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国家教育局官方网站
国家教育部的官方网站有两个,一个是政策解读的国家机构信息公布网站,另一个是学数侍历信息查询的唯一网站:学信网!
对于薯野吵国家部门的称呼,国家级是部级,省级是厅,市级脊纤是局!
‘贰’ 学信网查学历最早能查到哪一年的
学信网查学历最早能查到2001年,查询方法:
1、打开网络浏览器,在搜索框中输入“学信网”,找到官网并点击饥拍。
‘叁’ 教育部的学历查询网站是哪个
教育部唯一指定学历证书查询网站: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是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的政务平台。该平台将高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在校生学年电子注册和毕业生学历证书誉中山电子注册管理等功能结合在一起,实现高校学生全程网络化管理。
学籍学历信息同时面向学生和社会提供查询服务庆中。
平台用户包括高校、省级、教育部三级学籍学历管理部门,每级包含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网络教育四种类型的管理用户。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
学信网依托中心建立的集高校招生、学籍学历、毕业生就业信息一体化的大型数据仓库,开通“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内地高校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等平台,开通学历查询系统、在线验证系统;
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和录取检查系统、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学历认证网上办公系统等20余个信息系培洞统。
(3)国家的教育信息在哪里看扩展阅读:
注册制度
高等学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和学年电子注册是完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强高等学校招生行为监督,加强高校学生管理,保障高等教育改革健康发展的需要,实现对普通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全过程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建立完整的高校学生数据信息库。
学籍电子注册与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相衔接,经过学籍电子注册的学生获得的毕业证书才能进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
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是指高校通过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在网上核对新生录取信息,包括:考生号、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入学年月、录取院校、专业,层次(本科、专科<高职>、预科),录取类型(统考、单招、保送等)。复查合格的方可取得学籍。
学年电子注册是在高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基础上,对在校学生新学年学习资格的认定,注册内容包含各年级在校生新学年学籍注册、上一学年学籍变动及奖惩等情况。
具体包括:
1、 学籍状态:注册学籍、暂缓注册、保留学籍、预科转正、休学(分病休、其他两类);
2、 学籍变动:升级、跳级、留降级(重修)、转学(入、出)、转专业、专升本、本转专、复学;
3、 学籍注销:退学、取消学籍、开除学籍、死亡等及其他原因;
4、 学籍记载:奖励级别及名称、处分种类及原因;辅修专业证书、肄业证书、学习证明。
高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应于每年的11月底前完成,学年电子注册应于10月底前完成。注册的学籍信息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对学生提供查询。
‘肆’ 国家教育平台有哪些
解答如下:
1、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目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各类资源全部免费使用。有专题教育、课程教学、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经验等6个版块,资源数量比原来增加了一倍,为有效服务学生居家学习、服务教师线上教学、服务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提供支持。
2、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由中国教育部主办,全国各地优秀教师定期上传教学资料,包括教学课件、课堂实录,习题素材等,让优质资源和应用惠及每个人,推送区域教育资源平台互联互通。
3、学习强国APP:
学习强国APP,资源丰富、内容安全,没有广告弹出,还可以投屏。有课堂同步课,学科精品课,音乐美术课,像少儿编程这些收费网课,在这里都是免费看,还有科学课,围棋课,街舞课、书法课、折纸课等素养课程,简直就是尺源伏宝藏。
4、中小学语文课文示范诵读库:
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签署开展建设合作的一项公益项目。该音频产品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光盘等形式在中小学电子教室使用,由中央广播电台优秀主持人,对中小学生语文课文进行示范朗读,打造有声语文教材。
5、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联合国内多陵携家公共图书馆推出“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平裂搜台”,为注册读者提供了涵盖了图书、期刊、报纸、论文、古籍、工具书、音视频、数值事实、征集资源等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在线服务。为用户免费提供随时随地随身的阅读体验。
6、国图公开课:
图公开课是国家图书馆借鉴“慕课”的大规模、开放、在线理念,以传承和弘扬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依托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海量资源,设立了专题课程和读书推荐等栏目。
7、学堂在线:
学堂在线是由清华大学研发出的中文MOOC平台,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交流和成果应用平台,面向全球提供在线课程。任何拥有上网条件的学生均可通过该平台在网上学习课程视频。
8、中国数字科技馆:
中国数字科技馆是中国科协、教育部、中科院共建的一个基于互联网传播的国家级公益性科普服务平台。
9、全国中小学实验在线平台:
全国中小学实验在线平台内容涵盖了全国小初高各科实验说课展示还有部分省份的实验说课比赛,是全国重要的实验说课展示平台。
如果此回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伍’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信息系统官方入口http://mis.cbern.com.cn/base/login.jsp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信息系统官方入口欢迎您!请您点击以下入口进入!
点击进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信息系统官方入口
点击以下图片也可进入>>>
【相关阅读】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备虚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促进各地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10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在全国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检查,要求各地以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体制机制、经费保障、组织措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等为主要内容,开展自查。在各地自查基础上,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教育部相关司局、国家督学和专家组成6个督导组对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浙江、福建、河南、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12个省(区)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期间,共抽查了48个县(市、区)的288所学校(包括教学点、县乡村的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学校),听取了省(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县(市、区)政府的有关工作汇报,与部分校长、教师进行了交流。督导情况如下:
一、各地推进教育信息化仿圆燃工作的基本做法
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影响,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组织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大力促进信息化应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规划
各省均在教育行政部门内建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各业务处室参与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大多数省还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的跨部门的协同推进机制。绝大多数省份制定了专项发展规划,确立了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1.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分工合作
各省普遍建立了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统筹协调的领导机制。一是各省建立了由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任组长,各业务处室参与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建立基础教育、教研、教育技术等部门的协同推进机制,为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持。二是部分省份建立了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发改、财政、工信、科技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厅际协作机制。青海、贵州等省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相关厅局为成员单位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江苏、辽宁等省成立了厅际协调小组;安徽、湖南等省建立了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理顺机制,统筹规划,协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2.注重科学规划,加强督导落实
各省(区、市)基本研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专项发展规划,明确了工作目标,进行了任务分解,规定了完成时限,落实了工作责任,完善了保障措施。绝大部分省份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强化督导检查,促进相关工作落实。云南省将教育信息化设备配备纳入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将信息化配备水平、“三通两平台”建设配备情况等列为政府履职评价的重要内容。湖南省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教育强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考核内容,并建立县级奖补机制,从2013年起奖励在“三通工程”建设与应用方面的24个示范县各10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县级政府加快“三通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3.重视专业引领,组建专家团队
部分省(区、市)依托高校及科研机构组建了省级教育信息化工作专家委员会(或专家库),提供研究论证和专业引领,为教育信息化工作开展提供决策支持和智力保障。其中,北京等省(区、市)成立了省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或专家组,河南、内蒙古组建省级培训专家库,甘肃将省内高校相关教育信息技术专家列为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
(二)加大经费投入,提高保障水平
各地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积极吸引社腔派会团体、企业支持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初步形成。多数省份安排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弥补经费缺口。大部分省份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面改薄”计划,给予优先保障。
1.政府加大投入力度
各地积极整合现有经费渠道,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保证教育信息化工作顺利实施。一是在中央财政专项投入基础上,各地加强省级统筹,弥补经费缺口。部分省份安排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以省级财政投入带动市、县财政加大投入。上海市从2011年起、湖南省从2013年起年均投入专项经费超过1亿元。二是大部分省份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面改薄”计划,给予优先保障。陕西省在项目申报中明确将“全面改薄”工程资金的20%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湖北省统筹安排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18.7亿元,占改薄资金总额的7.8%。三是多数省份明确规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标部分,用于满足学校信息技术和教师培训方面的开支需求。安徽省规定各中小学按照不低于公用经费10%的比例建立信息化专项资金。
2.探索多元投入格局
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各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机制,与移动、联通及电信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动员社会多方力量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宽带接入及信息化环境建设。贵州省采取向社会融资、企业垫资、租赁+财政补贴等方式探索“政企合作”、“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三种模式,加快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四川省与电信、移动等四大网络运营商沟通协商,制定“校校通”网络接入实施方案,并以目标考核方式下达各市县年度完成目标。河南省内三大电信运营企业近三年累计投入7亿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水平的提升。甘肃省与企业合作为班级配备多媒体设备,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分别为5297、6033个班级配备多媒体设备。河北省与省通信管理局合作实施“校通宽带”工程,免费为500所农村中小学校铺设网络。
(三)强化教师培训,提升应用能力
各地普遍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从2012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来,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参与过相关培训。各地积极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有效性。绝大部分省份明确规定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相应考评指标体系,建立推进应用机制。
1.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
各地各校不断加强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是拓展培训内容,满足发展需求。围绕“国培”计划有关内容,部分省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进一步拓展培训内容。浙江省结合自身需求,设计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等三大主题的教师培训内容,不断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是创新培训方式,促进教学应用。各省通过集中培训、开展教研、举行赛课、考核应用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贵州省以“开足开齐课程”为目标,发挥县域内教研、中心校示范作用,由各县、中心校制定同步教学和教师培训计划,采取传帮带多种方式,指导教学点教师充分利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海南省运用主题式培训,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研究构建“QQ群+个人空间+工作坊+研修社区”网络技术手段和平台,推动教师学用结合。江西省采用“自主普及学习+诊断测评+能力提升培训+培训测评”的模式,开展分学段分学科分城乡校长、教师等专项培训,有针对性地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是充分整合培训项目资源,扩大覆盖面。河北、山西、广东、贵州等省充分整合“英特尔未来教育”、“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培训”、“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项目资源,加强各级各类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
2.纳入考评体系,促进教学应用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各地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考评体系,并积极开展试点工作。
一是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考评体系。大部分省份明确规定“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推动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福建省在进行岗位细分等级聘任工作中,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聘任的必备条件。江西省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列入了普通高中办学水平评估。
二是开展试点引领。各省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在教学应用、区域整体推进、机制创新等方面树立典型,示范引领。安徽省开展以县为单位,以中心校辐射教学点的在线课堂常态教学实验,县镇学校教师通过视频互动方式为教学点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在线课堂技术标准和常态化教学组织模式。浙江省经过近两年的试点,形成一批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和机制创新典型,如杭州市拱墅区的集研训、交流、协作于一体的网络研训模式和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云实训”,为加快教育信息化转型提供了范式。
二、各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成效
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全面实现,“校校通”和“班班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一)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全面实现
各省积极配套经费,整合资源,推进教师培训,截至11月底,全国6.4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实现了设备配置、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
1.教学资源同步配送
在加强设备配备的同时,各省通过卫星和网络接收项目配套小学1-3年级教材版本数字教育资源,并有效整合市、县教学资源,初步形成了对教学点的辐射服务支持机制。河南省搭建省级“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同步课堂、名师课程等辅学资源和教研备课资源,同步课堂视频资源覆盖7个学科、9个版本教材,共3000余节。
2.课程开齐率大幅提升
随着项目逐步实施推进,农村边远地区教学点长期以来缺师少教、无法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学点国家规定课程开齐率不断提高,尤其是音乐、美术、英语等课程开课率显着提升,特别是对一师一校型教学点,效果尤其明显。陕西省所有教学点均已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河南省90%以上教学点能利用设备和资源开出音乐、美术等课程。福建省教学点教师利用设备和资源开设的课程占总课程的74%,开齐国家规定课程的教学点比例较项目实施前提高了21个百分点,达到88%。
(二)“三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各省通过“三通”建设,积极创设宽带接入与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不断扩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广泛利用学习空间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与应用。
1.“宽带网络校校通”基本实现
截至11月,全国中小学(不含教学点,下同)接入互联网的比例为82%,其中,接入带宽在4M-10M之间的中小学比例为32%,接入带宽在10M以上的中小学比例为41%。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
全国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中小学比例为78%,普通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中小学比例为39%,普通教室半数以上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中小学比例为46%。
2.“优质资源班班通”初见成效
各省采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形式,稳步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山西省实施“‘班班通’教育教学资源进教室计划”,建设交互式数字资源、“同步课堂”资源和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数字资源,探索多途径实现“班班通”。海南省成立省级骨干教师工作组,分学科收集整理教学资源,形成本省特色资源,在名师相对集中的学校开通“名校课堂”“名师课堂”,乡镇中心校以上教师利用优质数字资源备课、上课已成为常态。
3.积极探索“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各省积极开展“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初步积累教育教学应用经验。海南省建立实名制教师学习空间8万个,占教师总数的71%。浙江省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中小学教师比例达68%,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研的教师比例达43%。吉林省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中小学校比例达到44%,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中小学教师占任课教师的44%(其中城市教师达到77%)。黑龙江省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进行课堂教学的中小学教师占已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中小学教师比例分别达86%、21%。
(三)“两平台”建设成效初步显现
通过“两平台”建设,各省初步形成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了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了教育公共服务的系统化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1.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建成
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各省依托已有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企业竞争提供、政府评估准入、学校自主选择”的资源共享机制。目前,绝大部分省份初步建成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并积极推进教师研修、资源共享、互动教学等方面的探索与研究。浙江省在教育资源平台建设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用户择优选择的方式,构建“资源超市”。甘肃省通过与企业合作、购买、组织竞赛等方式获取和整合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并免费为教师提供教学助手、虚拟实验室、备课工具等教学应用软件,初步形成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天津市通过基础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汇聚已有各级门户网站,实现多站点统一管理、权限统一分配、信息统一检索,并对多方优质特色资源进行整合与集成,实现与第三方数字资源和数据库的跨平台统一搜索。
2.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稳步推进
按照教育部“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部署,各省积极规划并出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到目前为止,部分省份建成省级数据中心。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已在各省完成部署,从教育部到学校的五级应用系统实现全国联网并稳定运行。甘肃省建成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部署了国家级应用系统5项、省级应用系统5项,同时开发了教育综合数据监测系统。陕西省在省政府信息化中心设教育专区,搭建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并建设了包括学籍、教育科研、教育行政决策、教育基础数据库及交换平台在内的多个特色业务管理系统。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妥善解决。
(一)统筹推进力度不够
督导中发现,一些地方对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与具体部署了解不全面,对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一是协同推进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仍有部分省份尚未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与发改、财政、工信等部门的协同推进机制,导致各项政策措施未能形成合力,推进工作缺乏有效组织保障。二是缺乏对两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统筹规划。仍有一些省份未建成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省级平台与已建成的市县平台、企业平台间缺乏互联互通,无法有效整合。资源平台与管理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支撑和运行维护等还无法完全实现共建共享。
(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水平还不高
督导中发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还未产生实质影响。部分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没有根本性改变。一是部分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多;二是大部分教师仍处于信息技术的浅层次应用阶段,部分教师仅注重信息技术应用形式,缺乏对有效融合的教法、学法的深入钻研,导致信息技术应用收效还不明显。
四、督导意见
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各地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导向和机制创新,以“三通两平台”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一)理顺机制,加大统筹力度
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认识,准确把握本地区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任务,强化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力度:一是加大省级政府统筹,建立并完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发改、财政、人社、工信等部门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进度安排,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合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二是加强对省级资源服务平台与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的统筹,实行对两大平台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维护。建好省级教育资源公共平台,对企事业单位及学校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确保互联互通。
(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各地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不断改进教学,提升教育质量。切实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为抓手,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汇聚、形成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针对教师能力水平差异和个性化需求,设置分层级的立体式培训内容体系。创新培训方式,重视学用结合,开展以教学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师培训。组织教科研队伍、专家、名师等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教研、管理活动创新作为课改的重要内容,开展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鼓励具备信息化条件的地区和部分优质学校,大胆创新,形成可示范、可复制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陆’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哪里看
可以使用电脑浏告毁誉览器进入“网络”网站搜索“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即可。
该平台主要功能:平台现有资源达到21334条,其中新上线10335条,比原来增加接近一倍,另外还外部链接了60个专业网站共享有关资袜段源,资源总量得到大幅增长。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教育部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服务更好落实“双减”工作,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部在原国家中余悔小学网络云平台基础上,改版升级上线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广大中小学校、师生、家长提供专业化、精品化、体系化资源服务。
‘柒’ 如何在网上查各个国家的教育情况
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法制建设历史悠久,成效卓着。长期以来,对于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的教育问题,这些国家都无一例外地求诸法律手段,以其作为保证、巩固、促进和发展教育的基本措施。由于国家体制、民族传统以及由此形成的法律制度不同,各个国家对法的运用及所强调的侧重点并不一致,如美、加教育立法的多样性,法、日教育立法上的高度集权,德国职顷穗罩教法规的独树一帜,等等,可谓各具特色。但是,各个国家通过教育立法来体现国家对教育的干预和管理这一原则,却是始终不变的共性。因此,对国外教育立法基本情况的考察,必定有益于我国教育立法的去弊纠偏。
一、主要发达国家教育立法的基本特色
分析美、英、加、法、德、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立法,透过其斑驳陆离的表征,可以发现一些足以体现教育立法基本规律的共同之处,作为他国进行教育立法的借鉴。具体地看,他们在教育立法上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方面:
1.将教育立法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国外,人们已经认识到,教育之于社会稳定、政权巩固、军事强大极具意义,因此都非常重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教育的振兴与进步,又无不依赖于教育立法的启动、保障及督导作用。在法国,近200年来,教育立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始终持续而系统。日本可谓是典型的“无事不法”的教育法律主义国家,而在美国,其教育及社会的变迁与进步,更是深受教育立法的影响。可以说,这些国家的发达,首先是源于其先进的教育;而先进的教育,又是高度重视教育立法的结果。
2.丰富的教育立法内容
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立法,在内容上已经十分丰富而宽泛:从教育行政体制设置、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到关于应开设课程、教育内容、授课时数的原则性规定;从教育经费的筹集、使用到教职员的责任、权力、利益、资格、进修、待遇、考核,以及私立教育、家庭教育等,几乎无所不包,内容极为丰富。
3.完备的教育立法体系
由于教育法制建设十分发达,这些国家已经建立起了相当完备的教育立法体系,主要表现为:一是法域宽广,由初始的义务教育到如今国民教育系统的所有领域,皆有相应的立法,如日本,教育立法已遍及学前、学校、社会、产业、边远地区教育,以及教育行政、财政、职员、私立教育、师范教育等方方面面;二是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仅国家教育立法的种类,美国联邦有成文法规80余个,日本则多达180余种;三是层次完整,这些国家都在宪法的教育条款下,以“教育基本法”为基础作原则性规定进行统率,以“学校教育法”为核心作一般性规定,下设各单项教育法规进行具体规范,并以“实施细则”、“实施办法”使之更加具体可行,再加上因地制宜的各级地族竖方教育立法和日趋重要的不成文法,构成了相当完整的立法层次。
4.严格的教育立法程序
虽然国外也不讳言教育法规与其他法规间的差异,但是,这却丝毫无损于其立法程序的严格规范。在国外,无论是法、日等“集权型”国家,还是美、加、德等“分权型”国家,其教育立法权限的规定都是十分明确具体的,任何机构不得逾越。同时,其教育立法大都包含了提出法案、审议通过、批准签署等过程。其中,对提案有各种具体规定,其法案审议更是复杂烦琐,如法国有的法案要经过10来个环节才可完成审议。
5.高明的教育立法技术
主雀闹要发达国家的教育立法,已经愈益关注其技术性问题,往往对法规目的、用语限定、逻辑结构、文字表述等都予以高度关注。如加拿大教育立法就十分注重教育法规在形式、内容上的规范,其用语严谨科学,不借用大量篇幅对专门术语的含义作出具体说明,以避免概念不清影响实施,而且教育法规条款的逻辑规范结构十分完整。在法国教育立法中,不仅明确界定相关概念,而且对法律适用范围、执行时的过渡性办法、委任立法、执法情况的检查监督等一系列事项都予以明文规定,其高明的立法技术一览无遗。
6.注重教育投资立法
发达国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发展教育的根本措施在于具备充足的财力保障,这也正是他们十分注重教育经费立法的原因。在日本,《义务教育费用国库负担法》、《私学振兴财团法》等一系列法规,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经费由国家负担和地方负担的数目、比例都作出明确规定,确保经费落实,促成教育兴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学校法》有1/4的条款专论教育经费,从年度预算、决算,到征收教育税、专项教育拨款,都有具体规定。其重视投资之意确凿无疑。
7.完善的教育法律监督
发达国家的教育立法,总是连同教育执法、司法一并考虑设计,已经形成一套广泛的法律监督系统。在法国,其完善的教育执法监督体系,确保了教育法规的顺利推行。日本对私立教育有极强的立法监督力度,直至依法关闭私立学校,以保障私立学校法的施行。德国职教因其广泛的法规监督而成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8.教育立法与教育改革的良性互动
在发达国家,教育立法开端于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与巩固,并逐步形成了教育立法与教育改革的良性循环;教育改革促成新的教育立法,教育立法巩固教育改革成果并推动其进步深化。日本二战后由军国主义教育体制向和平教育体制的顺利转换,得益于其《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等一系列教育立法的促进和保障。在美国,学科结构运动、生计教育运动、跨世纪教育改革等战后教育改革的实施,无不与其《国防教育法》、《生计教育法》、《美国教育改革法案》等教育法规的推动作用密不可分。
二、主要发达国家教育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教育立法基本特征的分析考察,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有助于我国教育立法的启示:
1.切实重视教育立法,坚持“依法治教”
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和我国的历史教训,都要求我们,必须坚决转变以行政命令、党委文件直接插手具体教育事务的做法,而应更多地通过法律规范来调节错综复杂的教育关系,政府和党委应从愈益繁重的教育行政事务中摆脱出来,抓好战略性、方向性问题的调研和决策,以促进教育的更大发展。这既是现代教育法制化趋势的必然要求,又是国内外经验教训的明确昭示。
2.加快教育立法进程,完善教育法规体系
有法可依,乃是依法治教的前提和基础。在发达国家,其教育法规体系已经完备到几乎”无事不法”的程度,极大地促进和保障了教育的飞速发展。我们理应纠正教育立法进展缓慢的倾向,加快立法进程,尽快出台一些急需的重要法规,如《教育投资法》、《民办教育法》、《师范教育法》、《中外合作办学法》等,并及时制定相应的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为教育法制化奠定坚实基础。
3.严格教育立法的程序和过程
发达国家的教育立法,十分注重程序的严格以及过程的规范,其教育法规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实施相当顺利。我国的一些教育法规,由于立法程序、过程不够严格规范,长期存在着效力权威受损、实施不够有力的痼疾。国外的这一经验,足资我们借鉴。
4.改进教育立法技术,提高法规的操作性
在发达国家,由于立法技术相当高明,其教育法规有很强的操作性,对教育法律关系的约束力和规范调整功能也因此得以尽情发挥。而在我国,因为立法技术的不足,人们面对教育法规往往不知如何遵守与执行,违法者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由此形成立法、执法、司法间的恶性循环。大力改进教育立法技术,使教育法规语言简洁、规范,含义明确,既定性又定量,准确界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违规责任与后果”等方面的问题,增强教育法规的操作性,这已是我国教育法制化的关键环节。
5.强化包括立法监督在内的教育法律监督
发达国家教育法规的良好施行,同他们拥有完善健全的监督机制密不可分。我国教育法规监督不力的后果已经相当明显。为此,加强教育法规监督,并首先从立法监督的完善着手,已成为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必要环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权力机关的权威监督,改善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会极大地促进依法治教的实现程度。
此外,美国、日本教育法规因为系统性方面的差异所带来的不同效果,也提醒我们:注重教育立法的预测、规划,增强教育法规的系统性、科学性,是教育法规兴教促教、富国兴邦的重要条件。同时,必须充分估计教育判例法对“依法治教”的意义,潜心研究教育判例法在我国教育立法中的运用前景、可能性和条件,进一步完善我国教育立法的表现形式,更有力地促进教育法制建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的当代,我国教育立法也面临着与世界潮流相互融合的趋势。为此,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植根于深厚的民族传统,奠基于现有的教育法制成就,借鉴国外教育立法的有益经验,将使我国的教育法制化建设如虎添翼,势不可挡。
‘捌’ 学信网APP如何查看自己的高等教育信息
学信网APP如何查看自己的高等教育信息?学信网APP可以看到自己学信档案,有些小伙伏迅伴们想在学信网APP上查看段隐自己的高等教育信息,但不知道如何查看,那么接下来我将教大家如何在学信网APP上查看自己的高等教育信息。
学信网APP如何查看自己的高等教育信息?
打开APP
打开学信网APP,来到首页面。
打开学籍查询
在首页面,找到并打开学缺燃此籍查询。
打开高等教育信息
在学信档案页面,找到并打开高等教育信息。
查看信息
在高等教育信息,点击查看你所要查看的信息。
‘玖’ 中专学历在哪里可以查得到
可以到原毕业学校教务处(学籍)查询你的毕业证编号和学号,2000年以后发的中专毕业证都可以在省市教育信息网上查到。
2、国家承认的各类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含学历证明书)。包括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注册进度)、网络教育(注册进度)、开放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注册进度)以及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注册进度)等。其中如掘,研究生、普通本专科的学历证书已实现在线即时电子注册。
3、因中专或者技校的教育属于中等教育级别,不属于高等教育,所以中专或颂伍者技校学历不可以在网上查询。
(9)国家的教育信息在哪里看扩展阅读(中专毕野橡或业证的作用)
1、中专毕业证书上是有专业的,符合条件可以考很多含金量高的证书,方便以后选择就业。
2、中专学历有专业限制的毕业证书作用是:如果是工科类中专学历,符合相关工作年限要求,可以考二级建造师。
3、中专学历没有专业限制的毕业证书的作用是:可以考二级消防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物业管理师、造价员、九大员、三类人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