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产品设计的方法有哪些
产品设计的方法:
1、组合设计
组合设计(又称模块化设计)是将产品统一功能的单元,设计成具有不同用途或不同性能的可以互换选用的模块式组件,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的一种设计方法。当前,模块式组件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设计中,并从制造相同类型的产品发展到制造不同类型的产品。组合设计的核心是要设计一系列的模块式组件。为此,要从功能单元,即研究几个模块式组件应包含多少零件、组件和部件,以及在组合设计时每种模块式组件需要多少等。
当今,在面临竞争日益加剧、市场分割争夺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仅仅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是很难生存的。因此,大多数制造厂家都生产很多品种。者不仅对企业生产系统的适应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而且显然要影响产品设计的技能。生产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寻求新的途径,使企业的系列产品能以最低的成本设计并生产出来。而组合设计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2、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来完成产品和工序的设计。其主要职能是设计计算和制图。设计计算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机械设计等基于工程和科学规律的计算,以及在设计产品的内部结构时,为使某些性能参数或目标达到最优而应用优化技术所进行的计算。计算机制图则是通过图形处理系统来完成,在这一系统中,操作人员只需把所需图形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的命令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就可以自动完成图形设计。
3、面向可制造与可装配的设计
面向可制造与可装配的设计是在产品设计阶段设计师与制造工程师进行协商探讨,利用这种团队工作,避免传统的设计过程之中“我设计,你制造”的方式而引起的各种生产和装配问题以及因此产生的额外费用的增加和最终产品交付使用的延误。
如果一个产品的设计缺乏生产观点,那么生产时就将耗费大量费用来调整和更换设备、物料和劳动力。相反,好的产品设计,不仅表现在功能上的优越性,而且便于制造,生产成本低,从而使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得以增强。许多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的企业都十分注意产品设计的细节,以便设计出造价低而又具有独特功能的产品。
‘贰’ 工业设计形态语义作业
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方法中,其中就有一条是产品形态语义设计,相对于其它的趣味设计,互动设计,功能设计等,形态语义设计往往专注于产品的形态设计研究,通过产品的形态表达及传输一定的设计思想。常见的有造型仿生设计,趣味卡通造型产品设计等等。毕业设计中这个也是很长做的一个课题。
‘叁’ 非常有创意的产品设计有哪些
非常有创意的产品设计有:
1、灯铃设计
这是一款将灯泡与门铃结合为一体的智能产品,主要为听力受损的人群使用。按门铃时光源会以声响和灯光变化的两种反映提醒住户有访客在门口,可以重复开灯和关灯五次。
‘肆’ 产品设计包括哪些设计
产品设计在不同的学校里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产品设计的方向不会偏差太大,专业课里面一般都会接触一些。
1-普通工业产品设计:
说是普通工业产品设计意思是想区分交通工具设计,交通工具设计是工业设计行业里一个独特的分支。普通产品设计包含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绝大多数产品,如电水壶、冰箱、电视、手机、电脑、吸尘器、油烟机、自行车、头盔、鞋子等等这类产品的设计。
4-服务设计:
产品设计的领一个分支为服务设计,基于产品设计的理论很多设计师会进入到服务设计领域,运用设计理论、设计心理学理论、产品策划理论等进行职业规划。
5-咨询设计类:
多数产品设计师会逐步转型为咨询设计管理职业,不做具体的产品设计工作,但是离不开产品设计的基础,如果我们把这类咨询当作产品的话,也是需要设计师进行设计的。
总结:产品设计包含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设计师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行业进行发展。
‘伍’ 产品语义学的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是时代的艺术。当代社会,工业发展已经进入到高科技阶段,手工业、工业、高科技工业已融为一体,可持续发展、关注自然、与环境和谐相处被空前关注,信息化已迅速被应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设计处于一个重新构造语言的时代。无可置疑,设计精良的物品是今天视觉文化的中心,然而充斥在人们生活中的产品总不是那么令人满意,许多产品令使用者感到困惑,可能看上去让人难以理解它到底是一件什么产品,或者不明了如何使用它,电子器材“黑箱化”现象的泛滥,对设计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芬兰着名工业设计师汉诺·科赫伦(Hannu kahonen)说:“我对那些‘过分的设计’、反自然形态的设计感到厌倦,它们使产品更加复杂而难以使用,在我看来,理想的产品应有助于日常的生活并尽可能给人们带来欢乐。” 如何运用设计符号创造出符合现代人类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是当代工业设计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产品语义学的本质正是在于通过产品外在视觉形态的设计揭示或暗示产品的内部结构,使产品功能明确化,使人机界面单纯、易于理解,从而解除使用者对于产品操作上的理解困惑,以更加明确的视觉形象和更具有象征意义的形态设计,传达给使用者更多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
所谓语意(Semantic)顾名思义,即语言的含义、意义;语意学(Semantics)即探索、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产品语义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借用语言学的一个名词,它产生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符号学理论,但它的产生,却具有社会、历史、哲学的背景,工业设计史上关于产品语意的研究始于 20世纪60年代。
一战之后,全世界物质匮乏,现代主义提倡的功能主义顺应历史条件,满足并推动了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当时产品设计考虑的重点是“物理机能”,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是工业设计的理论支点,在1920—1950年间,功能主义设计是人类设计史上的重要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时代的来临,社会财富的增加,使得人们对产品的要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六十年代的过度开采开发造成了地球环境的危机,生态设计被提出并在设计的各个层面予以实践。这一时期,人们开始注重环境机能,注重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开始强调“沟通、对话”,设计界也引进了各种新学科: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行为学、语言学、信息理论等,同时,电子产品的出现使得造型与机能失去了必然的密切的联系,导致单一的“黑箱”现象的泛滥,商品同质化的出现呼唤更迎合使用者内心的产品,现代主义对于“功能”的过分强调和对于“形式”过分的漠视导致工业产品的粗糙、冷漠、僵硬,有人形容那是一个“大量生产、大量购买、大量消费、还大规模的毒害数不清的环境”的时代,后现代主义在此时出现,它重主体精神、重文脉、重符号语意,对产品语意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83年克里彭多夫(Klaus Krippendorf)和郎诺何(R. Butter)夫妇正式提出“产品语义学”(Proct semantics)的概念,并定义为“产品语义学是研究人造物的形态在使用情境中的象征特性,并将此运用于设计中”;1984年克里彭多夫对产品语义学下了进一步的定义,他认为产品语义学是对旧有事物的新觉醒,产品不仅要具备物理机能,还应该能够向使用者揭示或暗示出如何操作使用,同时产品应该具有象征意义,能够构成人们生活当中的象征环境。
产品语意理论的基本构架来自于语言符号系统。符号学理论提倡用符号的观点来研究一切学科和现象。符号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说“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他认为每种符号都有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一是能指(又叫意符,Signifier)指物体呈现出的符号形式;二是所指(又叫意涵、符指Signified)指物体潜藏在符号背后的意义,即思想观念、文化内涵、象征意义。
克里彭多夫关于产品语意的概念正是基于索绪尔的符号观念,他将使用者对产品的理解划分为四个阶段。A、产品辨明阶段:使用者通过相应的视觉线索来区分产品类型;B、自我验证阶段:使用者实际操作物品(或其控制器)然后观察这些运行不同程度的成败反馈;C、发现新形式阶段:使用者在使用中熟悉其工作原理,或许还能发现新的使用方式;D、解读符号语意:使用者依据自身类型、个人理解、社会特征及美学价值,通过与其相关产品的比较来解读产品内涵。从以上四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者通过对产品形态的视觉印象在心中对产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是什么产品),随着自我验证实验即实际操作物品过程的进行,会逐步全面、深入地扩大对产品的了解,同时对最初的视觉印象予以更新、强化或反感、排斥。所有对产品形态或语意符号的初期预想,在自我验证阶段得到是或不是的检验,如果设计师的初衷和使用者验证后的感官体验达成一致,则证明该产品的形态成功的表达了它的内涵,也正因为有此一致性,使用者才有继续深入的操作和研究,才有发现新形式的可能。最后,使用者会给产品一个客观的评价,当然,这个评价是受到使用者自身的审美情趣、文化修养、性格特征的影响的,同时又受到社会约定俗成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推进及信息化的发展,影响产品设计的地域性、文化性限制会越来越小。但弘扬民族文化是每一个设计师都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在此方面北欧和日本的工业设计做得很好。
优秀的工业设计在对产品语意的把握上经过系统、全面的分析,充分运用设计符号使产品的功能与形式达到高度统一。不仅体现出产品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还体现出设计对人—使用者的关怀。美国设计师丽萨·克诺(Lisa Krohn)和图克尔·维美斯特(Tucher Viemeister)1987年设计的电话应答器是运用“产品语义学”的经典范例。这是一个听筒和应答器合二为一的产品,被设计成电话簿的样子,通过新技术,综合了录音、播放、复印信件的功能,保留了人们对传统电话的一些认知功能,但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可以翻页使用,并在翻页时切换不同的内容,按键通过页的标准孔穿插而通用,简练、新颖、动感、而层次丰富,给人以亲切熟悉的感觉,吸引者使用者掌握新技术。2002年IBM公司推出的” ThinkPadTransNote”笔记本电脑获得了德国IF设计金奖。这款产品在造型上采用文件夹的特点,将笔记本电脑和电子纸笔书写器组合起来,用户可以方便的书写、绘图,处理、存储、发送文件。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心理,造型简洁,语意明确。意大利设计师马西姆·约萨·吉尼(Massimo Iosa Ghini)设计的“妈妈”扶手沙发外形朴实、敦厚,色彩温和,象征着妈妈的慈祥、宽容,给孩子温暖,为身心俱疲的现代人提供一个恢复精力的避乱所。
产品语义学的运用还表现在对产品的细节处理上。如佳能C.BIO型照相机,它的有机形态几乎与人体合二为一,不仅在外形上给人以细腻精致,亲切的感觉,在功能上也有着让人叹服的便利性。菲利浦公司 1996年推出的“philishave reflex action”剃须刀,整体造型时尚、大气,它的侧面与男性头颈部的侧面有着完美的一致性,调节开关的按钮(Power)正在男人的喉节处,按钮上有增加摩擦、便于推动的突起,明确的指示了产品的操作方式。以下是菲利浦公司1990-1998年推出的部分产品的“脸”—界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操作系统对于使用者的明确的指示符号。
M·Mccoy 在探讨产品造五项问题作为进行产品语意造型设计的项目:(1)环境(Environment context)即产品造型包括大小、材质、色彩、形态如何与周围环境协调;(2)记忆性(Memory):产品造型是否让人感到熟悉、亲切、产品在文化或形态上是否具有历史的延续性;(3)操作性(Operation)产品造型在局部控制、显示、外形、材质、色彩等层面的语意表达是否清晰、易理解、易操作;(4)程序(Process)产品外部造型是否宣示了内部不可见的机构运作,是否揭示或暗示了产品如何工作;(5)使用的仪式性(Ritual of use)产品的造型是否暗示了产品的文化内涵、象征意义。因此,我们在运用符号进行产品设计时,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考虑。近代建筑师在创作和实践中总结了一套符号创新的手法。第一是“重复和多余”,就是用重复的信息反复作用于人的感官,从而把信息强烈的传递给使用者,这对于新的符号的被接受和理解较为有效;第二是“变形和分裂”,是指将人们习以为常的符号变形、分裂,重新组织成新的语言,既继承传统又有创新;第三是“深奥和诠释”,建筑符号学家认为艺术要有特色就要难懂,要费劲才能为人所理解,要新奇,不易理解但又能被理解;第四是“多价和多元”,即艺术要创造而不能一味的模仿。这些手法也可以借用到工业设计上,获得澳大利亚2000年工业设计大奖的奥运火炬的设计,就揉和了悉尼海滨城市的特征和悉尼歌剧院的形态,简洁、时尚,功能与形式完美统一。
必须要注意的是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的,产品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便捷和美好。芬兰着名设计师约里奥·库卡波罗(Yrjo Kukkapuro)说“真正的设计师的作品不应该是一种疯狂的、无用的东西”,在今天,人们需要的依然是形态美观,功能良好,充满人文关怀和环境意识的产品。同时我们也不能“为了语意而语意”,我们对于传统符号的运用,必须是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现代的观念去改造和提炼,支持我们今天设计的基础依然是人机工程学和美学。
‘陆’ 产品设计包括哪些方面
在产品设计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所包含的四要素:
1、符合时代的要求
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绿色设计应时而生。它提倡人,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将环保这一迫切的社会问题付诸实践。
2、技术要素
技术要素中所包含的内容分能源、加工工艺、功能等。可以说技术要素是最直接制约设计实现的要素。
3、审美要素
现时代的时尚设计更注重人的情感化和个性化,消费者面对多样性的产品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说现在的产品设计形式已经几乎不受技术的约束了,各种风格争奇斗艳,对于它是否被市场所接受,关键在于它是否符合某个群体消费者的需要。
4、人的要素
“以人为本”是工业设计的宗旨,但纵观设计史,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是在现代设计出现以后。今后,设计的发展将更关注于人,机,环境的协调发展。
设计原则
一、亲密性
所谓亲密性就是把所有相关的东西放在一起,如果把多个具有相关性的东西放在一起,便可以得到更加全面实用的一件产品,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对齐
设计中的所有元素都不应该是随意放置的,它们的存在和位置都应该是有理由的有原因的。每个元素都应该与整体和单个元素之间具有某种联系,这样就能形成一种和谐的美观的视觉感受。
三、对比
对比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形成主次关系,什么是要优先传递的信息,什么是次要的辅助的信息。
四、重复
重复是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们能让整个设计看起来更具有一致性,从而形成统一的设计表现形式。
‘柒’ 产品设计的新理念有哪些
产品设计新理念有直接展示法、突出特征法、对比衬托法、合理夸张法、以小见大法、运用联想法、富于幽默法、借用比喻法、以情托物法、悬念安排法、选择偶像法、谐趣模仿法、神奇迷幻法、连续系列法。对于设计,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发明。 二是革新或称之为改良。首先“发明”是从无到有,根据人们的真正需要,创造一种或几种真正的功能。如果只是对产品的外观、形态、性格等方面进 行改变,那只是在发明基础上的“革新”。
‘捌’ 趣味产品的类型分析生趣天趣
摘要 生趣,从生动、灵活等方面来表达趣。机趣,从机智、灵巧方面表达趣,体现于结构设计的巧妙之处,借此反映设计者的睿智。幽默轻松的设计内涵,往往使人忍俊不禁。这类产品内涵语义丰富,让人觉得轻松幽默,身心放松,雅趣,从雅致、意境方面表达趣,从产品的形体和质感中体现产品的典雅和格调,反映了设计人的艺术修养,表现出一种生活的精致、高雅和态度。情趣,从人的情感出发,在情致方面表达趣。产品体现如爱情、亲情等情感,使人感觉到温暖、亲切天趣,从自然天性方面表达趣。产品设计回归自然、天然,体现人与环境和自然的和谐。这类设计多从自然界中获得灵感,保持自然生物的灵动美感,让人在钢铁世界中感受自然的乐趣 理趣,从理智、聪颖方面表达趣,与情趣的感性相对,在理智和趣味表达中达到一个和谐,单纯的强调理会让人觉得单调乏味,过多的趣会杂乱无章,理趣是在规范的设计中体现情趣童趣,从儿童的视角表达趣,反映了儿童的稚嫩天然的神态
‘玖’ 产品设计有哪些
1.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是一项寻求市场与企业之间“共谐”的过程,包括产品调研、市场容量、竞品分析等,目的是为了了解产品的基本原理、市场需求、竞品现状和应用场景等。
2.设计构思
根据客户设计需求进行市场调研分析。从市场趋势、竞争对手、产品功能、产品定位、使用人群、环境、方式、人机工程学、生产制造、成型工艺、市场容量、前景预测等全方位综合考虑,确定产品设计的方向。
3.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包括外观设计和产品结构设计。一个好产品首先要实用,因此,产品设计首先是功能,其次才是形状。好的产品设计,不仅能表现出产品功能上的优越性,而且便于制造,生产成本低,从而使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得以增强。
4.外观设计
外观设计,即产品外部的艺术或装饰性的设计。内容包括形状、式样、色彩或其组合等。不包括其构造方法或原理以及以实现产品功能为主要目的的外观或形状。
5.产品结构设计
产品结构设计,是针对产品内部结构、机械部分的设计;优秀的结构设计应该是装配简单,易于生产制造,并考虑节约模具成本,为后续加工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帮助客户迅速而有效地完善产品并赋予概念生命,以此将其成功投放市场,实现商业价值。
‘拾’ 非常有创意的产品设计
无叶风扇,利用空气倍增技术吸纳空气和扩大它。由于没有转动叶片或网格外罩,安静,安全,易于清洁。 2.双头牙膏
双头牙膏,如果她(他)抢先挤牙膏让你很生气,那这个产品很适合你。 3.拎瓶器
它可以安全地携带多达6瓶的啤酒,软饮,或水瓶。 4.坐栏花盘
将花盘放到栏杆,甲板或栅栏上。独特艺术般的设计,保证花盘的安全与稳定。 5.黄油棒
来自日本,棒状的黄油,哪个厨房都想要。 6.不倒翁牙刷
牙刷刚放置时,会摇摇摆摆,直到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就像不倒翁。 7.带转向灯的骑车夹克
衣服背部有LED方向指示灯,手腕处带有控制开关,骑单车时很实用,提高安全。 8.提包雨伞
韩国设计师Seung Hee Son设计,将伞折叠成一个小的手提袋,不用担心雨伞上的积水乱滴,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9.USB迷你冰箱
USB迷你冰箱,靠USB口供电的冰箱,这个冰箱太小了,只能放进一罐饮料,它可以让你在使用电脑的时候顺手喝一杯冰镇的啤酒。 10.肥皂粉碎机
肥皂比洗手液去污能力强,易清洗,不直接接触而粉碎后,很卫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