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
七大途径会泄露你的个人信息:
公共WiFi
若在智能手机的网络设置中选择了WiFi自动连接功能,就会自动连接公共场所WiFi。但WiFi安全防护功能比较薄弱,黑客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任何用户名和密码。
●防范方法:公共场所尽量不使用不需要密码的免费WiFi。使用WiFi登录网银或者支付宝时,可以通过专门的APP客户端访问。最好把WiFi连接设为手动。
身份证复印件
银行、电信运营商营业厅、各类考试报名等,很多地方都需要留存你的身份证复印件,甚至一些打字店、复印店利用便利,将暂存在复印店的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
●防范方法:身份证复印件要保管好,不用的或作废的要处理好,不能随意丢弃。
B. 如何知道自己的身份信息泄露
如果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了而不自知,那么很容易被有心人“人肉”,人生在世难免不会得罪别人,所以要自己注意提高意识,然后经常查看自己的信息是否被泄露。
2
/5
首先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在网络上搜索一下,看看自己的名字有没有被别人公布什么隐私信息。
3
/5
查过名字过后还可以再用自己的手机号码也放在网络上查询一下,有的手机号码可能被某些软件标记了。
4
/5
还有一些网站可以查询自己的邮箱地址和手机号码,有没有被别人使用的。比如说社工库。
5
/5
类似的网站还有:REG007,也可以查询邮箱地址和手机号码的信息
C. 如何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有:网络购物要谨防钓鱼网站、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等含个人信息的单据、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不在微博,群聊中透露个人信息。
一、网络购物要谨防钓鱼网站
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时,要仔细验看页面网址,在登录时注意检查网站的域名是否正确,审慎点击商家从即时通信工具上发送的支付链接,以防钓鱼网站。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要慎重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
二、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等含个人信息的单据
快递单上一般写有网购者的姓名、电话、住址,车票、机票上则印有购票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购物小票上也包含部分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
如果随手扔掉了这些单据,使它们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就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因此,对于已经废弃的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一定要及时销毁或妥善保管。
三、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
银行、通信营业厅、各类考试报名、网校学习班……很多地方都会留存身份证复印件,甚至一些打字店、复印店也会利用便利,将暂存在复印机的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
因此,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一定要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用于××用途,他用无效”,并写明日期。复印身份证后,要清除复印机缓存。
四、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
很多人会在网上投递简历找工作,而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有些公司在面试的时候会要求应聘者填写一份所谓的“个人信息表”,说明自己的家庭关系、父母名字、个人电话住址、毕业学校、证明人(甚至还有学校证明人)、身份证号等。
为避免安全隐患,一般情况下,简历中不要填写过于详细、具体的个人信息,尤其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
五、不在微博、群聊中透露个人信息
我们平时通过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和熟人互动时,有时会不自觉地说出或者标注对方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真实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
很多网上伪装身份实施的诈骗,就是利用了这样泄露的信息。因此,我们使用社交网站时,也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
D. 怎样才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
超过85.2%的受访者曾遭遇个人信息泄露问题,而推销电话或短信骚扰、接到诈骗电话、收到垃圾邮件是个人信息泄露后遭遇的常见问题。
中消协发布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个人信息泄露总体情况比较严重,消费者最担心个人信息被利用于从事诈骗窃取活动和贩卖或交换给第三方。此外,根据调查结果,App要求获取的权限主要是获取位置信息和访问联系人。
(4)如何信息暴露扩展阅读: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消费者享受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好处的同时,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盗用、贩卖等事件也时有发生。
骚扰、欺诈性电话和电子邮件依然猖獗,已成为全社会和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2018年7月17日,至日组织开展2018年8月13日“App个人信息披露”问卷调查。通过网络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458份。
调查结果显示,个人信息泄露的总体情况比较严重,85.2%的人经历过个人信息泄露,14.8%的人没有经历过。
调查结果显示,约86.5%的受访者曾收到过主动电话或短信,75.0%的受访者曾收到过虚假电话,63.4%的受访者曾收到过垃圾邮件,居前三。此外,一些受访者还收到过非法链接等非法信息,甚至有人的密码被盗。
E. 信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1.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相当严重,信息泄露途径和表现形式多样。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途径主要是经营者未经本人同意,暗自收集个人信息、经营者或不法分子故意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和网络服务系统存有漏洞,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消费者在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的情况下,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接到诈骗电话、推销电话和收到短信骚扰、垃圾邮件等。
2.手机App过度采集个人信息呈现普遍趋势。根据调查结果,手机APP需要获取的权限种类繁多,最突出的是获取位置信息和访问联系人权限;而且存在App自身功能使用非必要的情况下获取用户隐私权限,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多数受访者认为手机App采集个人信息的原因是为了推销广告。
3.消费者阅读手机App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的频次和深度有待提高。调查显示,较多消费者从不或者偶尔阅读手机App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等文字说明。而且,受限于网络技术知识欠缺和文字表述篇幅等原因,一些消费者不会完全通读隐私政策文字说明,或大致浏览,或阅读重点章节,了解不深,容易遗漏重点信息或关键描述。还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因为不授权就无法使用而从没阅读过App的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
4.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后的应对措施不足。调查数据显示,在个人信息泄露情况发生后,消费者最担心被利用从事诈骗窃取活动或交给第三方;但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消极应对和自认倒霉的受访者不在少数,消费者的主动维权意识还有待加强。
5.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意识较强但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调查显示,用户通过填写部分信息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治标不治本,而且个人安全意识薄弱和监管不到位是手机App出现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消费者与手机App服务提供商之间往往处于不对等的地位,只能同意或被迫同意格式条款和信息获取权限;另一方面,消费者虽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但不知如何更有效地保护自己,难以有效应对。
F. 如何知道自己的身份信息泄露
以下两种方法查自己身份是否被盗用:
1.天眼查官网或APP
搜索天眼查,然后输入你的名字就可以了。
但这个有两点弊端,一是全国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无法甄别;二是很多信息需要成为VIP。
2.个人所得税APP
个税申报这款APP可以查询到自己的信息。
第一步
苹果手机可在APPStore中搜索“个人所得税”选择"个人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APP,点“获取”进行下载。
安卓手机,如华为,小米等,可以通过各省电子税务局入口扫码下载或可以通过各大正规手机应用市场。注意要不要下载不明软件。
第二步
注册个人中心任职受雇信息
一般情况下,任职受雇信息只会出现在职公司的信息,假如出现从未任职的公司,那么你的身份信息就被盗用了。
第三步
解决办法,出现这种“被入职”咋办?
1.尽快“申诉”
在任职受雇信息里面出现了公司,点进公司页面后在右上角 “申诉”,选择“从未任职”的选项,并在填写理由后进行申诉。申诉之后查询结果在首页下面点“查询”,在页面里点击“异议处理记录”。
原则上反馈应在30个工作日办结,调查结果在检举处理完毕后1个工作日内反馈,可在APP内查询。
2.联系该公司,要求对方公司删除自己的相关信息。
3.拨打税务局电话12366投诉。
4.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
5.将该公司诉至法院。
G. 个人信息如何会泄露
任何时候都有可能泄露个人信息 遇到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不便的 可以报警处理
H. 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
由北京市公安局与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共建的“猎网”反诈骗平台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共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诈骗举报1万多起,人均损失1万多元。从用户举报数量来看,排前几位的依次是:虚假兼职、虚假购物、金融理财、网游交易四个类别。
2016年公安部部署开展了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全国公安机关共抓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嫌疑人4261名,其中,银行、教育、工商、电信、快递、证券、电商网站等行业内部人员391人、黑客98人。
希望有关部门能把这些犯罪份子都抓获,好让老百姓的个人信息安全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