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品生产 > 假产品有什么危害

假产品有什么危害

发布时间:2022-11-03 16:44:26

㈠ 伪劣商品的危害

一、严重损害我国名优产品的信誉,侵犯企业的合法权益,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从已被查获的案件看,在市场上被假冒的商品,都是一些质地优良,适 销对路,深受消费者和用户厚爱,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有较高声誉的名牌商 品,这些商品在其创业创名牌的过程中,都付出了长时间艰辛的劳动,其 中,相当一部分是我国产品的精粹,是国之瑰宝。但是,越是“ 名优”、 “高档”、“紧俏”,越有假冒混杂其间,特别是易制作、利润高、销路好的 商品大量被假冒。据国家食品质量检测中心从1991年到1995年对茅台、五 粮液等名酒送样检测的结果看,1991年,样品54个,真品率8.4% ;1992年,样品223个,真品率30.4 %1993年,样品291个,真品率45.7%,1994年,样品351个,真品率62.3% 1995年,样品981个,真品率44 %。1994年第四季度,国家技术监督局对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哈尔滨五地市场上的假茅台、五粮液等名酒的抽样,真品率为57.3。因此, 加强对假冒名优产品惩治的力度,加强对名优产品保护的力度已成为“ 打 假”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1995年云南玉溪卷烟厂用于打击假冒“红塔山”名烟的费用高达1.2亿元,该厂负责人感慨地说:“不怕竞争,就怕假冒”。全国妇孺皆知的西安“太阳牌” 锅巴,1990年全厂实现利税3000多 万元,但是,市场上假冒商品如影随形,始终摆脱不了,该厂多次更新防伪 标志,但销量仍急剧下降,假冒商品充斥市场,1991年利税下降到1000万元,1992年上半年面临亏损,一个好端端的企业险些被假冒商品挤垮。1993年,东风汽车因被假冒,该公司和国家财政收入损失达4000万元。
二、坑农害农,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假劣农药、化肥、种子、饲料、农机配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个突出问 题。如1994年河南汝城县农林牧种源公司非法销售假杂交稻种案,造成浙 江、安徽、湖南三省6 个县8 万亩水稻减产,其中4 万亩水稻绝产,3 万多 农民缺粮断炊。假冒伪劣使一些地区本来就很脆弱的农业生产雪上加霜,严 重破坏农业生产,影响农民生活的安定。
三、广大消费者蒙受了人身的、经济的、精神的多重伤害。
1992年到1996 年,黑龙江、河南、湖北、四川、广西、云南等七起假 酒案致死68人,致残百余人;山东、河南、四川、湖北等六名儿童、一名 妇女因注射假冒针剂致死,在这起案件中,一名受害者的父亲闻讯奔回老家 时,儿子埋了,老婆疯了,真是惨绝人寰。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一个个体医 生,也因滴注了假冒针剂死亡。劣质电器、燃气器具致死人命,劣质化妆品 灼伤面部,劣质饮料食品引起中毒,更是屡有报道。有人说,除了假发没有 假的,什么都有假,此话虽不全面,但反映了人们恐惧的心态。 北京市社会心理研究所发表了1996年北京市民心态的调查报告,其中 这样一个数据很使人吃惊,在市民对社会问题严重程度(一共有12项) 的 评估中,假冒伪劣商品从1993年的24%( 占第三位),1994年的32.2% (第二位),发展到了1996年的57.3%(第一位)。也就是说,市民在1996 年的严重程度评估中,比1994年上升了25.1个百分点,比1993年上升了 33.3个百分点。
四、败坏出口商品的信誉。
假冒伪劣商品流出国门,主要是前几年边境口岸购物旅游、边民互市、 挂靠公司所经营的边贸失控,政府有关部门对边贸出口商品监督乏力。1998 年1月8日《参考消息》刊登日本《读卖新闻》的一条消息称:日本将调查其产品在海外受害情况,并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假冒商品生产市场。美 国1994、1995 年连续把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侵权商品列为榜首。英国防伪企 业集团出版的刊物中,把中国列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假冒商品生产国。中国边 贸商品质量低劣,一度成为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新闻媒介议论的热门话题。 虽然我国出口产品把关比较严,总体质量是好的,但是,“一粒老鼠屎坏了 一锅汤”的现象并不鲜见,这种短期行为,虽可兴旺一阵,谋利一时,但 终究要付出更长时间、更大的代价来消除这些不良影响。
假冒伪劣商品虽然只占社会商品总量的一小部分,但是,发展和蔓延势 头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将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建立造成极大的危害,也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已形成传统的社 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美德的严重冲击。进一步说,它加剧了社会财富向 不公平分配方向发展,加剧了社会上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的发展,不以勤劳 致富,而是损人利己,害人致富;它也毒化社会环境,不仅严重腐蚀了一部 分人的灵魂,腐蚀了一批干部,加剧了权力腐败的速度,而且还严重腐蚀了 下一代人;它破坏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则,制约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它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严肃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㈡ 假冒伪劣化妆品会对我们的皮肤造成哪些伤害

假冒伪劣化妆品中常含有过量有害成分,对人体将会造成严重损害。如美白类化妆品最常见的有害成分是重金属铅,汞等,轻则危害肾脏,重则引起皮肤癌变。祛痘类化妆品常常含有过量的激素,这类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停用就会“爆痘”。再者,用于去油脂有机硫酸化合物,对油脂的去除效果过强,会直接对皮肤造成损伤。

注意护肤和养生已经是全民的共识,我们在选择护肤化妆品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生产厂家,不要被盗版的商标迷惑。总体来说,尽量选择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品牌,千万不要贪小便宜伤害了自己的皮肤。

㈢ 用假的化妆品会有什么危害

用假的化妆品危害如下:

1、假的化妆品里边有些有害的东西,会引起刺激反应,表现为皮肤发红,烧灼不适感。

2、假化妆品会引起过敏反应,使皮肤发红,出现小疹子,甚至水肿,严重的会引过敏性皮炎。

3、假冒化妆品含超标的汞、铅、砷、铬等重金属,可通过皮肤吸收以后进入人体,同时会造成体内

的蓄积,从而引起肌体各种不良反应,最主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

(3)假产品有什么危害扩展阅读

如何正确辨别真伪化妆品:

1、从外观上识别

好的化妆品应该颜色鲜明、清雅柔和。如果发现颜色灰暗污浊、深浅不一,则说明质量有问题。如果外观浑浊、油水分离或出现絮状物,膏体干缩有裂纹,则不能使用。

2、从气味上识别

化妆品的气味有的淡雅,有的浓烈,但都很纯正。如果闻起来有刺鼻的怪味,则说明是伪劣或变质产品。

3、从感觉上识别

取少许化妆品轻轻地涂抹在皮肤上,如果能均匀紧致地附着于肌肤且有滑润舒适的感觉,就是质地细腻的化妆品。如果涂抹后有粗糙、发粘感,甚至皮肤刺痒、干涩,则是劣质化妆品。

㈣ 假冒伪劣商品有哪些危害

从三方面来论述:一是身体上的伤害,主要是针对一些伪劣食品,衣物,用具等等;二是精神上的伤害,伪劣商品让消费者气愤,常常无处申诉,浪费了许多精力和金钱;三是经济上的损失,伪劣商品都是暴利的,消费者等于花费了更多的钱买了使用价值很小的或零价值、负价值的物品。

是指那些含有一种或多种可以导致普通大众误认的不真实因素的商品。假冒伪劣商品可以分为假冒商品和劣质商品两种类型。

假冒伪劣商品是假冒伪劣的物质产品,不包括精神产品。其特征是:具有不真实性因素和社会危害性。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89年转发的、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严厉惩处经销伪劣商品责任者的意见》的规定,假冒伪劣商品主要包括以下14种商品:
1.危及安全和人身健康的;
2.失效、变质的;
3.掺杂使假、以假充真或以旧充新的;
4.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
5.限时使用而未加标明失效时间的;
6.冒用优质或认证标志和伪造生产许可证的;
7.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
8.无检验合格证蛭抻泄氐ノ辉市硐壑っ鞯模?BR> 9.未用中文标明商品名称、生产者和产地(重要工业品未标明厂址)的;
10.实施生产制造许可证管理而未标明许可证编号和有效期的;
11.按有关规定应用中文标明规格、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或成分、含量而未标明的;
12.高档耐用消费品无中文使用说明的;
13.属处理品(含次品、等外品)而未在商品或包装的显着部位标明“处理品”字样的;
14.剧毒、易燃、易爆危险品而未标明有关标识和使用说明的。

㈤ 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的后果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将处以等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其所有违法所得将被没收;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不仅仅是一种欺诈消费者的犯罪行为,也会对消费者造成一定的经济和健康的损害,因此对于这样的行为法律规定了处罚方式,不仅仅要追究其经济赔偿责任还要追究其损害赔偿,涉及刑事犯罪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消费者在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消费维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㈥ 假货的危害

假冒伪劣产品具有哪些危害
(一)销售伪劣产品,短期害人,长期害己;
(二)销售伪劣产品:消费者身心造成巨大伤害?为自己的未来埋下隐患;
(三)销售伪劣产品:给自己和他人的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假冒伪劣产品
1、国家质检总局规定了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牌产品标志、免检标志等质量标志和许可证标志的;
(2)伪造或者使用的虚假的产地的;
(3)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
(4)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
(5)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
(6)失效、变质的;
(7)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的(8)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
(9)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
2、国家质检总局还规定,经销下列产品经指出不予改正的,即视为经销伪劣商品:
(1)无检验合格证或无有关单位允许销售证明的;
(2)内销商品未用中文标明商品名称、生产者和产地(重要工业品未标明厂址)的;
(3)限时使用而未标明失效时间的;
(4)实施生产(制造)许可证管理而未标明许可证编号和有效期的;
(5)按有关规定应用中文标明规格、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或成分、含量等而未标明的;
(6)高档耐用消费品无中文使用说明的
(7)属处理品(含次品、等外品)而未在商品或包装的显着部位标明“处理品”字样的
(8)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而未标明有关标识和使用说明的。
所以说,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并不是单纯的适用哪一条法律制度,就算是假冒伪劣产品也没有构成犯罪,那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这个层面来说,也应该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这些商家厂家进行行政处罚。我们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之后,不仅可以要求商家退款,还可以要求其赔偿。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㈦ 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会严重损害我国名优产品的信誉,侵犯企业的合法权益,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还会坑农害农,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给广大消费者蒙受了人身的、经济的、精神的多重伤害,同时也会败坏出口商品的信誉,进一步加剧了社会财富向不公平分配方向发展,加剧了社会上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的发展,不以勤劳致富。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㈧ 冒牌食品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应该怎样预防

从三方面来论述:一是身体上的伤害,主要是针对一些伪劣食品,衣物,用具等等;二是精神上的伤害,伪劣商品让消费者气愤,常常无处申诉,浪费了许多精力和金钱;三是经济上的损失,伪劣商品都是暴利的,消费者等于花费了更多的钱买了使用价值很小的或零价值、负价值的物品。
是指那些含有一种或多种可以导致普通大众误认的不真实因素的商品。假冒伪劣商品可以分为假冒商品和劣质商品两种类型。
假冒伪劣商品是假冒伪劣的物质产品,不包括精神产品。其特征是:具有不真实性因素和社会危害性。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89年转发的、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严厉惩处经销伪劣商品责任者的意见》的规定,假冒伪劣商品主要包括以下14种商品:
1.危及安全和人身健康的;
2.失效、变质的;
3.掺杂使假、以假充真或以旧充新的;
4.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的;
5.限时使用而未加标明失效时间的;
6.冒用优质或认证标志和伪造生产许可证的;
7.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
8.无检验合格证蛭抻泄氐ノ辉市硐壑っ鞯模?BR> 9.未用中文标明商品名称、生产者和产地(重要工业品未标明厂址)的;
10.实施生产制造许可证管理而未标明许可证编号和有效期的;
11.按有关规定应用中文标明规格、等级、主要技术指标或成分、含量而未标明的;
12.高档耐用消费品无中文使用说明的;
13.属处理品(含次品、等外品)而未在商品或包装的显着部位标明“处理品”字样的;
14.剧毒、易燃、易爆危险品而未标明有关标识和使用说明的。

阅读全文

与假产品有什么危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画内松岛屋怎么代理 浏览:372
昂达主机板驱动程序怎么操作 浏览:308
哪里可以查看咸宁停电信息 浏览:122
二手房交易中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浏览:906
excel复制数据到微信如何变成图片 浏览:787
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指的是什么 浏览:866
高桥市场是卖什么的 浏览:20
花鸟市场白色小鸟叫什么 浏览:576
推销产品的话术怎么讲500字 浏览:904
穿越火线哪里可以交易点券 浏览:297
工作走程序是什么意思 浏览:554
武汉箱包市场在什么地方 浏览:71
交易猫的代金券怎么卖 浏览:468
义乌批发棉花市场在哪里 浏览:966
技术资料库主要包括哪些资料 浏览:421
微信小程序码是什么 浏览:605
当地公证处要证实异地信息要多久 浏览:554
plc程序中怎么查看触摸屏的ip 浏览:910
身边的数据都有哪些 浏览:224
什么是技术设计 浏览: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