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品生产 > 理财产品飞单怎么防范

理财产品飞单怎么防范

发布时间:2022-11-12 09:32:28

‘壹’ 飞单产品的风险包含哪些

银行理财飞单的风险包括:投资主体没保障。安全没保障。流动性风险,正规银行理财产品根据合同条款是可以提前赎回。可能仅仅损失小部分预期收益。但是飞单产品往往是借新钱还旧债。缺乏造血功能。最后无法兑付;银行理财飞单本质上是银行从业人员为了谋求私利。假借客户的信任。推销不合规产品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识别银行理财飞单产品,需要看合同备案。是否经银行总行备案通过;看公章。是否加盖银行公章;看预期收益。常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在3%-5%。但是飞单产品高达8%以上。所以投资过程中。不贪小便宜。就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须知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拓展资料:
一、飞单”事件主要特征:一是银行员工涉嫌误导销售,且提前主动离职;二是投资者多为银行高端客户;三是相关产品资质差、风险高,但许诺超常规的9%-15%高回报;四是行为隐秘性强,往往是在产品不能按期兑付收益甚至出现本金亏损,引发投资者上访时才得以暴露。飞单”是指银行个别员工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私自销售非本行(总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非本行(总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部分涉嫌非法集资。其最大特点是,承诺收益率基本上是银行正规发行、代销理财产品收益的2-3倍。
二、银行理财经理私下推荐销售非本行发行或代销的理财产品,此类产品存在涉嫌“非法集资”隐患。当有客户经理向你推销一款“高收益”的“内部”理财产品时,也许你遭遇的就是银行“飞单”陷阱。试想,如果一个项目资产质量好,抵押率充足,风险较低,完全可以通过银行渠道融资,融资成本相对低。如果项目的融资规模较大,不符合银行信贷政策、风险较高,还可以寻求信托渠道融资。而那些银行和信托都不愿意接单的项目,就流向了第三方理财机构,那些“飞单”产品大多是被逐级淘汰下来的项目

‘贰’ 金融中的飞单是什么意思

是银行员工售卖银行系统之外的理财产品,钱流向了银行外部。

1、理财飞单是银行员工售卖银行系统之外的理财产品,钱流向了银行外部,而这些外部的资金没有银行监管风险很大,一旦出了问题就会让投资人损失惨重,甚至本金不保。

2、理财飞单可能是银行代销的理财,也有可能是外部的一些资管产品,也有可能是一些不存在的假项目。银行在售卖理财的时候必须进行双录,即录音录像。投资人一定要通过银行的正规渠道:银行柜台、理财窗口、自助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进行购买。

3、“飞单”事件主要特征:

(1)是银行员工涉嫌误导销售,且提前主动离职;

(2)是投资者多为银行高端客户;

(3)是相关产品资质差、风险高,但许诺超常规的9%-15%高回报;

(4)是行为隐秘性强,往往是在产品不能按期兑付收益甚至出现本金亏损,引发投资者上访时才得以暴露。

(2)理财产品飞单怎么防范扩展阅读:

1、2014年以来广东银监局通过信访投诉等渠道,发现数起“飞单”事件,银行个别员工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私自销售非本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非本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部分涉嫌非法集资,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2、银监局提醒市民,需要提高警惕和防范:

(1)要注意查证购买产品是否银行正规产品,可通过唯一的产品编码在中国理财网上查询;

(2)要关注购买产品的资金是否汇入银行账户;

(3)要对高额回报有独立清醒的判断;

(4)要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

(5)要及时投诉和举报异常情况。

‘叁’ 银行理财暗藏玄机 六招教你避开风险

银行理财现成为不少朋友资产投资的常见方式。对于众多理财方式来说,银行理财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但是许多投资者并不知道的是银行理财也不靠谱。银行理财的玄机多得很,诸位投资者要注意避开其中的猫腻。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银率网
银行理财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然而投资者有所不知的是,银行理财经理也并不靠谱,出于自身的利于,会把投资者引入误区,误导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认识,今天我们就为投资者开其中的猫腻。
一、理财风险等级要认清
根据产品风险特性,一般银行将理财产品风险由低到高分为R1-R5共5个等级:
R1(谨慎型或低风险)该级别理财产品保本保预期年化预期收益,风险很低;
R2(稳健型或较低风险)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本,风险相对较小;
R3(平衡型或中等风险)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本,风险适中;
R4(进取型或较高风险)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本,风险较大;
R5(激进型或高风险)该级别理财产品不保本,风险极大。所以投资在购买理财产品是应注意产品说明书中所标示的产品风险等级,不能简单的听信理财经理口头所说的,投资者应该以自身的风险偏好选择产品,不要盲目的追求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二、风险评测不能马虎
在银行买过理财产品的人都知道,首次去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前要进行风险评估测试。根据银监会的规定,投资者只能购买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应或更低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比如你的风险评估结果是稳健型,那么你就只能购买PR1和PR2两类产品。然而,为了提高销售业绩,很多银行理财经理会引导客户,甚至代替客户填写风险评估测试,以达到可以购买更高风险级别理财产品的客户评级,这样能确保买产品时不受限制。然而对于客户来说,买到“风险超标”的产品,本金和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可能面临着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风险。因此风险评估测试一定要自己认真做,不能走过场。不要轻信理财经理的一面之词,以免买到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之上的产品,从而超出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
三、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要弄清
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是投资者在购买时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是指,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时对产品的最终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的一个估值,并不代表银行理财产品到期的实际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为了吸引投资人,银行经理在销售时往往会避重就轻,一味的强调最高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却不做足够的风险提示。以结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例,这类产品虽然都有一个较高的最高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但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波动却很大,而且不确定,到期时达到最高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很低。
四、避开“募集期”漏洞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要注意两个期限,一是募集期,二是投资期。通常情况下,银行一般会声称,银行理财产品在资金募集期和清算期不享有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是按活期存款利息计算的。如果募集期太长、投资期太短,产品的实际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会被拉低很多。比如一款期限为30天的理财产品,从5月16日开始销售,5月20日才结束募集,5月21日起算利息。也就是说,购买的这款产品,空档期是6天。而这6天里是没有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只能按照的活期预期年化利率计算。尽量购买中长期理财产品,或募集期较短的产品,减少资金时间漏洞。同时在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不仅要关注产品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更要算好时间账,避免募集期带来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折损。
五、小心“飞单”
不要以为只要是银行卖的理财产品就是银行自己发行的,实际上,银行除了销售自己的产品还会帮一些第三方机构代销产品,比如信托、保险、基金等公司发行理财产品,业内通常成之“飞单”。为了赚取更高的佣金提成,理财经理往往会以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为诱饵,向客户兜售这些代销产品。这些产品往往很不靠谱,需要认真的甄别,因为一旦第三方机构出现问题,投资人很可能会血本无归,飞单事件也屡见不鲜。因此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应该重点看合同上是否有银行公章,以此鉴别是否为代销产品。另外,对理财经理介绍的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产品要保持理性,问清楚产品属性和发行方。
六、记得要“双录”
今年5月13日,银监会印发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的通知》,其中有一条要求,商业银行通过营业网点开展代销业务,应根据相关规定实施录音录像,并妥善保管录音录像文件等代销业务文档。这应该算双向保护吧,银行不用担心“碰瓷”,投资人也不用害怕被理财经理忽悠。总之,以后大家到银行买产品时,记得主动要求双录。在购买银行理财时要记得多留个心眼,对细节要仔细甄别,最好通过银行的官方网站或者官方客服电话查询核对理财产品的相关信息,需要注意的是理财产品并非银行存款,因此建议投资者合理的分散资产配置。

‘肆’ 如何有效防控私售理财产品等"飞单"违规行为

1 要注意查证购买产品是否银行正规产品。凡是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均具有唯一的产品编码,可依据该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到产品信息;银行代销产品则可通过银行网点公示的代销产品清单查询。而且,银行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在相关销售文本中应有银行印章。
2 要关注购买产品的资金是否汇入银行账户。客户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均须通过柜面或自助渠道进行认申购操作,但凡被要求向个人或第三方公司账户转账或汇款的,就要提高警惕,并注意查看业务办理回执中的汇款账户明细。
3 要对高额回报有独立清醒的判断。已暴露风险的“飞单”产品,承诺收益率高达9%-15%,基本上是银行正规发行、代销的理财产品收益的2-3倍。
4 要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明确了解产品是否保本、募集资金具体投向、收益、期限等。
5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银行和监管部门投诉和举报,情形严重应立即报案,并尽量采集留存证据。

‘伍’ 我买理财产品遇到飞单怎么办

在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遭遇飞单的,由该银行负责,如果是银行员工利用职工身份掩护而从事违法犯罪行为的,由该员工承担责任。飞单是指银行员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违规私售非银行自主发行或代销的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
【法律依据】
《商业银行法》第七十三条
商业银行有下列情形之一,对存款人或者其他客户造成财产损害的,应当承担支付迟延履行的利息以及其他民事责任:
(一)无故拖延、拒绝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
(二)违反票据承兑等结算业务规定,不予兑现,不予收付入账,压单、压票或者违反规定退票的;
(三)非法查询、冻结、扣划个人储蓄存款或者单位存款的;
(四)违反本法规定对存款人或者其他客户造成损害的其他行为。

‘陆’ 保险飞单的风险是什么

一般都是非法集资类风险。

作为一名普通人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一定要警惕“飞单”风险。所谓“飞单”就是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投资者对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信任。

销售不属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从而获得高额佣金提成的行为。在非法集资类案件中,不少消费者由于缺乏警惕,成为一些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飞单”行为的受害者。

非法集资风险

为了防范“飞单”类非法集资风险,建议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不要接受银行、保险从业人员推荐的其他公司的产品,不与银行、保险从业人员个人签订投资理财协议,不接受从业人员个人出具的任何收据、欠条。

同时,要尽量做到“三查、两配合”。“三查”,是指消费者要审慎进行投资,可以通过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网站、客户热线或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网站查人员、查产品、查单证,核实销售人员的身份、资质,核实金融产品的属性以及合同的细节等。

‘柒’ 银行理财产品血本无归3招识破银行“飞单”

进入年底,银行理财“飞单”事件多发。有投资者在某股份制银行分行客户经理(已从该行离职)的介绍下,购买了两款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的私募股权基金产品,如今产品已到期,但基金公司却无力兑付本金与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致使其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经了解,上述投资者购买的实际上并非该行自主发行或代销的理财产品,产品协议里也没有银行印章或员工签名。
首先,要坚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背后意味着高风险。
一些理财经理打着银行理财低风险的口号,背地里却挂羊头卖狗肉,承诺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高达9%—15%,基本上是银行正规发行、代销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2—3倍。投资者在购买前,应有独立和清醒的判断,不要轻易被花言巧语、高额回报所蒙骗。
其次,要注意查证购买产品是否为银行正规产品。
首先,凡是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均具有唯一的产品编码,投资者可依据该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到产品信息;银行代销产品则可通过银行网点公示的代销产品清单查询。其次,银行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在相关销售文本中应有银行印章。此外,遇到疑问还可通过银行客服热线、银行官方网站等途径进行核实。
最后,要关注购买产品的资金是否汇入银行账户。
客户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均须通过柜面或自助渠道进行认申购操作,但凡被要求向个人或第三方公司账户转账或汇款的,就要提高警惕,并注意查看业务办理回执中的汇款账户明细。

阅读全文

与理财产品飞单怎么防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司产品被仿冒怎么走法律程序 浏览:516
进货时赠送产品为什么有库存单价 浏览:688
信息管理属于哪个学科大类 浏览:324
世界最先进的停车场技术有哪些 浏览:656
交易所usdt怎么解冻 浏览:945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校服多少钱 浏览:217
村民如何查询被征地信息 浏览:614
微信上的小程序如何彻底删除 浏览:474
广东过礼娶亲要走什么程序 浏览:761
交易中的心魔怎么克服 浏览:639
童装代理什么品牌好 浏览:774
研发转技术文档怎么样 浏览:702
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有哪些内容 浏览:355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是什么意思 浏览:39
为什么qq经常正在更新数据 浏览:180
内存是如何存数据的 浏览:55
信道状态指示包括以下哪些信息 浏览:305
什么是现代市场体系 浏览:891
加盟代理商如何注册 浏览:249
g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哪个前景好 浏览: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