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信息检索的原理是什么
主要有5种检索技术:
一、布尔逻辑检索
1、利用布尔运算符把各个检索词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逻辑检索式,再由计算机进行相应逻辑运算,从而找出所需要信息的方法。
2、在具体检索时,检索功能是通过3个布尔运算符,也就是逻辑“与”(and),逻辑“或”(or)和逻辑“非”(not)来实现的。
二、截词检索
1、一种常用的防止漏检从而提高查全率的检索技术,目前的多数系统都向用户提供截词检索功能。
2、所谓截词,就是指在合适位置截断检索词,再使用截词符处理,既能减少字符数目,也可提高检索的查全率。
三、位置检索
1、限定检索词之间相对位置的检索技术。同样的一个检索表达式词语的相对次序不同,那么表达的检索意图也是不一样。
2、位置检索技术就限定了检索词的相邻关系,包括位置关系和前后次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检索系统不同,采用的表达符号也可能不同,常用的有相邻位置算符(W)、(nW)、(N)、(nN),字段算符(F),句子位置算符(S)等。
四、普通检索
1、是利用书目、文摘、索引等检索工具进行文献资料查找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熟悉各种检索工具的性质、特点和查找过程,从不同角度查找。普通法又可分为顺检法和倒检法。
2、顺检法是从过去到现在按时间顺序检索,费用多、效率低;倒检法是逆时间顺序从近期向远期检索,它强调近期资料,重视当前的信息,主动性相关书籍强,效果较好。
五、追溯和分段检索
1、追溯法是利用已有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不断追踪查找的方法,在没有检索工具或检索工具不全时,此法可获得针对性很强的资料,查准率较高,查全率较差。
2、分段法是追溯法和普通法的综合,它将两种方法分期、分段交替使用,直至查到所需资料为止。
‘贰’ 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
信息检索有广义和狭义的之分。广义的信息检索全称为“信息存储与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狭义的信息检索为“信息存储与检索”的后半部分,通常称为“信息查找”或“信息搜索”,是指从信息集合中找出用户所需要的有关信息的过程。狭义的信息检索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信息检索的技术或方法、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
(2)信息检索原理是什么扩展阅读:
信息检索四要素:
1 信息检索的前提----信息意识:所谓信息意识,是人们利用信息系统获取所需信息的内在动因,具体表现为对信息的敏感性、选择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从而判断该信息是否能为自己或某一团体所利用,是否能解决现实生活实践中某一特定问题等一系列的思维过程。
2.信息检索的基础----信息源:信息源定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文献术语中》,将信息源定义为:个人为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称为信息源。
3、信息检索的核心----信息获取能力:通过熟练使用检索工具来了解各种信息来源的效果。
4.信息检索的关键----信息利用:获取学术信息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所得信息的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根据自己学习、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和思路,将各种信息进行重组,船造出新的知识和信息,从而达到信息激活和增值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信息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