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强化企业用工服务助力就业开门红
强化企业用工服务
2023年“职等你来”克拉玛依市春季首场大型招聘会日前举办。招聘会现场250余家企业招聘8000余人,6800余人前来应聘、咨询,投递简历7022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136人。
克拉玛依市广播电视台同步开展“直播带岗”活动,帮助不能到达现场的企业和求职人员实现“网上招聘、掌上求职”,直播间访问达5.6万人次,接收网上投递简历2100余份。此次的招聘会有以下特点。
一、是岗位多、分布广。
克拉玛依市人社局积极摸排就业岗位,鼓励有用工需求各类企业参与此次招聘活动,现场除各类民营企业外,还有国有企业、各行业骨干企业,除当地企业外,还有塔城、石河子等周边地区多家企业,就业岗位涵盖石油石化、建筑工程、软件开发和服务业等多个行业。
二、是社会知晓度高。
招聘会前半个月,克拉玛依市人社局就加强宣传工作,通过克拉玛依日报、微信公众号、街区电子大屏、出租车顶灯 等多种形式 连续播发招聘公告广泛宣传,据统计,此次招聘会仅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就达 4.7万人次 。
三、是服务保障充分有力。
克拉玛依市人社局为每家企业都安排了联络员,保障企业招聘活动顺利开展,招聘会结束后,还将对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帮助企业享受吸纳就业优惠政策。人社部门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对前来参加此次招聘会的外地企业和求职人员提供酒店协议价。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牵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城市经济发展。克拉玛依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企业用工保障工作,克拉玛依市人社局抢抓企业用工“窗口期”,一方面精心策划 “ 职等你来 ”全市 春季首场 大型招聘会 ,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疆外跨省劳务协作,谋划与山西省吕梁市、运城市、朔州市、晋中市等地建立劳务协作关系, 引进疆外劳动力, 破解企业“招工难”问题。
2023年克拉玛依市人社局组织各区人社局 赴山西实地走访, 调研当地人力资源市场、中职院校、劳务输出企业,与当地人社部门初步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 ,成为首个与山西省地市建立劳务合作关系的疆内城市。克拉玛依市人社局带领首批22家企业赴山西开展招聘工作,先后前往吕梁市、运城市、朔州市等4地市8个区县参加大型招聘会或举办克拉玛依市专场招聘会,截至目前,已达成就业意向720余人。
❷ 哪个行业缺人企业冲到贫困地区抢人
工资800变8000,家政行业人才紧缺,企业冲到贫困地区抢人。
还记得2009年,一群来自深圳的普通女工人入选《时代》周刊年度人物。当时,中国还被称为“世界工厂”,跟她们一样走出农村、进入工厂的农民工,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之一。
对于这个群体中的女性,人们亲切地称为“打工妹”。
如今,中国已经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世界工厂”的标签逐渐褪下,这时,打工妹们也正经历一场转型,她们中很多人走出工厂,走进城市的家庭,成为了一名家政人员。
图片来源:摄图网
家政服务员一人难求、金牌月嫂薪酬早已经超过万元。有着常年雇用保姆经验的媒体人张兰算了一笔账:“10年前我生孩子,那时请月嫂照顾,一个月800,相当于我一个月的工资;现在月嫂工资涨了10倍还多,我的工资却只有她们的一半左右。”
“家政服务员”是正式职业
在一个劳动力要素基本充裕的市场,为什么保姆会有如此大的缺口?据人民网消息,从整个社会对家政服务人员展现出的复杂心理中,我们也许能找到答案。
一方面对这个职业缺乏足够的尊重,甚至有些歧视;另一方面又对从业人员素质有着较高要求:有健康证、懂护理知识……对于一名普通务工人员来讲,在没有得到充分的社会培训与良好的公司管理的情况下,成为一名“金牌保姆”基本上是天方夜谭。其实,早在2000年,我国就将“家政服务员”规定为正式职业,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管理。
据当代生活报报道,1996年7月,莫永芸来到南宁打工,做过好几份工作,但都做不久。莫永芸人生的转机出现在2010年,她参加南宁市绿城南方职业培训学校育婴师和催乳师的培训,由于成绩优秀留校当了一名育婴和催乳培训师。2011年7月,莫永芸被学校指派,前往武汉的催乳学校深造,通过严格的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后,莫永芸获得了“高级催乳师”的职业资格证书。
2012年,莫永芸又奔赴北京参加由中国家政服务业协会主办的师资培训班学习进修,系统学习老人婴幼儿护理、保洁、营养配餐、烹饪等基本技能,以及家庭养生保健等课程。在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后,她获得了《母婴护理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家政培训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和《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培训合格证书》,成为一名受中国家政服务业协会认证的育婴员培训师、家政服务员培训师。
成为培训师后,莫永芸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2013年起她又继续到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在职本科班学习深造。用莫永芸自己的话说,“家政服务员就是要用真诚、真心、真爱来对待每一位顾客”。
来源: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