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学好信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成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作为未来国家栋梁之才的中学生更迫切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000年3月发布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会议讨论稿)》(以下简称《意见》)中已明确提出,“全国普通高级中学于2001年秋季开学从高一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这就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信息技术这门新兴课程呢?笔者认为,自学、动手和应用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三大诀窍。
一、自学是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也在速度逐步加快,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就常用的操作系统和文字处理软件而言,几年前还普遍流行“DOS+WPS”,现在几乎被窗口化的“Windows+Word”完全取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是瞬息万变。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一名教师都难以完全适应形势的需要,如果我们继续坐等老师来传授知识的话,恐怕只能是坐以待毙。因此,作为学生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法,努力培养自学能力,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掌握千变万化的信息技术,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否则必将为社会所淘汰。
我们这里所说的自学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课前和课堂上对教材的自学,另一类是课余时间对教材之外的一些相关知识的自学。前一类为课堂学习和后一类自学打下基础,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后一类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学,是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相关知识的获取。但不管哪种形式的自学都是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
二、动手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自学是为了掌握知识,为培养技能打下基础,动手则是为了培养技能,从而更加深入地掌握知识。《意见》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这说明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而其中技能性,也就是操作性,则占据主要地位。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培养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作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而动手是领会、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在实践中我们可能都有类似的体验,对于有些操作,比如鼠标的单击、双击和拖动等,听起来觉得挺简单,但在自己实际操作时却觉得非常笨拙,这时才感觉到现实与想象是有一定距离的。
动手还可以增强你的自信心。自信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只要亲自动手去试一试,实际操作一下,你就会从内心里感觉到计算机并不是那么神秘。这样,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一点点收获,你也会有一种日见成效的感觉,随之你的信心也会大增,学习劲头也就更大。
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敢于动手,勤动手。实践,实践,再实践,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信息技术基本技能。
三、应用是培养技能的有效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所谓工具,就是用来处理其它事务的手段或器材。既然是手段,我们就要用,用它处理信息,用它解决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在学习“画图”时,同学们可以利用画图中的一些工具,随心所欲地绘制出美妙的作品;学习“文字处理”时,可以利用所学的字体、段落、艺术字及剪贴画等手段制作板报、贺卡……
衡量一门英语课程的真正标准是你英语说的有多好,衡量信息技术课程的真正标准是你用计算机帮助你解决了多少问题。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为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方便,才是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的真正目的。
总之,只要牢牢地把握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这三大诀窍,你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就会与日俱增,学习动力也会随之逐步增强,最后,你必定能驾驶信息技术这艘航船,顺利抵达胜利的彼岸。
❷ 高中生如何学好信息技术
1、专心研究教材,努力备课,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吃透教材,精心备课,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面向全体学生,应在难度上有层次性。要有适合于优生的更深层次的任务,让他们深入研究;也要有适合于基础较差学生的浅层次的任务,并给予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尽快缩短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学习内容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的情景,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的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多媒体课件等,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比如在进行课文教授时,教师可用采用自制课件或CAI软件来进行教学,通过贴近现实的实例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语言和音乐,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在教用画图软件画图画这一内容时,我就运用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作为操作对象,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信息技术课堂上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的创设,学生主体性的更大发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终极目标——学生信息技术处理能力的培养在现代信息技术课堂上得以体现,文化背景知识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教师要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信息技术课的趣味性。
2、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使课堂充满活力。
精彩有趣的课堂导入,能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精心设计的导入应该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让学生在“欣赏、赞叹”之后,不知不觉进入教学环节。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情和教学目的等,设计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问题,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悬念,诱发其思考,让学生想方设法探索其中的奥秘,使学生很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状态中。如教学《flash变形动画》一课时,教师演示一个物体碰撞的动画作品。
❸ 如何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1、倡导信息化学习:学习方式应该采用信息化的方式,包括:投影、幻灯片、视频、音频等等,让自己感州敬逗受到信息化的学习模式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提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2、探索多种信息化学习方式。:要探索多种形式,特别是信息化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借鉴其他人的经验,也可以借鉴外部的经验;3、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可以将信册卖息化应用技能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每个季度或者半年,乃至全年都作为一项考核指标,通过考核,让信息化应用能力强的人更加有积极性,对于后进的也是一个促进;4、组织信息化建设培训:信息化建设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对于自身而言稿弯,我们应该多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而培训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掌握更多的信息化应用技能,从而提高信息化学习水平。懂视网【www.51dongshi.com】
❹ 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方法的有效性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已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有所不同,知识更新快,对课堂教学环境与设施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就要从课堂教学纪律着手。首先,制订严格的课堂规则,奖罚分明;其次,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再次,利用电子网络教室的广播、监控、学生演示等手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自主有趣地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提高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被许桐祥多人误认为是电脑课、计算机课,没有严格的考核标准,没有升学等压力,把它当成娱乐课。课堂上总有出现吱吱喳喳说个不停的;有学生对课本知识不感兴趣,希望老师不用讲课的;有的只想上网聊天、看电影;有偷玩游戏的;甚至有吃零食的......。再则信息技术课在课程表的安排中比重小,每班每周就一节,中间间隔时间长达7天。由于某些农村小学受条件限制,根本无法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所以在我们学校有一大部分中学生毫无基础可言。这样一来,要上好信息技术课更是难上加难了。面对这样的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教学和管理一直是我们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难题,课堂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由此,我总结了最近这段时间的信息技术教学而采用的一些措施,希望对感衡轮祥觉困惑的同行们有帮助。 一、规范与强调课堂纪律,明确学习目的。 1、教学秩序问题。以严格的电脑室管理制度为良好的教学秩序作保障,奖罚分明,重在教育。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给初一的新生在电脑室上第一节信息技术课时就向学生阐明电脑室规章制度、课堂规则。并一一地进行规范与强调,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才是规范的行为。在学生还未充分了解我的时候,总会存在侥幸心理,想了解一下老师的脾气和试探老师做事的底线,为此,我做到言出必行。发现积极行为的好的学生及时的咐搏表扬。如:哇,你的作品真好看!,真不简单,你的作品一级棒,上传上来收藏,或是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微笑。完成布置的任务后,学生们表现不错的,可以在下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奖励上网浏览健康网站或玩益智小游戏。发现有违纪现象的学生,如:不认真听课、乱讲话、乱走动的,视情节轻的,老师可采用沉默、皱眉、走近注视等方法处理;学生偷玩游戏或乱点、乱击键盘的,老师采取暂时锁机、批评等方法来提示、暗示和制止;如果出现乱丢纸屑、乱画乱写、随地吐痰、吃零食等陋习,要进行批评或清洁电脑室来补救其过错行为;如果出现破坏设备设施的,要照价赔偿。总之,出现了违纪现象的,都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是错误的,要改正。有了奖惩制度,也有了威信,学生的自觉性也会加强了,课堂纪律就容易抓了,课堂教学也能顺利地开展了。 2、明确学习目的。我给初一新生上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是 聊天,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①、告诉学生计算机不光可以用来玩,还可以用来学习,它可以帮助其他学科的成绩得到提高。怎样用它学习呢?利用网络,在互联网我们可以查到任何一种学习资料。②、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活中,都不可能离开电脑。同时举一些帖切生活的例子:在学校里学生的档案怎样进行管理;在银行里的工作人员利用什么进行工作、怎样操作等。③、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故事。通过这三方面内容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电脑可以玩,可以学习,可以工作,还可以获得财富,一举多得。学习不盲目了,学习的目的就更明确。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对多媒体电子教室一般都较熟悉,课堂上合理使用广播、监控、学生演示、黑屏锁定、作业提交、重启与关机等功能,对课堂教学帮助非常大。如:在学习Flash动画制作时,学生进入电脑室开始上课前。我把从网上下载的Flash动画使用电子软件广播到学生机,让学生欣赏。学生很快就能安静下来了,课前纪律好抓多了!还能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听课效率,一举多得。 上信息技术课时,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对于简单的内容,我让个别会的学生操作演示,其他的学生跟着学。在观察操作步骤时,看看是否需要补充的,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多鼓励和欣赏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专心致志,不会的学生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取知识,会的更在苦思冥想,寻求不同的方法。这样即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合理安排时间,注重个别辅导、做到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学生动手操作量大,而我们的学生基础差,接触机子的时间少,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追求进度,不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一味地要求学生一个操作接一个操作快速地练习,那就导致学生当时好像掌握了而课后全部忘记的结果。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主要知识很难,更不用说根椐教学大纲的进度进行授课了。要让
❺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依托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课堂教学中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的一切认识、求知源于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小学生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每堂新课对学生来说更是充满着无比的好奇,课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授课,会带给学生变化多端的画面及特殊的音响效果,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兴趣盎然、触景生情。多媒体展示中,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心想、口说等多种感官训练,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更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学习的兴趣也在不自觉中增加了,教师可在轻松愉快中完成教学任务。
二、依托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素质。
运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拓宽课程资源,看到大山外面的精彩世界;农村远程教育中的素材就是有效的资源,把绚丽多彩的世界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时间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观看他们所喜欢的动画片、故事片、安全常识片等。通过观看综合资源片不仅教育了学生崇尚科学,珍爱生命,而且还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拓了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三、依托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的教学课件,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可更好地解决知识重难点。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对于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教师是通过板书分析、提问探讨的办法来解决。用多媒体手段后,可以把知识的重难点设计成问题场景,在直观形象的演示中,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解决了老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问题。教学内容从抽象转为具体,从复杂转化为简单,从不可见转化为可见,从平淡转化为生动,这样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四、依托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时代的教学理论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媒体运用图、文、声并茂,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的情境,刺激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制作课件,构建一个个问题情境,课堂上进行适当操作、控制,就能通过各种问题情境的变换,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验证结论、体验本质、归纳和发现新结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从观察、判断、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设计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课,是教师进行引导、点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上教师创造条件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去探究,主动地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五、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作升华的小结,布置多样的作业。
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小结与作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一堂成功的课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传统的小结给学生的印象不深。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后,声画与共,表现力强;用演示文稿展示一道材料分析题,让学生讨论、思考,得出答案就是这节课的核心内容;还可播放本堂课的重点片断,作为本节课核心内容的升华;根据目标要求,将教材中的重难点编成有分量、有代表性的几道题,学生通过所展现当场巩固练习或课后作业,学生可以直接从信息化环境和教学资源中获取知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获取课程内容,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
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促进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让信息技术帮助教师备好课,促进学生学好知识,而是应当科学地把信息技术通过课堂展现给学生。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校级信息技术培训,促使老师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有很大的提高。组织教师经常练习课件制作,定时评比出优秀的课件,然后展现给教师进行互相学习。教师讲课应以多媒体为主,这样可锻炼老师们的电化教学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进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积极的个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要求学生学会大量的获取信息方法,学会快速的处理信息。课堂教学所用的教材毕竟不同于网络信息,网络信息无限的丰富,能无限的充实学科教材的内容。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扩充教材内容,优化学科教学,加大学生信息量的获取,开阔学生课堂学习的视野。
总之,面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热”,广大一线教师应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和领会课程整合的实质与精髓,避免陷入技术至上的误区,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真正的整合应是该用时就用,不该用时就不用,要用得恰到好处。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及教学方式,必将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对于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把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个问题变成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点燃了学生创造火花的火种。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课堂教学预期的目标。提高认识,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为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优秀人才做好准备.
❻ 如何提升个人信息技术水平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部门提供统一的学习资料,通过集中培训、自学理论,再通过上机操作、教研活动、撰写案例、撰写学习心得等,达到与实践相结合。
2、依靠个体努力即自我研修,如理论学习材料的自学、笔记、心得、案例等,把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从而真正达到个人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
3、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观看大量的光盘资料,还有网络课程资源。
(6)信息技术如何做到完全学习扩展阅读:
提高个人信息技术水平,应落脚在课程教学和组织管理的变革之中。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学校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并将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摆在突出位置。决定信息化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往往不是教师的教学组织,而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性,学校应辅助教师利用多种手段,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学校要给教师释放更大教学自主权。教师作为教学的实践者,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整个资源服务和技术支持体系应该围绕教师的教学设计展开。由于有更加丰富优质的线上资源可供使用,教师也可以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引领者。
❼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1.把握备课的重点.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高中信息课程标准是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把以下三点列为备课的重点。第一,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信息处理与交流的能力;第二,要对教材和学生进行综合的分析,分析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然后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掌握重难点,克服困难;第三,通过创设情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探究任务和体验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尝试在的学习情境中探索、思考、理解,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使教学目标能更有效地达成。
2.通过课堂上的有效教学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一节优秀信息技术课,关键在于能通过有效教学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有效教学是通过有效讲授、有效的师生互动、有效激励等实现。
(1)有效讲授
有效讲授的原则是清晰明了、有吸引力、掌握节奏,提供鼓励性的即时反馈,注重引导学生的体验等。
(2)精炼地讲授学习要点
在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分析和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研究教法,编选与组织精要的学习内容,用最精练的语言讲授,还要懂得用具体形象地例子描述抽象地概念。在学生学习虚拟现实特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多感知”这个特点,教师可以这样讲授的:“如一块蛋糕看上去是黄色的,闻一闻是香的,尝一口是甜的这就是多感知。 ”
(3)利用旧识学习新知
在课前设法让学生能够接触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与新的学习内容形成连结,并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多种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新知,为学生制造容易学习的经验。
(4)有效的师生互动
有效的师生互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创设愉悦的情境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导入和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循序渐进的任务,营造和谐的学
习氛围,创设一个平等温暖、充满善意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分享学习的快乐,激发创作灵感。
②师生互动沟通
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有效的问题,仔细观察学生的反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并适当提示和评价。不仅要倾听学生的回答,更要倾听学生对自己的提问,尽可能地解决学生的各种学习问题,要重视培养学生质疑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必须努力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逐渐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对学生的一些怪的想法或新的观点,应先肯定学生的奇思妙想,并对这些想法和观点及时地探讨;对于学生的猜测和疑问,要抓住亮点,积极充分地肯定;对于错误的质疑,决不嘲讽打击,而是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如果是依靠自己或团体的力量都不能解决,而又恰恰是学习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就是需要教师耐心地讲解。
(5)有效激励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意因素不仅对认知活动起着推动、强化和调节的作用,而且其自身的发展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追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情意激发策略,通过激励、肯定、赞扬、暗示等迹芦多种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意力量,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①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墨子说:“志不高者智不达。” 在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抱负,从而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把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与学生将来的发展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掌握信息技术是信息时代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是培养社会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其次,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创设问题情境,丰富教学材料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途径,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再次,要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的自评和反思,让学生学会恰如其分地认识自我,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 ②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它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项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如果学生虽然认识到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性,但却感到取得这种期望的成绩力所难及,就会望而却步。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对者州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常用方法有三种。第一,利用成功体验提升效能。对于知识水平和能力有差异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计恰当的教学任务并把任务分层,基本层次的学生要求完成基本任务,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拓首返展任务,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第二,利用榜样提升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认为,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榜样的行为表现是个体自身效能的一种重要参照。如在学习Cool 3D三维动画的制作时,教师先呈现以往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并介绍成功之处,然后又在学生制作动画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展示美观的,有创意的作品,最后再让做得比较出色的学生来介绍自己的作品。通过这种榜样的作用,使学生观察到与自己能力相似的同伴成功地完成某些学习任务,就会替代性地转化成对自己能力的认同,相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第三,利用言语说
服提升效能。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具有可以开发的天赋和才能,通过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进步给予适当的言语激励,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效能感。
3.通过学生的尝试学习来实现有效学习
尝试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在教师没有讲解知识之前,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自己独立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尝试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并且逐渐形成适于自己的学习风格,灵活选择运用各种学习方法、策略。 “自主、探究、合作”这三个关键词为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新鲜的活 力,并且从三个方面界定的有效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通过学生的尝试学习从这三个方面来实现有效学习。
(1)尝试学习是自主的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保证尝试学习有效性的基础。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尝试。通过尝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变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并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享受学习的过程。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做到“五多”。“五多”即是指让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多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尝试学习中。最后,大胆让学生参与尝试。教师要增加学生尝试和体验实践的机会,学生把所学的技巧或概念,适当的运用到真实的世界中验证,并进行学习迁移。
(2)合作是尝试学习成功的保障
尝试活动前,教师要认真准备尝试问题,结合课程目标研究学生发展的实际,设计能够促进学生敢于尝试、乐于尝试并能取得尝试成功的尝试问题。在尝试的过程中,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会面临不同的情况,教师要能巧妙地、适当地、启发式地引导学生走出困境,用新的尝试方法解决问题,以保证学生的尝试取得成功。
学生应该充分发挥班集体的相互影响、合作的作用,发挥集体智慧的功效,取得更大程度的尝试成功。通过协作学习与分享学习,使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它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它组或全班同学共享。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尝试学习的能力也有差异,通过发挥学生之间的碰撞、交流合作,可以提高尝试学习的有效性。
(3)尝试学习是一种探究学习
尝试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探究的过程。尝试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从小不断地尝试,为长大后的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尝试学习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设置好尝试问题后,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如在学习《虚拟现实初探》时,教师先提出探究问题:“请通过三个例子归纳出虚拟现实有什么特点。”。接着提供信息资源(学习网站和在线帮助等),通过体验探究策略,让学生体验三个例子——3D游戏、三维全景图和电影《捍卫机密》片断,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探究问题,这样可促使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4.有效评价
坚持发展性评价的原则,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性。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注重形成性评价,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
到自己的进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例如课堂上教师设计了回答问题和讨论的环节后,我们可以对积极参与讨论的小组和同学给予充分的肯定。通过记录讨论发言和回答问题的次数和评选发言的优胜奖等活动,另外还可以通过由老师和学生共同投票的方式选出学习优秀成果(如多媒体作品)。对于比较精彩的发言或水平较高的作品,教师要多用赞美的语言,同时不能忽略对学习有进步的同学的鼓励,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兼顾集体发展评价与个人发展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结合评价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灵活选择“表现性评价”、“作业作品评价”、“成长记录袋”等评价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
❽ 怎样学好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的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唱片、电影、电视节目、语音、图形、影像等)。
自学是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动手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应用是培养技能的有效途径,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总之,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的学好信息技术课。
❾ 如何学计算机信息技术
首先,当前计算机的知识体系已经比较庞大了,初学者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计划。学习计算机技术除了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力之外,对于学习场景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是否有交流和实践的环境对于学习效率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对于大部分初学者来说,学习计算机知识可以按照以下三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学习操作系统知识。学习计算机知识往往都会从操作系统开始学起,学习操作系统不仅能够了解计算机的资源管理方式和任务调度方式,同时也会了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和基础的网络知识。
学习操作系统可以从Linux开始学起,一方面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比较广泛,另一方面Linux操作系统是开源系统,未来可以通过阅读其源代码来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细节。
第二:学习编程知识。编程知识是计算机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程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得到拓展,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未来更多的职场人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编程知识。
编程语言的应用与场景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学习一门全场景编程语言,比如Java、Python、C#等就是不错的选择。从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来看,初学者可以从Python语言开始学起。
第三:学习数据库知识。数据库知识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还是比较重要的,学习数据库可以从关系型数据库开始学起,然后再逐渐向NoSql数据库过渡。学习数据库的应用并不复杂,比如Sql语言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最后,学习计算机知识一定要重视交流,尤其要多与计算机专家进行交流,交流的过程不仅能够解决一些学习上的困难,同时也会给自己的学习指明方向。
❿ 初中如何学好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足以体现它在未来教育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而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知识更新很快,加上现阶段学校教育中的偏驳,如何利用好仅有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习效果,方法至关重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无疑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像信息技术这样的过渡学科,必须有独特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本人在几年信息教学过程中的做法与体会,学生学好信息课要把好五关:兴趣、任务、实践、应用与协作。
一、要有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信息技术课堂重复机械地上机操作,学生从心理上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并非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感兴趣,而是抱着上课能不能上网玩游戏的心理被动地接受知识,势必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要使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校学习与课外生活,将枯燥的知识技能溶入到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中,让学生首先从心理上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自己想学,愿意去学。
二、明确任务
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往往很难明确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点,特别是教师多种教学媒体的应用,容易使学生偏离主题,学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从那里下手。所以,在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以后,教师应该明确课堂学习任务,使学生明确任务,有的放矢,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45分钟内学有所获,从而避免了学生稀里糊涂、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象,使学生有事干。
三、动手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决知此事要躬行。《意见》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这说明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而其中技能性,也就是操作性,则占据主要地位。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培养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作为该课程的主要任务,而动手是领会、巩固和运用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
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特别强,不动手是很难知道其中的缘由的。自从人们周围开始出现计算机的身影起,计算机就被人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对刚刚接触计算机的中学生来讲,更显得高深莫测,其实只要学生动手去实践,去操作,很快就能克服这种心理,原来计算机是如此的简单有趣,了解计算机是今天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智能工具。另外,动手实践是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一项基本方法,学生在平时不断的自我实践过程中,逐渐培养出一种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基本素养,这也是中学计算机教学的目的所在。边动手边动脑是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模式,这样就避免了死记硬背、“纸上谈兵”的传统学习方法。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进行某种操作或活动的速度加快,这是技能形成的一般趋势。信息技术技能也不例外。就拿最基本的指法练习来说,一开始你可能连最基本的键位都不清楚,手指敲击键盘的姿势也比较笨拙,但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觉得轻松多了。如果能坚持每日练习的话,你的速度就会持续快速上升,最后甚至让你觉得不可思议。
动手还可以增强你的自信心。自信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只要亲自动手去试一试,实际操作一下,你就会从内心里感觉到计算机并不是那么神秘。这样,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一点点收获,你也会有一种日见成效的感觉,随之你的信心也会大增,学习劲头也就更大。
总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变化多样,只要牢牢地把握学好信息技术课程的这几大诀窍,你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就会与日俱增,学习动力也会随之逐步增强,对提高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效率不无益处。最后,你必定能驾驶信息技术这艘航船,顺利抵达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