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企业信息化的风险和对策
企业信息化的风险和对策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伴随着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增效过程,风险与收益始终伴随着企业。只有充分学习和加强认识,准确识别风险的来源,通过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发挥系统的整体效益,才能促进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实现。
一、企业信息化风险及其特征
1.企业信息化风险
风险是在追求利益过程中出现的与利益相背离的价值取向,是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是一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一种介于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无知和完整知识之间的状态。企业信息化风险是指企业在实行信息化项目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和信息本身的原因,使得企业不能有效地保护自身重要信息或不能充分地获取、利用外部信息或影响了企业内外部信息的传递、交流等,以至造成企业难以确保其所拥有的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真实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进而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带来危险,甚至可能对企业实现其目标或成功实施其战略的能力产生负面的影响,使企业遭受损失。现阶段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项应用发展到综合应用,从技术推动发展到变革推动,从战术层面发展到战略层面,这一系列的转变会遭遇信息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风险问题。
2.企业信息化项目的风险特征
信息化项目是通过技术应用、需求实现、信息加工、流程优化、业务变革、管理创新等要素的紧密互动、协同作用,不断提高社会、政府、企业或个人的工作、生活的效率和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存在复杂、复合、涉及面广、周期长、有形和无形同在的个性化特点,比一般工程项目管理要更为困难和艰巨,项目风险管理有以下特征。
(1)项目规划阶段的风险特征
信息化项目规划阶段主要是根据企业目标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确定企业信息化的预期目标。通过多视角对企业的经营、技术、业务进行分析,进行信息化的总体设计和规划,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通过建立合适的IT组织结构,加强沟通和管理机制,为信息化的实施选择和配备合理的人员和项目进度计划安排,以保证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在信息化项目规划时,如果决策层不能对项目风险进行冷静科学地分析,并对决策方案作出合理选择,会对后期项目的实施和应用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因先天不足导致项目推进失败。
(2)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特征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项目实施方法论,一个综合性的重大信息化项目的实施,通常包括资源准备、现状分析、蓝图设计、系统开发配置、系统上线、成果评估验收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任务和交付件,并作为下一环节工作的基础。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一是取决于规划阶段是否准确预见了项目的风险,并采取了有效规避风险的决策方案;二是项目实施过程会涉及到组织、权限和流程的重新调整,极有可能会面临来自主、客观方面的各种阻力和挑战,如果因认识不当、组织不严、领导不力、资源不足而盲目推进,会导致项目延误甚至失败。
(3)项目应用阶段的风险特征
信息化项目完成实施并进入应用阶段后,风险并没有完全解除,还存在影响信息化建设成果能否发挥实际功效的潜在风险,具体表现在:一是因为实施阶段不能按预期目标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实施任务而存在各种隐患,导致项目存在使用问题的风险,比如,因系统测试不深入、配置不完整、初始化不准确或者项目组织和功能调整不到位而使系统不能有效应用的风险;二是因为系统运行环境和支持保障体系的不健全而导致项目成果不能安全、持续、正常的应用风险,比如,因不能向客户提供满意的使用培训,不能有效应对黑客和病毒对系统的攻击,不能及时解决系统运行中面临的技术故障等问题使项目应用效果大受影响。
二、企业信息化风险因子分析
1.项目规划阶段的风险因子分析
企业信息化项目规划阶段是企业信息化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为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明确方向和目标,通过企业信息化规划和组织,制定总体战略规划,确定信息技术结构,选择信息技术方案,管理企业信息化投资预算,设立信息化组织架构,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制定企业信息化的进度计划,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质量保证体系。本阶段的基本风险可以从技术、经济、管理、企业的战略方针、内外部经营环境等方面来识别,主要包括以下风险因子:(1)项目需求分析的风险;(2)环境与资源支持度的风险;(3)开发方式与项目代理方选择的风险;(4)项目合同的风险;(5)项目建设组织的风险。
2.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因子分析
项目实施阶段要确保企业需求的一致性,按计划获取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资源,通过自行开发或外包的方式获得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系统,在用户的积极参与下,进行相关的功能和性能测试,并完成整个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授权。本阶段的基本风险可以从管理变革、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等方面来识别,主要包括以下风险因子:(1)项目质量控制的风险;(2)项目进度与成本控制的风险;(3)项目相关工作规范化与标准化的风险;(4)项目组成员流失风险因子;(5)项目文档管理的风险。
3.项目应用阶段的风险因子分析
在项目应用阶段,信息化被交付使用,通过对用户进行相关的培训,并在用户使用期间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保证系统的正常运作、服务连续性和系统安全。本阶段的基本风险可以从系统性能、系统安全、系统维护与管理等方面来识别,主要包括以下风险因子:(1)需求膨胀的风险;(2)项目应用人员管理的风险;(3)对项目平台/环境/方法不熟悉的风险;(4)工作量估计不准确的风险;(5)缺乏高层管理者的承诺和支持的风险;(6)系统安全的风险。
三、企业信息化风险的防范对策
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推进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风险问题,它的产生会令企业蒙受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应该重视信息化风险问题的存并做好充分的防范对策。
1.信息化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明确信息化的战略规划
从企业的经营战略、体制、技术、管理、人力资源、行业环境等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自我诊断,确定本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需求,并确立明确的目标。企业处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其规模的大小,对信息化的需求就不尽相同[5]。企业信息化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生产作业层的信息化、管理办公层的信息化、战略决策层的信息化、协作商务层的信息化,其中,前三者则是基于企业内部的,协作商务层是基于企业与外部联系的。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规划时,对信息化的建设应该做出先后安排,先解决企业的瓶颈问题。原则上,信息化应该自上而下,由里到外,因为这样数据才取自于源头,真实、有效。
2.加强企业信息部门建设,认真做好情报收集工作
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有能力在变化莫测的市场中掌握充分的市场信息,以力求决策的准确性,避免缺乏相关的市场信息而导致决策的失误。企业要想摆脱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带来的损失,必须在成本许可的范围内,努力获取和掌握企业所需的信息,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重视信息情报工作。企业可以组建自己的情报部门,也可以借助于专业性的商业情报机构,来帮助企业获取有利于自己的重要信息,以减少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使决策更准确,更有相对性。
3.建立健全信息化项目评估体系,提高投资效益和效果
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要上信息化项目,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实施结果如何,就需要对项目的实施绩效进行评估。这是企业考核项目建设和经营业绩必需的手段。企业信息化实施效益的评估的主要是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信息化建设带来的直接与间接效益、短期与长期收益进行评估,以提高投资效益和效果,有利于发现信息化中的风险,以避免风险而带来的市场动荡。
4.提高企业员工对信息化的认识,主动适应管理环境的变化
企业从上至下对于信息化的认识上的缺失和偏差,是信息化建设中关键的风险和阻碍。信息化不光是技术上的、硬件上的,更多是软件和管理层次的,信息技术可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的变革,促进企业管理的创新。企业在信息化推进的进程中来自管理观念、工作习惯、利益分配、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脱胎换骨的变化,对习惯于传统管理方式的领导和员工造成强烈的冲击和反差,如果不主动接受、适应并调整,会出现管理混乱,效益低下,使信息化流于形式。企业要努力提高全体员工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认识,要学会适应管理环境的新变化,打破原有的、已固化的思维方式,在思想上首先接纳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并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通过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工具,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
;Ⅱ 信息化风险有几种分类
企业信息化风险主要有三类:1、是技术风险。包括项目的技术结构、项目的规模以及项目实施方的技术能力和经验。项目的技术结构设计过于复杂,项目的信息处理结构化程度过低,都会直接影响项目实施方对技术的把握,从而影响项目的质量,以及用户对技术的理解和消化。
2、是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主要来自于项目人员的组织有效性,项目时间、资源的计划确定性和可控性,以及项目质量监控的力度和立场。 项目五类角色如何有效组织,并协同发挥积极因素是一个项目组织的课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
而项目进度的计划和项目预算是否具有确定性直接影响项目的可控程度。最后,项目监控的力度和立场在实际过程中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阻力。
3、是系统风险。系统在这里指的是由信息化相关要素组成的动态联系的有机体系。
Ⅲ 信息高度透明化的定义
我觉得5G万物互联的时代,信息高度透明,最大的弊端就是信息的安全性。不仅仅涉及到个人信息的安全,甚至企业信息的安全,国家信息的安全。
5G时代下,其技术本身对于隐私的保护非常强,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当5G技术渗透至各个生活场景,当手机、汽车等常用设备都可用来收集数据,作为数据主体而言,隐私安全是每一个人都不容小觑的问题。目前大家对隐私的认知局限于处置过程的安全性,例如做访问时收集的公共信息要放在硬盘中妥善保存。然而隐私安全还需注意多方面的内容。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
但仍有不法分子、不法APP无视个人隐私保护相关法规。
APP过分收集个人信息数据存在重大隐患
绝大多数情况下,现在中国很多APP要使用都需要授权,但是以后不用,哪怕删除后,APP上仍会留存收集到的个人信息,甚至在使用过程中还会进一步收集个人隐私资料,例如手机上面登录的户口名、手机通讯录、所去过的GPS位置、甚至微信好友通讯录。
很多的APP基本上可以读取这种数据,而且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读取。而这些信息可能会给到第三方。9月份,广东省公安厅曝光了42款APP存在“过分收集你不知道的数据全给第三方”的问题,“其中不乏一些知名APP”。
对于隐私的相关规定现状人安全的法律法规,目前在我国和GDPR中,消费者有哪些基本权利?
我国有关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包括有:
1、《宪法》规定,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2、《民法通则》规定,第一百零一条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人格权就包括隐私权】
3、《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4、《侵权责任法》规定, 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着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5、《民事诉讼法》规定
第一百三十四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第一百五十六条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
6、《刑事诉讼法》规定, 第五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
第一百五十条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执行。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第一百八十三条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以及国内对于数据处理原则的规定,数据处理要遵循合法、公正、透明、目的限制、数据最小化、准确性、存储限制、完整性和机密性等多项要求。消费者作为数据主理应重视合规GDPR,避免面临巨额罚款
GDPR适用所有数据主体(人员),无论是在欧盟境内和欧盟境外的服务和交易。适用于欧洲所有的企业,无论数据是在欧盟境内还是欧盟以外。所有处理欧盟26个国家公民数据的组织,也都必须遵守该法案,这意味着凡是要跟欧盟打交道的机构,都必须遵守该法案。一旦违反该法案,将被处以高额的行政罚款,违规行为还包括纯粹程序性的违规行为。其罚款范围是1000万到2000万欧元,或企业全球年营业额的2%到4%,并且以较大数额为准。
保护个人及企业信息的安全性,法律永远在技术面前还是有他的滞后性的。所以信息安全在5G时代,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Ⅳ 在几乎透明的信息网络时代,用户的数据是应该被绝密保护还是合理利用
随着伏做手现在网络信息越来越发达,用户的信息也基本上被越来越公开化、透明化、详细化。用户信息被他们知道之后能够带来一些便利之处,但是同时也会带来很多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比如说有的软件它会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偷盗取你手机的相册。又或者是持续不断的监控你所在的位置。还有就是像滴滴打车一样,利用大数据来进行杀熟。
如果数据完全透明,不加以控制的话,那么这就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的隐私问题。就像是滴滴这么大一个公司,他既然能够利用人们的支付习惯,用大数据来进行杀熟。那些支付能力比较好的人,他就会给你比较高的价格,支付能力差的人他就会给比较低的价格。比如说同样是开10公里的车,支付能力差的人可能就需要30块钱,支付能力好的人也许需要40块甚至50块。但是因为自己没进行比对,所以并不知道。
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加关注+收藏哦。
Ⅳ 什么是信息透明
信息透明,也就是信息透明传输:简单的说,透明传输就是发送方发送什么的数据,不管数据传输过程是如何实现的接收方将收到什么样的数据。更确切地说,所谓透明传输就是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够在链路上传送。当所传数据中的比特组合恰巧出现了与某一个控制信息完全一样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使收方不会将这样的数据误认为是某种控制信息。这样才能保证数据链路层的传输的透明的。
特别是网络资金安全方面更是需要信息透明:
1、保证资金运作透明。目前P2P平台资金运作透明度不足,大部分平台自身资金与借贷业务资金未实现有效隔离,更有一些平台以自融为目的,搞“资金池”操作或期限错配,这不仅严重违背监管层规定的“四条红线”,更是对投资人的隐瞒,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很容易出现提现困难和卷款跑路。那如何才能做到资金运作透明呢?第三方资金托管是很好的解决办法,全额借贷资金托管能有效的隔离平台自有资金和业务资金,防止平台自融的出现,目前在行业内还并未普遍实行,但诸如积木盒子、房易贷、有利网等优秀平台为了保障投资者利益都积极实施了,在不久的将来监管层或将强制平台实施托管。
2、实现资产端信息透明。融投资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是现在P2P信息披露中最严重的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监管,各平台信息披露程度参差不齐,基本上只会披露融资者基本信息、合同范本等,对于融资者信用等级、风险提示等关键的风控信息披露很少。未来在这方面需要设立机制,在不侵犯融资者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强制披露融资项目和融资者的基本信息、融资项目的风险评级、以及增信机构的增信依据和基本信息。据了解,在房易贷官网上,投资者除了可以看到借款方基本信息外,还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借款需求、还款来源、资质证照、实景照片、风控措施等信息,披露较为完善。
P2P的火热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但他的成熟发展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信息的不透明已经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严重障碍,只有解决了信息披露的问题,投资者的安全才能得到保护,行业才能健康合理化发展。
Ⅵ 组织可能的风险包括哪些方面
1)组织风险:发生在组织实体及活动层面,实体层面可以是外来的,也可以是内部存在的;活动层面对个人和部门发生影响,如输入信息和材料时的疏漏,收发货记录遗失。
2)战略风险:指因执行一项不成功的商业计划或战略而发生的损失。其原因可能是做了错误的决策或执行决定不力;
3)合规风险:与法律法规要求有关的风险
4)运营风险,包括:
a)管理体系风险:比如一个重要依赖外包的供应链;违反安全和棚贺环保法规
b)顾客满意风险:顾客沟通链巧派、送货、产品本身、设计、维修以及对顾客反馈的回应方式
c)供应链风险:独家供应商、送货时间、库存管理
d)收入确认风险对利润的影响:收入确认收到诸如应付款、应收款、交货前货值记录、现金报价错误、计算表错误以及价格信息不完整的影响;
e)信息安全风险:病毒、未加防范的文宽绝件、信息检索错误
f)物流风险:运输中的货物损失、途中延误造成的无法交货
g)自然灾害风险
Ⅶ 组织可能的风险包括哪些方面
企业内部审计师通过对组织风险的识别、分析和评价审计,对组织风险发生的层次和环节、性质、程度有了事实的依据,这些就构成审计师对组织风险审计的“发现”,将“发现”与组织目标、要求和应该具备的调整状态比较,就形成对组织风险对组织理想目标影响程度的判断依据。组织风险审计的发现可能有:组织效能差,产品产量、质量、成本、员工士气、市巧厅场占有率、市场吸引力、销售、利润等定性或定量指标没有达到期望值;组织内部非正式组织活动猖獗,讲究小团体势力的利益;组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管理层和员工忙而不见效益;对环境变化反应不敏感,对未来没有准备和打算等。
原因分析
组织风险发现的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查找: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组织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管理跨度不适当,过宽或过窄;领导人员的经营理念、风格以及风险偏好与企业目标、经营环境有偏差;团队人员配备不协调;组织缺乏与内部和外部必要的沟通与协调等。
审计建议
审计建议是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存在问题的一种忠告,它并非要求首辩被审计者必须执行,一般的情况是高层管理对企业局势全盘分析后,与被审计单位协商决定采纳还是延缓采纳审计师的建议。审计师在提供审计建议时要小心谨慎,从而降低审计风险。组织风险的审计建议一般是针对组织风险管理方面提出的。
1.组织形式应该围绕组织目的、目标和风险程度而设计,把组织形式当作是实现目的的工具、手段和方式。既然这样说,我们就应该理解:组织形式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它虽然需者宽缺要相对的稳定,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的反馈和外部环境变化也在不停地调整。同时,应该看到:每采取一种形式就可能随之产生新的组织风险。比如,一般认为重复、简单、呆板的工作,由于其工作程序和效果相对稳定,可预测性强
Ⅷ 全透明写字楼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危害:光污染、能耗较大等。此外,全玻璃幕墙光洁透明的天生丽质并不耐污染,尤其在大气含尘量较多、空气污染严重、干旱少雨的北方地区,全玻璃幕档灶尘墙极易蒙尘纳垢,这对城市景观而言,非但不能增“光”,反而丢“脸”。所用材行禅质低劣,施工质量不高,出现色泽辩裤不均匀,波纹各异,由于光反射的不可控制性,导致了光环境的杂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