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关于信息隐蔽
1 信息隐蔽
信息隐蔽是开发整体程序结构时使用的法则,即将每个程序的成分隐蔽或封装在一个单一的设计模块中,定义每一个模块时尽可能少地显露其内部的处理。信息隐蔽原则对提高软件的可修改性、可测试性和可移植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2 模块独立
模块独立是指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之间的联系简单。衡量模块独立程度的度量标准有两个:耦合和内聚。
‘贰’ Parnas方法的方法提出
首先,Parnas提出了信息隐蔽原则:在概要设计时列出将来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并在模块划分时将这些因素放到个别模块的内部。这样,在将来由于这些因素变化而需修改软件时,只需修改这些个别的模块,其它模块不受影响。
‘叁’ 数据结构课程题 广义表
第一章 数据结构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理解什么是数据、数据对象、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间的关系。
2、面向对象概念:理解什么是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数据抽象和信息隐蔽原则。了解什么是面向对象。由于目前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说法,我们采用了一种最流行的说法,即Coad与Yourdon 给出的定义:面向对象 = 对象 + 类 + 继承 + 通信。
要点:
·抽象数据类型的封装性
·面向对象系统结构的稳定性
·面向对象方法着眼点在于应用问题所涉及的对象
3、数据结构的抽象层次:理解用对象类表示的各种数据结构
4、算法与算法分析:理解算法的定义、算法的特性、算法的时间代价、算法的空间代价。
要点:·算法与程序的不同之处需要从算法的特性来解释
·算法的正确性是最主要的要求
·算法的可读性是必须考虑的
·程序的程序步数的计算与算法的事前估计
·程序的时间代价是指算法的渐进时间复杂性度量
第二章 数组
1、作为抽象数据类型的数组:数组的定义、数组的按行顺序存储与按列顺序存储
要点:
·数组元素的存放地址计算
2、顺序表:顺序表的定义、搜索、插入与删除
要点:
·顺序表搜索算法、平均比较次数的计算
·插入与删除算法、平均移动次数的计算
3、多项式:多项式的定义
4、字符串:字符串的定义及其操作的实现
要点:
·串重载操作的定义与实现
第三章 链接表
1、单链表:单链表定义、相应操作的实现、单链表的游标类。
要点:
·单链表的两种定义方式(复合方式与嵌套方式)
·单链表的搜索算法与插入、删除算法
·单链表的递归与迭代算法
2、循环链表:单链表与循环链表的异同
3、双向链表:双向链表的搜索、插入与删除算法、链表带表头结点的优点
4、多项式的链接表示
第四章 栈与队列
1、栈:栈的特性、栈的基本运算
要点:
·栈的数组实现、栈的链表实现
·栈满及栈空条件、抽象数据类型中的先决条件与后置条件
2、栈的应用:用后缀表示计算表达式,中缀表示改后缀表示
3、队列:队列的特性、队列的基本运算
要点:
·队列的数组实现:循环队列中队头与队尾指针的表示,队满及队空条件
·队列的链表实现:链式队列中的队头与队尾指针的表示、
4、双向队列:双向队列的插入与删除算法
5、优先级队列:优先级队列的插入与删除算法
第五章 递归与广义表
1、递归:递归的定义、递归的数据结构、递归问题用递归过程求解
要点:·链表是递归的数据结构,可用递归过程求解有关链表的问题
2、递归实现时栈的应用
要点:·递归的分层(树形)表示:递归树
·递归深度(递归树的深度)与递归工作栈的关系
·单向递归与尾递归的迭代实现
3、广义表:广义表定义、广义表长度、广义表深度、广义表表头、广义表表尾
要点:
·用图形表示广义表的存储结构
·广义表的递归算法
第六章 树与森林
1、树:树的定义、树的基本运算
要点:
·树的分层定义是递归的
·树中结点个数与高度的关系
2、二叉树:二叉树定义、二叉树的基本运算
要点:
·二叉树性质、二叉树中结点个数与高度的关系、不同种类的二叉树棵数
·完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完全二叉树的双亲、子女和兄弟的位置
·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层次遍历
·前序
·中序
·后序的线索化二叉树、前驱与后继的查找方法
3、霍夫曼树:霍夫曼树的构造方法、霍夫曼编码、带权路径长度的计算
4、树的存储:树的广义表表示、树的双亲表示、树与二叉树的对应关系、树的先根·中根·后根·层次遍历。
5、堆:堆的定义、堆的插入与删除算法
要点:
·形成堆时用到的向下调整算法及形成堆时比较次数的上界估计
·堆插入时用到的向上调整算法
第七章 集合与搜索
1、集合的概念: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存储表示
要点:
·用位数组表示集合时集合基本运算的实现
·用有序链表表示集合时集合基本运算的实现
2、并查集:并查集定义、并查集的三种基本运算的实现
3、基本搜索方法
要点:
·对一般表的顺序搜索算法(包括有监视哨和没有监视哨)
·对有序顺序表的顺序搜索算法、用判定树(即扩充二叉搜索树)描述搜索,以及平均搜索长度(成功与不成功)的计算。
·对有序顺序表的折半搜索算法、用判定树(即扩充二叉搜索树)描述搜索,以及平均搜索长度(成功与不成功)的计算。
4、二叉搜索树:
要点:
·动态搜索树与静态搜索树的特性
·二叉搜索树的定义、二叉搜索树上的搜索算法、二叉搜索树搜索时的平均搜索长度(成功与不成功)的计算。
·AVL树结点上的平衡因子、AVL树的平衡旋转方法
·高度为h的AVL树上的最少结点个数与最多结点个数
· AVL树的搜索方法、插入与删除方法
第八章 图
1、图:图的定义与图的存储表示
要点:
·邻接矩阵表示(通常是稀疏矩阵)
·邻接表与逆邻接表表示
·邻接多重表(十字链表)表示
2、深度优先遍历与广度优先遍历
要点:
·生成树与生成树林的定义
·深度优先搜索是个递归的过程,而广度优先搜索是个非递归的过程
·为防止重复访问已经访问过的顶点,需要设置一个访问标志数组visited
3、图的连通性
要点:
·深度优先搜索可以遍历一个连通分量上的所有顶点
·对非连通图进行遍历,可以建立一个生成森林
·对强连通图进行遍历,可能建立一个生成森林
·关节点的计算和以最少的边构成重连通图
4、最小生成树
要点:
·对于连通网络、可用不会构成环路的权值最小的n-1条边构成最小生成树
·会画出用Kruskal算法及Prim算法构造最小生成树的过程
5、单源最短路径
要点:
·采用逐步求解的方式求某一顶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
·要求每条边的权值必须大于零
6、活动网络
要点:
·拓扑排序、关键路径、关键活动、AOE网
·拓扑排序将一个偏序图转化为一个全序图。
·为实现拓扑排序,要建立一个栈,将所有入度为零的顶点进栈
·关键路径的计算
第九章 排序
1、基本概念:关键码、初始关键码排列、关键码比较次数、数据移动次数、稳定性、附加存储、内部排序、外部排序
2、插入排序:
要点:
·当待排序的关键码序列已经基本有序时,用直接插入排序最快
3、选择排序:
要点:
·用直接选择排序在一个待排序区间中选出最小的数据时,与区间第一个数据对调,而不是顺次后移。这导致方法不稳定。
·当在n个数据(n很大)中选出最小的5 ~ 8个数据时,锦标赛排序最快
·锦标赛排序的算法中将待排序的数据个数n补足到2的k次幂2k-1<n≤2k
·在堆排序中将待排序的数据组织成完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
4、交换排序:
要点:
·快速排序是一个递归的排序方法
·当待排序关键码序列已经基本有序时,快速排序显着变慢。
5、二路归并排序:
要点:
·归并排序可以递归执行
·归并排序需要较多的附加存储。可以采用一种"推拉法"(参见教科书上习题)实现归并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 (n)、空间复杂度为O(1)
·归并排序对待排序关键码的初始排列不敏感,排序速度较稳定
6、外排序
要点:
·多路平衡归并排序的过程、I/O缓冲区个数的配置
·外排序的时间分析、利用败者树进行多路平衡归并
·利用置换选择方法生成不等长的初始归并段
·最佳归并树的构造及WPL的计算
第十章 索引与散列
1、线性索引:
要点:
·密集索引、稀疏索引、索引表计算
·基于属性查找建立倒排索引、单元式倒排表
2、动态搜索树
要点:
·平衡的m路搜索树的定义、搜索算法
·B树的定义、B树与平衡的m路搜索树的关系
·B树的插入(包括结点分裂)、删除(包括结点调整与合并)方法
·B树中结点个数与高度的关系
·B+树的定义、搜索、插入与删除的方法
3、散列表
要点:
·散列函数的比较
·装填因子 a 与平均搜索长度的关系,平均搜索长度与表长m及表中已有数据对象个数n的关系
·解决地址冲突的(闭散列)线性探查法的运用,平均探查次数的计算
·线性探查法的删除问题、散列表类的设计中必须为各地址设置三个状态
·线性探查法中的聚集问题
·解决地址冲突的(闭散列)双散列法的运用,平均探查次数的计算
·双散列法中再散列函数的设计要求与表长m互质,为此m设计为质数较宜
·解决地址冲突的(闭散列)二次散列法的运用,平均探查次数的计算
·注意:二次散列法中装填因子 a 与表长m的设置
·解决地址冲突的(开散列)链地址法的运用,平均探查次数的计算
http://61.178.160.52:81/user1/5/archives/2006/15.html
我们原来也学过数据结构,个人觉得数组,栈与队列 ,递归与广义表,树与
森林(尤其是二叉树),图 ,排序这些比较重要,应该好好看
‘肆’ 信息数据库用户管理规范规定了哪些原则
(一)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监管力度。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与企业自身内部的安全机制、内外网络环境、从业人员素质等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应该完善网络系统安全规章制度,防范因制度缺陷带来的风险;企业应该规范操作流程和故障处理流程,减少人为失误与故障,提高故障处理速度,缩短故障处理时间;企业应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责任追究机制,防止出现由于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各种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库安全事故。
(二)采取措施,确保数据库数据的安全。保证数据库数据的安全是数据库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的首要任务,企业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主要有:
(1)网络及操作系统安全。网络系统是数据库应用的外部环境和基础,网络系统安全是数据库安全的第一道屏障。从技术角度讲,网络系统层次的安全防范技术有很多种,大致可以分为防火墙、数字签名与认证、入侵检测等。操作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运行平台,能够为数据库系统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
(2)操作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主要是采用隔离控制、访问控制、信息加密和审计跟踪。主要安全技术有操作系统安全策略、安全管理策略等。
(3)加强用户身份验证。用户身份验证是数据库系统的重要防线。利用窗体身份验证数据库程序的漏洞,进而获取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用户身份验证密码,这是目前对网络数据库攻击最常见的方式。对此,企业信息部门通常使用带有salt值的单向密码哈希值,以避免用户密码在数据库中以明文形式存储,减轻字典攻击带来的威胁。
(4)对重要数据加密。数据加密交换又称密码学,是计算机系统对信息进行保护的一种最可靠的办法。它利用密码技术对信息进行交换,实现信息隐蔽,从而有效保护信息的安全不受侵犯。数据库加密要求加解密的粒度是每个记录的字段数据。采用库外口加密的方式,对密钥的管理较为简单,只需借用文件加密的密钥管理方法,将加密后的数据块纳入数据库,在算法或数据库系统中做些必要的改动就行。这样有利于公共数据字典的使用和维护系统的完整性。
(5)做好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备份是备份数据库某个时刻的数据状态,当系统出现意外时用来恢复系统。依靠网络办公的企业,其信息系统很可能随时被破坏而丢失数据。因此,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具备把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的功能,这就是数据库的恢复技术。
(三)开展数据库健康检查。为及时发现数据库系统存在的问题,在日常管理与维护中,数据管理员要对数据库开展健康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系统环境:操作系统版本、文件系统容量、内存交换区使用率、系统性能。
(2)数据库环境:数据库和补丁版本、是否有僵尸数据库进程、数据库节点数、是否有其他数据库产品及版本。
(3)日志记录:db2diag.log报错、db2inst1.nfy报错、是否有需要处理的DUMP文件。
(4)数据库健康状况:表空间利用率和状态、表空间容器利用率和状态、排序溢出、是否需要收集统计信息、是否需要数据重组、活动日志和日志所在文件系统利用率、死锁发生率、锁升级发生率、锁等待的百分比、编目Cache命中率、包Cache命中率、监视堆利用率、数据库堆利用率、数据库缓冲池命中率。
(5)数据库维护内容:最近一次统计信息收集时间、最近一次表数据重组时间、最近一次绑定包时间、最近一次数据库备份时间。
(6)数据库基本信息记录:数据库内存使用、环境变量。
数据库的管理日常工作
(1) 每天对数据库的运行状态 , 日志文件 , 备份情况 , 数据库的空间使用情况 , 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 发现并解决问题。
(2)每周对数据库对象的空间扩展情况 , 数据的增长情况进行监控 , 对数据库做健康检查 , 对数据库对象的状态做检查。
(3) 每月对表和索引等进行 Analyze, 检查表空间碎片 , 寻找数据库性能调整的机会 , 进行数据库性能调整 , 提出下一步空间管理
计划。对 ORACLE 数据库状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数据库管理的意义重大,关系到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仍至整个企业的生死存亡。要做好数据库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不仅要求数据库管理员熟悉掌握专业技术知识,还要有足够的细心和高度的责任心。
‘伍’ 数据结构题、大哥大姐帮我做下题吧。万分感谢啊
什么是数据、数据对象、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间的关系。
2、面向对象概念:理解什么是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数据抽象和信息隐蔽原则。了解什么是面向对象。由于目前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说法,我们采用了一种最流行的说法,即Coad与Yourdon 给出的定义:面向对象 = 对象 + 类 + 继承 + 通信。
要点:
·抽象数据类型的封装性
·面向对象系统结构的稳定性
·面向对象方法着眼点在于应用问题所涉及的对象
3、数据结构的抽象层次:理解用对象类表示的各种数据结构
4、算法与算法分析:理解算法的定义、算法的特性、算法的时间代价、算法的空间代价。
要点:·算法与程序的不同之处需要从算法的特性来解释
·算法的正确性是最主要的要求
·算法的可读性是必须考虑的
·程序的程序步数的计算与算法的事前估计
·程序的时间代价是指算法的渐进时间复杂性度量
第二章 数组
1、作为抽象数据类型的数组:数组的定义、数组的按行顺序存储与按列顺序存储
要点:
·数组元素的存放地址计算
2、顺序表:顺序表的定义、搜索、插入与删除
要点:
·顺序表搜索算法、平均比较次数的计算
·插入与删除算法、平均移动次数的计算
3、多项式:多项式的定义
4、字符串:字符串的定义及其操作的实现
要点:
·串重载操作的定义与实现
第三章 链接表
1、单链表:单链表定义、相应操作的实现、单链表的游标类。
要点:
·单链表的两种定义方式(复合方式与嵌套方式)
·单链表的搜索算法与插入、删除算法
·单链表的递归与迭代算法
2、循环链表:单链表与循环链表的异同
3、双向链表:双向链表的搜索、插入与删除算法、链表带表头结点的优点
4、多项式的链接表示
第四章 栈与队列
1、栈:栈的特性、栈的基本运算
要点:
·栈的数组实现、栈的链表实现
·栈满及栈空条件、抽象数据类型中的先决条件与后置条件
2、栈的应用:用后缀表示计算表达式,中缀表示改后缀表示
3、队列:队列的特性、队列的基本运算
要点:
·队列的数组实现:循环队列中队头与队尾指针的表示,队满及队空条件
·队列的链表实现:链式队列中的队头与队尾指针的表示、
4、双向队列:双向队列的插入与删除算法
5、优先级队列:优先级队列的插入与删除算法
第五章 递归与广义表
1、递归:递归的定义、递归的数据结构、递归问题用递归过程求解
要点:·链表是递归的数据结构,可用递归过程求解有关链表的问题
2、递归实现时栈的应用
要点:·递归的分层(树形)表示:递归树
·递归深度(递归树的深度)与递归工作栈的关系
·单向递归与尾递归的迭代实现
3、广义表:广义表定义、广义表长度、广义表深度、广义表表头、广义表表尾
要点:
·用图形表示广义表的存储结构
·广义表的递归算法
第六章 树与森林
1、树:树的定义、树的基本运算
要点:
·树的分层定义是递归的
·树中结点个数与高度的关系
2、二叉树:二叉树定义、二叉树的基本运算
要点:
·二叉树性质、二叉树中结点个数与高度的关系、不同种类的二叉树棵数
·完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完全二叉树的双亲、子女和兄弟的位置
·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层次遍历
·前序
·中序
·后序的线索化二叉树、前驱与后继的查找方法
3、霍夫曼树:霍夫曼树的构造方法、霍夫曼编码、带权路径长度的计算
4、树的存储:树的广义表表示、树的双亲表示、树与二叉树的对应关系、树的先根·中根·后根·层次遍历。
5、堆:堆的定义、堆的插入与删除算法
要点:
·形成堆时用到的向下调整算法及形成堆时比较次数的上界估计
·堆插入时用到的向上调整算法
第七章 集合与搜索
1、集合的概念: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存储表示
要点:
·用位数组表示集合时集合基本运算的实现
·用有序链表表示集合时集合基本运算的实现
2、并查集:并查集定义、并查集的三种基本运算的实现
3、基本搜索方法
要点:
·对一般表的顺序搜索算法(包括有监视哨和没有监视哨)
·对有序顺序表的顺序搜索算法、用判定树(即扩充二叉搜索树)描述搜索,以及平均搜索长度(成功与不成功)的计算。
·对有序顺序表的折半搜索算法、用判定树(即扩充二叉搜索树)描述搜索,以及平均搜索长度(成功与不成功)的计算。
4、二叉搜索树:
要点:
·动态搜索树与静态搜索树的特性
·二叉搜索树的定义、二叉搜索树上的搜索算法、二叉搜索树搜索时的平均搜索长度(成功与不成功)的计算。
·AVL树结点上的平衡因子、AVL树的平衡旋转方法
·高度为h的AVL树上的最少结点个数与最多结点个数
· AVL树的搜索方法、插入与删除方法
第八章 图
1、图:图的定义与图的存储表示
要点:
·邻接矩阵表示(通常是稀疏矩阵)
·邻接表与逆邻接表表示
·邻接多重表(十字链表)表示
2、深度优先遍历与广度优先遍历
要点:
·生成树与生成树林的定义
·深度优先搜索是个递归的过程,而广度优先搜索是个非递归的过程
·为防止重复访问已经访问过的顶点,需要设置一个访问标志数组visited
3、图的连通性
要点:
·深度优先搜索可以遍历一个连通分量上的所有顶点
·对非连通图进行遍历,可以建立一个生成森林
·对强连通图进行遍历,可能建立一个生成森林
·关节点的计算和以最少的边构成重连通图
4、最小生成树
要点:
·对于连通网络、可用不会构成环路的权值最小的n-1条边构成最小生成树
·会画出用Kruskal算法及Prim算法构造最小生成树的过程
5、单源最短路径
要点:
·采用逐步求解的方式求某一顶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
·要求每条边的权值必须大于零
6、活动网络
要点:
·拓扑排序、关键路径、关键活动、AOE网
·拓扑排序将一个偏序图转化为一个全序图。
·为实现拓扑排序,要建立一个栈,将所有入度为零的顶点进栈
·关键路径的计算
第九章 排序
1、基本概念:关键码、初始关键码排列、关键码比较次数、数据移动次数、稳定性、附加存储、内部排序、外部排序
2、插入排序:
要点:
·当待排序的关键码序列已经基本有序时,用直接插入排序最快
3、选择排序:
要点:
·用直接选择排序在一个待排序区间中选出最小的数据时,与区间第一个数据对调,而不是顺次后移。这导致方法不稳定。
·当在n个数据(n很大)中选出最小的5 ~ 8个数据时,锦标赛排序最快
·锦标赛排序的算法中将待排序的数据个数n补足到2的k次幂2k-1<n≤2k
·在堆排序中将待排序的数据组织成完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
4、交换排序:
要点:
·快速排序是一个递归的排序方法
·当待排序关键码序列已经基本有序时,快速排序显着变慢。
5、二路归并排序:
要点:
·归并排序可以递归执行
·归并排序需要较多的附加存储。可以采用一种"推拉法"(参见教科书上习题)实现归并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 (n)、空间复杂度为O(1)
·归并排序对待排序关键码的初始排列不敏感,排序速度较稳定
6、外排序
要点:
·多路平衡归并排序的过程、I/O缓冲区个数的配置
·外排序的时间分析、利用败者树进行多路平衡归并
·利用置换选择方法生成不等长的初始归并段
·最佳归并树的构造及WPL的计算
第十章 索引与散列
1、线性索引:
要点:
·密集索引、稀疏索引、索引表计算
·基于属性查找建立倒排索引、单元式倒排表
2、动态搜索树
要点:
·平衡的m路搜索树的定义、搜索算法
·B树的定义、B树与平衡的m路搜索树的关系
·B树的插入(包括结点分裂)、删除(包括结点调整与合并)方法
·B树中结点个数与高度的关系
·B+树的定义、搜索、插入与删除的方法
3、散列表
要点:
·散列函数的比较
·装填因子 a 与平均搜索长度的关系,平均搜索长度与表长m及表中已有数据对象个数n的关系
·解决地址冲突的(闭散列)线性探查法的运用,平均探查次数的计算
·线性探查法的删除问题、散列表类的设计中必须为各地址设置三个状态
·线性探查法中的聚集问题
·解决地址冲突的(闭散列)双散列法的运用,平均探查次数的计算
·双散列法中再散列函数的设计要求与表长m互质,为此m设计为质数较宜
·解决地址冲突的(闭散列)二次散列法的运用,平均探查次数的计算
·注意:二次散列法中装填因子 a 与表长m的设置
·解决地址冲突的(开散列)链地址法的运用,平均探查次数的计算
‘陆’ 8.信息隐藏技术与加密技术有什么区别
任务和目标不一样。
在数字时代,信息隐藏的载体形式可为任何一种数字媒体,如图像、声音、视频或一般文本文档等。它不同于密码学,密码仅仅隐藏信息的内容,信息隐藏不但隐藏信息的内容,而且隐藏了信息的存在。
数字水印作为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保护版权的新型技术,可以确立版权所有者、识别购买者或提供关于数字内容的其他附加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以人眼不可见的形式嵌入在数字图像、数字音频和视频序列中,用于确认所有权和跟踪行为。
相关信息
信息隐藏技术可分为四类:
①隐秘信道。是将原本不打算用于传输信息的信道,用作传输信息的信道。
②伪装术。是将秘密信息隐藏到另一个看似普通的信息中,从而隐藏真实信息的存在,以达到安全通信的目的。伪装术分为基于语义的伪装术和基于技术的伪装术。
③匿名通信。是通过隐藏通信的源和目的的信息来达到信息隐藏的目的。
④版权标识。是在数字化产品中嵌入标记信息,以达到保护版权的目的。版权标识分为鲁棒的版权标识和脆弱的版权标识。水印和指纹属于鲁棒的版权标识范畴。
‘柒’ Parnas方法的主要原则
信息隐蔽技术不仅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而且也避免了错误的蔓延,改善了软件的可靠性。现在信息隐蔽原则已成为软件工程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
Parnas提出的第二条原则是在软件设计时应对可能发生的种种意外故障采取措施。软件是很脆弱的,很可能因为一个微小的错误而引发严重的事故,所以必须加强防范。如在分配使用设备前,应该取设备状态字,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此外,模块之间也要加强检查,防止错误蔓延。
Parnas对软件开发提出了深刻的见解。遗憾的是,他没有给出明确的工作流程。所以这一方法不能独立使用,只能作为其它方法的补充。
‘捌’ 下面不属于软件设计原则的是 A抽象B模块化C自底向上D信息隐蔽
D
软件需要抽象的设计,然后用模块化来实现抽象的设计,然后自底向上设计。信息隐藏式类的特征。
‘玖’ (37) 下面不属于软件设计原则的是______。 A. 抽象 B. 模块化 C. 自底向上 D. 信息隐蔽
(37)[答案]C
[考点]软件工程基础
[评析]
我们无论是设计与编写代码,无论是画数据流图还是程序流图,习愦性思维都是先有输入才有输出,从下至下。自底向上不是软件设计的原则。
‘拾’ 软件工程的原则有抽象,信息隐藏,模块化和其他哪些内容
D 软件需要抽象的设计,然后用模块化来实现抽象的设计,然后自底向上设计。信息隐藏式类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