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产品生产 > 常见乳剂药产品有哪些

常见乳剂药产品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0-07 18:01:53

❶ 乳化剂主要有哪些类型

以天然乳化剂为例:

1、硬脂酰乳酸钠/钙(ssl/csl)

具有强筋的保鲜的作用。一方面与蛋白质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形成面筋蛋白复合物,使面筋网络更加细致而有弹性,改善酵母发酵面团持气性,使烘烤出来的面包体积增大;

另一方面,与直链淀粉相互作用,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从而抑直链淀粉的老化,保持烘烤面包的新鲜度。ssl/csl在增大面包体积的同时,能提高面包的柔软度,但与其他乳化剂复配使用,其优良作用效果会减弱。

2、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datem)

能与蛋白质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改进发酵面团的持气性,从而增大面包的体积和弹性,这种作用在调制软质面粉时更为明显。如果单从增大面包体积的角度考虑,datem在众多的乳化剂当中的效果是最好的,也是溴酸钾替代物一种理想途径。

3、蔗糖脂肪酸酯(se)

在面包品质改良剂中使用最多的是蔗糖单脂肪酸酯,它能提高面包的酥脆性,改善淀粉糊黏度以及面包体积和蜂窝结构,并有防止老化的作用。采用冷藏面团制作面包时,添加蔗糖酯可以有效防止面团冷藏变性。

4、蒸馏单甘酯(dmg)

主要功能是作为面包组织软化剂,对面包起抗老化保鲜的作用,并且常与其他乳化剂复配使用,起协同增效的作用。

乳化剂在行业的应用:

在军事工业中乳化剂常被添加到炸药中制作乳化炸弹。通常由不溶于水的碳氢燃料作为连续相,以过饱和硝酸铵盐水溶液作为分散相,通过乳化剂的乳化作用,硝酸铵盐水溶液以极小的液滴分散在碳氢燃料中形成一种油包水特殊乳胶体系。

由于乳化炸药是热力学高度不稳定体系和不可逆体系,乳化剂的作用在于大幅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在界面形成界面膜使内相的硝酸铵液滴难以聚结,从而提高乳化炸药的稳定性。

在矿石浮选中乳化剂用于煤泥、金属矿、非金属矿的浮选中对浮选剂进行改进。由于在浮选过程中,浮选剂的乳化分散程度对其使用效率及浮选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乳化剂的加入有助于提高浮选机的捕集性能,大大降低浮选剂的消耗量。

将乳化剂添加到水、甲醇和柴油的混合体系中制得的微乳化柴油和普通柴油相比,具有更好的燃烧性能、更低的能耗、更少的污染。将具有一定乳化能力的生物柴油添加到石化柴油中不仅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降低排放、提高燃油的环保性能,还有利于燃油的乳化,提高燃烧率,降低能耗。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天然乳化剂;网络-乳化剂

❷ 什么是乳化剂常用乳化剂有哪些

乳化剂是能够改善乳浊液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使之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或乳浊液的物质。

乳化剂是表面活性物质,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它聚集在油/水界面上,可以降低界面张力和减少形成乳状液所需要的能量,从而提高乳状液的能量。

常用乳化剂有以下几种:

  1. 食品乳化剂

  2. 天然乳化剂

  3. 聚丙烯酰胺乳化剂

❸ 常见的乳化剂有哪些

乳化剂是乳浊液的稳定剂,是一类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的作用是:当它分散在分散质的表面时,形成薄膜或双电层,可使分散相带有电荷,这样就能阻止分散相的小液滴互相凝结,使形成的乳浊液比较稳定。例如,在农药的原药(固态)或原油(液态)中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再把它们溶解在有机溶剂里,混合均匀后可制成透明液体,叫乳油。常用的乳化剂有肥皂、阿拉伯胶、烷基苯磺酸钠等。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重视表面活性剂使用的安全性,加强了对无毒、生物降解性好的非离子乳化剂的研究。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行业限制某些乳化剂的使用,开发出山梨酸醇脂肪酸酯类、磷脂类、糖脂类乳化剂等新型乳化剂。
乳化剂从来源上可分为天然物和人工合成品两大类。而按其在两相中所形成乳化体系性质又可分为水包油(O/W)型和油包水(W/O)型两类。

衡量乳化性能最常用的指标是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HLB值低表示乳化剂的亲油性强,易形成油包水(W/O)型体系;HLB值高则表示亲水性强,易形成水包油(O/W)型体系。因此HLB值有一定的加和性,利用这一特性,可制备出不同HLB值系列的乳液。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乳化剂提出多功能、高纯度、低刺激、高效率的更高要求,开发出更多的新型乳化剂。
目前乳浊液的种类已从传统的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扩大到多重乳浊液、非水乳浊液、液晶乳浊液、发色乳浊液、凝胶乳浊液、磷脂乳浊液和脂质体乳浊液等多种形式。。

❹ 您好老师,常见的乳化剂有哪些

根据被乳化的物质不同,乳化剂也不同。常见的乳化剂有:阳离子石蜡微乳化剂CMP 、阴离子石蜡微乳化剂AMP、非离子石蜡微乳化剂NMP、废机油乳化剂OE-100,柴油乳化剂OE-99、十八十六醇乳化剂AE-97、油酸乳化剂EOA、油包水型植物油乳化剂EAP,油包水型柴油乳化剂EDO、硬脂酸乳化剂AE-96等等

❺ 常用农药乳化剂有哪些,化学式是什么

烷基苯磺酸钙 (简称钙盐、农乳500#)。
烷基苯磺酸钙的分子结构根据其中烷基苯原料不同,分为直链和支链两种。支链烷基以四聚丙烯为原料,直链烷基以正构烷烃为原料。支链钙盐用于调配农药用混合型乳化剂,不仅有良好的乳化性能,而且因其与非离子型乳化剂有很好的互溶性,使混合型产品外观透明,农药乳油的热稳定性也非常好,是目前我国用于农药乳化剂调配的主要类型。直链钙盐也有着良好的乳化性能,因其复杂的组成,使之与非离子型乳化剂的互溶性较差,混合型产品比较浑浊,一般要加极性溶剂来使其透明,但它的生物降解性比支链钙盐好。直链钙盐不是一个单纯的物质,虽然烷基平均为12 个碳原子,但实际上10 个至14 个碳原子的烷基都有。通过对不同馏份烷基苯切割后分别制得钙盐,再配制乳油,发现具有良好乳化性能的是十一烷基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十三烷基苯磺酸钙性能很差,而十烷基及十四烷基苯磺酸钙几乎无乳化性能。直链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因其苯环与烷基中碳原子连接的位置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异构物,2-与3-苯基十二烷是外异构物,4-、5-、6-苯基十二烷是内异构物。试验证明,2-苯基十二烷制得的钙盐在醇溶剂中也难溶,是造成直链钙盐配成混合型时浑浊的主要原因;内异构物制得的钙盐与非离子型的互溶性较好。鉴于直链钙盐的复杂结构,应将原料烷基苯进行切割,尽可能地除去10 个碳以下和13个碳以上馏份及外异构物烷基苯,从而有利于确保直链钙盐质量。
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基醚 (农乳600#)。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农乳600#是目前我国农药乳化剂中使用量最多的系列产品,品种按聚合度不同有601#、602#、603#、604#等。
烷基酚或苯乙基苯酚甲醛树酯聚氧乙烯醚 (农乳700#及400#)

❻ 生活中常用的外用脱敏药有哪些

治疗皮肤过敏的外用药可以分为软膏、霜剂几种,不同剂型的药物,作用特点也有所不同。我们要结合自身的症状实用药物,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常用的外用脱敏药,仅供大家参考!

常用外用脱敏药
1、软膏,典型药品:地塞米松软膏、硫磺软膏、鱼石脂软膏等。成分:软膏常用凡士林或动物脂肪等做基质,混入不同作用的药物,配合不同浓度而制成一种细腻、均匀的半固体剂型。特点:软膏封闭作用强,渗透性好,易于发挥所含药物的性能,能够软化皮肤、保护创面、滋润及润滑皮肤,以及为皮肤保温等。

2、霜剂,也称乳剂,典型药品:达克宁霜、皮康霜、肤轻松霜等。成分:油与水经过乳化而形成的一种半固体剂型。特点:对皮肤的渗透性比较好,适用面也比较广,通透性好,用上去有清凉的感觉;含油质低,比较清洁,容易洗去,不沾污衣服;涂药后不需要包扎,在身体各部位均可使用。
使用外用脱敏药 方法
在选择抗过敏药物时,首先应对症用药,如寒冷性荨麻疹,首选赛庚啶,偏热性荨麻疹选用羟喹;急性过敏反应,选用起效快的抗过敏药物;慢性过敏反应,选用安全性高的抗过敏药物。用药时需注意,白天宜选用无镇静作用的抗过敏药物,晚上睡前选用具有镇静作用的抗过敏药物。因病情需要而联合用药时,在症状控制后,不宜立即停用所有药物,而应逐个逐渐撤药。

连续服用同一种抗过敏药物不宜超过一个月,否则会因长期用药导致药效下降,产生耐药。

在服用抗过敏药物后,症状未改善或症状加重时,不宜加大剂量用药。由于抗过敏药物本身可能有一定的致敏性,如苯海拉明可致药疹、强的松可致湿疹型皮炎等,故在服用一种抗过敏药物无效时,应当换用其他作用机理不同的抗过敏药物。

根据发病原因选择外用脱敏药

1、急性期:炎症表现有红、肿、丘疹、皮疹、水泡而无外溢者,用粉剂或洗剂为宜,因这类剂型有安抚、冷却、止痒及蒸发作用,可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消除患处的肿胀与炎症,使患者感觉较舒适。急性时不能用糊剂及软膏剂,因能阻滞水分蒸发,增加局部的温度,可使皮疹加剧。

2、亚急性期:炎症表现为小片的糜烂,伴有少量渗出,也有为分散的丘疹或出现鳞片和痂皮,一般用糊剂,如无糜烂渗液,可用洗剂、霜剂等,有痂皮时先涂以软膏,软化后拭去,再用外用药物,使药物易吸收。

3、慢性期:表现为干燥、增厚、粗糙、苔藓样变或角化过度,此期应选用软膏或霜剂、硬膏等。

根据发病的部位选择外用脱敏药

一般有涂擦和贴敷两种方法,不同的个体和皮肤的部位,对各种外用药的适应性常有一定的差异,用药的原则应根据药物的浓度由低→高,面积由小→大,应视病情病损程度而定,如无3副作用,再逐渐普及全身用药,不同部位的皮肤渗透速度也有一定的差异。吸收药物的量,随药物在赋形剂中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如甾体类均因浓度增加而渗透作用增强。小儿、妇女、成人面部,口腔附近,股内侧等部位,皮肤较柔嫩,都不宜采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浓度也应低些,如有过敏或刺激现象,应立即停药或改用药物治疗,一种外用药久用后,作用往往会减弱,应经常轮换性质相似的药物,以提高疗效。
外用脱敏药的注意事项
1、用药期间应禁忌辛辣或腥膻食物,避免搔抓皮肤或热水洗烫,并暂停用肥皂。

2、服药期间不得同时饮酒,或服用镇静催眠药及抗抑郁药。

3、注意对特殊人群的应用:对过敏症状以清晨为重者可选用长效的拮抗剂于睡前服用,既可解除症状,又避免产生其他不良反应。

4、注意给药时间:如阿司咪唑与食物同服可降低本品的生物利用度,为保证吸收,宜于餐前1~2小时服用。
生活中常用的抗过敏药物
第一类: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发展到现在主要有两代。

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异丙嗪,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和中枢神经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嗜睡和乏力,反应时间延长等,服用这类药物后应避免从事开车、操作精密仪器等工作。另外,此类药物还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可引起口干、眼干、视力模糊、便秘、尿潴留等症状,还可能诱发青光眼。因此,前列腺肥大、青光眼、肝肾功能低下者和老年患者应慎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对h1受体选择性高,副作用很少,几乎无明显的中枢镇静作用,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咪唑、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依巴斯汀等。这里重点提一下息斯敏这个药物。息斯敏1988年在中国上市,由于其严重的心脏毒性,会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和过敏性休克,尤其是 当与酮康唑、伊曲康唑和红霉素合用时还会加重上述不良反应,所以在1999年息斯敏在美国、日本及欧洲多个国家相继停用。但是在中国呢,是于2004年厂家修改了 说明书 ,将息斯敏的适应症由原来的7种改为1种就只有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且每日只服用1片,同时规定12岁以下 儿童 禁止使用,有严重肝功能损害或潜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应慎用。

第二类:过敏反应介质阻释剂

此类药物能稳定致敏细胞膜,阻止组胺等多种过敏反应介质,如5-羟色胺、缓激肽等的释放。常用药物是色甘酸钠、酮替芬等 ,主要用于预防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 第三类:其他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曲安奈德等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是强效的抗变态反应和抗炎药物。仅供外用,主要适用于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以及瘙痒症等。但这类药物不可长期应用。

还有一些调节免疫类 的比如维他命 C 、葡萄糖酸钙、辅酶 Q10等都都能一定程度的缓解过敏反应的症状。

以上几类抗过敏药连续服用一种时,最好都不要超过一个月。长期服用,会引起抗过敏药物的耐药现象,其次,抗过敏药物都有毒性作用,这些毒性作用发生“积累”,对人体危害较大。所以,服用抗过敏药物,超过一个月就需要换用其他类型的抗过敏药物,或者采用必要时用药的方法,来代替常规的定时服药。

❼ 常用农药乳化剂有哪些,化学式是什么

烷基苯磺酸钙
(简称钙盐、农乳500#)。
烷基苯磺酸钙的分子结构根据其中烷基苯原料不同,分为直链和支链两种。支链烷基以四聚丙烯为原料,直链烷基以正构烷烃为原料。支链钙盐用于调配农药用混合型乳化剂,不仅有良好的乳化性能,而且因其与非离子型乳化剂有很好的互溶性,使混合型产品外观透明,农药乳油的热稳定性也非常好,是目前我国用于农药乳化剂调配的主要类型。直链钙盐也有着良好的乳化性能,因其复杂的组成,使之与非离子型乳化剂的互溶性较差,混合型产品比较浑浊,一般要加极性溶剂来使其透明,但它的生物降解性比支链钙盐好。直链钙盐不是一个单纯的物质,虽然烷基平均为12
个碳原子,但实际上10
个至14
个碳原子的烷基都有。通过对不同馏份烷基苯切割后分别制得钙盐,再配制乳油,发现具有良好乳化性能的是十一烷基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十三烷基苯磺酸钙性能很差,而十烷基及十四烷基苯磺酸钙几乎无乳化性能。直链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因其苯环与烷基中碳原子连接的位置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异构物,2-与3-苯基十二烷是外异构物,4-、5-、6-苯基十二烷是内异构物。试验证明,2-苯基十二烷制得的钙盐在醇溶剂中也难溶,是造成直链钙盐配成混合型时浑浊的主要原因;内异构物制得的钙盐与非离子型的互溶性较好。鉴于直链钙盐的复杂结构,应将原料烷基苯进行切割,尽可能地除去10
个碳以下和13个碳以上馏份及外异构物烷基苯,从而有利于确保直链钙盐质量。
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基醚
(农乳600#)。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农乳600#是目前我国农药乳化剂中使用量最多的系列产品,品种按聚合度不同有601#、602#、603#、604#等。
烷基酚或苯乙基苯酚甲醛树酯聚氧乙烯醚
(农乳700#及400#)

❽ 乳剂的药物

乳剂(乳状液、乳状物)是一种液体制剂,系指一相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根据连续相和分散相不同分成油包水型乳剂和水包油型乳剂,前者连续相为油脂分散相为水溶液,后者连续相为水溶液,分散相为油脂;除了上述这两类乳剂之外还有复合乳剂。
油相、水相和乳化剂是乳剂的主要组成成分,药物根据自身的物理性质分散在水相或者油相;乳化剂应具有显着的表面活性;能在液滴周围形成界面膜;能在液滴表面形成电屏障;能增加介质粘度;并且还要具有良好的对酸、碱、盐的稳定,无刺激性。常用的乳化剂有:表面活性剂,油水平衡系数(HLB)较高者适合配制水包油型乳剂,油水平衡系数较低者适合配制油包水型乳剂;天然乳化剂,多为亲水性胶,可以提高连续相粘度,增加乳剂稳定性,适合配制水包油型乳剂;固体微粒乳化剂;以及辅助乳化剂。
乳剂的配置有水中乳化剂法(湿胶法)、油中乳化剂法(干胶法)、新生皂法、两相交替加入法、机械法(乳匀机、胶体磨、超声乳化法)等。
乳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经常发生如下变化:分层,絮凝,转相,破乳,酸败等。对乳剂的质量通常用以下指标评定:乳滴的大小、分层现象、乳滴合并速度、稳定常数。
配制乳剂时乳化剂的油水平衡系数值必须与油水两相相协调,因此混合乳化剂一般比单一乳化剂要合适使用,混合乳化剂的油水平衡系数为两种乳化剂油水平衡系数的重量加权平均。

❾ 护肤品中常用的天然乳化剂有哪些

常见的天然乳化剂有卵磷脂、羊毛脂、羊毛醇、羊毛酸、蜂蜡等,另外在此基础上制备的一些衍生物也具有良好的乳化作用,如聚氧乙烯羊毛脂、聚氧乙烯羊毛醇等。

1、卵磷脂

卵磷脂,又称为蛋黄素,被誉为与蛋白质、维生素并列的“第三营养素”。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牛奶、动物的脑、骨髓、心脏、肺脏、肝脏、肾脏以及大豆和酵母中都含有卵磷脂。卵磷脂可以为皮肤提供充分的水和氧气等营养,使皮肤变得光滑柔润。

2、羊毛脂

羊毛脂是附着在羊毛上的一种分泌油脂,为淡黄色或棕黄色的软膏状物;有黏性而滑腻。羊毛脂可以让皮肤光滑柔嫩。

3、羊毛醇

羊毛醇是甾体醇和三萜烯醇的混合物,用于外用制剂和化妆品,为具有柔肤润滑作用的疏水性基质,可用于干性皮肤和干涩眼镜用制剂。也用于油包水乳膏和软膏基质,浓度可低至2%。

4、羊毛酸

羊毛酸是由羊毛脂水解制得。用不同分子量的羊毛酸制成的各种衍生物可作化妆水的乳化剂、分散剂、柔润剂、增烟剂等。赋予化妆品以低刺激性和使用舒适感。

5、蜂蜡

蜂蜡是由蜂群内适龄工蜂腹部的4对蜡腺分泌出来的一种脂肪性物质。在化妆品制造业,许多美容用品中都含有蜂蜡,如洗浴液、口红、胭脂等。

阅读全文

与常见乳剂药产品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交易盈利怎么操作 浏览:553
商丘学小吃技术去哪里 浏览:449
货币前三是什么交易所 浏览:472
如何代理新款酒 浏览:578
信息量大不敢想象怎么办 浏览:871
发信息拒收了怎么回事 浏览:348
亚太财险旗下代理公司有哪个 浏览:787
刚体转动数据保留多少位 浏览:40
微信上的配乐朗诵小程序叫什么 浏览:837
国际货运代理的经营范围包括哪些 浏览:570
收银机的程序在哪里 浏览:982
太原综合市场是什么意思 浏览:226
浏览器移动数据很慢为什么 浏览:526
数据库字段对应的实体类怎么写 浏览:96
连锁市场规划如何列名单 浏览:403
为什么给客户配置存款产品 浏览:693
工业信息局是什么编制 浏览:137
小渔市场怎么样 浏览:873
如何用婉转的话说老公不回信息 浏览:965
淘宝万宝路怎么交易 浏览: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