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现代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模式
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较有影响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主要有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法国的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美国的垄断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和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原联邦德国从战争的废城中迅速崛起,常常被看作是战后西方经济发展的“奇迹”;而它在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上的成功,则被看作是这一“奇迹”产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德国把自由市场力量和大量的国家干预结合起来去实现预期的社会目标”,因而它的市场经济被人称为“社会市场经济”。
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一,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是社会市场经济运作中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机制。按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每一个公民都有从事工商活动的自由、占有和利用生产资料的自由、订立经济契约的自由、经济迁徙的自由、经济联合的自由和从事各自竞争活动的自由。竞争和竞争机制的作用在形成合理的价格信号、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大体平衡、资本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协调、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的改进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导致集中和垄断、损害中小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利益的“负面”作用。因此,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维护和推进正常竞争的立法,如以《反对不正当竞争法》为核心的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立法,以(反对限制竞争法)(即(卡特尔法))为主的保护竞争的立法,以及为分散财富和资本所有权的立法;此外。政府还有步骤地出台了一些尽可能完善的政策措施的办法。保护竞争的公平性以及竞争机制作用的充分性。在价格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由市场供求变化决定的自由价格;但是,价格形成及其作用过程的自由性,并不愈味着价格机制作用完全是自发的、放任自流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放弃对价格的管理和对价格机制作用的引导。特别是为了防止垄断价格的形成,为了制止通货膨胀,保护中小企业和公众的利益,政府对价格的形成和价格机制的作用采取了相应的干预和控制措施,主要有三种:一是进行一般性的指导与监督。如提出价格建议、公布指导价格、规定价格波动的上下线、进行价格监督;二是审批部分私人企业和国有企业产品的价格及某些服务的收费标准;三是直接规定国有经济部门提供的某些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其中包括公共行政管理费、公共服务使用费以及铁路、邮政收费等等。当然,这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是严格遵循“适合市场”这一基本原则的。
其二,国家利用财政、货币、信贷、外贸等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总体调节。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中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保待稳定的价格水平、较高的充分就业水平、保持经常的适度的经济增长和对外经济的平衡。这四大目标中,保持稳定的价格水平这一目标处于优先地位。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目标的内容也发生一些重要的变化。
例如,近20年来,进一步把合理的收入分配和财产分配、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的劳动结构等内容,先后增列为宏观调控的目标,形成了宏观调控的七大主要目标。当然,这七项目标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需要针对具体的经济问题,适时地突出其中的一项或几项目标。围绕宏观调控的目标。国家所采取的手段和政策大体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财政调控手段和政策;二是金融货币调控手段和政策。就财政调控手段和政策而言。“令人感兴趣的一个特征是它为协调不同级别政府(联邦、州和地方)的预算所作的努力”①,与这种财政体制相适应。实施的是一种以共享税为主体的分税制体制。就金融货币调控手和政策而言。中央银行和宏观货币政策在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中央银行的职能包括:制定货币和信贷政策;发行货币;充当联邦政府的国库代理机构;在整个银行体系中起着银行的银行和最后放款人的作用。
其三。“共决”的组织形式及其实施。所谓“共决”,实际上就是一种吸收雇员代表参与企业的杜会事务、人事事务和经济事务的决策和组织工作的形式。为了推进“共决”的实施。
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其中主要的有1951年颁布的煤矿、钢铁企业的《共决法》、1952年颁布的《企业法》、1956年颁布的《共决补充法》、1972年颁布的《企业法》和1976年颁布的《共决法》等。按这些法规规定,“共决”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企业委员会、经济理事会、企业全体雇员会议、监事会、执行委员会等。这些组织形式的相互制约关系,集中反映了“共决”的主要过程和墓本特点。其实。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决”这一组织形式从来就没有能够达到其预想的目标,在具体实施中至今依然步履艰难。
其四,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制度有保险原则、国家立法和社会自治相结合的原则、保险种类和机构的多样化原则和国家照顾原则。德国的社会保障在形式上是多样化的,在体系构建上主要包括几乎为所有人提供的“社会保险体系”和专用作扶弱济贫的“照顾体系”。社会保险体系由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事故保险、医疗保险等构成。照顾体系分为直接照顾即包括家庭补助、住房补贴、青年和教育助学金、社会救济等和间接照顾即主要有减免税优惠、国家提供的住房建造贴息贷款等两大类。
第二。法国的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法国备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经过艰难的恢复时期,在国家必须领导经济这一基本政策导向下,形成了一系列对战后市场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计划。“这种计划从1947年一直实行到现在,而且看来已经成为国家政治制度中大体不变的部分”。由于“法国是西欧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惟一实行有明确规定的国家经济和社会计划纲领的国家”,因而法国的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
法国有计划市场经济模式具有两大特征:其一,有计划市场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体制。这一方面表现在所有制结构上,即私有制在法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中的大多数公司都是私营性质的;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一定地位,能源、运输、机器制造、银行信贷和保险等重要部门。主要由国有经济掌握。尽管法国曾先后出现过几次非国有化浪潮,但是,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另一方面也表现在产业结构上,在各产业比重中。‘农业在全部生产中的比重下降,工业以及运输和邮电、商业、市场性劳务在全部生产中的比重明显上升;与此相对应。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及其他服务业则呈上升趋势;农业中就业人数下降,工业和其他行业中就业人数上升。
其二。编制和实施国家计划是协调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中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最主要的方法。在法国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中,编制和实施国家计划的主要原则是在保持市场机制与自由竞争的前提下,把计划引入市场经济。减少市场机制的消极作用,使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计划的总体目标相吻合。因此,法国的国家计划只是一种表明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指导性计划,只对各种经济增长指标作出估计,并为这些指标的实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对其中某些经济增长指标确定后可能产生的后果作出预测。指导法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计划,其主要内容有:关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总体目标;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些重大的总量预测指标;重点经济部门和区域的发展计划;与总体目标相配套的政策措施等等。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手段。在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对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同的。在国有企业中,企业的决策权基本上由国家控制。例如,财政部管理企业资产,各工业部负责企业经营管理。为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性,政府也通过与企业签订计划合同的形式,协调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在这类计划合同中。政府一方承担财政投资和利润分配等义务;企业一方则承担盈利、自筹投资、就业、技术开发等义务。政府对私营企业则很少直接干预。私营企业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
具有自主的经营决策权。政府的计划,特别是一些关于宏观经济发展的计划。对私营企业基本上没有约束力。但政府可以通过相关的经济政策,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调节和改变市场环境的角度,影响私营企业的经济决策。例如,政府可以运用各种税收、补贴和关税的刺激来保证国家计划的执行。中央银行也可以利用分配投资贷款的办法保证国家汁划的执行等。
㈡ 美国股市是强势有效市场吗美国股民是不是大多不用技术分析而用基本分析
美国股市已经有近二百年历史了,美国人炒股不只是看K线图,还有其他看图方法。
美国股市历史:1792年,24名纽约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订立协定,约定以后每天都在此进行股票等证券的交易。1817年,这一交易市场日渐活跃,于是参加者组成了纽约证券交易管理处。1863年,它正式更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这便是美国股市的起源。
1882年,道(Dow)与好友琼斯(Jones)在华尔街15号创办了道琼斯公司,并紧靠纽约证券交易所。1884年,道最早开始尝试计算股票价格变动指数,当时采用样本均为铁路公司,这就是后来的道琼斯运输业平均数(DJIA)。1889年,道亲手创办了华尔街日报。1896年5月26日,道第一次计算并对外公布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数(DJIA),当日指数为40.94。1929年,道琼斯公用事业平均数DJUA指数诞生。1992年,道琼斯综合平均数(DJCA)诞生。近年来,道琼斯公司又跨越全球创设了相对独立的3000多个股价指数,统称为道琼斯全球指数(DJGI)。然而,在上述所有道琼斯股价指数中,唯有道琼斯工业平均数是最重要的,它不仅是当今美国最重要股价指数,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股价指数。因此,它既美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人们一般将道琼斯工业平均数简称为道琼斯指数(以下简称“道指”),而且将1896年5月26日这一天确定为道琼斯指数的“生日”。
道指属于成份股指数,它的样本数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变化:1896年首次计算时设定样本股为12只;1916年设定样本股为20只;1928年最终将样本股固定为30只。直到今天,道指样本股仍为30只。目前的30个样本主要取自纽约证券交易所及NASDAQ股票市场。
为了适应科技进步与股市发展的需要,道指30只成份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定义的工业股,如今的道指取样已经覆盖了整个美国股市中最优秀的蓝筹股,并包含了金融服务、科技、零售、娱乐以及生活消费品等多种行业。作为样本,它们是各个行业的龙头或代表,这些样本股拥有最广泛的个体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2005年底,道指30个成份股合计市值占全美股市总市值的比例高达23.8%。
100多年来,道指以其独到的计算方法为专利,以一流的蓝筹股为样本,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从不间断的计算保证了道指百年来的一贯性与可比性。这正是道指“长生不老”的秘诀之所在。近百年来道指走过的“路”,不仅折射出了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同时,它更具历史价值地记录下了美国股市的百年历程,可供后人研究与思考。
美国道斯琼指数千点耗时统计
千点关口 首破千点关口时间 累计耗时 千点间隔
1000 1972年11月14日 76年 76年
2000 1987年1月8日 90年 14年
3000 1991年4月17日 94年 4年
4000 1995年2月23日 98年 4年
5000 1995年11月21日 99年 9个月
6000 1996年10月14日 100年 11个月
7000 1997年2月13日 101年 4个月
8000 1997年7月16日 101年 5个月
9000 1998年4月6日 102年 9个月
10000 1999年3月29日 103年 12个月
11000 1999年5月3日 103年 1个月
一、30年代大萧条“吃掉”道指33年的“积累”
1896年5月26日,道指(DJIA)从40.94点艰难起步。经过30多年的风风雨雨,道指缓慢“成长”。1929年9月3日,道指收至历史最高点位381点。其间,美国股市经历了美国海外军事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柯立芝繁荣三大“利好”阶段,这一时期也是美国走向世界霸主地位的重要转折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美国股市一路顺风,从40点到接近400点,道指走了33年时间。
否极泰来、乐极生悲。正当美国人民沉浸在繁荣与幸福之中不难自拔时,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危机正在悄悄逼近美国人民。1929年10月28日,美国东部时间星期一,上午开市不久,道指狂跌不止,当日收于260点,日跌幅达12.82%。这便是美国人闻风丧胆的“黑色星期一”。以此为导火索拉开了30年代世界性大萧条序幕。
次日(10月29日),道指收盘再大跌11.73%,收于230点。随后,道指伴随1929——1933年的大萧条一路下跌不止,一直跌到1932年6月30日43点收盘。
从40点出发,33年涨至400点附近,接着只用两年半的时间便狂跌至“原点”。后人也称之为“大股灾”。大股灾、大萧条,让富有的美国人几乎在一夜之间沦为了“穷光蛋”。如今想来,依稀如梦。
二、重铸基石:40年后道指首破1000点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美国人从“自由放任”的盲目自信中醒来,重新审视必要的法制与宏观调控。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大萧条永世难忘的“痛”让美国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金融业实行最严厉的管制,包括加强金融立法、分业管理、利率管制、存款保险等举措。这样做的好处:对高风险的金融业,尤其是对证券市场严加管制,有利于抑制金融投机,抑制金融泡沫,有利于整固金融秩序,从而有效控制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罗斯福新政的成功施行,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从中“渔利”,使美国成为真正的、绝对的世界霸主,而且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同步增强。从5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完全走出了“大萧条”的阴影,进而步入到了6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一段“黄金时期”。
随着美国经济的一路走好,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道指也一并向上。1956年5月12日,道指首破500点大关。从道指生日算起,从40点到500点,道指整整走了60年。这60年应该算是道指苦难的60年,其经历坎坷曲折,它从生到死,再到重生。这一曲折的过程也教会了美国人如何看待投机、如何对自己的投机行为负责。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它将美国股市引入了严厉的“法治”之道。
60年代的“黄金十年”将美国经济带上了一个新的高潮。这一高潮终结的标志是1972年11月14日,道指首破1000点。这是道指的第一个“千点”,若从大萧条的43点算起,它整整花了40年来跨越它的首个“千点”关口;若从道指诞生时算起,它则花了76年的时间来攻克这1000点大关。由此可见,这一千点的基石的确是够扎实的。
然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经过了长达20多年的快速增长,经济泡沫及通货膨胀已积聚到相当程度。到了该停下来喘息的时候了,于是,从7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又步入了前所未有的“滞胀”时期。高通货膨胀伴随高失业,经济滞止不前,70年代中期,美国利率水平高达15%以上。为此,刚上千点不久的道指又面临着巨大的大跌考验。1974年末、1975年初,道指一度暴跌至550点上方,几乎吃掉1956年以来的战果。好在自大萧条以来,美国股市一直处在严加管制的状态,泡沫与风险才能较快的顺利化解。
1976年末,道指重返千点之上。但由于美国经济并未真正好转,因此,道指很快又回到了千点的下方,从1977——1982年的5年间,道指一直800点之上、1000点之下作窄幅整理。从1972——1982年的10年间,除1974年与1975年之交有过短暂的下落外,其他时间均保持在800点以上运行,这应该再次证明了美国股市在严厉的“法治”下的有效性。
三、第二个“黑色星期一”考验道指:有惊无险
1982年,美国经济逐渐走出“滞胀”的阴影,国民经济景气指数开始上升。当年底,道指再次稳稳地站上1000点关口。1985年底,道指首次突破1500点。从1000点跨越至1500点,道指花了13年的时间。随后一路继续飙升,1987年1月8日,道指首破2000点大关。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个“黑色星期一”,道指当天狂跌508点,日跌幅达22.61%,道指从前日收市的2246.74点跌至1738.74点收盘。这一日跌幅排道指有史以来的第二高。美国爆发的这一“股灾”,也引发了全球股市的同步暴跌。但当年年底,道指又重拾2000点。
这一次股灾的有惊无险,应该主要归功于三大因素:
一是美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与增长,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
二是美国股市前期管制的功效;道指花了76年的时间始终在1000点以下“筑底”,牢牢夯实的基石,是美国股市大厦后来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道指首破1000点后,仅有两次回探的记录;1500点更是一次性通过,没有出现过任何反复;2000点也仅在1987年和1988年有过两次短暂的反复。这是美国股市“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美国股市低风险的表现。
三是美国股市的上市公司(包括来自全球一流的企业)实力已是今非昔比,一流的上市公司,必须具备一流的投资价值。因此,大批世界一流的上市公司,是美国股市的中流砥柱,它们优良的投资价值足以化解股市泡沫与投机风险。
80年代末,道指继续保持了向上的趋势。应该说,道指与美国股市的一同成长并不断长大,这除了归因于成功的市场监管外,主要原因是一流的上市公司、一流的投资价值,让投资者与股市共享国民经济的繁荣与成长。
四、持续增长的“新经济”将道指送入向上通道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网络时代+知识经济”的驱动,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长达100多个月的持续增长,这是历史上罕见的一个“长周期”经济增长。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节节攀升,道指承接80年代末的惯性继续发力、不断通关。
1991年4月17日,道指首破3000点;
1995年2月23日,道指首破4000点;
1995年11月21日,道指首破5000点;
1996年10月14日,道指首破6000点;
1997年2月13日,道指首破7000点;
1997年7月16日,道指首破8000点;
1998年4月6日,道指首破9000点;
1999年3月29日,道指首破10000点大关。
2000年1月14日,道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11723点。
截止2001年“911”发生前,道指从3000点一路上涨至10000点之上,其间的各个“千点”整数关口,均为一次性通过,几乎没有出现反复。这正如我们搭盖房子,如果基石不稳、不牢,房子就盖不高、盖不稳,弄不好会“推倒重来”,弄不好会搞出一个“豆腐渣”工程。相反,只要基石夯实扎稳,则大厦搭盖起来就越快,而且楼房也会越有质量。
尽管美国股市随经济持续了100多个的月的上涨,泡沫也似乎感觉出来,但它的上涨已有些过份。于是,正常的技术回调随之开始。道指连续下穿11000点和10000点关口,并且于2001年3月20日直抵9721点。正当美国股市技术性回调至关键点位时,让美国人最不信的大事件发生了,这就是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911”不仅让美国人意外,更让世界为之震惊。全球股市也为之恐慌。
在这一特殊背景下,美国股市从“技术回调”转换为“恐慌下跌”。“911”后道指很快首次下穿9000点,并直逼8000点关口。2001年9月21日,道指跌至8236点。
2001年底,随着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发动的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股市人气开始重新聚集,道指于2002年3月19日再上万点,达10635点。但由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明显衰退,尤其是2002年第二季度经济下滑趋势更为明显。因此,导致道指从2002年下半年至2003年初之间曾三次下穿8000点。但随着美国经济逐渐回暖,2003年底,道指很快重上10000点,2005年底再次逼向11000点。2006年5月9日,收于11640点,离历史最高点位11723点仅一步之遥。
这就是美国股市,一个世界性的、全球性的股市!它的成长是200多年的经历,它的成长绝不是“急来的”,更不是“一夜成名”的,也正因如此,道指也才能随它一步步长大,显而易见,道指能从40点“长大”成今天的10000点之上,它绝非一日之功、一步到位。因此,股市的成长,不能急功见利,应一步一个脚印,做实它,就是对后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