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实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措施包括
品牌型号:RedmibookPro15
系统:Windows10
软件版本:
实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措施包括安全法规和安全管理。
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安全是指信息系统包含的所有硬件、软件和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信息系统连续正常运行。
信息系统本身存在着来自人文环境、技术环境和物理自然环境的安全风险,其安全威胁无时无处不在。对于大型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而言,不可能试图单凭利用一些集成了信息安全技术的安全产品来解决,而必须考虑技术、管理和制度的因素,全方位地、综合解决系统安全问题,建立企业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② 信息安全保障的安全措施包括哪些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即寄生系统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授权的复制和安全性。
信息系统安全包括:
(1)物理安全。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处理秘密信息的系统中心房间应采取有效的技术预防措施。重要系统还应配备保安人员以进行区域保护。
(2)操作安全。操作安全性主要包括备份和恢复,病毒检测和消除以及电磁兼容性。应备份机密系统的主要设备,软件,数据,电源等,并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系统。应当使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防病毒和防病毒软件及时检测和消毒,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的病毒和防病毒软件。
(3)信息安全。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认性是信息安全的核心任务。
(4)安全和保密管理。分类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管理组织,管理系统和各级管理技术。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保障管理人员,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密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安全保密管理技术,管理整个机密计算机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本身涵盖范围广泛,包括如何防止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止年轻人浏览不良信息以及泄露个人信息。
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安全系统是确保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消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到安全系统,如UniNAC, DLP等安全漏洞可能威胁到全球安全。
信息安全意味着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员,物理环境及其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会出于意外或恶意原因,被破坏,更改,泄露,并且系统可以连续可靠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会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
信息安全规则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狭隘的安全性和一般的安全性。狭窄的安全性基于基于加密的计算机安全领域。早期的中国信息安全专业通常以此为基准,辅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与编程有关的内容;广义信息安全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从传统的计算机安全到信息安全,不仅名称变更是安全发展的延伸,安全不是纯粹的技术问题,而是将管理,技术和法律问题相结合。
该专业培养高级信息安全专业人员,可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电子金融。
信息安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信息存储的安全性以及网络传输的信息内容的审计。身份验证身份验证是验证网络中主题的过程。通常有三种方法来验证主体的身份。一个是主体知道的秘密,例如密码和密钥;第二个是主体携带的物品,如智能卡和代币卡;第三是只有主题的独特功能或能力,如指纹,声音,视网膜或签名。等待。
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可采取的防护措施
1、采用防火墙技术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手段。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防火墙手段,是通过逻辑手段,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隔离开来。他在保护网络内部信息安全的同时又组织了外部访客的非法入侵,是一种加强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联系的技术。防火墙通过对经过其网络通信的各种数据加以过滤扫描以及筛选,从物理上保障了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
2、对访问数据的入侵检测是继数据加密、防火墙等传统的安全措施之后所采取的新一代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手段。入侵检测通过从收集计算机网络中关键节点处的信息,加以分析解码,过滤筛选出是否有威胁到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性的因素,一旦检测出威胁,将会在发现的同时做出相应。根据检测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误入检测系统、异常检测系统、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
3、对网络信息的加密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和有效措施,通过对所传递信息的加密行为,有效保障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不被恶意盗取或篡改。这样,即使攻击者截获了信息,也无法知道信息的内容。这种方法能够使一些保密性数据仅被拥有访问权限的人获取。
4、控制访问权限也是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防护手段之一,该手段以身份认证为基础,在非法访客企图进入系统盗取数据时,以访问权限将其阻止在外。访问控制技能保障用户正常获取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又能阻止非法入侵保证安全。访问控制的内容包括:用户身份的识别和认证、对访问的控制和审计跟踪。
③ 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有哪些
你好,我罗列了以下几点:1.系统闭如链开发的总体安全保障措施
(1)对新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要进行严格审查,严格地按照预算进行。
(2)对于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用户需求目标必须达到。
(3)要满足预定的质量标准。
(4)管理信息系统要建立相应的系统和业务操作文档资料。
2.硬件的安全保障措施
选用的硬件设备或机房辅助设备本身应稳定可靠、性能优良、电磁辐射小,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尽可能低,设备能抗震防潮、抗电磁辐射干扰、抗静电,有过压、欠压、过流等电冲击的自动防护能力,有良好的接地保护措施等。
3.环境的安全保障措施
(1)合理规划中心机房与各部门机房的位置,力求减少无关人员进入的机会。
(2)机房内采取了防火、防水、防潮、防磁、防尘、防雷击、防盗窃等措施,机房内设置火警装置。
(3)供电安全,电源稳定。
(4)安装空调设备,调节室内橡陵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
(5)防静电、防辐射。
4.通信网络的安全保障措施
(1)采用安全传输层协议和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从而保证数据和信息传递的安全性。
(2)使用防火墙技术。
(3)采用加密这种主动的防卫手段。
(4)采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技术。
5.软件的安全保障措施
软件是保证管理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和手段。
(1)选择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2)设立安全保护子程序或存取控制子程序,充分运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安全手段,加强对用户的识别检查及控制用户的存取权限。
(3)尽量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某类功能封装起来,使模块之间、子系统之间能较好地实现隔离,避免错误发生后的错误漫延。
(4)对所有的程序都进行安全检查测试,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逐步进行完善。
(5)采用成熟的软件安全技术,软件安全技术包括软件加密技术、软件固化技术、安装高性能的防毒卡、防毒软件、硬盘还原轿孙卡等,以提高系统安全防护能力。
6.数据的安全保障措施
数据的安全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的核心。
(1)数据存取的控制
存取控制常采用以下两种措施。
① 识别与验证访问系统的用户。
② 决定用户访问权限。
(2)数据加密
④ 怎样保护自己电脑的信息安全
保护电脑的信息安全应采取以下措施:
1、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和网络防火墙软件,及时升级,定时查毒。许多数据丢失是由病毒引起的,将病毒的威胁降到最低,以免因小失大;
2、注意硬盘的运行温度,过高的温度是硬盘故障发生的重大原因之一;
3、注意硬盘的防震,当硬盘在读盘时,如果发生较大的震动,轻则会使硬盘产生坏道,重则会损坏磁头。即使在不读盘的情况下,震动仍誉消然容易损坏硬盘的磁头;
4、定期查看硬盘S.M.A.R.T信息,如果硬盘开始出现坏道,也可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
5、当您发现硬盘的读盘或写盘速度明显减慢,可用scandisk检查是否产生坏道。一旦发现坏道,最好立即停止使用,及时备份数据,更换硬盘;
6、慎用XP自带的基于NTFS格式的加密工具,如果使用,请注意 ,如果您没有备份密钥和证书,重装系统或更换用户后那些被加密文件将无法恢复;
7、数据丢失后,建议不要自行进行恢复处理,因为这样可能造成数据的进一步损坏.即使自己使用软件恢圆冲复,请记住两点:
(1)不要安装数据恢复软件到需要恢复的分区;庆腔知
(2)不要把恢复出来的数据拷回需恢复的分区,更不要直接把恢复的目录选择为需恢复文件的分区。
⑤ 保障信息安全采取的措施包括
对于信息系统的使用者来说,维护信息安全的措施主要包括保障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安全,预防计算机病毒,预防计算机犯罪等内容. 2.信息系统的安全 (见课本132页) 信息系统的安全主要来自对系统实体和信息信息的威胁液仔败,在实践过程中,可采用以下措施维护系统安全:环境维护,防盗,防火,防静电,防雷击,防电磁泄露,访问控制,信息加密. 3.计算机病毒及其预防. 计算机病毒是一段非常小的,会不断自我复制,隐藏和感染其他文件或程序的代码.它在计算机中执行,并导致不同的影响.
信息安全主要闹颤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戚嫌,即寄生系统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授权的复制和安全性。 信息系统安全包括: (1)物理安全。 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 …
⑥ 简述计算机的一般维护和安全使用措施
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下列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
制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定网络安全负责人,落实网络安全保护责任;采取防范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危害网络安全行为的技术措施。
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采取数据分类、重要数据备份和加密伍汪孙等措施;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1、计算机管理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爱护机器,了解并熟悉机器性能,及时检查或清洁计算机及相关外设。
2、掌握工作软件、办公软件和网络使用的一般知识。
3、无特殊工作要求,各项工作须在内网进行。存储在存储介质(优盘、光盘、硬盘、移动硬盘)上的工作内容管理、销毁要符合保密要求,严防外陵戚泄。
4、不得在外网或互联网、内网上处理涉密信息,涉密信息只能在单独的计算机上操作。
5、涉及到计算机用户名、口令密码、硬件加密的要注意保密,严禁外泄,密码设置要合理。
6、有无线互联功能的计算机不得接入内网,不得操作、存储机密文件、工作秘密文件。
7、非内部计算机不得接入内网。
8、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互联网使用的管理规定,严禁登陆非法网站;严禁在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炒股等。
9、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计算机安全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觉性。计算机进行经常性的病毒检查,计算机操作人员发现计算机感染病毒,应立即中断运行,并及时消除。确保计算机的安全管理工作。
10、下班后及时关机,并切断电源。
(6)维护电脑信息安全的措施有哪些内容扩展阅读
网络产品、服务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不得设置恶意程序;发现其网络产品、服务存在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应当为其产品、服务持续提供安全维护;在规定或者腔链当事人约定的期限内,不得终止提供安全维护。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涉及用户个人信息的,还应当遵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应当按照相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由具备资格的机构安全认证合格或者安全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销售或者提供。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公布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目录,并推动安全认证和安全检测结果互认,避免重复认证、检测。
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国家实施网络可信身份战略,支持研究开发安全、方便的电子身份认证技术,推动不同电子身份认证之间的互认。
网络运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系统漏洞、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安全风险;在发生危害网络安全的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并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开展网络安全认证、检测、风险评估等活动,向社会发布系统漏洞、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网络安全信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