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信息的作用有哪些
真伪性:信息有真伪之分,客观反映现实世界事物的程度是信息的准确性。
层次性:信息是分等级的。
•
可传输性:信息需要依附于某种载体进行传输。
可变换性:可变换性是指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形态,也可以由不同的载体来存储。
•
可识别性:信息能够以一定的方式予以识别。
•
可处理性:信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处理。
•
可还原再现性:信息能够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传递、还原再现。
•
扩散性和可共享性:同一信源可以供给多个信宿,因此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
时效性和时滞性:信息在一定的时间内是有效的信息,在此时间之外就是无效信息。而且任何信息从信源传播到信宿都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都有其时滞性。
•
可重复利用性:信源发送的信息不论传送给多少个信宿,都不会因信宿的多少而减少,并且一种信息是可以多次被反复利用的。
•
存储性: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存储在不同的介质上。
•
信息是可以转换的:信息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
•
信息是有价值的:信息是一种资源,因而是有价值的。
❷ 什么是有用信息无用有什么用
引子
本周跟同事沟通读书的事情,有聊到‘阅读量’和‘选题’,我介绍了自己虽然读得量多,但是内容比较杂而无用,这样导致一个现状就是:脑袋里噪声很多。自己一直想做的调整就是:把阅读的范围专注在‘有用’的书上,然后同事就问出了一个没有固定答案、开放思考的问题:怎么定义实用,怎么定义无用呢? 当时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他,从专业方面看,有用的书包括方法工具集、商业案例、职场技能、组织管理方法、合作公司的公开信息,比如华为的。同事就着这个思路提到他前段时间还专攻了财报,从财务的视角分析公司,相对于从产品服务维度去分析公司,财报可以从资金维度反映公司的运营情况。
然而上面这个问题太有思辨性,以至于这几天它时不时地跳出来向我拷问:到底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无用的?
思考
没有定论可能就是这个问题的结论,个人的答案可能千人千面,我想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如果说当前有用的信息内容是指 可以参考引用的工具集、方法论、案例、技能 的话,那么所谓无用的内容,或者说在没那么多紧急的事情要处理时,我想获取的信息有以下几个特点:
- 引人好奇的某个特殊组织演进/人物成长的客观事实
- 重要不紧急的信息,能够引发深度思考,探究事物发展规律,归纳出抽象的本质
- 经过时间筛选的哲学宗教思想集
而事实上,工作之余,我的大部分时间和能量都被无意识地消耗使用,包括用在无序纷杂的信息流、碎片化的聊天沟通、片段式地阅读,形式上有文字、音频、视频,大脑好像时刻不得闲,但大脑又好像空荡荡,没有落下见识增量的痕迹,嗯,这是我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怎么办呢?先这样处理吧:一是减少噪音的输入,‘不做什么’这个比较容易办到;二是增加结构化输出,从文字、音频两种形式入手(选题围绕着自己的专业目标和兴趣爱好),当然‘做什么’就不那么容易执行。
有趣的历史
1933 年,纳粹政府查抄了爱因斯坦在柏林公寓,并悬赏 10 万马克通缉这个犹太人。当时,爱因斯坦在美国普林斯顿,柏林研究院回不去了。这时,恰逢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刚成立不久的第一任院长弗莱克斯纳得知消息后,立即邀请爱因斯坦来研究院工作。爱因斯坦提出两个要求。第一,本人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请允许本人带助手。第二,给我的年薪3000美金,我就满意了。弗莱克斯纳说,第一条没问题,第二条绝对不行。爱因斯坦连忙说,要是普林斯顿生活花费比较低,我也可以少要些。弗莱克斯纳说,我之所以不同意,不是你要得太多,而是太少。如果一年就给你3000美金的薪水,那么全世界都会认为我在虐待爱因斯坦。结果,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的年薪定为 16, 000 美金。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爱因斯坦渡过了他余生 20 多年的时光,每天端着咖啡思考,跟人闲聊,衣食无忧,思想畅游在宇宙中。很多名人都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待过,冯诺、伊曼、哥德尔奥、本海默华人杨振宁、李政道、丘成桐,也包括中国数学家陈省身、华罗庚,这里的科学家们拿着薪水,不需要上课,不需要发表论文,每天就是端着咖啡到处找人聊天。
那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美国新泽西州有一对白手起家做小商品生意的路易斯·巴布格兄妹。1912 年,他们的小生意发展成了一个占整个街区地面的14 层的百货大楼。到 1929 年,就在美国经济大萧条之前的六周,他们把资产以两千五百万美金的高价卖给梅西百货公司,完美躲过了大萧条。这一年,他们决定把财富回馈新泽西州人。
起初,他们的想法是建立一所医疗学校,于是向弗莱克斯纳咨询,弗莱克斯纳当时是知名的医学家,弗莱克斯纳却说,这里不适合建立医疗学校,因为没有大医院和医科大学支撑,不如建立一所纯理论研究的研究院。作为商人的兄妹俩竟然同意了。于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立了,它跟普林斯顿大学并没有关系,至今,它仍然是美国顶级的研究机构。在普林斯顿研究院没有各种行政委员会,没有例行公事。很多人责备院长弗莱克斯纳,认为他花巨资请来的科学家们每天无所事事,做着毫无用处的事。面对质疑,弗莱克斯纳说,在爱因斯坦诞生前的100 周年,他的同乡高斯出生在普鲁士,高斯发明的非欧几何,是整个 19 世纪最晦涩的数学研究,在长达 1/ 4 世纪的时间里,当时没有发表任何相关的研究情况,因为当时人们认为它们没用。可是今天全世界都知道,如果没有高斯当年在哥廷根的研究,相对论及其丰富的实用价值,恐怕全都是泡影。而在普林斯顿,弗莱克斯纳说,我希望爱因斯坦先生能做的就是把咖啡转化为数学,未来会证明这些定理将拓展的人类认知的疆界,促进一代一代人灵魂与精神的解放。
曾经弗莱克斯纳也跟伊士曼有过交流。伊士曼是举世公认的摄影之父柯达公司创始人,那时,他正准备把毕生的积蓄投入到美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用以推动有用学科的发展。莱克斯纳问伊士曼:在您的心目中,先生,谁是当今最有用的科学家呢?伊士曼说:马克尼。在伊士曼看来,马克尼发明的无线通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促进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正因为此,马克尼在 1909 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没想到弗莱克斯纳却说:亲爱的伊士曼先生,在我看来,无论无线电和广播,为人类生活带来什么,马克尼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为什么弗莱克斯纳这么说呢?在弗莱克斯纳看来,首先马克尼的出现是必然的;再次,已经有一位巨人为无线电的发明默默铺好了所有的台阶,只等有人登顶去摘取桂冠,这个人就是克拉克·麦克斯韦教授。正是麦克斯韦对电磁场透彻地运算,得出了那些抽象的方程式,才使得马克尼的工作成为可能。而麦克斯韦从来不曾关心自己的研究有何用处,从没有设定任何实用性方面的目标,也从来没有发明任何一样可具体的东西。然而他的无用的理论性工作,一旦被某个聪明的技术人员加以利用,就立即能创造出全新的产品。
1939 年,弗莱克斯写了一篇着名的文章《无用知识的用处》。他写到:‘时至今日,实用性是我们评判某个大学、研究机构或任何科学研究存在价值的标准。但在我看来,任何机构的存在,无需任何明确或暗含实用性的评判。只要解放了一代代人的灵魂,这个机构就足以获得肯定。无论从这里走出毕业生能否为人类做出所谓的有用的贡献,一首诗、一幅画、一部交响乐、一条数学公理、一个崭新的科学发现,这些成就本身就是大学、学院和研究机构存在的意义。正因为此,我极力呼吁各位不要过于关注实用性的概念。可能有些想法研究会浪费金钱,但比金钱远远重要的是:禁锢人类思想的锁链被粉碎了,思想探索获得了自由’。
让我们记住弗莱克斯曼下面的一段话吧:
(原文最初发布在公众号‘柔声轻诉’)
❸ 你如何判断哪些信息是对你有用的
信息对于每个人的价值是各不相同的。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取的信息对于我们来说,有的有用,用的无用,有的真实,有的虚假,因而,因社会角色的不同,知识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也就决定了信息的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❹ 如何平衡思考和获取信息如何判断哪些信息是有用的
每个阶段需要的信息是不同的,获取时应该考虑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处境和能力,能满足我在这个社会的角色的信息都是有用的信息
❺ 什么是无用的信息,什么是有用的信息
自已用不着的信曾为无用信息,用得着的信息为有用信息。
❻ 我们身边有哪些信息哪些对我们有用哪些对我们无用
加工过的数据:
把数据以某种导向进行加工,处理得到结果就是信息;
今天15度,是个数据。
加上温度适宜,宜长出游;对要游玩的人一个信息;
交通:XX路段车多。写加“拥塞,请改行;”就是信息;
与你自己要做的事有关就是有用的;
XX女性品牌让利活动:对一个男性而无用信息;
❼ 信息的概念和有用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概念
信息(又称作讯息),又称资讯,是一种消息,通常以文字或声音、图象的形式来表现,是数据按有意义的关联排列的结果.信息由意义和符号组成. 文献是信息的一种,即通常讲到的文献信息. 信息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信息的目的是用来“消除不可靠的因素”.信息(Information)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
有用信息的特征
(1)高质量的;(2)及时的;(3)完全的和相关的.
首先,必须是质量较高的;
其次,必须是及时的,当管理者需要时就能获得;
最后,必须是完全的和相关的.
❽ 有用信息有什么特征
(1)高质量
质量是信息的最重要特征。我们很难设想质量不高的信息会有多大用处。质量方面的要求又可细分为几方面的要求。
①高质量的信息必须是精确的。如果信息未能精确反映现状,则利用这种信息进行决策或控制,肯定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清楚是高质量的信息的另一要求,信息的含义和内容对管理者来说必须是清楚的。
②高质量的信息是排列有序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③信息传递的媒介对质量有重要影响。例如,交给管理者一大摞书面材料而不是几页总结性报告,是一种不恰当的传递方式。
(2)及时
多数管理工作需要及时的信息。许多日常工作是时间敏感性的,如有关组织如何应对环境的决策必须迅速做出。
①什么时候需要信息能即时提供,使管理者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从而有助于工作的顺利完成。例如,管理者可以要求下属呈交例外报告,这种报告是在事情超出常规时产生的。
这样,如果生产线上的生产因某种原因(如发生故障)而低于一定水平,例外报告就会产生出来并通知那些需要了解情况的人,以便让他们能采取恰当的行动,如进行维修和调整,从而排除故障。
②信息要反映当前情况。提供给管理者的信息应该是当前的,而不是过去某个时候的。及时的信息要求是信息要频繁地提供给管理者。例如,应该建立一个定期报告制度,每日、每周、每月或每季产生并提交报告。
(3)完全
如果信息有助于管理工作的有效完成,那么它必须是完全的。
①信息的范围必须足够广泛,从而可以使管理者较全面地了解现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管理者不仅要获取当前的信息,还要了解组织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计划。简洁和详细是完全性的另外两个要求。
这似乎有点矛盾,因为简洁和详细是相互对立的。但仔细分析起来,却不是这样,可以在简洁和详细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②信息应该以尽可能简洁的方式呈送给管理者,同时也应该尽可能详细,使管理者对现状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了解。但过于详细又会分散管理者的注意力,对重要信息重视不够。最后,只有那些与手头上的管理工作有关的信息才需要提供,信息提供过多反而不好。
(8)什么信息是有用的扩展阅读
行为科学家认为,领导管理的效率一般取决于信息交流的频率。因此作为领导,要想提高自己的管理效率,必须重视信息交流的频率。
詹姆斯-克里宾1972年在《有效的管理领导》一书提出提高信息交流效率至关重要的四种形象:
(1)信息发送者的自我形象。例如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信息发送者。教师要想搞好教育,就必须重视教师自我形象的塑造,无论从举止言谈,还是从品德、行为习惯等等各方面,都要重视自我形象的塑造。
(2)信息发送者对信息接受者的形象。例如,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学生对教师有好的形象,会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成果。一个教师,如果得不到学生的信任,学生对他所教的课程,所传授的知识,就会不感兴趣,这个教师的教学就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3)信息接受者对信息发送者的形象。例如,教师对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形象,掌握学生的状况,这样发送的信息,才能有地放矢,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功能。
(4)信息接受者所认为的信息发送者的自我形象。例如,在学生心目中,所认为的教师的品德、学识等。教师以高尚的品德,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那么教师所发出的任何信息,学生都回欣然接受。
❾ 信息有什么用
信息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决策者进行成功规划的基础。如果没有合理的数据与信息,决策比猜想好不到哪儿去,并且很容易出错。经济与社会数据很多,也相对比较可靠与容易理解。环境数据与信息则要困难得多,综合、及时、高质量的环境信息依然非常稀缺,获取合适的信息不仅十分困难,而且代价也很大。很难找到反映环境复杂性与人类应对环境变化脆弱性的指标。环境数据获取是每个国家都面对的问题。
虽然有限,但数据与知识仍然被证明是引导全世界关注环境问题并付诸实践的强有力的工具。环境研究与监控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更重要的是能够继续维持并改善这些工作,保证获得及时可靠的信息。需要加强对灾害和紧急事件的早期预警的信息处理,以及人类对环境变化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回答如满意,请点击 选为满意答案 谢谢合作!
❿ 给你意见的人那么多,如何分辨真正有用的信息
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才能在众多意见中分辨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群体当中,而群体中的每个人,因不同的成长环境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当你遇到事情的时候,会有不同的人给予你各种不同的意见,容易让人脑袋发昏。很多时候我们分辨不清楚到底哪一种信息对我们有用,在嘈杂之中很难保持一颗平常心。
我自己并不是个足够成功的人,可是我会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轻易受到外界信息动摇,了解自己的能力给,自己一个清晰定位,做好自己,方法总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