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市场监督管理
一、市场监管面临新形势新要求
加强卷烟市场监管,维护烟草市场规范经营秩序,增强专卖市场控制力,提高市场净化水平,提升社会满意度,切实维护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是专卖管理工作的焦点、难点和重点,也是专卖管理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更是烟草专卖执法的宗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烟草行业改革的不断推进,执法环境的持续改善,和谐社会建设的大步迈进,如何在新形势下处理好卷烟市场监管与和谐社会建设、烟草专卖执法、消费者不断变化的要求之间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当前卷烟市场监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
一是行业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当前行业的改革正在从重点突破、理顺关系向完善机制、实现制度创新转变,结构调整从重组整合、规模扩张向做强做大企业、培育品牌转变,新形势对我们市场监管理念、市场监管方式、市场监管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卷烟生产销售方式的调整,对专销结合,专卖管理的考评机制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是市场管理形势发生变化。一方面行业内严格规范经营,加强内部监管,构建长效机制,提升监管水平,促进规范经营,但少数不规范经营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随着卷烟打假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交通运输与物流托运已成为违规违法经营卷烟的重要流通渠道,贩假售假等违法经营的行为更加隐蔽,手段更加多样,技术更加先进,呈现出“经营网络化,运输高效化,配送多样化,资金融资化,销售隐蔽化,行踪诡秘化”等特点,对卷烟市场监管形成了新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专卖执法环境的不断变化。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和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对传统的执法方式和许可行为产生着巨大影响,国家推进依法行政的力度在加大,社会各界对依法行政的要求在提高,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在加强,对我们如何在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前提下,加强卷烟市场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当前市场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烟草专卖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专卖日常市场监管模式也不断得已完善,从近几年卷烟零售市场发展变化的情况来看,现有的市场日常监管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卷烟零售市场的发展趋势,当前,市场日常监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监管体系的创新,具体表现为:
一是监管的重点不突出,缺乏对监管对象的分类动态管理,仍主要采取传统的上街巡查和拉网式检查,不仅效率低,效果差,而且容易造成扰民和零售户不理解。
二是监管的形式没有很强的针对性,侧重于实地市场检查模式,没有具体针对哪一户零售户采取什么检查形式、具体应对措施和长远的监管措施。
三是市场监管时间不灵活,日常市场监管基本上是按八小时上班时间安排,没有与卷烟经营活动时间相对应,易造成监管上的空档;四是对于查获案件反映的信息,缺乏有效的串联、筛选和分析,没有及时挖掘发现案件线索;五是缺乏对监管成效的有效评价标准,工作中只重视痕迹化的检查审核,轻视或缺失对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和跟踪监管。
三、提升日常市场监管能力的途径
卷烟市场日常监管是一项综合性、基础性、系统性工作,应该建立在大量市场分析基础上,以完善制度为支撑,以实施精准管理、创新监管模式为重点,以许可管理为手段,以分类管理为基础,努力构建“打击严厉、管理到位、疏导及时、服务周到”的日常监管体系,全面提升市场日常监管能力。
(一)狠抓制度建设,强化内控管理。制度建设是最基础的工作,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市场日常监管工作更是如此。一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控制度,促进监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提升专卖人员素质,着力解决监管工作不严、监管不力、程序不对等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市场监管、许可证办理、案件查处等方面工作流程,健全完善人员培训、学习教育、内部监管、责任追究等方面制度,从市场监管的第一环节开始控制,强化工作过程管理,通过对工作环节和过程上的控制,使复杂的市场监管标准化、程序化和简单化,达到规范行为、提高实效的目的。另一方面,加强对外宣传教育,解决监管对象和社会群众政策不懂、守法意识不高,自律意识不强的问题。通过不断宣传教育,促进监管对象依法经营、规范自律,为市场监管创造良好的外部工作氛围,提高监管的实效。
(二)实施精准管理,提高监管实效。实施精准管理,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一是管理重点,要突出监管重点对象,重点部位和重点区域,将非法经营大户、无证户和名烟名酒店作为重点对象,将物流托运部等作为重点部位,将市(县)城区以及辐射能力较大的乡、镇所在地作为重点区域,给予重点监控;对异常订单、异常客户和异常品牌进行重点分析,查找不规范经营和违法经营线索,有针对性地带着问题上市场开展市场日常检查,主动发现案件线索,改变网络案件主要依靠举报的被动局面。二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创新监管模式,对不同形式的违法行为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改变现有按部就班走访的检查方式,实行错时错位工作制,强化对市场的监管能力和控制能力。三是提升监管效率,认真做好GIS系统在专卖日常市场监管中的运用,加强零售市场信息监测工作,提升监管精准化水平。四是建立监管成效评价标准。将辖区零售市场的良好秩序作为专卖精准管理成效的主要标准,积极探索实用有效的监管方法和评价办法。
(三)狠抓证件管理,强化零售户自律意识。当前证件管理工作普遍存在“重办理轻管理”,注重办理证件的审核,缺乏对零售户经营过程中许可证的跟踪管理,出现了“违规零售户屡次违规,专卖人员重复查处”的局面,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监管效果。因此,规范证件管理,严格资格准入制度,把证件管理和市场监管有机结合,促使零售户自我规范意识的增强,变零售户“被动管理”为“主动守法”。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证件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增强专卖人员、零售户对许可证重要性的认识;二是认真执行《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严格落实2次违规零售户经营资格的取缔;三是建立违规零售户信息互通制度,使违规行为与卷烟经营资格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档案管理;四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未严格执行《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要追究直接人员和部门领导的责任。
(四)加大市场“假、私、非”卷烟的打击力度。在市场日常监管工作中,一是要始终坚持保持卷烟市场打假高压态势,以打假破网为重点,注重经营案件、本地案件和打击效果;二是狠抓重点环节治理,加强源头部位监管,重点查处贩销“假、私、非”卷烟,结合本地市场实际,加大对市场非法收(套)购卷烟的活动的打击力度,进一步规范卷烟市场的经营秩序;三是深化与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提升网络案件的质量和办案水平;四是创新监管手段,积极探索提高市场监管实效的有效办法,及时发现线索,提高监管的准确性,增强打击效果。
(五)以分类监管为重点,提高市场监管效果。在市场日常监管工作中,将零售户进行分类,细化零售户的分类管理,建立动态档案管理,将重点户列入监管重点,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效率。一是细化持证零售户管理。坚持强化服务、因势利导、分类管理,对守法户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服务上给予倾斜,货源上给予优先;对轻微违规户,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其转变为守法经营户;对严重违规户,创新管理模式,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实行综合管理,促使其规范守法经营,从而达到治理一户、教育一片、带动一方的效果。二是强化无证户管理。对无证户要定期或不定期摸排调查,建立档案,实行跟踪管理,落实管理目标责任,对符合办证条件的要及时给予办证;不符合办证条件的,要加大宣传教育,妥善做好引导与劝退工作;对不服从管理继续无证经营的,加强工商等部门协调,开展综合治理,依法给予取缔。
(六)健全和完善专卖量化考核体系。在市场日常监管工作中,要做到人人工作目标明确,落实目标责任考核,根据实际,科学合理设立考核指标、实行量化对标考核,改变以往考核方式,关注主要指标结果和重要节点,尽可能以客观、可量化的指标进行考核,把考核结果与专卖人员薪酬等挂钩,真正形成让专卖人员工作有目标、工作中抓得住重点、工作上主动开拓创新,形成你追我赶、互相竞争的工作氛围,进一步调动每一个专卖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专卖管理多项工作上水平。
❷ 怎样加强消费维权市场监管
一是完善机制,提升维权效能。该局先后开展了两次消费维权工作培训,理顺和规范案件受理、转办、处理、回复等各项工作流程和机制,努力做到有诉必应、快速反应、及时办理。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建立案件回访机制,确保案件反馈处理结果的真实性,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二是深入宣传,增强维权意识。积极开展“3·15”国家消费者权益日宣传咨询活动和消费维权进社区等活动,采取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制作展板、举行讲座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提高群众识假辨假能力。发布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并通过增城日报、电视台、政务微博等平台刊播消费提示30多则,有效帮助消费者防范消费风险。
三是广织网络,拓宽维权渠道。指导新塘牛仔服装商贸城等4家企业成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全区消费维权服务站增至55个;进一步完善现有维权服务站建设,强抓示范、以点带面,促进服务站管理常态化、规范化。评选“放心消费店”26家、“守合同重信用”单位287家、诚信企业283家,鼓励经营者为消费者创新、为消费者服务。
四是加强监督,改善维权环境。进一步强化商品质量监管,结合消费新趋势开展商品抽查,共抽查商品280批次,并多次开展不合格产品清查行动,增强消费者信心。对消费投诉较为集中的手机行业、加油站经营业户开展行政约谈6次,规范行业发展。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制假售假、虚假广告、合同欺诈、无照经营等行为,查处各类案件200多宗,切实改善消费环境。
❸ 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如何加强市场监管
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加强市场监管,对外要培育良好的执法环境,对内要改革整合内部执法资源,在整体上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监管拳头。 一、突出“宣传、形象、服务”,培育良好执法环境 一是要用宣传营造执法环境。对领导 ,要认真宣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部门,是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部门,是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部门,取得领导对工商执法的支持和理解。对经营者,要认真宣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经营者的守卫者;打击非法经营,保护合法经营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法定职责。对广大消费者,要认真宣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忠实维护者,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工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是要用形象塑造执法环境。加强行风建设,塑造廉洁高效的行政执法机关形象。部门形象是社会尊重和认可的前提,没有好的形象,不要说执法,就是其他任何工作也很难开展起来。当前重要的是工商部门要慎用自由裁量权,把工商部门塑造成为“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工作部门。比如对于在法定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自由裁量范围,什么情况下用最低线、最高线、中间线及偏上或偏下等。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要严格从其规定。对于没有类似规定的,做为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内部执法机构也要有一个细化的分类,防止有的案件张口就是最高处罚额,与最后落实的实际处罚相差较大,容易给人以“工商部门随意性强,执法没有边际的模糊认识”,造成对工商部门的执法不认可。要健全减免机制,树立不管是“两费”,还是行政罚没,都是国家预算收入的大观念,避免想多收就多收,想少收就少收,甚至不收的现象,给社会造成工商部门的收费是“可收可不收,可罚可不罚”的错误认识。再如行政处罚决定书下达后,对处罚的金额就是法定的,一般不应该减免,对于不主动上缴的要强制执行,一旦发生减免的也要有一套严格的运作机制,避免给社会造成行政执法如同买卖交易一样,可以讨价还价的印象。 三是用服务创造执法环境。对管理对象要做到监管与服务并重。你对管理对象服务得越好,管理对象对你的监管认同程度就越高。一个经营者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是非常有限的,他不会要求你去为他跑资金谈项目,简单直接的要求就是“我来办事你给我讲清楚,不难为我就行了”。因此工商系统开展首办责任制、打假保优及红盾帮扶等,只要有一项甚至有一点对管理对象尽到了服务的职责,管理对象就非常知足了。反过来,对于我们对其的监管也会认可的,起码能做到配合。 二、开展六项改革,整合内部执法资源 一是改革机构设置。原设置的经济检查股、市场规范管理股和经济检查大队进行合并,成立工商行政执法大队。大队内部结合经济区域和专业性质合理划分成若干小组,形成专业执法与集中执法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使用执法资源。同时将原属经济检查股的商标服务、广告审批和市场规范管理股的合同鉴证、动产抵押等服务性工作,交由首办大厅集中办理。 二是改革培训管理。培训的人员和内容要由全员全面培训向骨干专业培训转变,先重点培训出几个在某一专业方面有特长的执法人才,后逐步发展全面人才。培训的方式要由短期培训向有计划的长期培训转变,利用大中专院校假期每年两次三个月左右的培训,使培训面逐步达到100%。培训的考核要由单纯的考试考核向执法竞赛转变,用执法实际效果检验培训的成效。培训的形式要由简单的说教向知识竞赛、以案说法、案件点评等多形式转变,最大限度地调动参训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改革案件审核方式。改变现在的事后审核为事先指导,深入研究市场监管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定期总结发布。如在查处无照经营时,需要询问哪些情况;在查处抽逃资金时,需要取得哪些证据;在查处欺诈消费时,需要取得哪些证据等等。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做到,而法律、法规又很分散的,就需要案件审核机构把这样的问题总结起来,随时发布出去,为实际执法者提供参考的样本。 四是改革目标考核内容。把无行政败诉案件改为无行政执法过错,更有利于执法和监督。一个案件是否败诉有多方面的原因,有案件本身的原因,也有案件以外的原因。因此,把行政败诉案件作为考核的标准是不恰当的。这样容易造成行政执法人员不敢执法的现象,同时也有可能放纵了执法人员的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往往有些案件虽然没有败诉或者没有提起诉讼,但确实存在执法过错或重大问题,这也不能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五是改革收费管理。改革收费管理的原则相对于市场监管来讲就是要减少用于收费的人员,增强监管的力量。立足这一原则,要全面推行微机收费。 六是改革案件调查方法。应尽快配备照像机、录像机、笔记本电脑等现代化市场巡查工具,增强市场巡查的科技含量。 三、建立“四种机制”,形成市场监管拳头 一是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工商部门由于执法手段的缺陷,在行政执法工作中有时需要公安、法院、卫生、技术监督等部门的配合。要取得这些部门的配合,必须通过自身努力工作,取得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组织协调这些部门帮助、支持工商部门执法。同时,在充分分清各部门职责的情况下,配合好其他部门的执法工作,如在管好流通领域的同时,要积极努力配合好技术监督部门在生产领域的管理。 二是建立集中执法机制。在成立工商行政执法大队的前提下,各工商所相应成立稽查组织,全局形成一个统一指挥,统一协作,统一行动相结合的集中执法机制。通过这个集中的执法机制,开展好各经济区域内的互查,不同时期的集中联查,各种专项整顿的重点查。目的是整合执法资源,克服本经济区域内的干扰,也能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作用。 三是建立群众支持机制。工商行政执法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有些情况离开群众的支持,执法工作就无法进行。如当事人拒绝接受送达的法律文书问题,法律有时需要有见证人,在没有公证部门在场的情况下,只能找当地群众。调查取证工作也离不开群众的支持,案件的来源和线索也较多地源于当地群众。虽然群众的支持配合非常重要,但要找到非常配合工商部门工作的群众还是不容易的。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工作架起工商部门和群众之间的桥梁,达到沟通、联络、支持的作用。纵观我们的全面工作,只有把消费者投诉站建在村上才能担任起这桥梁的作用。如果我们把消费者投诉站建在村上这项工作做深做实,我们就会和群众更加密切。试想,我们每建立一个消费者投诉站,任命一名村干部为站长,建立起固定的工作联系,那么无形中就会增加一名群众支持我们的工作。如隆化县有300多个行政村,每个村设一个投诉站,全县就有300多名群众能够非常实际地支持我们的工作。当然,并不是说建起一个投诉站,就能非常顺利达到应有的效果,我们还必须通过我们的工作,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也要通过不同途径为村办一些实事好事,用我们的工作去赢得村干部和群众的认可。如果这项工作能够得到村级干部的认可,那么对我们今后的取证、送达乃至行风评比等工作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信息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每干一项工作都离不开信息,市场监管更需要信息。我们在市场监管中,一个工商所在同时期内需要了解县局内其他市场监管的信息。一个县局在同时期内需要了解其他县局的市场监管信息,同时也需要了解社会大环境的其他监管信息,如省内其他地区的信息和省外其他地区的信息。要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一要实现所与县局的联网,实现单位内部信息共享。二要实现县局与市局联网,实现各县区之间的信息共享。三是每个县局至少配备一台能上互联网的计算机,明确人员搜集有关信息。目前我市各县来讲,各工商所也配备了微机,各县局已实现了同省市的联网,有的县已经链接了互联网。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完善、改造,更重要的是加强应用,最大限度内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❹ 怎么对付市场监督管理局
确保合法合规经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并积极配合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
一、合法合规经营
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确保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同时,遵循行业标准和规范,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安全。
二、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这些制度有助于规范企业内部流程,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积极配合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
当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检查或提出要求时,企业应积极配合,主动提供相关资料,如实回答询问。对于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并报告整改情况。同时,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沟通,了解政策动态和监管要求,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此外,企业还可以主动与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行业发展和监管水平的提升。例如,参与行业协会或组织,共同制定行业标准;与监管部门共同开展培训、宣传等活动,提升行业整体的合规意识和水平。
综上所述:
企业应确保合法合规经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并积极配合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通过这些措施,企业不仅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检查与要求,还可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五条规定:
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第十三条规定:
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二条规定:
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以及其他有关市场参与者采取违反公平、诚实信用等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去争取交易机会或者破坏他人的竞争优势,损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