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市场机制的缺陷包括哪几个方面,如何克服
市场机制的缺陷:1、自发性2、盲目性3、滞后性市场调节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市场调节也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将“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起来。 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2)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❷ 市场缺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市场失效(market failure):是指在充分尊重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市场仍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和正常发挥作用的现象。
表现 1 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2 外部影响与产量决策。
基本类型:公共产品(公共品)、外溢性、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社会分配不公等。
原因 1.垄断的存在 2.公共产品的存在 3.外部效应的存在 4.信息的不对称
❸ 请问市场调节有哪些缺陷
一般来讲,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以下缺陷: 第一,单纯的市场调节难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容易造成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市场调节是通过供求和价格的波动来实现的,由于单个生产者对经济总体及有关市场信息的掌握是有限的,对未来看法往往出现偏差,个别企业的计划难以简单地自发综合为全国统一的计划,决策者之间很难相互协调。比如,他可能仅仅了解区域市场的有关商品供求及价格状况,但难以了解全国市场的状况,很可能盲目生产,导致过剩或不足,而当这种矛盾达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经济波动甚至经济危机,导致社会财富的浪费和生产力的倒退。这就要求政府提供计划指导,并通过财政、金融政策进行调节,平抑经济周期,避免经济较大波动。 第二,单纯的市场调节难以解决国民经济长期发展问题。这里有两种情况。首先,市场经济中各个商品生产者基本上是根据价格进行决策,但价格所反映的供求关系往往是短期的,而不能反映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要求。如果任凭生产者根据这种价格变化进行决策,很可能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比如,某些产品特别是高科技新产品,潜在需求很大,对未来经济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但它尚未被人们所认识,需求不大,价格不利,所以生产者往往不愿意进行投入,如果政府不进行指导或实行优惠政策,就有可能影响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最佳结构。另一种情况是:某些基础性产业、高科技产业等,投资规模大,投资期长,个人和企业无力承担,也要求政府承担或实行倾斜政策,否则也会影响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最佳结构。 第三,单纯的市场调节无法解决经济的外部性问题,影响社会的整体效益。经济的外部性是指有些经济活动的社会效果同个体效果之间,社会成本同个体成本之间存在差别。就是说,对个体有利的经济活动,不一定也对社会同样有利,甚至可能造成损害。例如,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利润颇高,但排出的污水却污染了河流,不仅使在同一条河流取水的食品工厂无法生产,也影响了广大群众的饮水安全。相反的情况是,有些项目可能社会效益很好,对地区经济发展有好处,但在企业内部的经济核算上并不理想。以上两种情况都不能单纯地通过市场调节得到解决,最终必将影响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政府有必要采取非市场方式进行调节和引导。比如,用行政规划限制某些污染行业的发展,或征收排污费用以治理环境、补贴受影响的厂家和居民等。 第四,单纯的市场调节容易导致垄断的产生,难以保证竞争机制的正常作用,从而影响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市场机制的有效作用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但竞争并不具有自我持续的特性。完全的自由竞争,其结果必然是垄断的产生。比如在某些规模经济意义显着的行业,规模越大,竞争力越强,最终通过“大鱼吃小鱼”的合并过程,形成几家大企业垄断的局面,而这些垄断企业通过垄断原料、垄断技术、垄断价格等手段操纵市场,使竞争机制失去效力,最终损害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反对垄断,保证公平竞争,是政府行政干预的重要内容和必不可少的职责。在市场体系不发达的国家,竞争的作用还受市场发育程度低、市场秩序不健全的制约,因此,政府还承担着培育和组织市场的重要职责。 第五,社会公共产品难以通过正常的市场价格机制来进行分配。公共产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产品,其特点是无法分成若干份额,分别划归为某些个人或企业消费,而拒绝其他个人或企业消费,消费的增加也不会引起社会边际成本的增加,这就是所谓公共产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排他性和受益的不可阻性。比如气象台通过电视网公布的天气预报,所有收看电视的人都可受益,究竟是5000万人收看还是5亿人收看,并不影响当日预报播出的成本,也无法向收看人单独收费。公共产品的例子还有国防、警务、环境保护、某些公共设施等。还有不少产品被称为“准公共产品”,也具有上述某些特征。这些产品完全依靠市场调节是无法解决的,一般由政府承担,纳入财政职能范围,有的要由政府定价和实行亏损补贴,以保证社会得到足够的公共产品。第六,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容易产生收入不均和两极分化现象。市场竞争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为原则,同时也承认不公平和机遇的存在。在任凭市场竞争自由发挥作用的经济中,一是由于生产者占有的生产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不同,一进入市场就决定了竞争的胜负,同时与市场波动相关的风险性因素也会影响竞争的胜负。因此,会造成收入差别扩大和两极分化现象,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影响社会安全和稳定。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各种收入分配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防止收入差距扩大和两极分化,并实行必要的社会保障。总的来说,市场作为社会资源配置的手段,并不是尽善尽美的,由于这些缺陷的存在,决定了单纯的市场调节不足以保证社会资源达到最合理的配置,也不能保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由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❹ 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有哪些
市场经济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市场竞争失灵
2)市场功能缺陷
3)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信号反馈到产品生产,有一定的时间差。
4)不能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❺ 市场有哪些缺陷
经济学把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条件的因素以及市场运行中不完善的结果称为市场缺陷。
第一类是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条件的缺陷。主要包括竞争失灵、外部效应和信息失灵。由于存在着这类市场缺陷,市场机制的运行就不能实现效率所定义的理想状态。其主要内容包括:
竞争失灵。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每一市场都拥有众多的买主和卖主,每一个人或行为主体都不具有控制市场供求和价格的能力。显然,一个市场上的买主和卖主越多,个别厂商对市场的影响力就越小,反之就会越大,市场的竞争性就要受到影响。只有一个买主或卖主的市场称为垄断市场。受少数几个可以相互串通的厂商控制的市场称为寡头市场。在现实市场的某些领域中,由于存在着这两种情况,因而社会就不可能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理想目标。影响现实市场竞争性的因素不仅是买主或卖主的数量,商品差别、商品之间的不可替代性以及生产成本递减等因素,也都会增强个别厂商影响市场的能力,削弱市场的竞争性。
❻ 市场经济的三大固有缺陷是什么
首先,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的利益。这样,市场上就有可能产生一些不正当的经济行为。比如,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欺行霸市,扰乱市场秩序,一切向钱看,不讲职业道德,等等。而且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容易引起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的扩大,甚至造成两极分化,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其次,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参加者都是分散在各自的领域从事经营,单个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不可能掌握社会各个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此,他们作出的经营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又会造成价格波动和资源浪费。再次,市场调节还具有滞后性。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即经济活动参加者是在某种商品供求不平衡导致价格上涨或下跌之后,再作出扩大或减少这种商品供应的决定的。这种时间上的滞后性还会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特别是在农业、林业及大型项目的建设上,这种影响更明显
❼ 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的表现
一、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存在着垄断或不完全竞争,使其并不总是产生最有效的结果 。
2、市场行为的外部性可能产生负面的外溢效果。
3、市场机制不能保证公共物品的供给。
4、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或不对称性所导致的经济中的不确定性。
5、市场所导致的收入分配后果在政治上或道义上无法接受。
二、市场缺陷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由于市场有缺陷,这就需要政府介入或干预,通过政府 与市场的有效配合,保证公平分配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而政府干预的主要手段是财政和货币政策。
拓展资料:
一、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包括垄断的市场结构、公共物品的存在、外部性影响、不完全信息四个方面。
1、市场失灵的第一个原因是垄断价格出售商品会导致低效率,生产能力过剩,社会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
2、市场失灵的第二个原因是经济社会需要一类被称之为公共物品的商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公共物品的消费权力的机制失灵;
3、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第三个重要原因。外部性是指交易双方的经济行为未经交换而强加于其他方的经济影响;
4、在经济社会中,在信息成本十分高昂的情况下,信息是不可能得到均匀分配,信息不完全可能造成垄断。
二、 市场机制的缺陷:
1、自发性
2、盲目性
3、滞后性 市场调节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市场调节也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将“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起来。 三、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2、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❽ 市场缺陷的几种表现形式
市场经济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所谓的“市场失灵”,或者说市场在经济活动的某些方面难以有所作为。其一,市场自发的调节往往是事后的,从价格形成、信息反馈到产品产出存在一定的时滞,容易造成经济波动。特别是像农业这样生产周期较长、生产期间规模不能改变的产业部门,其供需平衡难以通过市场调节达到。 为减轻经济波动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的危害,需要政府在中长期预测的基础上制定宏观经济规划,为微观的市场主体提供决策指导。其二,某些对经济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的宏观经济变量(如财政收支总额)的确定和控制都不是市场所能胜任的,只能由有关宏观经济当局根据市场动态和稳定经济的需要进行专门管理。 其三,所谓的外部性问题,即当某些经济活动(例如污染)导致外部其他人的受益或受损没有被计人产品的价格和成本时,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前提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破坏,需要政府干预。其四,市场无法提供足够的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公共产品。天气预报、环境保护、社会秩序、国内法律和规章制度、基础科学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是现代社会健康运行必备的公共产品,而这些产品无法直接转化为利润,因而,一般的市场主体缺少些产品的足够动力。
❾ 什么是市场缺陷
市场缺陷是指单靠市场机制自身的作用达不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状态,完全竞争市场运行结果本身的缺陷,由它所产生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是不理想的。
市场缺陷存在的原因:
1、市场经济难以完全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这主要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利益与社会利益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差别性。在单纯市场机制调节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可能采取牺牲社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办法增进自身利益,而且必然偏好投资于盈利大、见效快的行业,一些非盈利性而又为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公用事业就难以得到相应发展。
2、市场经济的运行带有盲目性和波动性。商品中包含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的进一步发展,表现为商品与货币、价值与价格、供给与需求等一系列矛盾。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的变化所导致的商品生产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对生产的调整,必然造成供求波动,而供求波动又会造成新的价格波动。这种波动既能够推动商品经济向前发展,但又带有自发性、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会带来破坏和浪费。
3、市场经济导致人们收入差别扩大,甚至会引起阶级分化。市场经济作为一个大竞技场,优胜者发财致富,失利者亏本破产。这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现象。经济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市场经济能较好地解决经济效率问题,却不能自动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运行形式,通过自身的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形成一种自动的市场调节力量,有着以下主要优势:分配资源功能、推进技术进步与节约消耗功能。虽然市场经济有着巨大优势,但是受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这一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影响,也有其不能忽视的缺陷——局限性。
❿ 市场的缺点
缺点分为局限性和危害两个方面。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2、枪支、危险品、麻醉品等物品的生产和流通,如果听任经营者自由经营,会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民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所以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3、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固有弊端
市场调节的危害:
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法伤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因此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