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塑胶模具注塑出的产品表面有顶针的痕迹是怎么回事怎么处理
1、产品顶凸造成的顶针印
产品顶凸属于产品硬顶伤,是产品抱紧力比较大,在顶出时产品表明被顶塑性变形,在产品表面形成顶出凸包,轻微顶凸有时候不太明显,容易和热应力印混淆,在此提醒注意判断。造成产品硬顶凸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产品顶针周边抱紧力大,顶出力使得产品顶出变形。
解决方案就是减少抱紧力。可以通过增加顶出机构,抛光模具,加大拔模角等常规方法就可以解决。
(2)产品顶出力不平衡,在产品顶出时由于设计顶出机构不合理,造成产品顶出时局部受力过大,造成产品顶凸,此种顶凸看产品上的顶针痕迹就很容易判断出来。
解决就是要考虑整个产品的抱紧力,来判断在哪些区域需要增加顶出机构,或者加大出模角度和模具抛光等处理。
(3)产品冷却不充分,因为产品注塑周期就是金钱,哪怕缩短一两秒效益都很客观,所以缩短了冷却时间造成产品没有充分冷却就顶出,产品也会被硬顶凸。
解决办法就是要找出利益平衡点,是增加冷却时间还是增加顶出机构,需要取舍,我建议设计充分的顶出机构和冷却水路,缩短成型周期是正确的思路。
(4)设计顶针时尽量不要排在产品过薄区域,要排在产品容易受力的区域,如:肋的下方、BOSS下方、侧壁的下方等。
二.热应力造成的顶针印
顶针热应力痕原因就是在注塑时模仁表面和顶针表面都是热的,在产品冷却时模仁表面的温度被冷却水路带走了,顶针上的热量没有被有效带走,就造成顶针表面温度与模仁表面有明显的温度差,所以反应到产品上就是顶针接触的区域就是热应力痕。
在产品壁厚在1.5以下的产品会很明显,主要改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在设计薄壁外观产品模具时顶针不要设计过大,一般顶针直径不要大于产品壁厚的3倍,如壁厚为1.5的尽量不要超过直径5MM顶针,注意是外观件才有此规则;
(2)在设计薄壁外观产品模具时顶针顶面处理成粗纹,增大散热面积,也可以减轻顶针外观热应力痕;
(3)在设计薄壁外观产品模具时顶针与模仁顶针孔配合接触面要足够长,一般配合长度是直径的4~5倍左右,即顶针避空不要太多了。顶针热量可以通过接触模仁散热,减轻热应力;
(4)在顶针周边要设计水路冷却,便于带走顶针热量,在顶针对侧的母模面要设计水路冷却,也是减少顶针热应力的有效方法。
(1)注塑机开模产品表面突出怎么调扩展阅读:
注塑机维修注意事项:
1、非专业维修人员或未经专业维修人员允许,不可自行拆模维修。
2、生产过程出现小的故障,调机人员根据情况解决,例如:
进胶口粘模:应用铜针在进料嘴处敲出,不可用钢针等硬物敲打模具。
型腔轻微模痕:可根据型腔的光洁度选择抛光材料,有纹面不可使用砂纸等抛光材料,一般用铜刷蘸钻石膏或金刚砂浆刷洗,由专业维修人员完成。
产品粘模:一般用热的塑料包覆产品及顶出部位,待冷却后顶出。如用火烧注意不要损伤模具表面。
3、专业人员维修模具时,不可随意更改结构,需要更改结构须经质量工程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
4、保证维修质量,选择合适的设备、材料、工具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最快速度完成。
② 注塑产品发亮要怎么调试
1、首先检查发亮的壁厚是否相对较厚,若是,增加保压,延长冷却时间,降低模温试试。还没用就增加进胶口直径,检查水道分布是否合理。
2、检查增加排气,纹面是否有瑕疵;
3、接着调整模温,增大射出压力和速度;
4、再检查模具表面是否有油污,材料是否排出油性物质;
5、最后成品在加工增光增亮处理即可。
注塑产品的收缩对翘曲变形的影响
注塑制品翘曲变形的直接原因在于塑件的不均匀收缩。如果在模具设计阶段不考虑填充过程中收缩的影响,则制品的几何形状会与设计要求相差很大,严重的变形会致使制品报废。除填充阶段会引起变形外,模具上下壁面的温度差也将引起塑件上下表面收缩的差异,从而产生翘曲变形。
对翘曲分析而言,收缩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收缩上的差异。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熔融塑料在注射充模阶段由于聚合物分子沿流动方向的排列使塑料在流动方向上的收缩率比垂直方向的收缩率大,而使注塑件产生翘曲变形。
③ 立式注塑机怎么调模有什么方法
把模具放好,然后调柱子上的四个螺母。
老式或结构较简单立式注塑机是:基本都是下方是动模,上方是定模。换模后都是以调节上方螺母松紧度,换模复杂麻烦。
现在大多是都是:下方定模,上方为动模。换模后调模很简单,只用调节一两个接近开关的位置即可。在立式注塑机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每三、两个型号就会出现如此糟糕的情况。正常产品,表面是明亮的,它呈扇形白色,以大门为中心。
(3)注塑机开模产品表面突出怎么调扩展阅读
立式注塑机不能调模之处理方法:
1、机械水平及平行度超差。用水平仪角尺检查。调整平行度及水平。
2、压板与调模丝母间隙过小。用塞尺测量。调整压板与螺母间隙,调模螺母与压板间隙。
3、烧螺母:检查螺母能否转动发热于否有铁粉出来。更换螺母。
4、上下支板调整。拆开支板锁紧螺母检查。调整调节螺母。
5、I/O板坏。在电脑页面上检查输出点于否有信号。维修电子板。
6、调模阀芯卡死。拆下阀检查。清洗阀。
④ 注塑机 调模怎么调
注塑机调模怎么调:
1、在设定注塑参数和设定开、锁模行程、模具保护压中应有一个理想的变速过程,确保模具安全运行。
2、首先把低压保护压设定为0,
然后把注塑机设定为低压手动,反复闭合模看模具低压所需设定的位置(实际位置),以最小的低压压力,每次增加1%,至低压锁模到转高压为止,
为我们要设定的低压保护压力.
3、以锁模力能力的15%而设定的,如果是弹簧模具不能完全闭合,或者想降低模具接触时间,可在+\-10%的范围内调整模具低压保护压力。6.2设定完毕后需用A4(40*40MM)的A4纸用黄油湿润后粘贴于模具的安全分型面位,再合模检验低压保护效果。
⑤ 注塑机如何调模 详细点
低压锁模的设定
1.在设定注塑参数和设定开、锁模行程、模具保护压中应有一个理想的变速过程,确保模具安全运行。
2.首先把低压保护压设定为0, 然后把注塑机设定为低压手动,反复闭合
模看模具低压所需设定的位置(实际位置),以最小的低压压力,每次增加1%,至低压锁模到转高压为止, 为我们要设定的低压保护压力.
低压保护距离的设定
1.一般以产品模具闭合方向垂直投影厚度加上3∽5MM (即最厚的胶位)为我们要设定的低压保护距离,如遇的特殊情况可根据模具和产品的结构来设定低压保护距离。
低压保护时间
2.把注塑机设定为手动,反复闭合模观察低压保护距离阶段所需的时间,此时
间加上2-3秒即为我们要设定的低压保护时间。
低压保护速度
1.以最小的低压速度配合低压压力,每次增加1%,至低压锁模到转高压为止,
为我们要设定的低压保护速度, 如果是弹簧模具不能完全闭合,或者想降
低模具接触时间,可在适当的范围内调整模具低压保护速度.压力。
低压保护的方式
1.(JSW机) 模具保护异常时强制进行开模动作,在开模完成位置关闭机械,(新泻.东洋)一定要[低压选择]开关打[开]低压保护才起作用,其它机型按要求调整使用。
2. 特殊模具按特殊要求来设定以适应不同制品或模具的要求,模具保护压是
以锁模力能力的15%而设定的,如果是弹簧模具不能完全闭合,或者想降低模具接触时间,可在+\-10%的范围内调整模具低压保护压力。
注意事项
1. 在设定锁模行程、模具保护压中一定要待所设定之模具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可
进行精确低压保护设定调较,因为在冷模时调较好待模具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热彭胀锁模不上。
6.2设定完毕后需用A4纸(40*40MM)的A4纸用黄油湿润后粘贴于模具的安全分型面位,再合
模检验低压保护效果。若合模后机台会警报则OK,否则重新设定低压保护参数直至OK为止,并将
OK之低压保护参数(压力.速度.位置.时间)如实记录在参数表上.
低压闭模的位置应该是:产品最长的距离+3-5mm为适当的闭模位置
还有就是{把注塑机设定为手动,反复闭合模观察低压保护距离阶段所需的时间,此时
间加上2-3秒即为我们要设定的低压保护时间。}
我们要求对于曲臂机械,调整完零点位置之后,把低压锁模位置设为0,压力为10%,低压闭模速度为10%,手动闭模,观察闭模结束不动时候的位置,(一般为0.8--1.2),取此位置为低压闭模锁模的位置,然后依次递增压力,观察锁摸时间t,直到锁摸时间不发生较大减小变化时为止,然后保护监视时间为:t+0.2s 低压闭模保护开始位置设为产品最大长度左右
⑥ 注塑机调摸方法与技巧
注塑成型开机注意事项
一、 准备工作:首先按要求接通车间总电源;启动(冷却水)循环系统;空压机。并检查其运转、压力是否正常。各管路及接头是否渗漏?要保证水、电、气的正常供应。
二、 检查各辅机的设定值要符合设定要求。按要求启动上料机、烘干机、特别注意模具带有热流道应先检查其各接线是否正确、牢固。并先打开模具的冷却水或模温机,保证模具达到正常温度后方能对热流道进行加热。(随时检查模温机、热流道的加温情况。)保证模具不会出现局部过热导致模具内部的密封件的失效和运动部件的磨损。
三、 打开成型机下料口冷却水(检查主机的加热系统、供电系统一切正常)打开成型机的总电源、急停按键。
四、 确认设备的机筒温度设定值要符合生产的制品要求。打开机筒加热开关。随时检查加热圈的工作情况。(1*)
五、 检查液压油箱及润滑油箱的液位情况确认是否符合开车要求(2*)。如液位不足一定要加注油液到位后方能启动油泵电机。
六、 用“点动”模式启动主机,及时检查电机、油泵运转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要采取“急停”方式停机。待排除异常情况后再启动电机。及时检查油液温度(室温较低时要对液压油进行预加热 )应确保高于30摄氏度。液压系统才能正常工作。
七、 为设备各运动部件进行“手动”润滑作业。如锁模部分的曲臂、滑脚、拉杆润滑点。注射座导轨的各润滑点。要求加注足量,润滑可靠。
八、 “手动”开模,清理模具型腔表面的防腐剂,并检查模具各成型面、运动部件是否完好,要确保异物,无锈蚀。
九、 为模具各运动部件进行加油润滑(导柱、顶杆、顶推板、 顶块),要注意:如模具有侧滑块要仔细清理表面的防腐剂,并为其滑轨、斜导柱表面涂敷适量的润滑脂。清理工作完成后要确认滑块的位置是否正确,其位置应与设备开模终止时相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再一次顶出或锁模时模具的安全)。
十、 检查设备的各行程开关、机械安全装置使其有效、可靠。
十一、 确认设备各参数设定值符合生产要求。
十二、 用低压、低速模式进行试运转(开锁模、顶进顶退、射台进退等)。要观察设备的动作情况,应顺畅、到位。在调整射移动作时要先锁模再调整。
十三、 为确保设备的安全在实际温度到达设定值后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及使用材料的加工特性再保持10~30分钟时间。进行射胶、熔胶试运行(先将注射、熔胶动作的压力、速度降至原值的30%)用“点动”进行。
十四、 用“手动”或“半自动”进行(10~20次)试生产,随时观察设备、模具及各辅机的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试生产一切正常即可转入正常的批量生产。
十五、 在开始生产作业时要及时检查制品的品质情况及设备的运转情况。尤其要随时注意模具及液压油的温度变化。
1、 利用渐进式调整方法使模具温度稳定在制品工艺要求范围内。
2、 观察油温的变化随时调整水量使其逐渐达到要求值并保持稳定(油温:推荐值45~50℃;极值30~60℃液压油温高于60℃严禁生产)。
在设备(主机、模具、各辅机)运转稳定,制品生产正常品质稳定后开机的工作就基本完成了。这时的生工作将进入到正常的批量生产的阶段。
⑦ 注塑机的调机方法与技巧是什么
1.注塑机的动作程序:喷嘴前进→注射→保压→预塑→倒缩→喷嘴后退→冷却→开模→顶出→退针→开门→关门→合模→喷嘴前进
。
2.注塑机操作项目:注塑机操作项目包括控制键盘操作、电器控制柜操作和液压系统操作三个方面。手动操作是在一个生产周期中,每一个动作都是由操作者拨动操作开关而实现的。
新机调试般步骤:
1、机器安装
2、机器水平调节
3、机器接电、接水、加油
4、启电机检查电机反转
5、料筒加热检查温度
6、手各作调整参数使作运行平稳
7、半自运行
8、模打产品
⑧ 注塑产品表面有凹凸怎么解失
注塑机的开模行程应满足分开模具取出塑件的需要。开模行程的校核分为下面几种情况。
1.注塑机最大开模行程与模厚无关
主要指锁模机构为液压-机械联合作用的注塑机,如XS-Z-30、 XS-Z-60、 XS-ZY-125、 XS-ZY-350、 XS-ZY-500、 XS-ZY-1000和G54-S200/400型注塑机等,其最大开模行程由连杆机构(或移模缸)的最大冲程决定,与模具厚度无关。
对于单分型面注射模:
Smax ≥ H1+H2 + (5〜10)mm
对于双分型面注射模:
Smax≥H1 +H2 +a + (5~10)mm
式中:Smax一注塑机最大开模行程(mm);
H1一塑件推出距离(mm),H1——般等于模具型芯高度,但对于内表面为阶梯形的塑件,有时不必推出到型芯的全部高度就可取出塑件,这时H1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能顺利取出塑件为宜;
H2一塑件高度,包括与塑件相连的浇注系统凝料的高度(mm)。
⑨ 注塑机注出产品背面鼓起是什么原因
几种可能吧!1,拌色不均匀-------解决方法,加适当的扩散油重新拌一下2,注塑的时候混色不均匀----解决方法,适当提高温度,提高背压,将螺杆的熔胶位置放完,或者换一台熔胶量大一些的注塑机,这几种方法都是为了让材料在炮筒里面能够混炼得更好一些!造成注塑制品颜色不均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如下:(1)着色剂扩散不良,这种情况往往使浇口附近出现花纹。(2)塑料或着色剂热稳定性差,要稳定制件的色调,一定要严格固定生产条件,特别是料温、料量和生产周期。(3)对结晶型塑料,尽量使制件各部分的冷却速度一致,对于壁厚差异大的制件,可用着色剂来掩蔽色差,对于壁厚较均匀的制件要固定好料温和模温。(4)制件的造型和浇口形式,位置对塑料充填情况有影响,使制件的某些局部产生色差,必要时要进行修改。如果以上无法解决,那就要在色粉上找原因了!希望可以帮到你!满意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