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数据时代企业须打好信息资源整合攻坚战
大数据时代企业须打好信息资源整合攻坚战
数据被认为是新时期的基础生活资料与市场要素,重要程度不亚于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
近年来,企业产生的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信息资源爆炸式激增,其中非结构化的数据信息达到85%左右,传统的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已经无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
Hadoop等大数据技术和其他大数据工具和设备的出现以及云计算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的广泛运用,为企业处理日益增长的海量非结构化数据提供了高效、可扩展的低成本解决方案,弥补了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方面的不足,深化和拓展了企业商业智能和知识服务能力,形成了数据驱动的决策机制,提高了决策水平。
因此,大数据时代,企业应转变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模式和利用方式,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为抓手,加强信息资源整合,精准、快速地提取增值性的有效信息,打响信息资源整合攻坚战。
信息资源难题
大数据时代,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产品研发、客户关系管理、风险管理、供应链管理、决策支持等环节的应用逐步深入,具有“大量(Volume)、多样(Variety)、快速(Velocity)、价值(Value)”特性的信息被大量创造出来。这些信息资源在统一标准规范、实时精准管控和深层价值挖掘上难度较大,企业面临信息资源管理的巨大挑战。
结构复杂多样,统一标准规范难。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在组织上表现为非线性化,超文本、超媒体信息逐渐成为主要的方式;同一服务器上的信息资源也可能在数据结构、字符集、处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大数据这一结构复杂多样的特性给信息资源统一标准和规范的建立带来麻烦,使得体量庞大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信息资源处于无序组织状态。标准化、规范化企业信息资源是未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动态性与交互性并存,实时精准管控难。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信息是企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企业数据获取提供了便利,这些资源为企业进行大规模、精准化的消费者行为研究提供了机会,而互联网信息的动态性是显而易见的,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同时,交互性是网络信息传播的最大特点,互联网形成了企业与用户沟通的桥梁,企业和用户共同参与,使得信息双向流动。企业对自由灵活的且互动性强的信息资源实时精准控制难度越来越大。
数量庞大且内容多样,深层价值挖掘难。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资源包罗万象,一方面是与外部的客户、合作伙伴通过文本信息、社交网路、移动应用等形式进行互动时产生大量的数据;一方面,企业内部生产研发、综合办公、视频监控等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产生的大量信息。这些信息资源在形式上表现为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是多媒体、多语种、多类型信息的混合体。
研究表明,中国捕获和产生的数字信息量有望在2012年至2020年间增至8.5ZB,实现22倍的增长,或保持50%的年复合增长率。企业在PB级甚至EB级的数据中寻找相关信息无异于大海捞针,利用信息驱动决策的成本和复杂性与日俱增。
不对称发展
传统粗放式信息资源管理的整合度不高。企业信息资源长期处于粗放式管理状态。企业对内部产生和外部反馈的大量数据信息仅仅是存储下来,缺少信息的甄别、分类、整合和加工,很少利用信息进行管理决策,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非常低。大多数企业缺乏有效的方法、手段和机制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无法及时有效的对信息资源进行提取、集成和分析,整合度非常低。
信息资源管理缺乏对大数据的深度认知。就企业而言,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就是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做到正确决策。企业只有深度认知大数据特征以及大数据给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带来的难点,才能有序组织和管理结构复杂、大量、实时且潜在价值高的数据信息,才能及时、准确地挖掘分析出海量数据信息的潜在价值,才能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然而,多数企业在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对大数据的认知还只留于表面,导致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偏低。
信息资源管理缺乏数据治理体系化建设。数据治理尚属比较新兴的、发展中的概念,随着“大(大数据)云(云计算)平(平台)移(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企业数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亟需数据治理(Data Governance)来输出规则的可信度高的数据。
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在数据治理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是做了简单的数据质量检查、数据归档、数据安全等分散性的数据处理工作,没有形成数据治理方法论,数据作为企业核心资产来运作的理念尚未形成,完整的数据治理体系建设缺失。
整合资源
统一信息资源模式,强化数据标准建设。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关键是依托企业主数据管理(MDM,Master Data Management),强化数据标准化建设,实现信息资源模式的统一。企业主数据管理就是将企业的多个业务系统中整合最核心的、最需要共享的数据(主数据),集中进行数据的清洗和丰富,并且以服务的方式把统一的、完整的、准确的、具有权威性的主数据分发给企业内需要使用这些数据的应用。
总结多年企业信息化规划经验,结合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要求,提出了识别、诊断、规划、实施、维护5个阶段实现企业主数据管理的方法论。
推进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融合发展。大数据时代,实现企业海量复杂数据信息的科学有效管理是保障大数据技术能够充分挖掘企业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的前提。纸质信息与数字化的视频、音频、邮件、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在企业信息资源中的比重的逐步攀升,蕴含了丰富的潜在价值。这些非结构化数据的构造方法重复率高、冗余存储明显,且不同对象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关系。然而,传统的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无法实现对非结构化数据的组织和管理。
因此,企业需推进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融合式发展,将超文本、超媒体数据模型和面向对象数据模型进行融合,构建适合结构化和非结构数据统一组织和管理的数据模型。
积极部署大数据应用,驱动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大数据时代,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最终目标是利用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应用系统是大数据的根基,企业应加大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部署力度,综合运用云计算、分布式计算、数据交换、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以及非结构化的数据处理等多层次的大数据技术搭建大数据平台。
重视数据安全管理,确保大数据生态圈信息安全。大数据时代,信息系统之间互联是必然的,他们会形成一个息息相关的生态圈。在这一生态圈里,存储和管理的大量数据信息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需要对数据安全问题进行控制和管理。因此,企业在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应以数据安全管理为前提,需要与上下游企业以及安全管理机构、评测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开展广泛合作,从企业管理制度、流程和技术手段等多方面协作确保大数据生态圈的数据信息安全。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时代企业须打好信息资源整合攻坚战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⑵ 如何做好信息工作
(一)扎扎实实加强信息基础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进一步重视信息工作,**将继续把信息工作纳入对各单位的目标考核范围。岗位、人员没有落实的单位,要尽快明确信息岗位,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并在一定时期保持相对稳定。要为信息工作人员配备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在传阅文件、参加会议、学习调研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条件。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工作制度。要继续贯彻**文件,坚持好信息联络员制度,信息上报审核制度,重要信息迟报、漏报、瞒报追究制度和信息反馈、评比制度。认真落实信息调研制度,今后将向有关单位适当下达一些具体的信息选题约稿,并结合业务工作组织一些小型的调研活动、小型的座谈会,加强对不同信息基础的单位的分类指导。要切实建立信息整体工作制度,办公室(综合处)人少事多,在加强对信息工作归口管理的同时,要将工作职责要求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下属单位,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发挥整体合力,做好信息工作。 三是要拓宽工作思路,增加“信息源”。各单位要积极推进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在本机关局域网上要建立统一规范的信息网页,各职能部门都要在网页上交换信息资料,办公室要通过网页及时获取信息素材,并加强信息的综合汇编和管理。报送信息要进一步拓宽思路,除重点抓好系统内的业务信息外,还要加强对系统外重要信息的反映,加强地方党政领导关心的经济金融热点问题的反映。今年将进一步拓宽《金融信息》的反映内容,并适当增加“网络信息”的容量。 (二)集中精力提高信息质量 信息质量是提高采用率的基础,是信息价值的基础,是信息工作生命力的基础,也是我们信息工作人员、办公室主任乃至一个单位工作水平的一面镜子。提高信息质量,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把握全局性。信息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它是中心工作服务的,为决策服务的。每一个信息工作人员都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住大局和中心,按照“三个围绕”的要求,围绕领导同志关心的问题和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报送重点信息;围绕重大经济金融决策的出台,适时反映政策效果信息;围绕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报送实施货币政策、加强金融监管和改善金融服务的综合信息。要减少会议、领导活动等一般信息的报送。 二是要增强针对性。挖掘出好的信息素材,是做好信息工作的一个基础。信息天天都有,除了报送常规信息外,关键是要抓住一些好的素材和重大信息不放,进行深加工和追踪式的连续性的反映,写出一些有深度有份量的信息,充分体现其重要性、代表性、典型性。同时,要紧紧结合地方的实际,发现一些金融与经济结合中的一些有地方特点的信息,充分体现其独特性、垄断性。如部分边境地区关于边贸的信息,农牧区的信息,退耕还林(草)地区的信息等,这些都是独特的,也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信息。要注意编写信息的角度,多从领导和上级行的角度考虑和编写信息。 三是要保证真实性。真实是信息的生命。信息一定要客观实际,准确无误,既不能猜测加估计,也不能报喜不报忧。凡是重大的信息,对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金额、定性等要素一定要加以核实。报送的信息要实行校对审核制,办公室(综合处)负责人要认真审核把关,重大信息还要送单位负责人审签,特别是涉及其他单位的重要信息,务必与有关单位核对无误,切实防止误报和内容、文字错漏问题。今后,凡是报送紧急重大类信息,必须同时打上审签负责人的名字。同时强调一下,凡是简单拚凑信息,月末、季末、年末突击报信息的,将进行批评直至通报。 四是要提高时效性。时效性是信息区别于其他类型材料的根本性特征。同样一个工作,报得快,反映及时,它的价值就得到体现。信息工作要有前瞻必性,要抓苗头,抓新颖素材,要把工作的“快”反映到信息的“快”,把工作的“实”反映到信息的“实”。特别是对重大金融风险、重大案件事故等紧急重大类信息,要有很强的政治敏感性。要按照有关文件的精神,将及时、准确报送紧急信息,作为一条严肃的政治纪律。对迟报、瞒报、误报的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是要突出实用性。信息工作的目的就是为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开展服务。要重视加强信息的综合利用,尽量把信息工作与其他有关工作结合起来,以提高其使用价值。对突发事件和业务性很强的信息,应及时传送给有关领导和职能处室进行处理,信息一经领导批示,便明确了工作的方向,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撰写综合材料或起草文件时,要注意录用平时归类整理的一些信息,使信息为全行中心工作服务;要注意把信息工作与金融宣传工作结合起来,精选部分适宜对外宣传报道的信息主动传送给有关单位和新闻媒体,动态地宣传金融,以产生好的社会效应。 (三)千方百计提高工作水平 做好信息工作,关键是要有一支爱岗敬业、富有进取心、能打硬仗的队伍。信息工作看似简单,其采、编、发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责任重大,既是对我们工作能力和技巧的检验,又是对我们思想认识程度、政策理解的深度、业务工作熟悉的程度和领导意图理解的准确度的检验。我们一定要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上下功夫。 一是感情要投入。干好工作首先要热爱工作。办公室工作无小事,信息工作是办公室乃至单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一定干一行爱一行,以饱满的热情和全身心的投入来做好这项工作。做信息工作,对于我们熟悉情况,了解业务、获取知识都大有裨益,对今后从事其他工作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二是知识要拓宽。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年轻人居多,相当多的还是工作不久的同志,我们一定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以尽快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要加强政治学习,关心时事,培养对政策导向的洞察力;要加强对业务特别是职能部门业务的学习了解,增强理解驾驭工作的能力;要加强计算机等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以增强对工作的开拓能力。 三是作风要深入。有的同志感到信息工作比较单调,比较辛苦。这是实际的,但我们要增强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在主动工作中去寻找亮点,要在悉心摸索中去发现工作的技巧,在创造性的劳动中去感受丰收的喜悦。要扑下身子,广泛联系,主动参与调研活动,主动与职能部门沟通,主动计划工作。要善于从纷繁芜杂的信息中发现闪光的信息,从个体中找出带普遍性的内容,勤于总结和提高。 四是遇事要敏感。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要时常保持一根敏感的神经。要增强预见性,敏锐地把握一个阶段需要重点反映的情况问题,敏锐地捕捉那些带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 五是文风要精炼。做好信息工作,对文字功夫要求较高。信息不是简报,更非报告,一定要一事一报,短小精悍。标题要准确并力求醒目,内容要注意砍头去尾,突出“亮点”,平铺直叙,笔法要平实洗练,切忌哆嗦和过分阐述。题材简单、信息点少的信息材料要千方百计写短,题材好的、信息点多的要作深度反映,可以写长。对一些综合信息,要内容充实,言之有据。
⑶ 如何把握好“整合点”分析
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金陵教学过程图图一:整合层次与整合点关系示意图 图二:整合最优化教学设计形成示意图 整合点分析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重要内容。对于帮助中小学教师寻找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切入点,促进整合深入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现实意义。理论阐释所谓整合点,通俗来说就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融合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可以是知识点,也可以是支持能力发展的过程和方法,还可以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整合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还可以贯穿教学全过程。具体到把整合点选在哪里,要视课堂教学目标而定。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以系统最优化为原则,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实现,是整合点分析的出发点。 分析当前整合发展的层次,可以方便地发现整合点与整合发展层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度。把握了两者之间的关联度,整合点分析的困难就迎刃而解了。 从图一可见,情境激趣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低级层次,指的是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之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的教学策略。情境激趣在实践中最容易上手,是早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采用得较为广泛的形式。在情境激趣层次,整合点无处不在。 突破重点难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中级层次,指的是把信息技术的优势运用于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之中,以取得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实现之实效的教学策略。突破重点难点是整合寻求突破瓶颈的产物,其整合点直指课堂教学重点难点本身,使整合直接进入课堂教学核心,为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服务,从而有效地突破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瓶颈,代表了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主流形式。 创新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高级层次,指的是通过精心设计过程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过程中感悟方法,在活动中发展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高层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在创新教学方法层次,整合点可以是过程或活动,可以是感悟方法,可以是发展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可以是知识点。 遵循系统最优化原则与方法,就要根据既定教学目标,形成个性化的最优化教学设计方案。这个教学设计不仅要求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环境,而且要求分析教师个体的风格与特点。因为,教师个体业务因素因知识背景差异、技术背景差异、资源占有差异、性格特点差异、审美情趣差异,还有教学风格特长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整合教学设计的最优化,实际上是教师个人因素与教学内容、学生现状与发展目标和学校教学环境之间的最优化整合。整合的目标,就是优化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整合的策略与方法,包括资源选择、技术方式等等,就是根据这个目标,综合教师的认识水平和经验水平,最优化地组合教师个人因素与教学内容、学生现状与发展目标、学校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 图二可见,整合不是一个不变的模式,而是柔性的不断创生成的样式,同一个课题可以有不同形式的整合结构,同一个主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资源支持学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同题异构。我们所说的创新教学方法,就是要让教师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以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实现为目标,通过个性化地整合教学诸要素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实现的。个案分析《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人物个性之作文评改》就是这样一堂好课。试予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节描写的相关知识,在评价与修改习作中学会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的写作技法突出人物个性。 过程与方法:依托专题网站、论坛等信息技术,即时生成并呈现当堂修改习作,在协作学习、评价与交流中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协作与互相评价中领悟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优缺点,并在及时修改、评价他人习作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作为学习伙伴的成就与价值。 教学重难点重点:即时生成并呈现当堂修改的习作,实践中掌握细节描写技法。 难点:对即时生成的习作进行有效评价,开发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 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来看,这堂课的整合点没有停留在情境激趣的初级层面,也没有囿于死抱知识点、死揪重难点不放的辅助教学观,而是重在过程与方法,体现了教学方法创新,是较高层次的整合。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和支架,网站与论坛相结合,思维与实战相结合,围绕发展比较、评价等高级思维能力这条主线,激发学习动力,使学生在写作能力、思维发展和拓展视野等方面都得到锻炼。 从教学方法创新角度来看,教师选择的课题来源于教材,又作了符合课程标准的调整,着力点在于发展学生高级思维能力,提高鉴赏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实践的结果,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较好地受到了思维训练,饶有兴味地进行改写习作,评价能力、写作能力、鉴赏能力和学习成就感皆有很好的提升,教学目标自然很好地达成。究其教师素养原因,皆与其个性化素养有关。譬如,对教材和课改精神的理性把握,谙熟论坛互动功能,有建设专题学习网站形成的资源积淀,又把教师个人素养与教学内容、学生现状与发展目标、学校教学环境等要素进行最优化整合,突破了辅助教学观的局限,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校本资源建设生态化的途径,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工具。形成了创新教学方法的高级层次整合。 正是教师业务素养融合在整合教学设计与整合实践之中,才有了丰富多彩的整合方式,同题异构也才具备了理论基础
⑷ 怎样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
1、在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感性地掌握知识。老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思考、讨论、操作、答问、质疑、总结。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知识,发展思维、提高了能力。
2、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节解决重点、难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教学边讲解边演示,变抽象为具体,诱导启发学生,创造良好的思考问题的环境,促进他们动脑筋,使所有学生都去思考问题。通过生动的演示和实验使学生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突破了本课的重点难点。
3、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在教学中优化练习设计,巩固新知识。新授课中的巩固练习,就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时不是简单地重复书上学到的东西,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优化练习。
信息技术在教学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练习”的设计方面更富有弹性,体现练习的阶梯发展趋势,有易到难,体现差异教育:学生开始从模仿型的基本练习——变为提高辨析能力而设置的判断练习——再变为糅合知识而设置的综合练习等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标
1、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
将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传统教学方法的变革。
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与信息评价)、加工(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利用(包括信息的排序与检索、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以及信息的控制与传输等)
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同时具备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并能在虚拟的环境中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意识。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海量的网络信息,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新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必须能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学会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