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人能分清:物资,物品,成品,物料的区别嘛
物资、物品、成品、物料的区别如下:
1、物资
物资是物质资源的简称,它既包括自然界直接提供的物资财富,又包括经过人的劳动所取得的劳动产品;既包括可以直接满足人们需要的生活资料,又包括间接满足人们需要的生产资料。
2、物品
物品,汉语词语,读音为wù pǐn,是生产、办公、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泛指各种东西或零星的物品,也泛指经济活动中涉及到实体流动的物质资料。
3、成品
[End proct] 做好了的可供使用或出售的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经检验合格并已包装入库的产品,或虽未入库,但已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
4、物料
物料是我国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业术语。生产企业习惯将最终产品之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其来自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以及各种废物统称为“物料”。
B. 劳动产品、物品和商品有什么区别
回答这个问题的难处在于必需弄清楚商品是什么?传统经济学说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是一种行而上学的解释,它没有表明劳动产品在交换过程中所发生的形态变化。事实上,劳动产品在交换中只是被作为量的形式对待的,如劳动产品1部电脑在交换中只是被作为电脑1部对待的,这发生在交换的一瞬间,就是说,当你选好劳动产品1部电脑并付款时,就把1部电脑作电脑1部对待了,如电脑1部=人民币1000元。交换过程结束,你拿到手的还是劳动产品1部电脑,“电脑1部'这种商品形式就消失了。传统经济学至今也没有讲明这个问题,所以“商品”仍然是个迷!辩证地解释:商品是在交换过程中转化成交换价值的虚拟劳动产品形式。说明白一点,任何劳动产品都是在生产领域成就的,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因此也只能以其量的形式进行交换,并同时转化成交换价值。交换过程既不能表现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也不能表现劳动产品的价值,而只能表现劳动产品的交换价值。因此说,商品仅仅是交换赋予劳动产品的转瞬即逝的观念形态,根本就不是实在的实体,作为实体存在的只是劳动产品。商品说:“我们自己作为商品物进行的交易就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彼此只是作为作为交换价值发生关系。”(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00页,人民出版社,1975。不过,马克思虽然这样说了,但由于受历史时代的限制,他却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错归结成了“商品的二因素”,这需要慎重对待。} 物品可以是劳动产品,也可以是自然生成物,即自然物体,但决不是商品;自然物品可成为劳动获取物同劳动产品一样,在交换中作商品出现。
C. 物品,商品,劳动产品,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和货币之间有什么关系
由人类劳动获得的物品叫劳动产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商品,表现出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是
一般等价物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是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