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三要素
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所谓信息社会,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资源为基本发展资源,以信息服务性产业为基本社会产业,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基本社会交往方式的新型社会。
“信息化”的概念在上世纪60年代初提出。一般认为,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并发挥主导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它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程度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主要标志。
从内容上看,信息化可分为信息的生产、应用和保障三大方面。信息生产,即信息产业化,要求发展一系列信息技术及产业,涉及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技术,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等领域。信息应用,即产业和社会领域的信息化,主要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大大提高各种物质和能量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产业结构的调整、转换和升级,促进人类生活方式、社会体系和社会文化发生深刻变革。信息保障,指保障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和安全机制,使人类能够可持续地提升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保障机制、信息科技创新体系、信息传播途径和信息能力教育等。
中文名
信息社会
别名
信息化社会
提出时间
上世纪60年代
内容
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作用增强
标志
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等
快速
导航
特点
问题
关系
特征
八个要点
发展趋势
影响
路径
概论
信息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概念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区别。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信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是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
由于信息技术在资料生产、科研教育、医疗保健、企业和政府管理以及家庭中的广泛应用,从而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特点
1、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知识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和物质、能量一起构成社会赖以生存的三大资源。
2、信息社会的经济是以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它有别于农业社会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导,工业社会是以工业经济为主导。
3、在信息社会,劳动者的知识成为基本要求。
4、科技与人文在信息、知识的作用下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
5、人类生活不断趋向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1]
问题
1、信息污染
主要表现为信息虚假、信息垃圾、信息干扰、信息无序、信息缺损、信息过时、信息冗余、信息误导、信息泛滥、信息不健康等。信息污染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像环境污染一样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信息犯罪
主要表现为黑客攻击、网上“黄赌毒”、网上诈骗、窃取信息等。
3、信息侵权
主要是指知识产权侵权,还包括侵犯个人隐私权。
❷ 什么叫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
信息化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并且 降低成本,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
信息化作用
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尝试。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论述:一种是将信息化的作用概括为支柱作用与改造作用两个方面;另一种是将信息化的作用概括为先导作用、软化作用、替代作用、增值作用与优化作用等五个方面。这些观点对我们充分认识信息化的经济功能(或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此不可忽视。
信息化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信息产业的经济作用予以体现。
❸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特征是以什么为基础,什么为核心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
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赋予了现代建筑全新的概念和更多的功能。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大厦是1984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建成的,现在智能建筑已成为都市现代化的标志。
(3)取得信息化以什么技术为基础扩展阅读:
城市布局结构变换:
由集聚走向集聚与分散并重。爆发于18世纪的产业革命,使资本和人口向城市集中,开始了近代的城市化过程,城市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集中化趋势,这种集中化以制造业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为基础,以交通技术的改进为条件。
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将使城市居民的工作、教育、生活、购物、就医、娱乐等打破时空限制,人们对办公室、学校、购物中心、医院、交通工具等的依赖性大大减弱。
❹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特征是以什么为基础,什么为核心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特征是微电子学为基础,以信息学为核心。现代信息技术包括ERP、GPS、RFID等,可以从ERP知识与应用、GPS知识与应用、EDI知识与应用中了解和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它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网络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
现代信息技术在全球的广泛使用,不仅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率,而且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已引起传统教育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以及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使学习者可以克服时空障碍,更加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速度。
(4)取得信息化以什么技术为基础扩展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的其他介绍:
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显着成效,促使世界各国致力于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巨大需求又驱使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中心,从典型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技术驱动与应用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现代信息技术是学习活动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作为协作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建构和创作实践工具。
❺ 信息化教学手段有哪些如何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改革
信息化教学手段主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应用于教学过程,学双方在信息环境下的合作互动,促进学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手段打破了以教员为中心、学员为主体、语介的基本内容传授过程,将内容传授的人性化放在了核心位置,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的时空局限。
方式方法:
(1)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念,才会付诸正确的行动。传统的教育理念强调以教员为中心,教员是一切教学活织者与领导者,而学员作为认知的主体,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员的主导作用,便于组织和管同时也压抑了学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对学员各方面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随着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和理念研究深入,人才观、价值观、质量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超前教育、开放教育、终身教育等现代教进入教学实践,引发了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为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定的思想基础。教员要主动从知识的灌输者和学员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素质发展的促进者、学习创新的推动者,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力开发和广泛使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启发诱导,指引学员的思维方向,拓宽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整体教学
(2)加强教学信息人才队伍建设
教学信息化人才根据其分工和任务的不同可以分为开发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实干型人才。开发型人才是以研发为主的人才息化教育的开始,他们在编程和软件开发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人才短缺最严重的一环。管理型人才主要负责息资源的规划、调配和分配,管理型人才决定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发展的方向。使用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具有普遍意义,目标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目前,在教学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中,迫切需要发展的是研发型人才队伍的建设。
(3)加强信息化教学实践,深入普及教学应用
在研究信息化教学理论基础的同时,应该积极地进行必要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检验修正信息教学手段。教学实践的目的是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形式,检验使用效果。实践方法可以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做法,即在一两个教学单位进行,通过集信息,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试验点可以定期总结,定期集体讨论,并提出合理意见,从中不断总结经验。最后听取相关专家意见,形成改进完善建议,最后推广普及。
(4)正确认识信息化教学手段,加强与传统教学手段的融合
信息化教学手段主要是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依托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具有传播方式多,信息流量大、交互性能强,恰当运用信息教学手段对于优化课堂教学确实大有裨益。但对于总的学习目标和全体学员来说,不存在一种普遍优手段的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相对优越性,决不能作为否定传统教学手段的借口。各种教学手段都具有各自的功能,在实际教学中,不同教学手段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信息化教学手段只是教员授课的手段之一。只有化教学手段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在对待传统教学手段这一问题上,该继承的该摒弃的摒弃,要做到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辩证统一,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