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系统 > 企业信息技术如何解决

企业信息技术如何解决

发布时间:2024-11-05 04:05:40

㈠ (1) 改变我国企业信息化落后的局面,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我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模式落后,信息化意识淡薄
企业信息系统是以人为核心的综合性人机系统, 它的运行基础是科学的管理模式,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经验管理、人情管理模式上,没有完整的科学管理办法。事实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除了相关的技术因素之外,更主要的因素将取决于能不能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同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其说是技术问题还不如说是管理问题。管理的不科学、流程的随意性、“人治”与 “法制”的混淆,是国内企业的通病, 如何运用良好的机制,整合企业的管理,不是某一个或几个信息集成商所能解决的, 而是取决于企业领导如何更新观念。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企业界,无论是企业的最高领导,还是销售、财务等业务部门,只是片面地认识到信息系统是他们改变策略、改变管理模式的一种重要手段,仅仅是把信息系统当成节省时间、节约劳动成本的自动化工具。因此不能从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建设,由此也给信息化建设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2、需求不明确,求全求大
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一哄而上的混乱局面,许多企业建设目的不明确,对通过信息化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标不明确,只是为了信息化而进行信息化,以企业信息化门户网站为例, 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兴建本企业的门户网站,但却不知道目标客户是谁,通过网站的建立能给企业或客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增值? 网站也不能反映出企业的形象,且功能简陋,用户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用户的咨询也常常得不到回复,甚至有些网站自成立之后相当长的时间都没有更新, 始终只提供主页, 没有什么实际内容,形同虚设。
另外由于企业信息化是由软件公司或设备供应商推动的,而这些公司对行业的管理运做知识匮乏,只擅长提供通用平台;企业本身对信息化的需求不明确,对信息化的实施手段和方法、信息技术等知识又缺乏足够的了解,难以清晰地描述企业需求,由此产生双方的配合难以默契,势必造成需求界定不清晰,开发盲目。也正因为企业对信息化没有明确的认识,导致很多企业盲目夸大信息化的作用,将经营管理变革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建设MIS、办公自动化、ERP、CRM、SCM等系统上,认为只要建设起了这些先进的业务处理系统,就可以大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而不考虑自身情况,盲目追求一步到位,希望一次就建设起涵盖公司一切经营业务的管理系统,在选型过程中也一味追求先进,而不考虑其实用性、可靠性以及局限性等问题。最终造成投入巨资购买大量的软硬件设施,却忽视了对本单位内部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转化与利用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结果导致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信息系统因信息的管理跟不上而不能发挥作用,甚至造成信息黑洞。
3、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总的来看,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以及管理水平高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相对较高;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及企业管理落后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普及程度相对较低。而且发达与不发达地区、行业或企业之间在信息装备率、信息使用率上的差距都非常大,信息鸿沟问题在我国的企业之间也普遍存在。
4、“信息孤岛、信息建设吩层”问题严重
我国的信息化从起步开始就是分头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往往是企业各部门根据当前业务发展需要,先小范围进行本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结果造成部门内部已能够实现信息的及时、有效传递。但企业的不同部门之间信息传递不畅,形成了像生产、财务、人事、销售等信息孤岛。信息孤岛造成资源无法共享、信息资源闲置,而且为企业未来信息化的升级换代也埋下了隐患。比如,邮电行业在97年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97工程,集中解决计费问题,但目前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技术的发展和更新,97工程显然不能满足当前业务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当初设计时没有从全局出发,所以现在使企业全面实施信息化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
另一方面,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运用的分布很不均衡。企业的中间技术层,尤其是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已经初步实现计算机管理;但企业的决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依旧很薄弱,基本停留在“形象工程”上,相关的报表满天飞;另一方面企业的末梢,如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计算机基本上也是空白,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总的来看。目前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仍然是“战术层”的居多,而企业的“决策层”和<战略层”相对薄弱的,这应该是企业下一步信息化建设中的重点。
5、重硬轻软、重建轻管
我国许多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明显的“重硬轻软”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有不少单位重视对硬件设备的投资却忽视软件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致使许多一流的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却是二流乃至三流的软件系统;另一方面,更多的单位将信息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软硬件系统的构建,而忽视了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利用这一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致使耗费巨资构建的系统成为没有信息运行的“裸网”。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单位运作状况随时加以维护与更新。而我国许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系统建设告一段落后就不再花费心思对其进行维护与管理,导致许多单位的系统中存放的始终是过时的信息,基本无法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促进作用。
6、推行不坚决,虎头蛇尾
正因为存在着上述几方面的原因,由于对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不明确,对如何开展信息化的步骤不清楚,同时又缺乏专人负责,在这种盲目的状态下,企业通常会采用先进的、尚未成熟的或是与企业实际需求不相符合的技术,由此导致对企业信息化推行受阻,甚至有时候会出现企业实行了信息化后不仅没有提高企业的运做效率,反而由于培训不够增加了员工操作的复杂性,导致效率低下。在信息化受阻的情况下,多数企业都将其束之高阁,最后不了了之,形成巨大的浪费。我国推进信息化的策略
不管是哪一个阶段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都应遵循一个原则;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效益驱动。这是一个处理、反馈、修正、预测,再处理、再反馈、再修正,再预测的过程,否则信息化系统很难发挥出最大的效应,带来真正的投资回报。信息系统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需要持续改进的过程。因为企业需求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所以必须长远考虑;技术和管理也是在不断地发展,所以需要不断地去持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因此我们建议企业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中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1、成立专门机构,责成专人负责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有长期的、独立的组织机构,如信息管理中心。信息管理中心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中枢,下面可以分设几个子中心:如供应、销售、技术、生产及开发维护等。它既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又要与这些部门有充分的联络与沟通渠道。信息管理中心从其它业务职能部门获得原始数据,并进行汇总、集中分析处理;及时做好信息显示反馈工作,建立各类信息档案;不断完善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其他部门和企业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信息管理中心是集收集筛选、加工处理、计算机检索、贮存传递于一体的多因素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它能实现全系统的功能大于各个子系统功能之和的目标,使企业信息管理更具有及时性、准确性和适用性。
2、流程重组与信息化同步
企业业务流程的改造,才是信息化的核心。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必然伴随着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业务流程重组必须优于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实施。我国目前一些企业信息化失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在推行信息化之前没有重新审查和改造传统的流程,而是用新的、先进的技术去适应旧的管理和生产运做流程,这在很大的程度上羁绊了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借助技术设备和软件实现企业流程的重组和再造,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管理和生产效率,最终提高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所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一定要和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相结合。
3、建立信息服务体系,托管信息基础设施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庞大,约占全部企业总数的85%左右,他们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为提高竞争力对信息化的需求十分强烈和迫切,但因受经营规模的限制不像大企业那样有开展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和能力。但对于他们来说,实现信息化无论是提升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地位还是向国际市场拓展都是必要的,也是大势所趋。因此,信息产业部或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等政府机构可以积极倡导发展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指导,向他们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和帮助,对于没有能力建设硬件基础设施的企业,则可以借助信息产业有关部门曲D电信运营商,信息化软、硬件设备供应商等)的力量为这些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托管业务,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的成本和难度,推动他们信息化的步伐,另一方面也可以催生更多新兴的部门和产业,不断完善信息服务体系,从整体上推动我国信息化的发展。
4、完善人才机制,合理使用和培训人才
目前我国信息化人力资源指数为13.43,信息化人才不足成为制约中国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信息化中所采用的模式或系统都是人机统一的系统,它需要既精通信息技术,也知晓管理知识的综合性的信息人才。在我国,由于目前信息知识教育和管理知识教育相互脱节,致使参考文献在许多企业中的管理者大多是只懂计算机不懂管理,或只懂管理不懂计算机,这必然影响到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人才问题不仅是人才数量的问题,而且还是人才机制的问题,是一个如何发掘、培养、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问题。因此企业应该积极完善其人才机制,一方面通过开展内部培训、社会公开招聘以及与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引进和培养信息化人才,另一方面,还要在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等方面多做文章。
5、立足长远,采用适度超前技术
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满足企业当前发展的需求,更要与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以适应未来市场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企业信息化的技术选择上要适度超前。要密切关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动向,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特别是接口部分,以便为以后信息平台的升级和扩展提供较好的技术基础。从当前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平台策略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在选择信息化技术的时候,应该转变观念、放眼未来积极地采取平台策略,以使企业信息化从过去单纯提高企业的生产率、降低成本转变到如何帮助企业应用IT提高综合竞争力上面来。
6、客户定制,享受个性化服务
企业由于所处的行业及历史背景各不相同,企业的运作模式虽有雷同,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需求是互异的,这就需要信息化服务商(包括软、硬件供应商)为企业“量身定制”、“量体裁衣”,以工具化、成组化的设计来实现不同的需求。但目前大多数信息化软,硬件供应商通常提供的是通用的软件或技术平台,由于他们对行业知识的欠缺,所以即使是针对企业进行的二次开发也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所以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对信息集成商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们必须从开发通用平台(推动”的模式及时调整到由客户需求“拉动”的模式上来,开发出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功能不同的平台。

㈡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一、概念:
物流信息管理是指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职能对物流信息搜集、检索、研究、报道、交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并有效地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基本要素以期达到物流管理的总体目标的活动。以物流企业市场机遇发现为切入点,针对物流企业现有信息化建设水平、市场信息获取途径及处理方式、信息系统利用程度等进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物流企业提高信息管理水平提出相应的改进性建议。
二、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的发展
目前 ,网络信息管理正蓬勃发展 ,电子商务方兴未艾。企业也意识到了电子信息技术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纷纷建立起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 ,利用计算机网络来管理自己的日常业务。然而 ,多数企业在网络管理中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降低了网络管理的效率 ,浪费了网络信息系统这一宝贵资源 ,并错过了许多发展的良机。不注意解决这些问题 ,将极大地阻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当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很多的企业在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来尽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在努力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可以说企业已经将物流看成了提升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手段。因此,企业物流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显现,甚至说能够决定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就是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但是,因为目前很多的企业对企业物流管理认识程度不够、企业物流管理手段和技术落后等诸多原因致使在目前的企业物流管理的实践中还面临诸多的问题。所以目前非常有必要对企业物流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认真梳理,然后找出当前企业物流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探索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现代物流的核心理念是用信息系统来整合对顾客,经销商,运输商,生产商,物流公司和供应商之间的管理,让物的流动具有最佳目的性和经济性,从而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利用水平。
为全面了解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现状,使其有效地在发现市场机遇过程中起到作用,本物流信息管理论文分析了我国物流行业的现状,通过对物流进行研究,找出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物流信息化。希望使得物流将成为下一个促进行业发展和企业赢利的重要力量。
本信息管理论文分析了我国物流行业的现状,通过对物流进行研究,找出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物流信息化。希望通过物流化使得物流将成为下一个促进行业发展和企业赢利的重要力量。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物流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物流产品出口大国。物流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密切相关,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在中国加入WTO后,我国迅速成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发展中心,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流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物流行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含量低,物流款式经常变换的特点。而物流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具有较高的利润和附加值。特别是知名品牌物流,其新产品的毛利润率可达百分之几百。
当前,物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这既给物流行业带来了较大的机遇,使物流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向物流行业提出了挑战,要求物流行业加快信息化建设。在物流行业,产品较为单一,业务简单,但任务繁重,每天需要统计的单据量非常大,因此在信息的传递方面速度较慢,造成业务与财务的核算不能同步,难以保持一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越来越追求时尚。因此物流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卖不出的、过时的产品在价格上将大打折扣。这就要求物流生产企业及时跟踪顾客的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以满足顾客的需求。
据统计,我国纺流业虽然总体保持增长态势,但从长期来看,其效益状况却难以改善。原因之一是我国物流行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企业居多,自主品牌少,生产、销售管理自动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不高,制造商与销售商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不够。
物流行业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出口创汇大户,并且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发达国家商业管理的自动化和仓储物流的信息化、标准化对我国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物流产品出口造成了信息技术壁垒,给我国物流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中国物流行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但同时由于这个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物流店的数量在猛增。物流生产企业面临着异常激烈的竞争,它们必须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成本以达到提高利率的目的。因此,本信息管理论文让众多物流企业都在需求减少成本的新途径。此时,我们就不能不提到物流了。
三、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千千万万物流加工企业里,人们往往重视设计和生产,而作为对物流生产系统提供的、支持的、必不可少的物流系统则没有受到重视。随着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物流生产加工企业开始关注自身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在信息管理论文中物流常见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物流本身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短暂的流行周期,如果企业市场反应速度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很多企业的产品仅仅停留在流通的中间环节,根本没有达成现实的销售,库存和现金流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
单品管理是对物流企业供应链中货品管理的细化。单品管理思想,就是在整个生产、营销、物流环节中,通过单品管理,可提高货品周转率,增加货品 ,调拨次数,大大降低滞销品库存,加快畅销品追单反应速度。
物流市场的发展演化,越来越显示出多品种、小批量趋势,而这种趋势也必将影响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方方面面。如何满足物流产品的这种多品种、小批量的发展趋势,需要物流企业、物流公司共同努力,建设共同配送系统,通过设存储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设施来实现。
合理库存问题 .现代物流的一个根本理念就是要尽量降低库存,直至零库存。但是,没有库存对于正常运作的物流企业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对物流企业来说,库存控制的目标不是消灭库存,而是如何合理控制库存。合理库存的一个基本准则是将库存尽量集中在畅销产品。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每个企业的物流解决方案都各有特点,不尽相同。因此,它们对于物流系统的要求也不相同,不过解决途径却始终不离一点:物流管理信息化。所有的解决方案都是围绕着信息化这一点来发展的,但是物流要信息化必须先搭建一个有效的、高速运转的物流系统。
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是物流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的结合与统一,它贯穿于企业物流的各个环节。正是因为有了物流的信息化,现代物流才有了生命。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些都需要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的支持,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物流信息化的集中体现。ERP在国外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中国的企业界掀起了一股ERP的热潮。ERP系统是今后中国企业信息化的重点,物流行业ERP系统的应用是发展趋势之一。
物流企业需要ERP 通过对众多的物流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企业原始积累已经完成,内外环境已发生变化,企业正处于转折期,企业进一步扩大将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公司业务信息量大,手工方式难以处理;产品交货期要求要短,而且要及时;客户要求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订单的款式繁多,产品多样化,批量大小不?;面、辅料的种类繁多,仓库管理任务繁重;物流企业管理还不够规范,水平有待提高。
中国加入WTO,为国内物流企业提供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但也使企业面临着提高管理水平的挑战。ERP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的优势不仅在于帮助企业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更重要的它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之一。它可以尽快改变我国物流企业管理粗放、落后的局面,进而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物流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实施ERP也是进行国际竞争的需要。
ERP能够完善企业物流。ERP是全球制造、销售企业推崇的管理标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能成功地控制企业的全盘经营活动,降低经营成本和制造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分析和重组,规范企业的管理和信息流,达到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同时又能解决企业传统手工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结论
综合所述,中国物流市场目前还存在一些效率低下的状况,有一部分是因为库存系统不够健全,在仓储方面的费用成本也比发达国家高。物流行业的物流也往往因为物流条件的专业化程度不够而使物流的一部分价值在运输的过程中流失。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起物流的作用,利用物流信息化解决企业在产品运营中遇到的销售和库存之间的矛盾,使物流系统更高效地运转起来为企业服务,使企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也是物流发展的原则和目标。目前物流业在中国逐步发展,方兴未艾,而物流业面临更重大的发展契机,因此,物流将成为下一个促进行业发展和企业赢利的重要力量。

㈢ 未来信息技术如何管理与处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未来以电子商务、软件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IT技术对企业经营和管理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企业也需要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才能改变整个行业和企业的竞争规则,从而赢得新的竞争优势。相反,如果无视这种趋势,或没有很好地利用IT技术提升管理,无论多么具有实力的企业,都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甚至被市场所淘汰。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必然经历"四i"化,即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阶段。北京贯智赋能管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高级咨询顾问邱昭良博士认为,目前国内很多企业还处在信息化的阶段,有一部分企业已经着手实现企业内部系统的集成化,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朝着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第一,实现信息化(information)。中国企业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还是靠"人治",决策靠"拍脑袋",业务靠手工处理,数字化、精细化程度不够,导致管理效率和效果受到限制和影响。因此,IT应用的第一步就是从手工操作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

第二,实现集成化(integration)。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需要企业内部的产品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与客户服务紧密集成起来。因此,IT应用也需要从局部走向集成。现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缺乏整体规划,各种IT应用系统彼此孤立,构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缺乏集成与整合。因此,企业应用集成(EAI)会是一些企业下一步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三,实现网络化(internet)。很多企业的运作是跨地域的,为实现集成化,就需要实现网络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性能提升,已经可以支撑商业应用。因此,借助互联网提供的廉价的通讯手段,可以让很多中小型企业构建起全国性的业务运作体系,实现业务的有效扩张。而过去,对于很多企业是不堪想象的。企业必须耗费巨资,建设一个庞大的私有广域网络,而现在却可以实现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数字神经网络".第四,实现智能化(intelligent)。除了完成传统的交易之外,还要挖掘客户的需求,从数据里面获得财富,辅助企业决策,让企业成为一个智能化的企业。

在未来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信息环境中,驱动现代企业成长的力量将由机会和业务驱动转向的管理和创新驱动阶段中。信息技术应用将会对后两种驱动力量都能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

在邱昭良博士看来,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和管理趋于复杂,企业必须靠加强管理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益,而单纯依靠人的控制和一些简单的辅助手段已经不足以保证业务运作和管理的有效,因此,企业就需要引入一些专门的信息系统,例如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并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平台上整合现有的系统资源,同整个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使得跨企业、跨行业的供应链流程更加畅通和便捷。

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开始步入"创新驱动"阶段,企业需要对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和设计,并倡导学习和创新,加强知识管理,因此,这时就需要引入知识管理(KM)、商业智能(BI)、企业应用集成(EAI)等系统和方法,深入挖掘数据中蕴涵的财富,使得业务更加智能、集成,从而达到一个完美的电子化企业的境地。

不同管理层次的影响从表象上看,信息技术作为手段为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平台。而实际上,IT不仅是工具,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全方位管理理念、企业文化、业务流程及人力资源模式转换形态的催化剂和助推器。

一个企业的管理层次中,未来信息技术对于组织变革、业务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冲击最为明显。在组织管理层次,首先是完成了由封闭"孤立"型的树状组织,向开放协作型的矩阵组织的转变;其次是部门间协作关系由静态"部门接口描述"定义,转变为由动态业务流程体系来指导。

"过去,部门员工习惯性地只对本部门领导负责,部门领导是部门间交流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很难主动方便地到本部门以外去寻求资源,自然也就很难以目标导向方式进行工作。过去,部门间协作关系用成文的'部门接口定义'来约束,N个部门就要有N个接口规范,且不说工作量大、难以定义完整,最主要的是部门经理可能会不顾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对组织提出的新要求,而以'接口规范'为由拒绝其他部门的请求,甚至到了不知道本部门为何而存在的地步。"联想电脑公司副总裁杜建华认为跨地域、跨部门、多层次的信息系统的建立,打破了传统组织壁垒,打破了信息资源"领导瓶颈",建立起了以业务流程为导向的、充分发掘专业化协同优势的矩阵式组织体系。

未来企业的业务运作和管理不仅在内部通过信息系统整合起来,而且在整个产业的供应链和价值链上实现多点对多点的传送和交换。企业业务管理架构呈现多维、交叉的趋向,咨询、市场、销售、服务等部门通过内部网络和软件相互渗透,共同组成客户为导向的高绩效思维跨团队协作组织;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使得内部信息系统和外部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信息系统点对点的嫁接在一起,并且不断复制,使得不同企业的电子采购、制造销售、客户关系关系更加实时化和灵捷化,本行业的业务运作和管理的效率越来越高,最后,价值通过供应链不断扩散到整个行业和其他行业。

最后,未来信息技术对企业文化已经并继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企业文化在信息时代至少具备两个特征:协同与创新。在传统企业中,这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而在信息时代,个体将被赋予更大的权力和空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主要是资源互动关系,团队将不再是冻结个性的冰窖,而是激发潜能的催化剂。

软件技术发展对于管理的影响"我们目前的方向是企业管理软件,主要的目标客户是企业客户,通过应用我们的软件平台和工具来实现管理的效益提高,也会在某一方面带来企业运营模式、商业模式和管理观念的改变。"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强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软件的概念,它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在两个方面会对管理软件造成比较大的冲击,并直接影响企业的外部和内部的管理架构。一方面,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基于企业内部网络的管理系统开始满足跨企业、企业供应链或者联合体这种竞争环境下的管理需求,企业之间的信息协同和交流加强。吴强认为目前国内应用的还不多,不过,基于互联网的多企业运作的协同的供应链模式会在两三年之后形成一个热潮。

未来的电子商务模式强更加成熟,真正的B2B模式一个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加上P2P(点对点)的交换,可能是ERP,也可能是SCM等,使得每一个企业的系统和另外一个企业的系统实现对接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之间必须有协同的标准。这也会要求实现系统对接的企业之间管理体系和架构的同等,必然促使企业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管理标准。

另一方面,软件技术的开发技术将会有重大的改革,过去的软件开发是功能型的,厂商向客户展示自己产品的功能多么强大,功能型的软件模式过于固定,不适合个性化的弹性的系统要求,因此,软件必然会向组件化、可重构化发展,就好像有很多零件一样,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来组装,因为未来每个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可能完全一样,如果管理模式和别的企业一模一样,那么自己也没有多大的竞争力,因此对于软件的需求必然有所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的流动更加快,管理会变得越来越快捷和灵活,流程优化或重组很快就可以达成,节省很多时间,软件系统也就马上会重新组建起来。

根据赛迪顾问的研究报告,软件开发、应用环境的简易化将是未来的主要的趋势之一。IT厂商出于商业和技术利益的考虑,各自产品之间形成了差异,计算机用户出于历史原因和降低风险的考虑,必然也无法避免多厂商产品并存的局面。于是,如何通过屏蔽各种复杂的技术细节而使技术问题简单化的需求也就应运而生。这些趋势促使企业的内部信息传递更加流畅,管理决策更加迅速,和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的交流更加便捷。

国内企业成长比较快,喜欢立竿见影的管理模式,因此对管理软件提出相应的要求。而且,管理相对成熟后,软件才能进一步发挥作用。软件推进管理进步这句话应该倒过来说,是管理推进软件进步。而且这两者间是相辅相成的,软件是管理思想的体现,管理理念的转变促使软件不断发展,软件只是一个管理平台,最重要的是管理理念和方法。

㈣ 企业信息化的如何发展

如何更好地促进当前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最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搞清楚,该企业搞信息化的范围究竟是什么。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总的来说就是广泛利用信息技术,使企业在生产、管理等方面实现信息化。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企业在生产当中广泛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如生产设计自动化(CAD)、自动化控制、智能仪表、单板机的运用等等,凡是用到电子信息技术的都是企业信息化的一部分。
2.企业数据的自动化、信息化。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销售、财务等数据进行处理,这是最基础的、大量的数据信息化过程。
3.更高层次的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系统,Intranet、Extranet、制造资源计划(MRPII)、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办公自动化(OA)等都是用来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的,这是更高层次的信息化。
4.税务会计筹划企业利润。企业税务会计在多种纳税方案中通过事先筹划,合理安排公司筹资、投资、经营、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针对采购、生产经营以及内部核算等进行合理决策,利用国家法规积极税务筹划,既保证企业完成利税义务增加自身“造血”能力,降低税收负担,也提高了税后利润,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譬如,航信软件“懂税的ERP” 产品与国家涉税系统进行信息传递与要素延续,对企业经营过程涉及的诸多税种进行业务处理,为企业管理决策献计献策,为创利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中国企业信息化的深入,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将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重点,提高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出谋划策,将对促进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起到良好的作用。

㈤ 如何应用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利用电脑和网络管理系统,使企业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细致化。

阅读全文

与企业信息技术如何解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技术工怎么提升技术 浏览:872
花容月貌产品怎么样 浏览:395
如何网上交易防骗 浏览:169
游戏小程序怎么设置 浏览:62
农产品名牌怎么弄 浏览:187
蜀门手游多少级可以物品交易 浏览:43
为什么开数据进不了网页 浏览:358
什么是开盘价判断交易密集区 浏览:870
导管射频哪里技术好 浏览:743
要当程序员大学学什么专业 浏览:384
股票交易费怎么算的 浏览:180
用户信息中心是什么意思 浏览:94
有哪些外汇平台可以交易股指 浏览:993
公司怎么收回代理权 浏览:390
韵达乡镇代理需要多少钱 浏览:564
律师代理一审案件需要什么 浏览:377
闲鱼买什么产品销量高 浏览:169
茂名的房产交易所搬去哪里了 浏览:716
借贷项目的数据怎么维护 浏览:629
黄浦区二手货交易市场在什么地方 浏览: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