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教各位大侠帮忙,“产品返修率”、“备件使用率”、“及时出货率”,这三率该怎样计算谢谢。
产品返修率=(单位时间返回修理的产品数量/单位时间出售的产品数量)*100%
备件使用率=(单位时间上机的备件数量/单位时间采购的备件数量)*100%
及时出货率=(单位时间出售产品数量/单位时间生产产品数量)100%
‘贰’ 服装厂返修利率表怎么做
返修率的计算公式为:总返修率=(保内维修量+保外维修量)/(保修期内产品量+保修期外的产品量)
售后服务部门有两种服务业务,第一是免费的保修服务,第二是收费的保外服务。
保修服务是指在保修期内,非客户原因造成的损坏,则可以提供免费维修。
保外服务是指在保修期内因客户原因造成的损坏,和保修期外一切的损坏,提供有偿维修服务。可以再Excel中使用Excel自带的计算公式进行快速计算。
‘叁’ 产品返修该如何做账
产品返修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规定时间内因质量问题返回数量
质量问题返修率1= ×100%
规定时间内产品销售总数
保修期内因质量问题返回数量
质量问题返修率2= ×100%
返回品销售年度销售数量
出保修期因质量问题返回数量
质量问题返修率3= ×100%
返回品销售年度销售数量
‘肆’ 如何计算售后产品返修率
返修数 除 售出数
年初到本月返修数比年初至本月售出数
‘伍’ 计算返修率及一次返修率 求答案
10%,30%,33.33%
‘陆’ 计算题目返修率
超标部分=返修台数-产品总数*标准返修率
超标部分:50-300*3%=41(台)
超标的金额:100*41=4100(元)
答:超标的金额是4100元。
‘柒’ 返修的返修产品的判断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不合格控制的要求,返工和返修同属不合格品,那么,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不合格品又是如何予以划分和判定的呢?是在不合格品控制的哪一个子过程中所确定呢?这一过程正如前所述,对不合格品控制的子过程中存在评审的子过程。对不合格品列为返工还是返修正是在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评审的子过程所确定的。可以借助于对不合格产品评审人的资历、能力和经验予以判定。例如前例中轴加工的实例,经评审人员的评审,轴加工大了,可以采取措施使其变小,而不影响产品的质量要求,则判定为返工。而轴加工小了,要使其变大,则必须采用改变材质等措施。虽然产品可以使用,但由于材质不合格,仍为不合格产品,则可以判定为返修。因此,返工还是返修,是由不合格品的评审过程所判定的。
‘捌’ 压力容器产品一次合格率和返修率怎么统计
请看质检总局对此问题的答复:
查询编号:[20110311-9479-14673]
问:
总局领导您好,现就规范中的问题请教。TSG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附件中15质量改进与服务(3):“产品一次合格率和返修率”是如何定义的,如何计算?是指最终检验合格率(不含进货检验、过程检验、焊缝返修)还是全部计算在内吗?一次合格率好理解,就是考核期内未经返修过的成品台数与总台数之比,返修率指什么?谢谢!
答:
产品一次合格率和返修率在不同的生产过程中,有不同的统计方法,生产单位可以争对不同的生产过程的特点,进行不同的统计。产品出厂前的一次合格率和返修率是以出厂前检查(也就是最终检验)结果为基础来统计的,返修率等于100%减去合格率。每台产品的一次合格率是以每台产品的检验项目为基础来统计的,即每台产品的不合格项除以检验项目总数乘以100%。
‘玖’ 返工率怎么计算
返工率=返工数/批量*100%
‘拾’ 产品返修计入工业总产值吗
1、如题所述,从工业总产值计算统计口径角度上分析,应区分不同情形进行确定:
a、如果该产品未销售出库,即在库产成品需要退回生产车间进行返修,那么,退库后,该产品作为在制品核算,根据统计口径的定义,该产品返修情形纳入工业总产值统计;
b、如果该返修服务实质上存在收取返修费用情形的,那么,也应将提供返修服务的相应收入纳入工业总产值统计;
c、如果该情形属于产品销售后产生的售后服务返修(三包期内),那么,该通过销售费用核算的产品返修不应计入工业总产值;
2、以上仅供参考,请予根据工业总产值统计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再做判断,依照统计法相关要求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