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安信息化三个一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个一”的具体内容是:搭建一组教育平台。组织专班人员、行家里手、典型榜样,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业务、不同侧重点,定期进行集中学习、演示和讲解警务信息化知识。在县局网站主页开辟警务信息化专栏,将警务信息化建设文件精神、经验典型、心得体会、战果战例、知识技巧等信息发布到网上,供全局民警学习交流。开辟“每周一课”模式,组织民警利用周五下午、工作日晚上或周末等业余时间集中学习,重点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组织一串技能考核。对各单位的基础信息采集录入、执法办案质量、警务平台信息质量等情况,每周进行一次梳理,及时发现问题,督促及时整改。对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重要内容的完成情况,以及阶段性工作进度情况,每月进行一次考评,每月进行一次通报;完善一套运作制度。从全局民警中挑选一批计算机基础好、信息化本领强、肯学肯钻肯干的民警担任技术骨干,作为推进信息化进程的中坚力量。合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领导带头、深入一线抓推进,专班督促、强化手段抓推进的常态化督导工作制。对考评考核排名连续靠后的单位、责任人,因信息录入不全、不准造成负面影响的严格落实考核奖惩制度,并对推进信息化工作突出、成效明显的个人及时兑现奖励。
2. 什么是公安信息化包括哪些
全国公安机关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 由拉网式摸底排查、满天飞追捕抓人、长时间高强度审讯“三板斧”侦察向网上排查、网上串并、网上追逃破案转变
■ 由“民警下班、小偷上岗”转变为“猫鼠同步”、警力跟着警情走
■ 大力推行网上办案,设置办案程序“防火墙”,规范了民警执法程序
拉网式摸底排查、满天飞追捕抓人、长时间高强度审讯,这是过去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的“三板斧”。然而,近年来,随着犯罪的动态化、智能化特征日趋明显,职业犯罪、高科技犯罪不断增多,“李逵”式的“三板斧”已日渐“老迈”。
全国公安机关进行一场公安信息化的现代警务新变革,已成为必然趋势。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9月23日至25日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提出,全国各级公安机关要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向信息化要警力、要战斗力,以信息化带动基层基础工作,以信息化推动警务机制创新、提升警务工作效能,全面提高公安机关的实战能力。
信息化主导案件侦破:轻点鼠标、坐在“家”中就可以千里缉凶
“李逵”式的“三板斧”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网上排查、网上串并、网上追逃,实现精确打击。
8月25日晚,江苏省江阴市城区发生一起入室抢劫命案,江苏警方迅速利用“天网”省级警务平台,根据物证调查定方向、车踪碰撞定车辆、技防监控定形象、旅馆信息定身份,8天内将4名长途奔袭而来、作案后四散逃匿的湖南、江西籍犯罪分子全部抓获。
据介绍,“天网”平台作为高端统筹阶段的核心,是江苏公安信息化的拳头产品和亮点。依托省级警务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一张覆盖全社会各个角落的信息防控网络,实现对在逃人员和违法犯罪活动轨迹进行跟踪管控,有效提升了打击犯罪的能力。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说起破案方式的改变,江苏省公安厅指挥中心有关负责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过去破案追逃协查信函满天飞,民警“大海捞针”。如今在网上自动排摸比对,坐在“家”里轻点鼠标,犯罪分子就可能在千里之外被成功抓获。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记者获悉,截至目前,江苏警方的“天网”已比对各类违法犯罪线索25.9万条。去年,全省利用网上信息直接破案占22%、协助破案占27.5%,共抓获逃犯3.9万名。
公安信息化不但能快速破案,而且可以实现有效防控。广东警方在全省特别是珠三角洲地区建立覆盖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网络,实现了对社会治安的动态掌控和对违法犯罪的精确打击。
“我们强化视频辅助指挥能力培训,推动指挥模式的可视化。”广东省委常委、省公安厅长梁伟发说,通过组织视频监看民警与路面巡逻民警进行联合作战演练和轮岗培训,提高了协同作战的效能,推动指挥调度与路面警力“无缝对接”,实现了打击现行犯罪的可视化指挥。
以广州市为例,通过视频监控系统与路面便衣侦查支队民警之间的联动,有效打击了火车站广场地区的违法犯罪,去年该区域刑事案件零发案275天。珠三角八市“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其中盗窃案下降35.2%,“两抢”案下降34.8%。
鼠标轻点,兵不血刃,是今天公安民警打击犯罪的生动写照。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小的代价抓获犯罪分子,几代公安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正在通过公安信息化变为现实。
记者获悉,在信息化条件下,指纹、DNA等刑事技术手段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联网应用在侦破跨区案件、认定犯罪嫌疑人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一些地方通过信息化手段破案已占到破案总数的30%甚至40%以上。
信息化引领机制改革:警力跟着警情走、变坐等处警为“猫鼠同步”
多年来,基层民警“早八晚五”的作息时间早已习以为常,“警察下班,小偷上岗”,一些违法犯罪分子趁虚而入。“群众上班我上班、群众下班我下班”的传统警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公安机关整体效能的发挥,与新形势下的治安形势不相符合。
运用信息化引领警务机制改革,打破坐堂办公、坐等处警的传统勤务模式,实行动态与治安相适应的24小时实战勤务。
“2005年底,我们经深入调研,全面部署开展了社会面巡防机制改革,要求市县公安机关组建专业巡防队,实现巡防工作四班三运转和‘红橙黄绿’四色布警。让警力跟着警情走,做到‘猫鼠同步’,对违法犯罪分子露头就打。”江苏省省长助理、省公安厅长黄明介绍说。
2007年4月27日18时许,朱某驾驶摩托车,在南京市中山北路与陈某驾驶的出租车相擦,双方发生争吵,朱某突然从随身携带的夹包里掏出一把手枪,对陈某连开三枪。朱某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巡逻至此的交警当场抓获,缴获仿五四式手枪一把。
记者获悉,在常态情况下,江苏省每天投入巡防的警力达1.8万人、保安员4万人、巡逻车1.5万辆,见警率、管事率、抓获率和群众满意率均明显提高。每到夜幕降临,江苏各地的街头里弄,都能见到闪着警灯的警车缓慢经过。
公安信息化要求警务围绕信息转,警力跟着警情走。浙江警方通过科学调整勤务方式,促使民警走出办公室,走向街面变办公室为更衣室,把街面、路面作为民警的主要工作场所,变“全时警务”为“实效警务”,因时、因地、因发案规律推行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将警力向案件多发段倾斜。
以浙江省安吉县公安局为例,安吉县公安局根据工作量,将派出所分为三类,分别实行主副班工作制 、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度。一类派出所接处警工作划归巡特警承担,使派出所从大量的接处警工作中解脱出来,实行以“白天和上半夜并重”的主、副班制。二类派出所对民警实行主副班错时工作制,由主班领导和民警负责当日接处警工作,上半夜副班民警配合主班工作,开展重点区域、场所的巡逻工作。三类派出所在轮流值班情况下,实行民警下社区工作制度。
“通过调整作息时间,使警力投放更加符合警情实际,工作更加主动,既有效保证了民警休息时间,又有效遏制了各类案件的发生。”浙江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说。
信息化推进执法规范化:设置办案“防火墙”不符合程序“寸步难移”
“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就是标准化,如今我们就是用信息化把各项执法活动的标准和程序全部固化下来。”江苏公安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了解到,江苏警方大力推行网上办案,90%以上的公安业务实现了网上流转,13个市局目前全部依托警务综合平台建立了网上办案系统,每一起案件从接处警开始到办理结束都在平台上操作,做到了“证据网上展示,程序网上流转,手续网上办理,结果网上公开”。
“民警办案如果不符合程序就寸步难移,工作不符合标准也能及时发现。” 黄明认为,通过信息化的运用,规范了民警的执法程序,堵塞了执法的漏洞。
双击鼠标,打开警务综合平台,记者在江苏省公安厅网站看到 “网上法律学校”。这是江苏公安利用信息化推动队伍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组织专家开展网上会诊案件、远程教学等活动,实行民警网上学法分级管理,推行网上执法资格认证,组织民警深入开展网上法制练兵活动,有效提高了全警执法能力。
执法质量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通过信息化规范办案流程,可以大幅度提高执法水平。浙江警方在2003年依托全省打防控信息主干应用系统,研发推广了执法办案平台,实现了行政案件从立案、审核审批到开具法律文书和统计分析的全称网上运行,既减轻了基层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大大节约了办案成本。
“我们特别注重利用计算机系统管理执法办案程序,一方面对程序违法案件设置了‘防火墙’,民警只有将案件信息准确录入计算机系统,才可以顺利完成案件的办理。”浙江省委常委、省公安厅厅长王辉忠告诉记者,另一方面,全面梳理案件代码名称,只要案件名称正确,系统就会自动默认适用法律条款,避免了民警因适用法律错误而产生执法问题。
信息化为公安工作插上了翅膀,一场既影响深刻又波澜不惊的警务变革正在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可以相信,我国警方必将以信息化为支点,不断推动公安机关的观念更新、机制变革和效能提升,在破案打击、规范执法、勤务改革等方面不断创造公安工作的新业绩,谱写公安工作的新篇章。
3. 公安信息化是什么
公安信息化即警务信息化,指在警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环境,建立信息应用系统,使信息采集、流转、传输、利用集中高效和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提高公安工作效率和水平。
公安信息化的主要包括:高效便捷的信息查询系统、数据传输渠道、实时监控网络等以科技手段。
以网络应用为平台、以服务实战为宗旨,多渠道汇总、多角度接触、多领域应用、多层面管理的警务信息化战略模式。警务信息化对构建现代警务机制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警务信息化是现代警务的重要性标志,也是一个动态的建设过程,警务信息化建设需要合理评价其建设水平,使其健康发展。
(3)公安科技信息化都有哪些扩展阅读:
大数据为公安基础工作信息化带来新的机遇。大数据产生大信息,大信息产生大价值,大价值才能有大服务、大实战;大数据为基础工作信息化提供支撑,而基础工作信息化又不断催生新的大数据。
自1998年“金盾工程”实施以来,公安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各警种各部门都建立了相应的管理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人口信息、出入境信息、交通管理信息、在逃人员信息、各类案件信息等大量基础数据为公安信息化建设步入高速发展通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2014年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上,公安部党委作出大力推进“四项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指出:基础信息化是支撑,警务实战化是方向,执法规范化是基准,队伍正规化是根本,四者相辅相成。
这标志着公安信息化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对此,必须以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把深入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全力实施警务大数据战略,作实公安基础工作信息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警务信息化
4. 公安信息化应用支撑体系有以下哪些
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支撑平台层、应用系统层。
1、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是公安信息化的底层支销档撑,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数据库等设备,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软件资源。
2、数据层:数据层是公安信息化应用的核心,包括各类数据、图片、图像信息的采集、接入、传输、汇集、整合,融合“大情报”、“大平台”及其他公安信息系统资源,建立分布存储、相互关联的信息资源库和专题库。
3、支撑平台层:支撑平台层以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撑,以实战应用为核心,通过对各类数据、图片、图像信息的采集、接入、传输、汇集、整合,融合“大情报”、“大皮陆平台”及其他公安信息系统资源。
4、应用系统层:应用系统层面向各类用亏握乱户提供可视化、智能化的综合信息实战应用支撑。
5. 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信息化时代,公安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社会安全,公安部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将信息技术与公安工作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体现在多个方面,成为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首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安部门逐渐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例如,通过建设警务综合平台,实现了案件管理、情报分析、指挥调度等工作的信息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公安部门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睁哪吵,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是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公安部门对信息化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也在持续加大。从最初的计算机基础设施建设,到后来的网络化和数据化建设,再到现在的智能化建设,公安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升。这种提升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完善上,更体现在软件应用、数据管理、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
此外,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设还体现在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上。信息化手段使得公安部门能够与其他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实现更加紧密的合作和信息共享。例如,通过与交通、教育、医疗等部门的合作,公安部门可以获取更加全面和准确缓此的信息,为打击犯罪、服务群众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是公安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这种建设不仅提高了公安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还为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促进了公安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悉侍,推动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6. 公安信息化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哪些
公安信息化的核心是对数据的采集与应用。在数据采集方面,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智慧城市等项目建设了大量摄像头等。
我国公安信息化发展较快,但受传统观念、资金投入、工作机制等影响,公安信息化建设仍存有较大发展空间。
1、基础网络实现地域的全覆盖基本的通讯网络建设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衡量公安软硬件建设水平的基本要素,更是保证公安信息化资源有效传播和共享的根本。未来,在通讯网络、监控视频以及智能交通设施等方面将实现地域的全覆盖。
2、治安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公安信息化建设下一步应以完善升级人口管理信息系统、配合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三期建设和省级“情指一体”指挥调度平台建设、整合建立治安综合业务应用系统为主线,进一步深化治安管理基础信息化的应用水平,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治安“打防管控”的警务实战化能力水平。
3、信息共享更加透彻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信息的整合和处理要依靠大数据的处理方式,简单依靠传统的警务处理模式已经无法完成大量信息资源的处理,单纯依靠人力处理、筛选信息作用会越来越小,借助大数据整合和云计算各项工作会更加轻松、高效、便捷,通过城市间、国际警务间资源共享,实现信息资源的智能化高端应用,打造信息化的“智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