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品生产 > 如何进行一个产品多效期记录

如何进行一个产品多效期记录

发布时间:2022-12-26 10:23:52

❶ 如何针对产品的生命周期做好运营(上)

前面说到产品四大生命周期: 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引入期 :用户对产品还不了解,用户增长缓慢,产品还在探索中,市场前景不明朗。

成长期 :用户已经对产品熟悉,用户量增长迅速,竞争者纷纷进入。

成熟期 :用户增长缓慢,直至转而下降,潜在用户已经很少,市场需求饱和,竞争加剧。

衰退期 :新产品或替代品出现,用户转向其他产品,使原来产品用户的用户量迅速下降。

但是,作为一个运营,在产品不同的生命周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所以接下来这个问题,相信一定是很多运营小伙伴们最为关心的:身处不同周期,到底要做什么

产品在引入期,运营应该做的事情是: 用户拉新、用户维护,并且不断寻找突破 。

在用户拉新方面,任何一个产品,在引入期时,最大的需求就是拉新,而且是0成本的拉新。并且在拉新的过程中,老板如果发现这种商业模式是正确的,开始在项目里面开始投钱或继续以免费的形式继续获取大量用户,形成巨大突破。

在用户维护方面,试想,一个新用户在功能不完善的时候,使用你的产品,发现你的产品的BUG,但是你并没有及时答复或者引导。那么这个用户便会流失,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维护和服务。

在寻找突破方面,如果想要通过现有的资源和模式,达到更好的效果,那么就需要所有运营人员高度配合和快速落实。运营人员拉新和维护用户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复盘,来寻找适合产品的运营方式,如果在用户拉新人数少的情况,需要思考“是不是没有市场”、“如果有市场,是不是所用方法没有坚持”、“如果一直在使用这个方法,那么是不是坚持的方法不对”,如果所用的方法不对,那么就需要快速矫正。如果前面说的都行不通,那么就需要我们去借鉴和学习行业中成功的案例,并且去寻找资源。并且如何通过现有的资源和模式,达到更好的效果,要求员工高配合和快速落实。

当一个产品进入到成长期,需要快速获取用户,此时运营应该做的事情: 使用内增长*外增长达到低成本获取用户、留存+维系、形成商业化模式。

在内增长*外增长方面,外增长主要是指投放广告,增加线下地推成员,开展更多的裂变渠道去增粉、买粉换量,外增长的原因是内部缺用户。使用内增长*外增长的原因是:可能引流用户不精准,而且如果承接的用户不是很好,不能起到二次裂变的作用。所以做好的方法是用内部功能性的增长来承接外部增长的流量,来产生多次裂变。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考虑的是投放的低成本。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能找到某一个点实现持续性突破,这个阶段也要不断完善和调整UP。

在留存和维系方面,需要中维护,要重服务,如果是重维护,可能人手不够,就需要重度服务,因为服务就是口碑,这个阶段,口碑对于产品是相当重要的。

对于商业化方面,很多公司都没有做好,原因就是没有从用户出发,考虑用户的真正的需求和喜欢的方式。然后就是精细化落实,详细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记录每一步步骤,并且做好转化率分析。

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下一次为大家带来成熟期和衰退期的运营策略。

❷ 关于临近效期的商品如何管理

药品近效期处理:
具体措施如下: ①≤药品管理制定责任制≥。健全效期药品管理制度,药品养护管理制度,贵重药品交接班制度,积压药品申报制度等。 ②≤合理的库存管理≥。效期药品具有严格的时效性,对效期药品应按系统分类,核定合理的库存量,非急需近效期药品勿购入,根据临床用药情况及库存情况,按市场所需制定采购计划。药品采购部门在购进药品时,要求药品距离失效期不得低于1年(有效期在1年以内的,离失效期不得低于8个月)。新增品种需经药事委员会研究通过并定期清查、核对、更新调换。 ③≤仓储单位先进先出原则是保证药品不会过期的一个重要措施≥。目前逐渐普及的医疗机构零库存方案,可能是解决因医院采购计划估计过多引起的过期问题的良策之一。随着药品供应公司配送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会采取药品零库存的供应模式,实际上是将各家原来的药品仓库集中于药品供应公司,随用随送,药品直接到一线窗口,压缩了药品在各级仓库的周转时间,基本可以解决药品有效期近的问题。不过,交通不方便的地方可能难以实施这种模式。 ④≤规范药品养护程序≥,做好在库药品的养护工作。药品进药房后,应严格按照效期的远近,按批号分别存放,在摆放药品时应将效期较近的药品放在易于拿取的外侧,严格执行“近期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防止过期失效。严格按照其相应的储存条件保管药品,密切关注室内储存条件,尤其是光线、温湿度变化。根据药品性质做到密闭、低温、避光保存,以保证贮存期药品质量。中药饮片要特别注意霉变、失效、虫蛀,应经常检查晾晒。发现异常,应停止使用,并报告科室,确认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做好药品卫生工作,保证药品整洁有序,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大扫除。 ⑤≤药品有效期的月盘查制度≥。我院药房坚持药品单品种管理制度,实行各药房每月盘存措施,工作人员定柜、定品种进行盘存,盘存中除要求单品种药品帐物相符外,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详细查看药品的有效期,对于大多数药品的效期查询,我们是这样要求的,一般有效期在3~5年的,而且使用量比较大的可以半年查1次效期,比如大部分口服药和一些比较稳定的粉针及水针注射剂;对于部分用量较小或有效期在2~3年的,需要3个月查1次效期;只有极少部分药品有效期为1~1.5年的,如一些临床急诊常备的抢救药品,应每月查效期。对于后者这种短效期而用量不大,但又是临床必需的药品,可以使用到效期1个月内,以减少药品浪费。对发现的近效期药品,即有效期在6个月以内(含6个月)的药品,要详细填表记录其品名、规格、剂型、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等,由负责药品有效期管理的药师核查、汇总,上报药剂科主任,并协调处理。这样既定期查看药品的有效期,又没有重复工作,方便易行。 ⑥≤近效期药品通知临床≥。药剂科每月25日前将库存半年内的近效期药品填入《近效期药品通知单》,还可以将可能出现积压的药品提交临床药学室;临床药学室再根据本院的临床用药特点,每月向临床发放,及时和临床协调沟通,传递药品使用信息,并将这些药品在本院的临床使用范围作一简要介绍,与此同时提醒临床医师加大对该种药品的使用。 ⑦≤实现药品管理网络化≥。在药品各流通环节采用微机化管理,能更快捷地了解药品进、销、存情况,为药品规范化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设置滞销药品管理功能,可对任意时间段内无出库记录的药品品种进行汇总,防止积压。具体做法:定人、定时、定期收集近效期药品信息,建立格式化的药品效期管理电子表格,可以设置每种药品的库存上、下限,以便及时购进和补充药品。设置效期药品(在入库操作时即以录入效期)管理功能,对效期在6个月,3个月和1个月内的药品进行三级预警。库房管理人员在得到预警后对在库药品效期在3个月以内的下架到退货区,药房人员则对效期在1个月以内的药品下架退库,按规定作处理。 ⑧≤标示药品、分类处理≥。将在库药品分五类,一类★按发陈贮新的原则发放,不做特殊处理;二类★及时上报科领导和院采购办,数量较大者与供货单位或用量较大的医院联系,尽快调换为较长有效期的新批号药品或作退货处理,尽早使用;数量少且不能退换的近效期药品,尽快协调药剂科内部各部门间使用;三类★重点在药剂科内部各部门协调使用,同时走访临床各科,根据病种协调使用;四类★药品下架放入专用药柜,积极走访临床科室,掌握药品使用动态,重点协调使用;五类★药品下架放入专用药柜,积极协调临床科室使用并登记当月使用数量和使用科室,同时上报做好报废处理。 ⑨≤查找过期原因≥。库存药品失效后,除按正常手续办理报损、销毁外,要认真分析原因,看是否存在报表不及时,促销不得力或不正当商业促销行为。分清造成药品在库失效的责任,及时查找原因:如果属于原包装破损、变质、污染、短缺的,及时跟库房人员反映,做退库处理;属于自然报损的药品及时在电脑上做报损处置,报主管部门批准后进行销毁

❸ excle怎么统计同一个产品下面多个客户的购买记录

1、在“开始”选项卡上选择:“编辑”-“排序和筛选”-“自定义排序”。
2、然后点击小黑色的三角形,按所需要的产品名称进行筛选,就能将一个excel表格里面的同一个产品名称下面的多个客户的数据筛选出来。然后统计即可。

❹ 如何做好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随着中国在制造业产业升级力度上的加大,企业家们正将目光由单纯的产品加工或装配环节转移至产品的整个价值链。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理念自发源以来,因其以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从新产品需求的提出或产品创意的萌芽到产品的退役及处置)为管理主线所蕴含的巨大价值得到了众多制造型企业的认可。然而,对许多新接触PLM这一理念的人来说,因“管理”一词过于宽泛而无法从字面本身获得更多的信息。

对部分有意实施或正在选择PLM产品的企业来说,很多时候他们是通过接触不同供应商的解决方案来对PLM产品做更深入的了解。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同的解决方案往往有不同的构架思路及宣传策略,单单以某一个或几个解决方案的性能与功能特性为基础来认识PLM可能会给后续的规划及实施带来一定的局限性。若能摆脱具体的PLM解决方案从更宏观的层面对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中“管理”一词加以认识,企业则会更好地将PLM理念与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并制定适合自身的PLM战略,而不是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被软件供应商们牵着鼻子走。

对管理的常规定义是:通过对人及其它资源的组织与运用达到设定的目标。业界广泛认可的应用PLM所能实现的目标包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缩短产品上市时间等等。那么,PLM又是如何组织和运用人及其它各项资源以达到这些目标的呢?以下几个方面将有助于您进一步认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中“管理”一词的含义。

提高产品定义的效率

在向客户交付一项产品之前,该产品必须经过完整的定义才可从最初的原材料转变成可交付使用的最终产品。在这里,我们之所以使用“定义”而非“设计”一词是因为设计仅仅只是定义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常规概念中的设计主要是指确定产品的组成物,包括材料、几何尺寸及相应的制造工艺等。这些信息基本满足了产品制造的需求,但如果站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或从客户的角度看,这些信息其实是不充分的。产品定义信息除了设计数据外,还应包括来自于设计阶段之前的产品概念信息(如需求说明、产品创意、概念说明等)、来自于制造阶段的信息(如产品配置、交付期、用于产品持续改进的制造数据等),以及面向客户的信息(如产品说明书、产品维护及服务数据、产品处置信息等)。面对如此庞大而格式各异的信息,高效的产品定义流程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所在。

企业提高产品定义效率可从两个主要方面入手。首先是提高产品定义信息的生成效率。在这一方面,诸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以及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等可直接提高效率的PLM工具已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然而光提高了产品定义信息的生成效率是不够的。以下两个例子常常在PLM软件供应商的宣传材料中用以描述企业在实施PLM之前的状况。第一个例子是,设计人员花了一个小时找到了一张他可以用半个小时就能重新设计完成的图纸。第二个例子是,尽管企业内部已经对产品进行了更改,但因为设计人员忘记发送产品设计变更的电子邮件,零部件供应商还在按旧的设计进行生产。这些现象确实存在,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说,产品定义信息的分发与共享效率与它的生成效率同样重要。这项需求在很多企业实现了“甩图板”之后显得更加突出。

维护产品定义信息的准确性

产品定义信息的准确性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产品定义信息的完整性。比如说,A、B两个产品共享零件C,因市场的变化,设计人员对C进行了修改以适应A产品新的设计需求,此时,PLM系统应该有相应的措施以保证B产品的信息完整性 – 通知B产品的设计师并标记所有受影响的零部件、在B产品的设计人员确认前禁止对C进行修改、或者终止共享关系并为A和B生成独立的C零件实例,具体采取何种措施则需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来确定。

产品定义信息的准确性的另一个含义是针对时间或事件的有效性。如今,企业往往基于一个模型针对不同的需求同时生产不同配置的产品,另外来自于制造环节的因素也对设计环节产生影响(如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导致设计上的变更)。这就使得产品定义信息是与其环境因素息息相关的。不同的时间、订单、批次,以及动态的市场销售、供应商、库存等信息都可能需要产品定义信息做适时的变更以适应特定的需求。笔者曾服务于中国一家较早从事产品数据管理(PDM)理念推广的软件开发商。当时我们的口号是“确保产品数据一致、最新、安全”。很多年过去后,笔者仍然坚信这一特性是PLM的基石之一。

推动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协同

当今市场环境下的普遍趋势是,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缩短但产品的价值链却变得更为复杂。如今,不仅是制造流程,设计、测试、及各种管理性职能都可以外包方式执行。这就使得产品价值链上各方的协同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毫无疑问,之前所述的产品定义效率和定义信息的准确性是保证高质量的产品协同的基础。除此之外,产品信息的能见度(visibility)和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是另外两项推动产品协同的关键技术。产品定义信息之所以对这两项技术产生如此大的需求,是因为当今的企业运营环境和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十分的复杂。一方面,大量的格式各异的PLM工具在企业中得以应用,甚至同一个企业中使用多种三维CAD产品的情况也不少见。另一方面,企业内及企业间复杂的管理类信息系统的架构使得数据的及时互通成为全球化运营的一个瓶颈。简单地说,产品定义信息的能见度要求所有用户(无论他们是否属于同一个部门、同一个企业,也无论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和系统)都能获得相同的信息;产品定义信息的互操作性则要求用户可在合理的控制机制下对他人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操作。PLM尽管不能承担起所有的企业内及企业间的协同作业,但它至少保证了与产品相关的主数据(Master Data)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增强产品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发展已经越来越为当今的企业所重视。一个企业如果想长期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它所提供的产品(包括服务)必须永远受用户的欢迎。产品可持续性(Proct Sustainability)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提出来的。

为支持产品的可持续性,一个好的PLM系统首先必须是历史敏感的(history-conscious)。这意味着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必须具有可回溯性以支持产品的持续改进。其次,一个好的PLM系统还必须是面向未来的(future-oriented),也就是说,在产品生命周期开始之时,就必须将产品今后对环境及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考虑在内。企业现在普遍认识到在产品开发阶段,供应商、客户及其它合作伙伴参与得越早,所开发的产品就越能获得成功。

以上四点是企业在考虑实施PLM项目时对“管理”一词所应有的基础性认识。然而,企业各有各的特点,具体如何来准确看待管理并使应用PLM的效益最大化,还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出发。相信随着对PLM认识的不断深入,每个企业会找到最符合自身需求的对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定义。

参考资料来自IT商业新闻网

❺ 在EXCEL表格中里如何求同一个客户及多种产品第一次及最后一次的拿货日期呢

G2=MIN(IF(($B$2:$B$100=E2)*($C$2:$C$100=F2),$A$2:$A$100,""))

数组公式,需要同时按 CTRL shift 回车键


H2=MAX(IF(($B$2:$B$100=E2)*($C$2:$C$100=F2),$A$2:$A$100,""))

数组公式,需要同时按 CTRL shift 回车键

❻ Excel表中如何对不同产品的效期分别用颜色表示如何筛选

数据菜单下的筛选,点击高级筛选,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设置就ok啦

❼ 食品保质期测试方法

科学的食品保质期试验方法
摘要:利用化学动力学的原理,改变储存环境来缩短食品储存期,从而在短时间内可得到长寿食品的储存期,以及应用于食品稳定性的测试,确保食品的商业储存期,即食品保质期。
Abstract: using the principle of chemical kinetics, change the storage conditions to shorten the shelf life of food, and in a short time can get the shelf life of long life foods at normal condition, and apply in stability test for food, to insure the commercial shelf life of foods.
保质期试验专用设备-采用东莞百航仪器厂生产的国内先进的保质期试验箱,通过模拟市场销售环境和储存环境等进行加速试验(也就是破坏性实验),来检测产品的保质期。
A.基本原理
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学动力学来量化外来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和光照等对变质反应的影响力。通过控制食品处于一个或多个外在因素高于正常水平的环境中,变质的速度将加快或加速,在短于正常时间内就可判定产品是否变质。因为影响变质的外在因素是可以量化的,而加速的程度也可以计算得到,因此可以推算到产品在正常储存条件下实际的储存期。目前国内先进的设备有百航牌保质期试验箱。
由于许多包装食品通常可以储存超过一年,评价对储存期产生影响的外在因素,如产品本身配料的改变(采用新的抗氧化剂或增稠剂),加工过程的改变(采用不同消毒时间或温度),或包装材料的改变(采用新的聚合体薄膜),都会希望储存期尽可能持续到产品所要求的时间(商业储存期)。但许多公司都等不起这么长的时间来知道这些新产品/新加工过程/新包装材料能否提供足够的储存期,因为会影响到其他决定(如新工厂的合同,采购新设备,或者安排供应新包装材料等都有时间限制)。因此需要有一些方法来加快产品储存期的测试,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ASLT)因此产生了。制药工业早就广泛应用类似的方法来进行储存期及药效测试。
在给定的条件下,产品质量的衰退与时间成反比例。温差为10°C的两个任意温度下的储存期的比率Q10=温度为T时的储存期 / 温度为(T+10°C)时的储存期,对储存期有极大的影响:
Q10对储存期的影响
储存期(周数)
温度°C Q10=2 Q10=2.5 Q10=3 Q10=5
50 2* 2* 2* 2*
40 4 5 6 10
30 8 12.5 18 50
20 16 31.3 54 4.8年
* 假设50°C时的储存期为2周。
通常来说,罐头食品的Q10为1.1~4,脱水产品为1.5~10;冷冻产品为3~40。
若为新产品则要进行多次试验确定Q10。

B.食品储存期加速测试(ASLT)步骤
可采用以下步骤来设定食物产品的储存期:
a. 测定产品的微生物安全及质量指标;即理化测试。
b. 选择关键的变质反应,哪些会引致产品品质衰退,而这些品质衰退是消费者所不能够接受的,并决定哪些测试必须在产品试验过程中进行(感官上或仪器上的);
c. 选择使用的包装材料:测试一系列的包装材料,这样可以选择出一个最为划算的材料(即经济又满足一定的储存期)。
d. 选择哪些将作用于加速反应的外在因素,见下表所建议温度,必须选择最少2个。
ASLT建议储存条件
冷冻食品 脱水食品 罐头食品
- 40°C 0°C 5°C
- 15°C 23°C(室温) 23°C(室温)
-10°C 30°C 30°C
- 5°C 40°C 35°C
45°C 40°C

e. 使用坐标曲线,记录在测试温度下,产品的储存有多久。如果未知Q10值,则必须进行全面的ASLT测试。百航牌保质期试验箱配备专用分析图表。

M
时间
(月)

T 温度°C
f. 确定测试的次数
f2=f1 Q10∆/10
f1:在较高测试温度T1下的测试时间(天,周)
f2:在较低测试温度T2下的测试时间(天,周)
∆:T1与T2的温度差
因为如果一个产品在40°C测试一个月,则30°C,Q10=3,产品需最少测试
f2=1x3(10/10)=3个月。
如Q10未知,最好进行多次测试,最少需要有6个资料点来将误差最小化,否则得到的储存期可信度就会贬低。
g. 计算各个测试条件下,储存的样品的数量。
h. 开始ASLT,把得到的资料画在坐标图上,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取样的次数。
i. 从各个测试储存条件,评估K值或储存期并适当建立储存期图形,据此估算出正常条件下的储存期。

C.实际应用例子
以产品脱水汤料为例,选择两个储存条件:30°C/75%相对湿度和37°C/75%相对湿度。
- 感官测试方法按照国际标准方法ISO3972。
- 恒温恒湿装置:可采用百航产的BH-188型保质期试验箱,调整到所需的温湿度;或将玻璃干燥皿内干燥剂取出,放入氯化钠饱和溶液,再将它放到温度分别为30°C和37°C和保质期试验箱内。
- 无色、无味的饮用水。
- 电炉或煤气炉。
- 要求测试者回答的问卷。
- 独立、隔音的测试区域,白色荧光灯。
- 标准样(汤料产品,调料产品….)
- 盘子、玻璃杯、汤匙。
将样品放入保质期试验箱内,每隔1.5~3个月评价一次(时间间隔根据产品的种类和储存条件不同而定),并与标准样相比较。
评价结果按以下评分:
5,- 产品的所有特征与标准样完全一致
4,5 产品可以接受,但与标准样相比较则有轻微差别
4,- 产品可以接受,但与标准样相比较则有些差别
3,5 产品可以接受,但与标准样相比较则有明显差别
3,- 产品既不能接受,也不能说不能接受
2,5 产品稍微有点不能接受
2,- 产品有点不能接受
1,5 产品很明显地不能接受
1,- 产品完全不能接受
将得到的结果进行平均。
分数3是可以接受的临界点,如果达到了这个分数就说明产品已到了储存期限了。
作为一个通用的标准,如果脱水产品(汤料,调料)分别在保持37°C/75%相对湿度和30°C/75%相对湿度的条件下储存3和12个月,仍可得到不低于3的分数,则此产品可被认为是合格的。
根据原理,脱水汤料产品可以根据以下ASLT资料所组成的坐标图来估算出标准储存条件下的储存期:
温度T°C 储存期LogSL
T1 LogSL1
T2 LogSL2
T3 LogSL3
.
.
. .
.
.
标准储存温度StdT(°C) 标准储存期Log(Std SL)

D. 稳定性测试
同样,还可以利用这个方法对产品进行稳定性测试,以确保产品的商业储存期,
所用方法和仪器与以上相同,只是画的坐标图不同而已。用鸡粉为例,作出详细的检验,评估,分析,结论是此产品的商业储存期设为24个月是可以保证的。
采用国内先进的百航牌保质期试验箱还配有专用的PH值及电导率,感官等多功能分析软件。
(见文件“产品稳定性测试”)

[1] Gordon L. Robertson Food Packag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1993.
[2] Labuza, T.P. Shelf-life Dating of Foods. Food and Nutrition Press Inc., Westport, Connecticut, 1982.

❽ 如何在EXCEL中实现产品效期报警管理,EXCEL高手进来看看!

各路高手纷纷出马啊!

-|A|B
1|A|20071201
2|B|20080101
假设这样的数据:
A列是商品名称,B列是生产日期.

C1剩余有效期:
=LOOKUP(A1,{"A";"B"},{24,30})-DATEDIF(--TEXT(B1,"0000-00-00"),NOW(),"M")
D1报警级别:
=LOOKUP(C1,{-10000,0,5,10,13},{"超过有效期","三级","二级","一级","有效期内"})

C1稍有问题就是它的有效期是不足一月算一个月。
如果不足一月算0月的话,把公式-1

❾ EXCEL中一个产品有多个销售日期,我只想保留这个产品的最后销售日期怎么办

步骤如下:
1.按升序排列你的日期,在日期前插入一列,给所有的产品记录按升序排列一个序号
2.筛选产品不重复记录,复制到新的工作表备用
3.在新的工作表输入数组公式:=MAX((Sheet1!A$1:A$11=Sheet2!A1)*(Sheet1!B$1:B$11)
4.在原工作表用VLOOKUP公式找到新工作表中对应的序列号,其它的删除,即可完成。

❿ 假如一个订单已多次发货的,如何在汇总表里直接透视出多次发货记录呢

这个问题分三个层面进行回答。

一、实际业务操作的记录

excel只是工具,真实业务发生了多次交易,台账就应该有相应的记录,反映真实情况。记录的标准格式,建议是:


交货日期 货物编号 交货量

2015-12-31 100175 5

2016-1-5 100175 8


这个记录要求:同一个订单号可以发生多次交货,但订单号确保不能错误。日期必须按照标准写法yyyy-m-d,记住,是减号,不是小数点。(这点很重要,后面有讲)


二、统计分析如何操作

原始台账要汇总统计,才能方便查阅,根据查阅的目的,会有不同的汇总方式。汇总的方法:数据透视表

1、统计各货物的出货量,以便对照库存是否安全库存。

操作:选择这个交货表,插入→数据透视表→确认→行标签选择货物编号,数值选交货量,数值汇总方式选择求和。这样就可以统计出出货量了。

阅读全文

与如何进行一个产品多效期记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大飞机技术不好 浏览:435
交易员考什么课程 浏览:866
aac上架多少交易所 浏览:473
哪里有马岗鹅批发市场 浏览:722
撤案需要什么程序 浏览:499
会泽县小学信息技术多少分进面 浏览:631
实现数据压缩与什么层密切相关 浏览:504
怎么成为网点代理人 浏览:441
扫码查答案的程序有什么 浏览:792
个人信息泄露被判刑的有哪些 浏览:179
义乌狗市场狗多少一只 浏览:650
如何解除移动数据限流的方法 浏览:174
郴州市活禽交易市场什么时候休市 浏览:456
四川空间信息产业发展怎么样 浏览:284
宏基笔记本怎么样关闭程序 浏览:523
邯郸有哪些铁板市场 浏览:850
问道如何查询账号信息 浏览:323
工商银行交易4204是什么意思 浏览:454
食品产品标准号怎么解读 浏览:538
我爱我家链家为什么退出北京市场 浏览: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