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气凝胶怎么才能买到呢
你说的是下面这种么?
B. 谁知道气凝胶的硬度(给个范围)现在制取成本还有其成分
关于硬度:气凝胶貌似“弱不禁风”,其实非常坚固耐用。它可以承受相当于自身质量几千倍的压力,在温度达到1200摄氏度时才会熔化。此外它的导热性和折射率也很低,绝缘能力比最好的玻璃纤维还要强39倍。由于具备这些特性,气凝胶便成为航天探测中不可替代的材料,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和美国“火星探路者”探测器都用它来进行热绝缘。
关于造价:不是很贵的
成分:有二氧化硅等
定义:英文aerogel,又称为干凝胶。当凝胶脱去大部分溶剂,使凝胶中液体含量比固体含量少得多,或凝胶的空间网状结构中充满的介质是气体,外表呈固体状,这即为干凝胶,也称为气凝胶。如明胶、阿拉伯胶、硅胶、毛发、指甲等。气凝胶也具凝胶的性质,即具膨胀作用、触变作用、离浆作用。
这个是专门做气凝胶的:http://www.nanuo.cn/index.html
C. 中凝科技气凝胶价格贵吗
之前我有做过一段管道改造的项目,买过他们家的气凝胶材料,说实话,气凝胶这种材料真的比传统的保温材料贵,但是从总体来考虑的话,算上人工成本及工期等成本,总造价要比传统材料节省很多费用。比如,管道的温度是500度,之前用的传统材料包裹了15厘米的厚度,表面温度才降到150左右。使用的气凝胶材料6毫米的厚度,测试表面温度是54度左右。确实和他们销售说的一样,减少了不少保温层外层的包覆材料。现在已经用了一年多了,保温效果还非常好,他们销售说使用寿命是20年左右,这样真的是避免了传统材料过几年就要更换的各种成本。
个人感觉这种材料毕竟是新兴材料,价格比传统材料确实高些,但如果从长远来看,使用这种材料确实还是非常划算的。
D. 气凝胶涂料性价比如何会不会太贵,在100多度中低温隔热使用相对传统岩棉有优势吗
气凝胶涂料性价比看怎么说,相对传统建筑反辐射涂料来说价格肯定要高一些,但气凝胶涂料胜在复合隔热,具有热放射和热阻隔的双重作用,而且热导率低,综合性能好。在100多度中低温环境,如果对空间有要求、结构复杂、特殊环境施工复杂,用气凝胶涂料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如油罐、粮库、采油树、换热站等地方,施工效率高,但如果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包厚点没事,还是岩棉便宜一些,但如果在室外或有水的地方,岩棉也容易吸水破坏,寿命短,另外无机棉回收也是个问题,所以看具体项目什么要求了,各有自己的应用场景。
E. 气凝胶在哪里可以买到价格大概是多少谢谢!
现在气凝胶量产化了,都是按公斤卖,一般500到800一公斤
F. 气凝胶一克的价格
你要密度是多少的,密度做的越低价格约贵。而且要看应用,一般小批量的话价格非常贵。
G. 气凝胶在哪里有应用,造价贵不贵
从效果图看,好象是,软膜(或者是拉膜)
大约在400~800元/m2
H. 哪家公司做的气凝胶保温材料最好
一、气凝胶概述
气凝胶(aerogel)是一种纳米多孔网状结构的固体材料,1931年由美国Kistler.S.发明,因轻若薄雾颜色泛蓝,又被称为“蓝烟”、“冻结的烟”,创下15项吉尼斯纪录,与石墨烯、富勒烯等被共誉为改变世界的十大新材料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材料,在热学、光学、电学、力学、声学等领域具备突出性能,列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10大热门科学技术之一,是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军民两用技术。气凝胶因成分不同,主要有二氧化硅气凝胶、氧化铝气凝胶、氧化锆气凝胶和碳气凝胶等。当前,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绝热性能最为引人注目,技术也最为成熟,国内外气凝胶的产业化发展大多围绕二氧化硅气凝胶绝热应用展开。当前,国外研究生产气凝胶的企业有ASPEN和CABOT等,国内主要有深圳中凝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国内的主要研究机构有同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
综合来说,如果你是用在工业设备管道等需要用气凝胶毡,可以使用国内几家的产品做对比,然后根据对比结果做选择,不过知名的几家产品性能差异不大,如果你是用在手机、电脑、电子烟,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户外运动、户外帐篷,特种服装等产品,深圳中凝科技有限公司在这几方面可以说是做的非常不错的企业。
I. 气凝胶的发展前景
气凝胶最早由美国科学工作者S.Kistler在1931年制得的一种低密度、高孔隙率的纳米多孔材料,早在1993年美国宇航局NASA就将气凝胶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是目前公认热导率最低的固态材料,也是目前最轻的固体;其优异的理化性能打破了十余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改变21世纪的十大材料之一。由于它的特殊性能被应用到了很多领域。
而这一“世纪性难题”终于在2018年得到了解决。据资料显示,国内最早开发出来的纺织专用气凝胶复合材料是由疏博纳米研发出来的,解决了气凝胶材料固有的易碎、掉粉等缺陷,最先开发出了颠覆传统的纺织专用气凝胶复合保暖材料,在保留了气凝胶最轻、最隔热的特点同时将气凝胶真正地做到了柔性可穿戴,并将其应用在服饰中,真正做到了让科技造“服”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