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琉璃就是玻璃吗
区别:
1 琉璃是中国古代对玻璃的称呼,是狭隘的玻璃说法,琉璃只是玻璃的一个种类,其范畴远较玻璃要小。
2 现琉璃一般是指加入各种氧化物烧制而成的有色玻璃作品,现今无论是光学玻璃、平板玻璃、水晶玻璃、或是硼砂玻璃等材质所创作之作品,皆通称为玻璃艺术品。
3 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4 像奥地利或义大利,高价位的水晶杯琉璃盘酒瓶,或者是摆饰用的水晶琉璃各种可爱的小动物,佛教用的水晶莲花琉璃,水晶吊灯,几乎都是水晶玻璃琉璃!
(1)琉璃是什么产品扩展阅读: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
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
玻璃通常按主要成分分为氧化物玻璃和非氧化物玻璃。非氧化物玻璃品种和数量很少,主要有硫系玻璃和卤化物玻璃。硫系玻璃的阴离子多为硫、硒、碲等,可截止短波长光线而通过黄 、红光 ,以及近、远红外光,其电阻低,具有开关与记忆特性。卤化物玻璃的折射率低,色散低,多用作光学玻璃。
氧化物玻璃又分为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等。硅酸盐玻璃指基本成分为SiO2的玻璃,其品种多,用途广。通常按玻璃中SiO2以及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的不同含量,又分为:
①石英玻璃。SiO2含量大于99.5%,热膨胀系数低,耐高温,化学稳定性好,透紫外光和红外光,熔制温度高、粘度大,成型较难。多用于半导体、电光源、光导通信、激光等技术和光学仪器中。
②高硅氧玻璃。也称vycor玻璃,主要成分为SiO2含量约95%~98%,含少量B2O3和Na2O,其性质与石英玻璃相似。
③钠钙玻璃。以SiO2含量为主,还含有15%的Na2O和16%的 CaO,其成本低廉,易成型,适宜大规模生产,其产量占实用玻璃的90%。可生产玻璃瓶罐、平板玻璃、器皿、灯泡等。
④铅硅酸盐玻璃。主要成分有 SiO2和 PbO ,具有独特的高折射率和高体积电阻,与金属有良好的浸润性,可用于制造灯泡、真空管芯柱、晶质玻璃器皿、火石光学玻璃等。含有大量 PbO的铅玻璃能阻挡X射线和γ射线。
⑤铝硅酸盐玻璃。以 SiO2和Al2O3为主要成分,软化变形温度高,用于制作放电灯泡、高温玻璃温度计、化学燃烧管和玻璃纤维等。
⑥硼硅酸盐玻璃。以 SiO2和B2O3为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用以制造烹饪器具、实验室仪器、金属焊封玻璃等。硼酸盐玻璃以 B2O3为主要成分,熔融温度低,可抵抗钠蒸气腐蚀。含稀土元素的硼酸盐玻璃折射率高、色散低,是一种新型光学玻璃。磷酸盐玻璃以 P2O5为主要成分,折射率低、色散低,用于光学仪器中。
中国琉璃是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
琉璃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装饰构件,通常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也是艺术装饰的一种带色陶器。琉璃的主要成分为SiO2(即 二氧化硅)、氧化铝和矽加助溶剂氧化铅。
琉璃的化学元素单位为PA,中国大陆的天然水晶为24PA(含24%的二氧化铅),而台湾的天然水晶有24PA/38PA。根据深圳市晶宝琉璃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话业概述琉璃的定义:古法琉璃,亦称脱蜡琉璃、琉璃。
采用古代青铜脱蜡铸造技术纯手工加工制造,经过十多道手工工艺制造流程的精修细磨,在高温1000℃以上的火炉上将水晶琉璃母石熔化而自然流向凝聚成高贵华丽、天工自拙的琉璃。其色彩流云漓彩、美轮美奂;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贰’ 琉璃指的是什么材质
琉璃,亦作“瑠璃”,是以各种颜色(颜色由各种金属元素产生)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铅)为原料,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稀有装饰品。其色彩流云漓彩,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琉璃特点
中国琉璃是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
琉璃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装饰构件,通常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也是艺术装饰的一种带色陶器。琉璃的主要成分为SiO2(即 二氧化硅)、氧化铝和矽加助溶剂氧化铅。
‘叁’ 琉璃是什么东西,跟玻璃有啥区别
琉璃,亦作“瑠璃”,是指用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铅)为原料,采用古代青铜脱蜡铸造法高温脱蜡而成的水晶作品。其色彩流云漓彩、美轮美焕;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这个过程需经过数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而玻璃
是一种较为透明的固体物质,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
琉璃属于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原因有二:其一,古法琉璃材料特殊,而且其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到二十天,且主要依靠手工。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仅出炉一项,成品率就只有70%。更关键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十数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其二,琉璃不仅仅是一种材质,更是一种文化产品,更重要的是,琉璃产品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琉璃产品。
由于琉璃特殊的工艺和复杂的制作过程,琉璃的光泽度是天生就没有玻璃、水晶那么明亮。不过,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点,注定了琉璃要承载厚重的文化,变成一种文化产品
‘肆’ 琉璃是什么东西,跟玻璃有啥区别
琉璃,是指用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铅)为原料,采用古代青铜脱蜡铸造法高温脱蜡而成的水晶作品。中国琉璃是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琉璃和玻璃的区别是:
1、琉璃的色彩流云漓彩、美轮美焕;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而玻璃是一种较为透明的固体物质。
2、琉璃的加工过程需经过数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而玻璃 的加工就比较简单。
3、琉璃多为工艺品,玻璃多为普通的日用品。
4、琉璃的原材成分大多是二氧化硅的结晶体,而玻璃只是含有二氧化硅的熔融状态混合物。
(4)琉璃是什么产品扩展阅读:
古法琉璃,亦称琉璃。琉璃是在14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经过十多道手工工艺的精修细磨,整个过程纯为手工制作,在高温1000℃以上的火炉上将水晶琉璃母石熔化后而自然凝聚成高贵华丽、天工自拙的琉璃。其色彩流云漓彩、美轮美奂;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琉璃生产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李亢在《独异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开元间,有长安贩夫王二狗者,尝往返淄郡贩丝,微利也。一日,孤馆遇盗,财物尽失。二狗叹曰:天不助我。遂悬梁欲自尽。冥冥中见一老者,锦衣玉带,头戴朝冠,身穿红袍,白脸长须,温文尔雅,左手“如意”,右手“元宝”,高祖赐封财帛星君李相公是也。星君曰:“尔当大富贵,岂可轻生!不闻淄州出琉璃乎?”又舍元宝一枚,乃去。二狗遂贩琉璃,成长安首富。又感念星君所赐,易名元宝。
‘伍’ 什么是琉璃
琉璃是用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为原料,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其色彩流云漓彩,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然后经过提炼加工制成琉璃,市场上的琉璃主要是以南方为代表的脱蜡琉璃和以博山为代表的手工琉璃为主。
琉璃烧制技艺于2008年6月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法琉璃
古法琉璃,采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烧制而成。
水琉璃
水琉璃,现今常见的仿制琉璃,以不饱和树脂材料制成,其特点是重量轻,敲之没有琉璃的金石之音,且日久易色变、混浊,无收藏价值,不过价格奇低。
台湾琉璃
台湾琉璃,由西方玻璃艺术演化而成.起源为古埃及“费昂斯”工艺。《中国古琉璃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费昂斯”中二氧化硅的比例92%-99%,与中国周朝时的琉璃差异明显。但由于二者形态近似,有人称其为西洋琉璃。
琉璃特点
中国琉璃是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
琉璃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装饰构件,通常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也是艺术装饰的一种带色陶器。琉璃的主要成分为SiO2(即 二氧化硅)、氧化铝和矽加助溶剂氧化铅。
琉璃的化学元素单位为PA,中国大陆的天然水晶为24PA(含24%的二氧化铅),而台湾的天然水晶有24PA/38PA。根据深圳市晶宝琉璃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话业概述琉璃的定义:古法琉璃,亦称脱蜡琉璃、琉璃。采用古代青铜脱蜡铸造技术纯手工加工制造,经过十多道手工工艺制造流程的精修细磨,在高温1000℃以上的火炉上将水晶琉璃母石熔化而自然流向凝聚成高贵华丽、天工自拙的琉璃。其色彩流云漓彩、美轮美奂;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只在传说与神怪小说里有记载,《西游记》中的沙僧就是因为打破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天庭的。
琉璃,沉积历史的华丽,她穿越三千年的时空,以内敛的丰富保留着不可磨损的色彩。那如歌如泣的色泽流动,仿佛还在诉说西施泪别范蠡时的凄凄切切,晶莹的泪花滴落于胸前的信物“蠡”上,这铸剑时的坚贞之物,也为之动情。“流蠡”之称,由此而来。
和谐之美 舍得之意(光影之美)
晶莹剔透 精灵绝美(剔透之美)
琉璃内,或大或小、或浮或沉的气泡,是琉璃生命的特征。这些气泡游走于晶莹剔透的水晶之中,漂浮于柔情似水的颜色带之间。是快意洒脱,是情意绵绵,还是浩然气魄,琉璃在诉说,我们在倾听。不过即使是明代很残缺的工艺依然是受到品级的保护,当时的琉璃已经很不通透,所以被称为药玉。《明制》载: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药玉,四品以上才有配有。
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史记》中的一段话,与琉璃的起源有关。(《西施泪》略),陶朱公就是民间传说的财神,传说中最早的财神聚宝盆,也是用琉璃做的,所以琉璃被认为是聚财聚福的财神信物,比人们常用的黄水晶更加直接有效。
1.一种有色半透明的玉石。《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西京杂记》卷一:“杂厕五色琉璃为劎匣。” 宋戴埴《鼠璞·琉璃》:“琉璃,自然之物,彩泽光润逾于众玉,其色不常。” 明梅鼎祚《玉合记·义姤》:“瑠璃榻,翡翠楼,手卷真珠上玉钩。”
2.指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黏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西京杂记》卷二:“﹝ 昭阳殿 ﹞窻扉多是绿琉璃。”《隋书·何稠传》:“时中国久绝瑠璃之作,匠人无敢厝意, 稠 以绿瓷为之,与真不异。”《新唐书·南蛮传下·骠》:“有百寺,琉璃为甓,错以金银,丹彩紫鑛涂地,覆以锦罽,王居亦如之。” 清 唐孙华 《东岳庙》诗:“我来瞻庙貌,碧瓦琉璃光。”
3.指玻璃。《魏书·西域传·大月氏》:“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来者……自此中国琉璃遂贱。” 宋洪迈《夷坚丁志·瑠璃瓶》:“瑠璃为器,岂复容坚物振触?” 清赵翼《陔馀丛考·琉璃》:“俗所用琉璃,皆消融石汁及铅锡和以药而成,其来自西洋者较厚而白, 中国 所制,则脆薄而色微青。”
4.诗文中常以喻晶莹碧透之物。唐杜甫《渼陂行》:“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此喻碧波。宋苏轼《赠眼医王生彦若》诗:“琉璃贮沆瀣,轻脆不任触。”此喻眼球。宋胡仲弓《中秋望月呈诸友》诗:“长空万里琉璃滑,冰轮碾上黄金阙。”此喻晴空。清纳兰性德《早春雪后同姜西溟作》诗:“瑠璃一万片,映彻桑干河。”此喻雪。
5.指玻璃灯。宋叶适《赵振文传借琉璃灯铺写山水人物》诗:“古称浄琉璃,物现我常寂。” 明叶宪祖《鸾鎞记·途逅》:“归来愁日暮,孤影对琉璃。”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岁暮杂务》:“院内设松亭,奉天地供案,系天灯,挂琉璃。”
琉璃属于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原因有二:其一,古法琉璃材料特殊,而且其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到二十天,且主要依靠手工。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仅出炉一项,成品率就只有70%。更关键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十数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其二,琉璃不仅仅是一种材质,更是一种文化产品,更重要的是,琉璃产品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琉璃产品。
1、制作工序冗长:从构思、设计、雕塑、烧制、细修、打磨至作品完成,需经过四十七道精致烦琐的手工工序才能完成。
2.手工制作:工人必须掌握精湛技术方能操作,每道工艺均有各自不定的变化因素,且在工艺过程中需经反复实验,作品色彩无一雷同,制作难度极高。
3.一模一品:一只模具只能烧制一件作品,无法二次使用,大型复杂作品甚至需要多次开模、烧制才能完成。低成功率,使作品更为可贵可珍。
4.高温烧制:将精选原料以1400℃以上高温熔制成各种彩色水晶玻璃,并经过多次精选清洗后,按作品用料比例置于模具中,并设定严格的升、降温曲线,炉温必须控制在1000℃±5℃以内。烧制过程长达15天以上,使水晶原料,精确到每个细微处。方可确保作品精细奇巧、立体、真实、流线飘逸、清晰。
‘陆’ 琉璃是什么材质
琉璃材质是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
中国琉璃是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
琉璃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装饰构件,通常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也是艺术装饰的一种带色陶器,琉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铝和矽加助溶剂氧化铅。
(6)琉璃是什么产品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制造玻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只不过那时人们叫它琉璃。直到西方国家的玻璃传入中国以后,才有了玻璃的叫法。
西方的玻璃是由钠钙元素组成的,而中国的琉璃所含的元素是铅和钡。到了汉代,琉璃的制作水平已相当成熟。但是冶炼技术却掌握在皇室贵族们的手中,一直秘不外传。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柒’ 琉璃是什么啊
琉璃是中国古代对来自西域的一种宝石的称呼。一般意义上,琉璃也指人造琉璃,一种具有玻璃质表面的烧制的建筑装饰构件或器皿。
琉璃是外来语,传自西域,源于巴利文的Veluriyam。琉璃被誉为佛家七宝之一,七宝分别为金、银、琉璃、颇梨、车渠、赤珠和玛瑙,也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一,五大名器分别为金银、玉翠、琉璃、陶瓷和青铜。但到了明代,天然琉璃已基本消失,只在传说与神怪小说里有记载,《西游记》中的沙僧就是因为打破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天庭的。
由于琉璃的玻璃质表面,因此有观点认为历史上的琉璃就是玻璃。但美国汉学家贝特霍尔德·劳费尔认为,在中国古代琉璃绝不可能指玻璃,琉璃是宝石,不是玻璃,“连儿童都会区分宝石珠和玻璃珠”。
而中国古代人造琉璃的表面釉质部分的主要成分却是铅钡玻璃,因此不适合用于制作饮食器皿,一般常用于装饰品、礼器和随葬品等。各种色彩的琉璃瓦常用于建筑材料中,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及现代中式建筑的重要装饰构件,一般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的屋顶和影壁。而真实的宝石琉璃是佛家七宝之一,自古以来,琉璃被人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神话色彩,随着近现代脱蜡铸造法的复兴,琉璃工艺品开始日益流行。
(7)琉璃是什么产品扩展阅读
用途
琉璃可以烧制瓦、砖、盆、缸等成品,同时还用于建筑构件。建筑所用的琉璃构件包括琉璃瓦、正脊、鸱吻、脊兽、雕花琉璃砖(琉璃影壁用)、琉璃砖等。宋朝时已经在宫殿上使用黄绿色琉璃瓦。元朝宫殿则用黄、绿、蓝、红、粉、白、黑、紫等多色琉璃瓦和琉璃构件。
明清两代宫殿、陵寝和皇家寺庙多用黄色琉璃,园林建筑杂用蓝、绿、黑等色的琉璃。亲王宫殿、园寝多用绿色琉璃。大量使用琉璃的建筑除了殿宇建筑的屋面构件外,还包括琉璃照壁、琉璃塔、琉璃牌坊。明朝南京大报恩寺塔全部用琉璃盖成。
目前,琉璃工艺品种类繁多,一般以摆件,挂坠,手镯,项链,琉璃砖等居多,也有类似琉璃中国博物馆,大量用于外墙装饰的例子。现在很多琉璃工艺品被用做赠礼之用。
‘捌’ 琉璃是玻璃制品吗 琉璃的简介
1、琉璃不是玻璃制品。
2、琉璃的主要成分为SiO2(即二氧化硅)、氧化铝和矽加助溶剂氧化铅。琉璃是一种中国古法材料,它已有2466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不过即使是明代很残缺的工艺依然是受到品级的保护,当时的琉璃已经很不通透,所以被称为药玉。《明制》载: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药玉,四品以上才有。
3、琉璃亦作“瑠璃”,是以各种颜色(颜色由各种金属元素产生)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铅)为原料,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稀有装饰品。其色彩流云漓彩,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2008年6月,琉璃烧制技艺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场上的琉璃主要是以南方为代表的脱蜡琉璃和以博山(淄博)为代表的手工琉璃为主。国内琉璃制作比较有名的团队分别是琉璃工房、人立琉璃、琉园等 。
‘玖’ 琉璃是啥
琉璃,亦作“瑠璃”,是以各种颜色(颜色由各种金属元素产生)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铅)为原料,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稀有装饰品。其色彩流云漓彩,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
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琉璃特点:
中国琉璃是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
琉璃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装饰构件,通常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也是艺术装饰的一种带色陶器。琉璃的主要成分为SiO2(即 二氧化硅)、氧化铝和矽加助溶剂氧化铅。
琉璃的化学元素单位为PA,中国大陆的天然水晶为24PA(含24%的二氧化铅),而台湾的天然水晶有24PA/38PA。
‘拾’ 琉璃是什么东西
琉璃是用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为原料,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其色彩流云漓彩,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然后经过提炼加工制成琉璃,市场上的琉璃主要是以南方为代表的脱蜡琉璃和以博山为代表的手工琉璃为主。
琉璃烧制技艺于2008年6月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琉璃分类
古法琉璃
古法琉璃,采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烧制而成。
水琉璃,现今常见的仿制琉璃,以不饱和树脂材料制成,其特点是重量轻,敲之没有琉璃的金石之音,且日久易色变、混浊,无收藏价值,不过价格奇低。
台湾琉璃,由西方玻璃艺术演化而成.起源为古埃及“费昂斯”工艺。《中国古琉璃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费昂斯”中二氧化硅的比例92%-99%,与中国周朝时的琉璃差异明显。但由于二者形态近似,有人称其为西洋琉璃。
琉璃特点
中国琉璃是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
琉璃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装饰构件,通常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也是艺术装饰的一种带色陶器。琉璃的主要成分为SiO2(即 二氧化硅)、氧化铝和矽加助溶剂氧化铅。
琉璃的化学元素单位为PA,中国大陆的天然水晶为24PA(含24%的二氧化铅),而台湾的天然水晶有24PA/38PA。根据深圳市晶宝琉璃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话业概述琉璃的定义:古法琉璃,亦称脱蜡琉璃、琉璃。采用古代青铜脱蜡铸造技术纯手工加工制造,经过十多道手工工艺制造流程的精修细磨,在高温1000℃以上的火炉上将水晶琉璃母石熔化而自然流向凝聚成高贵华丽、天工自拙的琉璃。其色彩流云漓彩、美轮美奂;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只在传说与神怪小说里有记载,《西游记》中的沙僧就是因为打破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天庭的。
琉璃,沉积历史的华丽,她穿越三千年的时空,以内敛的丰富保留着不可磨损的色彩。那如歌如泣的色泽流动,仿佛还在诉说西施泪别范蠡时的凄凄切切,晶莹的泪花滴落于胸前的信物“蠡”上,这铸剑时的坚贞之物,也为之动情。“流蠡”之称,由此而来。
和谐之美 舍得之意(光影之美)
晶莹剔透 精灵绝美(剔透之美)
琉璃内,或大或小、或浮或沉的气泡,是琉璃生命的特征。这些气泡游走于晶莹剔透的水晶之中,漂浮于柔情似水的颜色带之间。是快意洒脱,是情意绵绵,还是浩然气魄,琉璃在诉说,我们在倾听。不过即使是明代很残缺的工艺依然是受到品级的保护,当时的琉璃已经很不通透,所以被称为药玉。《明制》载: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药玉,四品以上才有配有。
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史记》中的一段话,与琉璃的起源有关。(《西施泪》略),陶朱公就是民间传说的财神,传说中最早的财神聚宝盆,也是用琉璃做的,所以琉璃被认为是聚财聚福的财神信物,比人们常用的黄水晶更加直接有效。
1.一种有色半透明的玉石。《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西京杂记》卷一:“杂厕五色琉璃为劎匣。” 宋戴埴《鼠璞·琉璃》:“琉璃,自然之物,彩泽光润逾于众玉,其色不常。” 明梅鼎祚《玉合记·义姤》:“瑠璃榻,翡翠楼,手卷真珠上玉钩。”
2.指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黏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西京杂记》卷二:“﹝ 昭阳殿 ﹞窻扉多是绿琉璃。”《隋书·何稠传》:“时中国久绝瑠璃之作,匠人无敢厝意, 稠 以绿瓷为之,与真不异。”《新唐书·南蛮传下·骠》:“有百寺,琉璃为甓,错以金银,丹彩紫鑛涂地,覆以锦罽,王居亦如之。” 清 唐孙华 《东岳庙》诗:“我来瞻庙貌,碧瓦琉璃光。”
3.指玻璃。《魏书·西域传·大月氏》:“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来者……自此中国琉璃遂贱。” 宋洪迈《夷坚丁志·瑠璃瓶》:“瑠璃为器,岂复容坚物振触?” 清赵翼《陔馀丛考·琉璃》:“俗所用琉璃,皆消融石汁及铅锡和以药而成,其来自西洋者较厚而白, 中国 所制,则脆薄而色微青。”
4.诗文中常以喻晶莹碧透之物。唐杜甫《渼陂行》:“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此喻碧波。宋苏轼《赠眼医王生彦若》诗:“琉璃贮沆瀣,轻脆不任触。”此喻眼球。宋胡仲弓《中秋望月呈诸友》诗:“长空万里琉璃滑,冰轮碾上黄金阙。”此喻晴空。清纳兰性德《早春雪后同姜西溟作》诗:“瑠璃一万片,映彻桑干河。”此喻雪。
5.指玻璃灯。宋叶适《赵振文传借琉璃灯铺写山水人物》诗:“古称浄琉璃,物现我常寂。” 明叶宪祖《鸾鎞记·途逅》:“归来愁日暮,孤影对琉璃。”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岁暮杂务》:“院内设松亭,奉天地供案,系天灯,挂琉璃。”
琉璃属于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原因有二:其一,古法琉璃材料特殊,而且其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到二十天,且主要依靠手工。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仅出炉一项,成品率就只有70%。更关键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十数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其二,琉璃不仅仅是一种材质,更是一种文化产品,更重要的是,琉璃产品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琉璃产品。
1、制作工序冗长:从构思、设计、雕塑、烧制、细修、打磨至作品完成,需经过四十七道精致烦琐的手工工序才能完成。
2.手工制作:工人必须掌握精湛技术方能操作,每道工艺均有各自不定的变化因素,且在工艺过程中需经反复实验,作品色彩无一雷同,制作难度极高。
3.一模一品:一只模具只能烧制一件作品,无法二次使用,大型复杂作品甚至需要多次开模、烧制才能完成。低成功率,使作品更为可贵可珍。
4.高温烧制:将精选原料以1400℃以上高温熔制成各种彩色水晶玻璃,并经过多次精选清洗后,按作品用料比例置于模具中,并设定严格的升、降温曲线,炉温必须控制在1000℃±5℃以内。烧制过程长达15天以上,使水晶原料,精确到每个细微处。方可确保作品精细奇巧、立体、真实、流线飘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