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既然程序员可以自己接工作外的单,那为什么不直接单干
软件行业工作10年+,现任系统架构师,自由讲师,专栏作者。曾经接过3、4个私活,并且项目完成,收到了尾款,但是做的并不开心。
观点
程序员可以自己接工作外的单,不直接单干的原因是投入产出比较低,你往往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加班加点的熬夜,但是得到的报酬与你的付出往往不成正比。
接私活的单价一般较低,而且要求极高,一般是一些小的企业或者一些个人提出的需求。对于软件行业完全不了解,在他们眼里什么都是比较简单的,根本不会按照你的节奏去推进项目。往往工期短,要求的质量又极高。
私活往往还要协助后期做维护,而且甲方根本不愿意掏钱维护,他认为这都是你应该做的。
‘贰’ 凭什么看不起外包员工程序员外包到底怎么了
最近爆出多个大公司外包被内部员工秀优越感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呢,就是貌似一个外包吃了公司的下午茶,就被HR当场怒斥,所以不得不让人思考,甚至对所有外包和内部员工说一些我的事情。
上个月, 有朋友发来一段话:”我看到有几个和我一样做外包的同行,有说自己在甲方公司不受尊重,决定离职。 “卧槽,现在职场都开玩阶级了!”
外包被职场歧视
前几天外包女员工在职场论坛留言,事情是这样的:
她说自己被外派到一家大公司上班,因为那家公司是大公司,在休息的时候还提供零食和下午茶。大家都知道女生爱吃,有回这个外包的女员工就吃了一些公司的零食。结果当天就收到那家公司领导的信息,说她是外包员工,不是正式员工,麻烦不要随便偷吃公司零食。并且还要她注意自己素质。
失足进入外包
这位读者也是经历过外包的,下面他说出了他的经历。
“我从15年从本科毕业,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最好的时期,当时自己由于刚毕业,经验不足加上自己年轻,面了几家公司,最后拿了某一三线公司的Offer,还有一个BAT某场的外包offer。
当初面试时,面试官也对我承诺过,一年后优秀可以转正,我也怀着一颗大厂梦,进了某软,去了某A外包。
当初去的某大厂做外包,进去很开心,看着顶级的知名互联网公司,进去锻炼。
很多人对于外包工作,总是会带有一些偏见,认为我们外包的员工,要么是能力差,要么就是学历低,这种现象在互联网行业相当多。对于很多大公司来说,有些业务一般都会外包出去,因此很多人都有过外包的经历。
感觉像犯罪了一样对待,但其实外包的员工能力并不一定差,甚至有时候比那些正式员工更优秀,更上进。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虽然和正式员工做的相同的工作,但是我们的外包员工的待遇却千差万别。不管是工资和待遇,都要比正式员工低很多。“
其实这文章本来两周前就写了,刚好昨天这名读者去告知我去了腾讯某核心部门,拿到了3.1级别的offer。恭喜!
只能说太6了。
目前大型的外包公司有东软,中软国际,软通动力,文思海辉,博彦等。
专门对一名华为外包的做了采访
我对一名做了4年外包的同行做了一次采访罩脊,他说道:
目前对这市场不抱有多大期望,至少外包算是非常正规,不怎么加班。不过水也深,有好项目和差项目,好项目的流程正规,前途明朗,平行项目组沟通顺畅,管理经验和架构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差的项目累的跟牛一样,领导只知道堆功能,开发质量和进度都无法正清银常保证,项目总结以后总有人莫名背锅。
大公司的外包都是封闭性,很难接触外网,申请外网权限麻烦不说,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开,大多数人都是手机查资料,对网络的依赖没那么大,上班时候聊QQ微信的人不多,效率上来说算是比较高的。
因为版权问题,大公司外包使用类库的时候需要鉴别类库是否完全开源,不然不予考虑,尽量让我们原生开发一些大项目会考虑从别的大公司或者国外请团队过来主导或者协助开发架构(如插件化开发框架),完事后内部进行消化,扩展以及维护。
外包气氛得靠运气了,有的项目组死气沉沉,有的项目组非常活跃,不是每个甲方领导都不敢说话,主要看运气,也看自己的处世方式。
什么是外包?
说物正渗了以上事情原委和外包同学的思考,给大家看看什么是外包。
人事外包,指企业将人事行政管理的大部分工作(通常是建立劳动关系、录用退工手续、档案管理、保险福利管理、工资发放等),以协议方式交由专门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完成。
人事外包分为人事代理和劳务派遣。区分两者的关键点,在于谁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人事代理是员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企业只是将人力资源非核心部分的工作,部分或全部委托专业机构代理;而劳务派遣则是中介机构成为员工的法定雇主,实际用人单位同中介机构签订人才派遣或租赁合同,用人单位只负责派遣员工的工作管理,人事管理则交由中介机构来做。
为什么不建议去外包?
在外包公司严重没有归属感,就类似上面的某些公司,还不让吃零食。
几乎每天都是做着重复的工作,对于自身技术没有本质上的提高。大多被内部员工使唤来使唤去。
想学点技术,根本稳定不下来,这段时间这个项目,再过一段时间又是另外的一个项目,毫无连续性。
福利几乎没有,没有地位,更没有话语权。
开年会都是内部去参见,外包留下来加班改Bug。
如果你目前在外包的坑,请赶快远离,不然过几年后你会发现,现在的工作经历几乎给你带去的加分机会为0. 甚至是负数。
如果是在BAT外包,建议学一年的流程和技术,赶快跳坑吧,时间越久,你越没竞争力。
以前外包是求职跳槽时候会被歧视,现在都变成了职场赤裸裸的歧视,我只想说,外包没抢,没偷,为何就不当人看。
总结来看
从公司角度说,外包员工的成本都含在外包合同里,确实不应该再占有其他公司福利。
从员工角度说,福利零食值几个钱?何苦为难。
从截图角度说,这句提醒确实不尊重人。
-END-
‘叁’ 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很多混得比较差
首先我想先给出我的一个观点:很多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并不差。我也是一个十八线小县城出来的大学生,虽说不上很好,但我觉得也绝不会被别人定义为差。
题主可能身边会遇到一些农村过来的大学生最后并没有很好的结果,但这并不代表这个群体就一定有很大概率出差生。同样的,很多城里出来的大学生最后也没有混得好到哪里去。
再来分析一下我认为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劣势:首先,专长方面,农村的孩子不会学习很多我们现在称为“特长”的东西,所以来大学之后并不能在才艺活动上经常看到他们的身影。其次,性格和交际方面,不可否认,农村出来的孩子大多数比较质朴,在和别人的交流方面不占优势,大学是半个社会这句话并不是假的,在大学没有一个顺畅的沟通和交流,一味自己埋头苦干,也是很难出成绩的。再次,资源方面,马斯洛层次把物质需求放在第一位不是没有道理,虽然现在农村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但不可否认和城里的孩子比还是有很多差距,资源的缺乏甚至让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调用身边有限资源来让自己成长。最后,素养和积淀方面,有的时候和别人交往还有一个人的成长空间从本质上是一个人的素养是否被人所肯定的结果,但是不可否认,大多数农村家庭并不是城里那样的书香门第,他们有自己的优势,比如纯朴,实干,但是在大学这样的环境中,这些资质也许并不是最有用的。
但是我还是想再做一下辩解,前几年的“寒门再难出贵子”其实已经说明现在的社会上升通道在变得越来越内卷化。一个农村的孩子到大学本来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同台竞争的时候他可能在他的家族里是很厉害的了,但是横向比较可能并不是如此。也许他的就业水平已经相较于他的原生家庭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同时,我们给他们定义的混得差也许只是从一个层面入手的,大学定义成功和失败从来都不只有一个维度,学习好的人一定就好吗?科研好的人一定就好吗?左右逢源的人就一定好吗?我认为大学要发展的是一个个有思想,积极向上的个体,而不是一个个简单定性的成功者和失败者。
‘肆’ 程序员删库跑路是多是出于什么心态
所谓“删库跑路”是指程序员这份工作当中的一种独特现象……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删库,就是将电脑系统中的重要数据删除或者破坏。
2,跑路,是指非正规辞职的方式离开工作单位的行为。
删除重要数据,并以非正规辞职的方式离开工作单位,这是一种非正常的现象,会给工作单位和当事人自身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和影响。……这种现象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以下几方面原因:
1,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感到不满意,于是在离开工作单位之前删除数据宣泄情绪。
这种情况,是删库跑路的最主要原因。
这类人因为在工作中感到各种不如意,因此才会在离开工作单位之前删除系统重要数据,以宣泄自己的情绪。
2,为了炫耀自己的能力,故意删除系统数据,制造故障。
有些人自认为能力超强,但是他们的表现方式却非常错误。……他们不是通过在工作中的优异表现来展示自己,而是通过在工作中制造难题,然后再出面解决的方式来炫耀自己……
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确实客观存在。
3,因为个人生活不如意等原因,在工作中故意删除系统重要数据以宣泄自己的情绪。
有些人在工作单位本来拥有比较好的处境。但是,他们在生活中却有着诸多不如意……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们在工作中会找机会宣泄自己的情绪,删除或者损坏系统重要数据,给工作单位造成损失。
这种情况在删库跑路的现象当中有着比较高的占比。
上述这几种情况,都是不正常的,甚至是违规、违法的。……相应的,当事人也会受到处理,自食苦果。……因此,对待生活和工作,我们要有足够的理智,这样才能让自己避免犯错、获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