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品生产 > 小米配套产品如何搭配

小米配套产品如何搭配

发布时间:2022-10-29 04:20:01

Ⅰ 养胃小米粥,应该如何搭配食材可以助消化

序言:养胃的小米粥,在食材的搭配上也是有很多种类的,如果想要起到助消化的作用,可以选择在小米当中加入一些胡萝卜,南瓜,山药,黄豆等食物,这些食物都能够起到养胃的功效。因为小米当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叶酸,钙,铁,磷等营养物质,以起到健脾养胃,清热解毒,除湿安眠的效果,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来说是非常合适的选择。在煮小米粥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小米粥中加入一些其他的食物。

三、促消化

南瓜,山药,胡萝卜,黄豆等食物当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也是非常高的,可以起到促进肠胃蠕动的效果,和小米搭配在一起促消化的功效也会更加的明显,能够很好的缓解便秘,其也能够吸收到足够的营养物质,所以对于身体的健康也是有着很大帮助的。

Ⅱ 这次,一眼辨至尊!小米11Ultra详细体验

首发当天给大家带来了快速开箱和上手,很多值友都期待详细评测,现在它来了,希望能够通过我的体验,来看看这个“安卓之光”到底顶不顶。

巅峰影像,安卓之光,小米11ultra首发开箱

小米11Ultra

本次评测重点解答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

1、67W无线充电与67W有线充电体验,80W无线充电器值得买么?

2、小米11Ultra兼容小米10Ultra的120W充电器么?兼容10至尊55W无线充么?

3、小米11Ultra的1/1.12英寸超大底像机表现如何?

小米11Ultra的包装盒风格与10Ultra银色炫酷风格不同,回归沉稳商务的感觉,玫瑰金的烫字很典雅。

包装盒内除了手机,随机附赠了一共透明保护套。

陶瓷的白色质感,无论是观感还是手感,都突出一个润字,与玻璃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我觉得不是心理感受。


巨大的个性分明的摄像头模组,左上角是1/1.12英寸三星GN2主摄,与主摄平行放置的是一枚4800W像素IMX586主摄级别传感器超广角镜头,下方横向放置的是采用120X(光学5X)潜望镜长焦镜头。摄像头模组的右侧1/3处,是小米11Ultrar独有的背屏。

顶部镶嵌了一个玻璃装饰片,镶嵌的制作工艺精度很好,没有明显缝隙。顶部可以看到红外发射窗,拾音器孔以及喇叭孔,顶部对称式双扬声器,SOUND BY harman/kardon字样,11Ultra也是经过哈曼卡顿专业团队调教,声音表现应该值得期待。

底部与顶部都采用相似的平面切削的设计;type-c接口,喇叭孔,拾音器接口,以及卡槽都位于机身底部。机身底部的扬声器开孔造型与顶部略有不同。

由于采用了屏下指纹,机身右侧的按键比较细长了,边框在按键区域略有加宽,按键回馈清晰手感扎实。由于前后四曲面玻璃,使得金属中框与手接触的部分收得很窄,视觉效果不错。

11Ultra采用的也是6.81 英寸的AMOLED 四曲面柔性屏,分辨率达到了WQHD 3200 x 1440,与小米11不同的是,11Ultra上这块屏幕支持“Dolby Vision”,这也是国产手机首次支持杜比视界。

开箱和外观的部分,小米11Ultra的正面几乎与前代没有区别,设计的重点集中在背部。无论是标识性的摄像头模组,还是陶瓷后盖以及过渡圆润精致的金属中框,握持的感觉非常爽。这突起4mm的摄像头模组和背屏设计,彰显着“安卓之光”那种天生的骄傲,出去聚会应该知道手机应该怎么放了吧,没错,一定是扣着放的。

11Ultra自然是采用的安卓阵营的旗舰处理器,高通骁龙888,甚至11Ultra的宣传中也将性能放在了相当后面的位置。其前作10Ultra的性能表现在非 游戏 手机中是非常出色的,11Ultra延续了堆料的传统并采用了更好的散热,自然也对11Ultra的性能表现有了一定的期待。

安兔兔V9版本连续跑分,室温情况下最高81.8万分,最低81.3万分,平均81.5万分,平均温升7摄氏度左右,我也在安装冰封散热背夹的情况下测试过跑分,温升控制在3摄氏度左右,但是性能差距不大,所以可以看出11Ultra散热还是比较稳的,温度对于性能影响因素不敏感,但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11Ultra的性能调教也没有太激进。

跑完分,还是要结合实际 游戏 来体验一下。王者荣耀最高画质、超高分辨率加超高帧率的情况下。

波动较大处为呼出键盘导致,实际 游戏 过程中帧率最高91帧,最低87帧,帧率波动4帧。整体流畅度还是非常不错的,只是在90帧模式下机身发热和功耗都稍微有一点点高,调为60帧温度控制更好,并且电池也更加耐用。这就要看个人的取舍了。

由于和平精英暂时没有为11Ultra开启90或者120帧模式,所有测试都在超高清60帧下完成。

和平精英60帧表现稳定,全程几乎无波动,还是希望 游戏 尽快开放高帧率选项,让11Ultra的性能得到发挥。

在连续1个半小时的 游戏 中,机身正面偏上(听筒方向)的位置附近出现最高温,大约42.5摄氏度。

机身背面的温度大约是44摄氏度,由于皮革保护套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散热效率,但实际 游戏 过程中并没有因为发热出现明显的降频卡顿,11Ultra的全相变散热技术在均热上的贡献还是很大的。

当然,均热归均热,想要将热量快速带离手机,还是需要用到辅助散热措施。说到这里就要说说新发布的黑鲨冰封散热背夹Pro了,逼格满满,唯一的缺点是由于散热面积大,散热器的横向宽度不小,这导致它用在10Ultra上会与纵向布局的摄像头干涉。而用在11Ultra上,简直完美,可以完全居中且不影响开关机按键。

11Ultra搭载了目前安卓阵营旗舰的性能硬件配置,实际性能调教目前来看不激进,但在散热堆料上已经打下了基础,剩下的就是持续优化,达到一个性能与发热的最佳平衡,有可能像10Ultra一样成为非 游戏 手机中最稳888。

说充电之前,先说说11Ultra上这块纳米硅负极电池,这是一种采用了新型负极材料的电池,能够在同等体积下拥有更高的电池容量。这使得11Ultra在相较于10Ultra机身大幅变薄的基础上,还能塞下5000mAh的大电池。小米也是第一个将此技术电池大规模使用在量产手机当中,5000mAh大电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非常爽,11Ultra中高度使用一天妥妥的。

首先抛出结论,199的无线充电器套装,太香了!

为何这样说,120W的充电器+6A数据线就已经值回票价了,相当于无线充白送,关键是这个无线充是小米史上,已市售的功率最大,做工用料最扎实的风冷立式无线充了。

无线充的包装风格与11Pro Ultra是几乎一样的,正面的轮廓让我想到了星际迷航。

小米80W无线充电座套装,型号是MDY-13-ED输入最大20V 6A 120W,输出80W Max,最高给小米11Ultra提供67W的无线充电。

由于造型独特,使用了大块的亚克力材质,80W无线充电器的包装非常豪华,座充在包装内也受到了很好的保护。

120W有线充电器,为座充提供能量来源。这个充电器与小米10Ultra的原装充电器一致。

从这个交度可以看到,这个全新的80W无线座充造型更加简洁科幻,从侧面看上去就是两个对顶的三角形,仔细来看80W座充的结构设计与之前的风冷立式无线充有较大区别,出风口由手机中部改为手机底部,可以给处于高速无线充电状态的手机进行更加有效的散热,同时风扇进风口也由后部改到了底部。

后部没有了进风口,更加简洁,整体性更强。只有一个type-c接口和一个类似闪电的logo。

进风口改到座充底部,透过格栅可以看到一个尺寸更大的风扇。底部盖板使用了铝合金材质,并且底板是一个异型一体支架,整个座充底部是金属一体的“底盘”,这样即使侧面看起来两个三棱柱的连接处似乎只有一条线,但是也非常的稳固。同时金属支架作为直接接触桌面的部分,也保护了底座前方的亚克力棱柱不会轻易磕坏或磨损。

亚克力的透明质感,配合现代的三角造型,充满 科技 感的充电动画配合醒目的67W Max字样,非常提气。

测试过程中,120W电源适配器最高给无线座充提供了71W的输入功率,屏幕显示充满用时37分钟,后续涓流充电5分钟,42分钟完全充满。

充电15分钟时,处于高功率状态,机身表面温度37.2摄氏度,存在发热但是因为座充可以从手机底部出风提供散热,所以不用担心高功率的无线充电会过热。

与发布会给出的时间一致,仅用37分钟从1%充至100%,这个速度放在主流的有线快充里,也绝对是靠前的水平了。

由于将11Ultra放在10Ultra的55W立式风冷无线充上能够成功激活50W Max无线闪充,所以我很好奇功率稍低的50W无线充电多久能够充满5000mAh电池容量的11Ultra。

屏幕显示充满耗时44分钟,后续涓流充电5分钟,完全充满耗时49分钟。电源适配器端最大功率为57W。

将50W及67W无线充电对比发现,67W无线充速度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50W的速度也能够保证一个很好的充电体验,使用场景基本上都是放上去一会儿,不知不觉就已经充入超过预期的电量。

作为套装的配套产品,小米为11Pro Ulitra系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67W充电器。

67W,其实就是11V 6.1A Max,比66W 11V 6A最大电流高了一点点,所以搭配的魔改USB-A to C数据线也是最大6A的版本,这与120W充电器上配套那一根是一致的。

67W与120W比较,体积上小一圈,但是设计几乎相同,无法折叠的电源插头也“继承”了下来。

67W比120W矮小并且厚度上也要略薄一些。

重量方面,120W充电器重量达到了183.4g,这个重量对于外出携带来说确实太有分量了,而67W充电器重量仅111.7g,轻了1/3,虽然还是属于较沉的范围,结合它的充电表现,外出起码我愿意放到包里了。

有点让我意外的是,小米11Ultra没有给67W有线充电设计67W Max的充电标识,只有常规的mi turbo charge字样和小数点后两位显示,在逼格上略逊一筹。

不到37分钟即可完成1%-100%的充电,全程最高电流达到了6.1A,但最大功率只来到了56.5W,虽然没有用到极限功率,但也完成了宣传的快充效果。

使用120W有线充电器,大约37分钟充满,最大电流6.03A,最大功率55.3W,都略小于“原配”67W有线充电器。

充电过程中手机温热,背面最高温度大约36摄氏度。

将120W充电曲线与67W比较,我们发现120W前期输出稳定,但后期67W充电器反超,最终比120W快大约一分钟充满,这样来看67W比66W多的0.1A电流确实有实际意义,可能在某些极限情况下11Ultra可以触发11V电压挡位来到67W最大功率。

充电部分小结:

120W 67W充电器都可以给11Ultra满血充电,80W无线座充给11Ultra充电与有线体验几乎一致。对于+199获得无线充电套装的消费者来说,大家使用过程中大可随意充,拿起谁用谁,想用无线用无线,想使有线使有线,方便。

无论是从这次小米给11Ultra定的宣传标语“巅峰影像”,还是从这个巨大的摄像头模组来看,相机绝对是小米11Ultra的最大卖点。

这三枚镜头,各个都是旗舰水平;主摄采用了小米和三星联合研发的1/1.12英寸的定制级的超大底GN2传感器,单像素面积达到了1.4μm,并配备了f/1.95的超大光圈和OIS光学防抖的8P镜头;超广角与长焦镜头都采用了4800W像素的IMX586。

主摄支持双原生ISO Fusion超动态技术,在大光比的环境下也能保留暗部细节,这组从蓝色管道透视的图片,其实当时管道内部是非常暗的,但管道内部的蓝色依旧明亮,雨水的细节也得到保留。

GN2的色彩表现偏浓郁,火烈鸟的烈焰红色与草地的强烈对比,非常讨好眼球。接近一英寸的大底传感器配合主摄f/1.95大光圈带来了自然的背景虚化效果。

食物的色彩真实,不过分浓艳,但又能勾起人的食欲。

小米11Ultra的GN2传感器支持全像素全向8核对焦,并且新增了64点激光对焦系统,使得对焦更快更精准,抓拍好动的喵星人,完全不在话下。

可以看到喵星人的对焦准确,眼睛上部分的毛发非常清晰,同时主摄的解析力也十分不错,画面细节丰富。

小米11超广角相机得到了升级,采用了4800W像素主摄级别的IMX586传感器,镜头等效12mm焦距,并且拥有128 超广角视角。超大视野尽收眼底。

主摄等效24mm焦距,白平衡与色彩倾向调教与超广角一致。由于是阴天,得益于超大传感器,主摄像头的画面更加明亮通透。

10X光学变焦镜头的长焦相机,等效120mm焦距,同样拥有4800W像素IMX586传感器,在120mm端可获得超级清晰的照片,同时防抖能力出色,可以明显感受到与镜头移动反方向的抖动抑制。注意画面正中间显示两排黄色字的LED屏幕。

将变焦推到120X的时候,竟然可以看清LED屏幕上的文字和限速标识,这两个细节是在主摄画面中完全看不清的,更不用说超广角了,大家可以向上翻两张图片寻找一下。

夜景画质升级,我个人认为是这次小米11Ultra相较于前作10Ultra最大且最明显的升级之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夜景超广角画质提升明显,得益超广角镜头的传感器升级至IMX586,更大的传感器尺寸带来了更大的进光量,使得超广角夜景拍照的效果能够接近主摄的夜景表现,这让超广角夜景拍出的照片可用性大幅提升。

2、小米与三星联合定制的1/1.12英寸超大底传感器夜景表现简直逆天的存在,画面整体亮度均衡,宽容度高,高光无过曝,灯光颜色还原准确,树木颜色接近人眼看到的感受,可以说入门相机都不一定能够超越。

3、潜望镜长焦镜头终于加入了夜景模式,使得拍摄夜间建筑物的细节成为了可能,每一个格栅,每一颗LED灯,都十分清晰,同时噪点控制优秀。

在小米11Ultra相机的专业模式下,可以开启记录RAW格式文件,这使得专业摄影师和爱好者可以拥有更大的后期调整空间,进一步压榨GN2这个大底相机的潜力。

看似过曝,白茫茫一片的天空,实则暗藏云朵。

平淡无奇的霓虹灯,调整后可以鲜艳无比。

长焦端也支持RAW格式输出,通过调整色彩通道,可以风格化照片。

RAW格式也方便后期对白平衡进行调整,除了更多暗部细节,画面细节RAW格式同样保留更多,jpeg格式墙砖接缝处涂抹感严重,接缝很大,海报细节几乎丢失,而下方RAW格式的墙砖接缝就更加自然,海报保留的细节也更多。

小米11Ultra的三颗镜头都支持8K录像,潜望镜镜头+8K录像,这一组合非常魔性。比如隔着5米远看着这诱人的铁板肉串。

视频截图,串串分明,辣椒粉清晰可辨。

在回看的过程中,你甚至可以双击或者双指缩放进行放大,就问你受得了不。

这块背屏,雷军爆料其实来自于小米手环,雷总说采用这块屏幕的另一个原因是成本能得到最佳的控制。这块1.1英寸的AMOLED屏幕,分辨率为126*294,最高亮度 450nit,虽然参数一般,但是由于AMOLED屏幕的特性,在显示黑色背景的图片或文字时,整体性很强。

背屏的设置入口在“特色功能”的“背屏”里。

可以开启双击亮屏,但是亮屏的时间最长为30秒,个人建议开放一个常亮模式,这样才能方便别人看到嘛

除了默认的时钟,还有可自定义的文字,以及图片甚至GIF图。

在自定义文字界面,不仅可以设置自定义文字的内容,还可以选择文字颜色,字体大小以及字体粗细,甚至行间距字间距都可以调整,总有一种可以调到你满意。

默认的时间显示,格式和小米10至尊纪念版可视皮革保护套的小窗的息屏显示内容很像。

消息通知可以选择显示消息内容,如果觉得需要保护一下隐私,也可以手动关闭通知内容,仅显示通知应用。

如果有未读消息,则屏幕里会出现一个红点来提示。

这块背屏除了可以自定义各种图片,GIF表情包,还可以设置为公司logo,随时随地向boss表示自己的衷心。

当然,有了这块背屏,还可以轻轻松松进行各种联名,这些联名都快被玩坏了。

由于OLED屏幕黑色不发光的特性,显示白色字体简直浑然天成。

出现了哈苏怎么能少的了母公司呢。

11Ultra虽然标配包装盒里没有数据线和充电器,但依旧保留有透明手机壳。

透明手机壳采用几乎全包的设计,K40上的USB防尘塞看来是K40“专享”了。

白色的小米11Ultra搭配透明的保护壳很精致素雅,但是橙色的皮革保护壳更添一分活力。

售价149元的皮革保护壳,xiaomi字样为金属高光材质。

侧面按键也为金属材质,并在内部与手机接触的地方采用了一层内衬保护金属按键不与机身原按键摩擦。

皮革保护套内部植绒,给人感觉更高级。

摄像头保护圈单独为泄压阀开了口,这次11Ultra的保护套终于让摄像头保护圈略高于摄像头了,完全保护摄像头模组边缘不受磕碰。

刚刚说到手机壳上为泄压阀开了一个孔,小米的旗舰手机也支持IP68级别的防水了。(再次申明,进水不保修哦)

大家都知道,水压随着水深增加,手机入水,手机内部和外部就会产生压强差,而小米11 Ultra采用高透泄压阀,只透气,不透水,与专业潜水表类似,通过泄压阀平衡内外压强,降低进水风险。

其实,高透泄压阀不仅可以一定程度降低深水损坏概率,而且在飞机上起降、冷热变化强的环境,都会给手机寿命带来一定的帮助。需要注意的是支持IP68防水并不代表万无一失。

任何防水设备都有有效期,随着日常使用,如磨损、跌落变形等,都会造成气密性能下降,产生进水风险,所以防水最大的作用应该是遇到极端情况可以最大限度保护手机,如果需要水下拍摄使用最好还是加一个防水壳。

首先回到文初提出的几个问题,其实大家看到这里应该就有自己的答案了。

67W无线充电与67W有线充电速度神奇的一致,80W无线充电器套装+199元简直白送!非常值得入手体验。同时小米11Ultra兼容小米10Ultra的120W充电器,虽然只能工作在11V 6A Max 66W模式下,但与67W充电器速度差异不大,小米11Ultra兼容10Ultra的55W无线充电器,也支持50W Max充电,但速度与80W座充的67W Max还是有些差距,属于可以使用但80W座充体验更佳。

这块6.81 英寸的2K 120Hz AMOLED 四曲面柔性屏,显示效果细腻,100% P3色域,色彩表现不错,虽然没有K40系列上越级的TureTone,但提供原色模式可选;120Hz+2K+DC能够同时开启,功能性直接拉满;1700nit的峰值亮度,让小米10Ultra成为首个支持“Dolby Vision”的国产手机。

陶瓷机身,精密的工艺,虽然拥有巨大的摄像头模组,但手机的平衡并未打破,拿在手里没有头重脚轻的感觉,这需要表扬小米的结构堆叠工程师。温润圆滑的触感,可以算得上"轻"薄的机身,但实际拿起又有一种坠手感,说像工艺品倒不至于,但不带手机壳拿在手里确实有一种莫名的紧张感,这种内心感受恰好反映出它“高端”的手感。

顶级的性能,顶级的拍照,顶级的无线充电,能在一款手机上看到三个顶级,还是非常难得的,它注定是一款不妥协的产品,最能体现小米“生生不息”的精神。

价格方面,12+256GB版本相较于小米10Ultra有500元小幅上涨,但是除了Soc例行升级外,GN2超大底主摄、超广角镜头升级至4800W像素、升级至5000mAh纳米硅负极电池、新增2K屏幕、哈曼卡顿双扬声器、IP68防水、陶瓷后盖、背屏等诸多实用功能,当然也有取舍,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让有线充电功率从120W下降至67W,可以说11Ultra确实加价了,但是加的量也同样多,算是一个足料“超大杯”。

如果你恰好实力雄厚,注重手机影像功能,且喜欢有质感的手机,可以去线下店体验一下手感,以及这个巨大的摄像头模组。

基于miui 12.0.10稳定版的体验过程中也偶尔遇到相机程序不太稳定的问题,特色的背屏也仅支持普通拍照模式使用,希望小米能持续优化,发挥出强大硬件的全部性能。更期待它在miui12.5的表现。

这就是本次详测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大家觉得不错,欢迎点赞收藏评论讨论哦,如果喜欢可以给个关注,我会持续带来 科技 数码类的体验文章。

本文经“什么值得买”社区作者@yzkyzk授权转载,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Ⅲ 小米mesh路由器能搭配小米电力猫一起使用吗

小米路由器是可以搭配小米电力猫一起使用的。这种情况会增加无限的强度。

Ⅳ 小米方盒子2如何配对

配对主要还是通过蓝牙be配对的,而且用蓝牙配对也不会影响你的流量使用,所以还是蛮好的。

Ⅳ 新装修小米智能家居注意事项

前言
看过我文章都知道一切应该从需求开始,需求,需求,需求,重要的事情说三次。其实无论是精装房或者旧居智能家居改造还是新房智能家居改造,要有一个清晰的改造方案的话,始终我们都应该从自己的需求出发。那些房间哪些区域需要改造或者安装智能家居,改造安装的程度如何,需要实现哪些功能。要想自己住的舒服,不能光想着设计师或者装修师傅帮你全部搞定,必须自己参与进来,最后装好的房子才是你想要的房子,而不是设计师想要的样子。
前面的文章只是整理了旧居改造的需求列表,而新房装修毫无疑问涉及的东西更多,所以需要整理的也更复杂,除了之前提到的开关传感器网关摄像头等,还有电路设计,插座设计规划,灯光设计规划和电器智能化程度需求等。这些又如何根据需求搭配,互相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希望看我文章的朋友可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不会像看一些分享类的文章一样看来看去只看到别人家做出来的效果很棒,但到了自己家的时候还是无从下手。
内容介绍,这篇文章主要打算介绍装修前期需要规划的一些问题,由于专栏第一篇文章已经详细解释了如何进行小米智能家居的需求分析和产品搭配,这些内容我就不在这篇文章重复了,有需要的可以移步第一篇文章根据需求搭建小米智能家居。
这篇我就主要从前期灯光的需求和电路铺设方面以及插座和电器的布置选购,来谈一下新房装修小米智能家居开始需要注意什么,顺便也简单介绍一下无线网络的架设,因为网络的架设也需要在电路设计时做一些准备。

网络布置
毫无疑问,好的网络质量是现阶段小米智能家居稳定的基础,虽然小米智能家居很多设备使用zigbee协议大大的减少了无线网络的负载,但是室内WIFI的信号和稳定性依然对智能家居的稳定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WIFI信号的强度和稳定性就和室内面积、路由器的位置以及设备间距离、间隔的墙的数量和厚度等原因有关系,所以装修前就规划好路由器的位置、选择合适的路由器型号和网线预留以及走线就非常重要了。所以大致上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中小户型:一般面积不超过80平,路由器放在房间比较中心的位置,室内WIFI设备不多的情况下,普通的路由器应该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胜任。这种情况留好合适的路由器位置布好网线即可,通常推荐家里中心的位置。不知道哪里是中心?打开户型图路由器放的位置离家里所有远端墙壁距离一样就是最中心了。路由器型号不想折腾的话,选一个口碑比较好的路由器即可。

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注意不适用我上面的话,请使用后面的中大户型解决方案
a路由器喜欢放入户门处和电箱里(特别电箱还是金属的屏蔽信号效果特好)或者某些角落里
b家里各种设备一大堆,手机N台,电脑N台,平板电脑笔记本台式机,电视冰箱洗衣机摄像头全都连WIFI,家里同时几十台设备WIFI在线
2、中大户型:90,100平方往上,3房,4房,5房等大一些的户型,这种就现在的产品来说mesh路由毫无疑问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全屋无线漫游,多个节点搭配WIFI信号通常可以合理覆盖全屋。如果不是对5G信号覆盖要求特别高的话,通常一对mesh路由或者最多3个就非常充足了。为了保证最好效果建议使用有线回程,记住一定给每个子路由留一根网线通到主路由或者交换机,请用超五类线和千兆交换机大家应该都知道的吧?
3、大片层或者别墅等大户型:这种情况的我通常建议找一个专业的网络提供商做一个方案,虽然mesh路由应该也可以用,不过还是建议做AC+AP的方式,每个房间都通过POE供电安装吸顶或者墙壁室的AP,一体式全覆盖,一步到位避免折腾。这个如果要详细说明估计要写一篇长文,本篇文章重点不在这里,所以我就不赘述了。
网络布置方面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思路,网上有很多优秀的网络搭建和无线设备的评测文章,相信大家简单搜索一下就能找到合适的详细的教程。 简单推荐两款款人气较高的路由,大家根据需要自行挑选,AC+AP搭配起来比较复杂就不多推荐了。 如果实在有需要再另开文章了

灯光设计和电路设计
灯光设计和电路设计是息息相关的,初期规划是否使用智能灯具对开关的使用和规划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把电路设计分为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使用传统灯具,这种就和之前文章里已经装修好的房子进行改造的情况差不多,把普通的开关替换了智能墙壁开关即可,需要注意的就是电路设计时最好在开关处布设零线,方便使用零火开关提高稳定性和性价比更高。并且所有的电路可以只布设单控即可,不用像传统双控那样多铺设一路线,可以节省一些线材和人工成本。因为智能家居的双控可以通过无线开关随意拓展实现双控多控都没问题。不过无线开关有一个电池更换的问题,如果开关过多会比较麻烦,也有为了免去换电池的烦恼把无线开关用零火开关替代的。因为零火开关可以转换为无线开关,只是价格比无线开关要贵不少,而且需要供电不能移动位置,如果数量不多的话还行,多的话就不是很推荐了。
第二种情况就是使用智能灯具。智能灯具的优势是通常可以调节亮度和色温或者颜色等,拥有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起夜的时候可以极低的亮度打开不刺眼,根据不同的场景提供不同的颜色和色温,看电视看书调节合适的光线等。也可以使用yeelight的射灯做现在比较流行的无主灯设计,实现自由分组,批量控制,可以实现一些酷炫的效果。然后还有手环联动入睡自动关灯等奇技淫巧等。如果决定使用智能灯具的话,就可以大部分直接使用无线开关来控制灯光,几乎可以不留灯控开关的电路或者只留很少的电路,其实这样做可以墙上很少或者没有开关,挺符合喜欢极简风格的朋友。
第三种情况,这种应该很少人这么干,主要是浪费钱。既使用智能灯具又只用智能墙壁开关。 要说有什么好处吧,就是用了智能墙壁开关省去了无线开关换电池的烦恼,不过智能墙壁开关的价格要比无线开关贵多了还有位置局限,所以并不是特别推荐。
总的来说喜欢传统灯的造型设计等,直接替换开关方便简单,建议可以不留传统双控的电路,全部电路设计为单控。但是一些特别的灯具比如遥控的或者多次开关切换效果的可能会智能开关不支持。
考虑用智能灯具的可以直接配合无线开关,激进一点的可以直接省略传统开关的电路布线,电路更加简洁,双控多控随意设置。实在无法舍弃传统开关的可以考虑小米新出的开关(注意不是智能开关),开关后智能灯具不会离线。
如果实在要用传统灯具又觉得小米系开关不好看一定要用传统开关还想上智能,全部灯光用双路控制器改,具体改法比较麻烦建议找aqara服务商。
最后绿米的上次开关最多只有3开按键的,灯光设计时需要注意要把电路进行适当的规划。
空调的选择和规划,空调挂机+立式空调or中央空调
空调是否接入智能系统以及如何选择,基本上我都是推荐将空调接入智能配合温度传感器进行控制的,可以更高的控制室内温度,并且实现自动开启关闭调温等,甚至可以减少耗电省不少电费。而接入米家智能系统目前有下面几种方式,购买米家空调、通过空调伴侣或者红外控制、中央空调通过vrf模块或者空调温控器。
1首先最简单的方法肯定是直接购买米家的空调,价格也还算ok,接入智能控制肯定没问题,也不用额外加空调伴侣。有朋友担心小米的电器质量问题,其实我看评价还算好,毕竟传统家电现在质量都差不到哪里去,而且不管什么品牌都会有一定的故障率,小米的售后我就我个人体验的几次经验感觉也还过得去。​
2如果就是不想用小米的电器当然也可以选择传统厂家的空调配合空调伴侣或者红外遥控,不过空调伴侣由于功率原因一般不建议接立式柜机,柜机只能通过红外控制无法检测开启状态。另外有些空调比较复杂的或者比较新的功能空调伴侣支持的不是很好。
3中央空调,一些大户型或者比较高层的住宅只能选用中央空调。根据中央空调种类不是可以使用vrf模块或者空调温控器接入智能家居,由于中央空调比较复杂做之前建议先咨询一下服务商型号是否支持。详细情况也没办法简单说明,看情况是否有必要单开文章写吧

插座位规划
装修毫无疑问插座位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常的建议是根据自己家里的电器使用情况在合适的位置布好电路预留并且做一定的备用插座,避免以后不够用又上拖线板。当然除非不差钱通常是没有必要全屋都用智能墙壁插座的,毕竟差价还是不少,全屋动则数十个插座都用智能插座就开销不少了,所以根据电器规划一下哪些位置使用智能插座很有必要。虽然可以后期再用非墙壁智能插座,不过毕竟凸起一坨还是不那么爽的,所以建议装修之初就规划一些位置用墙壁智能插座。那么如何根据需要规划插座呢,我下面列举一些情况和注意事项给大家参考
1首先需要注意功率问题,米家和绿米系的插座通常额定功率都是2500W,所以需要注意大功率的电器不适合。如果大功率的电器希望通过插座控制,好像只能使用空调伴侣第二代,使用16A大插头,支持4000W。比如电加热热水器,一些大功率的壁挂式空调等
2智能窗帘的插座位预留,虽然现在有锂电池版窗帘电机,而且充电一次可以使用半年以上,不过依然建议有条件的提前预留插座或者电路使用普通版窗帘电机。一方面不用充电使用稳定功率也更大,另一方面电池款电机还经常缺货。窗帘盒导轨建议就20厘米,双轨30厘米,以免轨道不够空间。

3摄像头,路由器,小爱同学,天然气报警器,网关等都需要单独且长期的占用一个插座位,在一些不起眼不碍事的位置给他们规划一个位置和插座非常有必要

线路如何隐藏不影响美观等

4部分电器可以可以规划一个智能墙壁插座,个人觉得什么样的查询需要使用智能插座呢,A一些经常需要同断电B角落不好操作的C经常需要定时开关的。举例来说,客厅的落地灯通过同断电进行智能控制
书房的电脑设置成通电自动开机就可以一句小爱打开电脑到桌前电脑已经进入桌面
电饭锅或者厨房里的小电器,倒计时多久关闭就可以放心去干其他的,不用担心一直开着火候过了,不用每个都改智能,可以多个不常用的共用一个
垃圾处理器,净水器,小厨宝,电热水器等,白天没人的时候或者深夜都可以定时关闭,电费可以节省一大笔,也避免电器长期一直开着造成其他风险

智能化电器,大家电类
这部分就看个人喜好了,小米系的电器品类现在覆盖的比较广了,门锁、电视、冰箱、洗衣机、净水器、扫地机、空气净化器、新风甚至洗碗机、油烟机、晾衣架等都有可以接入智能系统的可以购买。并且价位也一如既往的小米性价比路线,并没有因为智能化就价格涨一大截。但是最终是否购买使用还是决定个人对电器的功能要求,品牌认可度以及智能化需求的程度。
我个人觉得比较推荐的有这些
0智能门锁,这个确实好东西,解救了万千健忘症患者被锁在门外的窘境,并且接入智能系统进行联动,一键离家关灯关电器开启警戒模式,回家自动联动开灯开各种电器等,用过的都说好
1电视,虽然比画质质量什么不敢说多么好,还带开机广告经常被黑,但是自带小爱同学,小米电视系统也确实是优化的比较好的,可以省一个电视盒子,画质还行价格也便宜,开机广告其实按home键可以跳过,其实还是不错的。当然为了信仰买个sony我也是双手双脚支持的,我也非常喜欢sony的工业设计,只是荷包空空只能心里支持
2扫地机,这个在值得买被推荐无数次的解放双手的利器应该不用多说了,自带户型扫描,电子围栏等功能大家都说好,我已种草多年,奈何家有小捣蛋一直没用上
3新风净化器,主要看自己所在地的空气质量和自己家里情况是否适合安装自行选择,通过传感器联动保持家里空气良好状态也可以提升生活品质
其他还有一些智能化不是那么迫切或者效用不是那么明显的,比如冰箱洗衣机净水器晾衣架洗碗机电饭煲等,随意选择。洗衣机洗碗机定时和远程控制可能还有一点用,比如设定大概洗完回到家,不用衣服皱着碗闷着,其他我也不知道智能有啥用。有不错想法的朋友可以补充
ps,要装智能晾衣架的也请先预留好位置和空间,以免不够位置安装,另外需要考虑承重。净水器的安装建议预先考虑上下水的管线。
最后做个总结
全家装修时不论是否安装智能家居都建议在未来的新家多转一转,想象一下将来会如何在这里生活,各个角落如何布置和摆设,什么东西需要用到。当然不可能都规划的万无一失,但是规划了再做一些预留,一定比什么都直接交给装修公司装好后自己住的舒服。而小米智能家居如何融入到里面,如何让生活能够更加方便才是最终的目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准备新房装修想做智能家居而不知道如何着手的朋友一点点启发和帮助,如果真的觉得有用欢迎点赞、收藏,​让我更有动力继续更新,有什么问题欢迎评论,能回复的都会尽量回复的。
以上内容由好好住用户edwardddddd分享,希望可以帮到你~

Ⅵ 小米全屋智能家居注意以下几点,一次搞定不返工

作为智能家居的资深爱好和研究者,我基本实现了全屋智能家居,仅在米家APP中的设备就有173个。

但是我在装修时也走了不少弯路。不是多花了不需要的钱,就是设置错了线路导致后期返工,要么就是选择不合适的鸡肋产品,影响了稳定性,降低了体验感。

根据我这几年的经验总结,帮大家整理了相关装修注意事项,让大家一次性完成装修,减少重复返工。

1.Zigbee、蓝牙、wifi的选择:

如果 注重稳定性 ,在 预算允许 的情况下,依然要 尽量选择Zigbee协议的产品

Zigbee组件 绿米 依然是米家体系的 中坚力量 ,所以墙壁开关、人体传感器、电动窗帘等基础组件还是尽量选择绿米的产品。

2.智能手机选择:

小米手机使用体验会更好。 小米手机针对米家和小爱同学 有很多优化 ,例如 自动发现设备 直接呼叫小爱同学 等实用功能,会获得更理想的体验。

3.全屋智能小米智能的最佳选择:

建议选择小米电视。产品线比较全,高中低端都有 ,用户可以方便的根据需求选择。能 完美支持小爱同学 ,还 支持米家APP ,同时 可以作为摄像头、智能门铃 显示终端 ,所以小米电视配套全屋小米智能家居会带来不错的体验提升。

1.电动窗帘装修技巧:

电动窗帘控制器使用220V电源,所以 轨道两端 (总长小于6米任选一端即可)附近 需要留电源插座

窗帘轨道 超过6米 建议 两端各留一个插座 单轨窗帘轨道槽预留不少于15cm 双轨不少于25cm

(目前虽然小米有了电池供电的普通电动窗帘产品,但是在可靠性和稳定性上还有差距,所以只建议后装用户使用,有条件还是要预留电源)

2.室内摄像头安装建议:

室内摄像头有条件的最好安装在 靠近天花板的较高位置 ,附近 建议留较高的插座 距离天花板5~20cm为宜 户外 摄像头安装的位置也要 提前预留电源。

3.天然气报警器安装建议:

天然气报警器电源线长1.5米, 附近需要有插座 。燃气报警器 不可安装在灶具正上方 ,建议 安装在侧上方的吊顶 墙壁上,距离燃气灶具 位置 1~4米。

4.智能座便器安装建议:

所有坐便器 附近预留防水电源 ,方便后期安装智能盖板或者智能马桶。

5.小米净水器安装建议:

小米即热净水器 附近留电源 上下水。

6.厨具等智能家电装修建议:

米家烟灶套装、洗碗机、蒸烤箱、消毒柜、洗烘一体机 等产品,在 设计 橱柜及卫生间家具时要 按照其尺寸做好开孔预留 ,并在附近 预留电源

特别是嵌入式安装的产品 ,必须在 装修前选定型号 严格按照要求预留开孔 ,一般此尺寸直接提供给橱柜及卫生间设计人员即可。


1.米家网关及插座装修意见:

首先,米家网关、小爱同学需要占用一个插座 若插座紧张 建议专门预留。

小米智能家居系统目前有三种网关:米家多功能网关、Aqara网关和多模网关。

米家多功能网关 :目前一些新的组件不再支持米家多功能网关,所以现在没有必要再选择米家多功能网关。

Aqara网关: Aqara网关为一体式,无电源适配器,多模网关为分体式,有电源适配器,因此 Aqara网关适合直接插在墙壁插座上

多模网关: 直接插墙壁插座不够美观, 建议藏在木制家具中 金属家具严重影响网络信号,不可安装在金属家具中)。

2.墙壁开关装修建议:

所有墙壁开关 强烈推荐 使用稳定可靠的 零火线方案 ,所以所有墙壁开关需要在 装修改电时预留零线 若实在不方便预留零线,则在选用灯具时选择10W以上灯具,最大功率不超过800W。

3.双控开关装修建议:

未装修双控开关: 智能墙壁开关+贴墙式无线开关=双控开关, 前期不需要专门为双控开关走线

已有双控开关的走线: 也不需要理会, 后期直接封闭 其中 任一86暗盒 即可( 封闭前 需要 短接 该暗盒的 火线 任一控制线 。)

4.空调、地暖控制器装修建议:

空调、地暖温控器为86底盒安装:要 预留 从室内机(或地暖控制器) 到此底盒的穿线管

中央空调产品:强烈建议 搭配绿米的VRF空调控制器 实现控制。

只要做到以上这些,后面安装小米的智能家居系统的时候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当然, 支持米家的产品非常多,特别是各种电器 ,不同的电器对安装条件的要求不同,我也只是举例了一些我们常用的家具,如果考虑使用其他的话,可以 参考说明书 做好相关的准备,目前米家产品说明书基本上都可以网上下载到电子档。

【有任何关于智能家居的相关问题,欢迎评论交流。】

依然很“米家”——米家扫拖一体机评测

长续航是最大亮点——小米米家智能猫眼评测

Ⅶ 小米CC9评测:双C位拍照,打造潮流轻旗舰

进入2019年,小米对旗下的手机产品线作了重新梳理,将 Redmi品牌独立,并着手精简小米产品线。经历了半年的调整,小米手机精简为三条产品线,除了既有的数字旗舰与MIX系列,还引入了小米CC这一全新的产品序列。
小米CC是面向年轻群体打造的产品序列,它由更年轻的“90后”团队打造,吸纳了更多艺术设计元素,注重颜值、追求拍照,强调一种感性的认知。相较于过去小米手机相对极客、理工科的印象,小米CC的风格恰好与之互补,实现了对多元消费人群的完整覆盖。

小米CC9作为小米CC系列的首款产品,借鉴了先前米9成功的设计,并在外观、拍照、配置上做出了调整,最终的产品力究竟如何,我们下面来了解一下。
与米9一致的水滴屏

小米CC9采用了“水滴屏”设计,不过与米9稍显不同的是,小米CC9的水滴与屏幕边框以连贯的弧线过渡,造型更贴近于即将掉落的水滴,无需通过像素屏蔽来美化,观感更为和谐自然。

在屏幕方面,小米CC9采用了与米9同素质的三星AMOLED屏幕,尺寸为6.39 英寸,分辨率为 2340x1080,19.5:9比例,表面覆盖了2.5D康宁大猩猩玻璃作为保护,用料放在2000元档依然很实在。

对于这块屏幕,小米CC9的调教也是轻车熟路,对强光、弱光下的显示效果做了优化,包括阳光屏2.0,高亮模式的平滑过渡以及低亮度色域补偿及灰阶优化。同时护眼模式也有保留,并通过了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低蓝光护眼认证。

小米CC9也支持了硬件级DC调光,也就是将小米自研算法直接集成在屏幕驱动芯片中,保证了系统底层传输给OLED面板数据的完整性,使得灰阶、色彩位数都没有损失,避免了“类DC调光方案”由于蒙版+dither调光带来的屏幕灰阶分辨率和色彩分辨率下降问题,在低亮下带来更自然的视觉效果。

显示效果之外,这块屏幕也配备了第七代屏幕指纹,这是目前最接近电容式指纹的屏幕指纹识别方案,几乎是在手指接触屏幕的同时就会触发,无需明显的按压步骤,解锁就已经完成,体验与更高阶的旗舰几乎无异。
深蓝星球配色

四曲面的3D玻璃后壳+铝合金中框,小米CC9继续发扬了米9的经典设计,不过在致敬经典的同时,小米CC9也有所突破,比如配色。
小米CC9提供了三种配色可选,分别是白色恋人、深蓝星球以及暗夜骑士。不同于小米以往“亮黑”、“幻彩”这样略显中庸的命名方式,小米CC9显然也在尝试,希望换种方式与消费者交流,赋予色彩更多故事,带来更强的画面感。

我们手中的小米CC9是深蓝星球配色,采用微纳复合工艺,在镀层膜片上雕琢了微米、纳米两种规格的混合光栅结构,其中纳米结构可在衍射作用下形成彩虹纹,带来更炫的光影效果,而微米结构则消除衍射色散,将常规的彩虹纹规划为多道“S”形光纹,呈现极其微妙的视觉观感。
当光线随机身曲面游走,多道“S”形彩虹纹仿佛水面的涟漪一般随之扩散、重叠、消失,颇具灵性。

至于其他两款配色,小米同样下了一番功夫。白色恋人采用了全息纹理工艺,轻微转动一定角度才能看到五彩斑斓的幻彩效果。,而暗夜王子则相对低调,更有质感。
配色之外,实际上小米CC9还在外观上隐藏一枚“彩蛋”,就是炫彩呼吸灯。

与传统的呼吸灯不同,小米将其与背部的logo合在了一起,红、蓝、绿三色可变,作用除了日常的通知消息提醒,小米CC9还为抢红包、游戏、音乐等设计了不同的光效。例如播放音乐时,呼吸灯会根据音乐频率渐变闪烁,王者荣耀5杀也能解锁特定光效,很有意思。
此外,小米CC9也配套推出了一些周边产品,比如果冻壳、果冻包,与手机搭配有着更多潮流的气息。
3200万自拍+Mimoji

以自拍为主打特性,小米CC9前置摄像头采用了三星S5KGD1传感器,最高3200万像素输出,拥有f/2.0大光圈,这一配置在同价位手机中难觅对手,超高的像素输出可以直接提升画面解析力,带来更多细节,同时在像素四合一技术的帮助下,这枚传感器可以瞬间将单位像素面积提升至1.6μm,增强感光能力,有效改善了复杂光线环境下的自拍表现。

从样张来看,小米CC9在美颜上追求自然、真我的风格,往往会在保留面部特征的同时,修饰一些小瑕疵,并不是简单的磨皮瘦脸,对人像进行气质上的补充。

当然,自拍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小米CC9还引入AR技术,带来有趣的Mimoji功能,利用前置摄像头获取面部图像数据,生成可爱的卡通形象表情。实际体验中,Mimoji对于人脸的动作捕捉及时准确,对眉毛、舌头的动作也能产生映射,可以生成照片或者视频分享,可玩性十足。

4800万AI三摄

后置相机方面,小米CC9采用了广角主摄+景深副摄+超广角副摄的三摄的成像方案,包括4800万像素主摄、800万像素超广角以及200万像素的景深副摄,其中4800万像素摄像头是成像主力,拥有f/1.8光圈,采用索尼IMX586传感器,可通过像素四合一输出高质量的1200万像素照片。
下面我们通过样张来看小米CC9的实际成像表现。

默认设置下,小米CC9的主摄会以1200万像素来输出照片,得益于大像素的优势,小米CC9的色彩表现不错,在复杂光线环境下有着不错的宽容度,暗光下的成像也比较干净。

在超广角的拍摄上,小米CC9能够在狭窄的空间表现成相对宽阔的场面,适合拍摄风景、建筑等大场面。

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开启4800万直出对于画质的提升较为明显,但个人为后期裁切留有更多余地,毕竟照片种难免会有一些乱入的元素,足够的像素完全可以保证在裁切之后画面依然是清晰的。

有意思的是,小米CC9还内置了由小米大脑自研AI算法打造的换天滤镜。通过对数十万张不同种类的天空照片进行深度学习,换天滤镜可精确分割出风景、人像照片中的天空,进行针对性美化。上图中,图一是原图,图二换为彩虹,图三换为夕阳,效果很逼真。

骁龙710 AIE,全面的周边配置

小米CC9搭载了骁龙710移动平台,采用了10nm制程,Kryo 360架构核心设计,包含2颗2.2Ghz主频的性能核心以及6颗1.7Ghz的能效核心,支持DynamIQ技术,在调度的时候更加自如,提升系统能效。

同时,骁龙710采用了Adreno 616视觉处理子系统,并搭载了骁龙845同款的Hexagon 685 DSP,通过多核人工智能引擎AI Engine的整合,Hexagon DSP联合Adreno视觉处理子系统和Kryo CPU三者进行协同工作,提升SoC在AI应用中的运算效率,帮助厂商丰富更多AI应用,比如物体识别、语音识别等。
实际体验上,骁龙710是可以满足日常需求的,王者荣耀在高画质下维持60fps左右的水准,吃鸡则需要降低一些画质来长时间保持画面的流畅。
值得一提的是,MIUI10系统内置全新Game Turbo 2.0游戏加速方案,除了强化SoC资源调度上的智能预测,也在BSP底层对触控机制进行了全面优化,提升操控的跟手性和点击响应。有些Bug的是,Game Turbo 2.0新增吃鸡“夜视仪”功能,智能针对屏幕暗部对比度进行优化,更容易发现暗部敌情。

续航方面,小米CC9内置了4030mAh电池,坚持一天的重度使用没有任何问题,最高支持18W快充,标配也是18W快充头,2个小时以内就能充满。
周边特性上,小米CC9支持得相当完整,包括NFC和红外遥控,并保留了3.5mm耳机孔,外放也一同升级,采用 1217超线性单元扬声器以及10V超高电压Smart PA,搭配0.9cc大音腔,实现更大音量的外放。
总结

聚焦于小米CC9产品本身,潮流大胆的配色令其与既有的小米产品形成鲜明的区分,在保证足够性能与续航的同时,小米CC9也提供了屏幕指纹,NFC,红外等旗舰特性。更为重要的是,小米CC9追求在拍照方面的差异化打造,3200万高清自拍,真我美颜与Mimoji的添加更迎合年轻群体的需求,与小米数字旗舰,MIX系列形成很好的互补。
同时,小米CC9也秉持了小米一贯的厚道原则,6GB+64GB版售价1799元;6GB+128GB版售价1999元,是目前2000元以内唯一的前置3200万+后置4800万的机型,维持了小米品牌一贯的的高性价比,值得年轻消费者考虑。

Ⅷ 小米粥好处多 小米粥最佳搭配有哪些

小米粥好处预防和治疗消化不良、缓解口臭;小米粥最佳搭配有小米与大豆、小米与燕麦、小米与胡萝卜。

一、小米粥的好处

1、预防和治疗消化不良

小米粥具有预防泛胃的作用。小米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可以调节产妇的虚寒体质,帮助他们恢复体力。小米对腹泻、呕吐、消化不良和有糖尿病的人有帮助。

2、缓解口臭

小米可以缓解口臭并减少口腔细菌的生长。小米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可以抗菌和预防女性阴道炎。小米营养成分丰富,色氨酸含量最高,色氨酸具有调节睡眠的作用。睡前服用小米粥可以让人安然入睡。

二、小米粥的最佳搭配有

1、小米宜与大豆同食,小米中的类胡萝卜素可转化成维生素A,与大豆的异黄酮作用,对并发眼病的糖尿病患者有益。

2、小米宜与燕麦同食,二者同食可增加各类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取量,既有利于减肥,有适合心脏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食用。

3、小米宜与胡萝卜同食,二者都含类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眼睛、滋养皮肤、延缓衰老。

(8)小米配套产品如何搭配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新鲜小米粥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适用于慢性炎症性胃溃疡患者,而长期存放的老小米具有致溃疡作用。因此,米粥一定要有质量好的新米,否则,小米的滋补效果会大打折扣。

2、如果是因疾病而导致的气滞体质,可能会长期感到胸闷或喜欢叹息,情绪波动的时候容易腹泻女性乳房疼痛,即使异物阻塞咽部,这种人也不适合吃小米粥。

虚寒体质最典型的特点是怕冷,就算冬天穿得很多,裹得像个粽子一样,手脚冰冷、背部发冷、大便稀薄等是这类人的主要特征,如果您有这些症状,不适合吃小米粥,当然,如果你想吃粥,加一片或两片生姜。

阅读全文

与小米配套产品如何搭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聚多生活如何分享商品到小程序 浏览:302
新工资系统如何录数据 浏览:20
如何调出电脑主程序界面 浏览:254
微波遥感采用什么技术 浏览:516
三菱plc改程序怎么写 浏览:107
交易猫苹果区如何填写 浏览:887
武昌东湖技术开发区在哪里 浏览:142
spss年级属于什么类型的数据 浏览:37
如何看好市场龙头 浏览:296
如何申请水果交易平台 浏览:358
如何在钉钉上用小闲小程序查成绩 浏览:766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哪些专业可以专升本 浏览:140
ajax不返回数据怎么办 浏览:792
抖音小程序怎么放在视频下方 浏览:628
坏道硬盘的数据怎么导出 浏览:932
昆明西山区玩具批发市场在哪里 浏览:678
程序员发布会是什么 浏览:629
如何让小程序有黏性 浏览:983
碧水源属于哪个交易所 浏览:312
二手房交易哪些证 浏览: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