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信息系统 > 信息系统重构会带来哪些新变革

信息系统重构会带来哪些新变革

发布时间:2022-03-09 07:32:29

❶ erp为企业带来哪些变革

1、集成企业运营

优服务ERP系统能把企业所有的信息储存在同一个地方,紧密连结企业各个部门,使信息收集更加高效。没有ERP系统的企业通常会为不同部门配备不同的软件。ERP能把所有不同的软件应用程序整合到一个程序中,供所有部门使用,全部实现同步。

2、有助于规划

优服务ERP可通过集成企业的各个方面,企业主和高管能迅速、轻松地了解企业全局。他们能在一个数据库里查看重要数据,这有助于他们找出企业的弱势和长处,这是一个宝贵的规划工具。企业的弱势变成重大问题之前就能被消除,而企业的长处则能在规划时能成为重心。 3、节省时间

优服务ERP系统能消除耗时和易出错的手工数据输入流程。ERP系统也能让不同部门的多名员工免于录入相同的信息。有了优服务APP大量数据直接手机端扫描直接生产,各系统数据直接通过浏览器策略实现数据互联,共享给需要这些信息的业务部门。这对在多个国家,拥有多个地点的企业也同样适用——ERP系统能把信息转换成不同的语言和币种。


4、存储文档

您能在优服务ERP系统中存储任何形式的文档,比如销售订单、销售发票、工资直接存款存根以及任何类型的电子表格。而且这个系统非常安全;它能通过设置,只让获得授权的用户访问文档,也能阻止任何人更改文档。

5、增强灵活性

优服务ERP系统可以轻松适应企业的需求。在设置标准系统的情况下,还可以自由灵活根据企业业务、管理等自定义流程、表单、审批流等。

6、简化运营

优服务ERP系统使用界面简单、一目了然。有着便捷的手机端管理功能,能简化您的业务运营,员工经过培训快速上手。

❷ 组织引入了相关的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后会给组织带来哪些影响

信息技术/信息系统(IT/IS)融入到组织的管理活动当中去,对组织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具体来说IT/IS从多个角度作用于组织。图2是这种影响作用的多维模型。

1从信息技术/信息系统(ITIS)对组织影响的范围来说分为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

组织内部是指信息技术/信息系统(ITIS)的应用局限在组织内部;组织外部是指信息技术/信息系统(ITIS)跨越了组织边界,进行了横向或纵向的延伸。N.Venkatraman曾经提出了基于ITIS的组织变革的五个层次的轨迹模型。

层次一是局部开发,主要指公司在某个局部的特定的应用,这种应用主要是通过自动化来加速局部工作,对业务流程变化比较少。层次二是内部集成,主要是通过信息系统实现技术上的互连和业务流程的互连,从而使企业在内部某些流程得到改善。层次三是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主要是指企业利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ITIS)使企业在内部关键业务流程方面得到彻底的改变,以改善原有的工作模式和运作机制。层次四是业务网络重构,主要是指通过有效的IT能力的配置,是企业网络中众多参与者共享某一IT基础设施,从而改变企业之间的商业关系。层次五是业务范围重构,主要是指企业在利用IT改变企业业务网络中的关系基础上,扩大企业在网络中或者领域中的业务范围。前两个层次都局限在企业内部,第三个层次目前有的限于组织内部,即组织内的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有的已经跨越组织边界,也就是所谓的跨组织流程重组(inter-organizational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后两个层次都跨越了组织边界,延伸到组织的外部。事实上,在以“3C”为特征的当今社会,组织越来越需要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到竞争中去,而信息技术/信息系统(ITIS)就是组织从内向外进行横向或纵向延伸的助推器。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许多庞大的组织体系正在借助于信息技术/信息系统(ITIS)的力量来推倒以前阻碍信息在组织内各职能部门之间流动的“壁垒”,以顾客价值为中心创造出新的信息流和业务流。然而信息技术/信息系统(ITIS)的力量远不止于此,它在完成企业内部的变革后,目标瞄准的是对组织之间关系的变革,它将和互联网技术一起穿透组织之间的界限,将信息流延伸到与企业相关的所有组织:供应商、零部件配套商、合作厂商、销售商甚至顾客,从而增强所处供应链和网络的竞争力。

2从信息技术/信息系统(ITIS)对组织变革影响的深度来看分为技术导向、绩效改善导向和社会与文化导向。

技术导向是指对现有手工业务处理方式和处理流程直接模拟,它追求的是效率的提高。效率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ITIS)使员工处理某项任务的速度更快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成本下降。比如,企业应用ITIS可以给企业带来“降低库存”、“减少财务记账的时间”等都是属于技术导向的范畴。许多企业从80年代开始就开发了工资计算系统、库存系统、设备台账、员工人事管理系统等应用,一般都会给企业带来效率上的好处。绩效导向是指通过改善企业各方面的效益以更加合理和有效利用企业的资源。效益是指利用ITIS使员工把工作做得更好,工作质量更高。比如“按时交货率提高10%”、“顾客满意度提高5%”等都是属于效益上的作用。许多企业在开始应用ERP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产销集成系统、基于管理会计的财务系统等应用,如果这类系统应用得好会给企业带来效益上的改变。效益的产生往往来自于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改善(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提高客户水平、改善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或者提高企业新产品/服务应用等方面来获得的,从而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指标方面的改善,如提高销售量、提高利润率等。社会与文化导向是指组织在上面两个导向的基础之上,对组织的环境连带进行调整,这里的组织环境除指组织架构外,也指企业文化。企业组织内的个人在思想、观念及行为上都要改变,也即着眼于对组织的变革,借以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比如“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减少了业务部门”、“减员增效”、“形成了新的经营模式”、“组织管理网络化”、“改变企业的经营机制”等等都是属于社会与文化导向的范畴。当企业利用ITIS只是简单把原有的手工作业自动化,可能会获得效率上的改善,但效益的获得不仅是ITIS在技术上的变化,更需要在员工工作技能、岗位和工作流方面的改善,而组织变革意味着企业在ITIS应用时需要在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和运营机制上的变化。信息技术/信息系统(ITIS)首先是以其技术导向为主要特征的。比如美国航空公司AA在1950-1960年间建成的SABRE座位管理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分配美国任一航空线任一航班的飞机座位。它设有1008个预约点,分配76 000个座位,它能存取600 000个旅客记录和27 000个飞行段记录。在当时极大的提高了航空公司的工作效率。然而人们发现仅仅以技术为导向不足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信息系统(ITIS)的作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ITIS)必须渗透到组织的管理活动当中去,着眼于绩效的改进,业务流程、管理方式、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的变革。还是以上面的SABRE系统为例,SABRE从20世纪60年代的座位管理系统到70年代的航空资源管理到80年代的航空旅游订票系统到90年代的电子旅游平台,改变了整个航空业的订票与营销渠道,为AA公司创造了竞争优势和大量的现金收入。

3从信息技术/信息系统(ITIS)影响的层次看分为运营层、知识层、管理层和战略层。

运营层支持企业运行层的日常操作,关注日常业务的处理和作业自动化,主要目标是节省时间和降低成本,知识层支持信息工人和知识工人的工作,帮助企业发现、组织和将新知识运用到组织的业务中去。管理层支持企业的运行、控制和决策。战略层支持高层管理人员思考和解决企业的战略问题,将ITIS与企业的战略对应起来(IT alignment)借以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由于技术的通用性,不同的企业往往能够获得同样的信息技术、设备以及服务,大部分IT应用能够被复制,如此ITIS应用对组织带来的相对竞争优势就被弱化了。而战略层是从战略高度将两者结合起来,将ITIS融入到组织柔性的管理活动中去。一般来说,涉及组织的管理方式、组织文化等偏“软”方面的东西是不容易被复制的,这样组织可以借助ITIS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理论上,在图2所示的多维模型中,在多个维度交集的任意一个实点上都代表着某种影响作用。从模型可以看出,对于信息技术信息系统(ITIS)对企业组织的影响决不能简单的从某一维度来看,而应该是这些维度的一个组合,而且未来ITIS会更加发挥它的潜力,对组织的影响作用会朝着图中阴影的小立方体偏移。基于这个框架,我们可以对当前的主要信息技术/信息系统(ITIS)对组织产生的影响作用进行划分,以便从宏观上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

应该说明的是信息技术/信息系统(ITIS)是不断发展的,因而对组织的影响作用也随之不断变化。比如表1中的TPS现有跨组织和部门的趋势。不同组织的TPS联接起来,如供应链系统和银行的清算系统相联,甚至可把这些组织结成动态联盟。又比如跨组织信息系统(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IOS),初级形式仅限于组织之间共享一些日常业务的数据和信息,例如采用EDI技术对结构化的、标准化的商业信息进行自动传递和自动处理,属于运营层。比较高级的形式是组织之间面向资源的合作包括对规模效应(economy of scale)和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的经济性的利用。又比如ERP按照其形成历史来看,其早期形式的MRP、MRPⅡ都是限于组织内部,而ERP则把供应链内的供应商等外部资源也看作是受控对象集成进来,做到了面向供应链管理。

❸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迅速发展,有哪些新的技术可以应用在管理信息系统当中会为企业带来哪些改变举例说明

1、新的算法和逻辑框架:可以让系统更加高效的运转。好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机械性和重复的操作变为模块化的便捷处理。

2、物流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作业环节中的综合应用,是现代物流区别传统物流的根本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物流信息技术达到了较高的应用水平。

(3)信息系统重构会带来哪些新变革扩展阅读

1、数据挖掘与学习:

当面对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深度数据挖掘、明晰数据之间的联系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是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活动。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也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未来它的应用将遍及至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

2、知识和数据智能处理:

知识处理时使用最多的技术是专家系统。专家系统可看作一类具有专门知识的计算机智能程序系统,它能运用特定领域中专家提供的专门知识和经验,并采用人工智能中的推理技术来求解和模拟通常由专家才能解决的各种复杂问题。

3、人机交互:

人与机器人的自然交互与合作就是要赋予机器人类似人类的观察、理解和生成各种情感特征的能力,使机器人能够完成像人一样进行交互,并可以针对人类需求进行功能辅助合作完成既定工作任务。

❹ 未来互联网环境中,将会为电子政务带来怎样的创新和变革

当前,全球信息产业正在发生一系列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微软与英特尔的“Wintel联盟”开始瓦解、苹果公司快速崛起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企业、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战略新思路。这些变化到底揭示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哪些发展方向?新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和主要任务又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作出回答。 一、发展方向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正在步入融合、转型和调整的新阶段,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组织形态加速重构,企业跨界竞争愈演愈烈,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面对新形势、新环境,跨国公司纷纷调整战略方向,培育综合集成能力,重构产业生态系统,不断巩固和加强市场优势,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1.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正成为新的产业发展制高点 操作系统一直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制高点,谁掌握了操作系统,谁就绑定了消费者,谁就能够获得竞争优势地位。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Wintel联盟”通过核心处理芯片和操作系统,主导全球信息产业长达30年之久。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互联网电视等新型设备的不断涌现和快速普及,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Wintel联盟”的掌控力大大降低,谷歌的安卓(Android)、苹果的iOS目前已经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操作系统领域居于领先位置,三星、英特尔等巨头也在积极谋划进入,操作系统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竞合的新态势。 由于适应了信息产业从技术融合向终端融合、网络融合、服务融合演变的趋势,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的应用范围将持续拓展,市场份额将快速提升,日益成为操作系统发展的方向,并将决定未来产业发展主导权的归属。 2.基于软件、内容和终端的产业链整合模式正在催生新的产业基本形态 当前,随着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的不断涌现和发展,原有产业边界被全面打破,产业竞争已从企业竞争演进到产业链竞争,IT跨国公司纷纷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力图整合与重构产业链,发展基于软件、内容和终端的整合能力,率先确立竞争优势。 产业链整合是将传统的终端设备制造、软件开发、数字内容提供等产业环节进行重新组织,构建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体系,向消费者提供基于智能终端的多元化、动态化、实时化的娱乐、消费、社交、资讯等服务。通过产业链整合,能够提高企业运作效能,提升企业的全面竞争优势,乃至掌控或主导产业发展方向。 这种新的产业链整合模式,首先在智能手机领域形成,并快速拓展到平板电脑、互联网电视等领域。苹果公司作为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互动的先行者,推出iPod、iPhone、iPad等产品,率先实现了“智能终端+内容分发渠道+应用软件与数字内容服务”的产业链整合,锁定了消费者、聚集了开发者、抑制了竞争对手、获得了压倒性优势。苹果公司的成功引来了爱立信、微软、诺基亚、黑莓等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加速基于软件、内容与终端的整合转型,三星、LG电子、福特等企业也开始在电视、汽车等领域应用这一模式。这一模式日益构成新的产业基本形态。 3.全业务综合集成服务体系建设正成为新的企业竞争焦点 随着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现代信息系统日益大型化、综合化、集成化。为满足用户对“问题分析+战略规划+方案设计+关键软硬件产品开发+项目实施+业务外包+人才培训”的一体化需求,IBM、惠普、戴尔等跨国巨头正着力打造全业务综合集成服务体系。 IBM不断整合内外部资源,深化技术、产品、服务等多层面的融合,强化网络、业务、内容和终端的互动发展,重构和延展业务体系,打造全业务流程的综合集成能力,并凭借其在金融、能源、制造、电信、交通、城市管理、医疗等领域积累的信息化经验,进一步巩固在全球信息产业中的领先地位。“智慧地球”理念,就是IBM力图将其综合集成服务能力转变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新思路。惠普、戴尔也调整策略,通过收购兼并、业务重组等途径,加快建设全业务综合集成服务体系。 国内的用友、金蝶等软件企业也在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加速并购,用友还成立了专业化的管理咨询公司。这些举动都是为了建立全业务综合集成服务体系,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竞争要求。 4.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正在重塑产业格局 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基本方式,商业模式创新是推动产业格局重塑的重要因素。当前,服务化已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而商业模式创新是实现和推动软件产业服务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云计算是软件产业服务化的集中体现,其本质就是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它改变了IT资源交付和使用模式,用户能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服务。基于云计算的硬件设备、基础软件、开发工具、应用软件、信息服务等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IBM、微软、亚马逊等大型跨国企业都相当重视云计算领域的发展,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意图在新的产业格局中巩固和扩大优势地位。 二、发展需求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带来了更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1.从行业和企业应用层面上看:两化深度融合越来越依赖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 两化融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两化融合的持续推进,行业和企业层面上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到了较快提升,但仍然存在着融合广而不深的问题。两化深度融合要求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关键环节上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从单项应用向综合集成转变,这对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多需求。 随着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研发设计工具、高档数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工业软件的市场需求,将以每年超过25%的速度增长,2015年将超过7000亿元;随着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面向冶金、建材、石化、制造、能源等行业和金融、电信、物流等领域的信息化解决方案需求越来越迫切,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随着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的加快,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的大规模建设将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创造出广阔的市场,仅智能电网相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未来5年的规模就将达到700亿元,年均增长65%;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的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业务也不断扩展,国内市场规模未来5年将以年均26%的速度增长。 2.从政府和社会机构应用层面上看:社会管理方式创新要求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系统的综合集成能力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这就要求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系统的综合集成能力。 民生领域,要加强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以社保医疗信息化为例,未来5年年均投入增速将达30%。 电子政务领域,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完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未来5年电子政务市场投资额增速可达20%以上。 数字城市领域,为提高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未来5年我国“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城市交通、电网、供水、应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将显着加快,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提供新的市场机会。 3.从个人和家庭消费层面上看:数字化生活的广泛普及正在不断拓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广阔市场空间 数字化生活将带来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3G手机用户就将超过1亿。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14年,我国互联网电视用户将超过6000万,平板电脑用户将超过5000万,车载娱乐通信终端用户将超过800万。 智能终端的普及将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将成为全球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的最大市场;移动软件商店下载量将呈现爆炸式增长;未来3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未来5年,我国数字家庭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三、主要任务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已经具备较坚实的发展基础,进入到产业加速做大做强的新阶段,需要结合我国大国大市场的优势,整合产业资源,突破发展瓶颈、创新发展方式,选择高端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带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1.整合市场资源和创新资源,加快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的研发和应用 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市场,是一个用户使用习惯和软件锁定效应尚未形成的新兴市场,是一个摆脱了单一寡头垄断而形成的多种平台百花齐放的市场。我国拥有3亿多计算机用户、8.59亿手机用户、8829万数字电视用户,以及未来数量将超过5000万的平板电脑用户,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跨终端操作系统市场,是支撑产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 整合市场资源,就是要推动软件企业与电信运营商、广电内容提供商、内容分发商等拥有客户资源和分销渠道的企业加强合作。 整合创新资源,就是要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和产业化基金,整合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以及终端设备制造、软件开发、网络运营等企业的研发资金、技术积累、专业人才等创新资源。 在整合市场资源和创新资源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构建系统软件开发商、终端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服务商、数字内容分发商、应用软件开发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等广泛参与、合作共赢的应用推广体系。 2.突破技术瓶颈和制度壁垒,构建软件、内容和终端于一体的新型产业生态系统 一是突破技术瓶颈。围绕构建“智能终端+内容分发渠道(软件应用商店)+应用软件与数字内容服务”的产业生态系统,重点突破开发与测试工具、浏览器、搜索引擎、网络内容聚合、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工具软件。 二是突破制度壁垒。在内容监管方面,适应产业组织形态变革的要求,梳理完善对数字内容提供、分发的公平、科学、高效的监管体系;在电子支付方面,建立健全第三方电子支付和银行卡支付的监管体系、政策法规和基础环境;在信用认证方面,加大对网络环境下软件着作权、数字内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消费者隐私权保护。 3.坚持服务牵引和示范带动,推进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 坚持服务牵引,就是面向政府、企业、个人及社会组织的服务需求,引导和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发展新的服务业态、交付形态和商业模式,以服务创新带动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建立新的产业组织模式。 坚持示范带动,就是选择应用前景广阔、技术体系完善、预期效果显着的重点领域,在条件成熟的企业、城市和区域组织开展云计算服务试点示范,探索推动技术进步、市场培育、产业链协同、标准规范制定、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模式。 坚持服务牵引和示范带动,推动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大功夫。一是围绕工业生产研发设计、流程优化、企业管理、采购营销等关键环节,提供软件在线支持和服务,创新工业软件发展模式。二是围绕物流、金融、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数据存储、数据挖掘、辅助决策等需求,开展云计算服务。三是围绕政务、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数据共享、在线服务等需求,运用云计算服务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4.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提高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的开发应用能力 一是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引导构建工业企业、软件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攻关、联合研发、深化应用的新模式,加快推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CAD\CAM)、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过程控制系统(PCS)、数字控制系统、企业资源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等关键工业软件的研发应用。 二是面向钢铁、石化、建材、装备制造、轻纺食品、能源等行业和金融、电信、交通、物流等领域信息化应用的需求,加快培育一批集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于一体的大型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更加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

❺ 信息系统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日益凸现,信息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前导要素,它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则将迅速改变社会的面貌、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一、信息就其含义而言,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即信息的内容;二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即信息载体,如符号、声音、文字、图形等都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技术则是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显示和应用技术,如遥感技术、遥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盘技术、各种显示终端技术等。信息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两个方面。信息技术的生产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产业,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电信设备、微电子生产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是体现在信息技术的扩散上,包括信息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在信息技术系统中,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可称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它们的发展进程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 从微电子技术看,自从1948年晶体管被发明以后,1958年第一块集成电路问世,引发了一场微电子革命,微电子技术使得越来越复杂的电子系统可以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使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微型化、低能耗成为可能。集成电路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逐步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并实现了平均每18个月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的电子器件数翻一番,而价格却保持不变甚至下降,这就带动了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创造了信息技术产品性能不断提高,而价格不断下降的奇迹。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看,从19世纪上半叶莫尔斯发明电报至20世纪下半叶初第一部程控交换机的诞生和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应用,使通信技术开始向数字化发展。卫星通信、称动通信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开拓了通信手段,进一步扩展了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而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笨重的庞大的、高电能耗的计算机问世以后,随着集成电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和能力不断提高,其功能也从单一的计算功能发展成能处理数字、语言、图象等多种信息,其应用的领域也覆盖了社会各个方面。 从网络技术看,1969年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ARPANET,然而它仅连接了四个大学实验室,这是计算机互联网(因特网)的前身;因特网的真正起点是1986年建成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而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则是在进入商业应用的1991年,从此因特网的发展迅速膨胀,给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从电子邮件到电视会议,从因特网传真到因特网电话、从网上浏览至购物等等丰富多彩的服务,不仅方便了消费者,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机会,而且带动了同因特网有关的一批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彻底改变传统工业的面貌,信息技术进入消费领域,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因特网的兴起,更是空前地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渗透,掀起了全球的信息化热潮。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社会信息化,"每9个月互联网用户增长一倍,信息流量增加一倍,线路带宽增加一倍"。这一事实被称为新摩尔定律。据统计,1999年底,全球已有2.6亿多互联网用户,956万个站点,电子商务营业额达到2400多亿美元;中国已890万互联网用户,1.5万个站点。预计3年后,全球将有5亿因特网用户,2100万个站点,电子商务营业额达到1.3万亿美元;中国因特网用户将达到3700万户,5万个站点。而信息科学技术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社会的形态、经济增长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1、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在工业社会中,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是靠资源投入的方式来实现,工业化加工资源的方式是一种高消耗、高污染的实现方式,这种方式必然会引起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工业污染的加剧、环境退化的失控。而信息科学技术引发的社会信息化,为各国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技术可能。信息化的开展开创了经济增长的新方式,即依靠科技进步,而不是高资源、高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目前发达国家中,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率已达60%-80%的幅度。2、对人类社会时代的影响。由于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时代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已经从以物质能量为主的生产力转换到以信息知识和技术为主的生产力,从工业经济转到知识经济,从读写为主的时代转换到视听为主的时代,即虚拟时代、数字时代。虚拟,就其本身来说,是数字化方式的构成。它首先是人类中介系统的革命。人类第一次中介系统的革命,是语言符号系统的发明,它创造了人类思维空间和符号空间,导致了人类文明的长足发展。而虚拟则是在思维空间中发生的革命,它在思维空间中又创造出了虚拟空间、数字空间、视听空间和网络世界,使不可能的可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一种真实性。虚拟这场中介革命,使人类由以前的语言符号文明进入到更高级的数字文明。其次,虚拟性激发了人们的创造能力的巨大发展。对于虚拟而言,现实只是许多可能性中的一种可能性,在虚拟空间中,还有别的可能性,虚拟使现实中的不可能在虚拟空间中复活、再生、创造发展,从而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信息科学技术影响下,虚拟时代、数字时代即将到来。3、对思维方式的影响。思维方式是一定时代人们的理性认识方式,是按一定结构、方法和程序把思维诸要素结合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思维运行样式。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中介系统三者社会历史地结合,构成特定时代的思维方式。在大机器生产为主的工业社会,思维主体以个人为主、以人脑为主,思维客体受思维主体及社会关系的影响,主要以现实世界为主,思维中介主要由工业技术中介系统和工业文明所产生的各种物化的思维工具构成,这标志着工业社会时人类的思维方式的发展状况和水平。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思维主体则由个人为主发展到以群体为主,以人脑为主发展到以人-机系统为主,思维客体由现实性为主进入到虚拟为主,思维中介系统由工业技术中介系统和工业文明所产生的各种物化的思维工具构成转变为网络技术中介系统和信息技术所产生的各种物化的思维工具构成,从而实现思维方式由现实性转换到虚拟性思维。4、对教育方式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给教育方式带来巨大影响,表现在:第一,教育投资的重心将由物质资源转向信息资源。工业社会中,教育以消耗物质资源如校舍、桌椅、粉笔等维持,因此教育投资的重心主要是物质资源的投入。而信息化社会,由于信息具有无损使用、无损分享、不可分割、公平性等特点,使其将取代自然资源、资金、人力等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投资的重心也将转变为信息的开发上,因为信息产业是开发费用高、使用费用低的产品,其低廉化使用是建立在高投入开发的基础上的。因而,教育一旦依赖于信息资源,则其开发问题将制约网络化教育发展,教育的投资由过去重在物质条件的扩充转向信息资源的开发也成为不言而喻的事情。第二,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将为多样化的网络授课取代。"班级授课制"这种曾大大提高过教育效率的教学组织形式将被信息技术打破,互联网络应用于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师生关系,使异地授课,网上学习成为可能。利用互联网可以十分便捷的得到世界各地的教育资料,实现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无法进入学校读书的人获得必要知识成为可能;学生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网络计算机终端设备便可上网学习,为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奠定了基础。第三,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功能的优势,通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方式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多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5、对生活方式的影响。由于信息化建立了一个规模庞大、四通八达的网络通讯系统,从而信息作为最有效、最有价值的资源,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第一,通过网络体系,人类的观念大大地流通、渗透、互相影响,这将有利于人们按照共同利益协调行为。第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工作方式发生很大变化,由以前的按时定点上班变为可以在家上班,通过网络体系处理各种资料和信息。第三,人们的访友、购物、会议、娱乐等许多事情都可能通过网络进行;在不远的将来,人们还可能通过住网络住宅、使用网络冰箱、乘坐网络汽车等,进入科技家庭的生活模式,体验科技带给人们的便利。 总之,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地发展以及由它引发的社会信息化,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人类社会将进入信息时代。而作为时代的引领着,我们中学生有权利,也有义务充分掌握这门技术,为中国的腾飞,以至于全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❻ 有没有人知道“云计算对于信息系统开发带来的变革”

一、云计算硬件投入成本低,硬件方面的维护基本上是不用考虑的。
二、云计算软件一般采用的是租用方式,软件的投入比较低,并且软件的升级和维护都有专业人员完成,不需要企业另外的投入。
三、一些新兴的信息企业提供的免费企业级应用,可以很快的帮助企业迅速的进入信息化管理的时代。

❼ 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有哪些影响

1、信息社会给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

2、信息技术将企业组织内外的各种经营管理职能、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3、信息社会的到来会改变许多方面产业的竞争格局和态势。

4、信息社会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战略性的机遇,促使企业对其使命和活动进行反思。

5、为了成功地运用信息技术,必须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的变革。

归根到底,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重大挑战是如何变革管理,改革企业,使其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适应信息社会,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7)信息系统重构会带来哪些新变革扩展阅读:

信息技术的社会功能

信息产业

随着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进展,世界对信息的需求快速增长,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对于各个国家、地区、企业、单位、家庭、个人都不可缺少。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当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石。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竞相投资、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部门。在过去的10年中,全世界信息设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增长率是相应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率的两倍,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

其中美国经济在近1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年均GDP增长3.6%,而电子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1.4个百分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得益于信息技术的支撑和信息产业的带动是不为过的。

信息产业本身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些发达国家信息经济领域的增长超过了GNP的50%,美国则超过了75%,2000年全球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高达15000亿美元,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九五”期间,中国的信息产业以三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主要产品销量迅速增加,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部份关键技术有所突破,产业规模已居世界第四位。

2000年底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达10000亿元,销售收入580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国GDP的4%,电子产品出口额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5,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显着提高。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代表着当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战略资源的作用得以发挥,使人们能更高效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运行效率。就传统的工业企业而言,信息技术在以下几个层面推动着企业升级:

将信息技术嵌入到传统的机械产品中。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网络设计技术可显着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利用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统一整合调配企业人力物力和资金等资源。

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

❽ 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对企业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哪些新的挑战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要看企业自身现状和未来需求,据我所知,国内大部分企业上信息化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即所谓的各种挑战,比如人员分工的变动、经济利益冲突、管理制度变革、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决心、企业员工和系统使用人员的素质等等,每一项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❾ 企业并购后信息系统重构有那些风险因素,如何避免

风险:可能丢失一定的信息,或者管理系统冗杂,
在合并前尽量的规划好,避免冗杂,分类清晰!

❿ 管理信息系统会给企业带来哪些竞争优势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 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也即是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只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就会存在范围经济。
定义
1、指由于一个地区集中了某项产业所需的人力、相关服务业、原材料和半成品供给、销售等环节供应者,从而使这一地区在继续发展这一产业中拥有比其他地区更大的优势。
2、指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增加产品种类,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引起的单位成本的降低。与规模经济不同,它通常是企业或生产单位从生产或提供某种系列产品(与大量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的单位成本中获得节省。而这种节约来自分销、研究与开发和服务中心(像财会、公关)等部门。范围经济一般成为企业采取多样化经营战略的理论依据。范围经济是研究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本范畴。
范围经济竞争优势
1、生产成本优势
主要是表现为分摊固定成本、降低变动成本。分摊固定成本主要表现为分摊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降低变动成本,主要表现在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
2、差异化优势
差异化是指企业提供产品的多样性,包括产品的质量、功能、外观、品种、规格及提供的服务等,这种多样性能使消费者认同该产品并区别于其他企业提供的类似产品。范围经济形成的差异化优势特别明显,差异化一方面满足了顾客“多样化、个性化、差别化”需求,同时,差异化也是企业寻求范围经济的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
3、市场营销优势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获得市场营销优势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市场营销的关键在于正确定位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提供目标市场所要求的满足。市场营销强调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从营销理论来说,就是从产品(Proct)、价格(Price)、地点(Place,又叫分销)、促销(Promotion)、公共舆论()、政治或权力(Politicalorpower)等方面体现企业的竞争能力。而范围经济形成的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体现了企业在产品、品质和价格方面的竞争能力。同时又能在内部建立的营销平台上,利用原有的渠道销售多种产品,还能更好地利用企业已经形成的品牌优势,为新产品开拓市场,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同时也对跟进者形成巨大的进入障碍。
4、技术创新优势
首先,对范围经济的理解和受益,使企业管理层对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更加重视;其次,范围经济利益的驱动可以导致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持续的创新活动将使企业在应用新材料、采用新工艺、培养创新团队、加强市场调研等等方面获得突破,最终将形成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优势。
5、抵御风险的优势
范围经济在成本、差异化、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实际上是增加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范围经济还强化了企业的“新陈代谢”和互补性(尤其是对于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的企业)。

阅读全文

与信息系统重构会带来哪些新变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隐藏的程序什么也看不见 浏览:817
工程技术专业能考什么证书 浏览:358
百能的不锈钢橱柜市场什么价位 浏览:209
三岔口菜市场在哪里 浏览:308
跳蚤市场图书怎么做 浏览:233
七月份的数据有什么用 浏览:580
废锡渣多少钱一公斤市场价 浏览:562
淘手游交易金额多少才能立案 浏览:782
如何做好带货小程序 浏览:75
2020年周边有哪些新建农贸市场 浏览:283
涂料的产品怎么样 浏览:582
怎么多循环一次程序 浏览:158
大商所交易系统是什么 浏览:386
徐步天交易要多少天 浏览:21
哪个手机app可以模拟交易美股 浏览:817
爱情虚假交易是什么意思 浏览:458
番禺哪里有鲜花批发市场 浏览:563
山东修正健康饮品怎么代理 浏览:786
数据比较多复制是哪个键 浏览:475
批发市场的东西为什么这么便宜 浏览: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