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增值税附加税计算公式及实例
增值税是一种流转税,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企业要缴纳的增值税额就是将本月的销售商品或者劳务而产生的销项税额总额,减去购进商品或者劳务的进项税额总额得出的。
计算公式是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如果有留抵税额和需要转出的进项税额,则再加上留抵税额,再减去需要转出的进项税额。
以增值税为计税基础的附加税有三种,分别是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这几项附加税是为了加强城市维护建设以及扶持教育事业发展而征收的税种,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为依据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按照所在地的不同,税率分为市区的7%,县城、镇的为5%,不在市区、县城或镇的为1%,教育费附加税率为3%,地方教育附加税率为2%。它们的计算公式分别是:应交城建税=(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7%
教育费附加=(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3%
地方教育费附加=(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税额)×2%
收入10万以内免征增值税和附加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第一条规定,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国发[1985]19号)第三条规定,城市维护建设税,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税额为计税依据,分别与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同时缴纳。
根据上述规定,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收入不超过10万,免征增值税,同时附加税随同免征。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则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适用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四条
除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外,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下统称应税销售行为),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2. 谁能举例说明一下,增值税是怎么计算的
举例说明如下:
B企业从A企业购进一批货物,货物价值为100元(不含税),则B企业应该支付给A企业117元(含税)(货物价值100元及增值税100X17%=17),此时A实得100元,另17元交给了税务局。
然后B企业经过加工后以200元(不含税)卖给C企业,此时C企业应付给B企业234元(含税)(货物价值200加上增值税200X17%=34)。
此时套用公式为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200X17%=34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34-17(A企业已交)=17(B企业在将货物卖给C后应交给税务局的税额)
新增两档按照试点行业营业税实际税负测算,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交通运输业转换的增值税税率水平基本在11%~15%之间,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鉴证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基本在6%~10%之间。
为使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改革试点选择了11%和6%两档低税率,分别适用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
(2)怎么算工业产品增值税实例扩展阅读:
增值税纳税申报时间与主管国税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是相联系的。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一个季度。
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一个纳税期的纳税人,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15日为一个纳税期的纳税人,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次月1至15日申报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以一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规定仅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
增值税固定业户向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增值税非固定业户向销售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3. 企业增值税如何计算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四章 应纳税额的计算”4. 增值税示例计算
你好,
很高兴为你回答问题!
解析:
此问题涉及几个要点:
1、企业出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且为2009年1月1日前购入且出售的,采用征收率征税的方
法,且适用征收率为4%,并减半征收的规定。所得价款均为含税收入。
2、销售应缴消费税的机动车的问题里,要注意,消费税是只征收一次,那么在企业购入时已征
收过了,所以在企业再次处置时,就不会再涉及到消费税的问题了。即其处置时与机器设备同样
的计税方法。
3、给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虽没有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仍为17%的税率计算增值税销项税的。
所以:
出售使用过固定资产应纳的增值税额=(9200+11000+64000)/(1+4%)×4%×50%=1619.23(元)
出售钢材应纳增值税=35000/(1+17%)×17%=5085.47
即:
上述业务应纳增值税=1619.23+5085.47=6704.7(元)
如果还有疑问,可通过“hi”继续向我提问!!!
5. 工业企业增值税如何核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举个例子吧:A企业6月购入10件商品,每件10万,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万,增值税17万,10月,该批商品全部出售,每件12万,售价120万,增值税20.4万,会计处理如下
6月购进商品时:
借:库存商品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贷:银行存款 117
10月出售商品时:
借:银行存款 140.4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
贷:库存商品 100
当期应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20.4-17=3.4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3.4
贷:银行存款 3.4
6. 增值税计算简单案例
我国自1994年1月1日全面推行增值税,税源涉及到农业、工业、商业及服务业等广泛的领域。你知道增值税是怎么计算的吗?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4月初增值税进项税余额为零,4月该公司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外购用于生产家具的木材一批,全部价款已付并验收入库,取得对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货款为40万元,运输单位开具的货运发票注明的运费金额为1>700
(2)外购建筑涂料用于装饰公司办公楼,取得对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9万元,已办理验收入库手续。
(3)销售家具一批,取得销售额(含增值税)93.6万元。
计算该公司4月份增值税应纳税额。
案例分析
外购建筑涂料用于装饰公司办公楼的进项税额9万元不得抵扣;
该公司4月份销项税额=93.6÷(1+17%)×17%=13.6(万元)
该公司4月份进项税额=40×17%+1×7%=6.87(万元)
该公司4月份应纳增值税税额=13.6-6.87=6.73(万元)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5月初,外购货物一批,支付增值税进项税额21万元,5月下旬,因管理不善,造成5月初购进的该批货物一部分发生霉烂变质,经核实造成1/3损失。计算该企业5月份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案情分析
非正常损失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不得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因管理不善发生霉烂变质损失,属于非正常损失,其进项税额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该企业5月份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21-21÷3=14(万元)
某商场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2月销售三批同一规格、质量的货物,每批各1000件,销售价格(不含税)分别为每件120元、100元和20元。经税务机关认定,第三批销售价格每件20元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计算该商场2月增值税销售额?
案例分析
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可以按纳税人当月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其销售额。
税务机关已认定该商场第三批销售价格每件20元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应按当月合理销售价格(120元和100元)的平均售价确定销售额,所以该商场销售额=[120+100+(120+100)÷2]×l000=330000(元)
某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9年3月将自产的一批新产品800件作为福利发给本厂职工。已知该产品尚未投放市场,没有同类销售价格;每件成本400元。计算增值税销售额?
案情分析
纳税人将自产产品作为福利发给本厂职工的行为是视同销售行为,应缴纳增值税。因尚没有市场同类价格,可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其销售额。
销售额=成本×(l+成本利润率)=400×800×(l+10%)=352000(元)
1、“进项税额”的帐务处理
1.国内购进货物。企业在国内采购的货物,按照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讲稿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商品采购”、“原材料”、“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经营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购进货物未能取得增值税发票,则不能计算扣除进项税额;如果购入货物取得增值税发票有误,也不得作为扣税凭证,购货方有权拒收不符合规定的增值税发票,否则,其进项税额就必须敖货物的购进成本。
2.接受投资转入货物。企业接受投资转入货物,应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确认的投资货物价值(已扣增值税),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增值税与货物价值的合计数,贷记“实收资本”等科目。
3.接受捐赠转入的货物。企业接受捐赠转入的货物,应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确认的捐赠货物价值(已扣增值税),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增值税额与货物价值的合计数贷记“资本公积”等科目。
4.接受应税劳务。企业接受应税劳务,应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计入加工、修理修配等货物成本的金额,借记“其他业务支出”、“制造费用”、“委托加工材料”、“加工商品”、“经营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帐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5.进口货物。按照海关提供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进口货物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商品采购”、“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帐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6.购入免税农产品。应按照购入免税农产品的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买价扣除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借记“材料采购、”“商品采购”等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应付帐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注:如果的运输发票,则按运输费用的7%,计算进项税额;如果的废旧物资销售发票,则按买价的10%计算进项税额。
2、“已交税金”的帐务处理。
企业上缴增值税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收到退回多交的增值税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注:这适用于代开预征等当月税款当月入缴纳的情况,不适用于当月计算,次月入库的正常计算纳税的帐务。
3、“销项税额”的帐务处理
1.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企业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包括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按照实现的销售收入和按规定收取的增值税额,借记“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应付利润”等科目;按照当期的销售额和规定税率计算的增值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实现的销售收入,贷记“产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的销售退回,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2.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应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增值税,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3.利用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进行投资。企业自产、委托加工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应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增值税,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4.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消费等,应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增值税,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5.无偿赠送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应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增值税,借记“营业外支出”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6.随同产品出售的包装物。随同产品出售但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按规定应缴增值税,借记“应收帐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企业逾期未退回的包装物押金,按规定应缴增值税,借记“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4、“进项税额转出”的帐务处理。
企业购进的货物、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购进的货物改变用途等原因,其进项税额,应相应转入有关科目,借记“处理财产损溢”、“在建工程”、“应付福利费”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5、企业出口适用零税率的货物,不计算销售收入的销项税额和应纳的增值税额。
企业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的退税。企业在收到出口货物退回的税款后,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的退货或退关补交的税款,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6、“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的帐务处理。
月份终了,企业计算当当月应交未交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当月多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
这样,月份终了“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贷方余额,反映企业计算出尚未入库的增值税。月份终了“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7、次月申报缴纳上月应交的增值税时。
借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8、企业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等返还的增值税
除国家规定有指定用途的项目外,都应并入企业利润,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补贴收入”科目。未设置补贴收入“会计科目的企业,应增设”补贴收入“科目。
9、企业购进的货物由于发票开具时间较晚或传递等原因,致使该笔进项税未认证而当月不能抵扣的帐务处理。
购进月末时:
借:存在商品(原材料)
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帐款)
下月论证后:
借:应交税——应交金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待摊费用——待抵扣进项税额
10、纳税检查的帐务处理。
企业经常遇到税务检查而调整帐务。
增值税检查后的账务调整,应设立“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凡检查后应调减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增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凡检查后应调增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减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全部调账事项入账后,应结出本账户的余额,并对该余额进行处理:
1.若余额在借方,全部视同留抵进项税额,按借方余额数,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本科目;
2.若余额在贷方,且“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无余额,按贷方余额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3.若本账户余额在贷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且等于或大于这个贷方余额,按贷方余额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
4.若本账户余额在贷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但小于这个贷方余额,应将这两个账户的余额冲出,其差额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上述账务调整应按纳税期逐期进行。
7. 增值税计算公式及举例
销项税额计算公式: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增值税的计算公式为X/(1+17%)*17%,17%是税率,若不是适用17%税率的,可以乘以相应的税率。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