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判缓刑的流程
1、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来判决的刑罚。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适用缓刑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是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类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都比较轻,如果罪行较重,判处的刑罚在3年以上的,或者是累犯的,都不能适用缓刑。 第二是该犯罪分子有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2、对犯罪分子适用缓刑要由人民法院来决定,也就是说,缓刑必须经过人民法院的判决,并由人民法院将判决书、 执行通知书 送到犯罪分子 户口所在地 或者常年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在 缓刑考验期 内,由公安机关对被宣告缓刑的罪犯进行考察,由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因为缓刑犯不关押而放到社会上,如果该犯原来有工作的还要回原单位继续工作或者回到农村参加生产劳动,基层组织如街道、居委会或者村委会以及其所在的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管理好缓刑犯。 3、因为这些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了解犯罪分子的实际表现,有利于对其进行考察教育。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来判处的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两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来判处的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不能少于1年。在缓刑考验期内,如果被缓刑的罪犯没有再犯新罪也未违反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 缓刑考验期满 ,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4、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原判决,对该犯罪分子新犯的罪或者发现的漏罪作出判决,数罪并罚重游桥新决定对其执行的刑罚。如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拦余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刑法》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简磨滚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贰’ 判缓刑前走哪些程序
判缓刑前需要的程序具体如下:
1、需要法院开庭审理,参加法庭调查,法庭合议后决定判刑的结果。缓刑是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如果是一审法院宣判缓刑,宣判完了后,应该办理取保候审手续,先放出来;
2、待过了上诉期判决生效则进入执行手续,定期到派出所报到即可。
缓刑能回家吗
如果是判缓刑,一般都是当庭释放的。具体如下:
1、如果是从看守所直接到法院的,那可能还要回看守所办理释放手续,这与是否上诉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无论是否上诉,都可以回家了;
2、对于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在宣告缓刑时,应同时宣告缓刑的考验期。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缓刑的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即使对犯罪人已先行羁押,羁押的期间也不计算在缓刑考验期限的时间之内,更不能将先行羁押的期间折抵缓刑考验的时间。
缓刑可以出去打工吗?
缓刑期间不可以外出打工,具体原因如下:
1、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如果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不得超过一个月;
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百四十二条
罪犯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被发现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应当撤销缓刑、假释的,由审判新罪的人民法院撤销原判决、裁定宣告的缓刑、假释,并书面通知原审人民法院和执行机关。
‘叁’ 判缓刑后需要办理什么流程
首先,判缓刑主要是法院根据缓刑适用条件来决定。
其次,在法院认为可能适用缓刑的前提下,在判决缓刑前,法院应当委托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对拟判缓刑人员调查评估。
再次,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皮早袭法行政机关;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
最后,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睁早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燃兄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肆’ 拿到缓刑判决书后有哪些流程
拿到缓刑判决书后流程如下:
1、如果你对判决不服,可以有10天的上诉的权利,如果没有异议,就在第十一天开始执行;
2、首先,法院会出具缓刑的执行通知给当事人,当事人需要携带执行通知到司法局去报道;
3、其次,司法局报道后,携带报道单到具体经办的司法所去接受社区矫正。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
【公诉案件被害人请求抗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第二百三十条
【上诉、抗诉的期限】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伍’ 法院判缓刑的流程
1、一般不会太长时间,三天内法院会通知早猜改你的,判决书拿到后,有十天的上诉期,如果不上诉,法院会出一份执行通知书让到司法行政机关接受考察,也就是社区矫正.2、拿到判决书,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相关监管手续。并将回执单送交法院(正规应为派出所送交)在缓刑期间,积极配合派出所工作,直至缓刑期结束如果法院在判决时宣告缓刑的,一般不会当庭释放。由法警将被告人押回看守所兆旦后,在看守所办理相关的交接手续后才能释放。具体执行:一审,由法院决定是变更强制措施还是当庭释放;二审,当庭释放。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到中期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判处陆判缓刑的量刑,应附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中期和长期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另: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通常称为“死缓”,是收监,注意区分。
《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第七十六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陆’ 法院判缓刑的流程
法院判缓刑没有什么特殊的流程,但是一定要符合可以判处缓刑的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并且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可以宣告缓刑。
开庭当天判缓刑就是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宣告,判决犯罪分子缓刑。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相关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纯谨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审做衡基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相关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刑事案件开庭后,20日左右就会宣判。最长不会超过2个半月。庭审的程序如下:
1、核实出庭人员的身份情况;
2、告知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等;
3、宣布开庭,进行法庭调查;
4、原告陈述诉讼请求,事实和拦铅理由;
5、被告答辩;
6、原告举证,并说明证据的名称,证明的内容以及证据的证明力;
7、被告对原告提供的证据谈质证意见;
8、被告举证,并说明证据的名称,证明的内容以及证据的证明力;
9、原告对被告提供的证据谈质证意见;
10、法官总结案件争议的焦点问题,并针对该焦点问题向双方当事人发问,还原案件的基本事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柒’ 判缓刑的司法流程
缓刑的程序:由人民法院执行判决之后,再将判决书交由相关的公安机关进行祥樱处理以及相关的考察,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捌’ 法院判缓刑后还有什么程序
法院判缓刑后的程序:首先,法院会出具缓刑的执行通知给当事人,当事人需要携带执行通知到司法局去报道;其次,司法局报道后,携带报道单到具体经办的司法所去接受社区矫正。缓刑是指让搭型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 【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坦猜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枝并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玖’ 判缓刑前走哪些程序
判缓刑只是一种审判的结果,法院的审判程序与判实刑是一样的,只要符合判缓刑条件就可以判缓刑。需要法院开庭审理、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参加法庭调查,审理完毕,法庭合议后决定判刑的结果。
缓刑,全称刑困逗薯法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指孝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汪者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拾’ 判缓刑程序怎么走
1、缓刑判配清决从依法确定之日起,人民法院就应当立即交付执行。对宣判前关押的罪犯,在宣判后予以释放,即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不应再继续关押。
2、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交付考察。
3、实行亲属责任担保和经济担保的方法,敦促缓刑犯自觉接受改造。为了更好有效地监控,敦促缓刑人员认罪伏法,自觉接受监督改造,在落实其他措施的同时,可让缓刑犯写出保证书,保证遵纪守法,不再犯罪等等,还可以让缓刑犯的亲属写出担保书,并填写监督缓刑考察责任书进行担保,使他们知道自己负有一定的监督、教育责任,如果缓刑犯重新违法犯罪,就要追究其担保亲氏卖侍属相应的责任。
4、人民法院应当做好缓刑犯的回访考察工作,不定期检查缓刑犯的执行情况。
5、做好缓刑考验期满的宣布工作。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歼吵大不良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