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注塑机 在生产时怎么 控制产品的重量 还有就是 加大模具的注水量大小 也是可以控制重量的方法之一
模具一般是按套收费的,一般都需要根据以下几点来谈价格:1.模具的大小(或者说吨位)2.模具使用材质,3.模具设计4.模具组装等(有时包括模具试模状况);手模一般是指手工制作的产品模型;注塑收费一般按两种方式收费:按产品数量(按每啤或者PCS)和按时间注塑中T的单位?应该说用到T的方面吧!我们常说试模次数T0\T1\T2就是说:第一次试模,第二次试模,第三次试模T表示TEST还一个就是机台吨位,常说的120吨机台,写成120T最后,一般开模需要费用,但生产足够多数量后,则一般供应商都会返还模具开模费用。
② 注塑机产品过轻怎么调
注塑重量不一样是注塑机稳定性不好造成的,同一参数注塑出来的应该都是一样的,当然公差肯定是有的,但是不会差太多,
模具在已经定型的情况下,基本上克重也固定了。重量为体积*密度。只有材料密度影响最大。所谓大注塑压力对于克重影响一般不会超过5%,要问那些因素,注塑所有因素都会。注塑压力,注塑速度,保压压力,保压时间,溶胶温度,背压,切换位置等,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影响没有材料和产品体积影响的大。
一般在生产过程中会让你调整克重,这个调整克重其实就是填充内腔。但是这种填充知识很小的填充,挤入胶量很有限。开模计算数据的时候,带来的数据可能是100±2g。到那时你要打到150你觉得可能吗?一般前提是挤入量尽量控制住,而不是死命往里面挤入。这个对于模具的使用寿命伤害很大的。
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克重轻微波动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克重不断增加,你就要考虑是不是射出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的。如果不断减少,那就要看看是不是漏胶了。
模温对于走胶有影响,但是对克重也是有一定影响的。比较轻微。类似于背压也是一样的。
③ 注塑机如何将产品变轻
是说的将注塑产品变轻吧?我们一般所说的轻或者重,是说的这个物体的质量,即: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国际单位是千克。所以要想产品变轻,那么减少他所含的物质就变轻了。在注塑产品的时候尽量少进点料,也就是在充模时少填充一点点。注射压力,保压压力,注射时间尽量减小,那么充模时填充的料自然就少了,产品也就变轻了。
④ 注塑机是怎么控制产品质量的
产品的重量、不单是压力、速度就能控制的、还有很多外在因素、比如说:背压、射胶时间、保压时间、等、、、、、、、
⑤ pp料产品重量轻.怎么调注塑机
PP为非极性的结晶塑料,吸水率很低,约为0.03%~0.04%,注塑时一般不需进行干燥(必要时,可在80~100℃下干燥1~2h即可)。 PP的熔点为165~170℃,分解温度为350℃,最大结晶速率温度为120~130℃,成型温度范围较宽(205~315℃)。注塑用PP的适宜MFR范围为2~15 g/10min,熔体的流动性较好,料筒温度控制在210~280℃,喷嘴温度比料筒最高温度低10~30℃。当制品壁薄、形状复杂时,料筒温度可提高至280~300℃:而当制品壁厚大或树脂的MFR高时,料筒温度可降低至200~230℃。 PP熔体的粘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大于对温度的依赖性,因此,在注塑时,通过提高注射压力或注射速率来增大熔体流动性比提高料筒温度更有效(注射压力通常为70~120 MPa)。此外,注射压力的提高还有利于提高制品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对制品的冲击强度无不利影响,特别是大大降低了收缩率,但过高的注射压力易造成制品溢料,并增加了制品的内应力。 注塑PP时的模具温度为40~90℃。提高模温,PP的结晶度提高,制品的刚性、硬度增加,表面光洁度较好,但易产生溢料、凹痕、收缩等缺陷;而模温过低,结晶度下降.制品的韧性增加,收缩率减小,但制品表面光洁度差,面积较大、壁厚较厚的制品还容易产生翘曲。 在PP的成型周期中,保压时间的选择比较重要。一般,保压时间长,制品的收缩率低,但由于凝封压力增加,制品会产生内应力,故保压时间不能太长。 与其它塑料不同,PP制品在较高的温度下脱模不产生变形或变形很小,实际往往采用较低的模温,因此,PP的成型周期是较短的 物化性能1在低温时耐冲击性较差 2困难被涂装或被黏着剂黏着 3用玻璃纤维补强的成型表面不光滑 聚丙烯提供了大部份热塑性塑胶所无法达到的特性与价位的平衡性。 聚丙烯容易成型且有很好的耐化学性和机械特性。 玻璃纤维补强的聚丙烯能改善尺寸稳定性,抗翘曲,刚性和强度。 40%玻璃纤维补强的聚丙烯在264 psi下之热变形温度可提升到149°C。 聚丙烯用40%玻璃纤维补强之热膨胀系数降至原来的一半。 当加入化学偶合剂时,玻璃纤维补强聚丙烯会有意义地改善其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而超越一般玻璃纤维补强的聚丙烯。 聚丙烯用30%化学偶合的玻璃纤维补强后之抗拉强度比未补强聚丙烯改良180%,而比一般的玻璃纤维补强聚丙烯改良50%。 整体而言,化学偶合的聚丙烯可改善强度特性而不会改变其模数,耐热性,电气特性,或硬度。 滑石粉填充的聚丙烯可改善聚丙烯其材的刚性,硬度,和耐热性。 PP的Tg较低,脱模后,制品会发生后收缩,后收缩量随制品厚度的增加而增大。约在脱模后的6h完成90%,还有10%要在十几天内才能完成。降低收缩率的具体措施是:缩短注射时间、延长保压时间、提高料温和模具温度。成型时,提高注射压力、延长注射和保压时间及降低模温等,都可以减少后收缩。采用共聚PP或改性PP,有利于减少收缩率。对于尺寸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制品,应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80~100℃,时间为1~2h。 值得注意的是,PP制品的后收缩比较严重.因此,制品要进行时效处理。PP制品低温下表现出脆性,对缺口很敏感。 PP 聚丙烯化学和物理特性 PP是一种半结晶性材料。它比PE要更坚硬并且有更高的熔点。 由于均聚物型的PP温度高于0C以上时非常脆,因此许多商业的PP材料是加入1~4%乙烯的无规则共聚物或更高比率乙烯含量的钳段式共聚物。共聚物型的PP材料有较低的热扭曲温度(100C)、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PP的强度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PP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C。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 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通常,采用加入玻璃纤维、金属添加剂或热塑橡胶的方法对PP进行改性。PP的流动率MFR范围在1~40。低MFR的PP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但延展强度较低。对于相同MFR的材料,共聚物型的强度比均聚物型的要高。 由于结晶,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8~2.5%。并且收缩率的方向均匀性比PE-HD等材料要好得多。加入30%的玻璃添加剂可以使收缩率降到0.7%。 均聚物型和共聚物型的PP材料都具有优良的抗吸湿性、抗酸碱腐蚀性、抗溶解性。然而,它对芳香烃(如苯)溶剂、氯化烃(四氯化碳)溶剂等没有抵抗力。 注塑工艺干燥处理:如果储存适当则不需要干燥处理。 熔化温度:220~275C,注意不要超过275C。 模具温度:40~80C,建议使用50C。结晶程度主要由模具温度决定。 注射压力:可大到1800bar。 注射速度:通常,使用高速注塑可以使内部压力减小到最小。如果制品表面出现了缺陷,那么应使用较高温度下的低速注塑。 流道和浇口:对于冷流道,典型的流道直径范围是4~7mm。建议使用通体为圆形的注入口和流道。所有类型的浇口都可以使用。典型的浇口直径范围是1~1.5mm,但也可以使用小到0.7mm的浇口。对于边缘浇口,最小的浇口深度应为壁厚的一半;最小的浇口宽度应至少为壁厚的两倍。PP材料完全可以使用热流道系统。特殊复合材料 Typical Injection
Molding Conditions
一般射出成型条件 English
英制 SI Metric
公制Temperature 温度 Rear zone 后段 °F193 - 216°C Center zone 中段390 - 430°F199 - 221°C Front zone 前段400 - 440°F204 - 227°C Melt 熔化温度375 - 450°F191 - 232°C Mold 模具温度90 - 150°F32 - 66°CPressures 压力 Injection 射压10000 - 15000psi69 - 103MPa Hold 保压5000 - 10000psi34 - 69MPa Back 背压50 - 100psi0.34 - 0.69MPaSpeeds 速度 Fill 填充速度1 - 2in/sec25 - 51mm/sec Screw 螺杆转速60 - 90rpm60 - 90rpmDrying 烘干条件 Time & Temperature
时间 & 温度2 Hrs @ 175°F2 Hrs @ 79°C Dew Point 露点n/a°Fn/a°C Moisture Content
湿度含量n/a%n/a%永久抗静电复合材料 Typical Injection
Molding Conditions
一般射出成型条件 English
英制 SI Metric
公制Temperature 温度 Rear zone 后段330 - 360°F166 - 182°C Center zone 中段340 - 370°F171 - 188°C Front zone 前段350 - 380°F177 - 193°C Melt 熔化温度340 - 400°F171 - 204°C Mold 模具温度90 - 150°F32 - 66°CPressures 压力 Injection 射压7000 - 11000psi48 - 76MPa Hold 保压4000 - 9000psi28 - 62MPa Back 背压50 - 100psi0.34 - 0.69MPaSpeeds 速度 Fill 填充速度0.5 - 1in/sec13 - 25mm/sec Screw 螺杆转速60 - 90rpm60 - 90rpmDrying 烘干条件 Time & Temperature
时间 & 温度2 Hrs @ 175°F2 Hrs @ 79°C Dew Point 露点n/a°Fn/a°C Moisture Content
湿度含量0.10%0.10%EMI遮蔽复合材料 Typical Injection
Molding Conditions
一般射出成型条件 English
英制 SI Metric
公制Temperature 温度 Rear zone 后段390 - 420°F199 - 216°C Center zone 中段380 - 400°F193 - 204°C Front zone 前段370 - 390°F188 - 199°C Melt 熔化温度380 - 430°F193 - 221°C Mold 模具温度100 - 125°F38 - 52°CPressures 压力 Injection 射压10000 - 15000psi69 - 103MPa Hold 保压5000 - 10000psi34 - 69MPa Back 背压50 - 100psi0.34 - 0.69MPaSpeeds 速度 Fill 填充速度0.5 - 1in/sec13 - 25mm/sec Screw 螺杆转速30 - 60rpm30 - 60rpmDrying 烘干条件 Time & Temperature
时间 & 温度2 Hrs @ 175°F2 Hrs @ 79°C Dew Point 露点n/a°Fn/a°C Moisture Content
湿度含量0.10%0.10%长纤维复合材料 Typical Injection
Molding Conditions
一般射出成型条件 English
英制 SI Metric
公制Temperature 温度 Rear zone 后段420 - 450°F216 - 232°C Center zone 中段410 - 440°F210 - 227°C Front zone 前段400 - 430°F204 - 221°C Melt 熔化温度410 - 480°F210 - 249°C Mold 模具温度100 - 170°F38 - 77°CPressures 压力 Injection 射压10000 - 15000psi69 - 103MPa Hold 保压5000 - 10000psi34 - 69MPa Back 背压25 - 50psi0.17 - 0.34MPaSpeeds 速度 Fill 填充速度0.5 - 1in/sec13 - 25mm/sec Screw 螺杆转速30 - 70rpm30 - 70rpmDrying 烘干条件 Time & Temperature
时间 & 温度4 Hrs @ 180°F4 Hrs @ 82°C Dew Point 露点-20°F-29°C Moisture Content
湿度含量0.02%0.02%
⑥ 注塑件有毛边 重量重应该调哪些参数
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真正调整起来也许会产生其他不不良现象产生.但是如果只是针对毛边并伴随重量偏重的异常调机处理,建议可以从几个方向着手:一.料管温度的设定看是否可以略微调降,来降低塑料流动性.二.检查模具温度是否过高,这也会影响塑料填充时的流动性.三.锁模力可以略为增加,但是一般对成型品重量的调降没有效果,但可以减少毛边问题.四.射出压力与速度根据实际状况予以调降,但须确认成型品是否有缺料或其他异常产生.五.保压切换点稍微提前切换,一般可以抓短射来找出保压切换点的位置.六.保压压力速度与时间向下修正,但是你必须观察成型品尺寸与后变形是否合乎品质要求.七.请检查成形品尺寸结构与样品图面是否在公差之内.八.调机之前请先检查模具是否有异常或磨损,导致PL面(分型面,分模面)凹陷所产生的毛边.九.再不行的话可以检查注塑机车壁平行度是否良好,这也会有所影响,但可以从毛边位置来判断,是全周毛边或者是局部边毛边,如果是局部边毛边而且在其他机台生产不会有这现象的话,一般可以朝处理这方向先观察排除.以上几点是我的经验与建议!!~
⑦ 注塑机怎么调产品又快又好
一、温度控制
1、料筒温度:注射模塑过程需要控制的温度有料筒温度,喷嘴温度和模具温度等。前两种温度主要影响塑料的塑化和流动,而后一种温度主要是影响塑料的流动和冷却。每一种塑料都具有不同的流动温度,同一种塑料,由于来源或牌号不同,其流动温度及分解温度是有差别的,这是由于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不同所致,塑料在不同类型的注射机内的塑化过程也是不同的,因而选择料筒温度也不相同。
2、喷嘴温度:喷嘴温度通常是略低于料筒最高温度的,这是为了防止熔料在直通式喷嘴可能发生的"流涎现象"。喷嘴温度也不能过低,否则将会造成熔料的早凝而将喷嘴堵*,或者由于早凝料注入模腔而影响制品的性能
3、模具温度:模具温度对制品的内在性能和表观质量影响很大。模具温度的高低决定于塑料结晶性的有无、制品的尺寸与结构、性能要求,以及其它工艺条件(熔料温度、注射速度及注射压力、模塑周期等)。
二、压力控制: 注塑过程中压力包括塑化压力和注射压力两种,并直接影响塑料的塑化和制品质量。
1、塑化压力:(背压)采用螺杆式注射机时,螺杆顶部熔料在螺杆转动后退时所受到的压力称为塑化压力,亦称背压。这种压力的大小是可以通过液压系统中的溢流阀来调整的。在注射中,塑化压力的大小是随螺杆的转速都不变,则增加塑化压力时即会提高熔体的温度,但会减小塑化的速度。此外,增加塑化压力常能使熔体的温度均匀,色料的混合均匀和排出熔体中的气体。一般操作中,塑化压力的决定应在保证制品质量优良的前提下越低越好,其具体数值是随所用的塑料的品种而异的,但通常很少超过20公斤/平方厘米。
2、注射压力:在当前生产中,几乎所有的注射机的注射压力都是以柱塞或螺杆顶部对塑料所施的压力(由油路压力换算来的)为准的。注射压力在注塑成型中所起的作用是,克服塑料从料筒流向型腔的流动阻力,给予熔料充模的速率以及对熔料进行压实。
三、成型周期
完成一次注射模塑过程所需的时间称成型周期,也称模塑周期。
成型周期:成型周期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成型周期中各个有关时间。在整个成型周期中,以注射时间和冷却时间最重要,它们对制品的质量均有决定性的影响。注射时间中的充模时间直接反比于充模速率,生产中充模时间一般约为3-5秒。
⑧ 注塑机什么调产品重量轻
保压时间不要过长,速度加大点,温度调高点,射胶走起二三级,产品保证轻。
⑨ 注塑产品超重怎么办
要是试模初期就超重,说明是壁厚大了,要是之前重量合适,现在超重了,则应该是注塑压力太大了,可降低注塑加压,若降低压力后有部位缩痕明显了,则看看能不能从模具上局部调整壁厚。
⑩ 如何控制注塑产品的重量
注塑件产品重量不稳定问题粗略见解
近期工场有一ABS树脂材料的注塑件(一模2取)重量不怎么稳定,产品标准管理重量为86.1~87.4g,但实际生产过程中产品重量的波动范围会超出这个范围0.1g左右。我们知道,对于精密注塑件控制产品重量,也即控制了产品的强度和尺寸。为此,我们首先从塑化时间、充填时间、残余量、模具温度实际值、螺杆状态方面做过充分的调查,结果都显示这些检测值都十分稳定,螺杆状态也正常,并未见止逆环磨损。在注塑工艺调整过程中,也分别从保压压力、保压切换位置、注塑压力、塑化背压方面做过调整,但产品重量波动仍然会超出管理范围。之后,我们连续检测了每模的模重,即两个产品+浇道的重量,此时我们才发现原来模重是稳定的,那么问题很快就被界定在浇道重量不稳定之上了,那流道部分的重量为什么会不稳定呢,流道大、潜伏式侧劲胶、长时间的保压往往是浇口凝封了,但是注塑保压尚在进行中,事实上这对于产品重量的稳定性是极为不利的,找到真是原因之后,问题就很好解决了,通过计算和试验的方法找到浇口凝封的大概时间,然后再确定保压时间和保压压力,当然保压切换位置也至关重要,应该在产品刚刚被充填满的时候切换为保压,用保压来补充收缩,问题就此解决。当然,影响注塑件产品重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锁模力、喷嘴与料筒温度、模具的排气、射出压力、速度、时间、还有模具温度、环境温度以及树脂背压、树脂干燥、螺杆止逆环的磨损情况等等,关键是要找到问题难得根本所在。
-----------------------------
你真的懂注塑件单重变化偏差?
是否有关于注塑部件单重相关的偏差标准吗?工艺,模具,机台对单重变化影响之类的相关资料?
产品重量稳定是每个注塑生产者希望达到的结果同时产品重量也是品质管理中的重要控制参数。
注塑件重量稳定性不是生产稳定的充分条件,却是必要条件,重量偏差大则生产稳定性一定低,这样的生产是不稳定生产,或者说生产不“精密”。
重量稳定度高是精密生产的重要指标。精密的注塑生产,其主体虽然是注塑机,但精密的生产是生产各方面同时稳定的效果,包括物料、模具、注塑机及周边设备等。其他指标控制很好则机器可以发挥出稳定性,如果其他参数指标不稳定,那精密的生产肯定达不到。
注塑机的5大控制参数- - -压力、速度、位置、时间、温度对重量变化都有影响,在连续生产不变动参数的情况下,对产品重量稳定性影响最大的温度。
1)液压油的温度和纯净度。液压油的温度直接影响油粘度,影响控制压力和速度,特别是设备不是全闭环控制的时候。当纯净度低的时候,有可能会堵塞各比例阀流量阀。所以液压油会影响重量稳定性。影响油温主要因素是油温冷却器的效率,所以要注意外部循环水的硬度和洁净度,如果硬度高洁净度差,冷却器的效率一定差,油温升高是难免的。
2)模具温度,特别是型腔面的温度。这取决于两点,成型周期的稳定性和冷却水的稳定性,冷却水流量大冷却效果好硬度低不会堵水路。
3)料筒温度和流量的稳定性。温度稳定性主要是背压合理,不要有过度的剪切升温的情况,但一般背压低于30kg料筒不会自动升温。流量的稳定性主要是密封性,螺杆头上小三件磨损情况,没有磨损的话流量也会稳定。
4)其他:料的干燥效果。料的洁净度,如果有异物则熔融料流量波动生产也不会稳定。
如果上述都做到的话,剩下就是看机器的精密度了,精密注塑中重量重复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一般认为,“普通注塑机的重量重复度为1%,精密注塑机重量重复度低于0.5%,超精密注塑机的重量重复度低于0.3%”。
--------------------------------------
同样尺寸的产品,影响到最终的产品重量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
1. 设计:筋条的尺寸;肉厚等。
2. 工艺:保压时间和压力长会增加产品重量;产品重量和模温呈U形关系。
3. 注塑种类:同样的尺寸,有气辅的比无气辅的重量轻。
4. 原料:同样是PP,不同牌号的它的密度有细微差别。
按你所说的,那么大的周转箱,只相差0.25g,和注塑时的工艺是有关的。你细调一下工艺,如减少保压,增大射速和料温,增大模温(当然收缩也大),就可以和别人的重量一样甚至更轻了。不过不建议为了一味的省料去降低质量,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