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内向的人不爱说话、很不合群大部分人对内向者的理解都是错的
在生活中,你是否是一个内向的人?因为自己很内向,所以总是被当做“异类”看待?
在工作和社交场合,人们似乎都更偏爱那些外向的人。
外向者给他人的印象一般都是乐观开朗,能够轻易地跟他人侃侃而谈,能够有效地活跃气氛,喜欢展现自己,更具领导才能,也更富激情和力量。
而那些看起来很内向的人,会被认为没有社交能力、不爱说话、不善言辞、胆小害羞、不合群、缺乏自信。
正因为处在这样的文化当中,很多内向的人都会为自己的个性感到烦恼。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这本书中,作者苏珊·凯恩这样讲到: “我们的性格如同性别一样,是自我认同的非常重要的部分。然而对内向者微妙的偏见,导致了他们对天赋、能量和欢乐的浪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向者和外向者并没有好坏或者高低之分,他们只是拥有不同的性格。
只不过在常人眼中,人们太过重视外向者的优势,而忽略了内向者身上隐藏的巨大能量。
其实很多社会精英都是内向型人格,比如在商界里的巴菲特、比尔·盖茨、李嘉诚、扎克伯格、乔布斯,再比如艺术界的贝多芬、达芬奇、梵高,科学界的诺贝尔、爱因斯坦等等,他们都不像外向者那样能说会道,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站在社会舞台的中心。
1、你是哪一种内向者?
所谓内向或者外向,其实是一种人格的定义。
同一类型人格的人,一般具有很多共性。除去共性之外,同一群体的不同个体之间还有很多的不同点。
在《内向者优势》这本书里,内向者就被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
① 社会型内向的人
社会型内向的人一般不太主动参加大型聚会,因为他们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会不知所措,会感到不自在。偶尔可能跟坐在旁边的人聊上几句,但也只是为了缓解尴尬。
他们也不喜欢在聚会上发言,除非被逼无奈,他们也不会主动活跃现场气氛。
事实上你会发现,社会型内向的人一般都喜欢挑一些很角落、很偏僻、不被人注意的地方坐下来。
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被打扰,以缓解自己在陌生环境中的焦虑感。
但如果你把他们置身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比如说跟一些很要好的同事或者朋友一起聚餐,你会发现他们乐于交谈,乐于分享,甚至会主动开玩笑,完全不会让你觉得他们是内向的人。
所以社会型内向的人跟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当他们跟最熟悉的少数人交流时,他们的内向性并不明显。
② 思维型内向的人
思维型内向的人非常喜欢独处,因为当他们一个人的时候,可以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摸索。
他们喜欢挖掘自己的内在世界,注重思维的深度,而非停留在表面现象。
他们经常会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往哪里去,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等富有哲理的深邃问题。
同社会型内向的人一样,他们会倾向于跟自己熟悉的人交谈。
但由于他们喜欢深度思考,对事情的本质看得比较通透,所以真正能够跟他们交流的人并不多。
思维型内向的人观察能力很强,思维非常活跃,很适合做一些创作性的工作,比如说写作、设计等等。
③ 克制型内向的人
克制型内向的人有一个非常灵敏的警觉系统,他们会非常在意自己的行为举动。
当觉察到自己的举动可能会引起他人的不悦或者不满,他们会立即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压制自己的欲望,让自己看上去更加内向保守一点。
他们有很强的评判体系,经常对自认为不好的、给他人造成麻烦的行为自责。
极其苛刻的自律精神能够确保他们在大众面前不会犯错和受到惩罚,从而获得一种踏实的安全感。
④ 焦虑型内向的人
焦虑型内向的人对社交环境有一种抵触的心理,他们对陌生人以及陌生的环境都充满恐惧。
如果他们被邀请去参加某个聚会,在还没到场的前几天,他们可能就会预料各种不好的情况,在无形中自添烦恼,加剧自己的焦虑感。
一旦到了真正的聚会,你会发现,他们表现得十分害羞,缺乏主动性和活力。
他们更希望自己在聚会上像个隐形人,不被注意,不被打扰,就静静地吃饭、倾听,然后结束聚会。
焦虑型内向的人非常缺乏安全感,对他人并不十分感兴趣,总是想方设法远离社会活动。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由于焦虑型内向的人总是过分焦虑,所以他们的朋友并不多,事实上他们对朋友的需求也不高,有2~3个能够聊得来的朋友,他们就已经非常知足了。
2、内向者有哪些优势?
内向者由于不善于展示和表达自己,所以他们的潜能和优势往往难以被发现,这使得很多内向者都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
但其实内向者身上有很多明显的优势,他们所拥有的能力和价值也弥足珍贵。
比如内向的人一般比较稳重,做事情不会太冲动。他们会更倾向于考虑事情的前因后果、考虑多种可能因素之后再得出结论或者作出决定。
相比外向的人,他们会更偏重于理性思考。这也是他们不愿意在聚会上主动发言的原因,他们在没有想清楚一个问题之前,会对此持保留态度。
性格内向的人,非常注重独立空间和独立思考,他们更喜欢在安静的、封闭的环境中工作,不需要跟他人有太多的交流,从而能够专注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而这是职场中的关键竞争力之一。
很多自由职业者都是性格内向的人,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
在兴趣的强烈驱动下,在没有监督的环境中,他们能够较好地保持自律,独立地完成任务,并且尽量做到完美。
很多人对内向者有一个很大的误解,觉得他们不爱说话,社交能力很差。
在内向群体中,不排除有些人确实是严重的社交恐惧者,但是大多数内向者其实都属于社会型内向者,也就是说,他们的内向是根据环境来决定的。
给他们一个熟悉的、放松的环境,他们也能够像外向者一样侃侃而谈,甚至不乏风趣幽默。
很多性格内向的人都有非常稳定的社交圈和朋友圈。他们的朋友数量可能并不像外向的人那么多,但却都是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互相信任的、非常聊得来的朋友。
网上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贴合内向者——“你其实并不是内向,只是不擅长对不亲密的人开朗。”
纳博科夫说过, 内向是对自己内心活跃的思考和幻想的兴趣,而外向是对外面的人和可见之物的兴趣。 内向的人因为集中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他们对自身的感觉和体验十分敏感。
但正因为这种敏感,使得他们有惊人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使得他们对于细节的掌控、事物本质的深度挖掘都优于常人。
通过对这些体验的整合,对自我的深入探索,他们身上的灵性会更强,艺术气息也会更为浓厚。
你会发现,很多真正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都不怎么跟人打交道,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但他们的思维却异常活跃,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深度和高度。
3、内向者需要注意什么?
内向者是这个世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调查显示,智商越高的人,性格越偏向于内向。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你需要改变的,不是将内向的性格变成外向,而是了解和发掘自己身上潜藏的优势,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价值。
① 接纳自己的内向性格,找到与自己和谐相处的方式
罗永浩也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他曾经在演讲中提到,超过5个人的饭局就会让他全身不舒服,每次饭局回到家之后,他都要狠狠地读一天书才能缓过来。
对于内向者而言,过度的社交会让他们感到精疲力竭。
而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阅读、思考或者做一些其他自己喜爱的事情,能够帮助他们重新注入能量。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如果你觉得社交并不能够滋养你,反而是在消耗你,那么你可以拒绝那些毫无营养的社交,没有必要因为他人对你的看法而做出改变。
② 找到一份能够发挥“内向优势”的工作
无论是外向性格还是内向性格,如果你把自己放对了位置,找到一份能够符合你性格优势的工作,那么你会从中获益良多,否则你会觉得你的性格不是在成就你,而是在拖累你。
一般来说,性格内向的人能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有更强的专注度,能够沉下心来去解决问题。
很多从事互联网职业的人,比如程序员、产品经理等都是性格内向的人。
还有很多创作类的岗位也是内向者比较集中的领域,比如说写作、绘画、编曲、摄影等等,这些岗位对社交没有提出很高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能够产生大胆的创意和独特的想法,这无疑符合内向者喜欢独处和深度思考的性格。
③ 走出自己内向的舒适圈,适度添加一些外向者的优势特征
尽管内向者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尽管内向者可能并不需要太多社交就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就,在社会上立足,但从长远来讲,如果总是停留在自己内向的舒适圈里,个人的成长就很难获得巨大的突破。
如果你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想把自己限定在一个固有的框架里,那么在平时可以适当地挑战自己,走出舒适圈,学习一些外向者身上所具有的优势特征。
比如尝试在一个小型的团体里担当领导者的责任,去感受一下自己从未做过的或者一直害怕的事情带给自己怎样的体验。
体验的结果是好的或者是坏的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再固步自封,我们有更多的勇气去战胜恐惧,去面对更多未知的世界,去挑战更大的困难。
㈡ 卡片造句-用卡片造句
1、成语 卡片 是我的好伙伴,每制成一个新的卡片,我的心里就甜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
2、成语 卡片 是我课余生活的好伙伴,每制成一个新的成语卡片,我心里就甜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
3、丽丽在 卡片 上写满密密麻麻的小字。
4、只见他看完 卡片 后,用手蒙住嘴巴笑了起来。
5、我慢慢走上讲台桌边,摸了一张 卡片 。
6、这张 卡片 是要让你知道,纵使时光荏苒,我却爱你如初。
7、圣诞送礼有妙招:精美 卡片 脑后抛,纸张省下一大把;烟火虽美却危险,静静享受心更美;朋友祝福传千里,一句真心抵万金。祝你圣诞佳节幸福甜蜜蜜!
8、随着情人节的到来,商家挟着铺天盖地的鲜花情人 卡片 和糖果来势汹汹。
9、我们可以看着收到的 卡片 浮想联翩,但仅此而已。
10、万一他说我抢劫或是偷他的提款卡,甚至他的 卡片 是偷来的,帮他领钱会在提款机留下影像,绝对会让你百口莫辩!
11、虽然这只是女儿依样画葫芦作成的小 卡片 ,妈妈仍旧非常珍惜地收藏着。
12、照片里的人正在查 卡片 。你依稀可以看到远处有许多木架子,那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放卡片的小抽屉。
13、138张 卡片 被在一家瑞士银行的一个安全的储物盒里,而Vera和她过世的丈夫的指令扭斗起来。
14、很抱歉,这个情人节我不能陪你。我送上这张 卡片 ,为的是要提醒你,我爱你。
15、才从高中毕业分别没有几天,就接到同学一堆的 卡片 ,看来大家都有一日三秋的感觉呢!
16、我用一抹夕阳红涂在那祝福的 卡片 ,愿您身体康健,我用一束康乃馨种在那快乐的的心田,愿您万事顺意,亲爱的老妈,祝您三八妇女节快乐。
17、这张 卡片 上虽然只有片言只语,但却能看得出他对我的一片思念之情。
18、读着小 卡片 ,他泪水盈眶,不能自已。
19、在红枫叶即将落地之前那一瞬间,它的生命是几乎没有了。可是,多情的人,还是将它夹进书页,或做成标本,或做成 卡片 ,还有的拿回家放进冰箱,总是恋恋不舍的,将它保护好,赋予它生命的延续。
20、虽然看不见您,也听不到您的声音但我们仍象过去,时时聆听您的都诲愿小小的 卡片 能送去我的一片深情:祝老师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21、要想学问大,就要多读、多抄、多写。要记住,一个人想要在学业上有所建树,一定得坚持这样做 卡片 、摘记。
22、假设自己手中只有一张可打20个洞的投资决策卡。每作一次投资,就在 卡片 上打一个洞。相对地,能做投资决定的次数也就减少一次。假如投资人真受到这样的限制,他无们就会耐心地等待绝佳的投资机会出现,而不会轻率地作决定。
23、要想学问大,就要多读、多抄、多写。要记住,一个人想要在学业上有建树,一定得坚持这样做 卡片 、摘记。吴晗
24、我就是他梦中最美丽的蝴蝶,也许他给不了我大富大贵,但他却可以给我一颗如红玫瑰般火热的心,一爱到底。曾经这段带着他体温的文字 卡片 和那一朵娇艳欲滴的红玫瑰真的一度灼烧过我的心,让我陶醉在了红尘中最浪漫最轰轰烈烈的爱情漩涡里。
25、我和伙伴?一起玩咣?,名叫:?抓老鼠,我?派一?人去引檫?,劫果?只守着他旁?的 卡片 ,?办?我?把他后面的卡片拿走了,真是顾此失彼!
26、宝贝,情人节到了,送你一束玫瑰,用真心塑料纸包扎,系上快乐彩带,喷点爱的香水,插一张真情 卡片 ,写着:宝贝,愿我的爱能带给你一生的快乐!
27、留不住的时光、年龄的递增赋予你的是成熟;而留得住的只有在这张温馨的 卡片 上,涂抹得不标准的诗行,带去我诚挚的祝福!
28、雪花是冬天的唱片,可以翻唱美丽的沉淀,也可以原唱幸福的经典,雪花是问候的 卡片 ,可以传递给你我的情谊,也可以传递给时间我们的友谊,朋友,祝你冬天快乐。
29、圣诞老人圣诞鹿,圣诞袜子圣诞树。圣诞钟声圣诞歌,圣诞大餐秉火烛。圣诞 卡片 写吉祥,圣诞口袋装礼物。圣诞气氛渐渐浓,圣诞祝福别耽误!
30、虽然谁称呼琦殿为女生我必然得40码风干大红花鞋垫子抽丫的,可是看着那群大一小娃子被全校人民殷勤呵护的得瑟样儿,这个没男人打热水送 卡片 请吃饭求交配的女生节还是让我深深地疼了乳沟。一日过后就是闪亮妇女节,所以在这个处女的节日,苦逼的尴尬姐妹们,让我们自交自配自夹自腿,扭起屁股走起来!
31、你的眼睛是我精美的礼物,你的微笑是我传奇的感动,你的语言是我未读完的诗篇,你的侧脸是我寄给思念的 卡片 ,亲爱的,你是上天赐给我的,我会爱你一生一世。
32、我和伙伴们一起玩游戏,名叫:猫抓老鼠,我们派一个人去引开猫,结果猫只守着他旁边的 卡片 ,没发现我们把他后面的卡片拿走了,真是顾此失彼!
33、健全饭店员工着装 卡片 及劳保用品的台帐登记工作。
34、周一的时候,未留下姓名的五角大楼的工作人员在他的肖像前献上白色玫瑰和手写 卡片 。
35、该系统由零件信息录入模块,锻造工艺知识和行业规范存储模块,锻造工艺决策优化模块,工艺数据合成及工艺 卡片 输出模块4个主要部分构成。
36、黑色边框的 卡片 ;干了的汗留下了盐边的斑块。
37、这些抽屉里装着这图书馆所有图书的 卡片 ,它们构成了图书馆的“卡片目录”。
38、这些字帖 卡片 悬挂在我们课桌的金属杆上,就像许多小旗在教室里飘扬。
39、为了携带方便,将 卡片 按次序堆放并且用迷你回行针夹起来。
40、Key's重现了古老的,“抽张 卡片 ,任何一张”的把戏,视觉神经系统学研究员们被这种把戏深深吸引住了,因为其运算法则的多样性。
41、在安装有被完成之后,距离记忆从卡片读者备置卡片而且插入它进装置之内。
42、所有图书都列在 卡片 目录上.不过.现在你可以在电脑里找到所有书.与卡片目录相比.电脑给你的信息更多.它能告诉你要找的书现在有没有.如果这个图书馆没有.它会告诉你哪个地区的图书馆有.
43、那是一种你过去经常从祖母或上了年纪的婶娘那儿得到的 卡片 ;那次是从奄奄一息的父亲那儿得来的卡片。
44、从 卡片 盒中拿出所有的卡片。
45、这种反对甚至制止了国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 卡片 检查制度。
46、我建议,将下面的一段话写在便条纸或者 卡片 上,并把它贴在浴室水池附近的镜子上。
47、玩口袋妖怪 卡片 游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一转?
48、贺卡店里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贺卡,有生日卡、结婚和纪念祝福卡、健康卡等等,但这其中又有一类新的 卡片 :单身妈妈卡。
49、采购产品礼品盒子,问候备置 卡片 ,书马克,纸袋子,塑料的手和纸。
50、简单的讲解,水晶波尔多酒杯供您使用,另外有佐酒点心、品酒笔记 卡片 以及小礼品。
51、教育系列的图书馆桌,书架,报刊架, 卡片 盒及工作台。
52、然后,把所有 卡片 铺到桌子上,移动卡片位置,直至所有的目录和子目录归档方式都最为有理有据。
53、从 卡片 目录到机读目录是图书馆目录体系发展中的一大飞跃。
54、他玩过吉他,吹过长号,节省零花钱来买过电子游戏,收集过游戏 卡片 。那些游戏卡片被他藏在床底下的鞋盒里。
55、的138张 卡片 被在一家瑞士银行的一个安全的储物盒里,而Vera和她过世的丈夫的指令扭斗起来。
56、例如,硬纸筒管的一端可以用来蘸颜料,在 卡片 上画圆圈。
57、请在预览工时卡报表之前输入工时 卡片 信息.
58、他起身,走向一个文件柜,打开,快速地翻检着,然后拿出一个 卡片 .
59、即使当我门底塞进一张画了只可爱的变形的小猫的自制 卡片 ,并且写了“亲爱的妈妈,我对不起,我是粗鲁。
60、我至今还记得,对于有些程序员来说,让他们从穿孔 卡片 转换为交互式终端非常困难。
61、父亲最后给我的那张 卡片 至今仍留在我的记事板上。
62、试着做词汇表,如果这对你有帮助,很棒;如果没有帮助,就尝试其他方法,比如在家里的每样东西上都贴上标签或者做一些小 卡片 。
63、我不明就里,漫不经心地把 卡片 翻了过来。我无话可说了。那是中学时代的我的画像。我突然发现,他们正津津有味地偷看我的表情。我一面佯装平静,一面想把卡片揣到兜里。然而不凑巧,我喜欢的围裙,上下没有一个兜。岩井俊二
64、这个首都五星级酒店洁净得发亮的餐桌上,一些小 卡片 出现在装着花生的银碟旁边,微妙着提示着客人们酒水供应不足的尴尬局面。
65、读出 卡片 或纸带上的孔以及磁带、磁鼓上的磁化点等等.
66、从简单的着手?便条, 卡片 ,笑话,信,电子邮件,短文,阅读报告,口头报告,提案,企划方案,个人日志或日记,都以英文书写。
67、魔法 卡片 票子印象的油票谁有啊?
68、IBM设计了穿孔 卡片 ,这种卡片用来按种族和等级对人民进行系统化的杀戮。
69、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圣诞节 卡片 上写“圣诞快乐和新年愉快”。
70、将机箱撇开到一边,到时我们会拥有一大堆的设备,其中不少的设备将会只有一叠 卡片 、甚至一个手表那么大,方便我们随身携带。
71、但是由于电脑受到如此亲睐,寄送 卡片 也没有以前那么普遍了.
72、当线程完成它的方式,打开对话框显示出充分的一叠 卡片 内,可以进行审查,并准备将用于未来的效果。
73、他的照片,泡泡糖 卡片 上从来没印过,对吗?
74、本机能对塑料袋、纸张、 卡片 等进行自动分张后,再准确的贴上不干胶标签。
75、十八张详细又真彩的食谱 卡片 教你该如何固定简单又健康的一餐,快速地。
76、“流水号 卡片 ”,也用来表示图书应归还日期.
77、你能告诉我怎样使用 卡片 目录好吗?
78、借助图书馆的 卡片 目录找出图书的所在地,并记下图书的作者,标题,出版社,出版日期和编目号码。
79、假如我们训练蜜蜂飞向红色 卡片 ,这样训练之后,我们把红色卡片放到花园里桌子上那套深浅不同的灰色卡片中间。
80、多种显卡和游戏 卡片 选择,以符合你的个人喜好.
81、此款 卡片 机现在已经上市热卖,目前售价为2480元.
82、当你打开立体的 卡片 ,将有一个小纸人跳出来。
83、我这位头发花白的朋友,可爱的老魔术师,把一叠索引 卡片 放进他的帽子――倏地一下就抖出一首诗来。纳博科夫
84、实际上,社团计画者有时打印钱包 卡片 给雇员,因为一套指定集合点依靠紧急情况遇到。
85、搁架与相对侧抽屉内壁之间插有分隔 卡片 。
86、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将 卡片 上的月亮涂成绿色,太阳涂成桔色,星星涂成红色或是黄色。
87、找时间把这些制成 卡片 或是垫板。
88、我忘了寄生日 卡片 给我老妹。
89、最后,他搬过 卡片 盒来,随手翻阅着那些卡片.
90、将纸做的语标模块塑封一下,你很容易就做出一套游戏 卡片 .
91、当我去续办我的驾照,一位正儿八经…的女士打出了信息,测试了我的视力,照了相片,然后,递给我一张上面有我的张片的过塑 卡片 。
92、艾肯重头来,提出一个想要说服IBM的建议,IBM在那时的主要产品是穿孔 卡片 处理机。
93、你还当着四岁或七岁的她的面,把她亲手做给你的生日 卡片 扔回去,说只要她能再努力一点自己就心满意足了。
94、一种穿孔 卡片 ,其上偶然地或故意地穿上了一些超出所用字符集孔模式的孔。
95、企业收到招商银行的商务卡后,需开卡后方能使用,保障 卡片 在寄送过程中的安全。
96、在穿孔 卡片 或纸带上穿孔的一种动作.
97、几乎所有的图书馆,都由原来读者手动翻阅的 卡片 目录都被由电脑或是网路查检的电子索引所取代。
98、保护信号、镇压噪声和降低因EGA 卡片 、VGA卡片、电脑板,电视游乐器和其他频率所受影响。
99、其它发卡行则在试验技术含量更高的 卡片 :有的"身兼二职",可同时作为信用卡和借记卡使用;还有的在塑料卡面上"嵌"入了防欺诈功能。
100、这些 卡片 就象无数面小旗插在教室里.
101、你在游戏中所做的每个大小动作都会增加一点点容量到你的存档,但是对档案大小影响最明显的莫过于载入博物馆 卡片 。
102、这些 卡片 可能包含现金平衡,或可以有一个插入物卡片进入附着在他们的电脑一个读者。
103、图书馆的借书单以前是穿孔的 卡片 .
104、第五章着重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角度,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互动俱进 卡片 教学法”实施的效果作了实事求是地论评。
105、译名室过去依靠编写 卡片 ,现在则拥有一个供全中国媒体参考使用的电脑数据库。
106、在采购礼物及寄送圣诞 卡片 的一阵忙乱当中,美国人仍会拨出去帮助别人。
107、您的孙子,寄上一张迥殊的 卡片 。
108、如果卡是武器,甲胄,物品,请将卡放到进行区,你英雄 卡片 的旁边.
109、对起缎很密的材料,纹样由混排一套 卡片 而织成.
110、从那时起,可能是出于巧合,情人卡市场迅速增长,不仅限于情侣,还包括了送给父母、孩子、兄弟姐妹和朋友的祝福 卡片 。
111、蝾螈是那种你在日本动漫上看到的动物,永远的不到但一直想得到,因为你只能在宠物小精灵的 卡片 上看到它。
112、我学到的关于生产的每一个情节就像闪动的 卡片 样在我脑海中穿过。
113、留下最亲密的人所赠的 卡片 ,那些只送过一张“谢谢”纸条的熟人的卡,不留也罢。
114、令我感到奇怪的是,酒店并没有为白金会员准备些特别的东西,比如欢迎 卡片 、水果篮之类的欢迎礼品。
115、那些 卡片 好象许多面小旗点缀着教室.我们是何等专心啊!
116、在装备 卡片 式无匙起动功能后,汽车上固有的电子钥匙驾驶授权之所有标准功能仍然可用。
117、您现在若把您的名字和从前的住址写在这张 卡片 上,我们这场交易就算定了。
118、库房保管员将材料入库后,要分类建立台账、 卡片 、单据报表。
119、规划接待室,安排经理或承包商座位.写上说明 卡片 .
120、简单的讲解,水晶波尔多酒杯供您使用,还有佐酒点心和品酒笔记 卡片 。
㈢ 程序员必读的经典书籍
程序员需要学习的知识地很多的,需要不断的看书学习,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关于程序员必读的书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程序员必读的书籍
1.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软件开发的不朽经典)
何为重构,一言以蔽之,就是在不改变外部行为的前提下,有条不紊地改善代码。本书虽然使用Java语言书写示例代码,但是其概念与思想同样适合 于其他语言。书中,作者以一些平淡无奇,甚至带有坏味道的代码开始,一步一步地修改转变成更加灵活,可重用的代码。通过书中的示例,你会清楚地明白什么才 是整洁的代码。重构其实依然成为 经验 丰富的程序员的必备技能,当你想要改善重构代码时,读一读这本书就会让你有章可循,豁然开朗。
2.代码整洁之道(Robert C. Martin力作,韩磊献译)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不止一次我将它推荐给我的同事,读者还有学生。我认为它可以称得上软件开发与编码方便最好的一本书。Bob大叔我想无需做介绍,他写 过一个关于敏捷开发的系列书籍,我的书架上就有他的 《代码整洁之道》 , 《程序员的职业素养》 , 《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 , 《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 , 《UML for Java For Programmers》 , 《Extreme Programming in Practice》等这些书籍。虽然他的这些书有点老旧,但是这些书仍然很有价值,纵使数十年之后,这些书依旧受用,尤其是在面向对象编程方面。 本书不仅仅是告诉你要做什么,还教会你什么不能做。书中有关于代码味道的一个章节,全面列举了大多数程序员遇到的各种错误,其后的章节则详细描述如何纠正 这些错误。比如如何将过长的switch声明转换成遵循开放闭合原则的模型,如何利用集成和多态。再次啰嗦一下,这本书确实值得每个程序员拥有。和上本书 一样,书中的例子使用Java语言,但依然适合使用其他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开发者阅读。想要撸的一手好码,这本书必不可少。
3.代码大全
两届Software Jolt Award震撼大奖得主!软件开发世界的地图,经典中的经典
想必这本书大家都曾阅读过,这就是鼎鼎大名的《代码大全》,从某个角度看,它其实就是C++版的《代码整洁之道》。本书的目标就是帮开发者使用 做高质的代码写出更好的软件。同样书中也涉及了编程中常见问题和最佳实践。这本书也可以称得上是必读书籍,尤其是对于C和C++程序员。《代码大全(第2 版)》中所论述的技术不仅填补了初级与高级编程实践之间的空白,而且也为程序员们提供了一个有关软件开发技术的信息来源。《代码大全(第2版)》对经验丰 富的程序员、技术带头人、自学的程序员及没有太多编程经验的学生都是大有裨益的。可以说,只要您具有一定的编程基础,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阅读《代码 大全(第2版)》都不会让您失望。
4.单元测试的艺术
世界级软件开发大师,设计模式和敏捷开发先驱,“Bob大叔”Robert C. Martin强力推荐
如果非要做一件改善项目,提高开发者水平的事情,我想那就是让开发者掌握单元测试的能力。对于专业的开发者来说,单元测试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多数的程序员 却不具备TDD(测试驱动开发)的能力。我虽然在不太遵循TDD这种模式,但是也会为自己写的或维护的代码编写单元测试。对于工程来说,开源项目基本都严 格遵守执行单元测试,而很多商业的工程则在单元测试方面有所缺失。一个拥有单元测试的项目会变得更加容易维护和更改。本书会介绍成功的项目与失败项目的差 别,可维护的代码库与不可维护的代码库之间的区别。本书示例为.NET代码,但这并不会影响你了解单元测试。如果你是一名技术负责人或者项目负责人,这本 书可以帮你更好地把控项目代码质量。如果你看Java更舒服的话,也可以看一看这本书 《JUnit实战(第2版)》 。
5.精益软件开发管理之道
《精益软件开发管理之道》是一本软件开发 方法 学的书。作者从24个不同的视角,在更大的空间、时间、行业、 文化 背景下,考察了敏捷和精益方法。 《精益软件开发管理之道》详细阐述了敏捷和精益开发方法取得成功的深层原因。《精益软件开发管理之道》包括以下内容:系统思考,以适当足够的方式关注客 户;技术杰出,介绍了杰出软件开发的基础-低耦合的架构、测试驱动的开发过程等;可靠交付,讨论了工作流和日程计划,以及反馈的重要作用;无情改进,讨论 了所有精益组织的基本特点:持续不断、永不满足的改进;卓越的人,卓越的结果来自于卓越的人;一致的领导,讨论在领导团队中达成一致。
6.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
这本书要么你读过,要么就是听说过,这就是经典的GOF(Gang of Four 中文译为_)设计模式一书。该书作者为四人,分别是Eric Gamma, Richard Helm, Ralph Johnson, 和John Vissides。四位顶尖的面向对象领域专家精心选取了最具价值的设计实践,加以分类整理和命名,并用简洁而易于重用的形式表达出来。本书已经成为面向 对象技术人员的圣经和词典,书中定义的23个模式逐渐成为开发界技术交流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语汇。使用这些设计模式,我们可以设计出灵活,优雅和可重用的 可扩展的设计。
7.细说PHP
51CTO“最受读者喜爱的原创IT技术图书”奖
《细说PHP》编写的宗旨是让读者能拥有一本PHP方面的学习和开发使用的最好书籍,对所罗列出的每个知识点都进行了细化和延伸,并力求讲解到位,让读 者可以轻松地读懂。对于几乎每个知识点都有对应且详实的可运行的代码配套,对所有实例代码都附有详细注释、说明及运行效果图。另外在每个章节的最后还为读 者安排了大量的和本章知识点配套的授课课件及自测试题(附加在光盘中),能更好地帮助读者掌握理论知识点,提高实际编程能力,寓学于练。对于入门与提高 PHP技术起到关键作用。
《细说PHP》作者高洛峰。现任北京LAMP兄弟连[1](易第优 教育 )教学总监,五年软件开发工作经验,四年IT教学工作经验。曾在多家上市企业担任过技 术总监、项目经理、高级软件工程师等职务,具有扎实的技术功底。国内资深的高级技术认证讲师,从事IT培训以来累计授课长达6000课时以上,培训近千名 学员成功走向IT岗位,具有丰富的IT教学经验。
程序员的专业技术书
1、《数学之美》第二版
获奖畅销书《数学之美》第一版荣获国家图书馆第八届文津图书奖。
第一版入选广电总局“2014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书目”,荣获2012-2013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书。
信息领域大学生必读好书,央视新闻推荐的学科敲门砖。
新版增加了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最新内容,以满足人们对当下技术的学习需求;同时,根据专家和读者的反馈更正了错漏,并更新了部分内容。
《数 学之美》第一版上市后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并荣获国家图书馆第八届文津图书奖。读者说,读了《数学之美》,才发现大学时学的数学知识,比如马尔科夫链、矩阵 计算,甚至余弦函数原来都如此亲切,并且栩栩如生,才发现自然语言和信息处理这么有趣。而今,数学在信息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作者在第二版中增 加了一些内容,尤其是针对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内容,以便满足人们对当下技术的学习需求。
2、文明之光 第三册
吴军博士继获奖畅销书《浪潮之巅》、《数学之美》之后的跨界之作
为您讲述他眼中的超越上下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史
随文津奖得主一起体会科技与人文之美
作 者所选的创作素材来自于十几年来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对其内容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文明之光》系列第三册每个章节依然相对独立,书中全景式地展现 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多样性。内容涉及音乐、美术、计算机、互联网、金融、硅谷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启迪、微粒子和宇宙天文学、环境保护八个专题。
3、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
“做中学 Learning By Doing”的现代方式教授软件工程
李未院士鼎力推荐,众多软工教师一致好评
微软研发总监邹欣力作
推荐软件工程专业学子阅读,了解软件工程真正内涵,懂得“工程”二字真正含义,知道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区别。了解之后,就知道为何软件工程是就业含金量较高的行业了。
书中设想了大量的场景“学”和“习”,并且用了大量的类比,非常生动有趣。这本教材也对软件工程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而言,同样面临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能学到“干货”的选择。
《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共分17章,对照美国ACM/IEEE2013年新出版的计算机科学教学指导 (Computer ScienceCurricula 2013)中的软件工程相关部分,这本教材覆盖了其中大多数Core-Tier1和Core-Tier2的内容。可以说,全书对软件工程内容的覆盖不逊于 任何一本现行的教材,同时讲述了业界最新实践方法。
程序员看的好书籍
1.《哥德尔、埃舍尔、巴赫》
豆瓣评分:9.4 分
作者简介:道格拉斯·理查·郝夫斯台特,中文名侯世达,美国学者、作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意识、类比、艺术创造、文学翻译以及数学和物理学探索。 因其着作《哥德尔、埃舍尔、巴赫》获得普立兹奖(非小说类别)和美国国家经典奖(科学类别)。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天书。在数学,绘画,音乐和 故事 中畅游,却在探讨哲学中最深刻的问题:意识和灵魂如何产生,从哲学角度探讨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当你看完书后,也许你具体记不得太多细节,但是不经意间你会发现它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你的世界观。
2.《算法导论》
豆瓣评分:9.4 分
作者简介:托马斯·科尔曼,达特茅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系主任;查尔斯·雷瑟尔森,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电气工程系教授,他目前主持 MIT 超级计算技术研究组,并是 MIT 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计算理论研究组的成员;罗纳德·李维斯特,现任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安德鲁与厄纳·维特尔比(Andrew and Erna Viterbi)教授。他是 MIT 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成员,并领导着其中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中心。他现在担任国家密码学会的负责人;克利福德·斯坦,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工业工程与运筹学系教授,他还是工业工程与运筹学系的系主任。
推荐理由:这本书深入浅出,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机算法。对每一个算法的分析既易于理解又十分有趣,并保持了数学严谨性。本书的设计目标全面,适用于多种用途。涵盖的内容有:算法在计算中的作用,概率分析和随机算法的介绍。书中专门讨论了线性规划,介绍了动态规划的两个应用,随机化和线性规划技术的近似算法等,还有有关递归求解、快速排序中用到的划分方法与期望线性时间顺序统计算法,以及对贪心算法元素的讨论。此书还介绍了对强连通子图算法正确性的证明,对哈密顿回路和子集求和问题的 NP 完全性的证明等内容。
猜你喜欢:
1. 程序员们的专业技术书分享
2. linux程序员必看书籍推荐
3. java程序员必看的书籍推荐
4. 清华大学推荐的青少年阅读书目
5. 文艺青年必看的书
㈣ 求助啊,谁能告诉我马尔科夫性质到底是什么最好讲的详细一点,谢谢,太感谢了!
解答:根据网络给出的参考资料!
大致如下:
马尔可夫链,因安德烈•马尔可夫(A.A.Markov,1856-1922)得名,是数学中具有马尔可夫性质的离散时间随机过程。该过程中,在给定当前知识或信息的情况下,过去(即当期以前的历史状态)对于预测将来(即当期以后的未来状态)是无关的。
原理简介
马尔可夫链是随机变量X_1,X_2,X_3...的一个数列。这些变量的范围,即他们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被称为“状态空间”,而X_n的值则是在时间n的状态。如果X_{n+1}对于过去状态的条件概率分布仅是X_n的一个函数,则 P(X_{n+1}=x|X_0, X_1, X_2, \ldots, X_n) = P(X_{n+1}=x|X_n). 这里x为过程中的某个状态。上面这个恒等式可以被看作是马尔可夫性质。
编辑本段理论发展
马尔可夫在1906年首先做出了这类过程 。而将此一般化到可数无限状态空间是由柯尔莫果洛夫在1936年给出的。 马尔可夫链与布朗运动以及遍历假说这两个二十世纪初期物理学重要课题是相联系的,但马尔可夫寻求的似乎不仅于数学动机,名义上是对于纵属事件大数法则的扩张。 物理马尔可夫链通常用来建模排队理论和统计学中的建模,还可作为信号模型用于熵编码技术,如算术编码(着名的LZMA数据压缩算法就使用了马尔可夫链与类似于算术编码的区间编码)。马尔可夫链也有众多的生物学应用,特别是人口过程,可以帮助模拟生物人口过程的建模。隐蔽马尔可夫模型还被用于生物信息学,用以编码区域或基因预测。 马尔可夫链最近的应用是在地理统计学(geostatistics)中。其中,马尔可夫链用在基于观察数据的二到三维离散变量的随机模拟。这一应用类似于“克里金”地理统计学(Kriging geostatistics),被称为是“马尔可夫链地理统计学”。这一马尔可夫链地理统计学方法仍在发展过程中。
编辑本段马尔可夫过程
马尔可夫过程,能为给定样品文本,生成粗略,但看似真实的文本:他们被用于众多供消遣的“模仿生成器”软件。马尔可夫链还被用于谱曲。 它们是后面进行推导必不可少的条件:(1)尺度间具有马尔可夫性质.随机场从上到下形成了马尔可夫链,即 Xi 的分布只依赖于 Xi,与其他更粗 糙的尺度无关,这是因为 Xi 已经包含了所有位于其上层的尺度所含有的信息.(2) 随机场像素的条件独立性.若 Xi 中像素的父节点已知,则 Xi 中的像素彼此独立.这一性质使我们不必再 考虑平面网格中相邻像素间的关系,而转为研究尺度间相邻像素(即父子节点)间的关系.(3) 设在给定 Xn 的情况下,Y 中的像素彼此独立.(4) 可分离性.若给定任一节点 xs,则以其各子节点为根的子树所对应的变量相互独立. 从只有一个节点的根到和图像大小一致的叶子节点,建立了完整的四叉树模型,各层间的马尔可夫链的因 果关系使我们可以由非迭代的推导过程快速计算出 X 的最大后验概率或后验边缘概率.
编辑本段模型
完整的四叉树模型也存在一些问题.(1) 因概率值过小,计算机的精度难以保障而出现下溢,若层次多,这一 问题更为突出.虽然可以通过取对数的方法将接近于 0 的小值转换成大的负值,但若层次过多、概率值过小,该 方法也难以奏效,且为了这些转换所采用的技巧又增加了不少计算量.(2) 当图像较大而导致层次较多时,逐层 的计 算甚 为繁琐 下 溢 现 象肯定 会出 现 , 存储中 间变 量也 会占 用大 量空 间 , 在时 间空间 上都 有更 多的 开销 . (3) 分层模型存在块效应,即区域边界可能出现跳跃,因为在该模型中,同一层随机场中相邻的像素不一定有同 一个父节点,同一层的相邻像素间又没有交互,从而可能出现边界不连续的现象.
编辑本段MRF 模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分层 MRF 模型——半树模型,其结构和图1 5类似,仍然是四叉树, 只 是层数比完整的四叉树大大减少,相当于将完整的四叉树截为两部分,只取下面的这部分.模型最下层仍和图像 大小一致,但最上层则不止一个节点.完整的四叉树模型所具有的性质完全适用于半树模型,不同点仅在于最上层,完整的树模型从上到下构成 了完整的因果依赖性,而半树模型的层间因果关系被截断,该层节点的父节点及祖先均被删去,因此该层中的各 节点不具有条件独立性,即不满足上述的性质 2,因而对这一层转为考虑层内相邻节点间的关系.半树模型和完 整的树模型相比,层次减少了许多,这样,层次间的信息传递快了,概率值也不会因为过多层次的逐层计算而小 到出现下溢.但第 0 层带来了新的问题,我们必须得考虑节点间的交互,才能得出正确的推导结果,也正是因为在 第 0 层考虑了相邻节点间的影响,使得该模型的块现象要好于完整的树模型.对于层次数的选取,我们认为不宜多,太多则达不到简化模型的目的,其优势体现不出来,但也不能太少,因 为第 0 层的概率计算仍然要采用非迭代的算法,层数少表明第 0 层的节点数仍较多,计算费时,所以在实验中将 层数取为完整层次数的一半或一半稍少.
编辑本段MPM 算法
3半树模型的 MPM 算法 图像分割即已知观测图像 y,估计 X 的配置,采用贝叶斯估计器,可由一个优化问题来表示: ?x = arg min [E C ( x, x )′ | Y = y] ,x其中代价函数 C 给出了真实配置为 x 而实际分割结果为 x′时的代价.在已知 y 的情况下,最小化这一代价的期 望,从而得到最佳的分割.代价函数取法不同得到了不同的估计器,若 C(x,x′)=1?δ(x,x′)(当 x=x′时δ(x,x′)=1,否则 δ(x,x′)=0)得到的是 MAP 估计器,它意味着 x 和 x′只要在一个像素处有不同,则代价为 1,对误分类的惩罚比较重,汪西莉 等:一种分层马尔可夫图像模型及其推导算法 而在实际中存在一些误分类是完全允许的.若将半树模型的 MPM 算法记为 HT-MPM,它分为向上算法和向下算法两步,向上算法自下而上根据式(2)、 式 (3)逐层计 算P(yd(s)|xs)和 P(xs,xρ(s)|yd(s)), 对最下层 P(yd(s)|xs)=P(ys|xs). 向下算法自上 而下根据 式 (1)逐层计算 P(xs|y),对最上层由 P(x0|y)采样 x0(1),…,x0(n),
编辑本段详细说明
马尔可夫链,因安德烈·马尔可夫(A.A.Markov,1856-1922)得名,是数学中具有马尔可夫性质的离散时间随机过程。该过程中,在给定当前知识或信息的情况下,过去(即当期以前的历史状态)对于预测将来(即当期以后的未来状态)是无关的。 时间和状态都是离散的马尔可夫过程称为马尔可夫链, 简记为Xn = X(n),n = 1,2,3,4····。 马尔可夫链是随机变量的一个数列。这些变量的范围,即他们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被称为“状态空间”,而Xn的值则是在时间n的状态。如果Xn + 1对于过去状态的条件概率分布仅是Xn的一个函数,则 这里x为过程中的某个状态。上面这个恒等式可以被看作是马尔可夫性质。 马尔可夫在1906年首先做出了这类过程 。而将此一般化到可数无限状态空间是由柯尔莫果洛夫在1936年给出的。 马尔可夫链与布朗运动以及遍历假说这两个二十世纪初期物理学重要课题是相联系的,但马尔可夫寻求的似乎不仅于数学动机,名义上是对于纵属事件大数法则的扩张。 马尔可夫链是满足下面两个假设的一种随机过程: 1、t+l时刻系统状态的概率分布只与t时刻的状态有关,与t时刻以前的状态无关; 2、从t时刻到t+l时刻的状态转移与t的值无关。一个马尔可夫链模型可表示为=(S,P,Q),其中各元的含义如下: 1)S是系统所有可能的状态所组成的非空的状态集,有时也称之为系统的状态空间,它可以是有限的、可列的集合或任意非空集。本文中假定S是可数集(即有限或可列)。用小写字母i,j(或Si,Sj)等来表示状态。 2)是系统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其中Pij表示系统在时刻t处于状态i,在下一时刻t+l处于状态i的概率,N是系统所有可能的状态的个数。对于任意i∈s,有。 3)是系统的初始概率分布,qi是系统在初始时刻处于状态i的概率,满足。
编辑本段基本性质
马尔可夫链模型的性质 马尔可夫链是由一个条件分布来表示的 P(Xn + 1 | Xn) 这被称为是随机过程中的“转移概率”。这有时也被称作是“一步转移概率”。二、三,以及更多步的转移概率可以导自一步转移概率和马尔可夫性质: 同样: 这些式子可以通过乘以转移概率并求k−1次积分来一般化到任意的将来时间n+k。 边际分布P(Xn)是在时间为n时的状态的分布。初始分布为P(X0)。该过程的变化可以用以下的一个时间步幅来描述: 这是Frobenius-Perron equation的一个版本。这时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状态分布π满足: 其中Y只是为了便于对变量积分的一个名义。这样的分布π被称作是“平稳分布”(Stationary Distribution)或者“稳态分布”(Steady-state Distribution)。一个平稳分布是一个对应于特征根为1的条件分布函数的特征方程。 平稳分布是否存在,以及如果存在是否唯一,这是由过程的特定性质决定的。“不可约”是指每一个状态都可来自任意的其它状态。当存在至少一个状态经过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后连续返回,则这个过程被称为是“周期的”。
编辑本段离散状态
离散状态空间中的马尔可夫链模型 如果状态空间是有限的,则转移概率分布可以表示为一个具有(i,j)元素的矩阵,称之为“转移矩阵”: Pij = P(Xn + 1 = i | Xn = j) 对于一个离散状态空间,k步转移概率的积分即为求和,可以对转移矩阵求k次幂来求得。就是说,如果是一步转移矩阵,就是k步转移后的转移矩阵。 平稳分布是一个满足以下方程的向量: 在此情况下,稳态分布π * 是一个对应于特征根为1的、该转移矩阵的特征向量。 如果转移矩阵不可约,并且是非周期的,则收敛到一个每一列都是不同的平稳分布π * ,并且, 独立于初始分布π。这是由Perron-Frobenius theorem所指出的。 正的转移矩阵(即矩阵的每一个元素都是正的)是不可约和非周期的。矩阵被称为是一个随机矩阵,当且仅当这是某个马尔可夫链中转移概率的矩阵。 注意:在上面的定式化中,元素(i,j)是由j转移到i的概率。有时候一个由元素(i,j)给出的等价的定式化等于由i转移到j的概率。在此情况下,转移矩阵仅是这里所给出的转移矩阵的转置。另外,一个系统的平稳分布是由该转移矩阵的左特征向量给出的,而不是右特征向量。 转移概率独立于过去的特殊况为熟知的Bernoulli scheme。仅有两个可能状态的Bernoulli scheme被熟知为贝努利过程
编辑本段现实应用
马尔可夫链模型的应用
科学中的应用
马尔可夫链通常用来建模排队理论和统计学中的建模,还可作为信号模型用于熵编码技术,如算法编码。马尔可夫链也有众多的生物学应用,特别是人口过程,可以帮助模拟生物人口过程的建模。隐蔽马尔可夫模型还被用于生物信息学,用以编码区域或基因预测。 马尔可夫链最近的应用是在地理统计学(geostatistics)中。其中,马尔可夫链用在基于观察数据的二到三维离散变量的随机模拟。这一应用类似于“克里金”地理统计学(Kriging geostatistics),被称为是“马尔可夫链地理统计学”。这一马尔可夫链地理统计学方法仍在发展过程中。
人力资源中的应用
马尔可夫链模型主要是分析一个人在某一阶段内由一个职位调到另一个职位的可能性,即调动的概率。该模型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过去的内部人事变动的模式和概率与未来的趋势大体相一致。实际上,这种方法是要分析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流动趋势和概率,如升迁、转职、调配或离职等方面的情况,以便为内部的人力资源的调配提供依据。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发现过去组织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推测组织在未来人员的供给情况。马尔可夫链模型通常是分几个时期收集数据,然后再得出平均值,用这些数据代表每一种职位中人员变动的频率,就可以推测出人员变动情况。 具体做法是:将计划初期每一种工作的人数量与每一种工作的人员变动概率相乘,然后纵向相加,即得到组织内部未来劳动力的净供给量。其基本表达式为: Ni(t):t时间内I类人员数量; Pji:人员从j类向I类转移的转移率; Vi(t):在时间(t-1,t)I类所补充的人员数。 企业人员的变动有调出、调入、平调、晋升与降级五种。表3 假设一家零售公司在1999至2000年间各类人员的变动情况。年初商店经理有12人,在当年期间平均90%的商店经理仍在商店内,10%的商店经理离职,期初36位经理助理有 11%晋升到经理,83%留在原来的职务,6%离职;如果人员的变动频率是相对稳定的,那么在2000年留在经理职位上有11人(12×90%),另外,经理助理中有4人(36×83%)晋升到经理职位,最后经理的总数是15人(11+4)。可以根据这一矩阵得到其他人员的供给情况,也可以计算出其后各个时期的预测结果。
参考资料来自网络!
㈤ 求叨叨冯聊音乐:音乐博士带你从零开始学乐理
AI 科技评论按:作为中国音乐学习最高学府之一,中央音乐学院今日发布了一则音乐人工智能博士招生启事。该专业全名为“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为中央音乐学院首次开设,导师阵容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人工智能教授,联合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共同组成双导师培养制 (音乐导师+科技导师),着力培养“音乐与理工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据官网资料显示,“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专业学制一共是 3 年,要求报考者必须是出身计算机、智能和电子信息类的考生。
建议阅读书目方面,除了《音乐理论基础》1 本与音乐理论挂钩外,其余 4 本推荐书目都跟人工智能理论相关,它们分别为《数据结构与算法》、《信号与系统引论》、《人工智能:一种现代的方法》以及《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
由于“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为跨学科专业,面试环节除了将考核本学科的专业能力之外,还会考核考生的音乐能力——演奏某种乐器或者单纯进行演唱。
目前该专业已敲定的 3 名联合培养导师分别为:
俞峰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 教授、博导,“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指挥学会会长、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副主任、中国文联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孙茂松
清华大学教授、博导,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原计算机系主任、党委书记, 教育部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计算教育学。国家 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7 年领衔研制出“九歌”人工智能古诗写作系统。
吴玺宏
北京大学教授、博导,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 智能科学系主任, 言语听觉研究中心主任, 致力于机器听觉计算理论、语音信息处理、自然语言理解以及音乐智能等领域的研究, 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40 余项, 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10 余项, 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在智能音乐创作、编配领域颇有成就。
有兴趣报读该专业的考生,须在 2019 年 3 月 1 日至 15 日期间在网上完成报名(网址:http://yz.chsi.com.cn/),考试将于今年 5 月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
更多详情可点击:
进行了解。
专业开办早有预兆?
如果一直有关注中央音乐学院的动态,就不会对该专业的开办感到惊讶。
早在去年的 5 月份,中央音乐学院就与素以创新性交叉学科研究闻名的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信息计算与工程学院共同签署合作建设“信息学爱乐乐团”实验室——所谓“信息爱乐”,指的是一套音乐人工智能伴奏系统,由印第安纳大学信息计算与工程学院音乐信息学实验室主任教授 Christopher Raphael 所发明。
该系统的最大特点是会运用数学方法把音乐本身和音乐家的感受进行了全面解读、演算,通过不断的主动学习,形成更加贴近音乐家个性化表现需求的管弦乐团伴奏、协奏模板,为音乐家提供了更为丰富灵活的演奏机会。
完成签署后,经过半年多的紧张筹备,双方于去年 11 月 26 日合作举办中国首场由人工智能进行伴奏的特殊音乐会——“AI 之夜音乐会”,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 12 位不同专业的优秀独奏家与“信息爱乐”联袂演出了 12 首多种体裁风格的中外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本场音乐会加入了人工智能协奏中国乐曲《长城随想曲》,这是第一次音乐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国民族音乐进行碰撞。
图片源自中央音乐学院官网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教授在音乐会致辞中说道:“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音乐会,我国整个音乐行业将由此进入到一个“人工智能化”的时代,极大的提升了整个音乐行业,尤其是音乐教育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人工智能技术与音乐艺术专业相结合将会实现整个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一定会成为音乐行业实现产业化的典范。”
国内科研热情日益高涨
除了中央音乐学院,试图在人工智能 + 音乐上做出成绩的,尚有星海音乐学院及中央民族大学。
去年 5 月 16 日,由星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信息计算与工程学院音乐信息学实验室合作的“音乐人工智能辅助管弦乐教学联合实验室”正式挂牌启动,双方将就“音乐人工智能辅助管弦乐教学”系统引入至日常教学中展开合作。
据了解,该系统可以让学生们在日常专业练习过程中随时听到职业管弦乐团的完整乐曲伴奏,同时将自己与管弦乐团的合成演奏音频转化成高度结构化、可视化、可检索、可比较研究的音乐数据带到课堂上与专业老师共同探讨;对专业老师而言,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学生专业学习情况的纵向和横向比较,获得了解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图片源自“星海音乐学院”微信公众号
去年 12 月 7 日,由中央民族大学与平安科技联手的“人工智能音乐联合实验室”签字揭牌仪式在中央民族大学知行堂举行。本次合作旨在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共同研发,实现人工智能音乐创作由欣赏阶段到专业阶段再到专家阶段的设想。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宋敏在揭牌仪式上表示,人工智能己列入国家规划并进入逐步实施阶段,正在不断与各个领域结合,无疑将引领未来各行各业的发展,她希望双方通过实验室这一平台各自发挥优势,提高民大学科建设水平和音乐创作水平,推进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特别是文化中心建设,并积极助力中国优秀音乐文化走出。
图片源自中央民族大学官网
另外,由复旦大学、清华大学联合创办,至今已是第 6 届的中国声音与音乐技术会议 CSMT(Conference on Sound and Music Technology),从 2013 年开始便就声音与音乐技术这门多学科交叉领域源源不断地为国内输出学术见解,丰富了国内人工智能 + 音乐领域的研究成果。
以 2018 年的会议为例,其征文主题包括:
音乐声学
声音与音乐的信号处理
计算机听觉
音频信息安全
计算机音乐与录音
·听觉心理学
·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多媒体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 CSMT 大会特别开辟了两个 Special Session:一个用来探讨面向一般 Audio 的计算机听觉,试图扩展 Music 之外的 Audio + AI 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比如海洋舰船识别、设备诊断、AI 医疗、嗓音声学、音频监控、动物识别、农业保护、工业自动化等;另一个则是探讨中国民族音乐与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显示了该国内会议的前瞻性。
当下流行的 AI + 音乐算法
对于当下的音乐人工智能算法研究,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付晓东教授在发表于 2018 年 05 期《艺术探索》的《音乐人工智能的伦理思考——算法作曲的“自律”与“他律”》一文中按“自律”与“他律”将之进行了划分。
其中“自律”指的是机器严格或非严格地遵循事先规定好的内部结构原则,对应于音响素材而生成音乐作品,最终的音响呈现受到内部结构原则的自律性限定;“他律”则指机器严格或非严格地遵循依据人类经验规定好的外部结构原则,并映射为音响而生成作品,最终的音响呈现受到外部结构原则的他律性限定。
最终的梳理结果如下:
“自律”类音乐人工智能算法
“他律”类音乐人工智能算法
根据付教授的划分准则,我们将能对当今流行的大部分人工智能 + 音乐研究工作进行有效归类。
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软人工智能和研究院、苏州大学团队合作,讲述歌曲生成的端到端旋律和编曲生成框架的论文《XiaoIce Band: A Melody and Arrangement Generation Framework for Pop Music》成功荣获 KDD 2018 的 Research Track 最佳学生论文,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对此做了相应解读,有兴趣的读者可点击 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1808/NkobLRDHxZsyadg5.html进行回看。
总的来说,未来人工智能将在音乐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分析作品、创作以及分担相当多的重复性工作,进一步激发创造力,探索音乐形式与内容方面的多种可行性。希望这种跨学科、融合性的合作,能够对各类音乐创作逻辑进行总结与完善,并在感知、情感等方面做出突破,让人工智能在音乐的诸多领域形成创新,并在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产生影响。
㈥ 未来已来,AI产品经理书单
14.《第四次革命》
13.
12.《生命3.0》
11.《机器人与人》
10.《黑洞简史》
9.《实感交互:人工智能下的人机交互技术》
8.《语音处理及人机交互技术》
7.《语音用户界面设计》
6.《终极算法》
5.《与机器人共舞》
4.《人工智能产品经理》
3.《人工智能的未来》
2.《人工智能时代》
1.《失控》
正 · 文 · 来 · 了 ·
14、《第四次革命》
《第四次革命》力图去识别和解释一些深刻的技术力量,这些力量正影响我们的生活,信仰和身边的所有事物。这是一场革命,一场由信息和通信技术驱动的革命。
在过去,信息被看作是人与人,人与世界沟通的工具,但事实上,信息已经变成了社会发展发展甚至是解释外部世界的力量,正深刻而又无情的创造和重塑人类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改变人类的自我认知,重组人类与自身以及与他人的联系,并升华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我们对世界认知的改变,是从日常的经验、心理和行为这些角度,对发生在眼前的迅速和不间断的变化进行调节的结果。
在未来,创新的结果不再是由最初的颠覆性力量所决定,而是退化为一种稳定和大体一致的模式,比如汽车和图书出版,在经历了最初的混乱和调整后,它们都最终会趋向于稳定。
人工智能必然会重新构造人与世界之间的桥梁,形成人与人之间新的政治哲学。文莱世界的问题,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要更为复杂,我们需要进行一场严肃的哲学探索——逆流而上,为自己建造一艘救生艇。
【书评】 逆流而上前,为自己建造一艘救生艇
13、《万物重构》
这本书和《生命3.0》一脉相承的是“烧脑”,只不过烧脑程度不一了。这是一本关于哲学与科学书,包括科学的来源讨论,作者详细的阐述了“云 - 物 - 大 - 智”(云计算 - 物联网 - 大数据 - 人工智能)发展次第论。
如果你是人工智能方向的产品经理,我建议读一读这本书,它和其他书不同的是哲学、科学的思考,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未来的商业竞争,需要请回哲学思维,机器也许不需要哲学,但是人是需要哲学的,哲学可以让人在智能社会中拥有最后的尊严,人要有哲学思维,然后有科学思维,而后可以使用技术思维成就人生。有了哲学,人就不会在智能丛林中迷失掉。
正如本书序言所写,过去,我们通过利用工具,延伸了四肢。未来,我们将通过人工智能延伸大脑。
人类到底会走向何方,取决于人类本身。就如果作者所言,智能社会已在眼前,当我们准备迈入新时代的时候,为你展开的是一幅美好画卷,还是一片惨淡未来,答案不必外寻,它就在我们每个人自己手中。
不审视则宽严皆误 。对于每个人来说,最重要就是具有审时度势的清醒头脑。在智能技术被过度解读的当下,只有清醒地认识智能技术,才能做到“知其雄,守其雌”,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的方向,掌握自己的命运。
要想有效地应对即将来临的变化,我们首先要解放思想,放下惧怕变化的包袱,然后不盲从,不迷信,在科学方法论的引导下,努力学习并掌握智能社会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应具备“知行合一”的精神,不要纸上谈兵,而要做到身体力行。
未来智能社会的个体大概有八大机会,如下:
1、在智能社会中,洞悉人性的人将占据优势,这是推进科技和技术服务人类的前提,唯有了解人的需求,才能够创造性的满足他们。
2、任何一个小企业都是社会智能大协作的产物,那些推进大规模协作的人,将能够抓住属于下一个时代的机会。
3、做成一件事情,不仅依赖于线性的积累,也需要做决策基础上,瞬间“敏捷开发”,汇聚事业所有元素,快速达成初始目标,并在目标基础上加速迭代以臻完善。换句话说,年轻人更有机会成功。
4、维持简单的人能够抓住机会,追求事物界面的简单极致,善于调用最大的资源来维系这种简单极致,这需要庞大的支持系统。
5、杰出源于开放,办企业做事业的人需要保持最大的开放性,唯有开放,才能够引入新的价值源泉,产生杰作。
6、未来的领导者需要讲好自己的故事,要具备对产业前景具备宏大叙事的能力,这是凝聚共识的前提,也是实现资源汇聚的机会。
7、抛弃机械式思维,使用量子思维来迎接充满可能性机会的世界,在智能社会中,用概率思维来和世界共舞,智能机器会给予概率的报表,人与智能机器协作,是这个时代的机会。
8、想象力是人类最后的尊严,想象力和智能社会的结合,能够产生无数可体验的平行世界,技术正在支持创意极客,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12、《生命3.0》
这是一本相对烧脑的书,也是一本特别的书,从生命的角度畅谈人工智能,但事实上不得不承认这也一本堪称经典营销案例的书。
这本书给出了“AI”的一个讨论语境框架,而不是在各种似是而非的怪圈打转,给出了y一个全新的生命定义框架:
生命1.0(生物阶段):靠进化获得硬件和软件,如细菌。
生命2.0(文化阶段):靠进化获得硬件,但大部分软件是由自己设计的,我们人类。
生命3.0(科技阶段):自己设计硬件和软件,人工智能。
生命缘起1.0的时候,它是受环境影响然后适应环境的迭代,而在泰格马克的眼中,未来的人类智能是由自我意识和目标的迭代,灵与肉的重新设计。或者说,人 类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个神。
1.0的人类理解不了人来自哪里,所以需要一个神,3.0的人类期待自己成为神——神人。
也许,讨论AI工具化是一个庸俗的方式,但解决工具化的这个思路更符合人类的现实意义,不管是悲观者还是乐观者,“智能”都应该是人类能力的延申,至少首先应该是这样的,也许只有这样,才由可能真正规避未来不可期“失控”。
本书探索的是“智能”到底会变成怎样,跟进一步的是人类到底想要什么样的未来?这是一个哲学性的话题。
所以,作为最有最有灵性的生命,最终所有的问题都会回归到自身生命的终极思考,生命是如何进化,为什么会进化到今天,以及以后会是怎样?
与其问“未来会发生什么?”,不如问“我们希望未来发生什么?”
书中总结了超级智能可能带来的12种未来,分为4种结果:
1、人类灭绝
2、人类丧失了统治地位
3、人类限制超级智能的发展。
4、人类统治超级智能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最后会回到“善恶论”,现在的我们可能根本无法去想象未来的演化,就像几千年的人们想象不到我们在用的手机电脑一样。
《黑客帝国》中有一句“人类才是病毒”,人类的未来可能确实会被某种形式所超越。
11、《机器人与人》
正如本书的序言所说,这本书旨在让更多人参与到机器人学的技术决策中,决定机器人能够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
作者期望有更多的非专业领域的读者阅读此书,“因为今天做出的设计选择将会在未来几十年里持续影响所有人的生活”,机器人不应成为人类的奴隶或霸主,它们应成为人类的伙伴,在未来,不管是战场、医院、生产线、还是应对老龄化中,机器人都可与人类协调工作,而不是完全取代人类。
以“无人驾驶”为例,我们在考虑无人驾驶技术带来的的便利,当无人驾驶技术真正成熟,“汽车”就可能变成一项服务,而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产品”,它能惠及到能源、环保、交通、安全,解决出行难的问题,也可能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但同样更看到的是它所带来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1、法律。首当其冲的就是责任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伦理问题。
2、环境复杂性。过于复杂的环境带来的是过于高昂的成本和不可预料的问题,没有一种算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无人驾驶应该如何选择呢?
3、原有相关的受益者。与汽车相关的配套产业将会变成怎样?由此带来的政府、民众的收支和开支问题。
4、公众。涉及公共空间的分配和公民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保险。
从产品的视角出发,整个围绕“无人驾驶”的商业模式会变成怎样?钱从哪里来,成本会变成怎样?出了问题又应该怎么办?无人驾驶如何才能真正与传统汽车竞争?
关于无人驾驶汽车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跳出当前的限制、成本和习俗进行思考的能力,谁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思考无人驾驶,并重新发明个人出行的工具?
10、《黑洞简史》
黑洞这个概念是如此诱人,它将探索未知的兴奋感与对潜在危险的恐惧感巧妙结合,令人难以自拔。
黑洞是一种怎样的天体?既然光都无法逃逸,为何会有“霍金辐射”?
黑洞内部究竟有什么?相对论为何无法解释?量子力学如何描述微观视角下的黑洞?
时空凹陷如何制造奇点?白矮星、中子星、类星体的相继发现,对黑洞理论的发展和人类寻找黑洞带来怎样的启示?
这本书,深入浅出,把黑洞的发现过程及目前的研究进展描述得很详细,芭楚莎对科学理论生动简明的叙述以及对科学家背后人格的深刻洞察,这本书兼具娱乐性和严谨性,笔触轻盈,富有哲理。非常值得一读。
读这本书,也许对你的工作不会太大的帮助,你的专业也很可能与之不相关。
在作者充满智慧的笔触下,你能看到人类理解黑洞的曲折历程,也能看到各路神仙如何各显神通的否认、鄙视黑洞理论,然后啪啪打脸,但真正受到启发的是“如何保持那种天才般的好奇心,以及如何保持耐心的在与业界大佬对抗中追求真理”。
就像钱德拉一样,尽管被主流意见的异样眼光看待,让钱德拉内心无比煎熬,但他确信自己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认为时机会证明一切,他也保持了极大的耐心。
这一点,除了自信之外,还有好奇心,以及与之匹配的高贵品质。
[ 金句摘要 ]
1、如果没有人类对自然怀有的永远童心——那种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就不可能有发现并认识黑洞的辉煌旅程。
2、牛顿,请原谅我。——爱因斯坦
3、如果一个想法在一开始不是荒谬的,那它就是没有希望的。——爱因斯坦
4、......这种大胆的言论以直率的方式抛出,招致一位顶级物理学家的无情嘲讽,一场力量悬殊的对决就此开启。
5、必定会有一条自然定律来阻止恒星的这种荒唐行为——亚瑟·爱丁顿
6、世界就是这样子终结的,不是伴着巨响,而是伴着呜咽。——钱德拉塞卡
7、我们应该保持完美的美好感情以及创造美好感情的能力,并在那遥远而不可理解的陌生地方找到美好的感情。——罗伯特·奥本海默
8、与其说是被质疑,不如说是被鄙视。...这种情况,在爱因斯坦去世前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9、作为一名有幸置身其中的物理学家,我再也找不到如此令人兴奋的时代了。——约翰·惠勒
10、当今被论证的科学理论,未来也许会发现它们是错误的;现在看起来是错误的理论,未来也许终将成为真理。——罗伊·克尔
9、《实感交互:人工智能下的人机交互技术》
科幻现已成真。
这本书成书于13年,深入讲解基于触摸、手势、语音和视觉等自然人机交互领域的技术、应用和未来趋势。
尽管有些技术已经过时,但如果你是产品经理,推荐深度阅读。它涉猎的范围很广,足够指引我们按图索骥。
不过,这本书,并不是很容易读懂,我大概只能读懂三分之一。
8、《语音处理及人机交互技术》
从人的发音器官到人的听觉系统,懂语音声学特征,到汉语语音韵律特征。
这是一本教材,也是一本技术参考手册。
语音信号处理始于贝尔电话的发明,在上世纪40年代就可以把语音的时变频谱用语图表达出来,60年代日本开发了特殊的硬件进行语音的识别,在60年代中期形成了一系列的数字信号的方法和技术,70年代,单词识别装置进入了实用化阶段。
80年代,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到语音信号处理,在今天,语音的识别率达到了95%。
语音信号处理学科,之所以能够长期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除了它的实用性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始终与当时最前沿的学科保持紧密联系,并一起发展。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在1950年说:
7、《语音用户界面设计》
深入浅出的语音交互读本,非常适合希望从事或者正在从事交互设计相关工作的人。如果你也对语音交互感兴趣,这本书必读不可。
目前语音的识别率, 理性的判断应该是整体处于95%左右,也就意味着认为要5%甚至更多的概率,机器是无法知道我们在做什么, 这还不包括更为复杂的场景应用。
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机器会在处理任务的过程,当用户感受到挫败,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用户是难以真正接受这个技术的。
同时,我们也正面临着更多的冲突和混乱。
以语音触发控制为例,我在家里说:“把室温升高到24度”时,我所指的是空调,而不是我的烤箱或是别的什么设备。所以,我们不能像现在这样,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完全独立的交互系统。
语音的未来,一定是“平台化”的,这与全屋智能的思路是一致的, 单点的智能最终都会淘汰,因为不能真正的解决用户的痛点,或者说,单点一定会带来额外的麻烦。
当人们彼此交谈时,由于我们通过对话创造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观,所以我们愿意以更加宽容的方式进行彼此交流。
当人与机器进行交流时,起初人们还是会以同样的宽容态度对待,但一旦发现系统缺乏“人性”时,人们就会转变成对待机器的态度。
未来的世界,界面会变得无处不在,当你需要他们时他们就在那,也许会很遥远,但终究会有那么一天,而语音会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体验。
尽管这个技术成为主流之前,语音交互设计仍处于早期状态,再过些年,人们一定会更加关注这个领域, 现在是语音设计的好时代 。
6、《终极算法》
我们生活在一个算法时代。你的手机、电脑、汽车、房子和家用电器都是基于算法。只是,我们感觉不到每天有如此多的算法在为我们工作而已。
算法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实际的数据和计算来“学习”你想要它做的事情。它是执行任务和获得智能的核心,现行所有的AI都是基于算法而发挥作用的。
比如电商平台的推荐算法,可以根据你的行为预测你的购物倾向性。这种以计算为基础的智能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种种特定的问题,那么算法是万能的吗?——一种机器自己给自己编写程序,输出我们想要某种结果的算法。
如果给它关于星球运动、斜面和钟摆的数据,它能发现牛顿定律。
如果给它关于DNA的晶体图像数据,它能发现双螺旋结构。
如果给它你手机里所有的数据,它能学习预知你接下来会做什么并想办法帮助你。
也许从大量的癌症病人的病历数据中它甚至能找到一个治疗癌症的办法。
佩德罗·多明戈斯指出:“ 如果这种终极算法存在,那么它将可以通过数据获得世界上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知识。这个算法的发明将会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进步之一 。 ”
如果存在这种终极算法,是否意味着人可以完全依赖过去的“所有知识”(数据)来决策未来?机器通过掌握所有你的“数据”,变成一个虚幻的“你”。
但数据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它表达的是过去,而未来将要发生什么,并没有证据表明它能够应用在所有的现实世界中。
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观察,人类在很多生活中存在完全不可预知的临时性决策,可能是某一个外部刺激或者是内心深处一瞬间“触动”,而做出决策,也就是“大数据是没有意义的”。至少我们现在能理解的情况是这样。
人类期待出现救世主,所以自己创造了上帝。 事实上,对很多人来说,只有当上帝有用的时候才相信上帝的存在,AI也会是一样,它在特定场合下才能显示它的优越性。
神话算法,本身就是一种市场的功利性。
5、《与机器人共舞》
马尔科夫从多个维度描绘了人工智能从爆发到遭遇寒冬再到野蛮生长的发展历程,直击了工业机器人、救援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语音助手Siri等前沿领域,进而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AI)与智能增强(IA)的终极关系,以及“人与机器谁将拥有未来”这一核心伦理问题。
关注人工智能,或者说关注人类的未来命运,这一本是必读的书。
2045年,对人类来说究竟是最艰难的一年,还是会掀起一场技术盛宴的一年,抑或是两种可能都会同时发生。
就如20世纪中诺伯特·维纳曾经提出的一个警示:
“ 我们可以谦逊的在机器的帮助过上好日子,也可以傲慢的死去” 。
对机器而言,他们只能完全从功利的角度,忠实的执行人类赋予的“决策权”,而不会考虑更为丰富的人性价值,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威胁。
人机最大的矛盾,也是完全的功利与人性的矛盾。机器人真的会控制整个世界吗?
人与机器如何共生的话题,取决于人工智能是拓展而是直接取代。以自动驾驶为例,AI是否可以真正把人类排除在驾驶舱外?一旦出现事故到底应该谁为此负责,如果是人工智能完全取代人,那假设路中央有5个孩子,机器是应该选择开到路边撞死一个成人还是应该怎么办?
也许折衷的办法就是人工智能根据驾驶员的喜欢、习惯,提醒他是否应该参与驾驶的过程。
世界在埋头前进,交通系统在实现自动化,而我们对它的影响还只是一知半解。
如果我们足够幸运,也许未来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会把我们当作宠物养。有或者,彻底奴役我们。
《机器人与弗兰克》是一部意义深刻的影片。
在未来的老龄社会,我们可能需要制造大量的机器人帮助照看老人,然后我们研究更好的机器人,为的是某一天照看我们。
另一个话题,就是机器人对现有世界秩序的冲击,世界是否会由此丢失大量的工作机会。我们都知道,在当前的经济体系中,所有的产品,包括机器人本身,都完全是有成本和收益确定,而成本在急速的下降。
也就是,只要当机器人的成本低于人力的成本,则机器取代人类劳动势不可挡,完全是时间问题,也可以说是那些岗位而已。
也许,在2045年,最受冲击的正是我们曾经自豪的“社会中坚力量”——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阶层,任何可规模性、成系统性(程序化)的工作都会交给机器,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底层劳动力,反而会因为更为廉价的资源供给而幸免。
什么时候齿轮代替人类,完全取决于一个价格点。
人工智能(主张打造智能机器,创造可以取代人类的机器)还是智能增强(倡导以人为本,制造工具帮助人类挖掘自身潜能),所有的矛盾最后会同归于一笔经济账。
技术性取代将成为经济对经济成长来说暂时但必要的垫脚石。技术性失业,将可能蒸发对现代民主十分重要的中等阶层,整个世界会完全变成资本的世界。
不过,据美国劳工统计局预计,在2018年银行柜员的人数反而增至63.8万余人,比2002年增长了10余人,也就是说,这个问题,事实比我们今天所有的预估都更为复杂——对未来的一知半解可能是更有恰当的名词。
奇点临近,人类将何去何从?
库茨维尔预测人类将超于自己生物的存在,哪一个时间的到来,会在2045年。
4、《人工智能产品经理》
未来已来,未来会走向何方,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
作为一名产品经理,我们如何适应未来的智能时代?
如何又能真正的理解AI,并以此作为一个契机,迎接未来的时代。
本书作为一个入门级的产品手册,梳理了一些 基本的概念,以及产品经理们可切入的途径 。
3、《人工智能的未来》
库兹韦尔预言在2045年,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智能,储存在云端的“仿生大脑新皮质”与人类的大脑新皮质将实现“对接”,世界将开启一个新的文明时代!
想象一下在未来,当你睡觉时,一些机器扫描你的大脑,收集一些细节,然后把这些信息细节再一个非生物体内保留一份“思想档案”,这个非生物体(也许是你的助理)的一举一动都很像你,甚至还能像你传递信息。早上醒来的时候,它和你讨论你的生活,计划,甚至思想。甚至你消失了也没有人在意到你,因为你的助理是第二个你。
甚至,你的朋友家人会更高兴,因为看起来你的身体更健康了,状态更好了。
因此,我们不再需要以前的身体和大脑了,如果我们把它处理掉,是不是也可以?你和第二个你,是可以替换的吗?
当第二个你说出它的感受和感知经验,而我们相信它们所说的都是真实的,它们就成为了真实的人,但我们如何相信它是真实的表达“我”的意识,而不会撒谎呢?
“智能的爆炸”,我们需要面临的问题将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在未来,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人还能称之为人吗?
讨论这一类问题的时候,将是“信仰的飞跃”,这会回到基本的哲学问题, 是物质先于意识存在,还是人类先产生了思想意识,才有了后面的物质世界?
我的观点是,在目前阶段,哪怕是计算机通过了图灵测试,这一类的机器本身并没有理解现实世界的含义,它们并不了解它们在做什么。
库兹韦尔的预言需要“坚定的信仰”才能真正期待预言成真的那一天。
也许你会看到,谁知道呢。
2、《人工智能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200年前的电力颠覆了人类世界,不久的未来人工智能必定掀起一场新的产业革命。
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正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人类的工作,不管你是蓝领还是白领。人工智能的发展,一定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它不仅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就像工业革命带来影响一样,颠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机器人犯罪,谁应该负责?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价值如何重新定义?未来的经济增长,是劳动力驱动,还是资本驱动?
机器使人类变得更加强大,我们迎来了与机器人共舞的时代,但 人类又该如何成为未来的领舞者?
1、《失控》
这是很“混乱”的书。
也许这就是一种失控吧,有的地方写得很兴奋,有的地方很混乱,有的地方很晦涩,打开了很多扇窗户,却不知道要通向哪里。
为什么那些看似简单无脑的初级生物能够产生群体智慧? 个体的无意识到群体的有意识之间到底是不是鸿沟巨壑?
“蜂巢思维”的神奇在于,没有一只蜜蜂控制他但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控制着整个群体。他的神奇还在于,量变引起质变。要想从单个虫子的机体过渡到集群机体,只需要增加虫子的数量,使大量的虫子聚集在一起,使他们能够互相交流。他们互相之间构成了一个网络,网络的节点与网络本身构成了新个体,这个个体拥有了强大的力量。
每个节点都是中心,当每个节点互联链接的时候,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个体。什么场景会出现这种情景,是的,没错,未来的家居环境极有可能。
市场是如何形成的, 一群逐利的人,他们行为却可以导致市场的均衡,虽然它总是摇摇欲坠,但总是能回复平衡。
人类是自然界的进化,还是被创造的一种生物,或者是为了创造更高级生命而诞生的环境?
生命的进化终点在哪里?机器终有一天会进化成生命吗?
㈦ 不爱说话,不善社交的内向性格,具有比热情开朗的外向性格差吗
在生活中,你是否是一个内向的人?因为自己很内向,所以总是被当做“异类”看待?
在工作和社交场合,人们似乎都更偏爱那些外向的人。
外向者给他人的印象一般都是乐观开朗,能够轻易地跟他人侃侃而谈,能够有效地活跃气氛,喜欢展现自己,更具领导才能,也更富激情和力量。
而那些看起来很内向的人,会被认为没有社交能力、不爱说话、不善言辞、胆小害羞、不合群、缺乏自信。
正因为处在这样的文化当中,很多内向的人都会为自己的个性感到烦恼。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这本书中,作者苏珊·凯恩这样讲到:“我们的性格如同性别一样,是自我认同的非常重要的部分。然而对内向者微妙的偏见,导致了他们对天赋、能量和欢乐的浪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向者和外向者并没有好坏或者高低之分,他们只是拥有不同的性格。
只不过在常人眼中,人们太过重视外向者的优势,而忽略了内向者身上隐藏的巨大能量。
其实很多社会精英都是内向型人格,比如在商界里的巴菲特、比尔·盖茨、李嘉诚、扎克伯格、乔布斯,再比如艺术界的贝多芬、达芬奇、梵高,科学界的诺贝尔、爱因斯坦等等,他们都不像外向者那样能说会道,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站在社会舞台的中心。
1、你是哪一种内向者?
所谓内向或者外向,其实是一种人格的定义。
同一类型人格的人,一般具有很多共性。除去共性之外,同一群体的不同个体之间还有很多的不同点。
在《内向者优势》这本书里,内向者就被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
① 社会型内向的人
社会型内向的人一般不太主动参加大型聚会,因为他们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会不知所措,会感到不自在。偶尔可能跟坐在旁边的人聊上几句,但也只是为了缓解尴尬。
他们也不喜欢在聚会上发言,除非被逼无奈,他们也不会主动活跃现场气氛。
事实上你会发现,社会型内向的人一般都喜欢挑一些很角落、很偏僻、不被人注意的地方坐下来。
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被打扰,以缓解自己在陌生环境中的焦虑感。
但如果你把他们置身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比如说跟一些很要好的同事或者朋友一起聚餐,你会发现他们乐于交谈,乐于分享,甚至会主动开玩笑,完全不会让你觉得他们是内向的人。
所以社会型内向的人跟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当他们跟最熟悉的少数人交流时,他们的内向性并不明显。
② 思维型内向的人
思维型内向的人非常喜欢独处,因为当他们一个人的时候,可以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摸索。
他们喜欢挖掘自己的内在世界,注重思维的深度,而非停留在表面现象。
他们经常会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往哪里去,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问题的根源在哪里等富有哲理的深邃问题。
同社会型内向的人一样,他们会倾向于跟自己熟悉的人交谈。
但由于他们喜欢深度思考,对事情的本质看得比较通透,所以真正能够跟他们交流的人并不多。
思维型内向的人观察能力很强,思维非常活跃,很适合做一些创作性的工作,比如说写作、设计等等。
③ 克制型内向的人
克制型内向的人有一个非常灵敏的警觉系统,他们会非常在意自己的行为举动。
当觉察到自己的举动可能会引起他人的不悦或者不满,他们会立即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压制自己的欲望,让自己看上去更加内向保守一点。
他们有很强的评判体系,经常对自认为不好的、给他人造成麻烦的行为自责。
极其苛刻的自律精神能够确保他们在大众面前不会犯错和受到惩罚,从而获得一种踏实的安全感。
④ 焦虑型内向的人
焦虑型内向的人对社交环境有一种抵触的心理,他们对陌生人以及陌生的环境都充满恐惧。
如果他们被邀请去参加某个聚会,在还没到场的前几天,他们可能就会预料各种不好的情况,在无形中自添烦恼,加剧自己的焦虑感。
一旦到了真正的聚会,你会发现,他们表现得十分害羞,缺乏主动性和活力。
他们更希望自己在聚会上像个隐形人,不被注意,不被打扰,就静静地吃饭、倾听,然后结束聚会。
焦虑型内向的人非常缺乏安全感,对他人并不十分感兴趣,总是想方设法远离社会活动。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由于焦虑型内向的人总是过分焦虑,所以他们的朋友并不多,事实上他们对朋友的需求也不高,有2~3个能够聊得来的朋友,他们就已经非常知足了。
2、内向者有哪些优势?
内向者由于不善于展示和表达自己,所以他们的潜能和优势往往难以被发现,这使得很多内向者都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
但其实内向者身上有很多明显的优势,他们所拥有的能力和价值也弥足珍贵。
比如内向的人一般比较稳重,做事情不会太冲动。他们会更倾向于考虑事情的前因后果、考虑多种可能因素之后再得出结论或者作出决定。
相比外向的人,他们会更偏重于理性思考。这也是他们不愿意在聚会上主动发言的原因,他们在没有想清楚一个问题之前,会对此持保留态度。
性格内向的人,非常注重独立空间和独立思考,他们更喜欢在安静的、封闭的环境中工作,不需要跟他人有太多的交流,从而能够专注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而这是职场中的关键竞争力之一。
很多自由职业者都是性格内向的人,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
在兴趣的强烈驱动下,在没有监督的环境中,他们能够较好地保持自律,独立地完成任务,并且尽量做到完美。
很多人对内向者有一个很大的误解,觉得他们不爱说话,社交能力很差。
在内向群体中,不排除有些人确实是严重的社交恐惧者,但是大多数内向者其实都属于社会型内向者,也就是说,他们的内向是根据环境来决定的。
给他们一个熟悉的、放松的环境,他们也能够像外向者一样侃侃而谈,甚至不乏风趣幽默。
很多性格内向的人都有非常稳定的社交圈和朋友圈。他们的朋友数量可能并不像外向的人那么多,但却都是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互相信任的、非常聊得来的朋友。
网上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贴合内向者——“你其实并不是内向,只是不擅长对不亲密的人开朗。”
纳博科夫说过,内向是对自己内心活跃的思考和幻想的兴趣,而外向是对外面的人和可见之物的兴趣。内向的人因为集中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他们对自身的感觉和体验十分敏感。
但正因为这种敏感,使得他们有惊人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使得他们对于细节的掌控、事物本质的深度挖掘都优于常人。
通过对这些体验的整合,对自我的深入探索,他们身上的灵性会更强,艺术气息也会更为浓厚。
你会发现,很多真正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都不怎么跟人打交道,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但他们的思维却异常活跃,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深度和高度。
3、内向者需要注意什么?
内向者是这个世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调查显示,智商越高的人,性格越偏向于内向。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你需要改变的,不是将内向的性格变成外向,而是了解和发掘自己身上潜藏的优势,并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价值。
① 接纳自己的内向性格,找到与自己和谐相处的方式
罗永浩也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他曾经在演讲中提到,超过5个人的饭局就会让他全身不舒服,每次饭局回到家之后,他都要狠狠地读一天书才能缓过来。
对于内向者而言,过度的社交会让他们感到精疲力竭。
而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阅读、思考或者做一些其他自己喜爱的事情,能够帮助他们重新注入能量。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如果你觉得社交并不能够滋养你,反而是在消耗你,那么你可以拒绝那些毫无营养的社交,没有必要因为他人对你的看法而做出改变。
② 找到一份能够发挥“内向优势”的工作
无论是外向性格还是内向性格,如果你把自己放对了位置,找到一份能够符合你性格优势的工作,那么你会从中获益良多,否则你会觉得你的性格不是在成就你,而是在拖累你。
一般来说,性格内向的人能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有更强的专注度,能够沉下心来去解决问题。
很多从事互联网职业的人,比如程序员、产品经理等都是性格内向的人。
还有很多创作类的岗位也是内向者比较集中的领域,比如说写作、绘画、编曲、摄影等等,这些岗位对社交没有提出很高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能够产生大胆的创意和独特的想法,这无疑符合内向者喜欢独处和深度思考的性格。
③ 走出自己内向的舒适圈,适度添加一些外向者的优势特征
尽管内向者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尽管内向者可能并不需要太多社交就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就,在社会上立足,但从长远来讲,如果总是停留在自己内向的舒适圈里,个人的成长就很难获得巨大的突破。
如果你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想把自己限定在一个固有的框架里,那么在平时可以适当地挑战自己,走出舒适圈,学习一些外向者身上所具有的优势特征。
比如尝试在一个小型的团体里担当领导者的责任,去感受一下自己从未做过的或者一直害怕的事情带给自己怎样的体验。
体验的结果是好的或者是坏的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再固步自封,我们有更多的勇气去战胜恐惧,去面对更多未知的世界,去挑战更大的困难。
搜索
真正厉害的人不说话
不爱说话的人很可怕
嘴笨怎么练好口才
性格懦弱嘴笨怎么改变
21天改变内向性格
不爱说话的人的心理
㈧ 原是装配工的克留奇科夫,他是如何成为克格勃掌门人的
一提到克格勃,马上会想到这是苏联的情报机构,是冷战时期世界四大情报机构之一,与是美国的中央情报局,英国的军情六处和以色列的摩萨德齐名。苏联的最后一任克格勃主席便是克留奇科夫,他的传奇经历非一般人能比。
很多人问他为什么不动用克格勃人员抓捕叶利钦,他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流血。最终他被判为叛国罪逮捕,1994年获得特赦。2000年普京邀请他的老上级克留奇科夫参加他就任第2任总统的就职仪式。
㈨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怎么报名
以院校为单位进行报名,一个参赛是不行的。
大学生以队为单位参赛,每队不超过3人(须属于同一所学校),专业不限。
竞赛分本科、专科两组进行,本科生参加本科组竞赛,专科生参加专科组竞赛(也可参加本科组竞赛),研究生不得参加。每队可设一名指导教师(或教师组),从事赛前辅导和参赛的组织工作,但在竞赛期间必须回避参赛队员,不得进行指导或参与讨论,否则按违反纪律处理。
(9)程序员工作交录怎么科夫扩展阅读:
评奖方法:
1、各赛区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评阅委员会,评选本赛区的一等、二等奖(也可增设三等奖),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其余凡完成合格答卷者可获得成功参赛证书。
2、各赛区组委会按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数量将本赛区的优秀答卷送全国组委会。全国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全国评阅委员会,按统一标准从各赛区送交的优秀答卷中评选出全国一等、二等奖。
3、全国与各赛区的一、二等奖均颁发获奖证书
4、对违反竞赛规则的参赛队,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成绩无效。对所在院校要予以警告、通报,直至取消该校下一年度参赛资格。对违反评奖工作规定的赛区,全国组委会不承认其评奖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