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心理学名词解释 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人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编码、短暂保持和容量有限的记忆。短时记忆是从瞬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中间环节。其功能是暂时地存储信息,以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包括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两个成分。直接记忆是指输入的刺激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编码,尽在脑中短暂存储,但信息容量非常有限。工作记忆是指对输入的刺激信息再一次进行加工与编码,使其信息容量扩大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特征: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短时记忆的容量又称为短时记忆广度,指彼此无关事物短暂呈现一次后能记住的最大数量。
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有关短时记忆容量的研究表明,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刺激项目大约为7个,人的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组块。
但有研究者发现记忆广度测验高估了STM的真正容量,因为被试能够使用其他的信息源来完成任务,比如回声记忆等。因此有研究者估计,当记忆的其他资源被分离出去的时候,对于大约7个组块的记忆广度STM的纯粹贡献只有2~4个。
尽管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但是复述和组块可以使编码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可能性提高,从而使我们能够正常记忆。
❷ 什么是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特点
(1)短时记忆是指信息在人脑中保持1分钟之内的记忆。
(2)短时记忆的基本特点:
①信息保持的时间短暂,最长不超过1分钟;
②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
③信息容易受干扰,新信息的进入会使原有信息很快遗忘;
④信息编码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
资料拓展
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简称STM,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的核心。短时记忆的编码以听觉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短时记忆的提取指的是把短时记忆中的刺激信息回忆出来,或当该刺激再现时能够再认。短时记忆的容量又称为记忆广度,指彼此无关事物短暂呈现后能记住的最大数量。短时记忆广度与识记材料的性质和个体对识记材料的加工程度存在内在联系。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
短时记忆包括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两个成分。直接记忆是指输入的刺激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编码,尽在脑中短暂存储,但信息容量非常有限。工作记忆是指对输入的刺激信息再一次进行加工与编码,使其信息容量扩大的记忆。在短时记忆中,只有那些被加工、处理和编码后的信息,才能被转入长时记忆中作进一步的存储,否则就会被遗忘。
❸ 什么是短时记忆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有哪些
短时记忆(STM)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在感觉记忆中经过编码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后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再从这里进入可以长久保存的长时记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20~30秒,但如果加以复述,便可以继续保存。复述保证了它的延缓消失。短时记忆中储存的是正在使用的信息,在心理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短时记忆扮演着意识的角色,使我们知道自己正在接收什么以及正在做什么。其次,短时记忆使我们能够将许多来自感觉的信息加以整合构成完整的图像。第三,短时记忆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起着暂时寄存器的作用。例如在做计算题时每做下一步之前,都暂时寄存着上一步的计算结果供最后利用。最后,短时记忆保存着当前的策略和意愿。这一切使得我们能够采取各种复杂的行为直至达到最终的目标。正因为发现了短时记忆的这些重要作用,在当前大多数研究中被改称为工作记忆。
❹ 短时记忆的特点有哪些
短时记忆是指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储存少量信息的记忆系统,一般被认为是处于感觉记忆与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阶段。那么短时记忆的特点有哪些呢?
1、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即5-9个项目,这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记忆广度。为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可采用组块的方法。
2、 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即容易记住的是语言文字的声音而不是它们的形象,非语言文字的材料主要是形象的记忆,而且视觉记忆的形象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此外,也有少量的语义记忆。
3、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短时记忆中既有从瞬时记忆中转来的信息,也有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信息,它们都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所以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
4、 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短时记忆的特点有哪些的全部内容了。
❺ 短时记忆的特点有哪些
短时记忆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容量有限
(1)短时记忆的容量又称为记忆广度,指彼此无关事物短暂呈现后能记住的最大数量。
(2)研究者认为,当剥离其他信息源的干扰之后,估计回声记忆其真实容量只有2-4个。
2、时间短暂
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情况下只有5~20秒,最长也不超过1分钟。
3、复述的作用
(1)复述是指通过语言重复刚刚识记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在有复述的情况下,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学习材料会向长时记忆转移。
(2)复述分为保持性复述和精细复述。前者又称简单复述和机械复述。后者又称整合性复述,它使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得到进一步加工和组织,使之与个体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从而使信息转入长时记忆中。
4、折叠组块的作用
组块能够有效的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块是一个有意义的信息单元;组块是一个重复组织项目的过程,其基于相似性或其他组织原则进行组织,或者基于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将他们组成一个更大的块。
❻ 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特点
短时记忆: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特点:
1、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一般为7+-2,即5~9个项目。
2、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非语言文字的材料主要是形象的记忆。
3、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
4、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都可转入长时记忆系统。
长时记忆: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特点:
1、长时记忆的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是数量都是无限的。
2、长时记忆的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两类。
3、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忆的话,人们是不会意识到的。
4、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扰造成。
(6)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是指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一般能保持多年甚至终身。它的信息主要来自短时记忆阶段加以复述的内容,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形成的。长时记忆的容量似乎是无限的,它的信息是以有组织的状态被贮存起来的。
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被认为是处于感觉记忆与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阶段。与长时记忆一样,也有编码、贮存和提取三个时相。其特点是:
(1)编码虽有视觉的、听觉的和语义的多种形式。但以言语听觉的最为突出;
(2)容量有限,一般为 7±2 个信息单位。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其保持时间约为 15 至 3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