始人为钟氏三兄弟。经营的品种有红油水饺和清汤水饺两样,以皮薄(10个水饺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选猪肉)、馅嫩(全靠加工时掌握好温度、水分,肉馅细嫩化渣)、味鲜(全靠辅料和红油、原汤)而着称。钟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莱,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其中红油水饺色泽红亮,微辣不燥,适合南北口味,倍受顾客青睐。
其实,雷康的母亲做的饺子味道不比他差。成都的小吃首先是味道,不摆了……
店址:提督街。
--------------------------------------------------------------------------------------------------
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98494.html
成都名小吃攻略
中国 | 四川 | 成都市 | 2005-08-22 17:06:21.0【文章字体:大 中 小】
成都作为天府之国的省会,自然是集纳了川内各种地方小吃的精华,而作为移民城市的特点,也同时集中了全国各地的风味,加上天府之国,更多的生活幸福指标是能够建立在吃穿的基础上,因此,成都的餐饮业呈现出多元的丰富格局。
卤肉锅魁
成都的小吃星落棋步在大街小巷里,绝大多数的小餐馆都有其当家的几道好菜,味道都不会差到那里去,
卤肉锅魁
只是要吃到真正价廉物美的正宗原创,加上穿街串巷本身身处其中的乐趣,呵呵,是有时间在成都体验的绝对建议,这本攻略也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对外地朋友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成都的朋友不断的来更新与完善。
钟水饺
(1)从成都的面食说起,成都的各式面条有接近100多种,各具风味,现仅就成都有代表性的一些面馆做一些介绍;
■号称成都第一面的〈牛王庙怪味面〉,其出名的怪味面,采用多种调料烹制成的汤底,麻辣鲜香,有多
钟水饺
种说不出来的香味而得名,不大的铺子,每天据说要卖出三千斤面条,非常的夸张,1.5元/两,可以选择不同的口味多试试,那里还有的是雪豆蹄花,5元每份,汤汁雪白,营养丰富,加上红油的沾碟,十分的开胃,如果是晚上吃夜宵的时候,还可以要一些温的米酒,在冬天喝两口,可以一直暖到胃里,营业时间应该会到12点。地点:牛王庙上街(出租车都知道,初去的朋友可以参考地图,一环路东四段牛王砺房冢?以决定自己的交通方式,另外要注意那里怪味面出名以后,周围开了很多家,一定要看清楚是牛王庙怪味面的招??
■去成都一定会到春熙路步行街,在春熙路与上东大街的路口,是成都市有名的老字号,〈龙抄手〉,里面有各种的四川小吃,但重点推荐的是它早上限量供应的海鲜面,1。5元/碗,据说是其最有名的小吃之一,是亏本销售,所以每天仅仅上午供应。
龙抄手
■如果不能在牛王庙去吃正宗的怪味面,就在龙抄手后面的一条小街,东大街公共汽车站牌(杜瓜子)对面,
龙抄手
面对街口的那家面馆,铺面很小,有很多的面条种类,比较好吃的有牛肉脆绍/怪味面/喳喳面/海味面,都很精致美味,1。5元/两,老板是一对很可爱的小夫妻,对人非常的热情,而且听老板吩咐伙计下面的吆喝也非常的有趣;(如果大家时间有限,在杜瓜子还可以买到一些四川的炒货,应该算是不错的拉)
■在春熙路青年电影院旁边,伊藤洋华堂对面第一家面馆,刀削面和酸辣粉都是很不错的,只是铺面较小,到中午的时候人多的要死。(顺着小街就可以直接穿越到上面那家怪味面馆,两家分别在小街的街口)
担担面
■在春熙路中段,原来有一家国营的餐馆〈熙园,曾经的包子也是成都一绝,可惜,后来扩建春熙路,彻
担担面
底消失了〉,在现在扩建的小路口,那边也有一家电影院,往里走,在春熙路派出所旁边,那家的刀削面和肥肠粉也是非常美味,价格也很便宜,小份大概是3元,足够一般人吃饱了;
■如果是在春熙路靠近总府路的这头,在王府井百货后面华兴街上,是成都市非常有名的华兴煎蛋面,名气很大,不过我觉得味道一般,大概是3。5元/碗,加蛋另外加钱,还可以吃到醪糟蛋/绿豆稀饭/凉面等,在煎蛋面的旁边,右边是炖鸡面味道还不错,大概是4(5)元/小(大)碗。左面梓桐桥派出所旁边是非常有名的肥肠粉,刀削面和肥肠粉都是该店的特点,在那里可以按照自己喜好吃冒菜(就是用火锅底料一锅煮),十分的爽口美味。冒菜小份三元,大份五元。刀削面(肥肠粉)应该还是3元
川北凉粉
■天府广场附近的陕西街,应该还有成都特色的面食——崇州羊马喳喳面,面条本身是自己机制而成,韧性非常好,在吃面时一份十分可口的跳水泡菜,和面条上用猪肉炸制的喳喳,是其鲜明的特点,无论色泽还是口感都是非常的棒,小份三元大份五元,另外一般吃喳喳面同时,会有点雪豆蹄花或则崇州三绝之一的天主堂鸡片,是四川拌菜里的上佳名菜;
■在天府广场右侧,是皇城清真寺,其侧面的应该是成都最正宗的兰州拉面;
■天府广场后面是成都的骡马市商业圈,在喜来登酒店对面,就是成都市国营的担担面,里面有很多种面食,
川北凉粉
我比较喜欢它的沙锅鲫鱼面,价格都比较公道,旁边好象是张老五凉粉的分店,甜水面和张老五凉粉是绝对的美味,另外那里的锅盔(应该就是火烧吧)也非常有名,经常是叫上面之后就去排队,等到买到了面也煮好了;
■在八宝街三医院旁边,是张老五凉粉的老店,缺点是比较小,味道的确不错;
■在省教育学院后门,九茹村,有一家宜宾燃面,其经营的宜宾燃面系列非常的地道,缺点是比较偏僻,外地朋友很难找到
(其实在成都的面馆基本口味都不会差,毕竟面对的竞争是这样的,只要不是在车站或者民工工地附近,应该都不错的)
成都小吃攻略之必要篇
■夫妻废片(凉菜)——关于夫妻废片的由来曾经还有过很多的争执,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是解放前一对夫妻生活困顿,一直就靠把牛的废片(如头皮/蹄子/心肺等)收拾干净,配上各种作料沿街叫卖,了以糊口。后来发展成一道四川名菜。成都最有名的夫妻废片有两处,一处是在总府路上赖汤圆隔壁,肯德基楼下,10元一小份,麻辣鲜香,芹菜/辣椒油,红绿映衬,格外诱人/另外一处就是原来的老夫妻自己开的(好象婆婆姓曾),在红星路四段,不过红星路扩建应该也迁走了;根据朝阳多年的经验,只要是在成都的清真饭馆里的夫妻废片都有很好的口味,大家有时间自然可以去总府路,没有时间可以就近找清真馆子,价格应该在16——20元/斤,其吃剩的作料加凉粉或者吃面条都是非常好的美味;
夫妻肺片
■兔头——在四川话里,把吃兔头叫成是啃兔头,变成了一语双关的意思(指的是KISS双方的动作),成
夫妻肺片
都吃兔头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当初的兔头就象当初的夫妻废片一样,是边角废料,常常用小锅煮着,沿街叫卖,2毛钱一个,很是可以给大小孩子解馋的。后来漫漫随着生活的提高,兔头的做法和吃的方式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记得以前曾经听真正的老饕说过,吃兔头要用13种不同的工具才能吃出它的全部滋味来。呵呵,由此可见兔头文化在成都的蔓延及发展了。成都的兔头分三种,一种是由小家庭自己研制,售卖集中在其所在的小区,数量有限,外地朋友很难找到;一种就是成都几家靠拌菜/凉菜出名的商家,比如说廖记棒棒鸡/二姐兔丁/红星路兔丁等;一种是成都附近真正的兔头发源,比如说双流的(王?)兔头/广汉的热窝兔头/都江堰也有……,主要是分红味(麻辣)和白味(五香),吃的时候先后顺序非常讲究,不会吃的人一般都啃不干净,绿野的朋友有路过成都采购腐败物资时,建议可以到伊藤洋华堂的食品超市购买,晚上9点以后开始打则,特价基本是1。5元/个,绝对美味(其他大商场也差不到那里去的)
二姐兔丁
■青石桥三绝——成都大名鼎鼎的青石桥三绝是:肥肠粉/荞面/糖油果子。成都提肥肠粉第一肯定是青石桥,
二姐兔丁
那里肥肠粉是老字号了,肥肠粉是将红薯粉条在大锅老汤里面(基本是不停火,用十斤以上棒子骨熬制出来的)烫熟后加各种原料而成,最后撒上煮好的白味肥肠,是成都最有人气的小吃。青石桥的荞面是成都为数不多的可以吃到的荞面,也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以前店很小,机器现场压制荞面下锅,原来三绝之一的糖油果子就在荞麦面外,所以一般是买一串糖油果子吃一碗荞面,糖油果子记得应该是1元/三个,荞面应该是2。5元/碗(建议大家可以点鸳鸯——就是一半荞面一半粉条)肥肠粉大份应该是5元,如果加节子(就是肥肠肠头挽成的节子,十分好吃)0。5元/个。地址在成都小吃城的斜对面,春熙路走路大概十分钟就到。青石桥是成都的水产和花鸟虫鱼市场,有时间还可以吃完之后在市场里面逛逛看看,最近因为修建大型集贸中心,上面的几家位置应该有所调整,不过问问应该都不远;
■青石桥补充:在荞面店(市场入口)路口往东,有一家铺盖面,是用手工将面扯成面块,也是比较有特色的吃法;沿青石桥花鸟市场往南,除了可以看到很多的茶具,还有一家装修很古朴的面馆,面条也很棒,名字很怪,好象是可以听川剧的,呵呵。另外,青石桥附近是成都的老城中心,有一些小巷子穿行起来很有意思,建议可以走走看看;
■关于肥肠粉的专题:肥肠粉在成都已经成为仅次于面条的主要小吃,分布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其主要有名的以下几家。(1)成都肥肠粉的招牌无一列外都打着双流白家的名义,据说那是成都最早最有名的肥肠粉发源地。当年的高老爷子把小小的粉条调出成这样的美味。现在其高记肥肠粉已经成为了一座大型的酒楼,依旧供应着2。5元/碗肥肠粉,同时更提供更多的肥肠系列菜品,唯一缺点是离成都市区较远;(2)青石桥肥肠粉(大家应该已经可以在超市里面看到白家/青石桥的方便粉丝出售了)在上面已经有详细阐诉,略;(3)红星路四段,遂宁宾馆旁边,据说是当年高老爷子亲自授权的三家之一(不知道是否因为拆迁而改变,如果是,那么沿遂宁宾馆对面的小街前行50米,同样有一家,以前我以为后者比较正宗些,但因为前者当街,所以生意及口碑要好很多;(4)马鞍北路建工俱乐部门口,也是老字号的肥肠粉;(5)应该还没有写全,在大街小巷里,可以发现的美食太多了;
韩包子
■关于早点的专题:成都的早点花样繁多,如果是真的要吃,应该到小巷里去淘,或则是清新的荷叶稀饭
韩包子
或则是十分可口的家酿泡菜,如果的只是品尝了解,建议以下选择(1)总府路后面的华兴街上,除了有上面介绍的华兴煎蛋面/炖鸡面(抄手)/梓桐桥肥肠粉刀削面八宝粥之外,还有国营老字号盘餐市的卤肉锅盔,盘餐市对面也是国营的老字号,具体名字忘了,盘餐市出名的是其系列川菜和特色卤菜,以经营正餐为主,对面那家以经营早点为佳,后来两店合并,菜价陡涨50%,但是早点一点没有变,其包子是成都市一绝,皮薄馅厚,十分好吃,豆浆也十分的地道,油条远远比永和的来的酥脆,包子0。5元/个,豆浆0。5元/碗,油条好象是1元/根,小菜0。3元/份,绝对物美价廉;建议在这里吃早点,如果要采购腐败物资再到对面的盘餐市购买卤菜;(2)总府路上还有的几家老字号:赖汤圆(曾经还拍过电视剧的)/钟水饺/早晨都有相关的小吃;(3)春熙路南口(靠近东大街的)龙抄手,也是一样;(4)青石桥的各种小吃,好象还可以喝到羊肉汤;(5)青石桥斜对面成都小吃城;(这些都可以点一些套餐来试试,基本就可以尝到所有的传统口味了,但有机会最好寻找小店,更美味)
■另外成都包子出名的也有很多家,作为早点的选择也是非常好的,(1)太升北路的痣胡子包子,其包子和瓦罐鸡汤都很棒,包子好象是4元/笼(大概4—5个),一个人吃应该够了,瓦罐鸡汤好象是5元,不大,但味道鲜美醇厚;(2)韩包子(成都市包子出名的老店,原来在红星路四段,后来拆迁,不知道现在在那里了,只是它的分店比较多好象,比较好吃的鲜蘑包子等,价格象所有的国营餐馆一样非常实惠,一般喝汤是海带汤,好象也是1元/碗;(3)春熙路熙园,可惜已经没有了;(4)上面介绍的总府路盘餐市对面,不过注意一定要在早上9点以前去,否则包子豆浆油条都有可能全部卖完;
■午餐和晚餐形式基本接近,成都的饮食分两大主要结构:火锅及其派生出来的菜品(香辣蟹/连锅/麻辣烫/串串香等)/炒菜系列,包括川菜及其他菜系的菜品;
■火锅专题:火锅是重庆码头上的苦力发明的一锅煮,到现在经过不断的丰富与改良,已经呈现出非常多的口味和吃法,成都的火锅更强调各种味道的中和,重庆火锅则延续了重庆人的性格,燥辣干脆;相比而言,重庆火锅更注重麻辣本味,一定是辣的酣畅淋漓,用牛油,味道更重;成都火锅虽然绝大多数还是重庆人开的,但是也受到城市性格的影响,绝大多数用猪油,口感在麻辣的基础上强调更多的其他口味;成都出名的火锅有很多家,仅仅就有特色的几家做介绍;(1)皇城老妈/耙子火锅(耙子火锅的老板就是一位残疾人,耙子,在四川话里是指有腿部残疾的意思,)等都是点菜制度为主的,是成都市最好的火锅代表,底料醇厚,口感非常的舒服,各式菜品也保障新鲜精致,其在成都总店位于玉龙街,三个人大概200元以内可以吃的很舒服);(3)川王府火锅/等,成都自助火锅代表,自助菜品极其丰富,小吃糕点就有100多种,火锅底料口感也十分不错,场面非常巨大,应该可以同时供1000人同时进餐,是大家集体腐败的好场合,每人不超过40元,酒水另计(有些免费提供酒水);川王府地址(一环路东二段双林路口)(3)香辣蟹
陈麻婆豆腐
在成都七中附近的怪味面也很好吃(有两家连在一起,一个叫徐老八怪味面,另一个就叫怪味面,两家都很好吃)如果有人想去就问成都七中在那里就可以了,大多数人都知道,七中是成都最好的中学了
火锅那就太多了,在双楠小区的府河人家,那里的火锅很好吃,吃完了还送一坛洗澡泡菜(四川特产,意思就是昨天晚上泡进盐水里,今天早上就可以吃了,香,脆)有时送一坛香辣酱什么的,如果你带有小孩,还要送一些玩具,像铁环,蜡烛灯等。
还有几种火锅,一种叫鹅肠火锅,最好的是九尺鹅肠(九尺是四川的一个地名,那里的产的鹅是很有名的)还有一种叫鱼火锅,分了2类,一种叫冷锅鱼,还有一种就是一般吃法,直接那去锅里烫(一般是吃鱼头)
冷锅鱼就是用火锅料调制,做好后端上,吃鱼的时候不开火,吃玩鱼后用剩下的汤汁烫青菜像现在很有名的三只耳,在半打啤酒馆的上面,半打啤酒馆是很有名气的,零点乐队,崔健最早都是在这里演出,然后发家的
在来一个,在成都茶店子那里有一个铺盖面(铺盖,就是被子的意思)那里的面类似于面皮,很大,就像被子一样,但很好吃,有嚼劲,但有很软,里面还放了一些豌豆,用碱弄过(不知具体怎么做)所以豌豆的颜色是黄的,很糯,很软但面的味道稍辣,怕辣的就可以要一些清汤的,但没有辣的好吃
PS:如果喜欢辣的话,可以在碗里放很多醋,就可以让酸盖一盖辣的味道
附近还有一家铜锅面,顾名思义,就是用铜锅煮的,很好吃
2. 绵竹特产有哪些
绵竹特产有:绵竹松花皮蛋、绵竹年画、芋儿鸡、绵竹猕猴桃、剑南春等等。
1、绵竹松花皮蛋
绵竹松花皮蛋是绵竹市的着名特产。100%选用川内洁净河流放养鸭产的土鸭蛋,质量特佳,蛋体离壳容易肃取,蛋白透明,富有弹性,松花明显。而且清凉不涩口,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2、绵竹年画
绵竹年画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北宋,到明末清初进入繁盛时期。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是绵竹最引以为豪的地方特产。
3、芋儿鸡
芋儿鸡是一道四川的汉族名菜,属于川菜家常菜之一,主要原料是鸡肉、辣椒,口味是麻辣,工艺是炒,鸡肉质地细嫩滑润,辣而不燥,芋儿粑糯回甜。
4、绵竹猕猴桃
绵竹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期,气候稳定,无霜期长,所产的猕猴桃口感也特别好。由于品质极佳,绵竹猕猴桃也荣获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殊荣。
5、剑南春
剑南春是绵竹的传统名酒,以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为原料酿成。无色透明,芳香浓郁,醇厚回甜,有独特的曲酒之乡,为全国名酒之一。
3. 阿诗曼门窗是川内什么品牌
一线门窗品牌。
诗尼曼品牌创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旗下拥有“诗尼曼全屋定制”、“诗尼曼橱柜”、“诗尼曼门窗”三大定制核心体系,涵盖衣柜、橱柜、门窗、沙发、餐桌椅、床、床垫、护墙系统、木门等全品类家居产品。全国品牌专卖店超千家。自2006年,公司首家海外专卖店迪拜专卖店开业以来已经将诗尼曼品牌推广到阿联酋、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
4. 川红工夫的“川红工夫”——首个红茶非遗项目
川红工夫红茶传统制作技艺成功申请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成为了川内首家红茶类的非遗项目。这将继续为四川红茶作出更多的贡献。
对于这次申请非遗成功,川红工夫茶的自然萎凋、手工揉捻、炭火烘培技术是关键,这些技术都是纯手工的,比如鲜叶萎凋到什么程度,揉捻的手感、烘焙时度的掌握,都需要传承人凭借多年的经验来完成。本次申遗成功的重点支撑就是在掌握火候、用料等方面。”赖维君说,这三个特点就是川红工夫茶不可复制的地方,也可以说是本次申遗成功的重点支撑。“川红工夫”茶是清朝宣统年间产生的,当时叫“红散茶”。1952年起,当时国家外贸“中国茶叶进口公司”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中国有特色的工夫红茶作为前苏联及周边社会主义国家换货贸易的商品,其中就选择了四川宜宾生产的“红散茶”、安徽省祁门县生产的“赤山乌龙”、云南的“云红”等作为主要出口的工夫红茶产品。川红工夫有上百年的历史,这是申遗的一个重要条件。另外,“川红工夫”传统制作技艺由宜宾县人雷玉详始创于清朝宣统年间,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民国初年,第二代传人王文钞在宜宾市南岸投资创立了“宝兴茶厂”,其所生产的“红散茶”畅销全国各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宝兴茶厂”的基础上成立了以生产红茶为主的“四川省宜宾茶厂”,在雷成伦为第三代、杨宝琛为第四代传人的带领下,“川红工夫”名扬世界。“这是省内首个红茶类的非遗项目,将对宜宾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赖维君说,“川红工夫”茶的申遗成功,对企业而言,有更大的经济和文化价值;就茶农来说,可以提高茶农的种茶积极性,同时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对宜宾茶产业而言,可以规范红茶类的制作工艺,增强宜宾茶文化的历史内涵。 川红工夫 四川名片2013年6月6日—8日,“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首次在成都举行。在“把四川名片递给世界500强”评选活动,经大众推荐和专家权威评审,选出了22个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为“四川名片”。其中,茶叶产品3个,宜宾川红茶业集团生产的“川红工夫”红茶荣登金榜,这是宜宾唯一一个代表“四川名片”的产品。
宜宾的“川红工夫”红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荣耀世界。作为“川红工夫”正宗传承者的川红集团,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宜宾茶厂,该厂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红茶外贸出口的茶业企业之一。1958年—1990年宜宾茶厂生产的四川工夫红茶大量出口至前苏联和东欧国家。1958年,四川工夫红茶曾作为罗马尼亚国庆礼品专用茶,1985年在葡萄牙举行的第二十四届世界优质食品博览会上,宜宾茶厂生产的四川工夫红茶获得了金质奖章,这是川红的骄傲,更是宜宾的骄傲、中国的骄傲。
制作工艺
工夫红茶是中国传统茶类,产地较广,分布各主要产茶省。至今中国生产的工夫红茶主要有:安徽祁门红茶,云南省滇红;四川的川红,闽红,宁红(江西),湘红,宜红(湖北),浙江,越红,贵州的黔红;江苏的苏红,广东的粤红等。其中以安徽祁门红茶为代表。工夫红茶品质特点:工夫红茶原料细嫩,制工精细,外形条索紧直,匀齐,色泽乌润,香气浓郁,滋味醇和而甘浓,汤色,叶底红艳明亮,具有形质兼优的品质特征。
鲜叶要求:
工夫红茶要求鲜叶细嫩,匀净,新鲜。采摘标准以一芽二,三叶为主。鲜叶进厂后,严格地对明鲜叶分级标准进行检验分级,分别加工付制。
萎凋
萎凋是红茶的第一道工序,工夫红茶萎凋着重讲讲目的,方法及程度标准,以抻指导实际生产。1.萎凋目的鲜叶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匀地散失适量的水分,使细胞胀力减小,叶质变软,便于揉卷成条,为揉捻创造物理条件。伴随水分的散失,叶细胞逐渐浓缩,酶的活性增强,引起内含物质发生一定程度的化学变化,为发酵创造化学条件,并使青草气散失。2.萎凋方法
工夫红茶萎凋方法有三种类型,一是自然萎凋包括室内自然萎凋,日光萎凋。二是人工加温萎凋,包括萎凋槽,加温萎凋 萎凋(极少)。三是萎凋机萎凋。其中萎凋槽萎凋结构简单,工效高,萎凋质量尚好,是改变手工操作的落后面貌,实现半机械化生产比较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深受茶区人民的欢迎。萎凋槽萎凋萎凋槽由热气发生炉,鼓风机,槽体三部分组成,除鼓风机外,其余均可土法生产,造价低。萎凋槽利用叶层间隙是有透气性能的特点,由鼓风机将热气发生炉的热空气适入槽体穿过叶层,使槽面上的鲜叶受热,达到叶内水分气化,叶子变软,青气散失的目的。温度由鼓风机送入的热空气是影响萎凋质量的重要因素。根据各地生产实践证明,一般槽体内热空气的温度应掌握在35度。在鲜叶采摘高掌期,为适当缩短时间,提高萎凋槽的生产能力,保证鲜叶进厂及时付制,温度可适当提高。但超过40度以上,失水速度过快,萎凋时间太短,内含化?成分不能正常变化进行,影响萎凋质量,同时往往出现红变,焦芽,焦边的萎凋不匀现象。在夏秋季节,气温高于30度以上,可不必加温,只需要鼓风机鼓风,就能达到工艺要求。在萎凋过程中,经常检查温度的变化,调节冷热风门,掌握温度高低。一般在萎凋初期温度可略高,后期降低。下叶前5~10分钟,停止加温,鼓冷风。雨水叶在上叶后,先鼓冷风,除去表面水后再加温,以免产生水闷现象。摊叶厚度与茶叶品质有一定关系。摊叶过厚,上下层水分蒸发不匀,香味差。摊叶过薄,叶子易被坎成空洞,及备利用度不高,而且萎凋不匀,影响质量。一般每32/斤。厚度20厘米。鲜叶老嫩不同,摊叶厚度出不同1~3级鲜叶,厚度为15~18厘米,每槽(15平方米)摊叶量约400~460个左右。三级以下厚度为20厘米,每槽500斤左右。对肥厚叶子,嫩叶及雨水叶要适当薄摊,以利表面水蒸发。有的萎凋槽前后温差大的,也可以从调节摊叶厚度上使之与温差适应。上叶时不能压,保持鲜叶间疏松状态。翻拌为使萎凋均匀和缩短时间,在萎凋过程中,适当进行翻拌。频率1次/1小时,雨水叶在萎凋养期半小时翻拌一次。当表面水基本消失后,每小时翻拌一次。在翻拌时,停止鼓风,以免吹散叶子。翻拌要翻底,翻的透,动作要轻,以免损伤鲜叶。萎凋时间萎凋时间长短与鲜叶老嫩度,含水量,温度,摊叶厚度,翻拌次数等因子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正常情况下,在35度,需3~4小时,春茶气温低,湿度大需要5小时左右,雨水叶要5.5~6.0小时才能完成萎凋。叶子肥厚或较细嫩的鲜叶,适当延长时间。总之,萎调时间应根据鲜叶和工艺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室内自然萎凋目前尚未使用萎凋槽的地方,一般采用室内自然萎凋的方法。室内自然萎凋,是在室内自然条件下进行萎凋。萎凋室要求四面通风,在室内装置多层萎凋架和需子。萎凋时,把鲜叶薄摊在萎凋需上,竹帘上反叶1~2斤/1席,在室内温度20~22度,相对湿度70%左右,萎凋需18小时左右即可完成。室内自然萎凋在正常天气和良好操作下,萎凋质量较好,但由于室内自然萎凋夏天天气的影响很大,如适低温阴雨天,气温低,湿度大,萎凋时间更长,难于控制,不仅影响质量,也影响茶厂均衡生产。同时操作时不方便,需要大批劳力,生产效率低,占用厂房面积大,设备投资多。随着萎凋槽的推广萎凋设备的情况下采用。它具有调和简单,不用燃料,萎凋快等优点。但受天气条件限制很大,在阳光很强的夏秋季节,尤其是中午前后,萎凋叶勿发生焦芽。焦边和叶子泛红等毛病,阴雨天又不能进行。故有一定的局限性。萎凋时,将鲜叶的均匀地摊放晒均或晒垫上,摊叶量1斤/1平方米,要细心勤翻。日光萎凋,在春茶季节,气候较温和,萎凋较易掌推,质量较好,一般1~2小时后进行,萎凋1小时左右。在萎凋过程中,一定要勤翻,多检查,保证萎凋质量。鲜叶在日光萎凋后,叶质柔软,叶面卷皱,为萎凋适度。萎凋适度的叶子应放在阴放在阴晾处摊晾处摊晾后,再进行揉捻。萎凋程度萎凋程度掌握嫩叶老萎,老叶嫩萎的原则。在生产上通常是观察现象来掌握的。萎凋适度:叶面失去光泽,由鲜绿转为暗绿色,叶质柔软,手捏团,松手时叶子不易弹散,嫩茎梗折而不断,无枯芽,焦边,叶子泛红等现象,青草气部分消失,略显清香。萎凋程度也有以萎凋叶含水量和鲜叶减重率作为指标。鲜叶含水量75%左右,萎调叶适度含水量掌握在58~64%,春茶略低58~61%,夏秋茶略高61~64%。鲜叶减重率在30~40%萎凋过程中出现问题萎调不足:主要是萎凋叶内含水量偏高,生物化学变化尚嫌不足。揉捻时芽叶易断碎,芽尖脱落,条索不紧,揉捻时茶汁大量流失,发酵困难,香味青涩,滋味淡薄,毛茶条索松,碎片多。萎调过度:主要是萎凋叶含水量偏少,生物化学变化过度,造成枯芽,焦边,泛红等现象。揉捻不易成条,发酵困难,香低味淡,汤色红暗,叶底乌暗,干茶多碎片末。萎凋不匀:同一批萎凋叶萎凋程度不一。萎凋过度,不足叶子占有相当比例,这是采摘老嫩不一致及操作上不善的,捻捻和发酵均发生很大困难,制出毛茶第索松紧不匀,叶底花杂,是萎凋上最忌讳的。
揉捻
揉捻是红茶初制的第二道工序。是形成工夫红茶紧结细长的外形,样进内质的重要环节。1.揉捻的目的在机械力的作用下,使萎凋叶操卷成条。充分破坏叶细胞组织,茶汁溢出,使叶内多酚氧化酶与多酚类化合物接触,借助空气中氧的作用,促进发酵作用的进行。由于揉出的茶汁凝于叶表,在茶叶冲泡时,可溶性物质溶于茶汤,增进茶汤的浓度。2.揉捻技术揉捻机以中小型揉捻机为主10型,45型,55型国营初制厂则以65型,90型比动揉捻机等大型揉捻机为主。揉捻时温度和湿度揉捻室要求室温保持在20~24度,温度85~90%较为理想。在夏秋季节,高温低湿的情况下,需要采用洒水,喷雾,挂窗帘,搭阴棚等措施,以便降低室温,提高湿度,防止揉捻筛分过程中失水过多,保持捻揉叶有一定含水量。同时揉捻室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天揉捻筛分之后,必须用清水洗刷机器和地面,防止缩叶,茶汁等发生酸,馊,霉现象。影响茶叶品质。投叶量揉捻机投叶量主要决定两个因素:一是揉桶直径大小;二是原料老嫩度。揉桶直径与投叶量关系揉桶直径(厘米 )40 、55 、65 、90每桶投叶(斤))14~16 、60~70 、110~120 、280~300 、原料老嫩对投叶量有一定的影响,嫩叶投叶量多些,较粗老叶投叶量少些。投叶量过多,叶子揉桶内翻转困难,揉捻不均匀,扁条多,揉捻时间延长。投叶量过少,叶子在揉捻时翻转不规则,也易形成扁条,揉捻效果差。揉捻时间红茶揉捻要求多次揉捻充分,时间较长。大型双动揉捻机,投叶量多,一般揉90分,中型揉捻机,一般70~90分钟。小型揉捻机,投叶量少,一般揉60~70分钟。原料老嫩,萎凋程度等不同,揉捻时间也不同。嫩叶采用轻压短揉,老叶采用重压簪揉的原则。重萎凋的叶子采用适当重压,累萎凋的叶了采用适当轻压揉捻时间相对延长。揉捻次数和加压技术工夫红茶,根据鲜叶老嫩度不同,揉捻次数和时间 也不同。特级,一级原料:分三次揉捻,每次揉30分钟二级以下原料:分两次揉捻,每次45分钟五级以下原料:一次揉捻不筛分,筛45%加压,后45分钟加减压交替进行,共揉90分钟。解决筛分主要的作用,是解散茶团,散热降温,分出老嫩,使之揉捻均匀,叶卷成条,同时调节和控制叶内化学成分的变化。一方面工夫红茶在揉捻过程中,由于叶子在桶内受到机械力的作用和多酚类化合物氧化,产生大量热理,使叶温升高,特别是夏秋气温高,必须及时散热降温,以调节和控制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缩合的速度。否则,多酚类化合物缩合过多,茶叶品质降低。另一方面,嫩度好的原料,揉捻时易造成较紧的团块解决分筛更为重要。第三,对老嫩混茶叶来说,嫩叶揉捻时间较短些,易揉成较紧的第索,而老叶揉捻难以成条,时间要长些,压力更重些。当嫩叶达到适度,老叶揉捻不足,老顺达到适度,嫩叶揉捻过度,产生断碎。因此,在揉捻过程中,要求分2~3次进行,每次揉后进行解决筛分,分别进行发酵,使之揉捻均匀一致。揉捻程度揉捻充分为发酵创造良好条件。揉捻适度条索紧卷,茶汁充分揉出而不流失,叶子局部泛红,并发出较浓烈的清香,成条率达95%,细胞破坏率达78~85% 。要获得良好揉捻叶,则要求萎凋叶必须均匀适度,萎凋不足或过度都会影响揉捻叶质量。揉捻不足条索较松,发酵困难,成苛滋味淡薄,茶汤不浓,叶底花青。揉捻过度茶叶条索断碎,茶汤泽暗,滋味淡薄香气低,叶底红暗。
发酵
发酵是红茶初制的第三道工序。发酵在正常的萎凋,揉捻的基础上,是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关键,是绿叶红变的主要过程。1.发酵的目的增强酶的活化程度,促进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缩合,形成红茶特有的色泽和滋味。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使叶子发酵充分,减少青涩气味,并发生浓郁的香气。2.发酵方法发酵过程要有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揉捻叶的发酵要具备的条件为:设当用的发酵室大小要合适,门窗要适当设置,便于通风,避免阳光直通射。最好水泥地面,四周开沟排便于冲洗,室内装置温增湿的设备。温度湿度发酵必须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空气的条件下才能顺得进行。发酵室要求适宜湿度5~28度,相对湿度95%以上,空气新鲜供氧充足。如温度过高(35度),发酵过快,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缩合成不溶性的产物较多,叶底乌暗,香味低淡。温度过低,酶促作用很弱,发酵慢,时间长,品质差。特别在春茶季节,气温较低,发酵困难,必须提高发酵室温度。其方法:用火盆生火,炉上放水壶,并经常移动位置,但不宜靠近发酵盆。有条件的茶厂可安装小型气锅,用高温蒸汽提高室内温度。摊叶厚度揉捻叶经解快分筛之后的各筛号茶,分别摊在干净的发酵盒内,依次放在发酵架上进行发酵。发酵叶摊放厚度:根据叶子老嫩,揉捻程度,气温高低等因子而定,一般嫩叶宜薄,老叶厚。发酵时间:发酵时间与叶子老嫩,整碎,揉捻程度和季节,发酵室温度,湿度都有密切的关系,发酵时间从揉捻算起,春茶气温较低,需2。5-3。5小时,夏秋季温度较高,发酵时间缩短,在揉捻结束时揉捻叶已经泛红。发酵基本完成,就不需要再经发酵室发酵可直接进行烘干。发酵程度:从发酵叶的表征变化规律,来判断发酵程度比较困难。必须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丰富的经验,适时地掌握发酵适度表征,才能能获得优良品质的红茶。发酵适度,叶色显红色,并发出浓厚的苹果香味。不同原料的色泽也有所不同1-2级发酵叶,对光透视呈黄色,3-4级呈铜色,叶面及基脉,凝于表面的叶液均是红色。发酵不足:香气不纯,带香气,冲泡后,汤色欠红,泛青色,味青涩,叶底花青。发酵过度:香气低闷,冲泡后,汤色红暗而浑浊,滋味平淡,叶底红暗多乌条。
干燥
1.干燥方法:普遍使用的毛茶烘干机械,有自动烘干机,手拉百叶烘干机和烘笼烘干。二类红茶烘干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称毛火,中间适当摊晾,第二次烘干称足火。毛火掌握高温快速的原则,抑制酶的活性,散失叶内水分。中间适当摊晾,使叶内水分重新分布,避免外干内湿,但摊放不宜太厚,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对品质产生不良影响。足火掌握低温慢烤的原则,断续蒸发水分,发展香气。干燥的时间和温度:干燥的时间受温度,鲜叶老嫩度,叶层厚度等都有很大关系。温高,时间短。温度低,时间长。因此,烘干必须考虑各个因素的影响,灵活掌握烘干技术措施。2.干燥程度:毛火适度的叶子,手捏稍有刺手,但叶面软有强性折梗不断,含水量为20-25%左右。足火适度的叶子,条索紧结,手捻成米,色泽乌润,香气浓烈,含水量6%左右。烘干程度要掌握适当,特别是含水量要符合要求。如果烘干过度,产生火茶,甚至把茶叶烘焦,造成品质下降。烘干不足,含水量较高,香气不高,滋味不醇,在毛茶贮运过程中容易产生霉变,严重影响品质。3.干燥目的:利用高温破坏霉的活性,停止发酵,固定萎凋,揉捻,特别是发酵所形成的品质。蒸发水分使干毛茶含水量降低到6%左右,以紧缩茶条,防止霉变,便于贮运。继续发散青臭气,进一步发展茶叶香气。
5. 门窗十大品牌有哪些
一、百利玛门窗
百利玛门窗创始于2000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业主中口碑不错,深受业主的喜爱。
二、飞宇门窗
飞宇门窗品牌来自四川成都,是四川名人居集团旗下的高端门窗品牌,在西南地区有较高的影响力。
三、皇派门窗
皇派门窗是二零零七年成立的企业,总部位于佛山三水区,注重品牌宣传,主打高端隔音门窗。
四、旭格门窗
旭格门窗一直以高端门窗而着称,是国内较早研发系统门窗的企业,被誉为系统门窗的领导者。
五、良木道门窗
四川广汉的高端门窗品牌,拥有数条自动化生产线,在川内有较高的知名度。
六、轩尼斯门窗
与阿尔卑斯、皇派一样,轩尼斯同样诞生于门窗之都佛山,凭借庞大的规模在数千家佛山门窗企业中脱颖而出。
七、新豪轩门窗
业内规模较大的门窗企业,专卖店遍布大部分 一二线城市,注重门窗视野的开阔性,以窄边框为特色。
八、一米阳光门窗
一米阳光门窗是一个专业与时尚并重的家居门窗品牌,历经十余年的沉淀,开发出了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性能门窗产品。
九、罗兰西尼门窗
专注高端系统门窗、阳光房和幕墙系统,产品应用于高档家装、酒店、别墅等,是专业的系统门窗供应商。
十、安格尔门窗
一个有十几年历史的门窗品牌,是一家专注铝合金门窗、阳光房的大型企业。
6. 川内铝合金门窗十大品牌排行榜2021
一、百利玛门窗
百利玛门窗创始于2000年
曾多次获得门窗十大品牌的称号
在全国各地都有很多地方都有专卖店,
而且都卖得比较好。
着品牌主要做高端系统门窗,
质量和做工都是非常不错的,
用的是德国的设备和国际化的设计理念
而且相比高端品牌来讲,
百利玛门窗的性价比特别高。
二、轩尼斯门窗
轩尼斯门窗是一家集研发与生产铝合金门窗,铝门窗、硅镁合金门窗为一体的高端门窗,定制门窗,系统门窗厂家。
三、派雅门窗
佛山市南海派雅门窗制品有限公司,派雅门窗以国内较早研发中空玻璃平开门、吊趟推拉门而瞩目全国。
四、皇派门窗
皇派门窗是广东皇派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旗下门窗品牌,总部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皇派门窗专注于系统门窗、阳光房等产品,集研发、设计、制造、营销于体。
五、新豪轩门窗
新豪轩门窗是佛山相对具备硬实力的企业,不仅在产品线比较长,而且进军房地产业,可见其实力不一般。
六、罗兰西尼门窗
七、欧哲门窗
八、墨瑟门窗
九、旭格门窗
十、一米阳光门窗
以上是关于中国铝合金门窗十大品牌有哪些牌子的相关介绍。
7. 金旺达饲料排名第几
第6名。根据查询金旺达饲料相关资料得知,金旺达饲料排名第6名。金旺达专注于猪饲料的研发和销售,拥有“旺达”、“金旺达”、“甲川”三大系列产品品牌,在川内生猪养殖行业,在金旺达饲料排名第6名,具有较高的美誉度安徽金牧饲料有限公司。
8. 成都特产 成都的特色产品有哪些成都特产小吃是什么呢
朋友您好!成都的特产还是比较多的!下面就为您列举一下成都本地的特产!
成都风味特产
大邑:金蜜李、黄醪糟、唐场豆腐乳、栗子坪杨梅、鹤鸣山贡茶、白果、猕猴桃蘑芋、成都麻羊、“三木”药材、黄连、棕片、山药、双河豆花、野猪肉
崇州:龙门贡茶、龙图四九酒、九龙黑香糯贡米、川芎、郁金、乌梅、枇杷茶
温江:温江酱油、天府牌广味香肠、天府花生、精制挂面、温江大蒜
都江堰:玉雕、都江青石器、青城茶、青城苦丁茶、青城竹杖、青城云芽、青城兰花、青城泡菜、青城老腊肉、中华弥猴桃、洞天乳酒、茅亭茶、川芎、泽泻、杜仲、丹皮、黄柏、厚朴
彭州:敖平香花醋、彭州豆瓣、龙门山泉、桂花陶瓷、天彭老窖(过河香)、界牌慈菇、天彭特曲、新兴麻梨、隆丰蒜苔、彭州柚、彭州洋芋
新都:寿星柑、樟州柚、柳烟、叶儿粑、银丝粉、新繁泡菜、桂花肉丝、桂花糕、姜糖、宝光素斋、刺绣、药枕
郫县:郫县豆瓣、郫筒酒、蜀绣、大蒜、川芎
金堂:云顶明参、大红袍海椒、红桔、广柑、红毛橙
新津:火腿肠、辣椒、泡菜、雪梨、脐橙、黄辣丁、河鱼系列
彭山:“金条子”海椒、彭祖寿柑、脐橙、彭祖牌曲酒、长春军南味豆腐乳、杏仁豆瓣、甜皮鸭
蒲江:白菜豆腐乳、米花糖、全兴矿泉水、绿昌茗茶叶、黑米酥
邛崃:文君酒、文君绿茶、丝绸制品、瓷胎竹编工艺品、邛陶、邛竹杖(以石竹或罗汉竹为上品)
当然了,除了成都本地的特产外!还有四川境内各地的特产!蜀粹商城就融合了这么个概念!将四川各地的特产汇集成都,统称为成都特产!不仅仅包含了成都的特产,还包含了四川各地的名优特色产品!还将四川的文化融入其中。四川比较知名的特产张飞牛肉、牛肉干等等,如果需要详细了解的话,您可以上蜀粹商城去看哦!
9. 成都有什么是特有的
成都
历史
成都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今双流县)迁往成都,构筑城池。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秀”,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
经济
成都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加之自古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之便,因而物产丰饶,是四川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重要生产基地。成都的手工业历史悠久,许多产品享誉全国,蜀锦、蜀绣、漆器、瓷胎竹编等是杰出的代表。
文化
成都是古蜀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现今出土的大量古蜀国文物说明,早在商周时期,古蜀国人民就创造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
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气候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民间谚语中的“蜀犬吠日”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着特点是空气潮湿,因此,夏天虽然气温不高(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5摄氏度),却显得闷热;冬天气温平均在5摄氏度以上,但由于阴天多,空气潮,却显得很阴冷。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两个月,冬春两季干旱少雨,极少冰雪。
成都是我国大西南的古城,远在三千年前在成都平原已有部落聚居,号称蜀国。公元前316年,秦派张仪、司马错入川,并了巴蜀,改蜀国为蜀郡。秦当时治水专家蜀郡守李冰带领群众筑都江堰,凿山导河,开渠引水,于是成都平原便有“天府”之称。王莽末年,成都首次成为封建帝王之都。三国时,蜀汉在此建都,十六国的成汉、五代的前蜀和后蜀均在此建都,秦汉时期,置有锦官和车官,故成都有“锦官城”、“车官城”之名,简称“锦城”。五代后蜀孟之祥为加强防御,绕城筑低矮的土墙,称“羊马城”,至孟昶时,在城墙上遍种芙蓉树,故成都又有“芙蓉城”之称,简称“蓉城”或“蓉”。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是闻名海内外的三国文化圣地。它位于成都市区,是全国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纪念地和唯一的君臣合祀庙宇,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3年,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和武侯祠三大部分组成,祠内古柏森森,环境幽雅,殿宇宏伟。系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唐代诗人杜甫成都故宅旧址,位于成都市区,是富有诗情画意和竹林风光的名园。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移居成都,历时3年9个月,在此作诗240余首,其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即居草堂之作。主要建筑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少陵草堂等。建筑结构布局紧凑,相互呼应,别具一格。草堂博物馆内珍藏各种历史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是研究“诗圣”杜甫的珍贵资料。杜甫草堂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永陵博物馆:
是五代时期前蜀皇帝王建(公元847——918年)的陵墓。位于成都市区,1942年发掘,出土的重要文物有白玉谥宝、哀册、玉带、玉杯、银钵、铁猪及铁牛等。是研究五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这里绿树成荫、花卉飘香,环境幽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沙遗址:
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中国首项重大考古发现的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青羊大道,被评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代表了3000多年前的灿烂辉煌的古蜀文化。在出土的3000余件文物中,大都是工艺精美的金玉印饰品和翡翠饰品以及大量的陪葬陶器、象牙、龟壳和鹿角。栩栩如生的石刻雕塑形态独特,举世无双。该遗址文化与近临的广汉三星堆遗址文化一脉相承,前后衔接,是中国考古史上继三星堆之后又一重大成就。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船棺遗址:
位于成都市中心商业街的古船棺遗址,发掘于2000年7月,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每具船棺均以特大圆木造成船形,其墓葬规模堪称全国之最。同时出土的文物有制作精美的陪葬陶器。该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殊院:
为清代川西“四大丛林”之一。前身是唐代的“妙园塔”,宋时名“信相寺”,明时毁于战火,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重修之后改称“文殊院”。寺内藏有自唐宋以来古今名人书画500余件,珍藏各类经书12万余册,还有自汉代以来的碑刻、雕、刺绣等实物珍品。
青羊宫:
全国着名道教宫观之一。位于成都市区,始建于唐,现存殿宇建于清代。主要建筑有灵祖殿、混元殿、八卦亭、无极殿(即三清殿)、斗姆殿、唐王殿、柴荆台等。宫内文物丰富,环境幽美独特,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蜀中名女:
卓文君
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当垆沽酒的故事在蜀地家喻户晓。卓文君是大美女,她出生于富豪之家,是钢铁大王卓王孙的掌上明珠,她是移民的后裔,祖居赵国,是当时的大都市邯郸的城民,在秦灭掉赵国之际才辗转迁移蜀地的边僻小邑临邛,也就是今天成都所辖的邛崃:同时卓文君又是一位才女,一生留下许多名篇,其《白头吟》、《诀别书》为千古绝唱。
卓文君这样一位出生名门的知识分子美女,被司马相如的一曲“凤求凰”所感动,毅然夜奔前往,一方面说明司马相如高超的演奏水平和卓越的音乐创作天赋,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卓文君的鉴赏力和果敢的性格。鉴赏力使她具有追求美的强烈愿望,果敢又使她不拖泥带水,敢于采取行动。别地的美女大多除了美就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可以传世,而蜀中美女不仅相貌美,而且诗文也美,追求美的行为十分大胆和执着。当代的成都美女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貂蝉是否也如卓文君或花蕊夫人一样有大量的美文传世,笔者未曾考证过 即便有也绝对比蜀中美女的诗文逊色,蜀中美女能诗能唱是一大特点,正如前面论及的是文化美女,没有文化,但都流传不下来可见美的传播早要有载体的。
2000年7月29日,成都闹市中心商业街省办公厅工地,发现了一处大型的战国船倌墓葬,这是古蜀开明王朝王族的家族墓地.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葬具船倌,以及随葬的青锏器和陶器、漆器、竹木器都是巴人物品,没有任何一点蜀文化的遗存.
一个淹没于岁月云雾中的历史事件浮现出来....
古蜀国自出现至公元前316年被秦灭时止,共经历了蚕从、柏灌、鱼凫、 望帝、开明等五世帝王的统治.《蜀王本记》叙述:“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从、柏灌、鱼凫、开明,是时人萌椎髻左衽....”;《华阳国志.蜀记》:“周失纲纪,蜀先称主.有蜀候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蚕丛至望帝杜宇均为氏羌蜀国人,而最后一世蜀王开明帝却是来自另一个邦国氏族--巴人.
《蜀王本记》叙述:“....荆人鳖灵随江水上至郫,遂活,与望帝相见.望帝以灵为相治水....自以为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受之而去,如尧之禅让,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帝”;《华阳国志.蜀志》:“望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
童恩正在《古代的巴蜀》第七章中说:“此段记载明确表明,开明族是从巴国迁徙来的一个民族,熟悉水性,善于治水.《水经注》:昔蜀王鳖灵帝居灵山.后治青衣江会,衿带二水矣,即蜀王开明凿治也....最初到达川西时,定居乐雅一带.以后进入成都平原,在消除水害开凿玉垒和开发成都平原生产斗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开明族势力的壮大,不断与蜀王杜宇族发生矛盾,经过长达数年的剧烈斗争,终于在公元前676年灭亡杜宇帝,统治了蜀国.”
开明帝传位12代,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统治蜀国达360多年.
开明帝治蜀期间,是蜀国国力最强大的时期.
开明族为蜀国作出了三大贡献:迁都成都、玉垒治水、始建庙宇.
杜宇灭亡后曾多次挣扎反抗,欲夺回王位,但最后以失败告终.有死后化为杜鹃的传说.《四川通志》卷二:“望帝自逃以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鹃,每春月间,昼夜悲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
杜宇族失败,迁徙到了西昌和楚雄一带.《史记.正义》:“蜀先称王者蚕丛,国破,子孙居姚、昌、楚、鬻等处....”.姚、昌、楚、鬻,就是现在西昌和云南楚雄一带.
薛登从考古方面也对巴灭蜀进行了研究.
他在《杜宇禅位与巴人灭蜀》中说:“蜀文化在春秋中期,即开明帝治蜀后出现断裂....”
“蜀族是西北高寒山区氏羌人的一个支系,沿岷江向东南迁徙,逐渐扩展到川西地区;而巴人则是起源于清江流域的一个族系,沿长江向西迁徙,西周以后控制峡江及川东,才与蜀邻接.”
“由于巴与蜀两个民族在发祥地和迁徒生息地区域自然环境存在巨大差异,所以两民族的文化差异也很巨大.
巴人善用舟楫,精于渔猎,熟悉制盐,人死后为船棺葬;而蜀人远离舟楫,人死后为石棺葬.”
“从新繁观音墓葬和彭州竹瓦街墓葬中出土的铜簇、铜戈和铜削,是合铸而成,有蜥赐图案的阔叶矛,与巴器风格完全不同.
然而春秋中期至战国末.开明帝王蜀治蜀的400多年时间里,蜀文化中断了.
从广汉中兴,新津九倒拐,昭化宝轮寺和成都商业街的出土文物和文化遗存中,出现了巴人的剑叶剑,淳于,短鲛矛,无胡戈和虎纹铖,以及巴人的船倌葬;蜀人特有的阔叶矛,合铸戟和石倌葬再没发现.再也未发现战国中后期有蜀文化遗存.
蜀文化消失了.巴文化取代了蜀文化.
二.李特建立的成汉政权.
303-347年晋代时期,巴人李特在成都建立成汉政权,《华阳国志》、《太平御览》和《四川通志》均有记载.
《华阳国志.本记》叙曰:李特字玄休,略阳临谓人也.祖世本巴西宕渠....北上复号曰“巴人”.
《华阳国志.列传》:....尊曾祖虎曰巴郡公,祖父慕陇西王.
1.巴治蜀的重大意义在于开明帝为蜀国作出的重大贡献.
开明九世帝将蜀国都城由郫县迁建至成都,使成都由茅野之地变为都城,并一直繁荣于现在.
开凿玉垒关,开创了治理都江堰的先河.
始立宗庙,建立礼乐祭祀制度,结束蜀国混沌时代.
成都,四川省省会,又称蓉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汉代,成都的织锦业发达,成为朝廷重要贡赋来源,朝廷遂设置锦官管理,并在城西南筑“锦官城”,后世因此把锦官城作为成都的别称,简称“锦城”。汉代的成都,经济已相当繁荣,晋人左思在所着《蜀都赋》中称“既丽且崇,实号成都”,是西汉时期的着名五都会之一。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秀”,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
地理状况
成都是四川省省辖市,四川省省会。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中部。介于东经102°54′~104°53′,北纬30°05′~31°26′之间。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内江市毗邻,西南与雅安地区相接,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与眉山地区相连。东西最大横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6公里,辖区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92.2平方公里。现辖成华区、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县、双流县、郫县、温江县、大邑县、金堂县、蒲江县、新津县等7区8县,代管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总人口980.74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01万人。境内海拔387~5364米,市域东部为龙泉山脉,西部为纵贯南北的龙门山脉。平原面积占36.4%,丘陵面积占30.4%,山区面积占33.2%。平原地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坡降0.3%。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日照时数107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
历史沿革
西周、春秋时期为古蜀国领地。公元前4世纪,古蜀国开明五世(一说九世)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太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成都之名即源于此。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秦灭蜀,以蜀王旧都一带置成都县。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秦人仿咸阳建制兴筑成都城。周赧王三十八年(前277),秦人始以蜀国地置蜀郡,成都为郡、县治所。汉承秦制。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置益州刺史部(简称益州)。西汉末年,王莽新朝改蜀郡为导江郡,公孙述在成都称帝。东汉末年为州、郡、县治所。三国为蜀汉国都,兼郡、县治所,两晋为"成汉"都城,南北朝为州、郡治所。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益州为蜀郡,为郡、县治。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在成都县之东偏置蜀县(肃宗乾元元年,即758年,改名华阳县),始为成都、华阳两县治所。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升成都城为"南京"(四年后废),改蜀郡为成都尹。五代十国时期为前蜀、后蜀都城。两宋时期,成都府、益州之名虽迭经更易,但治所均设在成都,属西川路。元朝时为四川行中书省成都府路(后改为西川道)、成都府及成都、华阳二县治所。明末张献忠在成都建大西农民政权,改名西京。清朝时设四川省,下设道,为省、道、府、县治所。1912年,废府,为省、道、县治所。1921年,设成都市政公所,初辖城内,后扩展至城之四周,成都、华阳二县治所仍留城内。1927年废道,为省、市、县治所。1928年改市政公所为成都市,直隶四川省,为省辖市。1949年12月后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始为四川省省会。
城市特点
成都自古为西南重镇,三国时为蜀汉国都,五代十国时为前蜀、后蜀都城,文化遗存丰富,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有2300多年建城史。秦汉以来,成都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着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汉代成都与洛阳等并列为五大都会之一。唐代商贸繁荣,与扬州齐名,称为"扬一益(成都)二"。宋代成都印刷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就是成都。杜甫的着名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生动地描绘了成都当时作为长江上游重镇和西南经济文化中心商贾如云、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成都生物资源丰富,珍稀植物有银杏、珙桐等。珍稀动物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等。中药材有860多种,川芎、川郁金、乌梅、黄连等蜚声中外。成都市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中外驰名。全市现有人文景观172处,其中尤以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都江堰、二王庙、青城山最具特色。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处。有世界唯一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地处由剑门蜀道、九寨沟、峨嵋山、长江三峡等地组成的四川旅游环和全国旅游环的联络点上,还是内地前往西藏的主要通道,旅游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饮食文化
四川盆地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食在四川"的美食文化名贯古今,而成都更把川菜的精华发扬光大。
川菜作为全国四大着名菜系之一,已历经千年,迄今已有3000多个品种,数百种名菜。川菜以辣闻名天下,却不仅仅止于辣味。川菜属中国四大菜系(川、粤、京、苏)之一,其强劲的势力早已渗透到全国各地每个角落。川菜的招牌菜有:麻辣豆腐、八味冷碟、樟茶鸭子、锅巴肉片、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酸辣蹄筋、抄手肉片、回锅肉、蚂蚁上树、玉笋鸭舌、水煮牛肉、东坡肘子、粉蒸牛肉、酸菜鱼等。"锦城"成都的小吃集中了全川小吃的精华,品类繁多,风味独特,种类不下200种:龙抄手、赖汤圆、夫妻肺片、钟水饺、担担面、韩包子、龙眼包子、陈麻婆豆腐、樟茶鸭等等。近年来,源于重庆的四川火锅更是在成都大放异彩,使成都的美食文化锦上添花。
成都火锅以其包罗万象、热情似火、平易近人的特点迅速的、地毯式轰炸般地征服了全中国人民的脾胃。成都火锅花色品种繁多,锅底就有数十种,原料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凡是可以吃的东西皆能下火锅涮、煮、烫。
成都的饮食街集中在:羊式街西延线、科华北路、领事馆路、望平街等。
城市现状
成都是内陆开放城市和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1992年被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委员会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十一位,投资硬环境进入全国40强,在省会城市中第一个荣获国家卫生城市殊荣。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870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7.4亿元,集市贸易成交额283.6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4.5亿美元,顺差1.9亿美元。财政收入65亿元。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5%、44.4%和42.1%。成都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科技实力雄厚,已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综合实力第一强市。全市科技人员44万多人,每千名职工中有科技人员253名,在全国大城市中名列前茅。全市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2500多个科研技术开发机构,20多所高等院校。在电子、生物、新技术、新材料、光学、光纤通讯、核技术应用、激光等高新技术领域中,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和技术能力。全市现有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745个,商业网点21.6万个,已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市区相结合的市场网络,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其中荷花池市场、成都生产资料市场年交易额分别达40亿元、79亿元,闻名全国。全市有国内金融机构2422个,信托投资机构12家,城市信用社52家,农村信用合作社817个。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746.3亿元,贷款余额599.1亿元,基本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川内为依托,辐射西南和全国部分省市的融资网络。国外的新加坡华联银行、泰国盘谷银行、英国标准渣打银行、日本东京银行和加拿大宏利保险公司已在蓉设立代表处。成都是成渝、成昆、宝成三大铁路干线的交汇点,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现有公路总里程5300公里,拥有机动车34.2万辆,形成了以成都为中心,辐射西南的公路营运网络。航空业方面,成都拥有全国航空运输能力第四位的西南航空公司,经营国际、国内航线140余条,航线总长16万公里,运输能力达9亿吨公里,通航国际国内50多个大中城市,1996年完成航空运输88.6亿人公里。成都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邮政、通信枢纽,是全国7大邮政通信一级处理中心之一。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3万门,国际直拨电话通达世界180个国家和地区。
行政区划
成都市 面积12346平方千米,人口1044万人(2003年)。
青羊区 面积 68平方千米,人口47万。邮政编码610031。区人民政府驻江汉路222号。
锦江区 面积 62平方千米,人口39万。邮政编码610011。区人民政府驻书院南街。
金牛区 面积 108平方千米,人口64万。邮政编码610036。区人民政府驻沙湾路。
武侯区 面积 78平方千米,人口62万。邮政编码610041。区人民政府驻武侯祠大街。
成华区 面积 111平方千米,人口58万。邮政编码610066。区人民政府驻一环路东三段。
龙泉驿区 面积 555平方千米,人口51万。邮政编码610100。区人民政府驻龙泉街道。
青白江区 面积 392平方千米,人口40万。邮政编码610300。区人民政府驻大弯街道。
新都区 面积 481平方千米,人口60万。邮政编码610500。区人民政府驻新都镇。
温江区 面积 277平方千米,人口31万。邮政编码611130。区人民政府驻柳城街道。
崇州市 面积1090平方千米,人口65万。邮政编码611230。市人民政府驻崇阳镇。
邛崃市 面积1377平方千米,人口64万。邮政编码611530。市人民政府驻临邛镇。
都江堰市 面积1208平方千米,人口60万。邮政编码611830。市人民政府驻灌口镇。
彭州市 面积1420平方千米,人口78万。邮政编码611930。市人民政府驻天彭镇。
金堂县 面积1156平方千米,人口84万。邮政编码610400。县人民政府驻赵镇。
双流县 面积1067平方千米,人口88万。邮政编码610200。县人民政府驻东升镇。
郫 县 面积 437平方千米,人口48万。邮政编码611730。县人民政府驻郫筒镇。
大邑县 面积1548平方千米,人口50万。邮政编码611330。县人民政府驻晋原镇。
蒲江县 面积 580平方千米,人口26万。邮政编码611630。县人民政府驻鹤山镇。
新津县 面积 332平方千米,人口29万。邮政编码611430。县人民政府驻五津镇。www
名城保护与发展规划
1983年,成都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正式纳入新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并上报国务院审批。1997年修订。名城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是:着眼整体,保护为主,加强管理,合理利用。规划目标是建立完善两个体系,即以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为基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以观光旅游系统为依托的历史文化名城展现体系。1993年开始的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不仅恢复了成都市两江环抱的历史特色,还使成都"三城相重"的古城特色和"环古城垣文化风景线"清晰可辨。"三城相重",即以原东、南、西、北4条传统大街为空间骨架的旧"大城";以原少城(满城)长顺街为"鱼脊骨",将军衙门为"鱼头"的以居住功能为主的街区;以旧皇城(今展览馆)为中心,羊市街、西玉龙街、东城根街、顺城街、东西御街为周线构成的正南北向空间框架。这些保留了成都古城空间的核心,又使其焕然一新。"环古城垣文化风景线"即一环(环城公园)、两个主要入口(南门锦江大桥入口、北门万福桥入口)、3个文化风景保护区(王建墓、文殊院、浣花溪)、5个重点景观区(合江亭、王爷庙、游乐园、游泳池、百花潭)、5个大型公园和6个重点文物单位(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青羊宫、文殊院、十二桥商周干栏遗址)、7个古城门遗址、8个重点桥梁。近年又确定宽巷子、大慈寺、文殊院、华西医科大学近代建筑群4个历史地段保护区,划定旧城、西郊、凤凰山等10个地下文物保护区。成都市城市建设总体目标是: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现代化的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
成都,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只有亲自来到成都,才能体会什么叫做“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
10. 地石榴在川内哪些地区分布
会理
会理石榴,四川省会理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会理是中国石榴之乡,无论土壤、气候还是光照,都非常适宜于石榴生长。会理石榴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一般在种植后第三年就开花结果,进入盛果期后,单株产量50至100千克,最高可达250至300千克;成熟期比其他产区提早30—50天。同时,会理石榴因果大皮薄、色泽艳丽、粒大籽软、味甜汁多、富含多种维生素及28种氨基酸。
相传,素有“籽粒透明似珍珠,果味浓甜似蜂蜜”的美誉的会理石榴,在唐朝时被唐玄宗相中,钦定为宫廷贡品,每年中秋由南诏王送入宫中,而一直到近当代,会理石榴也一直是石榴中的上品。1990年,北京亚运会指定要6000个会理精选石榴作为赠送各国来宾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