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图上的信息有哪些
那你们知道地图导航的路况信息是怎么来的?
或许这个问题还可以这样讲:你知道如何酷炫地逃离堵车吗?
像超人一样在拥挤的都市里畅通无阻,随时获取沿途的道路状况、规划最快捷的路线,甚至一键获取沿途最近的加油站餐厅等位置……这些看起来像天方夜谭般的出行场面,该如何实现呢?
先说说堵车
有人计算过这样一笔账,每天上下班由于堵车,各花费1小时,每个月就有48个小时、每年576个小时在路上。如果按照正常人一辈子工作40年来计算,人一辈子要有23,040个小时、960天、32个月的时间是堵在路上的。
举个例子:T先生是一位有着20余年的驾驶经验的出租车司机,对于北京的道路情况十分熟悉。他曾经测试过,平时送孩子上学路上用地图导航,一般单程40分钟;有一天他刻意没有开导航,按照自己的经验走,结果在路上足足多花费了15分钟。
此外,经验会告诉司机有哪些路可以到达目的地,却不能告诉司机那条路能够不堵车;有时候觉得这个时间点某条路不应该堵,但事实却不是这样;而地图导航,能够实时为司机规划路径,躲避拥堵,开起来更畅快。那么,问题来了——路况信息是哪里来的?
首先,什么叫路况信息?
通俗一点来讲,它就是道路当前通行速度的一个直接反应。地图的工作人员会根据道路整体通信速度的高低,将路况状况划分为红色、黄色和绿色三个等级,即严重拥堵、出现拥堵和道理畅通3种情况。
而这些路况信息的来源,据地图服务商内部的工作人员介绍,是将GPS打点的轨迹,与时间点相结合计算得到的。
那么,GPS打点的轨迹又是哪里来的呢?
简单来讲,GPS打点的轨迹,主要来源于物流公司和出租车公司用的车载GPS导航回传的数据,以及部分地图用户提交的反馈信息。
大量的轨迹数据被融合在一起后,会由地图大数据团队的同学们,对样本数据进行计算,从而推算出当前道路的平均通行速度和路面突发事件。与此同时,他们会对道路的等级情况进行划分,结合划分结果和平均通行速度,即可计算出当前道路的通行速度。
而最终呈现在用户眼前的,就是地图界面上一段段红色、黄色和绿色的路况信息。
由此可见,一款地图的市场占比越高,用户量级越大,它在数据全面性和准确度方面的优势也就越加明显。同理,相较于普通路段,由于繁华的路段能够采集到的数据信息更全面,计算出来的路况信息也就更加精准。
如何躲避道路拥堵?
出发前查确定的导航路线,在出发后变得拥堵,同样无法保证快速到达目的地。
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能够根据路况信息的实时变化,灵活机动地调整路线规划情况,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行驶路线的畅通。早期的手机地图并不具备这个功能,系统通常会按照用户在结束路线规划、开始导航时所选择的路径,持续导航,直至目的地。
② 电子地图包含哪些信息
信息主要包含行政界线、居民地、水系、高速公路、高速出入口、高速服务区、国道、县乡道、旅游景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