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师范生的信息素养是师范院校的学生根据社会信息环境和信息发展的要求,在接受学校教育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利用信息和信息手段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应该包括师范生对信息基本知识的了解,对信息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未来的教学中所具备的信息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对信息道德伦理的了解与遵守。
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意识。即人的信息敏感程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通俗地讲,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
就是信息意识。信息时代处处蕴藏着各种信息,能否很好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料,是人们信息意识强不强的重要体现。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2.信息知识。既是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又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要求。通过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它。它不仅体现着师范生所具有的信息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制约着他们对信息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3.f言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身处信息时代,如果只是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的信息常识,而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还是无法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去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的信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对未来教师的要求。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诸要素中的核心,师范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不然难以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4.信息道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要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
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这也是师范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
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师范生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提高 他们的信息素养,也是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
参考资料: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贰’ 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具体包括
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其中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具体包括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信息素养包括关于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的意识和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叁’ 信息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
信息素养包括四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前提,是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是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和对信息价值的洞察力、判断力等。它决定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信息意识包括主体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更新意识、信息安全意识等。
‘肆’ 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
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 ),它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4)什么是信息素养的要素扩展阅读:
信息素养的特点
1、信息素养具有知识性
知识是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知识性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环节,要把无序的信息经过整理转化成为能够理解的有序的知识,还要把知识变为智能而作用于人类社会。
知识对人的信息素养的影响,取决于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知识的广度能够提高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有利于从纷繁杂乱的信息中建立有机的联系。
深厚的知识功底能够提高对信息的筛选和跟踪能力,有利于从浩瀚的信息中采撷到真正有用的信息;运用知识能力能够提高对信息的改造能力,信息只有成为知识后,它的传播才会更加有效,才会更有利于知识的提升。
2、信息素养具有普及性
对每一个人来说,在信息社会中具备信息素养可以说属于公民的基本素质。生活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人们要经常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如选修课程、银行存款、查找资料、通信等,人们遇到问题也经常想到利用信息技术去寻求答案和帮助。
3、信息素养具有操作性
操作性是人们在处理和运用信息时,在技术、诀窍、方法和能力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素养。信息素养的所有内容最终必然表现在人们利用信息技术、操作信息系统上。
在评判一个人的信息素养时,实际操作能力的权值要比其他方面更高一些。也就是说,不是看人们如何说,而是看怎样做,那种只能够空泛地谈论信息技术和使用信息系统的人,不能视为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伍’ 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具体包括哪些
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具体包括以下: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对新信息的敏锐,保持追求新知识的热情;对信息在科学研究与实践以及人们从事的各项活动中的性质、价值及功能等的认识。信息意识的强弱决定了获取、判断和利用信息能力的自觉程度。
2.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指人们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检索、组织、利用信息的能力。个人信息能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使其在纷繁无序的信息中筛选、鉴别出自己所需的信息,并给予充分的利。
3.信息评价
信息评价是对获得的信息进行信息评价是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识、选择、辨识、选择、创新知识的能力。
4.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规范。继信息道德承已有的研究成果,尊重知识产权,不得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传递不良信息等。高尚的信息道德是正确信息行为的保证,信息道德关系到整个社会信息素养发展的方向。
定义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信息文化(Information Literacy)。
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年第4季度报告提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陆’ 信息素养三要素
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等三个方面。
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前提,是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是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持久的注意力和对信息价值的洞察力、判断力等。它决定人们捕捉、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信息意识包括主体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更新意识、信息安全意识等。
‘柒’ 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含哪些因素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
它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信息技术支持信息素养,通晓信息技术强调对技术的理解、认识和使用技能。
而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经济非物质化, 世界经济正转向信息化非物质化时代, 正加速向信息化迈进, 人类已自然进入信息时代。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航天时代、基因生物工程时代、纳米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等等, 但不管怎么称呼, 21世纪的一切事业、工程都离不开信息, 从这个意义来说, 称21世纪是信息时代更为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