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样写信
怎样写信
沈龙明
信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通过书信的往来,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思想和抒发感情。尽管由于电话的普及和“伊妹儿”的出现,信的使用有所减少,但是信是不可能消失的,因为有些话适合在信中说的,如果改用电话或“伊妹儿”,效果就远远不如信。
信的应用范围是相当广的:向自己的亲友诉说思念之情,谈谈自己近期的学习、生活情况,要请对方办什么事,或收到了别人的来信要回信……凡此种种,都用得到信。
信的针对性很强:由于通信者之间总是具有特定的关系(如亲戚、或朋友、或同学、或老师……),因此它的内容是有的放矢,读它的人往往只是特定的一个人。
信的格式和写法都比较固定,下面分八个方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称谓(称呼)
对收信人的称呼应写在第一行,顶格(前面不空位置)写(顶格表示对对方尊敬),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称呼是信的第一句话,一般在它的前面加上修饰语,如“尊敬的陈老师”、“亲爱的妈妈”等。具体怎样写,要根据自己与收信人的关系以及亲密程度而定:收信人如果是跟自己关系极其密切的亲属、长辈,一般只写称呼,不应直呼其名,也不能在称呼前加上对方的姓和名,例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写给与自己的关系疏远一些的亲属、长辈,可以在称呼前面加上对方的名字(一般不加姓),例如:望山叔、小珍姑等;写给与自己密切、比自己年长的平辈,也不应写名字而应只写称呼,例如:哥哥、姐姐、表姐等(如有几个要加以区别,可加上“大”、“小”等限制性词语);同学、朋友之间通信可直呼其名,也可以加上“同学”或“友”,例如廖丰同学、张雷同学、陈明辉友等;写给比较尊重的或不太熟悉的人,应在他(她)的姓后面加上“女士”或“先生”等称呼以表尊重。
二、问候语
写好称呼以后,一般写问候语。问候语不应在称呼后面连着写,而应另起一行,空两格,单独成行。问候语通常写“您好”(对幼辈写“你好”),遇到节日,可致以节日的问候,如“新年好”、“春节好”等。虽然写信只是以纸相见,但也应有“见信如见人”的感觉,因此应问候一下,来表示礼貌,另外也表示对对方的关心。问候语怎样写没有定规,通常问身体、问学习、问生活等。
三、正文
正文是信的主要部分,写在问候语的下面,另起一行,空两格后开始写。正文的内容几乎是没有什么限制的,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都可以写;表达方式的运用也是十分自由的,既可以具体生动地叙述和描写,也可以随心所欲地议论和抒情。
写正文时要注意,表达的感情要真挚,条理要清楚,语言要平实、流畅。写时运用的口气要适合收信对象,如对长辈、老师,应用“您”来称呼,如给两个人写信,可用“您二位”。如果要说的事情很多,那么最好一段一段分开写,一件事写一段,另一件事另起一段,叙述得清清楚楚。要尽量用口语,句子要多用短句。要像对方就坐在你对面,你与他(她)进行交谈一样。如果写的是回信,则应先回答对方来信中所提出的问题,然后再向对方谈自己的事情。对对方有什么要求或希望。可以在正文部分的最后简明扼要地写上几句,如“拜托之事,请尽量早办为感”,“望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来信为盼”等。
四、结尾语
正文写完了,应另起一行写上一些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如“此致敬礼”、“祝您健康”等。敬祝语不能紧接着正文的内容写,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其前半部分,如“此致敬礼”中的“此致”两字,“祝您健康”中的“祝您”两字,再另起一行,顶格写上敬祝语的后半部分,如“敬礼”、“健康”等。
五、署名
结尾写好以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自己的名字。给亲属、长辈写信,应在名字前面加上称谓,例如:给父母写信,应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儿(子)”“女(儿)”,给舅舅写信,则在自己名字前加上“(外)甥”等。要注意的是,给长辈写信,署名时要把“姓”去掉,这样做一是表示自己在长辈面前比较谦卑,二是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如果给自己十分要好的朋友或老同学写信,可以只署自己的名字,名字前不必加称谓;给关系比较疏远或不太熟悉的人写信,可把自己的姓和名一起署上。
六、日期
日期应写在署名的下面一行,在署名下中间稍靠后一点。日期应写全年、月、日,有时甚而至时;如有必要,在年、月、日后面加上写信的地点。日期应统一用阿拉伯数字,不能年份用阿拉伯数字,而月份和日用中国数字,如2003年三月十八日等。
七、附言
有时信写完后,发现还有些需告诉对方的内容没有写上,便补写在后面,这就是“附言”但并不是每封信都要有附言的。可用“附”、“又”、“又及”等字样提示这是补写的内容。
八、信封
信封从上到下分三个部分:上面是收信人地址,中间是收信人姓名,下面是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收信人地址的左上角应写上收信人所在地的邮政编码。这三个部分的字不应写得一样大,而应这样写:收信人的姓名这一部分最大,收信人的地址稍小一些,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最小。
收信人的地址应写全,不应漏掉省份名。收信人的姓名后面应加上称呼,如“先生”、“女士”等,当然也可以加上“同志”、“老师”等,而不能只写姓名,只写姓名是对对方不够尊重:称呼的后面应加上“收”或“启”等字。值得指出的是,信封上收信人后边的称呼,是供邮递员称呼的,因此不能按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写成“表姐”、“姨妈”等。
㈡ 写信怎么写,才有人回信
1、以QQ邮箱为例点击写信按钮,在出现的页面中填写收件人地址
㈢ 如何给老师回信
写回信的格式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称呼 :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
2、正文 :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明,有头有尾,详略得当,最好是一件事一段落,不要混为一谈。
3、结尾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
4、署名和日期:在书信最后一行,署上写信人的姓名。署名应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方空半行的地方。日期一项,用以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下边。有时写信人还加上自己的所在的地点,尤其是在旅途中写的信,更应如此。
㈣ 怎么写给别人回信
写回信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一、称呼
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
在写称呼时需要注意对方与自己的关系,如果是给长辈回信,在称呼前面应该加上尊重词语,例如:“亲爱的,爸爸:”、“亲爱的,姑姑”。
如果是写给自己的老师、领导用亲爱的就不合理了,应该改用尊敬词语:例如:“敬爱的,王老师:”、“尊敬的,李局长:”。
三、结尾
结尾需要写祝颂语或者祝愿或勉励的话,常用:“此致”、“敬礼”、“祝一帆风顺”、“祝工作顺利”。
“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祝一帆风顺”、“祝工作顺利”这样的结尾,可以紧接主体正文之后书写,不必隔行。
四、署名和日期
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例如:“儿子,某某”,“学生,某某”。
写给自己的亲人时不必写姓。如果是写给组织或者领导的信,一定要把姓与名全部写上。
在写日期一项时,需要注意,注明写完信的时间,写在署名下边。有时写信人是在旅途中或者刚刚变换常驻地点,还需要加上自己目前所在的地点。
㈤ 我想问一下怎么回信息给老师
态度谦虚一点,也无需太过卑微,像朋友一样相处就好。
1、讲出来。尤其是坦白的讲出来你内心的感受、感情、痛苦、想法和期望,但绝对不是批评、责备、抱怨、攻击。
2、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不攻击、不说教。批评、责备、抱怨、攻击这些都是沟通的刽子手,只会使事情恶化。
3、互相尊重。有给予对方尊重才有沟通,若对方不尊重你时,你也要适当的请求对方的尊重,否则很难沟通。
师德师风:
2019年12月16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教师工作司负责人指出,要注重日常管理,将师德师风要求融入教师管理各环节。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做在日常、严在日常,在教师的招聘引进、考核评价、日常监督与违规惩处等方面,严格师德师风要求,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
师德考核注重对教师行为的约束和提醒。健全教师入职查询制度和有关违法犯罪人员从教限制制度,对于有严重违规行为的教师,终身禁止从教。
㈥ 写信怎么写
步骤:
1、首先写“尊敬的什么”或“亲爱的什么” (顶格写,别忘了冒号)
2、然后(空二格)先向对方问好 长辈的话:“您好!”;平辈的话“你好!” 熟稔的话:“好久不见了!”之类的。
3、然后写正文部分,就是写你想说的话。
4、再然后结尾写: “此致 (空几格写) 敬礼”(另起一行,要顶格写)。
5、最后,写信人署名 (靠右) 写信日期(靠右)。
(6)如何写信回信息扩展阅读: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是有名的礼仪之邦。人们的社会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大多通过一定的礼仪形式和一定的文化活动方式来进行。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常使用到一系列的应用文,如传统的书信、名片、柬贴、启事、题诗题词、对对联等,现代的如电报、传真、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等。
这些应用写作包含着丰富的礼仪内容,具有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色彩。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书信