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哪四类
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4、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潜伏期和爆发期
1、潜伏期
为起始阶段,矛盾量变和积累,或质变已发生但不明显。突发事件的征兆不断出现,但未造成损害或损害很小。普遍缺乏警惕性,习以为常,对逐步的变化适应,难以区分征兆性质。需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惕,并采取适当行动。
2、爆发期
时间最短感觉最长,事件急速发展和严峻态势出现。强度上事态逐渐升级,引起越来越多媒体注意,烦扰之事不断干扰正常活动;事态影响社会组织正面形象或团队声誉。对社会冲击危害最大,马上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产生很强震撼力。
拓展资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原则?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
(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法律依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可以分为哪几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
(1)突发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突然发生、突如其来的,一般是不容易预测的。
(2)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的不是特定的人,而是不特定的群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危害性:突发公共卫生事可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危害。
(4)系统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甚至是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就藏在他的定义当中,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成四类:
(1)重大传染病疫情: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率水平的情况。
(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指在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的病人,且病例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疾病。这种疾病可能是传染病、可能是群体性癔症,也可能是某种中毒。
(3)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中毒,是指由于吞服、吸入有毒物质,或有毒物质与人体接触所产生的有害影响。指由于食品污染和职业危害的原因而造成的人数众多或者伤亡较重的中毒事件。
(4)其他严重影响公众的健康事件:指针对不特定的社会群体,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的严重损害,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的重大事件。
㈢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应包括以下要素: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起因、造成后果(伤亡人数、财产损失)、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基本过程、发展趋势、领导到现场情况、处置情况、已采取的措施、下步工作建议及事发地现场处置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
报告范围包括:
1、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突发事件信息;
2、发生在敏感时间、敏感地区、敏感人群或事件本身比较敏感的突发事件信息(此类突发事件信息,不受分级标准限制)。
(3)突发卫生事件报告信息有多少种扩展阅读: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分为初报、续报、终报。初报在时间紧急情况下可先采用电话报告,之后再补报书面初报。
初报信息包括信息来源、接报时间、发生时间、伤亡人数、财产损失、造成后果、事件过程等基本内容;
续报信息包括核实数据、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处置措施、保障情况、事件处置进展情况等基本内容;
终报信息包括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汇总事件基本情况、处置情况、目前情况、下步工作(包括善后、重建及评估)等内容。
㈣ 发生突发事件后需要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法定情形有什么
法律分析:发生突发事件后需要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有以下情形:(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法律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十九条 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㈤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哪些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4类:
1.重大传染病疫情:
是指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包括鼠疫、肺炭疽和霍乱的爆发、动物间鼠疫、布氏菌病、炭疽等流行、乙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罕见或已消失的传染病、新传染病的疑似病例等。
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指2周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医院、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同时或相继出现3例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3.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
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包括中毒人数超过30人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饮用水和食物中毒;短期内发生3人以上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职业中毒。
4.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包括医源性感染暴发;药品或免疫接种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死亡事件,严重威胁或危害公众健康的水、环境、食品污染和放射性、有毒有害化学性物质丢失、泄露等事件,生物、化学、核辐射等恐怖袭击事件;有毒有害化学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集体性急性中毒事件。
有潜在威胁的传染病动物宿主、媒介生物发生异常,和学生因意外事故自杀或他杀出现1例以上的死亡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㈥ 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哪些
从公共卫生角度考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
1)重大传染病疫情;
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3)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
4)新发传染性疾病
5)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和群体性药物反应
6)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7)影响公共安全的毒物泄露事件、核事故、放射性事故;
8)生物、化学、核辐射恐怖事件
9)影响公共健康的自然灾害;
10)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事件。
㈦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这些:
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可以分为哪几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8)突发卫生事件报告信息有多少种扩展阅读:
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二)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种类有哪些每种报告的原则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预警编辑
1.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事故灾难
4.自然灾害
2气象异常编辑
厄尔尼诺现象
3公共卫生编辑
1.食物、饮用水严重污染
2.工作、生存环境受到有毒有害物严重污染
4生物病媒编辑
1.“惊”现带(菌)毒宿主动物
2.宿主动物、传播媒介密度明显增加
3.宿主动物带(菌)毒率大幅度增加
4.宿主动物大量死亡
5病原体编辑
1.流感抗原变异、出现新亚型-大流行
2.流脑流行菌群改变-大流行
3.耐药性改变
6类似事件编辑
在某一单位、某一社区或某一区域,发生中 毒、疾病暴发,突发性人为重大事故等公共卫生事件,向有可能发生类似事件的单位或区域发出预警
7传染病编辑
-综合征监测预警
① 发热+急性出血、皮疹症候群
② 发热+急性腹泻症候群
③ 发热+急性呼吸道感染症候群
④ 发热+急性神经症候群
⑤ 发热+急性黄疸症候群
传染病病例预警
(1)出现个别特殊病例
① 已消灭疾病 (天花、脊灰)
② 传入本土没有的疾病(埃博拉)
③ 传染性、致死性极强的疾病(鼠疫)
(2)呈现聚集性
① 空间上的聚集性
② 有流行病学联系(SARS)
(3)数量异常增加 (一般传染病)
① 局部地方,在一个潜伏期内
② 与历史同期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