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品生产 > 我国农产品质量如何

我国农产品质量如何

发布时间:2022-11-26 21:40:43

㈠ 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一)农产品质量制约农业产业的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66%的人口生活在农村,32%的劳动力以土地为生计,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就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实际上,农产品贸易问题不仅是农业经济问题,对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来说,它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为18.9亿美元,80年代之后,特别是90年代,由于畜产品和水产品出口增长强劲,农产品贸易出现顺差。1990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一直保持顺差,1995~2000年每年净出口值分别为28.1亿、24.3亿、25.4亿、24.4亿、53.1亿、44.2亿美元。与此同时,农产品贸易在中国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1980~2000年,农产品出口占全国商品出口的比例由24.1%下降到6.27%,进口比例由31.07%下降到4.98%,进出口比例由27.8%下降到5.65%。

1.“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一些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和技术优势,不断增加农产品的检验项目并提高检测标准。从2002年初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相继以环保、人类健康等名义,出台针对我国农产品的进口检验标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门槛。如日本,对从我国进口的蔬菜,检测指标从过去的6项增加到现在的40多项,对从我国进口的大米检测项目已达104项;韩国对从我国进口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最多时有200多项指标;欧盟对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比以前严格100~200倍;美国FDA对浓缩果汁的检验项目已增至26项(农药残留检验项目除外);俄罗斯对进口国的茶叶提出10多项品质标准和安全卫生标准。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农产品的数量,但忽视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直到2001年9月18日,我国才出台无公害农产品的行业标准,且此标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对有毒有机物的指标和标准并未考虑。在发达国家构筑的绿色壁垒面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出口产品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据统计,2002年以来由于技术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造成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在100亿美元以上。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程度已经超过反倾销案件的影响,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大障碍。如日本和欧洲等许多国家将进口茶叶中的氰戊菊酯残留限量标准由0.1g/kg调整为0.05mg/kg,由此直接导致2001年我国出口欧盟的茶叶数量比上一年减少37%。

2.绿色食品供给不足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关注有机食品的生产。1972年,联邦德国成立了有机农业国际联盟。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联盟已拥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成员组织,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食品。据世贸组织国际贸易中心统计,1995年世界有机食品和饮料的销售额为110亿美元,1998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11个发达国家的绿色食品销售总额达到135亿美元,2001年全球绿色食品的规模约200亿美元,近10年来的平均销售增长率为25%~30%。

我国从1983年开始,由农业部植物保护总站组织部分省市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989年,农业部绿色食品办公室成立,广州、杭州、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都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列上了政府的工作日程,还建立和发展了天津蓟县、山东寿光县、河北永清县等一批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994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简称OFDC)成立,开始对有机食品的生产和认证进行全面管理。近年来,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发展迅速,绿色食品品目数由1990年的127个增加到1999年的1353个,产量也由1990年的35×104t增加到1999年的1105.8×104t。目前,我国已通过认证的有机产品主要有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中草药等100多个品种。仅2000年,经国家环境保护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按有机方式种植和按有机方式采集的作物面积已达10×104hm2,出口销售额约为2000万美元。最近几年的年出口增长率都在40%以上。

目前,我国的绿色食品产量约占全国食品的1%,但出口就占到很大比例,显示了良好的国际竞争力,也表明了绿色食品的发展前景广阔。据统计,1997~1999年,我国绿色食品的出口额分别为5000万美元、1亿美元、2亿美元,连续三年翻番。因此,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应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越过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战略性措施。目前,我国的绿色食品出口额仅为日本的40%、美国的16%。

(二)人类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中国特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政府一直以确保粮食数量安全为农业发展的基点,把全部的工作重心都放在确保12亿人口吃饱、穿暖,不受外国反动势力威胁的问题上。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长期受粮食短缺的困扰,粮食供不应求造成的切肤之痛至今令人难忘。1984年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第一次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标志着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1995年之后,我国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先后迈上了4500×108kg和5000×108kg两个台阶,总体上保证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1996年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根本性变化,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成为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对于满足城乡居民对安全优质农产品快速增长的需求,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已由单一的数量型发展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发展的方向转变,即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

1.农产品质量问题日趋严重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产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向小康过渡,对食物的要求由吃饱转向吃好,消费观念由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不仅要求食物的多样性,而且注重其质量,尤其关心食品的安全性。美国、日本及欧盟各国从我国进口农产品时,并不要求检测农产品的营养成分,而是注重检验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有毒微生物的含量。食品的安全性已成为当今社会评价食品质量的重要内容。

Cd稻米、Pb超标茶叶等农产品质量问题提示我们,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是关注百姓的至高利益,关注经济发展。据统计,2000年全国累计发生150余起报告的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6237人,死亡135人。人体高血铅等隐性中毒更是无法统计。研究证实,人类常见的癌症、畸形、抗药性及某些中毒现象都与食物中的有害残留有关。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致癌因素中,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占80%;在环境因素中,由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引起的占8%以上。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一些奇病、怪病也时有发生,这些都与农药的残留和食物污染有很大关系。事实上,不安全农产品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远不止健康问题。

北京市农委对农产品的“体检”发现,北京市场上有18%的农产品有害物残留量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其中的蛋品超标率为33%,蔬菜为20%,水果为18.7%,肉类为17.6%。在对蔬菜有机磷残留量的检测中,京郊自产蔬菜中超标率占17%,外端口进京蔬菜中有机磷残留量更高,达69%。

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不断进步,食物受到化学污染的机会日益增多。除由于意外被大量农药、铅、砷等有害物质污染而引起的急性中毒外,目前人们更关注的是少量化学污染物长期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而造成的慢性健康危害,如DDT等农药,铅、汞、镉等重金属等,可能在人体内长期蓄积而对健康造成各种慢性危害。1999年7月《中国食物报》发表文章说:“在影响品牌公众形象的诸多因素中,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也是永恒的。”获得安全、营养和健康的食物是每一位消费者最基本的权益。谨防“病从口入”,当然是保护健康的最后防线之一。

2.食品需求多样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大部分国内企业生产的食品,标签上标注的成分都很简单,基本只有产品主要成分,几乎没有食品添加剂成分及含量,最多只注明“天然香料”、“甜蜜素”等。而国外大部分进口产品在食品成分的标注上则非常详细,基本把食品所含的所有成分都标列出来,包括添加剂。

目前,我国制订的矿泉水标准只是对矿泉水生产企业的准入限制,并没有对不同地下水水源的“体质”作出更细化的评价。但在日本,除国家标准外,矿泉水还拥有美味和健康两项指标,用来给不同口味的消费者提供选购的便利。如有的矿泉水健康指数平平,美味指数则偏高,而有的则是健康指数奇高,美味指数刚过关,这或许对于引导消费有帮助。

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牛晓英认为,“不含有害物质的纯水很干净,饮用尽管安全但长期饮用对人体并无益”。评判水的“体质”健康与否更重要的,是水的硬度是否偏弱碱性,以及其中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和水分子的大小。安全并不是唯一标准,人们在选择长期的饮用水时还应该注重其是否有益于人体健康。

㈡ 目前我国农产品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一、目前我国农产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没有打通农场,充当一级批发商角色,
2、配送存在局限性。
3、口碑不高,容易受到客户投诉。
二、另外农产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这些问题的:
1、利用自身的冷链物流体系,保障农产品的新鲜度。2、通过公益活动来提高品牌知名度,从而对外扩展市场。
3、通过良好的服务意识,提高客户的信任度。
拓展资料:
目前,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风险环节众多 农资质量安全涉及环节众多,有农资经销商、供货商、生产厂家,有农户、合作社、基地,还有各级监管部门,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出现疏漏,都会对农资质量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二)点多面广、参差不齐 农资经营类别广泛、准入门槛低,经营单位分散,而且数量庞大,从业人员的数量众多,规范经营的意识淡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无照经营、违规经营的现象突出。
(三)经营者和监管者之间存在突出矛盾 长期以来监管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一个突出的矛盾:监管者总是在发生了一系列农资质量安全事件后,采取一轮又一轮的专项整治行动,想通过这些整治行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经营者总是会在一轮又一轮专项整治中寻找到应对的办法,确保在整治期间不被监管者处罚,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整治活动不会天天搞,整治活动结束后,又会回到原来的状态。
(四)政企缺乏沟通平台 监管部门和经营者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平台,监管部门难以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的宣传引导,难以对经营者的信息数据等进行有效的统计汇总,无法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㈢ 为什么感觉农民种的粮食越来越不值钱了为何卖的价格这么低了

我国的粮食越来越不值钱,这是大多数人都可以感觉到的事情。农产品的价格虽然有有一些增长,但是增长的趋势完全赶不上当今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所以这一点小小的增长作用并没有很明显,这也就使得当今农村的居民过不到好日子。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现在的农产品越来越不值钱呢?

国家针对这种情况也推出过一些政策来扶持农民,推出一些农业上的补贴,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现在中国是官员最多的国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国家所发放的补贴,不一定能到农民手上,因为贪污腐败的官员实在让人气愤。但我国农民的占比实在是太大了,所以还是需要努力,想出更好的办法来扶持农民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让农民富起来。

㈣ 什么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包括对农产品的类别、质量要求、包装、运输、贮运等所作的技术规定。它是农产品质量检测的依据,也是农产品质量管理的基础。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就必须有先进、科学、合理的标准。

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是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水平和人民生活的消费水平,考虑科学发展的先进因素,体现国家经济政策和技术水平,在研究历年来农产品质量资料的基础上,经有关方面协商同意,由主管机构批准、发布。

标准一经批准、发布,就是技术法规,任何个人和单位都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标准。

(4)我国农产品质量如何扩展阅读:

七项基本制度全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从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遵循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客观规律,针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点,主要确立了七项基本制度。分别是:

1、政府统一领导、农业主管部门依法监管、其他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

2、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强制实施制度。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依法制定和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并监督实施;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禁止销售。

3、防止因农产品产地污染而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产地管理制度。

4、农产品的包装和标识管理制度。

5、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6、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分析、评估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息发布制度。

7、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

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七项基本制度的具体内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都有明确规定。这些法定基本制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只要严格贯彻执行,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就能够得到保障。

㈤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食用农产品的质量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要 求,并且对人身体有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监管,随着科技的发 展,投入力度的加大,消费者对质量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农产品质 量安全问题好像不仅没有减少减轻减少, 反而诸见报端, 影响面越来 越大, 甚至造成人们心理一时恐慌, 我想在这里浅谈下关于科学看待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看法。 第一、安全是个相对概念,绝对安全的食品是不存在的。 从现 实状况来看,在适合人类生活的环境当中,任何“零风险”事情的可 能性基本为零, 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是如此。 因为食品的原料来自 于自然环境, 而自然环境当中自身就存在着可以依靠现代技术能够检 测或者检测不出的各种元素成份, 只是相对含量多少的问题。 农产品 大多都来源于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代谢产品,它们本身也是有生 命的机体, 也要遵循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当人们在选择消费农产品 时,基本上都会选择“色形味”俱佳的产品,而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 及时依靠农产品的专用药 ----- “农药” ,就像“人用药” “兽药”一样; 依靠适量食品添加剂,才能保证农产品生长的相对“健康” ,就像人 类一样,不可能不患病、不可能不吃药就是所谓的绝对“健康” 。 第二、安全与食品摄入量和频次负相关,与摄入主体身体状况 正相关。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具有革命性的医生 --- 巴拉塞尔萨斯, 曾 说过,万物皆有毒,关键在于剂量。因此,农产品的安全与否,与消 费者摄入其数量和频次负相关。也就是说同一种食品高频次大量摄 入,与低频次微量摄入相比,前者给人体造成的危害无疑要大得多, 甚至是致命危害,这就是俗话说的“只要份量足,万物皆有毒” 。众 所周知,酒甚至是水,过量的引用,不仅会伤身体,甚至会造成中毒 身亡。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单个消费者自身身体素质的不同, 先天性或是后天获得性显性或是隐性疾病, 或是处于不同的环境当中 等等, 摄入同一种食品, 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结果。 例如牛奶、 虾蟹等, 对大多数人是安全的, 但对有些人会产生过敏性反应, 造成上吐下泻, 误认为是食物中毒,进而误测其质量问题。殊不知,食品安全也与摄 入对象身体状况正相关, 消费者的身体素质越好, 对同一种食品的消 化吸收能力就越强, 屏蔽食物的危害能力就越强, 食品质量越是相对 安全。 这两种问题的解决, 最终还得依靠消费者主体自身综合素质的 提高,对问题思考的全面。 第三、 食品是否安全与其生产过程及其存在状况相关。 工程院 院士陈君石曾说过,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管出来的。 也 就是说, 食品的安全与否与其成产过程紧密相连。 生产过程牵涉的环 节较多,比如直接种植加工、储藏运输、保鲜销售以及后加工等, 其 中直接的种植管理最为重要,因为涉及初级农产品是否喷施农药、 是 否违法使用添加剂等, 更重要的是使用农药、 添加剂产品本身是否合 格、安全,如果这些农药含有违禁成份、大剂量使用、违法添加, 结 果可想而知, 这就是农兽药及有机污染物、 添加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引 起的化学性污染。 当然, 农产品存在状况也是关系到其质量问题的一 个重要因素,如果保存不当,有可能会发生一些理化反应,衍生出一 些对人体有害的次生代谢物; 也可能会招引滋生一些微生物, 进而引 起食源性疾病, 引起食品安全事件。 还有就是一些不同的农产品在使 用时,后加工过程不卫生或是加工食用不当,而造成的危害,以至于 引起食品质量安全事件。要想解决此类问题,必须加大监测力度, 建 立起一套奖惩明晰、 力度强硬的监管制度, 加强相关责任人的职业道 德教育,提高检测体系检测技术的科技含量。 第四、 食品是否安全与社会舆论氛围、 人群的心理及科学知识水 平相关。 有些食品的添加剂本身没有问题, 也可以用于除农产品以外 的食品生产加工中, 但是一经发现用于农产品当中, 就会有人猜测整 个农产品都是不安全的,比如“染色馒头” ,之所以染色是因为使用 了政府批准的添加剂柠檬黄, 染色之后酷似玉米馒头, 其实没有玉米, 以此来冒充欺骗。 而柠檬黄本身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食品、 药品着色剂, 早在 1994 年 FAO 和 WHO 就给它定量标准,但在人们的头脑中, 都 认为是个食品安全问题。再比如, 2012 伦敦奥运会有媒体炒作说中 国运动员每天饮品当中含有 “一氧化二氢” 成份, 一时引起轩然大波, 很多缺乏科普知识的人都误认为又是食品安全问题。 还有就是人们的 从众心理, 一看到曾经出问题的农产品就避而远之; 一谈某一类农产 品就“色变” ;一听到别人都在说某些农产品有问题,自己就随声附 和, 这些都可能会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其实这些都是无稽之谈, 大可不必。要想解决此类问题,唯有扩大宣传范围,加强科普知识的 普及,当然最终还得以来国民基础大教育。 第五、 农产品质量监管检测体系不健全, 检测能力有限。 在今年 8 月 10 号发生的“张裕毒药门”事件,就是由于我国目前农产品质 检体系的不健全所造成。当然,根本原因还是生产者不良经营,在没 有被监管的“盲区”更是显得肆无忌惮。目前,我国由于监管部门的 混杂和分段式管理模式, 造成农产品制成品成份的检测监管划分尚不 清晰,当然这一环节也仅仅是诸多问题的一个,比如农产品;流通过 程的监控等环节依然暴露在无人监管区。 这些都与现有的监管体制有 关系, 政府对相关检测职能部门职责的划分依然不够清晰, 这样会造 成同一问题“多头管理,谁都不管”的局面。个人感觉,此类问题的 解决绝非一时, 也绝非易事, 他牵涉的面积较大, 层次较深。 体制内, 各级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已经划分, 要想重新洗牌, 再次整合, 实现统一综合管理,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再者,检测技术和监管手段 都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速度, 一些行为主体的投机取巧, 加上现有监管 处罚成本太高,很定会有很多“漏网之鱼” ,这些都需从决策层到执 行面,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全民行动,共同解决。 事物的发展规律之一就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发现新的 问题, 如此循环。 因此,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的今天, 农产品问题从被忽视到被发现, 再到被解决和被发现新的问题, 本身 是一个进步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新新者肯定会迷茫,甚至 是盲从,所以大家在今后对待农产品质量安全一事,一定要科学, 逐 一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要自己主动的探究事情的真相,从而将其对 人体危害降到最低

㈥ 如何看待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我国农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产品外观品质、内在营养、安全卫生质量以及加工包装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农产品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造成的餐桌污染和由此引发的中毒事件每年都有发生,由于农药、兽药残留及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际通行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被拒收、扣留、退货、销毁、索赔和中止合同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传统大宗出口创汇农产品被迫退出国际市场,结我国外贸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五个方面:
1、产地环境污染 是指农产品产地环境中的污染物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危害。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不合理地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农田、水源和大气。由于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致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重金属及有害物质在水、土、气中超标,进而在食物中残留、聚积,影响农产品质量,最终影响人体健康。
2、物理性污染 是指由物理性因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农产品收获或加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不慎在农产品中混入有害物质,导致农产品受到污染。
3、生物性污染 是指自然界中各类生物因子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如致病性细菌、病毒、毒素污染以及收获、屠宰、捕捞后的加工、贮藏、销售过程中的病原生物污染。
4、化学性污染 是指生产、加工过程中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合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食品加工中滥加化学添加剂,为了争取瓜果、蔬菜早上市,不恰当地使用激素,滥施化学药剂,不但造成农产品口感不好,还可能夹杂有毒有害成份。
5、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环境保护法规、技术标准、质量认证以及对绿色包装、标志、标签使用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生产者缺乏标准意识,“无标准生产”、“无标准上市”现象普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适应“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要求。

㈦ 我国农产品质量如何

从7月17日开始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我国加大抽检监测和监管力度,调整完善2018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全国上半年共监测153个大中城市92个品种近2万个样品,检测指标从过去的94项增加到122项。

质量兴农,标准先行。截至目前,农业农村部共制定发布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2695项,其中国家标准6678项,农业行业标准6017项,国家标准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4140项,兽药残留限量标准1548项,饲料安全标准67项,检测方法等标准757项。目前制修订的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基本覆盖了常用农药兽药品种和主要食用农产品种类,并增加了100倍的安全阈值,与国际食品法典在制定方法上保持一致。

㈧ 中秋国庆期间全国农产品供应有保障,中国的农产品总体形势如何

我们国家的根基是农业,如果农业得不到比较好的发展,那么我们国家就不能够有更加稳固的根基,也就不能够有更加快速的发展,我们国家十分重视农业,因为农业关乎于国家的大计,农业关乎于人民的生活。

我们国家能够不断供应农产品,而且也能够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即使是在需求量比较大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农产品仍然能够有更好的供应。中秋国庆期间全国农产品供应有保障,中国的农产品总体形势如何?我认为我国的农产品总体形势一片大好,之所以这么说的原因有三个:

一、我们国家的农产品质量较高。

我一直认为我们国家的农产品有一个比较好的形式,而且总体来说形势一片大好,因为我们国家的农产品有较高的质量,而且我们国家的农产品也能够受到更多人的喜爱,我们国家能够不断供应很多农产品,也而且也能够使得这些农产品得以消化。

以上就是我对我们国家农产品总体形势的分析。

㈨ 如何看待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1)农业生产环境上的原因。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加上农民自身的非科学生产,农业生产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污染
2)观念因素:责任感不强
3)技术上的原因
由于技术落后:
① 农用生产资料部门生产技术落后,生产不出低害、低残留、安全、高效的农业投入品,或能够生产但成本较高;
② 农业生产者生产技术落后,非科学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比如,药水配合比例不当、喷药当后未过危险期便采摘上市等;
③ 农产品检验检疫技术落后,导致不安全农产品流入市场,包括国外不安全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
由于先进技术的引入,在产品投放市场之时,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证明其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比如转基因技术的推广在欧盟国家就遇到了强大的阻力。

㈩ 我国农产品总体合格率是多少

记者从农业部获悉,2017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总体合格率97.6%,安全角势持续稳定。


阅读全文

与我国农产品质量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辨别酒水代理商 浏览:203
技术服务承诺书什么时候签 浏览:449
智慧水务信息化怎么解决 浏览:235
有一款产品应该怎么卖 浏览:15
如何进行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 浏览:997
为什么程序什么都输出不了 浏览:788
满25岁学什么技术好 浏览:252
佳炎光电技术怎么样 浏览:620
青岛满2年不满5年的房子怎么交易 浏览:538
程序放在哪个存储区 浏览:857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要考什么证 浏览:827
漳州有哪些市菜市场 浏览:238
交通运输市场怎么样 浏览:538
如何在交易所交易点券 浏览:171
孩子学习美发有哪些技术 浏览:743
汉口白马服装批发市场怎么去 浏览:495
一个产品怎么拍摄视频 浏览:644
软件开发跟程序员哪个好 浏览:454
数据营销渠道有哪些 浏览:358
湖北省市场部九十九部是什么 浏览: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