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谁越多越好!
物理学奖
1901年 W.C.伦琴(德国人)发现X射线
1902年 H.A.洛伦兹,P.塞曼(荷兰人)研究磁场对辐射的影响
1903年 A.H.贝克勒尔(法国人)发现物质的放射性
P.居里,M.居里(法国人)从事放射性研究
1904年J.W.瑞利(英国人)研究气体密度并发现氩元素
1905年 P.E.A.雷纳尔德(德国人)从事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年 J.J.汤姆森(英国人)从事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
1907年 A.A.迈克尔逊(美国人)发明了光学干涉仪并进行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
1908年G.李普曼(法国人)发明了彩色照相干涉法
1909年 G.马可尼(意大利),K.F.布劳恩(德国人)开发了无线电通信
1910年 J.O.范德瓦尔斯(荷兰人)研究气态和液态方程式
1911年 W.维恩(德国人)发现热辐射定律
1912年 N.G.达伦(瑞典人)发明了可以和燃点航标等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调节装置
1913年H.卡麦林—昂尼斯(荷兰人)从事液体氦的超导研究
1914年 M.V.劳厄(德国人)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
1915年 W.H.布拉格,W.L.布拉格(英国人)借助X射线,分析迅梁晶体结构
1916年 未颁奖
1917年 C.G.巴克拉(英国人)发现元素的次级X辐射的特性
1918年 M.普朗克(德国人)对确立量子理论作出巨大贡献
1919年 J.斯塔克(德国人)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光谱线的分裂现象
1920年 C.E.纪尧姆(瑞士人)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1921年 A.爱因斯坦(德国人)发现了光亩兆运电效应定律等
1922年 N.玻尔(丹麦人)研究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
1923年 R.A.米利肯(美国人)研究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
1924年K.M.G.西格巴恩(瑞典人)发现了X射线中的光谱线
1925年 J.弗兰克,G.赫兹(德国人)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
1926年 J.B.佩兰(法国人)发现沉积平衡
1927年 A.H.康普顿(美国人)发现康普顿效应
C.T.R.威尔逊(英国人)发明了云雾室
1928年 O.W.理查森(英国人)发现理查森定律
1929年 L.V.德布罗意(法国人)发现物质波
1930年 C.V.拉曼(印度人)发现拉曼效应
1931年 未颁奖
1932年 W.K.海森堡(德国人)创建了量子力学
1933年 E.薛定谔(奥地利人),P.A.M.狄拉克(英国人)发现原子理论新的有效形式
1934年 未颁奖
1935年 J.乍得威克(英国人)发现中子
1936年 V.F.赫斯(奥地利人)发现宇宙射线
C.D.安德森(美国人)发现正电子
1937年C.J.戴维森(美国人),G.P.汤姆森(英国人)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现象
1938年E.费米(意大利)发现中子轰击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并用慢中子实现核反应
1939年E.O.劳伦斯(美国人)发明和发展了回旋加速器并取得了有关人工放射性等成果
1940-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O.斯特恩(美国人)开发了分子束方法以及质子磁矩的测量
1944年 I.I.拉比(美国人)发明了着名的核磁共振法
1945年 W.泡利(奥地利人)发现不相容原理
1946年 P.W.布里奇曼(美国人),明了超高压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方面取得成就
1947年E.V.阿普尔顿(英国人)发现高空无线电短波电离层
1948年 P.M.S.布莱克特(英国人)改进了威尔逊云雾室方法
1949年 汤川秀树(日本人)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论,并预言介子的存在
1950年 C.F.鲍威尔(英国人)开发了研究核破坏过程的照相乳胶记录法并发现各种介子
1951年J.D.科克罗夫特(英国人),E.T.S.沃尔顿(爱尔兰人)通过人工加速的粒子轰击原子,促使其产生核反应(嬗变)
1952年 F.布洛赫,E.M.珀塞尔(美国人)创立原子核磁力测量法
1953年 F.泽尔尼克(荷兰人)发明了相衬显微镜
1954年 M.玻恩(德国人)在量子力学和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及研究方面作出贡献
W.博特(德国人)发明了符合计数法
1955年W.E.拉姆(美国人)发明了微波技术,进而研究氢原子的精细结构
P.库什(美国人)用射频束技术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创新了核理论
1956年猜镇W.H.布拉顿,J.巴丁,W.B.肖克利(美国人)研究半导体并发现晶体管效应
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美籍华人)对宇称定律作了深入研究
1958年P.A.切伦科夫,I.E.塔姆,I.M.弗兰克(俄国人)发现并解释了切伦科夫效应
1959年E.G.塞格雷,O.张伯伦(美国人)发现反质子
1960年 D.A.格拉塞(美国人)发明气泡室,取代了云雾室
1961年 R.霍夫斯塔特(美国人)利用直线加速器从事高能电子散射研究并发现核子
R.L.穆斯保尔(德国人)从事γ射线的共振吸收现象研究并发现了穆斯保尔效应
1962年L.D.兰道(俄国人)开创了凝聚态物质理论
1963年 E.P.威格纳(美国人)发现基本粒子的对称性以及原子核中相互作用的原理
M.G.迈耶(美国人),J.H.D.延森(德国人)研究原子核壳层模型理论
1964年 C.H.汤斯(美国人),N.G.巴索夫,A.M.普罗霍罗夫(俄国人)发明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并从事量子电子学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5年 朝永振一郎(日本人),J.S.施温格,R.P.费曼(美国人)进行对基本粒子物理学具有 深刻影响的基础研究
1966年 A.卡斯特勒(法国人)发现和开发了把光的共振和磁的共振结合起来,使光束与射频电磁波发生双共振的双共振法
1967年 H.A.贝蒂(美国人)发现了星球中的能源
1968年 L.W.阿尔瓦雷斯(美国人)通过发展液态氢气泡室和数据分析技术,从而发现许多共振态
1969年 M.盖尔曼(美国人)发现基本粒子的分类和作用
1970年 L.内尔(法国人)从事铁磁和反铁磁方面的研究
H.阿尔文(瑞典人)磁流体力学的基础研究
1971年 D.加博尔(英国人)发明并发展了全息摄影法
1972年 J.巴丁,L.N.库柏,J.R.施里弗(美国人)从理论上解释了超导现象
1973年 江崎玲于奈(日本人),贾埃弗(美国人)通过实验发现半导体中的“隧道效应”和超导物质B.D.约瑟夫森(英国人)发现约瑟夫森效应
1974年 M.赖尔,A.赫威斯(英国人)从事射电天文学方面的研究
1975年 A.N.玻尔,B.R.莫特尔森(丹麦人),J.雷恩沃特(美国人)从事原子核内部结构的研究
1976年 B.里克特(美国人),丁肇中(美籍华人)发现中性介子桱/ψ粒子
1977年 P.W.安德森,J.H.范弗莱克(美国人),N.F.莫特(英国人)从事磁性和无序系统电子结构的基础研究
1978年 P.卡皮察(俄国人)从事低温物理学方面的研究
A.A.彭齐亚斯,R.W.威尔逊(美国人)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979年 S.L.格拉肖,S.温伯格(美国人),A.萨拉姆(巴基斯坦)预言存在弱中性流,并对基本粒子之间的弱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作出贡献
1980年 J.W.克罗宁,V.L.菲奇(美国人)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中的宇称(GP)不守恒
1981年 K.M.西格巴恩(瑞典人)开发出高分辨率测量仪器
N.布洛姆伯根,A.肖洛(美国人)对发展激发光谱学和高分辨率电子光谱学作出贡献
1982年 K.G.威尔逊(美国人)提出临界现象理论
1983年 S.钱德拉塞卡,W.A.福勒(美国人)从事星体进化的物理过程研究
1984年 C.鲁比亚(意大利人),S.范德梅尔(荷兰人)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的传递者场粒子W±Z。的大型工程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1985年 K.冯·克里津(德国人)发现量子霍耳效应并开发了测定物理常数的技术
1986年 E.鲁斯卡(德国人)开发了第一架电子显微镜
G.比尼格(德国人),H.罗雷尔(瑞士人)设计并研究扫描隧道显微镜
1987年 J.G.贝德诺尔斯(德国人),K.A.米勒(瑞士人)发现氧化物高温超导体
1988年 L.莱德曼,M.施瓦茨,J.斯坦伯格(美国人)发现μ子型中微子,从而揭示了轻子的内部结构
1989年 W.保罗(德国人),H.G.德默尔特,N.F.拉姆齐(美国人)创造原子钟,为物理学测量作出杰出贡献
1990年 J.I.弗里德曼,H.W.肯德尔(美国人),R.E.泰勒(加拿大人)首次实验证明了夸克的存在
1991年 P.G.热纳(法国人)从事对液晶、聚合物的理论研究
1992年 G.夏帕克(法国人)开发了多丝正比计数管
1993年 R.A.赫尔斯,J.H.泰勒(美国人)发现一对脉冲双星
1994年 B.N.布罗克豪斯(加拿大人),C.G.沙尔(美国人)发展了中子散射技术
1995年 M.L.佩尔,F.莱因斯(美国人)发现了自然界中的亚原子粒子;τ轻子、中微子
1996年 D.M.李,D.D.奥谢罗夫,R.C.理查森(美国人)发现在低温状态下可以无摩擦流动的氦-3
1997年 朱棣文(美籍华人),W.D.菲利普斯(美国人),C.科昂-塔努吉法国人)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
1998年 R.劳克林(美国人),H.施特默(德国人),崔琦(美籍华人)发现电子能够形成新型粒子
1999年 N.霍夫特,M.韦尔特曼(荷兰人)提出亚原子结构和运动的理论
化学奖
1901年J.H.范特·霍夫(荷兰人)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
1902年E.H.费雪(德国人)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呤诱导体
1903年S.A.阿伦纽斯(瑞典人)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
1904年W.拉姆赛(英国人)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年A.冯·贝耶尔(德国人)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H.莫瓦桑(法国人)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E.毕希纳(德国人)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E.卢瑟福(英国人)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
1909年W.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10年O.瓦拉赫(德国人)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M.居里(法籍波兰)发现镭和钋
1912年V.格林尼亚(法国人)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有机镁试剂
P.萨巴蒂埃(法国人)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1913年A.维尔纳(瑞士人)从事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1914年T.W.理查兹(美国人)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R.威尔斯泰特(德国人)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6—1917年未颁奖
1918年F.哈伯(德国人)发明固氮法
1919年未颁奖
1920年W.H.能斯脱(德国人)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研究
1921年F.索迪(英国人)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F.W.阿斯顿(英国人)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
1923年F.普雷格尔(奥地利人)创立有机化合物微量分析法
1924年未颁奖
1925年R.A.席格蒙迪(德国人)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
1926年T.斯韦德贝里(瑞典人)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H.O.维兰德(德国人)研究确定了胆酸及多种同类物质的化学结构
1928年A.温道斯(德国人)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A.哈登(英国人),冯·奥伊勒·歇尔平(瑞典人)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H.非舍尔(德国人)从事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方面的研究
1931年C.博施(德国人),F.贝雷乌斯(德国人)发明和开发了高压化学方法
1932年I.兰米尔(美国人)创立了表面化学
1933年未颁奖
1934年H.C.尤里(美国人)发现重氢
1935年J.F.J.居里,I.J.居里(法国人)发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P.J.W.德拜(美国人)提出分子磁耦极矩概念并且应用X射线衍射弄清分子结构
1937年W.N.霍沃斯(美国人)从事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研究
P.卡雷(瑞士人)从事类胡萝卜素类、核黄素类以及维生素A、B2的研究
1938年R.库恩(德国人)从事胡萝卜素类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
1939年A.布泰南特(德国人)从事性激素的研究
L.鲁齐卡(瑞士人)从事萜烯、聚甲烯结构研究
1940—1942年未颁奖
1943年G.海韦希(匈牙利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
1944年O.哈恩(德国人)发现重核裂变反应
1945年A.I.魏尔塔南(芬兰人)研究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发明了饲料贮藏保鲜法
1946年J.B.萨姆纳(美国人)首次分离提纯了酶
J.H.诺思罗普,W.M.斯坦利(美国人)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
1947年R.鲁宾逊(英国人)从事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A.W.K.蒂塞留斯(瑞典人)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
1949年W.F.吉奥克(美国人)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的研究,特别是对超低温状态下的物理反应的研究
1950年O.P.H.狄尔斯,K.阿尔德(德国人)发现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及其应用
1951年G.T.西埔格,E.M.麦克米伦(美国人)发现超铀元素
1952年A.J.P.马丁,R.L.M.辛格(英国人)开发并应用了分配色谱法
1953年H.施陶丁格(德国人)从事环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L.V.鲍林(美国人)阐明化学结合的本性,解释了复杂的分子结构
1955年V.维格诺德(美国人)确定并合成含硫的生物体物质(特别是后叶催产素和增压素)
1956年C.N.欣谢尔伍德(英国人),N.N.谢苗诺夫(俄国人)提出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理论(特别是支链反应)
1957年A.R.托德(英国人)从事核酸酶以及核酸酶辅酶的研究
1958年F.桑格(英国人)从事胰岛素结构的研究
1959年J.海洛夫斯基(捷克人)提出极普学理论并发现“极普法”。
1960年W.F.利比(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M.卡尔文(美国人)揭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年M.F.佩鲁茨,J.C.肯德鲁(英国人)测定出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年K.齐格勒(德国人),G.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4年D.M.C.霍金奇(英国人)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1965年R.B.伍德沃德(美国人)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
1966年R.S.马利肯(美国人)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年R.G.W.诺里什,G.波特(英国人),M.艾根(德国人)发明测定快速化学反应技术
1968年L.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年O.哈塞尔(挪威人),D.H.R.巴顿(英国人)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年L.F.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年G.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年C.B.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分子氨基酸排列
S.莫尔,W.H.斯坦(美国人)从事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年E.O.菲舍尔(德国人),G.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P.J.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年J.W.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反应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W.N.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年I.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P.D.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年H.C.布郎(美国人),G.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年P.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
W.吉尔伯特(美国人),F.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年福井谦一(日本人),R.霍夫曼(美国人)从事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
1982年A.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年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R.B.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D.R.赫希巴奇,李远哲(美籍华人),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年C.J.佩德森,D.J.克拉姆(美国人),J.M.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J.戴森霍弗,R.胡伯尔,H.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1989年S.奥尔特曼,T.R.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E.J.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91年R.R.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992年R.A.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出贡献
1993年K.B.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G.A.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5年P.克鲁岑(德国人),M.莫利纳,F.S.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厚度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1997年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1998年W.科恩(奥地利人)提出密度函数理论
J.波普(英国人)提出量子化学的方法
1999年A.兹韦勒(美籍埃及人)利用激光闪烁研究化学反应
生理学医学奖
1901年 E.A.V.贝林(德国人)从事有关白喉血清序法的研究
1902年 R.罗斯(英国人)从事有关疟疾的研究
1903年 N.R.苏森(丹麦人)发现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1904年 I.P.巴甫洛夫(俄国人)从事消化系统生理学研究
1905年 R.柯赫(德国人)从事有关结核的研究
1906年 C.戈尔季(意大利人),S.拉蒙·卡哈尔(西班牙人)从事神经系统精细结构研究
1907年 C.L.A.拉韦朗(法国人)发现并阐明了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1908年 P.埃利希(德国人),E.梅奇尼科夫(俄国人)从事有关免疫方面的研究
1909年 E.T.科歇尔(瑞士人)从事有关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
1910年 A.科塞尔(德国人)从事蛋白质、核酸的研究
1911年 A.古尔斯特兰德(瑞典人)从事有关眼睛屈光学的研究
1912年 A.卡雷尔(法国人)从事有关血管缝合以及脏器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年 C.R.里谢(法国人)从事有关抗原过敏性的研究
1914年 R.巴拉尼(奥地利人)从事有关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1915-1918年 未颁奖
1919年 J.博尔德特(比利时人)有关免疫方面的一系列发现
1920年 S.A.S.克劳(丹麦人)发现了有关体液和神经因素对毛细血管运动机理的调节
1921年 未颁奖
1922年 A.V.希尔(英国人)从事有关肌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问题的研究
O.迈尔霍夫(德国人)从事有关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谢问题的研究
1923年 F.G.班廷(加拿大人), J.J.R.麦克劳德(加拿大人)发现胰岛素
1924年 W.爱因托文(荷兰人)发现心电图机理
1925年 未颁奖
1926年 J.A.G.菲比格(丹麦人)发现菲比格氏鼠癌
1927年 J.瓦格纳·姚雷格(奥地利人)发现治疗麻痹的发热疗法
1928年 C.J.H.尼科尔(法国人)从事有关斑疹伤寒的研究
1929年 C.艾克曼(荷兰人)发现可以抗神经炎的维生素
F.G.霍普金斯(英国人)发现维生素B1缺乏病并从事关于抗神经炎药物的化学研究
1930年 K.兰德斯坦纳(美籍奥地利人)发现血型
1931年 O.H.瓦尔堡(德国人)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1932年 C.S.谢林顿,E.D.艾德里安(英国人)发现神经细胞活动的机制
1933年 T.H.摩尔根(美国人)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
1934年 G.R.迈诺特,W.P.墨菲,G.H.惠普尔(美国人)发现贫血病的肝脏疗法
1935年 H.施佩曼(德国人)发现胚胎发育中背唇的诱导作用
1936年 H.H.戴尔(英国人),O.勒韦(美籍德国人)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1937年 A.森特·焦尔季(匈牙利人)发现肌肉收缩原理
1938年 C.海曼斯(比利时人)发现呼吸调节中的机理
1939年 G.多马克(德国人)研究和发现磺胺药
1940-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C.P.H.达姆(丹麦人)发现维生素K
E.A.多伊西(美国人)发现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
1944年 J.厄兰格,H.S.加塞(美国人)从事有关神经纤维机制的研究
1945年 A.弗莱明,E.B.钱恩,H.W.弗洛里(英国人)发现青霉素
1946年 H.J.马勒(美国人)用X射线使基因人工诱变
1947年 C.F.科里,G.T.科里(美国人)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
B.A.何塞(阿根廷人)发现脑下垂体前叶激素对糖代谢的作用
1948年 P.H.米勒(瑞士人)发现并合成了杀虫剂DDT
1949年 W.R.赫斯(瑞士人)发现动物间脑的下丘脑对内脏的调节功能
A.E.莫尼茨(葡萄牙人)发现切割脑部前叶白质对精神病的治疗意义
1950年 E.C.肯德尔,P.S.亨奇(美国人),T.赖希施泰因(瑞士人)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物效应
1951年 M.蒂勒(南非人)发现黄热病疫苗
1952年 S.A.瓦克斯曼(美国人)发现链霉素
1953年 F.A.李普曼(美国人)发现高能磷酸结合在代谢中的重要性,发现辅酶A
H.A.克雷布斯(英国人)发现克雷布斯循环
1954年 J.F.恩德斯,T.H.韦勒,F.C.罗宾斯(美国人)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组织培养与组织技术的应用
1955年 A.H.西奥雷尔(瑞典人)从事过氧化酶的研究
1956年 A.F.库南德,D.W.理查兹(美国人),W.福斯曼(德国人)开发了心脏导管术
1957年 D.博维特(意籍瑞士人)从事合成类箭毒化合物的研究
1958年 G.W.比德尔,E.L.塔特姆(美国人)发现一切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都是由基因逐步控制的
J.莱德伯格(美国人)从事基因重组以及细菌遗传物质方面的研究
1959年 S.奥乔亚,A.科恩伯格(美国人)从事合成RNA和DNA的研究
1960年 F.M.伯内特(澳大利亚人),P.B.梅达沃(英国人)证实了获得性免疫耐受性
1961年 G.V.贝凯西(美国人)确立“行波学说”,发现耳蜗感音的物理机制
1962年 J.D.沃森(美国人),F.H.C.克里克,M.H.F.威尔金斯(英国人)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1963年 J.C.艾克尔斯(澳大利亚人),A.L.霍金奇,A.F.赫克斯利(英国人)发现与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有关的离子机构
1964年 K.E.布洛赫(美国人),F.吕南(德国人)从事有关胆固醇和脂肪酸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
1965年 F.雅各布,J.L.莫诺,A.M.雷沃夫(法国人)研究有关酶和细菌合成中的遗传调节机构
1966年 F.P.劳斯(美国人)发现肿瘤诱导病毒
C.B.哈金斯(美国人)发现内分泌对癌的干扰作用
1967年 R.A.格拉尼特(瑞典人),H.K.哈特兰,G.沃尔德(美国人)发现眼睛的视觉过程
1968年 R.W.霍利,H.G.霍拉纳,M.W.尼伦伯格(美国人)研究遗传信息的破译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1969年 M.德尔布吕克,A.D.赫尔希,S.E.卢里亚(美国人)发现病毒的复制机制遗传结构
1970年 B.卡茨(英国人),U.S.V.奥伊勒(瑞典人),J.阿克塞尔罗德(美国人)发现神经末梢部位的传递物质以及该物质的机理
1971年 E.W.萨瑟兰(美国人)发现激素的作用机理
1972年 G.M.埃德尔曼(美国人),R.R.波特(英国人)研究抗体的化学结构和机能
1973年 K.V.弗里施,K.劳伦兹(奥地利人),N.廷伯根(英国人)发现个体及社会性行为模式(比较行为动物学)
1974年 A.克劳德,C.R.德·迪夫(比利时人),G.E.帕拉德(美国人)从事细胞结构和机能的研究
1975年 D.巴尔的摩,H.M.特明(美国人),R.杜尔贝科(美国人)从事肿瘤病毒的研究
1976年 B.S.布卢姆伯格(美国人)发现澳大利亚抗原
D.C.盖达塞克(美国人)从事慢性病毒感染症的研究
1977年 R.C.L.吉尔曼,A.V.沙里(美国人)发现下丘脑激素
R.S.雅洛(美国人)放射免疫分析法
1978年 W.阿尔伯(瑞士人),H.O.史密斯,D.内森斯(美国人)发现限制性内切酶以及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应用
1979年 A.M.科马克(美国人),G.N.蒙斯菲尔德(英国人)开发了用电子计算机操纵的X射线断层扫描仪(简称CT扫描仪)
1980年 B.贝纳塞拉夫,G.D.斯内尔(美国人),J.多塞(法国人)从事细胞表面调节免疫反应的遗传结构的研究
1981年 R.W.斯佩里(美国人)从事大脑半球职能分工的研究
D.H.休伯尔(美国人),T.N.威塞尔(瑞典人)从事视觉系统的信息加工研究
1982年 S.K.贝里斯德伦,B.I.萨米埃尔松(瑞典人),J.R.范恩(英国人)发现前列腺素
1983年 B.麦克林托克(美国人)发现移动的基因
1984年 N.K.杰尼(丹麦人),G.J.F.克勒(德国人),C.米尔斯坦(英国人)确立有关免疫抑制机理的理论,研制出了单克隆抗体
1985年 M.S.布朗,J.L.戈德斯坦(美国人)从事胆固醇代谢及疾病的研究
1986年 R.L.蒙塔尔西尼(意大利人),S.科恩(美国人)发现神经生长因子以及上皮细胞生长因子
1987年 利根川进(日本人) 阐明与抗体生成有关的遗传原理
1988年 J.W.布莱克(英国人),G.B.埃利昂,G.H.希钦斯(美国人)对药物研究原理作出重要贡献
1989年 J.M.毕晓普,H.E.瓦慕斯(美国人)发现了动物肿瘤病毒的致癌基因源出于细胞基因
1990年 J.E.默里,E.D.托马斯(美国人)
从事对人类器官移植、细胞移植技术的研究
1991年 E.内尔,B.萨克曼(德国人)发明了膜片钳技术
1992年 E.H.费希尔,E.G.克雷布斯(美国人)发现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作用
1993年 P.A.夏普,R.J.罗伯茨(美国人)发现断裂基因
1994年 A.G.吉尔曼,M.罗德贝尔(美国人)发现G蛋白及其在细胞中转导信息的作用
1995年 E.B.刘易斯,E.F.维绍斯(美国人),C.N.福尔哈德(德国人)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
1996年 P.C.多尔蒂(澳大利亚),R.M.青克纳格尔(瑞士人)发现细胞的中介免疫保护特征
1997年 S.B.普鲁西纳(美国人)发现了朊蛋白(PRION)并在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1998年 R.罗伯特,L.伊格纳罗,F.墨拉德(美国人)发现“一氧化氮”是心血管系统中传播信号的分子
1999年 G.布洛贝尔(
2. 马克·布洛赫:历史有什么用
历史有什么用?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的幼子曾如是诘问其父,令其哑口无言。
若干年后,布洛赫身陷囹圄,赍志以没而作《历史学家的技艺》,极尽所能为历史学家辩护。
布洛赫的时代,史学家要为史学存在的正当性辩护,并非奇谈,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冲击之下,社会科学也必须为自己的存在提供合理性论证,而史学当然不可能提出一套几何论证的精确公式,史学是否还是一门“科学”?为“历史”提供其存在的正当性论证,这成了史学家的头等大事,布洛赫也不例外。
然而,《历史学家的技艺》毕竟是布洛赫身陷囹圄时草创之作,虽不乏洞见,却难有系统条陈。
于今,或许只能从布洛赫的两部名着,尤其是《封建社会》所提供的新的方法论,来猜测其“技艺”和“辩护”了。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叶,庸俗的实证主义方法风靡一时,波及所有社会科学,遑论史学。
首开 *** 的是德国社会学界巨擘马 克 思·韦伯、涂尔干等人,韦伯在他的升任教授讲演中直言不讳,庸俗的实证主义方法在社会科学中的泛滥已经导致德国的庸人政治。
布洛赫受业于社会学家涂尔干,对一叶障目的史学方法也颇为不屑,《封建主义》这部杰作正是产生于布洛赫的 *** 。
“封建社会”的定义,历来便是史学家争论不休的场域,但“封建社会”被普遍地归纳于“附庸与采邑”两个关键词丛键的解释之下却是庸俗实证主义者的普遍教条。
在这一框架之内,“封建社会”被肢解为法律、行政、军事等等各不相关领域的“上层历史”。
这一态度,尽管跟西欧史学界对马 克 思主义所阐明的“下层历史”的警惕不无关系,但其实质却是将历史分割成各个互不相关的领域。
这种方法论有其学科自足的“理性化”要求,但同时也使“历史”成为一堆破碎的碎片。
学科自律的正当性同时也瓦解了历史本身的丰富内蕴,被庸俗的实证主义方法肢解之后的历史还有什么用?
“总体思想”的历史
与旧史学的封建社会研究强调纯政治史、纯制度史或战役史不同,而布洛赫却极大地拓展了历史学的视野,布洛赫认为,“依附农民;附有役务的佃领地(即采邑)而不是薪俸制的广泛使用———薪俸制是不可能实行的;专职武士等级的优越地位;将人与人联系起来的服从—保护关系———这种关系在武士等级内部采用被称作附庸关系的特定形式;必然导致混乱状态的权威分割;在所有这些关系中其他组织形式,即家族和国家的存留———在封建社会第二阶段,国家将获得复兴的力量———这些似乎就是欧洲封建主义的基本特征”。
布洛赫的“封建主义”概念将史学引向了社会、经济、文化乃至集体心理等领域,其理论核心非仅颠覆了狭隘的封建主义观念,更还原了历史中的多元对话格局。
在旧历史的单一线条叙事之下,历史中的事件通过时间演进被逻辑地组织成因果关系,而布洛赫的将历史中各种互相交织、对抗的要素相结合的“总体思想”却打破了这种人为的“因果关系”。
布洛赫的方法论隐隐约约似乎是在呼应韦伯的“理想型”分析方法,韦伯讲“理想型”方法的同时,把庸俗化的实证主义当成只晓得技术分析,不晓得价值判断的废物,韦伯的目的不仅在于澄清历史,更是要从中发现当下历史的内在可能性,布洛赫的做法是不是也如此?历史有什么轿陆用,不正在于此?
史学慧见,多发见于困顿遭际。
汤因比身历一战,始悟修昔底德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之真谛而为《历史研究》,陈寅恪避日祸而窜香江,以亲身经历证诸史籍,谓“平生读史四十年,从无此亲切有味”。
布洛赫一生,历经一战二战,适逢家国危难,其史学研究之路,可谓筚路蓝缕。
如何在冰冷的“史学研究”与火热的“家国天下”之间寻找制衡,布洛赫在一战而潜心研习“封建主义”,还原被肢解的“封建社会”,发见历史真谛,不正是布洛赫所回答的“历史有什么用”?
布洛赫与史学的发展
武人弄墨,尚可附庸风雅,学者扛枪,只能归咎命闭郑顷运残酷。
1944年,马克·布洛赫因参加抵抗纳粹而死在盖世太保枪口之下,此时,他在狱中所作的《历史学家的技艺》依然未完成,而出版于1940年的史学巨着《封建社会》也尚未引起世人注意。
布洛赫死前,他的《法国农村史》已使他跻身于一流历史学者的行列,但他的远大志向远非止于此,布洛赫生前曾有志于撰述一部欧洲封建社会的通史,《法国农村史》和《封建社会》只能算是布洛赫伟业中的一个部分。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布洛赫所作《封建社会》,抉剔爬梳,条分缕析,于缜密考订工夫中驰骋宏观思维。
精深而不流于繁琐,博大而不失之空疏,识见独到精辟,即使放诸今日,依然是一部研究晚期中世纪的杰作,有西方学者赞誉它是“为其他学者所写的书”,“一座研究者所需要的知识矿”,确不算是高估。
年鉴学派在当今的发展,和布洛赫在《封建社会》中所展现的总体思想和“长时段”史学方法,都深深得益于布洛赫极具开拓性的史学业绩,或者说,都得益于布洛赫这部只能算是他所构筑中的史学巨着中的分卷———《封建社会》。
3. 简述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的主要内容
从乌把邦精神产生的社会背景出发,对乌托邦精神展开全面论述,探究德国当代着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的内涵与实质。1918年发表着作 《乌托邦精神》,宣告了布洛赫思想的确立。1968年学生困带灶运动和“布拉格之春”的支持体现了布洛赫在现实中对人道主义的追求。布洛赫指出,所谓“乌托邦精神”主要在于指向未来的期望意识和对于美汪扮好生活的渴求。从这行伏个意义上讲,“乌托邦和现存秩序之间的关系表明是‘辩证的’关系。
4. 马克·布洛赫的主要作品
布洛赫的早期作派迅品着作包括《法兰西岛》(1915)、《国王和农奴》(1920)、《创造奇迹的国王们》(1924)、和(致力于欧洲社会的比较历史研究)(1928)等。1929年1月布亏孙洛赫和另一位同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共事的史学家费弗尔(1878——1956)合作,创办《社会经济历史年鉴》杂志销羡链,标志着年鉴学派的形成。布洛赫的后期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法国农村史》(1931)和《封建社会》(两卷,1940)两部重要着作中。
5.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着·《致约·布洛赫》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论着·《致约·布洛赫》
恩格斯论述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着名信件。1890年9月3日,柏林大学生约瑟夫·布洛赫就两个问题写信给恩格斯,请求答复: (一)血缘家庭绝迹之后,慎逗在希腊人那里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为什么并没有成为非法的?(二)根据唯物史观,经济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呢,还是只在一定程度上是其他所有关系的坚实基础,而其他关系本身也还是能发生作用的? 9月21 (—22)日,恩格斯复信布洛赫,对他提出的问题作了详细回答。
关于第一个问题,恩格斯认为这种婚姻形式是普那路亚家庭形成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但它仅仅“局限于夫妻双方或者是不同母亲生的”兄弟姐妹之间进行婚配,而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已经不准婚配。关于第二个问题,恩格斯首先揭露了机会主义对唯物史观的歪曲,全面论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他指出,唯物史观认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谁如果否认上层建筑的积极作用,而把经济基础说成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 “那末他就是把这个命题渗缺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因为除了经济基础之外,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同样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 “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整个历史过程就是“这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始终通过无数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
接着,恩格斯进而对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作出两点概括:第一,在人类创造历史的诸种前提和条件中,经济是决定性的,但政治的和思想传统的其他因素也在发生一定的作用。这种情况在德国的历史变迁中不乏其例。第二,历史活动“最终的结果”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的。这些单个意志形成“无数互相交丛孝辩错的力量”和“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而融合成“一个总的合力”,演成历史事变。恩格斯最后劝告布洛赫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着来研究唯物史观,不要象时髦的德国青年特别是党内的“青年派”那样,满足于把唯物主义当成现成的套语和公式,拒绝对具体历史问题作深入的分析研究。恩格斯这封信有力地批判了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论对唯物史观的歪曲篡改,对无产阶级科学地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分析历史现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 恩斯特·布洛赫的简介
布洛赫(Ernst Bloch 1885—1977) 德国着名哲学家。出生于巴伐利亚路德维希港一个铁路职员家庭。他智力早熟,兴趣广泛,在中学时代就写过有关无神论文稿,并向学术界一些名流通信请教。1905年入慕尼黑大学读心理学。1907年在维尔茨堡攻读哲学、物理学、音乐。
1908—1911年,在柏林大学就教于着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席美尔。在那里结识了卢卡奇、韦伯等人,并加入和平主义社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避居瑞士,对资本主义制度和文化的腐朽性有所认识,开始同情无产阶级革命。30年代初希特勒上台后,他流亡国外,1938年侨居美国,从事哲学写作,批判法西斯主义,进一步靠近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寄希望于“东方之光”。1949年回民主德国,被聘为莱比锡大学教授、哲学研究所所长、科学院院士等职。
1952年发表了《主体——客体》一书,为黑格尔哲学辩护,直接同当时官方哲学观点发生冲突。1956年苏共20大后,因公开批评社会主义制度,指责马克思主义为狭隘的客观主义、“教条主义”,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不能说明社会发展等,受到官方批判。1961年访问联邦德国时,留居不归,在图宾根大学任教,更猛烈地抨击“斯大林主义”,宣扬“人道的社会主义”。他在辗转流徙的一生中写了大量着作瞎薯,磨态者最有代表性的有 、《本时代的遗产》、《主体——客体》、《希望的原理》、《图宾根哲学导论》等。
布洛赫的哲学以“希望”为本体,用“尚未”范畴把世界描述为一个过程,提倡乌托邦精神,充分发挥想象的创造力去构思未来。在他看来,事物之所以是一个尚未完成的过程,是因为事物内部具有一种不断向前的“潜在——倾向性”。这种倾向也就是目的、需要、期待,也就是他所概括的“希望”。“希望”不仅是人的主观需求,也是“客观
实在整体内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人类历史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
在历史过程中,主客体统一的基础既不是精神,也不是僵死的物质,而是实践活动。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乌托邦精神,也即在对前面新奇的东西追求、期待、需要的驱使下进行的,因而人对历史的直接介入对历史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现代闭纯社会,工人阶级在劳动中发现客观世界不完善,在需要和希望的推动下,通过劳动不断解决主客体矛盾,使历史逐步进入更高的境界。人类文明史是由无数乌托邦构成的。马克思的思想是面向未来的哲学,也是一种乌托邦,不过它不是抽象的乌托邦,是和历史辩证法相联系的“具体乌托邦”。马克思的后继者失去了乌托邦精神,忽视主体性,所主张的唯物主义不过是一种庸俗的经济决定论。他宣称自己的哲学就是为了重新唤起人们的乌托邦精神,力图使马克思主义充满想象力和生命力。50年代中期,在布洛赫这种哲学影响下,他的一些学生曾付诸行动,试图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根本改造。民主德国政府及时进行了制止,并把他的哲学看作有害的非理性主义和泛神论予以批判。
7. 恩斯特·布洛赫的主要作品
在图宾根,布洛赫曾辛勤地整理自己汗牛充栋的着作与手稿。经修订后再版的书有:《革命神学家托马斯·闵采尔》(1962),《主体-客体》(1962),《这个时代的遗产》(1962),《阿维森那与左翼亚里士多德主义者》(1963),《穿越荒漠》(1964),《乌托邦精神》(1923年版,1964年再版)。新版的书有:《自然权利和人类的尊严》(Naturrecht und menschliche Würde)(1961),《哲学基本问题》(Philosophisch Grundfragen)(1961),《图宾根哲学导论》岁兄(Tübinger Einleitung in die Philosophie)(1963,1964),《文论》(Literarische Aufs?tze)(1965),《基督教中的无神论》(Atheismus im Christentum)老雀兆(1968),《关于客观想象的哲学论文集》(Philosophische Aufs?tze zur objektiven Phantasie)(1969),《革命前,布拉格时期,政治评论》(Politische Messungen,Pestzeit,Vorm?rz)(1970),《唯物主义问题》 (Das Materialismusproblem)(1972),《经验世侍租界》(Experimentum Mundi)(1975),从长达3000页的《莱比希哲学史讲义》(Leipziger Vorlesungen zu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未发表)中摘选出来的《哲学史中的诸世界之间》(Zwischenwelten in der Philosophiegeschichte)(1977)。
8. 马克·布洛赫的形成“精神氛围”
一战后,1919年布洛赫被任命到刚刚收复的阿尔萨斯的斯特拉斯堡大学,1920年以《国王与农奴》键搭激获得博士学位,1927年获得中世纪史的教席。从到斯特拉斯堡枝族,布洛赫开始一段近二十年的相对稳定的研究时间。他在斯特拉斯堡主要的收获是结识社会学家莫里斯·阿尔布瓦克斯(Halbwachs)。在这一时期,他转向与社会学、经济学、语言学、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合作,曾研究谣言或小道消息的机制,以“社会心理机制”来研究中世纪对于国王的信仰,认为他有通过触摸来治疗疾病的神力,他所说的“精神氛稿袜围”,便是此后的“社会心态”了。
9. 马克·布洛赫的介绍
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年鉴学派”早为人知,言必称“新史学”的大有人在,他的《封建社会》也启仿已有了中译本。最近,伽利玛出版社将布洛赫的作品结集《历史、大战、抗战》(L'Histoire,la Guerre,laRésistance),校订者是他的儿子埃蒂安,厚达1176页。与此同时法国的人类科学出版社从德销旁清文本译出乌尔里希·劳尔夫(Ulrich Raulff)的《马克·布洛赫:二十世纪的历史学家》,可作学术史,也可当作史论阅读,评者称笔法精严。此类学者评传,实是初学者的法门,既有总体的学术脉络,又有“八卦”可亏前读。
10. 恩斯特·布洛赫的战争中的恩斯特·布洛赫
20年代,布洛赫已有一定的名气,定期为柏林有名的报刊(如Die Weltbühne 、Vossische Zeitung和Berliner Tageblatt)供稿。他写了大量的政治和文化评论,抨击后期资本主义的抽象生活,攻击魏玛共和国,向往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他早期的评论文章收在1923年出版的《穿越荒漠》(Durch die Wüste)一书中。1923年他对《乌托邦精神》一书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更为系统地表述了自己的乌托邦哲梁衫学。布洛赫此时已是一位羽翼已丰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为卢卡奇的写的书评中,可以看出,他力图把自己的乌托邦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系统地结合到一起。1930年,他的散文集《踪迹》(Spuren)出版了,受德国作家黑贝《玑珠集》的影响,这本书采用了一种新寓言体,它立足于对离奇的体验、短小的神话、传说以及日常生活琐事作出阐释。和阿多诺的《最低限度的道德》(Minima Moralia)、本雅明的《单行街道》类似,《踪迹》试图通过文学呼唤人们走出扭曲了的世界。 的主题思想是,“世界的秘密”有其“踪迹”可寻,而世界的秘密在于这个世界是“尚未”完成的,日常生活中的白日梦与幻想包含着“尚未意识”,这些意识形式透露了世界的秘密。
对于布洛赫等反法西斯主义作家来说,希特勒的上台是件不幸的事情,加之他有犹太血统、信仰共产主义、支持现代派艺术,便只能逃亡国外。1933年布洛赫离开德国到了苏黎世(Zürich),在那里与卡罗拉结婚,于次年(1935年)发表《这个时代的遗产》(Erbschaft dieser Zeit)。《这个时代的遗产》是社会和文化分析方面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在书中,布洛赫怀着痛楚的嘲讽回顾了“金色的二十年代”,初步分析了法西斯主义的本质,而且还对诗歌、戏剧、美术(现代派艺术)、电影、建筑、哲学、音乐、大众文化、物理学以及政治学在当代取得的新进展作出了中肯的评价。
布洛赫一直没有参加德国共产党(KPD),并曾暗示,党所提出的无能的客观主义以及在提供理想目标方面的失败,应对法西斯主义在德国的兴起负部分的责任。30年代,他批评了某种缺乏热情的共产主义(Cold Communism)将面包和小提琴隔离开来的做法,他认为幻想、艺术和乌托邦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不可缺少的“暖流”,这使他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导致后者将他视为神秘的非理性主义者。但奇怪的是,在政治上布洛赫竟然为斯大林的苏联唱赞歌,而且把现代政治归结为“要希特勒还是要斯大林?”这种二元选择。很明显,苏联并不是即将废除国家和特权的社会主义社会,而是一个对老百姓施加暴政的新帝国,也许布洛赫和其他西方左翼知识分子一样,被苏联的对外宣传和自己一厢情愿的幻想蒙上了眼睛?可是,在苏联进行大规模“清洗”和屠杀的时期,布洛赫仍支持斯大林,将那些怀疑和动摇的人称之为叛徒。在《希望的原理》中,他仍然将苏联视为一个橡纤腔理想的国度。有时候,一个知识分子是很容易在政治上被蒙骗的。
好在布洛赫没有去苏联,而是逃到了美国,在美国至少不会被清洗掉,而且还可以自由地思考。从1938年到1949年,他都呆在美国,在那个远离战争的国度,他写下了这部成熟时期的代表作的大部分。他一直未能精通英语,对美国有一种反感,他认为美国文化同样带有法西斯主义的味道。在美国的反共浪潮中,布洛赫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到移民局接受公民权审查,最后在美国宪法口试合格后才正是成为美国公民。在美国,布洛赫虽然很关心德国的事情,为反法西斯的刊物撰稿,但他与围绕在托马斯·曼周围的德国流亡知识分子的关系并不太紧密。迁移到美国的法竖中兰克福研究所没有聘用他,[这要怪阿多诺没有尽心尽力]他没有固定的生计来源,只得靠妻子养活,他的妻子先是当女招待,后来在一个建筑师事务所谋得一份工作。关于希望的着作以《自由与秩序,社会乌托邦文摘》(Freiheit und Ordnung,Abriss der Sozialutopien)为题,先后在纽约(1946年)和东柏林(1947年)出版。他的引起巨大争议的关于黑格尔的研究着作,于1949年在墨西哥和布宜洛斯·艾里斯以西班牙文印行,书名叫《黑格尔的思想》(Il pensamiento de Hegel)。
通过布莱希特,布洛赫与第三国际发起的、筹建自由德国的国家委员会发生了联系,这使他得以在恢复和平后到莱比锡大学任教。从1918年开始,布洛赫就盼望建立一个朝向“东方之光”(苏联)的新德国,二战后成立的民主德国正好“符合”他的理想。1949年回东德之后,布洛赫满怀希望地工作,在讲堂上他试图复兴哲学化的马克思主义,并教出了一批优秀的学生,沃夫冈·哈里希(Wolfgang Harich)是其中之一。起初,由于他谴责美帝国主义是新形式的法西斯主义,并相信东德将在维护世界和平和保存、发扬德国文化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他几乎被视为拥护现政权的模范。虽然他的妻子已是一名党员,但他仍没有入党,而是试图去观察党的原则。1951年,布洛赫的黑格尔研究的德文本以《主体-客体:评黑格尔》(Subjekt-Objekt,Erl?uterungen zu Hegel)为题在东柏林发表。斯大林主义者们把黑格尔贬低为“反动唯心主义”,不予理睬,布洛赫的这本书无异于向这种观念提出了挑战,因而遭至广泛的批评。1952年,布洛赫发表了一部论阿维森那的专着:《阿维森那与左翼亚里士多德主义者》(Avicenna und Aristotelische Linke),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作出新解释。同年,还发表了评论17世纪德国法理学家克里斯琴·托马修斯的专着:《克里斯琴·托马修斯:一位无忧无虑的德国学者》(Christian Thomasius:Ein deutscher Gelehrter ohne Misere),在这本书中,布洛赫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继承了自然法的遗产。马克思的着作缺乏对自然法的尊重,从理论上应该为其后继者对个体人权的践踏负责,一向热衷于乌托邦与幻想的布洛赫能关注自然法,说明他具有理论敏感性和现实感。1954-1955年,长达1800页的 (Das Prinzip Hoffnung)前两卷在东柏林出版了,布洛赫成为东德公认的着名哲学家,他获得了国家奖章,并成为德国科学院院士。
但是,受莫斯科控制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容忍真正意义上的思考,一切与官方哲学不同的论调都可能在一夜之间成为遭受镇压的反动思想。不管一个知识分子的声名有多显赫,意识形态的高压控制是终究回避不了的,要么坚持自由思想、成为被口诛笔伐乃至肉体消灭的异端分子,要么卑躬屈膝、迎合官方的格调。布洛赫是一个一辈子用自己的脑瓜想问题的人文知识分子,不可能与僵化的官方哲学长期和平共处。
事实上,矛盾很快就暴露出来了。不少人指责他试图把他主编的杂志变成与正统马克思主义抗衡的阵地,他的一系列观点遭到批判,有人给他扣上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帽子。自1956年斯大林内幕被赫鲁晓夫暴光之后,布洛赫终于认识到苏联的可怕状况并不是西方制造的谣言。
苏共20大召开之后,布洛赫对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提出质疑,主张各国摸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放弃教条主义和凌驾于无产阶级之上的专制,回归民主集中制。他公开宣称东德社会主义应进行政治的和哲学的改革,旋即遭到四面围攻。1957年,他的一批学生被捕,其中有支持铁托反斯大林专制的哈里希。虽然布洛赫不赞同哈里希用“民主的人道主义”来改革东德的方案,但他还是牵连到反革命活动中去了,不过侥幸的是,他逃脱了逮捕。哈里希以与西方共谋的罪名被判十年监禁,布洛赫则被勒令退休,停止授课。党的领导人瓦特·乌布里希(Walter Ulbricht)将布洛赫定性为:过于强调主观性,其乌托邦哲学忽视了具体的阶级斗争,唯心主义地追求“遥远的目标”。1957年,由官方授意出版了一本批判布洛赫的小册子:《恩斯特·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
作为一名修正主义分子,布洛赫被剥夺了参加学术生活的权利,处在一种隔绝的状态中,只能与朋友们私下往来。但是,他的着作仍在出版,1959年, 第三卷在东柏林出版,不过印数不多,1960年,他关于闵采尔的书也再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