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系统 > 如何设计信息技术课

如何设计信息技术课

发布时间:2022-01-29 12:38:39

㈠ 如何设计信息技术优质课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无疑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很大的促进。近年来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如公开课、评优课、研究课以及各种教学大赛越来越多,有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讨论也很热烈,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这一方面说明学科教学研究在不断深入;另一方面,花样繁多的评价标准和令人眼花瞭乱的优质课,也给一线教师带来不少困惑。常常听一些教师说,在课堂教学上,我们抬起的脚不知究竟该往哪里迈?究竟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才是好课?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教学的核心是学习,是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效率的学习活动过程。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教师的“教”是为了使学生 “学”的更好,教的效果要体现在学的效果上。
所以,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如何“教”的,看教师做了哪些工作,做的如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看学生是怎样“学”的,“学”的效果如何。就是说,要看学生是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学习,是否高效地达到了学习目的;要看课堂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正如评价之父泰勒所说,教学的成败,归根到底还要看学生做了些什么,而不只是教师做了些什么;是看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多大、什么样的变化。 课堂教学不是孤立的45分钟,它是由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收获阶段有机结合构成的,评价一堂课也要从这三个阶段综合考虑。这里不想就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细枝末叶给出具体的指标,而是从根本上谈一堂好的信息技术课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看课前如何进行预设
一节课是不是好课,首先要看教师在课前是否做了充分、恰当的准备和预设。
1.是否深入研究了学生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前准备工作的第一个重点就是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这种了解和研究不能只停留在一个年龄段、一个年级学生所具有的共性上,而要深入到所教班、班里每个学生的个性上;要研究学生的已知和未知,研究他们的认知和情感需求,研究他们的个体差异,以及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
唯有深入研究学生,才能确立符合学生心智水平、科学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恰当地选择学习内容,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让学生感兴趣并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
2.是否研究了学习内容,目标明确,体现了学科价值
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特别是面向全国的教材,更强调的是其通用性,它不会也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地区学生的特点。教师不能生搬硬套教材上的内容,更不能把教材当作唯一的教学依据,要在深入研究学生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科特点,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深入研究学习内容,确定哪些内容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掌握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是需要学习的,学习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是需要补充的,补充到什么深度;哪些内容需要先放一放,哪些内容需要提前讲,最终确定符合学生实际和需求的学习内容。
例如,我在讲高中“信息及其特征”时,通过对学生的深入研究发现,学生对信息及其特征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他们缺少的是对感性认识的提炼、内化,对信息及其特征含义的深刻理解。因此,我没有按照教材从信息的感性认识讲起,而是将学习重点定位在信息概念的深刻理解以及用信息概念阐述信息的本质特征上。教材上没有这些内容怎么办?这需要教师借助于其它教学资源,通过查阅大量的图书和网上资源来备课。
此外,在研究确定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将学习内容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分类,从而确立科学明确的学习目标,充分体现学科的价值。为什么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类?因为不同的学习内容,人接受的方式不同,学习策略也不同,当然,教学策略也要随之改变。
3.学习策略是否恰当,学习活动是否多样化,有效而富有弹性
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还要看教师如何为学生选择学习策略,如何设计教学案例和学习活动,如何设计预案以应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变化。这是课前教学设计的精华,也是充分发挥教师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展示教学艺术魅力的关键点。
学习策略的选择是否恰当,从横向看,要从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突出了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符合所学内容的基本特征等方面考察,要看是否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和实践的时间,是否给学生留下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空间。从纵向看,要考察学习方法的选择是否符合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的组
织与呈现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资源的准备与利用是否支撑了学习活动,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是否促进了学习效率。
教学案例与学习活动设计的好坏,首先要看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突出表现了所学内容,承载了学科的内在价值;其次要看是否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否引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第三要看形式是否多样性,内容是否具有弹性、开放性,是否关注了不同层面、不同特点的学生,是否具有梯度和挑战性。鉴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课前预设还需要把课后评价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它除了要满足学习活动设计的标准外,还要看其是否覆盖了学习目标的各个方面,是否能够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
此外,还要看是否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做出了恰当的处理预案。 总之,课前的预设要突出学科特点,体现学科价值,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二看课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动态生成的处理
评价一节课的优劣,第二要看课上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教师如何引领和处理学习活动中的各种动态生成。
1.是否创设了宽松、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
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宽松、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因为,只有情绪上的放松,学生才有可能集中精力于学习活动中;只有思想上的无拘无束,学生才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只有在安全、和谐、愉快的气氛,学生才能没有顾虑地发表意见,交流观点,才能积极、主动、充满活力地去思考,去探究,去实践。在一些公开课上看到教师摆放一个电子时钟来掐算学生活动的每分每秒,令学生紧张万分,我个人认为是不可取的。当然,强调宽松的课堂并不是否定必要的课堂纪律和秩序。但宽松、和谐、安全是课堂氛围的根本。
2.是否激发了课堂动态生成,学生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
无论是精心的课前预设,还是宽松环境的创设,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高效、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得到发展。所以,看一节课是不是好课,关键中的关键是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堂学习活动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是否充分发挥出来,大脑是不是高度集中地在思考,在运转,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是否充
满了激情与兴趣、想象与创意、智慧与灵感;教师在预设的前提下,是不是努力地激发学生去思考、去实践,是否引领了学生的思维,是评价课堂活动的关键点。
具体而言,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内容学习阶段,教师是不是沿着学生的思路去组织和引导学习活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动态资源?如果有,资源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是否丰富?方向是否正确?综合性、新颖性、创造性是否突出?
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阶段,教师是否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实践时间?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安静的实践空间?学生是不是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实践?在完成实践内容的过程中有多少动态资源生成?这些都是这一阶段评价的要点。
令人欣喜的是,在我的课堂上,每次都有95%的学生能够利用当堂所学创作出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五十个学生五十个创意,使我积累了大量的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这些资源不断丰富着我的教学。
3.是否恰当处理和利用了动态生成,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与想象
当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投身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引导时,课堂就是一个师生情感与智慧、思维与能力相互交融、共同作用的真实过程,就不可能完全是预设状态,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仅有丰富的动态资源生成,还有无法预测的过程状态生成。教师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动态生成的过程状态也是课堂评价的一个重点。如,教师是否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倾听学生的问题和观点?是否能够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是否能够及时点拨学生的思路?是否能够对学生动态生成的问题或思路上产生的歧义进行及时的回应?回应是否明确?是否能够及时地分析动态生成、提炼观点并利用结果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继而形成新的学习方案?是否能够及时地鼓励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想象?由于篇幅所限,有关处理课堂动态生成的例子这里不再给出,读者可以参看作者发表在本杂志第5期文章中的案例。
恰当处理和利用课堂的动态生成,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想象是好课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看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节好课一定是学有所获的学习活动,评价好课最终还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学生课后有哪些收获?有多大收获?
1.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教学的目标导向性原则指出教学要明确学习目标,并通过课堂的学习活动完成这一目标。学习目标是否达成是学习效果的第一检测点,也是评价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对于信息技术学科而言,学习目标是否达成要从学生课堂的实践活动结果,即作业中检测。首先要从量上看,有多少学生完成了作业?其次要从质上看,每份作业的质量如何?是否符合评价的基本要求?这是检测学习目标的基本内容。当然,在课前预设时要保证作业及其评价标准的科学客观、公平公正、可测量等性质。
2.学习效率是否高效
课堂学习的效度也是评价一节好课的测量点。做任何事都要讲求实效,课堂学习也不例外。学习效果除了要检测学习质量外,还要检测它的效度。即看学生是不是以尽量少的投入得到尽量大的发展?只有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益,才能把学生从繁重的加时、加课、加作业、加练习等困境中解脱出来,才能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参与各种活动,才能使学生心身得到全面发展。
3.是否能够引发继续学习的意愿
真正的好课还要看它是否能够给学生以继发的效果,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一堂好课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灵感火花,引发学生思考新的问题,启动更深入的学习活动。
总之,一节好课不能单单看课堂上教师的表演多么出色,也不能只看课上学生的活动和表现多么热闹和热烈,而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态度,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出发点,从课前预设、课上学习活动、课后效果等方面综合来评价。

㈡ 如何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

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信息技术这门课从诞生起就被人们划入了“副科”:领导不重视,师资力量弱;老师不当回事,上课凭经验,没有任何资料和模式可参考;学生也只把这门课程当休闲,课堂上就是玩玩游戏、上上网。平时开课少,我们的老师每天不是忙着给学校打材料,就是帮同事修电脑,做个课件等等,做着一些本不属于我们的工作,这些客观原因确实存在。但是身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就是能够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那么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一、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学习任务
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评价一堂课是不是成功,一条主要的评价标准就是看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所以确定学习目标很关键。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不一样,注重实践,教学模式多以上机操作为主,教学内容有较强的目的性。翻开教材,每一课都有相应的教学目标,我们要做的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好相应的学习任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探索发现式教学法、实践启发式教学法等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很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在具体设计任务的时候要记住一点,任务一定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的。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课:编辑数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会对工作簿中的数据进行编辑处理;2.培养信息加工与信息处理的意识。为此,我们可以制定一个任务:“每人制作一个5行10列的课程表,标题为:几年几班课程表”。这个任务当中就包含了选取单元格;数据的输入与修改;合并单元格(要输入标题);设置数据格式(字体字号);设计单元格格式(边框粗细等单元格的行高等)等子任务。在完成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对EXCEL工作表中的一些基础操作也逐渐的熟练和掌握,从而也就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多进行演示操作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上机练习时间不少于70%,也就是说教师的理论指导时间只有30%,但这30%的理论指导决定着学生在接下来的70%的时间里都应该做什么。那么我们在这30%的理论指导时间中应该做什么呢?就是多进行演示操作,教师在安排好学习任务后就是分步骤的实施,在学生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之前,教师都要有相应的演示操作。还是以这堂课为例,教师安排好学习任务后,接下来就要根据任务进行的阶段要进行阶段性的教学演示,如何在工作表中合并单元格、插入单元格、添加删除数据、删除整行整列、设置单元格格式等等,在演示操作过程中尽量做到标准操作,简化操作,操作过程中配合讲解,要让学生看明白、听清楚教师的每一次操作都是怎么回事,要达到的效果是让学生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尤其是在讲解重难点的时候一定要慢。切忌不要鼠标满屏幕乱飞,看的学生眼花缭乱,眼睛跟不上鼠标,教师在点左键或者右键的时候也不说明,一通操作下来学生看的直晕,效果还不如看教材自学。在演示之前教师也要多练习,避免出现以上情况。
三、勤巡视,多指导
在安排好学习任务,演示操作之后,接下来就是学生的实践操作练习,一定要安排充足的练习时间,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巡视指导非常重要,这个时候教师不能犯懒,一定要走在学生中间,一方面指导学生操作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错,对于经常出现的错误要及时提出来以防其他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重复错误,浪费课堂时间,比如在学习FLASH时候绘制图形,学生经常忘记选取图形工具后忘记把鼠标换回箭头工具,导致经常出现错误操作。例如WORD在设置完标题格式后,在输入正文的时候,字体格式会默认继承了标题的格式,学生会经常性的出现这种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指正,在设置完标题后一定要将字体格式换回来,然后再输入正文。再比如EXCEL在输入公式或者粘贴函数的时候,由于操作失误导致鼠标所选单元格一直呈虚线环绕状,也不撤销,其实只要敲一下回车就能解决问题等。在指导学生操作的时候不要替学生做,而是指导学生该如何做,这是咱们很多老师经常犯的毛病。另一方面能够掌握学生对操作的熟练程度,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任务。在时间足够的情况下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展示。
四、做好课前准备
一是设备的准备,也就是电脑好使不好使,是不是每天机器里都有本课要用的应用软件,软件能不能用,鼠标键盘能不能正常使用,局域网能不能通,电子教室能不能用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提前解决好,在上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时甚至修电脑修半节课,所以一定要提前准备好设备的正常使用。
二是素材的准备,主要包括视频、音频、图片等,其实以我们目前的教学环境来说,使用次数最多的就是图片,WORD教学需要,EXCEL教学需要,FrontPage和Flash用就更多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这些图片素材的收集和累积完全可以由学生来完成。7年级上下册的第三单元都涉及到网络知识,我们可以在上课的同时让学生在网络上搜索、下载指定类型的图片素材,统一存在电脑的指定位置方便以后使用。或者直接拿出一节课,这堂课同学们就上网下载图片,下课前比一比谁下的图片又多又漂亮。如果微机室没这个条件上不了网那就需要我们教师课前自己准备一些素材,现在网上免费的素材资源非常多,随处可下。下好之后利用电子教室下发到学生电脑指定位置就可以了。此外就是成品作品的准备,例如上Word排版时要提前准备几篇已经制作好的精美的板报;上Excel筛选排序时,提前准备好示范操作的表格或者图表上FrontPage课时准备好现成的网站站点;FLASH动画作品等等。

阅读全文

与如何设计信息技术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松江闪送员怎么领取信息卡 浏览:377
房本没下来的房子如何交易 浏览:692
城市的基本信息是什么 浏览:229
拼珠的产品有哪些 浏览:760
自己做产品需要具备什么 浏览:860
养蜂技术如何换出旧巢脾 浏览:942
数据通信优先级是什么意思 浏览:756
代理记账机构许可证怎么办理 浏览:665
拼多多售卖仿冒产品如何投诉 浏览:385
房子产权人代理人是什么意思 浏览:805
股份代理人有什么用 浏览:404
怎么看自己的小程序的内容 浏览:239
程序员投简历一般在哪个平台 浏览:359
交易猫担保开通审核要多少时间 浏览:515
成熟的交易者会怎么样 浏览:857
人体通过什么进行信息处理 浏览:947
重庆市大渡口区有哪些钢材市场 浏览:270
河源水果批发市场在哪里 浏览:72
新进市场如何应对 浏览:55
如何导出db文件中的数据 浏览: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