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么跟客户谈价格
首先我们要明白:
价格永远不是销售的决定因素!
谈价格为了不陷入“价格战”,唯一的办法就是从价格转化为价值的谈判方法。
我用“三部曲”来解决:
第一脚:简明扼要,宣传公司和品牌;
第二脚:寻找客户问题的重心,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第三脚:说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直到完全阐明自己品牌的优势后,才可谈到价格。
过早谈价,势必会造成价格战;好业务一般至少会在客户三次询价后才谈到价格。
应对价格异议
尽管直销员在报价之前已经向顾客充分地展示了产品的价值,但是仍然可能遇到顾客对价格存在异议的情况,因为顾客总是希望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实惠的产品。这个时候直销员就需要掌握处理价格异议的技巧。
在我们的商业操作环节中,价格是最终要的地方,而如何跟客户谈价格是最重要的环节。尤其在我们的阿里平台上,好多产品客户直接不询价购买的情况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都是联系买家进行协商价格。很多时候我们的报价都是有去无返。因为我们对价格是没有什么控制权的。一般价格是多少就是多少,我们改变不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步骤/方法
1、其实客户说你的价格高,有时只是他们的习惯,或者说只是一个本能反应。这个时候,不管你是销售的什么,都不要急着去否定客户。新手一般都会马上说:“这个价格不高了或者直接告诉客户,价格就是这么定的,我无能为力。”其实没有必要这样。在客户面前否定客户或者告诉他你没有决定价格的权利,都不是什么好主意。
2、你只需要礼貌和好奇的问他:“您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一般他这样说只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现在根本就不想买,所以不管你给他什么价格他都会觉得高。你需要仔细分辨,如果这个客户确实是还不想买的话,直接问他:“您认为什么时候可能需要这个产品?在您认真考虑购买这个产品前,还有什么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3、二是这个客户想从你这里得到一个更好的价格。一般我们都认为报价高于真实售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行为。或者从他的经验及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来看,他确实觉得价格高了。 对于这种情况,你需要证明你的价格并不贵,一般最简单的回应方法就是:“您觉得贵了多少?”如果客户把你的价格与竞争对手做比较,你只需要证明你的价格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是合理的。如果你的产品值1500块,竞争对手是1400,那么有问题的就只是那100块钱。所以,第一你要解释相比竞争对手而言,客户可以从你的产品中多得到100块钱的使用价值;第二你要向客户证明,和他得到的好处相比,这100块钱完全可以忽略。
4、还有一种很好的回答方法,叫做”感受-原来感觉-后来发现”法。这种方法是给客户讲一个你产品的故事。客户说你的产品太贵了,你停下来,微笑,然后说:“我完全理解您的感受。其他人第一眼看到我们的价格时,原来也是这样感觉的,但后来他们发现这是值得的。”然后你开始讲某个客户的故事,这个客户一开始也担心价格太高,但是后来他购买了这个产品,他非常满意。
5、有时遇到特别难缠的客户,我一般会跟他讲这样一个道理:“低价格永远意味着高风险”。我们永远秉承着等价交换的原则在做交易。付出的太少往往会伴随着高风险。我们的产品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上,定价是非常合理的。也许我们的价格不是最低的,也可能不是你最想要的,但我们给你的一定是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一般的工程采购人员,对风险的忧虑往往大于对价格的忧虑。
另外,永远不要做出价格让步,除非客户已经明确的表明了要购买你的产品。永远也不要用降低价格的方式来刺激购买欲望,因为这在销售过程中来说太早了。降价是你在最关键时刻把潜在客户心理防线击溃的杀手锏,如果你过早使用的话,在最后临门一脚的时候你就没什么可以用了。我见过太多的销售把价格降到了赔钱,但最终还是丢掉了单子。
不要急着谈价格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说的是一个直销员向顾客推荐牙膏,顾客本能地问他多少钱,直销员心直口快,同时也缺乏经验,他告诉对方牙膏30 块一支,顾客立刻觉得“太贵了”,后来不管那个直销员再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这个时候直销员也许会问,不急着和顾客谈价格那谈什么呢?
1.先价值,后价格
直销员在向顾客介绍产品的时候,要避免过早提出或讨论价格,应该等顾客对产品的价值有了起码的认识后,再与其讨论价格。顾客对产品的购买欲望越强烈,他对价格问题的考虑就越少。让顾客认同产品价值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产品示范,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任你再怎么滔滔不绝地讲解都比不上让顾客真真切切地看一遍产品展示来得实在。
2.了解顾客的购物经验
顾客对于产品价格的反应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己的购物经验。个人经验往往来自于自身的接受程度所形成的、对某种产品某个价位的知觉与判断。顾客多次购买了某种价格高的商品回去使用后发现很好,就会不断强化 “价高质高”的判断和认识。反之,当顾客多次购买价格低的商品发现不如意后,同样也会增加 “便宜没好货”的感知。
值得强调的是,在一对一个性化的销售过程中,销售er完全有时间了解到顾客的购物经验,从而对顾客能够接受的价位进行准确地判断。有个销售化妆品的直销员,她的顾客平时消费的产品价位都很高,同时也认为高价位才是品质的保证和身份的象征,于是她总是毫不犹豫地向顾客推荐自己销售的产品中比较高端的产品。
3.模糊回答
有的直销员问,如果遇到顾客非要首先问价格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可以采用模糊回答的方法来转移顾客的注意力。比如说当顾客问及价格时,直销员可以说,“这取决于您选择哪种型号、那要看您有什么特殊要求”,或者告诉顾客,“产品的价位有几种,从几百到上千的都有……”即使直销员不得不马上答复顾客的询价,也应该建设性地补充,“在考虑价格时,还要考虑这种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在做出答复后,直销员应继续进行促销,不要让顾客停留在价格的思考上,而是要回到关于产品的价值这个问题上去。
总之,价格是销售的最后一关,支付能力与支付意愿之间总是有差异,购买意愿没有形成之前,谈价格是没有意义的,没有购买欲望,就没有谈价格的必要。
Ⅱ 客户问你最低价是多少,该怎么回答
当客户问你最低价格是多少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回答:
一、反问式
8元一斤的牛肉你敢吃吗? 800元的苹果手机你买吗? 2000元的劳力士你要吗? 90元一克的金链子你戴吗? 请记着祖先的一句老话: “一份价钱一分货”,而且 天上不会掉馅饼。
二、对比式
便宜的东西,在你买的那一刻是开心的, 之后用(看)一次闹心一次。 贵的东西,在你买的那一刻是肉疼的, 但之后的每一次都是舒心的。决定产品价格的不是我们,是品质!市场拼的永远不是价格,而是质量!我们不能给您最便宜的价格,但能给您最好的品质和质量。
三、吹捧式
当你把自己想得很不值钱时, 你会发现所有的东西都很贵! 当你开始看重自己的时候, 你就会觉得再贵都不算贵!
对待不同的客户可以用不同的语境,三招齐下,差不多也就搞定了。
Ⅲ 顾客不愿说出理想价格总问最低价我该怎么答
答者针对外贸行业的客户要求最低价,给您做些参考~
其实这个问题说大挺大,说小也挺小,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读。
1. 从小处说。对于业务员来说,说价格高的客户不外乎两种:
1)客户有意向采购,但想压价提高自己的利润。
这种客户没啥好说的,别说10%,就算他说你的价格高了100%,唯四个字“坚守底线”。最后不管客户怎么唉声叹气不赚钱,该下的单总会下。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坚守底线并不代表着一定要硬邦邦,有些卖家吃定了客户会下单,所以不管客户要求啥都一口一个“NO”,亲们,不要中了business is business的毒,没错,这一次客户是不得不从你这里买,但下一次呢?
生意确实是生意,但生意也是人做出来的,不要忽略了“人”是感性的,是有情绪的,当人与人之间只剩下纯粹的生意关系的时候,除非你确信全中国只有你这么一家优质的供应商,否则的话,适当给点折扣,适当在无关紧要的地方给些支持,让你们的关系更close一些,对以后是有帮助的。
2)客户确实觉得你的价格高,没办法下手采购。
这种也很正常,例如客户是做低端产品的,而你是供应中端产品的,这样双方是很难走到一起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再怎么努力也是没用的,产品的成本摆在那儿呢。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呢?尽量去和客户保持一个关系,当客户未来有意进驻中端市场,或者客户在低端产品上吃苦头了,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再就是跟客户套取一些市场的信息,例如要是客户的整个市场都是做低端货的,你是不是需要和老板沟通一下,开发一些低端系列的产品?或者不光这个市场,其他市场也出现了往低端迈进的趋势,那更是需要赶紧找老板开会的,否则再过几年,可能产品就完全卖不动了。
2.从大处说。
1)一样产品从研发出来到逐渐成熟,价位都是慢慢走低的,山寨是永远存在的,竞争对手的节操永远是在负一层的,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因此我们永远没有办法通吃所有的客户,一些一味要求低价的客户,还是潇洒点让他们随风飘散吧。
这部分客户的订单即使要咬牙做了下来,至少也得有着利润之外的战略考虑,例如维持生产规模之类的目的。当然了,这个就不是业务员该考虑的事情了,我们需要重点抓住的,是那些不仅仅把眼睛放在价格上的优质客户。
2)很多人说外贸不好做,但事情是否真的如此?我之前听广播,说顺德去年1-11份出口额同比增长了20%,而我们之所以觉得外贸不好做,那是因为很多工厂、公司现在还是把眼光放在劳动密集型的领域,这种领域是必然要慢慢衰退的。不说现在越来越多工厂在泰国、越南等地,珠三角的工厂都在慢慢往内地迁移。
当在某一个产品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附加价值越来越低,前景越来越渺茫,客户要求的价格越来越低时候,有时候身为一名普通的员工,抽身转投另一个领域或许是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
至于什么产品什么领域才算好?有技术门槛的,市场新兴的,附加价值大的,能给客户带来更多利润的,都在可以考虑的范畴。举个例子吧,我有个客户以前是做家电的,每次下单都要和供应商打好长时间的架,后来毅然换行业不做家电了,现在下单都不谈价格了,供应商给什么价格,他一看合适的,直接授权我们可以下单。
供应商都找那种能提供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的公司,甚至有时候为了提高性能不惜增加采购预算,为什么?因为他能赚钱,他的利润够高,他根本就不会在意中国这边的采购价是高两个点还是低两个点。作为销售的我们,当我们的客户一味要求低价的时候,其实这可能是个行业问题,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我们是否应该换行业了。(文_不二青年_本文转自福步外贸论坛)
Ⅳ 当客户问到价格问题,我们该怎么回答
也就是说,客户问到价格的时候,你要分析客户的心理。如果客户是因为贵,那你就应该给她一个最低的,再上调一点的价格。如果顾客不在乎价格,那你就应该给他的高一点。
Ⅳ 如何应对顾客提出的“最低价是多少”
如果你以后自己创业,做生意,客户问你商品最低多少钱,你觉得该怎么回答?
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正确的回答方式。
场景一:“你不要讲这么多,就说最低多少钱能卖吧”
错误的应对方法:”最多能让你20元钱,不能再让了。“
或者说:“那就150元钱吧,最低价了。假设你报价165元钱的话,第一次还价到160元“
当用户问多少钱能卖的时候,恰好证明用户想买这款衣服,这个时候销售人员应该着重介绍这款衣服的优越性,而不是一味的消极让价。
客户永远关心的是价格,而销售人员永远都要演绎的是商品的价值。要让价值大于价格,让顾客感到物超所值,客户才不会也不敢一味地追求低价格。
场景二:“你的价格太贵了”
错误的应对方法:”价格好商量么“。
或者说:”我们是品牌,不讲价“
客户买东西都会想要便宜点,这是顾客正常的消费心理,并不是决定他买不买的主要问题,销售人员在接待客户的时候,会面对客户成百上千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归纳分类后,只有两种问题,真问题和假问题,我们很多销售人员并不知道顾客的问题中,大部门都是假问题,客户问能不能便宜点,就是典型的假问题,作为一个老练的销售人员,根本没必要就能不能便宜点开始讨价还价,而是在用户关心价格的时候,引导他关注价值。刚才我说的第一种回答,是一种不战自退的消极行为,第二种回答则是一种一厢情愿,强迫消费者的武断行为,消费者很难接受。
那怎么来应对呢?
当消费者关心价格的时候,销售人员应该因势利导,把消费者关注的衣服价格,引导到衣服价值上来,把消费者关心的贵不贵,引导到值不值上来。
场景三:“我今天不买,过两天再买”
错误应对情况:”反正迟早都要买,不如今天买了算了“
或者说:”今天不买,过两天就没了“
客户说今天不买,过两天再买,一定是有原因的,刚才我说的两种回答都显得有点一厢情愿,又难以引起客户的共鸣,那么怎么来应对呢?销售人员只有找到用户不买的真实原因,并加以争取的引导,才能够让客户回心转意。
场景四:“我先去转转,看看再说”
错误应对方法:”转那家不都是一样么?“
或者说:”不用转了,你若诚心想买,我给你便宜点“
给大家诊断一下,”转那家不都是一样么?“强留客户的理由太简单,无法打动客户。
”不用转了,你若诚心想买,我给你便宜点“,虽然能起到挽留客户作用,但是给客户讨价还价留下了伏笔,接下来的销售,陷入了被动。
那该怎么来应对呢?客户这可能是一种心理战术,也可能是客户没有找到钟意的,销售人员应该首先判断客户是哪种情况,然后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你可以这样说:”先生,是不是对我的服务不满意呢?”客户一般都会回答:“不是,是你们的东西太贵了”,那先生,刚才你看重的是哪款商品呢?看到一款自己喜欢的商品不容易,我发展一个客户也不容易,你有什么要求,请直接告诉我,我一定会让你满意的。如果客户回答说:“不是,是没有我喜欢的款,“那你这样说,请你等一下再走,好么!你最喜欢的款是什么样子的?等客户说完,把它带到相似的商品面前。
场景五:“今天不买,等过两天你们搞活动的时候再买”
错误的应对方法:”促销活动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的“
或者说:”无言以对“
给大家诊断一下:第一种回答,虽然比较真实,但缺乏策略无法让客户回心转意。
第二种情况比较消极。
怎么应对呢?每次促销活动都有一个特点,活动期限内的销量会有增加,或者明显增加。但活动前和活动后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很景气,原因是活动之前的广告和宣传会使得消费者持币待购,二、活动期间集聚的人气也透支了相当一段时间内的销售,专业的销售人员应该引导每个进店的顾客及时消费。
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的模板,”如果你觉得这款商品的价格不合适,我给你介绍另外一款性价比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