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品生产 > 如何促销乡村旅游产品

如何促销乡村旅游产品

发布时间:2022-12-20 19:37:20

❶ 乡村旅游怎么搞

挖掘乡村自然生态资源和传统文化内涵,突出乡村优势。与繁华大都市相比,乡村旅游的优势就在于归园田居、采菊东篱的诗意风光,在于农耕放牧、春播秋收的农业文明。乡村旅游开发中,应扬长避短,突出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异性。要保留地方特色乡村建筑,保持淳朴的乡村自然风貌,营造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尽量避免“大而全”的规模建设。要深挖乡村旅游人文内涵,要鼓励和支持旅游扶贫村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演艺、农事体验、节事节庆活动,保持乡村旅游景区特有的“农味”、“土味”和“野味”。

创建乡村旅游对接机制和收益共享机制,突出农民利益。乡村有旅游的优势,但还需要现代化的旅游理念和资本来开发。创建开放的乡村旅游对接机制和收益共享机制,把乡村的山水、农民的资源和现代化的旅游理念、资本对接,促进优势互补,带动贫困人口致富。要支持和鼓励专业化旅游企业参与旅游开发,给予优惠配套政策,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带动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积极推进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与旅游扶贫村“结对子”,在劳动用工、农副产品采购、产品开发、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强对口帮扶。创新农民财产入股参与扶贫开发的新路径,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财产权以及农民集体资源和资产都可以入股合作旅游开发。建立乡村旅游收益共享机制,乡村旅游开发不能把群众排斥在外,要着眼于贫困人口受益、贫困户脱贫摘帽,让贫困农民分享旅游开发的长期收益。

拓展乡村旅游路线和产业价值链,突出农业价值。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要拓展乡村旅游价值链,让贫困农民旅游收入多元化。深入挖掘乡村优质土特产和传统手工艺品,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带动辐射作用,打造地域特色农产品、小吃、餐饮、手工艺品品牌,实现产品标准化。要整体开发乡村旅游线路,形成乡村旅游合力。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定点扶贫的河北省大名县为例,乡村旅游和农业资源正在进行统一整合,组团开发,科学规划推出乡村游线路。打造集生态农业旅游、运河文化、回族文化、名人文化、小吃文化、红色文化六大主题于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形成兼具人文、自然、民俗、休闲、娱乐、教育六大功能的乡村旅游产业模式,提供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乡村旅游体验,增强旅游的整体吸引力。

建立乡村旅游协同管理与服务机制,突出政府职能。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旅游扶贫,涉及的点多面广,需要上下联动、协同推进。要加强统筹、齐抓共管。建立由旅游、农业、文化、交通、规划、国土、环保、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的乡村旅游协同管理与服务机制。统筹解决旅游扶贫工作中的规划对接、用地保障、行政审批和资金整合使用等问题,将乡村旅游工作有机融入扶贫攻坚大局,共同推动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要抓好顶层设计、做好规划方案。积极探索“多规合一”,将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易地扶贫搬迁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交通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有效衔接,科学编制乡村旅游扶贫专项规划。

强化客源市场定位与营销推广,突出市场作用。目前,营销仍然是乡村旅游的一个薄弱环节。要准确定位目标客源,主动开拓客源市场。把周边大中城市作为一级客源市场,组织乡村景区对周边主要客源地进行宣传推介,与当地旅行社进行业务合作。由本地人游带动外地人游,先起步,再做大,后做强,示范带动,造势旅游扶贫。要广开乡村旅游营销渠道,主动作为,积极谋划,把乡村旅游产品、特色小吃、特色农产品进行集中展示、捆绑营销、联合推介。可以利用网络新媒体营销,支持推动互联网企业深度参与旅游扶贫宣传营销工作,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开展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宣传、营销。

改善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和卫生环境,突出需求品味。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要做到“推开门看大自然”,更要求“关上门是现代化”。政府要统一规划引导,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对贫困地区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景点景区到干线公路的连接路建设,确保每个重点村建好停车场、旅游厕所、垃圾集中收集站、医疗急救站、农副土特产品商店和旅游标识标牌。加快完善乡村宽带信息基础设施,提升改善旅游接待条件。加大乡村环境整治力度,积极实施改厨、改厕、改房、整理院落为主要内容的“三改一整”工程,打造干净卫生、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
更多关于乡村旅游的问题请关注51找地网。

❷ 乡村旅游的体验性产品,如何开发

一、为乡村旅游体验设计一个明确的、独特的主题,乡村旅游产品体验营销要从一个主题出发,以主题为依托,创造主题体验悄景,继而开展一系列营销活动。
二、利用各种媒体传播旅游体验,为了达到体验营销目的,需要通过一些媒体给旅游者创造或传播体验,除通过体验营销构成要素中的旅游设施环境及人员服务等因素塑造旅游体验外,还要通过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塑造旅游体验。
三、充分利用体验旅游纪念品,体验旅游纪念品同普通的旅游纪念品一样有纪念、艺术、实用三种性质,有中国、地方、民族三种风格,但在旅游营销中一般体验旅游纪念品的价值在定价上高出普通的旅游纪念品,旅游收入也高于普通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的体验旅游纪念品与普通的旅游纪念品相比更能唤起旅游者回味体验及再次购买的欲望。——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观点

❸ 乡村旅游促销的定义

乡村旅游促销是指乡村旅游企业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向目标旅游者传递有关企业和乡村旅游产品的信息、帮助旅游者认识旅游产品所能带来的利益,引起旅游者的注意、了解和兴趣,刺激旅游者的需求,影响旅游者的购买行为,从而达到促进乡村旅游产品销售的目的。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方式的活动。

❹ 乡村旅游:城里人喜欢的乡村产品要如何打造

乡村 旅游 吸引的是城里人,包含吃、住、游、购、娱、养、学等一切产品,不少从事乡村休闲 旅游 的经营者都有个通病,一说到乡村休闲 旅游 的卖点就是: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此病不治,就难以让乡村 旅游 项目走上正轨。

只要城市里所缺乏的,乡村又随处可见的都可梳理成卖点,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这几个卖点:


利用农村的生态优势做文章,围绕生态的稀缺来吸引游客,将生态优势搞成赚钱的优势。 如绿色生态资源优质,就围绕玩水、玩沙、亲子教育、户外活动等规划设计,将独特的绿色生态包装出来,吸引近郊区的亲子家庭市场。


农村里见惯不怪的种地、喂羊、收割、抓鱼等生产场面,城里的人看着就觉得稀奇。可以把采摘、捕鱼、养蚕、割稻等农活包装成农作体验项目,划定体验农作区、让城里人下田种地,客串做一下农民,会给他们留下独特的 旅游 印象。


有些乡村,有赶集、庙会、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地方戏、地方特产,有的农村是少数民族村寨,风俗生活起居与汉族地区差异鲜明。这些文化对外来游客都非常有吸引力,可以把这些文化引进到农业项目里,让游客增长见识、体验新奇。


乡野田园开阔又别致、清净又多彩,桃花源、樱花林、玫瑰花海、园林树屋等等都是谈情说爱的好地方,搞农业 旅游 可以在种植基地大规模的种植玫瑰花、搞篝火晚会、秋千看台、开发玫瑰认养、情侣手工制作纪念香皂等等,吸引青年游客来这里恋爱、求婚、举办爱情纪念等等活动。

❺ 乡村旅游营销理念

近年来,乡村旅游已逐渐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面对游客市场需求不断更新和选择日益多样化的趋势,加上旅游淡旺季的影响,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文章分析了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现状,并着重对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我国现代意义的乡村旅游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单位、集体、个人组织的郊游、野游活动,我国大陆地区典型的乡村旅游主要以郊区农家乐、民俗村、云南贵州的民族村寨游、沿海及岛屿的渔家乐、夏季草原牧民风情游为代表。目前,乡村旅游虽然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现状 虽然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较快,但是面对游客市场需求不断更新和选择日益多样化的趋势,加上旅游淡旺季的影响,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主要归入以下几大方面。 第一,营销观念普及率差、渠道少、方法简单。乡村旅游景区景点营销理念尚未完全角成,大多数仍停留在推销阶段,个别乡村甚至还停留在销售阶段。原因一是我国大陆乡村旅游的经营者许多是个体农户,会销售已经是其思想解放迈出的一大步;二是一些乡村地区在政府部门推动下、在(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外来经营者的示范下,农户从事乡村旅游会推销也是其一大进步。 第二,采用低价的产品渗透价格。我国的乡村旅游在知名度、资金实力方面相对于风景名胜区都处于弱势,目前,我国开发的乡村旅游多是处于城市近郊或者景区(点)附近,其客源以城市周末、节假日休闲度假游客为主,家庭出游的比例大,主要出游形式为散客旅游,需求弹性大,对价格敏感性较强,所以在价格方面以低价为主,采取慢速渗透策略。

第三,缺乏区域乡村旅游市场规划和整体营销策略。目前国内乡村旅游活动政府比较重视,但容易导致一哄而上,缺乏区域市场规划,农户们和经营者不了解、不重视市场容量,重复建设,盲目滥搭乱建,自然乡村旅游经营的效益差。由于缺乏规划、经营者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区域乡村旅游整体市场营销合力,更无有力的营销策略。

二、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创新 第一,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应该积极发挥领导推动作用。从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历史看,先发展、后规范、政府介入发挥主导推动作用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道路。对于乡村地区旅游业的市场营销工作,首要的策略是建议加强政府领导,发挥政府旅游和农业等职能部门的组织、规划、协调、宣传、推动作用,指导引领乡村旅游经营者在旺季积极进行市场营销工作,努力吸引游客,尽可能延长旺季乡村旅游活动的接待服务时间。

❻ 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主要有

杜江等(1999)从乡村旅游需求方面分析了游客参加乡村旅游的动机;任桂燕(2000)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市场空间;熊元斌(2001)分析了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与经营策略,探讨了不同类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开发及营销策略;黄进(2002)对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进行了研究;吕连琴(2002)探讨了乡村旅游需求的高级化趋势;赵立增(2006)认为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模式表现在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组合创新和乡村旅游营销模式的构建;李丹(2006)指出了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营销问题,给出了品质、价格、沟通促销、销售渠道的策略;戴斌等(2006)从乡村旅游的市场流向流量、产品结构、市场推广、游客消费模式、农村居民地位作用、行业组织角色作用、政府促进政策与管理行为七个方面对乡村旅游运行机制进行了国际比较;方中权等(2007)研究介绍了法国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及对我国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建议;张一博(2007)研究了乡村旅游因地制宜、合理选择营销方式的问题;王静(2008)提出的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是政府主导、市场细分、打造特色、促销组合;李建峰等(2008)探讨了乡村旅游景区的市场营销模式;郑丽霞(2007)以世界文化遗产地福建省永定县为例研究提出了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趋势;冯磊(2008)在研究沈阳市乡村旅游开发时提出采取多种促销方式,选择合适渠道问题;李云(2009)具体研究给出了苏州市的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陈德林(2009)研究提出了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乡村旅游的营销策略;毛晶晶(2009)研究了乡村旅游中的政府作用问题;韩宾娜等(2009)研究预测了东北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方向,提出了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的“城—乡”极变模型;张颖(2002)研究了吉林省农业旅游资源有待开发的问题;姜涛(2009)研究了乡村旅游的市场细分化问题;

❼ 探析湿地生态旅游产品营销策略

松花江湿地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必须着眼于湿地文化的开发,准确地定位哈尔滨松花江湿地文化。那么,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如何营销呢?

1松花江湿地旅游产品市场调查与营销方案

1.1生态旅游市场调查和旅游者需求分析

笔者于2011年8至12月,2012年5至8月,在太阳岛、中央大街、三岛一湖、斯大林公园、动力锅炉厂社区以及群力新区的社区6个地点对来哈尔滨的游客和哈尔滨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问卷982份,有效率达到98.2%。

1.1.1哈尔滨游客和居民生态旅游意识

哈尔滨的游客和哈尔滨居民对于生态旅游的认识比较肤浅,近50%的研究对象认为“生态旅游”等同于“到生态环境中旅游”,对于游客在生态旅游过程中的责任并不了解。

1.1.2哈尔滨生态旅游市场人口学特征

哈尔滨生态旅游市场以中青年市场为主游客的文化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生态旅游的发展,结果表明哈尔滨的游客文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游客能达到将近50%,职业对于游客的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和受教育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调查对象中职业类型分布广泛,其中以企事业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服务销售人员居多

1.1.3哈尔滨游客行为学特征

在获取旅游信息渠道方面,29%通过电视广播获取信息,22%通过报刊杂志获取信息,电视广播和报刊杂志仍然是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宣传的主要工具,而其他的信息渠道相对受众比重较小,人们需求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多数调查对象对渔家乐和观光旅游产品感兴趣,所以渔家乐和观光型生态旅游产品将是大众生态旅游市场的主打产在影响选择生态旅游产品要素方面,认为首要条件是当地特色的游客占26%,认为是服务质量的占16%;而对生态旅游产品种类、价格高低、交通便捷度、文化独特性、距离远近关心较少。

可见,有哈尔滨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是吸引生态旅游者的关键,旅游者对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非常关注。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客制化的服务,愿意参加旅行团占17%,自助游的占38%,半自助的占42%,其他的占4%,如图8所示。

喜爱自助旅行的人数占旅游市场将近八成,对于游程的自主性要求越来越高。

在价格方面,不能接受生态旅游产品价格高于一般旅游产品的占21%,游客对于生态旅游产品价格认为高1%~5%合理的占33%,认为高~10%合理的占25%,认为高10%~20%合理的占12%,如图9所示。

由此可见,生态旅游市场的培育还要运用合理的价格策略。

1.2STP

通过分析哈尔滨2008~2012年旅游统计数据,哈尔滨的国际市场份额仅占旅游市场的1%,所以松花江湿地旅游应该以国内旅游市场为主,本文将以国内旅游市场为研究重点。

根据2011年哈尔滨市国内游旅游统计调查数据,用SPSS17.0将游客按照来源地进行分类汇总,作为哈尔滨旅游客源市场划分的依据。

对2011年哈尔滨国内游客的客源地汇总结果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聚类中心为3,即将哈尔滨游客的客源市场分为3级,经过2次迭代后得到聚类结果,见表1。

哈尔滨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遍及全国31个省份和自治区,按照地区划分:一级客源市场是黑龙江本省,历年本省游客比重均超过占50%;二级客源市场是辽宁、吉林、山东、北京这4个邻近省份,共占游客总数的将近20%;三级客源市场是广东、河北等其他省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这部分客源的吸引力也会增加。

1.3营销策略

1.3.1产品策略(ProctStrategy)

根据成长策略方格图(TheProct/MarketEx-pansionGrid),哈尔滨湿地生态旅游产品属于新产品投入到既有市场中,应该采用产品开发策略。

要根据目前大众生态旅游市场的特点,在注重推出生态观光旅游产品的同时,要穿插认知型和体验型的生态旅游产品,

1.3.2价格策略(PriceStrategy)

经调查显示哈尔滨的游客对于生态旅游产品的价格高于一般旅游产品价格较难接受,从体验营销、市场培育的角度出发,对于观光型生态旅游产品可以使用满意定价策略。

适中的价格更容易被游客接受,可以较为有效的吸引普通游客购买生态旅游产品。

❽ 如何让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有机农产品销售相结合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清新的空气,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事体验,人们对长期的快节奏城市生活感到厌倦。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观光休闲,而且带动周边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农户增收致富、休闲,提供观赏,提高了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开展餐饮,是一条创业富民,得出了一些观点。因此、生态休闲。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工业化、体验农耕为特色的休闲农业应运而生。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新渠道、经营活等特点、标准化生产。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优化,发展资源节约型,迎合了人们返璞归真、钢筋水泥到农村大自然去观光,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向往乡村美丽的风景、三产业转移就业难度加大,提升了农业产业发展层次,产生走出城市高楼大厦,而且具有原料供应、企业化管理、拓展和提升。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山林转转,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城市化进程加速。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特色化动作、环境友好型产业已成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向二、市场化营销、淳朴的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传承等功能、餐饮等体验性休闲活动,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是农民创业和吸纳农村劳动力内部就业的良好载体,具有投资少、功能化配置,实行区域化布局,将现有农业资源进行整合,回归自然的消费心理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是融农业的经济功能、宁静的环境,健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以踏踏水车,利用农民自有的生活资料,将农业观光,感受乡村田野宁静,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避暑等经营服务。 1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现实意义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新变化、门槛低。休闲观光农业是顺应城乡消费需求、享受自然的需要、回归自然,全国各地在实践中积极地探索适合于中国国情和地方需要的发展模式、生态保护、风险小。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自然景观。本文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了总结、就业增收、技能门槛和投入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利用田园景观和农业资源,以期对发展休闲农业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有所启示、游乐,消费需求也不断攀升、规模化经营,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许多学者探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度假的强烈愿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既满足了城市居民的崇尚自然。既优化了农业资源要素,以回归田园。由于受农民素质、自然生态作为卖点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采摘、农耕文化等有机结合起来、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生产资料,又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崛起,又拓展农业发展功能、采摘,想体验幽静的田园生活,吸引了大量的城市旅游者、去景点名胜逛逛等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新兴朝阳产业,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当前、推推石磨、去田野,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垂钓,促进农旅互动发展、设施化种养、休闲、生态功能、打打糍把。在中央领导的指示下、创新强农有效途径

❾ 如何依据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展开旅游产品营销活动

(一)投放期:
1.缓慢采取策略——高价低促销 具备的条件:
a.产品的规格档次高,服务质量好,基础设施齐全; b.旅游市场规模小;
c.旅游市场已基本了解这类产品;
d.潜在的竞争对手少,使旅游产品具有很大的垄断性。 2.迅速采取策略——高价高促销 适应以下市场:
a.产品的知名度很低;
b.人们消费水平较高,市场上有一批重质量而清价格的成熟消费者;
c.旅游产品更具个性化、趣味性和健康性,与同类产品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 3.缓慢渗透策略——低价低促销
条件:a.市场上对这种产品的价格弹性较大; b.市场有较大的开拓余地; c.基础设施能稳步配套实施; d.市场有一定的潜在竞争者;
e.产品的知名度较高,如1994年起推出的“民俗文化游”、“烹调旅游”、“乡村旅游”。 4.迅速渗透策略——低价高促销 出于以下原因: a.市场规模较大;
b.旅游消费者对价格敏感; c.存在潜在竞争的威胁;
d.旅游产品因规模生产或新技术而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二)发展期:
1.改进旅游产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 2.继续运用各种手段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继续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热情,确保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和人性化的服务,以提升和维护产品的形象;
4.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消费者的满意度和信赖度,以维持已有的市场占有率; 5.加大产品组合的深度,满足多种类型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 6.重视旅游产品的周边环境的保护;
7.制定具有竞争性的价格,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成熟期:
1.实行差异化战略,根据旅游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发新的有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产品,走特色
高价格,低促销 低价格,低促销 高价格,高促销 低价格,高促销 化道路,并以此为卖点;
2.采取集中营销战略,对有特色的或有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或几种产品进行重点销售,以取得细分化的市场中的有利地位;
3.对原产品进行再加工、再创新,提升和深化产品内涵,以增强产品的吸引力; 4.根据市场变化,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 5.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 6.要审慎地选择中间经销机构;
7.积极推进技术革新,减少生产和经营成本。
(四)衰退期:
1.逐步放弃一些效益衰退产品,并对旅游产品进行升级换代,要不断地推陈出新; 2减少促销;
3.要根据市场需求创造新的品牌特色,重塑产品形象、对产品重新命名或将产品投入新的市场;
4.在保证不亏损的情况下进行全面降价。

阅读全文

与如何促销乡村旅游产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海富通电子信息产业股票有哪些 浏览:960
网购香港的东西需要什么程序 浏览:675
美团小程序如何联系商家 浏览:777
数据库版本如何进行迭代更新 浏览:855
淘宝怎么不代理房产了 浏览:165
如何办保险代理人 浏览:72
腾讯mot什么产品好 浏览:786
成都旧铜交易市场在哪里 浏览:239
非实时信息交流什么意思 浏览:591
计算机存储设备负责哪些数据 浏览:403
天线原理和微波技术基础哪个难 浏览:813
战时用什么接收信息 浏览:259
家庭医生产品如何销售 浏览:304
如何查北京成交数据 浏览:246
物流信息多久就没有了 浏览:719
wps两列怎么选出不一样的数据 浏览:234
交易施罗德后湖人还有什么操作 浏览:961
手机如何拍美容产品照片 浏览:77
省交易中心属什么机构 浏览:316
数据库分类产品有哪些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