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泄露了身份证号和真实姓名怎么办
泄露了身份证号和真实姓名一般情况下没有影响。现在大部分机构办理事务都需要本人持有原件才行的。但也会存在安全隐患,会有很多后患。比如被不法分子获悉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和姓名后,可以伪造身份证。再用身份证去办理汽车租赁,银行贷款,房产抵押等业务。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应该报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应当出示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
(一)常住户口登记项目变更;
(二)兵役登记;
(三)婚姻登记、收养登记;
(四)申请办理出境手续;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依照本法规定未取得居民身份证的公民,从事前款规定的有关活动,可以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证明方式证明身份。
补领居民身份证流程是什么
1、申领人本人携带户口簿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户籍窗口申领补领居民身份证;
2、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由监护人代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3、受理窗口受理后直接打印《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
4、申领人在《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上签字确认,交纳证件工本费,领取《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和收费收据;
5、30个工作日后本人携带《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到指定地点领取证件。
⑵ 身份信息泄露了要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如果仅仅是泄露了身份证号或者单单只有身份证复印件并没有太大影响,因为如果犯罪分子只是单凭身份证号或者是复印件是无法办理很多业务的。但也要注意若需要用到身份证复印件,应该在上面注明其用途,不要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证件,泄露他人身份证信息,情节较轻处以10-15日行政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情节严重构成刑事犯罪者,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九条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前两款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⑶ 身份证信息泄露了怎么办会有什么后果
身份证信息泄露了可能会被他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建议及时报警处理。身份证是证明公民身份、便于公民活动的证件,上面记载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必要时可以采取法律救济保护自己的权益。
您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法》第三条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指纹信息、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
....................................................
⑷ 身份信息泄露了要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如果仅仅是泄露了身份证号或者单单只有身份证复印件并没有太大影响,因为如果犯罪分子只是单凭身份证号或者是复印件是无法办理很多业务的。但也要注意若需要用到身份证复印件,应该在上面注明其用途,不要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证件,泄露他人身份证信息,情节较轻处以10-15日行政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情节严重构成刑事犯罪者,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 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九条 机关单位或金融、教育、医疗等单位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⑸ 身份信息泄露了要怎么处理
身份信息泄露了要怎么处理,具体如下:
1、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2、必要时可向网络安全事件处置相关机构进行举报或求援;
3、如果发现泄漏的身份信息被用于犯罪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
1、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源源不断;
2、冒名办卡透支欠款,有人会买来个人信息,复制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的信用,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然后银行可能直接将欠费的催款单寄给了身份证的主人;
3、案件事故从天而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自己的个人信息,进行违反犯罪活动,自己可能不明不白被警察传唤或被法院传票通知出庭;
4、账户钱款不翼而飞;
5、个人名誉无端受毁。个人信息被泄露后,出的任何事都与自己有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有前两款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⑹ 身份证信息被泄露怎么办
身份证信息被泄露的,如果他人利用身份证信息,从事不法行为的,可以报警处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诉讼,要求给予民事赔偿。
以下可能发生的事件:
1、被人拿去作各种会员卡登记,然后被二次卖出,从而更广泛泄露。
2、被一些人报给一些不验证、不认真负责的网吧登记,人家发布了非河蟹言论或上传了某些不解释你懂的大型文件。
3、在某些需要提供身份证信息的网络应用中被人冒用,然后同上。
4、某些审核不严仅需要身份证传真件就可开通的金融应用中被人冒用,然后被用于非法行为。
⑺ 身份证信息泄露补救方法
身份证信息泄露补救的方法为去派出所挂失并补办新身份证。泄露了身份证信息可能会有的后果:
1、被人拿去作各种会员卡登记,然后被二次卖出,从而更广泛泄露;
2、在某些需要提供身份证信息的网络应用中被人冒用;
3、某些审核不严仅需要身份证传真件就可开通的金融应用中被人冒用,然后被用于非法行为;
4、某些仅提供身份证信息和联系号码,不用短信验证即可登入或重置密码的系统,可以通过非正当途径经身份证查出实名号码从而进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九条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前两款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⑻ 个人身份证信息泄露怎样处理
一、个人身份证信息泄露怎样处理?
1、个人身份证信息泄露后,可以按照下面内容处理:
(1)保留相关证据,并向信息散布者、散布平台提出删除要求。
(2)向公安机关或网络信息管理机关报案、投诉。
(3)能够确定具体侵权责任人的,可以依法提起民事侵权诉讼。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机关单位或金融、教育、医疗等单位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二、如何防止个人信息遭遇泄露?
1、选择可靠的平台。
2、不轻信外来信息,不主动透露个人信息。
3、慎重参加网络调查、抽奖活动。
4、妥善处理快递单、车票等。
⑼ 身份信息泄露了要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身份证信息泄露,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110报警服务台受理刑事案件,你可以到附近的公安机关报警。
【法律依据】:
《110接处警工作规则》第十四条 110报警服务台受理报警的范围:
(一)刑事案件;
(二)治安案(事)件;
(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
(四)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
(五)其他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