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闰月是什么意思 闰月的来历
导语:在农历的月份中一般是只有12个月,但是有一些年份会出现闰月,有13个月。那么闰月是什么意思很多人都不知很清楚。因此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说说关于闰月的来历。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农历年比回归年的时间对不上。
闰月是什么意思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二组:古人把从小寒起每隔黄经300为一节气;从冬至起每隔黄经300为一中气,一年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12节气把一年分为12个节月,每个节月各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节气是节月的起点;中气是节日的中点。我国传统历法对于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不象一般历法那样采用长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强调逐年逐月的推算,国家设有专门的机构从事历法的推算。
(一)以月相定日序。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时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据先后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数,确定前月的大小。如果从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间隔是30天,那么当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为小月。
(二)以中气定月序。首先,以历月中有无中气区分历月和闰月,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365.2422÷29.5306=2.3682个朔望月,经过几番历月轮转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没有中气。《汉书·律历表》载:"朔不不得中,谓之闰月"。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它前一历日为几月即为闰几月。例如,1984年的那次闰月出现在旧历十月之后,因而叫它"闰十月"。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
综上所述,闰年是阳历中的一种现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闰月是阴历中的一个现象,闰一个月,那一年阴历有13个月,那一年叫闰月年。闰月年384大。
闰年与闰月的区别
大概很多人认为“闰月”与“闰年”是一个意思,其实不是,虽说只是一字之差,所包含的意思却相差很远。
“闰年”,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365天,其实是个约数,准确的数字应是365.2422日。那么一年365天,就与实际的一年相差0.2422日,这样四年之后就比实际的一年少了近一天。为了弥补这个差值,历法中规定,4年设一闰,即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另附加规定,凡遇世纪年(末尾数字为两个零的年份),必须能被400所整除才算闰年,其它的整百年不是闰年,即“百年不闰”。如1996年即闰年,2000年也是闰年,而1700年则不是闰年。阳历闰年的二月有29天,2月29日为闰日,阳历闰年有366天。也就是说阳历闰年的二月并不叫闰二月。说“闰月”,则为阴阳历(汉历、藏历等)所特有。
闰年有"公历"和"农历"之分
闰年在公历和农历中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我们经常讨论的闰年,其实是公历闰年。
公历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
农历有闰月的年份叫闰年。
公历闰年与农历闰年两者并不重合,如1995年、2001年农历是闰年,公历并不是闰年;而2000年,公历是闰年,农历并不是闰年。
❷ 下一个闰十月在什么时候 下一个闰月在下个世纪
导语:在中国的农历中闰月是很长见的,但是闰十月就很少了。上一次闰月出现在30多年前,下一个闰月是哪一年你知道吗?下文就有下一个闰十月在什么时候的详细介绍,我们估计是很难等到下一个闰月了,因为下一个闰月在下个世纪。
下一个闰十月在什么时候
下一个闰十月是在2166年。
特殊的闰月
(1)闰正月:165122622357252025392634
(2)闰九月:
(3)闰十月:
(4)闰冬月:203321282147224226142728
(5)闰腊月:3358
(6)公历闰二月巧逢农历闰二月:1928200423762748
(7)最长的农历闰年有385天,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100年的2321年里,一共只有12次。最近两次是1944年和2006年。
闰月是怎么算的
在中国,闰月特指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这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有时闰月,也指公历的闰年中包含闰日的月份。
对于中国的农历,许多人把它和阴历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不对的,世界上一共有三种历法,一种是阳历,就是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年的月数和月的日数可人为规定;一类是阴历,就是以月球绕地球运转一圈的时间为一个月,只有年的月数可以人为规定;第三类是阴阳历,就是以月球平均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为1月,但通过设置闰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又与地球平均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相等,如中国的汉历、藏历。所以中国的汉历并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历。阴阳历的作用非常大,24节气就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它表明了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最适合指导农事活动,因此作为阴阳合历的中国传统历法,才叫做中国农历,所以农历并不等同于阴历,如果把农历称为阴历就不妥当了。
闰月指的是阴阳历中的一种现象。阴阳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与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阳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阳历的月份没有季节的意义,这样12个朔望月构成汉历年,长度为354.3672日,比回归年365.2422日少了10.88天,也就是每个月少了0.91天,这样一年就相差11天,只需要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会同季节发生倒置,比如某年新年本来是应该在冬季度过,而季节发生倒置之后,新年却要在夏天度过了,而使用这样这样的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到了闰月的办法。
农历年中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是常有的事,甚至1990年还出现过连续四个月大月的罕见特例。那么多长时间加一个闰月合适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出回归年与朔望月的最小公倍数。通过种种计算以及比对,最后发现19个回归年加7个闰月的误差很小,所以农历就采用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19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的协调了起来。而闰月到底闰哪个月,取决于一年中24个节气,我国农历将24个节气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如惊蛰/春分等),如果某一个农历月份中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作为上个月的闰月。以2006年为例,农历七月之后,刚好只有一个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以此便置闰7月来调整误差。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称为闰月。
❸ 10000年11月23日农历闰十月初一日,第二个十月的闰十月是什么意思
就是农历有两个十月,就比如今年是闰九月,就是两个九月份,不过记得,我说的是农历
❹ 这个电子日历,农历闰月会怎么显示
以vivo手机为例,手机显示农历的设置方法是:
1、vivo手机不能设置锁屏显示农历,但下滑通知栏,在顶端可查看到农历时间,也可以进入手机桌面的日历中查看农历。
2、在vivo手机中,进入日历即可查看到当前日期的阴历(农历)和阳历(新历),阿拉伯数字为阳历,大写数字为阴历。在日历中经常用的到还有设置农历生日提醒。设置步骤:进入日历、点击右下角的加号图标、点击日程时间、点击农历、设置提醒时间点击确定即可。
vivo是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旗下的手机品牌,于2011年正式进入手机市场,旗下有X系列、Xplay系列和Y系列的三大产品线布局。vivo致力于和追求乐趣、充满活力、年轻时尚的群体一起打造拥有卓越外观、专业级音质、极致影像、愉悦体验的智能产品。vivo除在中国大陆市场外,还进驻了印度、泰国、缅甸等海外市场。2012年, vivo创建X(巅峰)系列,11月发布当时世界最薄手机(机身6.55mm)的vivo X1,它也是全球第一款整合Hi-Fi级专业芯片的智能手机,开启vivo在音乐手机领域内的领航者时代。
❺ 请问下一个闰十月是什么时候
下一个闰十月要2100年
1921—2071年(150年)农历闰月列表
150年农历闰月列表 150年中各年闰月月份的分月统计
序 公元年 农历年 闰月 闰二 闰三 闰四 闰五 闰六 闰七 闰八 闰九 闰十
1 1922 壬戌 五 五
2 1925 乙丑 四 四
3 1928 戊辰 二 二
4 1930 庚午 六 六
5 1933 癸酉 五 五
6 1936 丙子 三 三
7 1938 戊寅 七 七
8 1941 辛巳 六 六
9 1944 甲申 四 四
10 1947 丁亥 二 二
11 1949 已丑 七 七
12 1952 壬辰 五 五
13 1955 乙未 三 三
14 1957 丁酉 八 八
15 1960 庚子 六 六
16 1963 癸卯 四 四
17 1966 丙午 三 三
18 1968 戊申 七 七
19 1971 辛亥 五 五
20 1974 甲寅 四 四
21 1976 丙辰 八 八
22 1979 已未 六 六
23 1982 壬戌 四 四
24 1984 甲子 十 十
25 1987 丁卯 六 六
26 1990 庚午 五 五
27 1993 癸酉 三 三
28 1995 乙亥 八 八
29 1998 戊寅 五 五
30 2001 辛巳 四 四
31 2004 甲申 二 二
32 2006 丙戌 七 七
33 2009 乙丑 五 五
34 2012 壬辰 四 四
35 2014 甲午 九 九
36 2017 丁酉 六 六
37 2020 庚子 四 四
38 2023 癸卯 二 二
39 2025 乙巳 六 六
40 2028 戊申 五 五
41
2031 辛亥 三 三
42 2033 癸丑 七 七
43 2036 丙辰 六 六
44 2039 乙未 五 五
45 2042 壬戌 二 二
46 2044 甲子 七 七
47 2047 丁卯 五 五
48 2050 庚午 二 二
49 2052 壬申 八 八
50 2055 乙亥 六 六
51 2058 戊寅 四 四
52 2061 辛巳 三 三
53 2063 癸未 七 七
54 2066 丙申 五 五
55 2069 已亥 四 四
56 2071 辛丑 八 八
150年各月闰数 56 6 6 10 11 9 7 5 1 1
❻ 五行八卦算命
※五行个数(计入藏干): 4死水 3囚木 1休火 2旺土 2相金
五行个数(不计藏干): 3死水 2囚木 0休火 2旺土 1相金
五行力量:水77(28.1%) 木57(20.8%) 火3(1.1%) 土72(26.3%) 金65(23.7%)
己生助力量:142(51.8%) 克泄耗力量:132(48.2%)。 阴气:69(25.2%) 阳气:205(74.8%)。
※日主综合得分:82。 日元偏旺,喜用火,木(财星、食伤)。忌仇水,金(比劫、印枭)。
生于戌月,土旺、金相、火休、木囚、水死。
※此命局未入正格。
根据你的五行你说适合的职业有:
宜木者, 喜东方。可从事山林、木材、木器、书报、纸张、 木制家俱、装潢、纺织纤维、木成品、纸业、养花、盆景花草、花园果树、育树苗、敬神物品、香料、植物性素食品等木性质的工作。
宜火者, 喜南方。可从事火力、电力、热能、冶炼、炊割、沥青、放光、照明、光学、易燃、火药、电火制品、油类、燃料、酒精类、煤炭、煤气、及有关石油产品、橡胶、轮胎、树脂、化学原料、热饮食、食品、理发烫发、化妆品、人身装饰品、文艺、文学、文具、文化学生、文人、作家、写作、撰文、教员、校长、秘书、出版、公务、等火的性质的工作
❼ 闰十月什么时候有
农历在中国使用久远,又称夏历。曾被贬为“废历”。最后一次修订在清干隆七年(约
1742年),由载进贤对汤若望的“时宪历”进行修订后确定的。中国广大农民对农历非常熟
悉,很多民俗节日以农历为根据。与农历共同广泛流行的还有二十四节气,朔,望,十二生
肖等。农历比阳历每年少11天之多,3年则少33天,所以,逢3年加一个月,叫闰月。但3年
一闰还剩下三四天,仍不精确。于是采用5年两闰法。但5年两闰又多了四五天。于是用8年
三闰来补救,但8年三闰又少了2天。经过反复观测天象和实践检验,终于订出了19年七闰
法,即19年之间设7个闰月。公历19年是6939.6018天,农历19年(含7个闰月)是6939.691
天,因此两种历法之间只差2小时左右,可以说,是比较精确的了。还应指出的是,中国古
代科学家祖冲之创造性地提出了在391年中设144个闰月的闰法,这就更精确了。
由此可见,农历年有时十二个月,有时十三个月,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着严格的
科学规律的。但是,闰月究竟放在哪一年的哪一月呢?农历闰月的安置,历史上曾有过不同
的处理。大致上,在西汉初期以前,都把闰月放在一年的末尾。例如,汉初把九月做为一年
的最后一个月,那时的闰月就放在九月之后,而称“后九月”。到了后来,随着历法的逐步
精密,安置闰月的方法也有了新规定,这就是把不包含有中气的月份做为闰月。这个置闰规
则直到今天仍在使用。所以下面专门介绍中气。
中气
中气,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部分。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是太阳视运动的一种反映,而实
质上是把黄道分成二十四等份,没等份应占黄经15度。因此,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它在古
代本统称“气”。后来人们把在前面的叫做“节气”后面的叫做“中气”。由于两个节气或
两个中气之间平均日数为365.2422/12=30.4368日,而一个朔望月是29.5306日,两者有将近
一天的差数。因此,中气在农历月份中的日期会逐月有将近一天的推迟。这样继续下去,必
然有的月份的中气正好落在这个月的最后一天,那么下一个月中就没有中气了,而是发生在
再下一个的月初了。由于每月都有自己固定的中气,那么,把没有中气的月份叫做闰月就是
很自然的了。当然,要经过复杂的记算在能具体地决定出闰月的安排来。下表列出从1949年
到2020年农历闰月的分配情况。
公元1949 --- 2020 年农历闰月表
1949 闰七月 1952 闰五月 1955 闰三月 1957 闰八月 1960 闰六月
1963 闰四月 1966 闰三月 1968 闰七月 1971 闰五月 1974 闰四月
1976 闰八月 1979 闰六月 1982 闰四月 1984 闰十月 1987 闰六月
1990 闰五月 1993 闰三月 1995 闰八月 1998 闰五月 2001 闰四月
2004 闰二月 2006 闰七月 2009 闰五月 2012 闰四月 2014 闰九月
2017 闰六月 2020 闰四月
从上表可知,闰四,五,六月特别多,闰九,十月特别少,尤其是没有闰十一,十二
月和正月。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两个中气间的时间间隔并不是都一样的。前面提到的
30.4368日只是个平均数。实际上,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
焦点上。轨道上离太阳最远的一点叫做“远日点”,最近的一点叫做“近日点”。地球在远
日点附近运动慢,两个中气的时间间隔就长,最长的达到31.45日,因此不含中气的可能
多,闰月出现的机会就多些。反之,在近日点附近地球运动快,两中气间的时间间隔就短,
最短的只有29天多,因此不含中气的机会少,闰月出现的机会也就少了。这样,我们对正月
或腊月(也包括农历十一月)不设置闰月就不会感到奇怪。如若闰月要放在正月或腊月,那
我们岂不是可以过两个春节或两个除夕了吗?其实这种历法在清代前曾经有过,但后来由于
注历方法的改变,就再也没有这种巧合的事了。正月与腊月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出现闰月的。
看完了这个, 你就不会在问了,中国的农历是个多么精细的工程,你这么冒冒然的问,那个回答的出来,
你就等着吧,也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来一个闰十月了.
❽ 闰十月是什么意思 闰十月怎么来的
导语:闰月通常两三年就会出现一次,但是在所有出现的闰月中,闰十月是特别的少见。很多人一辈子也遇不上一次闰月,所以闰十月是什么意思?还有闰十月怎么来的都不太清楚。今天我们就通过万年历来看看闰十月吧。
闰十月是什么意思
闰十月,按照阴阳历的说法,指在某年中出现两个十月的意思,闰月在十月的很稀少(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此后随时间推移,闰十月的频率会从最低逐渐上升),21、23、27、28、32、34、38世纪都没有出现过闰十月。在2020年前的200年中,仅有19世纪1870年(庚午年)和20世纪1984年(甲子年)两次,下个闰十月将会在22世纪2166年(丙寅年)出现。
闰十月年份的下一年是春节最晚的年份,因为闰十月年份的春节一般在1月31日或2月1日,也有的年份春节日期在1月30日(如25世纪2481年),极个别年份春节日期在2月2日(如20世纪1984年和24世纪2318年)。闰十月年份的下一年春节日期一般在2月19日或20日,少数在2月18日(如25世纪的2481年),极个别的在2月21日(2319年)。
闰十月是哪一年特有的
闰十月并不是特定某一年特有的,是有轮回顺序的,最近的一次闰十月是出现在了1984年。闰月在十月的很稀少,在2020年前的200年中,仅有19世纪1870庚午年和20世纪1984甲子年两次,下个闰十月将会在22世纪2166丙寅年出现。闰十月年份的下一年是春节最晚的年份,因为闰十月年份的春节一般在1月31日或2月1日,也有的年份春节日期在1月30日,极个别年份春节日期在2月2日。
闰十月出生的人怎么过生日
由于闰十月是极少出现的,因此建议闰十月出生的人选择按照新历来过生日比较好哦。有些人可能会会选择根绝农历十月来过,其实这并不好,毕竟农历十月和闰十月是不同的两个月。但是如果要等到闰十月才过生日的话,很可能一辈子就只有1次生日,这样就太可怜了。
古人设置闰月,是根据24节气,24节气中的单数称节气,双数称中气,每当阴历月份没有中气,则设置为闰月,而月份没有中气的情况,多出现在四五月份,所以闰年中闰四月和闰五月最多,闰九月和十月较少,闰十一月、闰十二月和闰正月出现的频率最低。
在这种情况下,闰月出生的人要过上一次生日可就要等很长时间了。例如,出生于1957年闰八月的人,如果总过阴历的生日,那么就要等到下一个闰八月,才能过一个真正的生日。
经过查询,1957年之后出现闰八月的几个年份,是1957年、1976年和1995年,也就是说1957年生人在21世纪只过了3次生日。而进入21世纪后的下一个最近的出现闰八月的年份,是2052年,这和1995年,相差了57年之久。而如果是在1984年闰十月出生的人,按照闰十月出现的低频率,现在算起来,竟要再等150年才能过一次生日!
数十年、数百年过一次生日显然不太现实,那么,闰月出生的孩子怎么过生日呢?古人的做法是,闰月是附属于“需要置闰”的那个月的,闰月出生的那一年如果没有闰月,就按同月的那一天过生日。比如,闰七月初一的生日,就在七月初一过。还有一种情况,假如是大年三十出生,如果这一年没有三十,就在大年二十九过生日。
而现代许多年轻人,更是大多以过阳历生日为主,不再过阴历的生日,故而要苦等数十年才过一次生日的尴尬,是越来越少见了。只有上一辈的人,大都还保持着过阴历生日的习惯。不过,如果真的遇到需要等待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情况,大概也只好也在慢慢习惯过阳历的生日了。
❾ 唐代传入中原的物种有什么
【儿茶】 维吾尔语称“卡梯印度”。豆科,落叶乔木,有清热生津、化痰止咳、收敛止血、安神镇痛的功能。原产于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入塔里木盆地。至今维吾尔医药学中尚有此名,用来治病。
【大黄】※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大,花小,黄白色,瘦果褐色。地下块根有苦味,可做泻药,并有消炎、健胃作用。也叫川军、将军、锦纹。产于我国四川、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各省。为西域特需药物,可消牛羊肉食用过多引起的热病。明、清以来是中国向中亚各国出口的大宗商品之一。
【大蒜】 百合科葱属,单子叶,二年生草本植物。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内地的西域物产之一。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称其为张骞出使西域时所得,又称“胡蒜”。《本草纲目》李时珍引孙愐
(miǎn)的《唐韵》,称“张骞使西域始得大蒜、胡荽”。今新疆仍产大蒜,特点是蒜头大,皮色紫红者称“紫皮大蒜”。“白皮大蒜”多产于天山以北吉木萨尔、奇台一带;“紫皮大蒜”多产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各地。“白皮大蒜”因其蒜头大、色泽洁白、蒜瓣均匀、味道浓烈、质地紧脆而与嘉定、山东、太仑的白蒜齐名,称为我国的“四大名蒜”。
【小茴香】 维吾尔语称“阿拉伯白迪安”。塔里木盆地的小茴香最初从阿拉伯传入,故在维吾尔语中即有此名。小茴香既可作调料,又能入药,塔里木盆地所产者质量甚佳。
【巴旦木】 又名“扁桃”、“偏核桃”、“巴旦杏”、“八担杏”,珍贵干果。为丝绸之路上交流的物产之一。属蔷薇科,梅属落叶乔木。树高3—5米,叶、花和果实都与桃相似。果核肥大,果肉不可食。核仁为高级补品。段成式《酉阳杂俎》称“偏桃”出波斯国,波斯国呼为“婆淡树”,“其肉苦涩不可啖,核中仁甘甜。西域诸国并珍之”。汉代传入我国,唐李恂着《岭表录异》载:“偏核桃出占卑国,肉不堪食,胡人多收其核,遗汉官以称珍异。”其树属干旱亚热带或暖温带半荒漠树种,喜欢阳光,要求高气温,空气干燥。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莎车、疏附、疏勒、叶城等县及喀什市、阿克苏市郊均有分布,其中以英吉沙产者最为上乘。
【无花果】 又名“阿驿”、“天仙果”。波斯语称之为“anjir”,今维吾尔语仍用波斯语名。梵语称“anjira”,阿富汗语称“intsir”(即底称)。为丝绸之路上互相交换的珍贵果木之一。对其性状,段成式《酉阳杂俎》早有记载,称“无花果亦名‘阿驿’,波斯国呼为‘阿驲(rì)’;拂菻(lǐn)呼为‘底称’。树长丈四五,枝叶繁茂。叶有五出,似椑(bēi)麻,无花而实。实,类椑子,味似甘柿,一月一熟”。此处所记性状与现今新疆所产的基本相符。无花果为桑科无花果属的落叶灌木,叶掌状3—5裂,花细小,且隐藏于囊状总花托内,需用放大镜始能看见,故在很长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其为无花之果。果实呈扁圆形。新疆所产者为黄绿色。肉质松软,味极甜,含糖量高达20—26%。主要分布在喀什、阿图什、疏附等市县境内,当地人视为珍果。
【无食子】 又名没食子、墨石、没石、摩贼等。现代动物学及医药学证明此物实为没食子蜂寄生在没食子树叶上而生成的虫瘿,此虫瘿可以入药。以灰绿色、质重无孔、下沉于水者为上品。原产于小亚细亚、叙利亚及波斯各国。隋朝时传入中国。《隋书·波斯传》、《旧唐书·西域传》均载波斯即产此物。《酉阳杂俎》称:“波斯呼为摩贼树,长六七丈,围八九尺,叶似桃叶而长。三月开花,白色,花心微红,子圆如弹丸。初青,熟乃黄白。虫食成孔者正熟,皮无孔者入药用。”所记情形,与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基本相同。
【火浣布】 丝绸之路上进行交流的物产之一。火浣布即用石棉纺织的布。此产品最早于公元239年传入中原。《三国志·魏书》:“景初三年(239年)二月,西域重译献火浣布。”后西域时有贡献。《晋书·苻坚传》称晋孝武帝太元六年(381年),“天竺献火浣布”。《佛祖统记》称:“ 和平六年(465年),疏勒国遣使进佛袈裟,长二丈。帝命焚试之以示灵异,终日不燃。”《魏书·西域传》“疏勒国”亦载此事。今新疆也产石棉,阿尔金山、天山、西昆仑山中均有石棉矿分布。主要成矿带在阿尔金山,以若羌县东250公里处的依吞布拉克石棉矿蕴藏量最大,质量也最好。石棉纤维一般长为0.5—10毫米,有的长达50毫米。但魏晋和南北朝时传入内地的石棉袈裟不一定是新疆的产品。
【白术】※ 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产于中国南方各省。可入药,药用其根茎。有补脾胃、除寒湿、益津液、中和气之功能。中医用来医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泻湿痢、水肿黄疸、风眩头痛、目泪风眼诸症。此物经丝绸之路传入塔里木盆地,亦用以治病。但当地民族无与其相对应的名,故仍用汉语名称。今维吾尔医医药学仍称其为“白术”。
【甘草】 豆科甘草属多年生植物。《神农本草》称为“美草”、“蜜甘”;《名医别录》称为“蜜草”、“蕗(lù)草”、“国老”;《记事珠》称为“灵通”。是丝绸之路上出产的着名中药之一。宋朝梅尧臣有《司马君实遗甘草杖》,明朝镭绩的《霏雪录》载:“西土甘草大如柱,土人用以架屋。”现在新疆出产的甘草仍然有名。品种有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黄甘草、粗毛甘草等。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边缘各地及天山以北的荒漠中。《名医别录》称其为“众药之王”,在中药中能与很多药物配伍,其本身即具有清热解毒、健脾补气、润肺止咳的功能,能治疗慢性气管炎、肺结核、乳腺炎、传染性肝炎等许多炎症。
【甘松】 维吾尔语称“松布力秦尼”。甘松属败酱科草本植物,有香味,全草可以入药,有补脑安神、健胃舒肝、逐水燥湿等功能,今维吾尔医仍用其医治心神不安、高血压、尿闭、气喘及腹胀等症。塔里木盆地的甘松最初经丝绸之路从中原传入,故至今在维吾尔医药学中仍有此名。
【安石榴】 又名“丹若”、“若榴”、“阿那尔”,即石榴。原产伊朗、阿富汗、印度北部及前苏联南部,已有5000年的栽培历史。我国因其种首先从安国和石国传入,故名。一说“安石”指“安息”。属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长卵形,花火红色。果实为浆果类球形或梨形,果皮肥厚,革质,成熟后深红或黄中带红。果皮内部有薄膜隔开的数室,室内藏深红或白色的石榴子。子有棱,肉红多汁甘甜。成熟期在9—10月间。果实为鲜食佳品;石榴皮、石榴花、石榴根均可入药。西汉时即传入我国。晋代张华着《博物志》称:“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陆机《与弟云书》首载石榴。唐代封演着《封氏闻见录》亦称石榴为张骞携归之种。段成式《酉阳杂俎》记大食勿斯离之石榴大者重五六斤。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叶城所产之石榴为石榴中的上上品。
【安息茴香】 伞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内地的物产之一。原产于今天的中亚、伊朗一带,故名。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喀什、和田、吐鲁番均有出产。现代维吾尔语称其为“孜然”,是加工牛、羊肉时必不可少的佐料。现代医学证明其有祛寒除湿、理气开胃、驱风止痛的功能,可用来治疗消化不良、胃寒胃痛、肾虚便频等症。另外还有驱蝇、防腐及消毒的作用。
【安息香】 即安息香科多年生乔木植物的树脂,因从安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而得名。采集此香的方法是,用刀将安息香树砍伤,取其流出的汁液。汁液为白色,有清热解毒、开窍宁神、补气壮阳、平喘化痰诸功能。古代人用其医治神志不清、遗精阳萎及妇女血气不调等症。波斯人还以其为镇邪之物,故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称其“烧通神明,辟众恶”。隋朝之前已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唐朝苏恭称“安息香出西戎,状如松脂,黄黑色,为块。新者亦柔韧。”《隋书·西域传》记龟兹、 漕国皆出此香。一说西域诸国及中国中原地区还用其作为参佛礼佛的供物,焚之以增强佛寺庄严气氛。
【西瓜】 又名“寒瓜”、“灵瓜”。现代维吾尔语称“塔吾孜”。原产于非洲,经丝绸之路传入新疆,又由新疆传入中原。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称:“西瓜种出西域,故名之。”今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中已发现了1000多年以前的西瓜种子。10世纪时,新疆西瓜经过今河西走廊传入华北。胡峤《陷虏记》即称“入平川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瓜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胡峤食西瓜之处在辽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南)。现在新疆各地普遍种植西瓜,品种多,质量上乘。一般含糖量在10%左右,高者可达13%。
【桃】※ 印度语称为“至那尼”。意为“汉人传来”。据《大唐西域记》,印度的桃树是在贵霜王朝的法王迦腻色迦时从中国的河西走廊传入的。迦腻色迦在位时,中国河西走廊曾有一些地区送质子到北印度,迦腻色迦对这些质子赏遇隆厚,依四季天气之冷暖择地而建馆,令质子们居住。这些质子便在馆旁种植桃树和梨树,把这两种水果传到了印度,由是之故,印度人则至今称桃为至那尼。唐玄奘将其译为至那你,并注释称“唐言‘汉持来’”。
【红花】 又名黄兰、红兰花、草红花、红花菜,菊科红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晋代张华着《博物志》称中原的红花是“张骞得种于西域”,可知其为丝绸之路上的物产之一。东汉时的《杂病论》称:“妇人六十二种风,乃腹中气血刺痛,红蓝花酒主之。”《本草纲目》则称其可“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今新疆仍盛产红花。红花籽用来榨油,花用来治病。红花油色黄、味香、液清,是食用油中的上品,经常食用红花油可以防止动脉粥状硬化,治高血压、中风、心力衰竭、心绞痛等症。红花的花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的功能,主治妇女经闭、难产、死胎、产后恶露、瘀血作痛及治疗跌打损伤等疾病。
【李广杏】 甘肃名产之一。原产于新疆,也叫油杏或李广杏。相传为西汉名将李广自新疆和田带至敦煌。李广杏外皮淡黄、色泽鲜亮、果质细、汁液足、味甜香。
【苏木】 维吾尔语称“欧的印度”。因从印度传入塔里木盆地而得名。豆科多年生落叶乔木,药用其材。今维吾尔医仍用其治疗心腹疼痛、中风瘫痪、闭经、跌打损伤、痢疾及产后腹胀等症。
【苏合香】 即金缕梅科苏合香树的树脂,学名Styrax,维吾尔语医药学称为“米阿沙伊勒”。今主要产于土耳其西南部,作为刺激性祛痰药,且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和开窍通郁、活血散结、镇咳祛痰之功能,古时也用于寺院梵香礼佛及国王祭祀神祗。南北朝时传入中国,《魏略·西戎传》称其产于大秦;《梁书·中天竺国传》称其产于中天竺国,然又称“是诸香汁煎成,非自然一物也,大秦国人采得苏合香,先煎其汁以为香膏,乃卖其滓于诸国贾人。是以辗转来达中国者,不大香也”。《隋书》、《魏书》的《波斯传》均载波斯亦有出产。唐朝人苏恭谓其“烧之灰白者为好”。
【纳石失】※ 又作“纳失失”、“纳什失”等。为波斯语“织金锦”的音译,元代官方丝织物。源出西亚的织金锦,因其色彩明丽,图案饱满,花纹多有严格的对称形式,并常织以阿拉伯语铭文,颇有伊斯兰风格,故在中国仍保持其在波斯的原名。其工匠和织法皆与西域有渊源关系。
【补骨脂】 又叫“婆固脂”、“破故纸”等,植物名。约于元明之际自印度、伊朗等地传入我国内地。其子棕黑色,大如针头,蛋形,味苦而芳香。有油性。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补骨脂,言其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