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涉密人员分为哪三个等级
涉密人员的涉密程度分为三级,分别是核心涉密人员、重点涉密人员和一般涉密人员。
1. 核心涉密人员:这类人员涉及的工作、信息或材料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需要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绝密级别的涉密信息一旦泄露,将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文件上,绝密信息需要用大红圈标记,并附上防伪章和保密编号。
2. 重点涉密人员:这类人员处理的是一般的国家秘密,包括经济建设、外交等方面的信息。机密级别的涉密信息泄露同样会受到法律制裁。机密信息需要在文件前加上小锁标志,并贴上防伪条纹和保密编号。
3. 一般涉密人员:这类人员负责的是对国家安全和利益有一定影响的秘密工作。秘密级别的涉密信息泄露可能会对国家安全产生不良影响。秘密信息在文件上用小红圈标记,并加盖防伪章和保密编号。
涉密程度的分类标准由国家保密局制定和管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保密工作要求,考虑不同行业、领域、职业等因素,确保标准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涉密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了解保密规定,提高保密意识,增强保密能力。违反保密规定,泄露或隐瞒重要涉密信息的行为将受到法律惩罚。各机构应确保涉密人员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贰’ 涉密人员不能在社交媒体中发布哪些信息
涉密人员不能在社交媒体中发布任何与工作相关的涉密信息。
涉密信息是指那些被特定机构确定为需要保密的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可能会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相关组织的运营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社交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和信息传播的快速性,涉密人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涉密信息极易导致信息泄露,进而引发严重后果。
具体来说,涉密人员不得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涉及国家安全战略、军事部署、科技秘密、经济情报等的任何细节;与工作相关的敏感数据,如未公开的统计数据、研究报告、内部调查结果等;以及可能用于识别特定人员身份或位置的详细信息,如同事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或工作场所的具体位置、设施布局等。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或利用,将可能对国家或组织的安全构成威胁。
举个例子,假设一位在军事研究机构工作的涉密人员,如果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关于某项先进武器研发进度的照片或评论,这样的信息很可能被敌对势力捕获并分析,从而导致国家军事机密的泄露。同样,一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涉密人员,若不慎在社交媒体上透露了即将发布的政策草案内容,这也可能引发市场波动或公众误解,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和政策的执行效果。
因此,涉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增强保密意识,在社交媒体使用中保持高度警惕,确保不泄露任何涉密信息。这不仅是对自身职责的负责,也是对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